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世纪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新世纪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新世纪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新世纪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新世纪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新世纪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读课文《口技》,为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选文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下面所选各句属于侧面描写的是()A.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B.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C.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D.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2、标点有错误的是()。A.1420年建成的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皇帝居住的宫殿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当然是禁域;而天上的紫微星位于中天,特别明亮,旁边群星环拱,于是皇宫就被称作了"紫禁城"。B.据报道,喜庆90寿诞的国家图书馆建设数字图书馆的有关立项工作正在积极进行中,预计不久该项工程即可起动。C.管得不严的医院,家属提着保温桶、拎着饭盒,直奔病房;管得严的,家属们则好说歹说,软磨硬泡,怎么也得把饭送进去。D.林肯在入主白宫以前,一直奔波于颠沛困顿之中,加上其貌不扬,又一贯不修边幅,常穿一双粗绒线的蓝袜子、一双大拖鞋,甚至连领带都不会打,因此他初到白宫任职时,阁员中的阔佬没有一个瞧得起他。3、下面加线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应________煦酬________面A.héhéhuòhuōB.hēhéhèhuòC.hèhéhèhuóD.huōhéhèhuó4、那些疼我的人丁丽梅①三月天,蜜蜂从土墙的洞里钻出来,嗡嗡闹着。柳树绿了,桃花开了,油菜花更是开得惊心动魄,铺展出一望无际的黄。20世纪70年代的乡下,这个时候,正是青黄不接。有什么可吃的呢?没有的。②我去爬屋后的小木桥。小木桥搭在小河上方,桥下终年河水潺潺。湍急的水流,在幼小的我的眼里,很可怕,我害怕从桥缝里掉下去。那样的害怕,最终会被一种向往所抵消。爬过木桥,就可以去几里外的外婆家,外婆会给我一只煮鸡蛋,或是一捧炒蚕豆。这是极香的诱惑!③我很幸运,每次都能安全地爬过木桥去。矮矮的外婆见到我,眼睛笑眯成一条缝。她手里正补着衣服,或是纳着鞋底,她会立即放下手里的活儿,她的手会抚过我的脸,是沙子吹过的感觉,很糙,却极暖。然后去灶边生火。一瓢清水倒进锅里,腾起一股热浪来,我知道,我可以有煮鸡蛋吃了。____外婆挡着,说:“小点儿声,别吓着孩子。”他们在屋里嘈嘈切切地吵。我不管那些的,有外婆护着,有香香的煮鸡蛋可以吃,便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孩子。④我有过几次大难不死的经历。母亲说:“有一年,全村83个孩子都出天花了,你是最严重的一个,高烧昏迷,不省人事。医生说,没治了,让准备后事。我抱着你,七天七夜没合眼。你呀”母亲没有继续这个“你呀”,她笑着说起另外的事,关心我现在是不是还常常熬夜。“不要熬夜呀,人吃不消的。你要好好的呀!”母亲这样说。我却在她那一句未完的“你呀”后面浮想联翩,想我是这么一个难缠难养的孩子,母亲的心,不知碎过多少回。大雪天,我又突然生病,母亲顶着风雪去找医生。医生来了,说,不行,得赶紧送街上的医院。街离村子有几十里路,父亲又不在家,风大雪大的,母亲却决定一个人用拖车拖我去医院。母亲就真的上路了,用被子把我里三层外三层地裹好。一路上,母亲不知跌了多少跟头,我却安然无恙。到了医院,医生看着雪人一样的母亲,感动了,立即给我检查,是急性肺炎,晚一会儿,就难治了。我的病好了,母亲的额上,却留着指头长的一道疤,像一条卧着的小蚕。我抚摸着母亲的那块疤,问母亲后不后悔生了我。母亲嗔怪地打掉我的手,说一句:“你呀”⑤结婚了,遇到的那个人,不是貌若潘安,才似柳永,却会在我生病的时候,守在身边,给我削梨子;会在我磕疼的时候,一边给我揉淤血的膝盖,一边嗔怪:“怎么这么不小心?”他会买我爱吃的鸡蛋卷回来,还有我喜欢的花花草草,摆一阳台,我还是不满足,说还要,他答应一声:“好。”有时我也会明知故问:“你宝贝我吗?”他笑着答:“我不宝贝你,还能宝贝谁呢?”时光刹那停住,天荒地老。⑥现在,我在织一件毛衣。入冬了,儿子的毛衣短了。我挑橘黄的颜色,选一种小熊猫的图案,这样织出来,一定非常漂亮,儿子穿上,会极帅气的。儿子在一边看着,问:“妈妈,是给我织的吗?”我答:“不给你织,给谁织呢?”“那么,妈妈,你是宝贝我的吗?”我答:“我不宝贝你,还能宝贝谁呢?”思绪就在那一刻拐了弯,生命中那些疼我的人,一一浮现出来。我痴痴地想,上帝送他们来,就是为了来疼我的,就像我疼我的儿子一样。世间的美好,原是这样的爱写成的。⑦如今,我的外婆已去世了。值得安慰的是,她走时,我在她身边。____选出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A.开头描写春天来临的美好景象,交代节令,引出下文.B.“她的手会抚国过我的脸,是沙子吹过的感觉,很糙,却极暖.”这句话突出了辛劳的外婆对“我”的疼爱以及给“我”心灵带来的温暖.C.选文中写“医生看着雪人一样的母亲,感动了,立即给我检查”主要是为了表现医生的尽职尽责,心地善良.D.“不要熬夜呀,人吃不消的.你要好好的呀!”母亲的话,照应了前文她为照顾病重的“我”而七天七夜没合眼的经历,表现了母亲对“我”常常熬夜的担心与牵挂.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九年级2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一个班级。B.我对自己说:有着纯正追求的青春岁月的确是人生最美好的岁月。C.看到这张照片,仿佛把我带回到那充满无限乐趣的童年。D.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了10%。6、下列词语的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介蒂摒弃金罍蜿蜒B.蓦然犀锐晦塞牡蛎C.贮满胸襟疆界愕然D.婆娑嫉妒秀颀卓著7、阅读《读书杂谈》回答问题,判断下列句子各使用修辞手法有误的是()A.读书该如打牌一样,天天打,夜夜打,连续的去打。我想,凡嗜好的读书,大概也就是这样吧。(对比)B.游公园时我们总是随随便便去,因为随随便便,所以不吃力,因为不吃力,所以会觉得有趣。(顶针)C.毛泽东说过,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不犯错误,一种是已经死了的人,一种是还没有生出来的人。(对偶)D.淡淡的香味像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比喻)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年来杭州积极创造人才国际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国际人才来杭创业,去年海外人才净流入率位居全国城市第一。B.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影响,导致未来几天我市将持续出现高温天气,大部分区县最高气温可达38℃。C.为纪念马克思诞生200周年,学校决定在5月份举行有关马克思的图片展览、学术研讨、征文比赛等大型主题活动。D.商务部发布《主要消费品供需状况统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旺盛,进口商品成为市场“新宠”。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9、填写关联词。

①____所有的旅鼠都这样匆匆忙忙地跳进大海去自杀了,____它们不是早该断子绝孙了吗?

②它们不是偶然的来一次大逃亡,____周期性的,每隔几年就来一次,____沿着一定的路线,____不大可能是因为饥饿所致。

③____它们的视力很差,鼠目寸光,看不到远处的东西,____很难把大海和小河沟区别开来。10、从对佛印的神情描写中,可以看出佛印____的性格特点。11、根据课文《雪》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从对南北两处的雪的描写来看,作者更为欣赏"江南的雪"。12、给划线的字注音。____________________守____临13、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给加横线字注音。

清晨,驻足城边小河桥上,dì____听桥下潺________的水声,目睹鳞次zhì____比的住宅小区,我不禁想起那一首曾风mǐ____一时的老歌——《涛声依旧》。是呀,涛声依旧,可县城旧貌已换新颜!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6分)人生百年,困厄总是不期而至。哭天抢地者有之,痛定思痛者有之,义愤填膺者有之,悲情兮兮、做挺胸匍状往前走的人也不少。但说到用俏皮的方式来应对,变废为宝,就不多了。我们从来不缺乏直面不幸的决心、勇气、气概。缺的是跟不幸说拜拜的神来之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那么一点点福至心灵,是凄然之后xiāo洒放手、然后拈花一笑的艺术。(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1分)

xiāo()洒____花()(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1分)(3)“义愤填膺”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4)在文中画线处补写一句话,构成排比并符合句意。(2分)15、按照要求填空。(1)梁启超,字________,号_______,又号__________,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_______”。(2)《敬业与乐业》一文的结尾,作者把“敬业与乐业”总结为“_______”和“______”。(3)作者引用孔子的话和百丈禅师的故事,得出的一个结论是_________。16、给加点字注音。

不辍______慰勉______劳碌______勉强______周济______

溺死______祖籍______竭力______佃农______妯娌______。评卷人得分三、文言文阅读(共5题,共10分)17、【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节选自袁宏道《满井游记》)(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字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卷石底____出全石____为底B.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____毛羽鳞鬣____间C.潭中鱼可百____头麦田浅鬣寸____D.似____游者相乐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____其奇者(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1)潭中鱼____百许头()(2)影____石上()(3)游人虽未____()(4)泉而____者()(3)翻译句子。(1)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按提示填空(摘写原句)。【甲】写鱼的动态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乙】写鱼的情态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5)两文都写鱼,分别表达了(或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4分)____答:____19、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选段,回答问题。(11分)[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节选自郦道元《三峡》)[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节选自陆游《入蜀记》)[注释]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③翳:遮盖,这里指云。1.解释下面句中加粗字的意思。(4分)①沿溯阻绝。绝:___________②或王命急宣。或:___________③不以疾也。疾:___________④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悉_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4分)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②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3.[甲][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着怎样的特点?(2分)4.甲乙两文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请简要解说。(1分)20、阅读苏轼的《游兰溪》,完成第8—11题。(14分)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①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②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③而归。【注】①相:察看。②王逸少: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③剧饮:开怀畅饮。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4分)①书不数字()②辄深了人意()③余戏之曰()④溪水西流()(2)选出与例句“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A.潭西南而望(《小石潭记》)B.而子敬先亡(《人琴俱亡》)C.学而不厌(《〈论语〉八则》)D.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八则》)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4.本文表达了苏轼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21、阅读下面四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18分)(1)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3)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____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____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4)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1.《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的《》作者________,_____(朝代)嘉善人。雕刻品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4分)2.解释下列划线字(4分)(1)____宫室()(2)珠可____数也()(3)____右臂支船()(4)两膝相____者()3.翻译下列句子(4分)(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2)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4.你从哪些描述可以看出雕者技艺的奇巧,无微不至呢?(试举一例)(2分)5.画横线句子描述苏轼,鲁直和佛印的神态,说说雕刻者要渲染他们此时此刻什么样的心态?请简要说明。(4分)评卷人得分四、诗歌鉴赏(共2题,共16分)22、夏意苏舜钦别院深深夏篥②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③流莺时一声。[注]①苏舜钦:北宋诗人;主张改革,被削籍为民,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夏意》作于此时。②夏簟(diàn):夏天的竹席。③觉:睡醒。

(1)4、诗中描绘了“院深篥清”、“____、“树阴满地”、“____等四幅画面;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夏意”。

(2)5、请赏析“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的妙处。____23、古诗鉴赏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①东南坼②,乾坤③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④关山北⑤,凭轩⑥涕泗流。【注释】①吴楚:吴楚两地在我国东南;②坼:分裂。③乾坤:指日、月。④戎马:指战争。⑤关山北:北方边境。⑥凭轩:靠着窗户。(1)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描写了洞庭湖怎样的自然景象?____(2)联系颈联、尾联,试分析作者登楼为什么会流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评卷人得分五、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27分)2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些列各题。

老哥哥。

臧克家。

床头上叫着蟋蟀,凉风吹一缕明光穿过纸窗来,一个意态龙钟的老人的背影便朦胧在我脑海里了。

我的心无论什么时候都被老哥哥牵着的。记得在中山路一家破旧的交易场中常常可以得到老哥哥的消息。老哥哥的孙子每年无定时的来跑几趟;他临走,我会提一个小包亲自跑到嘈杂的交易所里从人丛中从忙乱中唤他出来交到他的手里。“这是带给老哥哥的一点礼物。”“这还使得呢!”口在推让着小包却早已接过去了。我想着老哥哥用残破的牙齿咀嚼着饼干时的微笑,自己的心又是酸又是甜的。

老哥哥离开我家已经十年了。在此期间;我是一只乱飞的鸟,也偶尔投奔一下故乡的园林。到了家一定还没坐好,就开始问短问长了,早晚用话头的偏锋敲出了老哥哥健在的消息,心这才放下了。

前年正月曾把老哥哥约到我家来了。见了面我还没来得及看清楚,他却大声喊着说:“你瘦了!小时候那样的又胖又白!”我们开始了短短长长的谈话,他的耳朵重听,说话的声音很高,好似他觉得别人的听觉也和他一样似的。傍晚了留他住一宿,他一面摇头一面高声说:“老了,夜里还得人服侍!日后再见吧!”我用眼泪留他,他像没有看见,起来紧了紧腰踉跄着向外面移步了。他走下了西坡,那苍老憔悴的背影慢慢消失在夕照和炊烟中,我的泪不由得下来了,泪眼朦胧中依稀看到了一个结实健壮的背影。

老哥哥真是老哥哥,他来到我家时曾祖父还不过十几岁呢。听老人们讲,那时他不过才二十岁呢。身子铜帮铁底的,一个人可以单拱八百斤重的小车,我脑中总是想象着他结实的背影;他的背温暖而结实。那时他的活是赶集,喂牲口,农忙了担着饭往坡里送。晒场的时节有时拿一张木叉翻一翻,扬一场,他也拾起一张锨来扬它几下,别人一面扬一面称赞他说:“好手艺,扬出个花来。”

我小时候最迷赌;到了输得老鼠洞里也挖不出一个铜钱来的困窘时,我便想到老哥哥的那个小破钱袋来了。他直到用钱时去摸钱袋,才发现里面已经空空了,但他一点也不生气。更多时候我侧着耳朵听他说长毛作反,听他说天上掉下彗星来。

____他日夜蜷缩在他那一角炕头上,像吐尽了丝的蚕一样,疲惫抓住了他的心。大家都开始讨厌他。有一天,老哥哥烧炕不小心,把我小叔叔的一只鞋子烧掉了,祖父大动肝火,把老哥哥赶走了。____。

十年过去了,可喜老哥哥还在人间。暑假在家住了一天,没能够见到他。但从三机匠口里听到了老哥哥的消息,他说在西河树行子里曾看到老哥哥佝偻着身子看夕阳的背影;后来,见了他还亲热地问这问那,他还说老哥哥一心挂念我庄里的人,还待要鼓鼓劲来耍一趟,因为不过二里地的远近,老哥哥自己说脚力还能来得及呢。又是秋天了,秋风最能吹倒老年人!我已经能赚银子了,老哥哥可还能等得及接受吗?

(1)文章第二段说“我的心无论什么时候都被老哥哥牵着的”;简要概括表现我对老哥哥无限牵挂的事例。

(2)下列句子生动传神;请赏析。

①老哥哥一天天的没用了;像一棵甘蔗,甜水给人家吮咂尽了,而今只剩一点残渣了。

②老哥哥脸色灰土;眼睛直直地看着我,手上草绳已经攥得成粉末,但没说一句话,也没哀求,也没争取留下。

(3)文中多次提到老哥哥的“背影”;有什么作用?

(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老哥哥的人物形象。25、那一片消失了的苇塘雷抒雁“那一片苇塘呢?”与其说我是在问这位行路的年轻人,还不如说是在问自己。“苇塘?”“在哪里呀?”年轻人转过头去望着那一片高高低低的房舍,像是反问,又似在寻找。没有!连一根苇子都没有!从来就不曾有过呀?“就在这里!”我坚定地认为。我听见他嘟哝了一句:“梦话!”梦话?是的,是梦话。50多年前,那一片茂密的苇塘还在,此后,就没有走出过我的梦境。我相信,这位年轻人确实没有见过那片苇塘,那些茂密的青苇从来没有进入过他的梦中,没有给过他快乐和欢愉。他的记忆里,这里从来就是房子,房子。那一片苇塘属于我,属于我的童年,是我记忆和梦境最鲜活的一部分。那是一片十多亩地面的水塘,拥挤地生满了芦苇。在大人们那里,有价值的,只是苇子;而被孩子们看作乐园的,是那一片苇塘。每天上学,我们走过苇塘,都会放慢脚步,那些花花草草,记录着时间的变化。一过二月二,天气就暖和了。首先是苇塘里有了动静。A穿破陈年的枯叶、烂泥和冰水,一些锥子般尖锐的苇芽脱颖而出。红红的芽尖,唤醒了池塘,沉寂了一冬天的苇塘开始有了生气。待苇芽蹿高,绽开一片两片叶子的时候,整个世界便被春天占领了。耳边,整天都是鸟儿的叫声和虫子飞来飞去的嗡嗡声,大片大片的麦田,像大地上铺展了的绸缎,在和风里柔柔地抖动。B一些早熟的花儿,抢夺时间一般,开始酝酿花事,商量结籽儿。柳丝软软地轻拂我们的脸面,牵动我们的头发,像要告诉一些什么秘密给我们。我们采下绽开的苇叶,卷成喇叭,把那细嘴挖扁,含在嘴里,依着喇叭的粗细,吹出或粗壮或尖厉的声音;头顶软软的柳条,也被折下来,捋去柳芽,拧成柳哨。这就有了一支青春的乐队,吹奏着春天的乐曲,吱吱呀呀,回响在上学的路上。引得田里干活的农人,停下手里的活计,望着我们,一任欢快与希望撩拨他们沉静的心思。季节像是踩着苇叶走过来的。苇叶三片四片地展开,池塘里就绿汪汪地变得浓密了。太阳开始辣辣地照在头顶,棉衣,而后是夹衣,一件件被从身上剥掉。苇塘周围的麦子开始日渐变黄,有人拿着青杏咔嚓咔嚓一边流着酸水一边嚼起。夏天到了!假日里,我们会背着草笼,拿着镰刀,说是去割牛草,或者拣柴火,一整晌一整晌沉迷在苇塘边。有一种鸟,叫“呱呱迪”。这名字完全是依了它的叫声来的。声音悠长而响亮,可你看不见鸟的身影,那声音总是从密密的苇叶后传出来。这鸟儿很聪明,能把三四根苇子用草缠在一起,在那交叉处用苇叶织一个窝,里边铺着一些软软的干草和细碎的羽毛。窝里,总能看到三两只麻溜溜的鸟蛋。你要是靠近鸟窝,便会有尖厉的呱呱叫声,威胁你,驱赶你。塘边的野草,我们全都认识,从蒲公英、趴地龙、香胡子到粘粘蔓,全认识。我们喜欢菅草长长白白嫩嫩的草根,一节节,像袖珍的甘蔗,嚼起来很甜。还有一种好吃的草,叫红根根,那红红的草根上,常常结着黄豆大的根瘤,吃起来脆脆的,像生地瓜。最让我们兴奋的是找到一株羊奶奶。这种蔓生的阔叶草,总是攀着芦苇往上长,一个个果实圆溜溜的,山羊奶头一般,采摘时,会流出一些白色乳汁。羊奶果鲜嫩时,放在嘴里一咬,脆生生,甜丝丝的。我们这些野孩子,就这样一天天泡在苇塘边。忽一日,采到的羊奶奶咬不动了,掰开一看,里边整整齐齐伏着一排排带着绒毛的种子。老了!我们知道,暑假也该结束了。大人们说:你们这些马驹子,该拴缰绳了吧!苇子说,秋天了!顶上的穗子由绿至黄继而变白,像一塘白发的老人。再过苇塘时,一些带绒毛的草籽,便飞扬起来,落在我们的肩膀上、头发上,要人带它们到远方去落户。就连圆滚滚周身是刺的苍耳,瘦扁扁顶上长了三几根钩针的“狗扎扎”,都不甘寂寞,插进布眼,爬在裤角上,要搭“便车”,到远方去旅行。父兄们送我们上学去,走过苇塘,一路上总在说:好好念书,日后到远处去,到大城市去。连苍耳、狗扎扎都懂得哩!那一片苇塘永远的没有了。消失在一些高高低低的房子下边。____。(1)21、文中说:“那些花花草草,记录着时间的变化。”阅读全文,请将青苇记录季节变化的语句摘录出来,填写在横线上。春季:____夏季:____秋季:____(2)22、苇塘被孩子们看作乐园。请概括出令孩子们“快乐和欢愉”的四件事情。________(3)23、体会下列下划线词语的含义及作用。引得田里干活的农人,停下手里的活计,望着我们,一任欢快与希望____他们沉静的心思。________(4)24、文中有许多句子写得很精彩,请你从A、B两处任选一句,作简要赏析。________(5)25、结合全文,先说说对文章结尾处画线句子“找它,只有在梦中,在童年的记忆里”的理解,结合生活实际再谈谈你从中受到的启示。____________26、阅读《位次的讲究》;完成下列各题。

①《红楼梦》第三回讲到了林妹妹进荣国府;处处小心,先是为坐到哪个位置,她就颇费了一番思量,比如舅母王夫人处,黛玉“就只向东边的椅子上坐了”,到了吃饭的时候,凤姐让黛玉坐在右边第一张椅子上,黛玉也十分推让。

②林妹妹之所以在“坐在哪里”这个问题上这么谨慎;是怕在这个极其讲究礼仪的家庭里,行差踏错,让人笑话。在古代,中国人非常讲究座次的排定的。

③首先,我们要弄明白的是,南、北、东、西四个方位哪个为尊,哪个为卑。我国古代建筑通常是前堂后室。“堂”一般不住人,是举行吉凶大礼的地方,这种时候最尊贵的座位是南向,就是坐北朝南。例如,古代帝王召见群臣议事,都是坐在北边、朝南的位置上,因此,古人常说“南面称帝”。其次是西向,再次是东向,最后是北向。而“室”一般为长方形,东西长而南北窄,所以在室内举行活动时,一般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____后来;人们把塾师也称为“西席”。

④但是;左与右,谁为尊,谁为卑的问题,就比较复杂了。周朝规定,诸侯朝见天子,宴饮时以左为尊;用兵打仗,则右边为尊。左右尊卑,要视乎场合而定。到了战国;秦、西汉的时候,“右”似乎成了尊位,《廉颇蔺相如列传》里就有“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的记载。然而到了东汉、魏、晋、南北朝,左右位次的排序又有了新的变化以“左”为大。例如赤壁之战,孙权“以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同为都督,周瑜尊于程普。这种情况直到元朝,才恢复了官职的“右”尊。明朝建立以后,又再次变为“左”尊,自此后的500多年,“左尊右卑”一直延续到今天。

⑤所以;现在在传统戏剧舞台上,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远道而来的客人坐在左边,而主人总是在右侧陪坐。于是也就出现了《红楼梦》里,黛玉被请到左边席面上的描写了。(有删改)

(1)文章在开头和结尾都提到“林黛玉进荣国府一事”;试分析其作用。

(2)请说说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表达作用?

(3)在下列选项中任选一项;简要分析其方位词是否符合本文所介绍的“位次的讲究”?

A.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B.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评卷人得分六、写作题(共4题,共16分)27、实践与表达(40分)请以“____________也是一种幸福”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如“牵挂”、“等待”、“放弃”、“挫折”、“疼痛”等),使题目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篇幅不少于600字。③思想健康,感情真挚,努力做到有新意有创见。28、作文(40分)在生活中,一些细小的东西常常被忽略,比如一声叮咛,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个小数点,一道小程序,一次小错误,一处小破绽忽略是常有的,后果有大有小,有些事情忽略了也无大碍,但有些事情忽略了却会造成遗憾,形成伤害,酿成大错。有些时候,我们忽略的,可能就是最重要的。要求:请以“忽略的,有时是最重要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____29、按要求作文。

以“手机啊手机!”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30、翻过山,出现了故乡的田园翻过山,出现了故乡的田园,亲人的笑脸;翻过山,观赏到美丽的风光,奇异的景观。这里的山,是自然的山。生活中还有另外的山,它会是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误解,也会是人生的坎坷和磨难,“山”虽然无形,但在成长的路途中常常与我们为伴。躲避它,会一生遗憾;翻过它,将风光无限。请以“翻过那座山”为题写一篇文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B【分析】【分析】宾客的反应是侧面描写。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侧面描写的理解。2、C【分析】【分析】“提着保温桶”后的“;”应改为“;”。

【点评】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3、C【分析】【分析】“和”有五种读音:和好hé;附和hè;和面huó;和泥huò;(麻将)和了,hú.【点评】本题考查多音字的读音,根据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确定读音。4、C【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散文内容的理解能力。通读原文,根据课文内容理解可知:ABD选项都对,C项中的“医生看着雪人一样的母亲,感动了,立即给我检查”这句话主要是从侧面表现母亲的,表现母亲宁可自己受累,也要不辞辛苦​地把“我”治好。所以C是错的。故选C。【解析】C5、B【分析】此题考查病句的辨析。A项搭配不当,应把“的语文成绩”放在“全校”后;C项缺少主语,应删去“看到”;D项不合逻辑,“减少、降低、缩小、下降”用百分数或分数,“增加、提高、上涨”用倍数。故选B。【解析】B6、A【分析】A正确的是芥蒂。【解析】A7、C【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常用修辞手法的能力。学生要掌握常用修辞手法的种类及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常用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对偶、对比、反语等,答题时要结合语言环境判断使用的修辞手法是否正确。

【解答】

C判断有误。此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应该是引用而不是对偶。故C符合题意。

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解析】C8、C【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解析】A.词语搭配不当,把“创造”改成“推进”;B.缺少主语,删去“导致”;C.正确;D.句式杂糅,应改为:商务部调查显示,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旺盛,进口商品成为市场“新宠”。故选:C。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9、如果那么而是而且所以因为所以【分析】【分析】结合句意;“如果那么”表示假设关系,“不是而是”并列关系,“而且”表示递进关系,“所以”表示结果。“因为所以”表示因果关系。

【点评】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使用。常见的有表示并列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因果关系等,应理解并记住常用的关联词语。10、豁达、开朗【分析】【分析】通过神态描写分析佛印性格特点。

【点评】根据描写分析人物形象。11、错【分析】【分析】作者更欣赏北方的雪;因此(1)错误;(2)符合内容的分析。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12、tiǎnkèbīn【分析】【分析】考查汉字的拼音;写拼音时要对汉字是声母韵母声调,都要有清晰的记忆,注意jqc的区别,“nl”的区别。

【点评】此题考查重点字的字音辨析。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13、谛chán栉靡【分析】【分析】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

【点评】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14、略

【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拼读能力和汉字的识记能力。这类题除平时的积累外,需注意容易混淆的形似字和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形近字和易错字的写法。需注意“潇”的偏旁和“拈”是前鼻音。(2)此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识记及辨析能力。这类题除平时的积累外,尤其要注意形近字和易错字的写法。“胸匍”应为“胸脯”。(3)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能力。做题时需要在理解词语基本意思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去理解。“义愤填膺”在文中的意思是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4)此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仿写句子要仔细分析所给的句子,修辞、句式、结构、字数都要与所仿写的句子相同或基本相同,还要注意内容通顺连贯。此题对结构要求不高,句意连贯即可。如:从灾难中找到财富与希望的奇思妙想。【解析】(1)潇niān(2)胸匍胸脯(3)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4)示例:从灾难中找到财富与希望的奇思妙想15、略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在学习时,要勤思考,多积累,考前还要做好复习工作。(1)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2)《敬业与乐业》一文的结尾,作者把“敬业与乐业”总结为“责任心”和“趣味”。(3)作者引用孔子的话和百丈禅师的故事,得出的一个结论“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解析】(1)卓如任公饮冰室主人戊戌变法(2)责任心趣味(3)“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16、略

【分析】不辍chuò慰勉wèi劳碌lù勉强qiǎng周济jì

溺死nì祖籍jí竭力jié佃农diàn妯娌zhóu

答案:chuòwèilùqiǎngjì

nìjíjiédiànzhóu

本题考查字音;多为易读错;多音字、形近字,难度不大.

考查的内容多为课文内出现的基础字,着重考查常用的多音字和易读错的形声字.贵在平时积累、辨析.【解析】chuò;wèi;lù;qiǎng;jì;nì;jí;jié;diàn;zhóu三、文言文阅读(共5题,共10分)17、略

【分析】此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理解识记能力。对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集中在用法的考查上,要求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对虚词的用法多进行归类和总结,掌握重要虚词的一般分类,然后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判断其准确含义。特别掌握有关“之”“以”等文言虚词的用法。A项“卷石底____出”中的“以”相当于“而”,可以不译出,“全石____为底”中的“以”理解为“把作为”;B项“心乐____”的“之”理解为“代指此句中前面的部分”,“毛羽鳞鬣____间”的“之”理解为“的”;C项的“许”都理解为“左右”;D项“似____游者相乐”的“与”理解为“和、跟”,“未复有能____其奇者”的“与”理解为“参与,这里指欣赏”。故选C。

此题考查学生准确掌握文言词语意义的能力。正确理解古文中字词的意思,是学生学习文言文必须要掌握的能力。学习时一要熟读强记,二要用心关注古文中词语在用法上的变化,比如由本义引申为文中的意思。所要提醒的是,古文中有的字词在单独解释和翻译句子里意思往往略有差别,翻译句子要求句子通顺连贯,而字词解释则要求解释本义。课文注释中提到的文言字词,考到的频率相当高,不可不记,做题时一定要按照注释中的字词解释答题。此题尤其注意“茗”是名词用作动词,理解为“茶,这里指喝茶”。

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初中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翻译这两个句子注意“伐、清冽、劲、徒步”等重点词语的理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段的理解能力。理解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并从前向后精读各部分,根据具体内容或故事情节的发展概括出切题的答案。此题理解起来很容易,只要抓住题干的关键词“动态、情态”,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就可以找到答案。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主题的理解能力。文言文阅读与现代文阅读的相通之处在于都要读懂文章,准确的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在读懂的基础上善于表达自己的理解。根据理解可知,甲文在写景中寄寓的情感是“似与游者相乐”的,即作者暂时解脱烦恼后的欢畅心情。乙文在写景中寄寓的情感是“皆有喜气”的,即摆脱严寒后,感动于早春美景的喜悦之情。​【解析】【小题1】C【小题2】(1)大约,大概(2)映(3)多(4)茶,这里指喝茶【小题3】(1)(我们)砍了竹子,开辟出一条小路,顺势往下走便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的清澈。(2)风力虽然还强劲,但是步行仍然会汗水湿透背部。【小题4】【甲】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乙】呷浪之鳞,悠然自得【小题5】甲文写鱼,寄托了作者暂时解脱烦恼后的欢畅心情:乙文写鱼,表达了摆脱严寒后,感动于早春美景的喜悦之情。18、略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语言表达的综合能力。为某一景点写简介,一般可以从自然风光、特产资源、民俗风情、历史文化内涵等方面来进行。本题从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内涵方面介绍即可。语言要生动、简洁,富有感染力。【解析】(4分)示例: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120步,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著述环抱,环境十分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小石潭由此闻名遐迩。19、略

【分析】1.试题分析: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方法: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先读懂全文,再思考所学过的这几个字语有哪些含义,根据句意推断。注意“绝”的含义,断。“疾”的古今异义。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注意关键词的含义的解释。注意1句中的“清、荣、峻、茂”的含义,2句中的“皆、奇”的含义。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3.试题分析:根据[甲]文段中的“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可知,三峡的山连绵不断、雄奇险拔、遮天蔽日。在[乙]文中从前向后找相关语句,抓住关键字眼或语句,我们可以提取出“纤丽奇峭、亦可异也”等语句,另外“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的描写句写出了山的高耸。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4.试题分析:这是考查对文言文中心主题理解和表达。要求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选文主要是通过内容,来表达一种主题情感,回答时意思表述正确即可。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解析】【答案】1.①断②有时③快④全,都(4分)2.①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2分)②议论的人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这种奇异的景象。(2分)3.[甲]文段写群山具有连绵不断、雄奇险拔、遮天蔽日的特点。[乙]文段描绘的巫山及其神女峰具有高、奇、秀等特点。(2分)4.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与赞美之情。(1分)20、略

【分析】1.试题分析:此题中小题(1)主要考查了基础字词的解释,结合课内重点字词不难解决,需要注意的是“了”字的解释,需结合上下文来理解。小题(2)主要考查了虚词“而”的用法,例句和D选项中的“而”表转折;A选项中的“而”表修饰;BC选项中的“而”表承接。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2.试题分析:此题为节奏划分题,划节奏时要结合语意,同时要注意每一个节奏单位都必须是一个完整的意思,不能破开意思。“闻”以动词领起,“麻桥人庞安常”分别为地名与人名所以不能分开,“善医而聋”是一个完整的意思所以也不能划开。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3.试题分析:翻译句(1)时,要注意“以为”这一固定格式的解释,同时要注意“皆”“一时”等词的解释;翻译句(2)时,要注意字数较多,不要漏下关键字的解释,同时要注意“盖”字的解释。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4.试题分析:分析人物的思想情感,既要结合人物在文中的言行举止,同时又要结合人物经历,做此题时还可以结合苏轼所写的词来分析,很容易可以得出“开朗”“自信”“乐观”等关键词。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解析】【答案】1.(1)①写;②领悟;③开玩笑;④向西。(2)D2.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3.(1)(2分)我用手当嘴巴,你用眼当耳朵,我们两个都是当代的怪人。(2)(2分)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4.《游兰溪》表达了苏轼开朗诙谐、从容自信、旷达乐观的人生情怀。21、略

【分析】【解析】1.试题分析:文言文注解中有出处与作者、朝代,主题原文中有,即“盖大苏泛赤壁云”。考点:本体考察学生对文言文常识的识记能力与提取信息的能力。【解析】【答案】1.《虞初新志》,魏学洢,明末。大苏泛舟游赤壁。(4分)2.(1)做,这里指雕刻(2)分明可数的样子(3)同“屈”,弯曲(4)靠近3.(1)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密胡子的人是苏东波(2)那个人的眼睛正看着(荼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烧荼的声音。4.如对东坡外貌的刻画,对东坡鲁直衣褶的介绍,或对佛印左臂所挂念珠的说明“珠可历历数也。”5.表现他们豁达,放旷的胸襟,说明他们在水光山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记了现实的烦恼,而陶醉在眼前画卷般的美好意境中。四、诗歌鉴赏(共2题,共16分)22、略

【分析】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通读全诗,结合作者身世经历,联系写作背景,理解诗意。根据提干要求,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从诗中所用字词上摘选表现夏季特点的文字,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地概括一下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赏析句子;要根据句子的内容从运用的写作手法;表现的情境、表达的情感几个方面来分析,指出其精彩巧妙之处。要用评价语“形象生动”“突出”等。本句是写景的,要说明其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方法,表现了景物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通读全诗,后两句写了:正午时分,树荫浓郁,睡梦中,听得黄莺声声鸣叫。用了反衬的手法,以黄莺的鸣叫声来衬托出小院环境的幽深宁谧,表现出诗人当时心情的恬适。

【解析】【小题1】石榴开遍、梦觉流莺【小题2】用了以动衬静(反衬)的手法,以黄莺的鸣叫声来衬托出小院环境的幽深宁谧,表现出诗人恬淡自适(悠闲旷达)的心境。23、略

【分析】(1)这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这是一道概括诗歌的意象和意境特征的题目;答题时首先描述诗歌的景象,然后概括意境特征,意境主要是雄浑壮阔。

(2)这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这是一道诗歌情感探究的题目;探究诗歌的主旨要从诗歌的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关键词语中寻找,此题可结合杜甫的经历,结合“沉郁顿挫”的风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怀结合起来答题。

修改:

(1)这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这是一道概括诗歌的意象和意境特征的题目,答题时首先描述诗歌的景象,然后概括意境特征,意境主要是雄浑壮阔。(2)这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这是一道诗歌情感探究的题目,探究诗歌的主旨要从诗歌的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关键词语中寻找,此题可结合杜甫的经历,结合“沉郁顿挫”的风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怀来答题。【解析】(1)描写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雄浑壮阔的景象。(2)举目无亲,年老多病,只能以孤舟为家;战乱未平,国家多难,所以老泪纵横,难以抑制。表达了诗人思念亲友、伤世忧时之情。(意思对即可)修改:(1)描写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雄浑壮阔的景象。

(2)举目无亲,年老多病,只能以孤舟为家;战乱未平,国家多难,所以老泪纵横,难以抑制。表达了诗人思念亲友、伤世忧时之情。(意思对即可)五、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27分)24、略

【分析】

本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①);描写秋夜的凄冷,引出对老哥哥的思念与回忆;第二部分(②~⑧),具体写我对老哥哥无限牵挂的事:每年我都给老哥哥带去礼物;每次回家听到老哥哥健在的消息才放心;正月约老哥哥到我家并对他恋恋不舍;暑假回家打听老哥哥的事,记挂他.第三部分(⑨),抒发对老哥哥的祝愿,愿他能好好活下去.文章表现了我对老哥哥的思念与牵挂之情.

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更是以写人为中心.

人物形象分析的答题方法:1、结合对人物描写.人物描写细分为: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人物描写的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2、结合人物所做的事.3、关注作者对人物的评价,褒贬应与作者一致.4、概括人物性格时一定要本着全面、客观的原则.在概括人物性格时一般用二字词语或四字词语,尽量用到三个以上,还要注意从多个角度概括.【解析】(1)本题考查文中事件的概括.解答此题可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找出文中我与老哥哥相关的事件,分别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出来即可.文章主要写了四件事:①每年我都给老哥哥带去礼物.(2)每次回家听到老哥哥健在的消息才放心.(3)正月约老哥哥到我家并对他恋恋不舍.(4)暑假回家打听老哥哥的事,记挂他.

(2)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

①句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赏析一般格式为:修辞+修辞特点+内容+中心比喻形象生动;拟人生动形象;排比整齐;有气势;夸张突出特点;反问加强语气;反语增加讽刺意味表述形式: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像一棵甘蔗,甜水给人家吮咂尽了,而今只剩一点残渣了”运用比喻,将老哥哥比作甘蔗的残渣,生动地写出了老哥哥日渐苍老,在家中无用的地位.

②句可以从人物描写的角度来赏析.解答思路:这句话运用了(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的描写手法(或写法);写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心理).“脸色灰土,眼睛直直地看着我,手上草绳已经攥得成粉末”是对老哥哥神态和动作描写,写出了老哥哥听到主人家辞退他时的痛苦、不舍却又无奈的心理.

(3)本题考查记叙线索的判断及作用分析.线索就是贯穿文章始终;把文章有机联系在一起的事物或感情,分为明线和暗线,可以是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事件、时间、地点、作者的情感.线索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文中几次写到背影,将老哥哥壮年与老年进行对比,突出了他的苍老、憔悴,表现了我对老哥哥的牵挂.而且背影贯穿全文,使全文的情节更为紧凑.

(4)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概括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指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质,而不是指外表特征.解题思路:从具体的人物行为事件和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从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入手,抓住抒情和议论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老哥哥对我关心爱护:小时候我偷他的钱,但他一点儿不生气,经常讲故事给我听.他勤劳能干:年轻时一个人干很多活,并且活干得很漂亮.他善良朴实:给别人添麻烦,不愿留宿.被主人辞退不辩解.

答案:

(1)①每年我都给老哥哥带去礼物.②每次回家听到老哥哥健在的消息才放心.③正月约老哥哥到我家并对他恋恋不舍.④暑假回家打听老哥哥的事;记挂他.(4分)

(2)①比喻;将老哥哥比作甘蔗的残渣,生动地写出了老哥哥日渐苍老,在家中无用的地位.②神态和动作描写,写出了老哥哥听到主人家辞退他时的痛苦;不舍却又无奈的心理.

(3)①几次写到背影;将老哥哥壮年与老年进行对比,突出了他的苍老;憔悴,表现了我对老哥哥的牵挂.②背影贯穿全文,使全文的情节更为紧凑.(4分)

(4)①对我关心爱护.小时候我偷他的钱,但他一点儿不生气.经常讲故事给我听.②勤劳能干.年轻时一个人干很多活,并且活干得很漂亮.③善良朴实.不给别人添麻烦,不愿留宿.被主人辞退不辩解.((4分),答对2点得(3分),3点答到得4分)25、略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这类题型,应先读懂文章,再找出关键的语段,结合题目要求答题即可。通过对文章第八、十和十五段的分析可知记录青苇季节变化的语句是:苇芽蹿高,绽开一片两片叶子;苇叶三片四片地展开;顶上的穗子由绿至黄继而变白。

此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这类题型,应先读懂文章,再找出关键的语段,结合题目要求概括总结出答案即可。其答题格式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也可简略成人物+事件)。通过对文章第九段到十三段的分析可知令孩子们“快乐和欢愉”的四件事是:用苇叶、柳条可以做成“乐器”吹奏;假日苇塘边劳动的快乐;神秘的“呱呱迪”的叫声和它的窝;有可供解馋的野草​。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语句的能力。这类题型应先找准赏析的角度,如语言表达,写作手法,内容情感等,还要结合语境作正确的赏析。这里要求从重点词语角度赏析,其答题格式为:释词+表达效果。如:“撩拨”是挑逗、招惹的意思,这一动词准确传神地写出了大人们被我们的欢乐与希望所感染(吸引)的情状。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语句的能力。这类题型应先找准赏析的角度,如语言表达,写作手法,内容情感等,还要结合语境作正确的赏析。这里可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其答题格式为:修辞+表达效果+表现了/赞美了什么。如:A句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苇芽的尖锐之态,突出其生命力之强。

此题考查学生结合文中重点句子理解文章内容、主题和把握作者情感的能力以及对文章内容和主题的个性化解读能力。这类题型,先要准确、深刻地领会作品的内容、主题和情感倾向,再结合题目要求答题即可。通过对文章的分析可知:苇塘消失了,被一些高高低低的房子代替了。因此这句话的含义是:要寻找苇塘,只能在记忆中寻找,因为随着时间的发展它已经消失在高高低低的屋舍下了;表达了因苇塘的消失而产生的惋惜和怀念之情。谈启示注意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和文章内容,如我们时刻要有一颗童心,保持着童真童趣。这样,即使我们的童年一去不复返了,即使承载我们童年快乐的那片“苇塘”消失了,我们在高楼林立的都市里也能感受到自然之趣。能围绕“自然之乐”或“童心”谈均可。【解析】【小题1】苇芽蹿高,绽开一片两片叶子;苇叶三片四片地展开;顶上的穗子由绿至黄继而变白。【小题2】用苇叶、柳条可以做成“乐器”吹奏;假日苇塘边劳动的快乐;神秘的“呱呱迪”的叫声和它的窝;有可供解馋的野草;从苇塘花花草草的变化中欣赏自然之乐。【小题3】挑逗、招惹的意思,这一动词准确传神地写出了大人们被我们的欢乐与希望所感染(吸引)的情状。

【小题4】A句: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苇芽的尖锐之态,突出其生命力之强。B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一些花儿在春天竞相开放之态,凸显出春天的美丽和给人的愉悦之情。【小题5】要寻找苇塘,只能在记忆中寻找,因为随着时间的发展它已经消失在了高高低低的屋舍下了;表达了因苇塘的消失而产生的惋惜和怀念之情。启示参考答案:我们时刻要有一颗童心,保持着童真童趣。这样,即使我们的童年一去不复返了,即使承载我们童年快乐的那片“苇塘”消失了,我们在高楼林立的都市里也能感受到自然之趣。围绕“自然之乐”或“童心”谈均可。26、略

【分析】

本文以逻辑顺序介绍了有关位次的讲究.文章第①②段;由《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荣国府时的座位安排引出说明的对象;接着第③④段,介绍古代中国人对座次排定的讲究;最后第⑤段,再次分析林黛玉座位安排的用意,总结全文.

说明文语段作用分析法:

对说明文语段的作用的分析,需要从以下三个角度思考:(1)从结构方面考虑:①首段:引出说明对象,领起下文;②中间段:承上启下;③结尾段:总结全文或前文,呼应开头.(2)结合具体的说明内容来谈;(3)结合说明方法来谈.特别提示:说明文若在开头或中间叙述有关的故事,还可以使说明文更生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解析】(1)本题考查语段作用的分析.解答此题一般从结构;内容与说明方法三个方面来分析.文章开头列举“林黛玉初进荣国府”的事例;很明显是为了引出说明的对象,让读者了解本文要介绍的是有关位次的问题.结尾再次提到“林黛玉初进荣国府”一事,从结构来看,与文首段相照应,使结构完整.在说明文由一个具体事例来引出说明的对象,同时还是为了达到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这一点也应在答案中体现出来.

(2)本题考查理解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题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从划线句子内容来看,主要举了汉明帝尊师请师朝东就坐的例子,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以此来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古代室内举行活动,一般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

(3)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迁移与运用.A句出自课文《陈涉世家》;句中的“闾左“指贫民,古时贫民居住闾左,富人居住闾右.按文中的介绍:“到了战国;秦、西汉的时候,‘右’似乎成了尊位”,可见此句与本文的说法相符.B句出自白居易的《望月有感》,意思是家业在灾年中荡然一空,兄弟分散各自你西我东.可见句中的“西东”指兄弟各走各的路,与文中所介绍的位次无关.

答案:

(1)①文章开头列举“林黛玉初进荣国府”的事例;引出说明对象,点明文章中心--位次的讲究;

②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③结尾再次提到“林黛玉初进荣国府”一事,照应文章开头,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并再次点明中心,说明位次的研究.(一点一分)

(2)划线句子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1分)通过举汉明帝尊师请师朝东就坐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了古代室内举行活动,一般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1分)

(3)A.项中的“闾左“指贫民;古时贫民居住闾左,富人居住闾右.在战国;秦、西汉的时候,左右排序以”右“为尊.A项中的“左”为卑,“右”为尊,符合本文所介绍的左右尊卑问题.

B.项中的“西东”指兄弟各走各的路;由于时局原因,不能相聚在一起,在这里不指具体。

方位,更不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