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沪科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沪科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沪科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沪科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沪科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科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69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河姆渡原始居民的主要食物是()A.水稻B.粟C.大豆D.番薯2、我国原始居民很早就过着定居的农耕生活。如图所示房屋的居住者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居民D.半坡居民3、“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秩序,汉文帝吸取了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赋税和徭役,连续12年免除全部田税,以德化民。”这是在讲述“文景之治”出现的()A.原因B.表现C.结果D.影响4、迁都洛邑,建立东周的国王是()A.周文王B.周武王C.周平王D.姜尚5、清代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A.负责监察官员B.辅助皇帝处理政务C.负责裁决军国大事D.管理旗人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6、朱元璋强化皇权措施A.取消行中省,设立“三司”B.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强化六部职权C.设立锦衣卫D.成立东厂7、下列政权和建立民族对应关系组合正确的是()A.辽-契丹B.北宋-汉C.西夏-藏D.金-女真8、下列属于春秋时期著名霸主的有()A.齐桓公B.秦穆公C.晋文公D.楚庄王9、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顶峰,出现了一批优秀剧作。其中两部传世之作被清朝统治者认为有怀念故国之嫌,予以禁演。这两部剧作是()A.<<牡丹亭》B.《长生殿》C.《桃花扇》D.《窦娥冤》10、“澶渊之盟”的后果是A.辽宋之间应处于战争状态B.增加了北宋人民的负担C.加剧了北宋政府的财政危机D.辽宋之间开展了经济文化交流11、下列政权和建立民族对应关系组合正确的是()A.辽-契丹B.北宋-汉C.西夏-藏D.金-女真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2、【题文】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被称为“诗仙”的大诗人是_______。被称为“诗。

圣”的是_______。13、完成有关辽西夏金元政权名称;民族、建立者和都城相应连线。

①辽____⑥党项族③耶律阿保机④兴庆。

⑤西夏____②契丹族⑦元昊⑧上京。

⑴元____⑵女真族⑶完颜阿骨打⑷大都。

⑸金____⑹蒙古族⑺忽必烈⑻会宁14、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传说中的炎帝和______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15、中医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也称汉医。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们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财富,例如:

(1)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编写了______,名医华佗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麻醉药剂______。

(2)唐朝时期;药王孙思邈编写了______。

(3)明朝时期,著名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编写了______。16、北宋兴起的江西______,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17、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的历史事件是______。18、1271年,____建立元朝,1272年,定都大都;明朝末年,蒙古族在首领渥巴锡领导下,冲破重重阻挠,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同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篇章。19、266年,____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国,结束了分裂局面。20、使用和管理天然火的原始人类______。已学会人工取火的原始人类是__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2题,共10分)21、纸上谈兵这个成语是形容的赵国的赵括。______(判断对错)22、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评卷人得分五、列举题(共4题,共12分)23、列举唐时三个著名的诗人。(6分)24、中国古代出现过众多具有雄才大略之人。(1)勤于政事、虚心纳谏,开创了唐朝盛世局面的是____。(2)当过和尚,做过乞丐,后参加起义军,最后统一全国的皇帝是____。(3)统一蒙古,建立蒙古国,被誉为一代天骄阿的是____。25、(1)距今四五千年前,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这一部落联盟逐渐形成______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_________。(2)________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完备的文字,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______朝开始。(3)春秋后期,________农具和________的出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4)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_____,主持修建了_____,使成都平原有了“天府之国”的美称。(5)老子是春秋后期楚国人,______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集中在______一书中。26、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辉煌。(1)唐朝都城________规划整齐,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2)元代最著名的画家是________。当时人称颂他的画属于“神品”。(3)有这样一本神奇的书,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它是________所写的《天工开物》。(4)中医学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明代有一部医书共收药物1892种,附药方11000多则,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它是明朝卓越的医学家李时珍所写的《________》。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3题,共21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不同时期我国南北方的人口数量及所占比例情况。朝代南方北方人口(万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万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西汉24719.8%99880.2%唐代39243.2%51556.8%北宋112262.9%66237.1%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抵(根基、基础)。语曰“苏湖熟,天下足”。——《宋史》问题一:分析材料一,西汉至唐朝时期,我国的统治中心在哪一地区?(1分)问题二:唐朝时,我国商业繁荣,大城市数量多,其中哪一个城市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国际性的大都市?(1分)此城市在布局方面有何特点?(1分)问题三:阅读材料一、材料二,我国经济重心在宋朝时有何变化?(1分)请简单分析发生此变化的原因。(2分)问题四:宋朝经济繁荣,请列举两个例子进行说明.(2分)28、【题文】“中国梦”已成为热议话题。怀揣梦想穿行历史;放飞梦想走向未来。(7分)

【薪火相传寻梦路】

(1)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图空框处内容的填写。各写一例(4分)

在黄帝的故里新郑;一个漫长而美好的中国梦在这里开始了。在这个梦里面,有孔子的道义之梦,秦始皇;汉武帝的安全之梦、强国之梦,北魏孝文帝的开放之梦。唐朝是中国做梦做的最普及、最美丽的时代,特别灿烂,特别多元。

——摘编自2013年余秋雨的演讲《梦想开始的地方》

【民族复兴追梦路】

(2)下列图片来自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馆。根据下表提示或要求完成任务。(3分)

。民族复兴追梦人。

孙中山:民主革命先行者。

毛泽东;新中国的缔造者。

邓小平;改革开放总设计师。

举起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实现历史性伟大转折。

实现历史性伟大转折。

曲折的追梦历程。

下列梦想各写一点。

1911—1912年孙中山梦想的指导思想:⑤

1935年;毛泽东实现梦想的会议:⑥

邓小平在祖国统一问题上的构想是:⑦

邓小平在祖国统一问题上的构想是:⑦

29、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一项贯穿我国封建社会始末的基本政治制度,从秦朝到清朝存在了两千多年。历朝历代统治者均采取各种措施对此加以发展与完善。请回答以下问题。(40分)(1)战国时期的哪位思想家曾经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1分)中国历史上始称皇帝的是哪一位历史人物?(3分)(2)隋唐时期在官员选拔制度上有创新,创立的制度和标志分别是什么?(6分)(3)隋唐时期官员选拔的制度到明清时期有什么变化?(3分)有何消极影响?(6分)材料一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授权侍卫亲军锦衣卫,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4)材料一记载的是哪位皇帝统治时期的官制变化?(3分)材料二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5)材料二中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3分)这一机构的设置标志着什么?(3分)材料三乾隆帝时,朝中大臣胡中藻的诗句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皇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6)材料三反映的是清统治者为加强君主专制采取的什么措施?(3分)这会造成怎样的影响?(6分)(7)通过以上的问题,你认为中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的基本趋势是怎样的?(3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A【分析】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坐落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是长江流域农耕文化的代表,河姆渡原始居民主要种植水稻.

故选A.

本题考查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本题主要考查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史实.考查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能力.【解析】A2、C【分析】题干给出的图片是干栏式房屋;这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建造的。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

故选:C。

本题考查了河姆渡原始居民。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解析】C3、A【分析】汉初的几位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和赋税负担,实行修养生息政策。汉文帝和汉景帝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文帝;景帝提倡节约,并以身作则;汉文帝和汉景帝提倡节俭,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这些措施促成了“文景之治”出现。故题干讲述的是原因。

故选:A。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文景之治;把握文景之治形成的原因。

理解和把握文景之治,识记文景之治形成的原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A4、C【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武王伐纣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第三子目武王伐纣中的内容:“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第二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可知,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故选C。考点:武王伐纣【解析】【答案】C5、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军机处的相关内容。军机处原名军需房,最初是为了筹划西北军事而设,后来正式改为军机处。军机大臣由皇帝选派“亲臣、重臣”担任。军机处虽然逐渐发展成为处理全国军政大事的常设核心机构,“承旨、出政皆在于此”,但它并没有议政王大臣会议那样的决定权。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连讨论的权力也没有。对皇帝的决定,军机大臣只能唯命是从,“跪受笔录”,然后负责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这样,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也直接听从皇帝指挥。军机处的设立,取代了南书房,使内阁职权进一步缩小,更使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到乾隆时,议政王大臣会议撤销。国家一切政务,均由皇帝一人独断朝纲。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故选C。【解析】C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6、ABC【分析】略。

【解析】ABC7、ABD【分析】辽宋夏金时期;我国出现了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当时建立辽政权的是契丹族,建立北宋政权的是汉族,建立金政权的是女真族,建立西夏政权的是党项族.

故选ABD.

本题考查的是辽宋夏金民族政权并立的知识点.

本题以辽宋夏金时期民族政权的并立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辽宋夏金时期民族政权建立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解析】ABD8、ABCD【分析】春秋时期;由于周室衰微,几个大诸侯国为了拥有对其他诸侯的支配权,乘机争霸,出现了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五个霸主,史称“春秋五霸”.

故选ABCD.

本题考查春秋五霸.

本题以春秋争霸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春秋五霸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解析】ABCD9、BC【分析】略。

【解析】BC10、BCD【分析】本题考查“澶渊之盟”的影响。1005年,辽宋在澶州达成和议,即“澶渊之盟”。A项,“澶渊之盟”约定辽朝撤兵,双方各守边界,使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故A项不正确。BCD项,根据“澶渊之盟”,宋朝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岁币,这一方面促进了辽宋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另一方面也加剧了北宋政府的财政危机,使统治者加强了对民众的剥削,从而增加了北宋人民的负担。故BCD项正确。综上所述,BCD正确,故选BCD。【解析】BCD11、ABD【分析】辽宋夏金时期;我国出现了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当时建立辽政权的是契丹族,建立北宋政权的是汉族,建立金政权的是女真族,建立西夏政权的是党项族.

故选ABD.

本题考查的是辽宋夏金民族政权并立的知识点.

本题以辽宋夏金时期民族政权的并立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辽宋夏金时期民族政权建立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解析】ABD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2、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辉煌的隋唐文化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被称为“诗仙”的大诗人是李白;被称为“诗圣”的是杜甫。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辉煌的隋唐文化(一)·光耀千古的诗坛【解析】【答案】李白杜甫13、①-②-③-⑧⑤-⑥-⑦-④⑴-⑹-⑺-⑷⑸-⑵-⑶-⑻【分析】【分析】辽朝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在中国北方地区建立的封建王朝;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称汗,国号“契丹”,定都上京。947年,辽太宗率军南下中原,攻灭五代后晋,改国号为“辽”。983年曾复更名“大契丹”,1066年辽道宗耶律洪基恢复国号“辽”。1125年为金国所灭。西夏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部建立的一个政权。1038年,李元昊建国时便以夏为国号,称“大夏”。定都兴庆,又因其在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元朝(1271年—1368年)是由蒙古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1206年,元太祖铁木真统一漠北建立蒙古帝国后开始对外扩张,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统”。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迁都燕京,称大都。金朝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北方政权。115年完颜阿骨打称帝时对群臣说:“辽以镔铁为号,取其坚也。镔铁虽坚,终亦变坏,唯金不变不坏。”于是以大金为国号,望其永远不变不坏也。一说女真兴起于金水,故国号名金,定都会宁。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辽西夏金元政权名称、民族、建立者和都城的识记。14、略

【分析】相传想四五千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联合在一起,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渐发展成为后来的华夏族,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故答案为:

黄帝.

本题以人文初祖为依托;考查的是黄帝的知识.

本题以人文初祖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黄帝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解析】黄帝15、略

【分析】(1)东汉末年;张仲景写成的《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华佗擅长外科手术,为减轻病人疼痛,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还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活动姿态,编了一套医学体操,叫做“五禽戏”,能强身健体.

(2)孙思邈是唐代医药学家;被后人誉为“药王”,他医德高尚,重视养生,济世活人.不断积累走访,及时记录下来,最终完成了不朽著作《千金方》.

(3)李时珍;明朝卓越的药物学家,他写了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这部书内容丰富,考订详细,附有大量的插图.《本草纲目》后来被陆续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故答案为:

(1)《伤寒杂病论》;麻沸散.

(2)《千金方》.

(3)《本草纲目》.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及成就.

本题掌握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及成就.重点熟记基础知识.【解析】《伤寒杂病论》;麻沸散;《千金方》;《本草纲目》16、略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景德镇的相关知识点。宋代是我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故填景德镇。【解析】景德镇17、维新变法【分析】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的历史事件是维新变法。将维新变法运动作为中国政治近代化开端的主要依据是维新派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故答案为:维新变法(戊戌变法)。

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即可作答。

注意识记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解析】维新变法18、略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有关蒙古族的史实。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回归。【解析】【答案】忽必烈土尔扈特部19、司马炎【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晋的建立;学生应掌握好基础知识。

【点评】考查学生记忆能力。20、略

【分析】北京人是最早使用和管理天然火的原始人类.山顶洞人已学会人工取火.

故答案为:北京人;山顶洞人.

本题考查北京人.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我国古代原始人的生产和生活状况.【解析】北京人;山顶洞人四、判断题(共2题,共10分)21、√【分析】纸上谈兵出自长平之战;在长平之战中,赵军主帅赵括只会纸上谈兵,结果不听部下劝告,陷入秦军重围,赵军全军覆灭。因此题干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

本题以纸上谈兵为切入点;考查长平之战。

本题以长平之战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22、×【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判断历史史实的正误。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没有统一全国。【解析】【答案】错五、列举题(共4题,共12分)23、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唐代诗人的认识,李白,杜甫,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学生一般都能答出这三个历史人物。考点:唐代三大诗人【解析】【答案】李白.杜甫.白居易。24、略

【分析】(1)本题唐太宗的相关知识。唐太宗时期,注意吸取隋亡教训,励精图治,重用贤臣,虚心纳谏,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的局面。故填:唐太宗。(2)本题考查明太祖的相关知识。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皇帝,他出身贫寒,当过和尚和乞丐。后来他参加反元起义军,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势力强大的反元起义军的领袖,最终消灭群雄,推翻元朝,统一全国。故填:明太祖。(3)本题考查成吉思汗的相关知识。铁木真是蒙古族杰出的领袖,他率领强大的军队,打败了蒙古各部,统一了蒙古。1206年,铁木真建立蒙古国,被尊称为成吉思汗、“一代天骄”。故填:成吉思汗。【解析】(1)唐太宗。(2)明太祖。(3)成吉思汗。25、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华夏之祖的相关内容。黄帝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华夏上古传说时代一位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生于有熊(今河南郑州市)是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阪泉之战是黄帝与炎帝之间为争夺大华夏部落联盟首领而进行的战争,后炎帝族战败,和黄帝族融合,成为了后来的华夏族的祖先。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故填:华夏、人文始祖。(2)本题主要考查了甲骨文的相关内容。甲骨文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或者记事在龟甲或是兽骨契刻的文字,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今天的汉字也与甲骨文有渊源关系。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的。故填:甲骨文、商。(3)本题主要考查了铁器与牛耕的使用。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扩大。春秋末年,我国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牛耕是我国农业史上的一次革命。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故填:铁器、牛耕。(4)本题主要考查了都江堰的相关内容。都江堰是中国古代的一项大型水利工程,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区以西的岷江上游。是在战国末年,由时任秦国蜀郡郡守的李冰及其子主持建造的。它是当今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唯一以无坝引水为主要特征的综合性水利工程,具有引水灌溉、防洪排沙以及水运、城市供水的多重效用。两千多年来,由于都江堰的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故填:李冰、都江堰。(5)本题主要考查了老子的相关内容。老子即老聃,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相传为楚国人。著有《老子》。他认为事物都有相互对立和相互联系的两方面,含有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他的学说被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收集在《老子》或《道德经》一书中。故填:道家、《老子》或《道德经》。【解析】(1)华夏人文始祖(2)甲骨文商(3)铁器牛耕(4)李冰都江堰(5)道家《老子》(或《道德经》)26、略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唐都长安。唐朝都城长安规划整齐;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尤其是城北的大明宫含元殿,气势宏伟,富丽堂皇。故填:长安。

(2)本题考查的是元代书画艺术。元代最著名的画家是赵孟頫;他的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无不传神,富有情趣,当时人们称颂他的画属于“神品”。故填:赵孟頫。

(3)本题考查的是《天工开物》的作者。明代科学家宋应星著有《天工开物》;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故填:宋应星。

(4)本题考查的是李时珍的巨著。李时珍是明代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的《本草纲目》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被译为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故填:本草纲目。【解析】(1)长安。

(2)赵孟頫。

(3)宋应星。

(4)本草纲目。六、综合题(共3题,共21分)27、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和对外贸易发展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问题一:阅读材料一的表格,南方和北方对比,从西汉到唐南方人口比北方要少很多,这说明当时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地区。问题二:根据所学知识,唐都长安规划整齐,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城北的大明宫含元殿,气势宏伟,富丽堂皇,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国际性的大都市。长安城内坊市分开,住宅区和商业区是分开的。问题三:阅读材料一、材料二,我国经济重心在宋朝时完成了南移,根据所学知识,唐朝中后期,北方战乱,南方稳定,北方劳动人民为了躲避战乱,纷纷迁移到南方,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方统治者的重视等,到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问题四:根据所学知识,农业方面当时流传的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手工艺方面:丝织业、制瓷业发达,景德镇成为瓷都(2分);商业方面:开封、临安商业繁荣;对外:海外贸易频繁,设市舶司管理(答对两点即可得2分)考点:经济重心的南移和商业贸易的发展【解析】【答案】问题一:北方地区(1分)问题二:长安(1分)坊市分开(1分)问题三:南宋时,经济重心正式南移(1分)原因:①.南方战乱少,相对安定;②人口南迁,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③自然条件优越;④农业引进新品种。(答对两点即可得2分)问题四:例子:农业方面:“苏湖熟,天下足”手工业方面:丝织业、制瓷业发达,景德镇成为瓷都(2分)商业方面:开封、临安商业繁荣对外:海外贸易频繁,设市舶司管理(答对两点即可得2分)28、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孔子的思想;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唐朝的科技成就的内容。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其思想主张是:提出“仁”的学说,崇尚“仁”,推崇“礼”。秦始皇为抵御匈奴的进攻,修筑了长城。汉武帝时派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唐朝时期的科技成就:唐朝时普遍采用雕版印刷术;唐朝中期的书籍中记载了制作火药的方法。

(2)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遵义会议和“一国两制”的内容。三民主义是指民族主义、民生主义和民权主义;是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1935年的遵义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一国两制”,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它的提出为祖国统一开辟了道路,邓小平在祖国统一问题上的构想。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二);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解析】【答案】(1)①:“仁”和“礼”;(1分)②:长城;(1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