DB32T-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技术规范 第2部分:事件报告和管理编制说明_第1页
DB32T-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技术规范 第2部分:事件报告和管理编制说明_第2页
DB32T-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技术规范 第2部分:事件报告和管理编制说明_第3页
DB32T-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技术规范 第2部分:事件报告和管理编制说明_第4页
DB32T-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技术规范 第2部分:事件报告和管理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技术规范第2部分:事件报告和管理》地方标准编制说明一、目的意义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程度不断加深,人类活动范围拓宽、生活方式改变和流动活跃都增加了传染病流行风险,传染病防控面临严峻挑战。近年来,全球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如:新甲型H1N1流感、脊髓灰质炎病毒流行、埃博拉疫情、寨卡病毒疫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等暴发。当今社会,信息传播媒体发达,传染病疫情响应和处置呈高关注状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提出要始终从总体国家安全观出发,将防控新发突发传染病作为生物安全的重大问题,提升到国家战略和综合安全的层面。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是传染病防控的重要手段,其中早发现、早报告是前提和基础,信息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预测预警、流行病学调查、应急响应以及信息发布的质量和效率。2004年起全国启动了传染病监测信息的网络直报系统,在国家、省、市、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信息联网的基础上,与当地医疗机构联网,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信息报告网络,是国家传染病报告与监测的主渠道。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启用以来,相关责任报告单位按照有关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要求,认真维护系统运行,及时准确上报相关信息,为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目前,在事件报告和管理过程中还存在有待进一步规范和解决的问题。首先,事件报告质量需提升,存在事件名称不规范、定级定类不准确、报告审核及结案不及时等问题。其次,对于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报告仍以各级疾控人员的被动监测为主,医疗机构主动报告意识不强。最后,报告管理单位人员变动大,缺乏规范专业的培训材料,亟需权威的指导资料。为进一步做好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工作,为相关人员提供规范化的指导,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属于区域层面的统一规范,是省内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具有科学性、实用性,明确了事件报告管理质控指标,有利于提高报告及时性、准确性,将助推信息报告管理高质量监管,为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提供有效的分析依据。二、任务来源根据《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2年度江苏省地方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苏市监标〔2022〕192号)有关要求,我中心负责牵头组织起草2022年度江苏省地方标准项目计划中的第284项《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技术规范》地方标准。经过标准起草团队深入调查研究,以及多次召开标准编写专家讨论会商讨,为进一步规范全省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中的关键环节,提升整体的应急响应能力和效率,结合标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效性等属性,向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申请将《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技术规范》地方标准修改为《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技术规范》(共11部分)系列标准。本文件是该系列标准的第2部分:事件报告和管理。三、编制过程2022年6月29日,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下达《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技术规范》编制任务。2023年3月初,编制小组成立,召开了起草商讨会。阐述了目前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和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标准编制思路与要点,制定时间计划表和分工。遵循GB/T1.1—2020的要求,经编制小组多次讨论修改,于2023年3月底形成征求意见初稿。2023年5月至6月,进行了第一轮专家意见征询。2024年2月至3月,进行了第二轮专家意见征询。向23家单位(包括地市级和县区级卫生健康委、地市级和县区级疾控机构、省属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出征求意见函,收回23份,回函并有建议的单位/专家19个。共收到意见44条,编写组逐条进行讨论,采纳22条,部分采纳2条,不采纳20条。参考采纳意见对规范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对不予采纳的意见进行了解释说明。2024年3月22日,编制小组将规范全文、编制说明及征求意见汇总交付初审。2024年4月12日召开了专家预审会议。来自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标准资源所、南京医科大学、东部战区疾控中心、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徐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盐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南京海关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的专家对标准撰写的规范性进行了严谨的审核,对标准的内容进行了细致的讨论并提出了相关建议。针对预审专家提出的10条修改建议,编制小组成员进行了集中讨论和逐条修改。2024年6月4日,本部分标准随所在系列标准在省市场监管局公开挂网征求意见,至7月5日征求意见时间结束,期间未接收到社会反馈意见。7月18日,编制小组经过进一步校对完善,将标准文本送审稿、标准编制说明、标准征求意见稿交付终审。2024年8月29日,召开了专家终审会议,来自南京市标准化研究院、省疾控局、省中西医结合医学会、安徽省疾控中心、玄武区疾控中心共5家单位的专家对标准撰写的规范性进行了严谨的审核,对标准内容逐条进行了讨论修改。经过进一步修改完善,编制小组将标准报批材料提交主管部门审批。四、主要内容本标准规定了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工作要求、报告内容、报告管理和质量控制,是应急处置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要求明确了责任报告单位应建立相关工作制度、配备专业人员、定期开展培训,强调基层应尽快核实并及时报告,不得隐瞒、缓报和谎报。报告内容包含事件发生、发展相关信息,规定了初次报告、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的要点,参考《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中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内容,制定《传染病相关信息报告卡及填卡说明》方便报告单位填报。报告管理明确规定对获得的事件相关信息应及时核实确认和上报,梳理报告管理的各项环节,制定业务流程图和报告管理程序图。对经核实尚未达到报告标准的传染病相关信息和不明原因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管理提出了相应要求。对信息系统中已结案事件的修改流程做出明确规定。质量控制包含报告规范性和及时性,归并个案/标本、事件审核和结案报告及时性等要求。五、技术指标确定的依据本标准编制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文件。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作为传染病防控的基本法律,为事件报告和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殊性,规定了事件报告的法律责任,明确了报告主体、报告时限等基本要求,为技术指标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国家相关政策文件包括《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等,详细阐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内容、报告时限、分级标准等,为技术指标的细化提供了政策依据。本标准编制考虑了技术发展与实际需求。一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直报等技术的应用为事件报告和管理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手段,技术规范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这些技术手段的应用。二是根据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实际需求,如不明原因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管理等,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技术规范,保障报告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过程和依据无。七、与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的关系本标准编写格式依据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编写。本标准中主要内容如工作要求、报告内容、报告管理、质量控制与现行的法律法规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无冲突和违背。本标准与DB32/T4659.3-2024《医院公共卫生工作规范第3部分:传染病防治》等不存在冲突。八、推广实施建议本标准是推荐性地方标准,适用于全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各级各类传染病诊疗机构开展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和管理。为了保证标准的贯彻执行,具体要求有:对标准进行必要的宣传;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有关人员全面掌握、准确理解并贯彻实施规范的基本要求;在实践中不断检验,总结经验,持续完善和改进信息报告管理。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为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会对本标准进行释义,在标准发布以后,组织宣贯、培训,更好服务于江苏省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同时各地在实践过程中,要及时总结、反馈应用成果,为规范的不断完善提供实践经验。九、起草单位和起草人员信息及分工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主要承担单位,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南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协作单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