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技术规范 第6部分:应急消毒处置及应急人员个人防护编制说明_第1页
DB32T-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技术规范 第6部分:应急消毒处置及应急人员个人防护编制说明_第2页
DB32T-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技术规范 第6部分:应急消毒处置及应急人员个人防护编制说明_第3页
DB32T-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技术规范 第6部分:应急消毒处置及应急人员个人防护编制说明_第4页
DB32T-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技术规范 第6部分:应急消毒处置及应急人员个人防护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技术规范第6部分:应急消毒处置及应急人员个人防护》地方标准编制说明一、目的意义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重大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始终是人类健康的大敌,一部人类发展史可以说是与传染病斗争的历史。无论是14世纪中叶的“黑死病”、1918年的“大流感”,还是本世纪初的“非典”,都让人类付出了惨痛代价,这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再次敲响了警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任务。只有切实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织紧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把功夫下在平时,才能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消毒作为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的有效措施和手段,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以及《疫源地消毒总则》等标准都对消毒工作作出规范。近年来,消毒领域发展迅速,为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我省也发布针对不同场所的消毒技术规范,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社区(村)终末消毒技术与评价规范》DB32/T4248-202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定点收治医院终末消毒技术规范》DB32/T4247-202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公共场所消毒技术规范》DB32/T3756-2020、《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学校消毒技术规范》DB32/T3757-2020、《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病例居室消毒技术规范》DB32/T3759-2020等地方标准指导消毒工作的实施。随着传染病病原和传播途径不同,所采取的消毒措施的重点也有所不同,有必要通过地方标准固化有益经验,规范全省消毒措施,确保消毒质量,做到科学消毒,精准消毒,从而进一步健全完善公共卫生制度体系。此外,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应急人员可能会接触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甚至可能会被感染。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人员个人防护是指在应对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为了保护应急人员的个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所采取的一系列个体防护措施。没有正确个人防护的应急处置工作可能造成应急人员的感染和健康损害,甚至危及生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参加救援的工作人员应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能违反防护规律,擅自或强令他人(或机构)在没有适当个人防护的情况下进入现场工作。在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做好应急人员的个人防护是传染病防控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项内容。本标准根据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应急处置工作流程(病例救治、风险人群管理、个案流行病学调查、样本采集、实验室检测、环境消毒等)以及特定人群,分级分类制定个人防护要求,同时制定了重要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手卫生、特定人群个人防护要求、个人防护装备穿脱顺序和方法以及防护装备脱卸的注意事项。目前我省尚缺乏针对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中应急人员个人防护的统一规范,本部分标准的建立和实施,将规范上述个人防护措施,保障应急处置工作人员的安全与健康,对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二、任务来源根据《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2年度江苏省地方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苏市监标〔2022〕192号)有关要求,我中心负责牵头组织起草2022年度江苏省地方标准项目计划中的第284项《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技术规范》地方标准。经过标准起草团队深入调查研究,以及多次标准编写专家讨论会,为进一步规范全省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中的关键环节,提升整体的应急响应能力和效率,结合标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效性等属性,向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申请将《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技术规范》地方标准修改为《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技术规范》(共11部分)系列标准。本文件是该系列标准的第6部分:应急消毒处置及应急人员个人防护。三、编制过程2022年6月29日,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下达《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技术规范》编制任务。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编制任务后,于2023年5月启动编制工作,成立编制小组。2023年7月-8月对涉及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疾控中心、医疗机构等单位和人员进行调研,了解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实际现状和难点以及疾病分类防护、工作流程、场所设置、环境消毒、防护装备配备和使用等情况收集有关资料并进行分析研究。2023年9月在资料收集和调研的基础上,开始起草《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技术规范第6部分:应急消毒处置及应急人员个人防护》标准。编制小组在标准编写过程中充分吸纳了从消毒处置、疫源地消毒、疫源地消毒剂、医疗机构消毒、各类消毒产品以及医院防护、职业接触防护、实验室生物安全、病媒生物样本采集、防护装备使用等方面的规范、技术要求、国家地方行业标准等成果;调研了从事传染病防控的工作人员在现实工作条件下的应急消毒处置情况和应急防护情况。2023年12月编制小组完成标准的初稿,并经本单位内部讨论修改,形成标准的征求意见初稿。2024年1月-3月,编制小组将征求意见初稿发送到有关单位征求意见,征求单位28家,反馈28家,反馈意见252条,编制组对专家意见高度重视,经研究讨论,编制组决定吸收采纳其中的187条修改意见,这些建议的采纳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对于另外66条意见,根据相关技术方案和专业术语定义,并结合实际工作实践应用,编制组经过深入讨论后决定部分采纳6条,不采纳59条。2024年3月20日,编制小组将规范全文、编制说明及征求意见汇总交付初审。2024年4月12日,在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召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技术规范》系列地方标准预审会议,共收到反馈意见6条,均采纳并根据专家提出建议和意见进一步对本部分标准内容和格式进行修改和完善。2024年6月4日,本部分标准随所在系列标准在省市场监管局公开挂网征求意见,至7月5日征求意见时间结束,期间未接收到社会反馈意见。2024年7月18日,编制小组经过进一步校对完善,将标准文本送审稿、标准编制说明、标准征求意见稿交付终审。2024年8月29日,在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召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技术规范》系列地方标准终审会议,专家组成员对标准送审稿的全部内容进行认真审查,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与会专家一致同意该标准通过审查,建议起草单位按照专家组意见对标准进行修改,尽快形成报批稿。编制小组按照技术审查会议意见进行修改并形成报批材料,报省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核查。四、主要内容本文件规定了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中应急消毒处置的总体要求、人员要求、消毒对象和方法、现场消毒评价要求,及应急人员个人防护的总体要求、各类应急人员个人防护、其他个人防护措施和个人防护装备的穿脱顺序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的应急消毒处置工作和应急人员的个人防护。《应急消毒处置及应急人员个人防护》包括以下5个部分:——第1部分:范围。——第2部分:规范性引用文件。——第3部分:术语和定义。——第4部分:应急消毒处置。——第5部分:应急人员个人防护。五、技术指标确定的依据标准起草组广泛调研了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现有的工作体系和工作内容,认真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和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标准,了解了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疾病分类防护、工作流程、场所设置、环境消毒、防护装备配备和使用等情况,吸纳了医院防护、职业接触防护、实验室生物安全、病媒生物样本采集、防护装备使用等方面的规范、技术要求、国家地方行业标准等成果,充分考虑到我省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能力现状和需求,确定了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急消毒处置的消毒中的基本要求及卫生应急人员的个人防护要求。本文件为首次制定,依据有关国家及省市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按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要求进行编写。专业术语的名词定义及其英文对应词参考GB19193《疫源地消毒总则》和GB27953《疫源地消毒剂通用要求》、WS/T31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DB11/T1291《卫生应急一次性防护用品使用规范》、GBZ/T213《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WS/T31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T/CPMA034《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等。本文件一方面结合现有的法律法规、标准、技术规范,并结合我省传染病应急消毒处置中的实践经验,从总则、消毒对象和方法、消毒人员要求、现场消毒评价要求这四个方面对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消毒处置的工作进行了规定,可用于指导应急消毒处置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充分吸纳了医院防护、职业接触防护、实验室生物安全、病媒生物样本采集、防护装备使用等方面的规范、技术要求、国家地方行业标准等成果,结合对实际工作中传染病防控人员应急防护情况的实地调研,形成了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个人防护要求。4.2人员要求编制依据:对从事消毒处置的人员从资质、专业能力、防护要求、消毒记录等四方面全面规范消毒操作。4.3消毒对象和方法针对空气、环境物体表面、餐(饮)具及其他污染用具、饮用水、粪便和污水、污染物(血液、分泌物、呕吐物和排泄物等)、手、皮肤和黏膜、纺织用品、尸体、朊病毒污染物的处理等不同的消毒对象的特点,规定了相应的消毒应急处置方式。条款4.3.1标识条款内容:空气4.3.1.1一般要求4.3.1.2有人状态下消毒4.3.1.3无人状态下终末消毒编制依据:本条款是对空气消毒进行规范。为避免过度消毒,对人员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针对不同传播途径的传染病空气处置方式,进行细分做了不同规定,对于不经呼吸道传播的其他类传染病,主要通过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对于呼吸道传播疾病,区分有人状态和无人状态下,针对实际情况开展空气消毒。条款4.3.2标识条款内容:空调4.3.2空调4.3.2.1一般要求4.3.2.2分体式空调4.3.2.3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编制依据:本条款是对空调消毒进行规范。规定了如需使用空调系统,优先使用分体式空调,如确需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应明确空调类型、新风来源及供风范围等因素方可使用。空调具有特殊性,根据其不同类别,规定了分体式空调和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不同消毒处置方式。并规定了不同场所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应参照不同的要求进行消毒处置。条款4.3.6标识条款内容:排泄物和污水4.3.6.1一般要求4.3.6.2具有独立化粪池4.3.6.3无独立化粪池4.3.6.4农村旱厕编制依据:本条款针对不同情况的粪便和污水消毒,区分具有独立化粪池、无独立化粪池和农村旱厕几种典型情况,制订针对性消毒规范。条款4.3.8标识条款内容:手、皮肤和黏膜4.3.8.1一般原则4.3.8.2受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污染时4.3.8.3受分枝杆菌或亲水病毒污染时4.3.8.4受到芽孢污染时编制依据:本条款根据受不同类别微生物污染的手、皮肤和黏膜的消毒,有针对性的规定消毒方式,保证消毒效果的同时,避免过度消毒,对人员健康造成不必要的伤害。5应急人员个人防护5.1结合实际应急处置工作中医院防护、职业接触防护、实验室生物安全、病媒生物样本采集等对应急人员个人防护提出适用条件和防护装备的选择等相关要求。5.2根据具体岗位内容、接触病原种类、感染/传播途径及风险大小,对各类应急人员的个人防护装备的配备和注意事项作出规定。其中5.2.2隔离病区工作人员按照T/CPMA034《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定的不同职业暴露风险选择配备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5.2.7对于蜱、蚊、蚤类标本的采集人员采取的个人防护措施按照GB/T28940《病媒生物感染病原体采样规程鼠类》、GB/T28941《病媒生物感染病原体采样规程蚊虫》、GB/T28942《病媒生物感染病原体采样规程蚤》执行;5.2.10中对于血源性传染病包括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以及呼吸道传染病的职业暴露人员暴露后应急处置,具体按照GBZ/T213《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T/CPMA034《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执行。5.3对应急人员个人防护中的手卫生及疫苗接种和药物预防做了部分规定,手卫生消毒方法按照WS/T31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中的卫生手消毒步骤进行。5.4结合医院防护和实际传染病应急处置工作中个人防护的实施情况,制定了个人防护装备的注意事项、个人防护装备的穿脱顺序和方法。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过程和依据无。七、与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的关系目前国家和地方尚没有颁布过专门针对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技术规范应急消毒处置和应急人员个人防护具体要求的相关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本文件与现行的法律、法规无冲突和违背。本文件应急消毒处置中的所有操作规程及项目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消毒管理办法》的规定要求。本文件的所有的技术指标均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卫生标准,包括GB19193《疫源地消毒总则》、GB27953《疫源地消毒剂通用要求》、WS/T367《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对应急消毒处置过程中的具体使用进行了区分和细化,如空气区分不同情况下的消毒、空调按照WS/T10005《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规范》、DB32/T4247《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定点收治医院终末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区分不同空调类型和应用场所的消毒,排泄物和污水区分是否具独立化粪池和旱厕,以及手、皮肤和黏膜区分受不同微生物污染时的消毒处置。本文件应急消毒处置中的所有卫生指标均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要求,生活饮用水应符合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污水排放标准应符合GB18466《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消毒剂的选择符合相关标准要求GB27950《手消毒剂通用要求》、GB27951《皮肤消毒剂通用要求》和GB27954《黏膜消毒剂通用要求》的要求。消毒质量控制符合WS/T797《现场消毒评价标准》的要求,对消毒效果进行评价。本文件应急人员个人防护部分规范性引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均为传染病应急处置工作中的应急人员个人防护提供了相关依据。DB32/T4006.1-2021《医务人员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第1部分:生物危害防护》中规定了医务人员生物危害防护个体防护装备的基本要求、装备种类、适用范围、防护级别与选用参考,本文件在参考前述标准的基础上,详细制定了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中不同岗位工作内容、场景、病原种类、传播途径、感染风险等应急人员应配备的个人防护装备、穿脱顺序和方法,是对上述标准的补充和细化,更好地指导应急人员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八、推广实施建议江苏省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应急消毒处置及应急人员个人防护,应执行本标准。本文件实施过程中因涉及面广,技术性强,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具体情况存在较大差异等问题,各方面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现提出如下实施建议:充分认识规范的作用和意义,加强对规范宣贯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培训指导。加强规范宣传贯彻工作,确保有关人员全面掌握、准确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