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沪科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上册月考试卷182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下列关于分子动理论和热力学定律的表述,错误的是()
A.若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和物质的摩尔质量,就一定能算出该物质的分子质量B.如图为布朗运动实验中的某次观察记录,图中的折线虽不是固体颗粒的运动轨迹,但是它能间接反映液体(或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效率为100%的热机是不可能制成的,即使它并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D.一个孤立系统总是从熵小的状态向熵大的状态发展,因此宏观过程只能向着无序度更大的方向发展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汤姆孙发现电子,并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B.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枣糕模型”C.核反应U→Th+X中,X代表的是α粒子,该过程表示α衰变D.动能相等的质子和电子,它们的德布罗意波长也相等3、重10N的物体从一个高3m、长5m的斜面上滑下,已知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25,在物体从斜面顶端滑至底端的过程中,内能的增量是()A.10JB.20JC.30JD.40J4、关于阴极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阴极射线就是稀薄气体导电时的辉光放电现象B.阴极射线是在真空管内由正极放出的电子流C.阴极射线管中的高电压是为了使电子加速D.阴极射线管中的高电压是为了使电子偏转,使实验现象更明显5、第一类永动机失败的原因是()A.人类的技术还不够发达B.制造永动机的零件做得不够精密C.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D.还没有找到合理的设置结构6、2021年1月21日,包括中国科研人员在内的一支国际团队,使用冷冻镜断层成像技术“拍摄”到新冠病毒的3D影像,测得新冠病毒的平均尺度是100nm,如图所示。已知普朗克常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0nm相当于mB.想要“看清”新冠病毒,所用“光波”的波长应该大于100nmC.用能量为2.55eV的可见光照射,在显微镜下病毒清晰可见D.波长100nm的光子动量数量级为10-27kg·m/s7、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的三星堆遗址考古新发现让古蜀文明一醒惊天下。考古学家利用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可以确定文物的年代。碳元素能自发释放射线,其半衰期约为5730年。下列关于衰变的说法正确的是()A.衰变的实质是碳原子失去核外电子B.衰变释放射线时,生成的新核的核电荷数增加1C.假设某文物中原有100个则经历一个半衰期,文物中还有50个没有衰变D.随着文物的出土,文物所在环境温度升高,衰变速度也会增大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8、发生放射性衰变为半衰期约为5700年.已知植物存活其间,其体内与的比例不变;生命活动结束后,的比例持续减少.现通过测量得知,某古木样品中的比例正好是现代植物所制样品的二分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A.该古木的年代距今约为5700年B.具有相同的中子数C.衰变为的过程中放出β射线D.增加样品测量环境的压强将加速的衰变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是描述热运动的物理量,一个系统与另一个系统达到热平衡时,两系统的温度一定相等B.在围绕地球飞行的宇宙飞船中,自由飘浮的水滴呈球形,这是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C.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大,布朗运动就越明显E.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可能存在分子势能相等的两个位置E.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可能存在分子势能相等的两个位置10、有些建材中的放射性物质会释放出α、β、γ射线,根据有关放射性知识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生α衰变时,生成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核内质量数减少2B.发生β衰变时,生成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核内中子数减少1C.β射线是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后形成的电子流D.在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最弱11、关于固体、液体和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晶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而其光学性质与某些多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同性B.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非晶体和多晶体都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C.毛细现象及浸润现象的产生均与表面张力有关,都是分子力作用的结果D.空气中水蒸气的实际压强越小,相对湿度就越大12、2020年12月1日22'时57分,嫦娥五号探测器从距离月球面约15公里处开始实施动力下降,利用7500牛变推力发动机进行减速制动,逐步将探测器从相对月球速度约1.7公里/秒降为零,并通过射线进行月面测距和避障。当探测器悬停在预定月落点上空处时,发出关机指令,探测器自由下落,利用着陆腿的缓冲实现软着陆。对探测器的整个落月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射线避障是利用它的波长最长衍射现象最明显B.探测器通过着陆腿的缓冲,减小了落地时探测器受到的作用力C.探测器从1.7公里/秒减为零的过程,发动机对探测器做功大于探测器的动能减少量D.探测器利用着陆腿的缓冲实现软着陆过程,着陆腿对月面压力的冲量大小等于自身重力的冲量大小13、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x轴上,甲对乙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0为斥力,F<0为引力,a、b、c、d为x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释放;就图中四个特定的位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
A.乙分子由a到b做加速运动,由b到c做减速运动B.乙分子由a到c做加速运动,到达c时速度最大C.乙分子在c点分子势能最小E.乙分子动能先增大,后减小E.乙分子动能先增大,后减小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晶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而其光学性质与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B.浸润和不浸润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如果附着层内分子间的距离小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这样的液体与固体之间表现为浸润C.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下降的现象,以及不浸润液体在细管内上升的现象,称为毛细现象D.液体具有流动性是因为液体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力15、关于原子结构及原子核的知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每一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B.处于n=3的一个氢原子回到基态时可能会辐射三种频率的光子C.α射线的穿透能力比γ射线弱E.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压力、温度无关E.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压力、温度无关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6、恒星演化过程可用下列方框图表示出来。在图中空框内填入适当的名称。___、___、____17、分子势能Ep和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如图所示。体温计破裂后,落到地面上的水银滴总是呈球形,则在水银滴与空气的表面层中,汞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总体表现为____(填“斥力”或“引力”)。能总体上反映水银中汞分子Ep的是图中___________(填“A”“B”“C”或“D”)的位置。将水银灌装到玻璃管中,水银不浸润玻璃,那么能总体上反映水银附着层中汞分子Ep的是图中___________(选填“A”“B”“C”或“D”)的位置。
18、核反应和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1)核反应。
①定义:原子核在其他粒子的轰击下产生___________的过程。
②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核反应方程
③遵循规律:___________守恒;电荷数守恒。
(2)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①放射性同位素:具有___________的同位素。
②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发现。
③1934年,___________发现经过α粒子轰击的铝片中含有放射性磷
④发现磷同位素的方程
(3)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优点。
①资源丰富;应用广泛。
②放射强度容易控制;可以制成各种所需的形状,废料容易处理。
③现在凡是用到射线时,用的都是___________同位素;而不用天然放射性物质。
(4)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①在工业上可以用___________射线来探测工件内部裂痕,称为___________射线探伤。
②农业上用___________射线照射种子,会使种子的___________发生变异,从而培育出优良品种。利用作为___________来研究农作物对磷肥的吸收情况。
(5)辐射与安全:人类一直生活在放射性的环境中,___________的射线对人体组织有破坏作用。要防止___________对水源、空气、用具等的污染。19、分子势能Ep随分子间距离r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当r=_______时;分子势能最小。
20、目前;我们学习过的核反应有4种类型:衰变;核裂变、核聚变和人工核转变。请在下列方程后的括号内填写正确的类型。
____
____
____
____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2题,共8分)21、根据气体分子动理论,气体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下列表格中的数据是研究氧气分子速率分布规律而列出的。按速率大小划分的区间(m/s)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0℃100℃100℃100以下1.40.7100~2008.15.4200~30017.011.9300~40021.417.4400~50020.418.6500~60015.116.7600~7009.212.9700~8004.57.9800~9002.04.6900以上0.93.9
试作出题中的分子运动速率分布图像。22、用连线连结起左边列出的科学家和右边列出的他所测定的物理量或证实过的物理事实。
A、布朗a;热功当量。
B、卡文迪许b;电磁波的存在。
C、焦耳c;万有引力恒量。
D、赫兹d;分子不断作热运动。
E、法拉第e;原子的有核结构。
F、牛顿f、电子电量评卷人得分五、实验题(共2题,共16分)23、(1)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实验简要步骤如下:
A.根据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算出一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V,用公式求出薄膜厚度,即油酸分子的大小。
B.用注射器或滴管将事先配制好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记下量筒内增加一定体积时的滴数。
C.用浅盘装入约2cm深的水;然后将痱子粉或石膏粉均匀地撒在水面。
D.将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待油酸薄膜的形状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用彩笔将薄膜的形状描画在玻璃板上。
E.将画有油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数出轮廓内的方格数(不足半个的舍去,多于半个的算一个)再根据方格的边长求出油膜的面积S
上述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实验所用的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1000mL溶液中有纯油酸0.6mL;用注射器测得1mL上述溶液有80滴,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内,让油膜在水面上尽可能散开,得到油酸薄膜的轮廓形状和尺寸如图所示,图中正方形格的边长为1cm,则可求得:
①一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mL;
②油酸分子的直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此空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3)为减小误差,该实验并未直接测量1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ΔV,而是先测量n滴油酸酒精溶液的总体积再求出ΔV。下列实验采用了类似方法的有___________。
A.“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实验中单摆的周期的测量。
B.“用双缝干涉实验测量光的波长”实验中相邻亮条纹间的距离的测量。
C.“探究等温情况下一定质量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气体体积的测量。
D“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实验中弹簧形变量的测量。
(4)在实验操作及数据处理过程中,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为了防止酒精的挥发;配置的油酸酒精溶液不能长时间放置。
B.处理数据时将油酸分子看成单分子层且紧密排列。
C.处理数据时将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除以油膜面积就得到了油酸分子的直径。
D.若实验中撒的痱子粉过多;则计算得到的油酸分子的直径将偏大。
E.若求每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时,溶液的滴数多记了10滴,则计算得到的油酸分子的直径将偏小24、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每500mL油酸酒精溶液中有纯油酸1mL,用注射器测得1mL这样的溶液共计80滴。现将1滴这种溶液滴在撒有痱子粉的水面上,这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是_________m3;待油膜形状稳定后,在玻璃板上描绘出油膜的轮廓。若用轮廓范围内完整方格的总面积当作油膜的面积,则计算得到的油膜面积_______,估算的油酸分子直径________。(后两空选填“偏大”或“偏小”)评卷人得分六、解答题(共4题,共32分)25、如图所示,汽缸开口向上,缸内壁有固定小砧,质量为m的活塞将缸内封闭一段气体缸内气体压强为2p0+g为重力加速度,活塞到缸底的距离为h,活塞横截面积为S,大气压强为p0,环境温度为T0;活塞与汽缸内壁气密性好且无摩擦,汽缸与活塞的导热性能良好。
①缓慢降低环境温度,使缸内气体的体积减半,则环境温度应降低为多少;此过程外界对气体做的功为多少?
②若环境温度不变,通过不断给活塞上放重物,使活塞缓慢下降,当活塞下降h时;活塞上所放重物的质量为多少?
26、如图所示,一个体积为V的导热气缸竖直放置,一可自由移动的活塞将气缸分隔为A、B两部分,A、B两部分的空气体积之比为1:2,气缸上部通过单向阀门K(气体只能进入汽缸,不能流出气缸)与打气筒相连.开始时气缸内A部分空气的压强为p0.现用打气筒向容器内打气,已知打气筒每次能打入压强为P0、体积为0.05V的空气,当打气n次活塞稳定后,气缸A、B两部分的空气体积之比为5:1,活塞因自重对下方气体产生的附加压强为0.1p0;空气视为理想气体,外界温度恒定,不计活塞与气缸间的摩擦.求:
①当打气n次活塞稳定后;B部分空气的压强;
②打气筒向容器内打气次数n.27、如图,两个内壁光滑、导热良好的气缸A、B水平固定并用细管连接,处于1个大气压的环境中。气缸A中活塞M的面积为300cm2,封闭有1个大气压强的氧气60L。气缸B中活塞N的面积为150cm2,装有2个大气压强的氮气30L。现给活塞M施加一逐渐增大的水平推力,使其缓慢向右移动。细管内的气体可忽略,环境温度不变,1个大气压取1.0×105Pa。当一半质量的氧气进入B气缸时;求:
(1)活塞M移动的距离;
(2)加在活塞M上的水平推力大小。
28、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一个静止的放射性原子核发生了一次α衰变.放射出的α粒子()在与磁场垂直的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R.用m、q分别表示α粒子的质量和电荷量.
(1)写出α衰变的实质方程,放射性原子核用表示;新核的元素符号用Y表示,写出该放射性原子核α衰变的核反应方程.
(2)设该衰变过程释放的核能都转为α粒子和新核的动能,新核的质量为M,求衰变过程的质量亏损Δm.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D【分析】【分析】
【详解】
A.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和物质的摩尔质量;根据。
一定能算出该物质的分子质量;故A正确;
B.布朗运动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图中的折线是每隔一段时间悬浮颗粒的位置,但是它能间接反映液体(或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
C.效率为100%的热机是不可能制成的;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并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故C正确;
D.在任何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的总熵不会减小,所以一个孤立系统总是从熵小的状态向熵大的状态发展,而熵值越大代表着越无序,一切自发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故D错误。
故选D。2、C【分析】【分析】
【详解】
A.汤姆孙发现电子;密立根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选项A错误;
B.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理论,选项B错误;
C.核反应U→Th+X中;X质量数为4,电荷数为2,代表的是α粒子,该过程表示α衰变,选项C正确;
D.根据德布罗意波长表达式
动量相等的质子和电子;它们的德布罗意波长也相等,选项D错误。
故选C。3、A【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功能关系,滑动摩擦力在相对位移上的功等于内能的转化,故物体从斜面顶端滑至底端的过程中,内能的增量是ΔU=μmgcosθ·l=0.25×10××5J=10J
故选A。4、C【分析】【分析】
【详解】
AB.阴极射线是在真空管内由负极放出的高速电子流;选项AB错误。
CD.阴极射线管中的高电压是为了使电子加速;选项C正确,D错误。
故选C。5、C【分析】【详解】
第一类永动机当时设计的思路是机器不需要外界的动力或燃料却能源源不断地对外做功。显然这种设计思维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这也是第一类永动机失败的原因,所以C正确,ABD错误。
故选C。6、D【分析】【分析】
【详解】
A.单位换算得。
故A错误;
B.波长大于100nm;射到新冠病毒上衍射现象明显(绕过障碍物),反射光少,看不清。故B错误;
C.能量为2.55eV的可见光波长为。
波长大于100nm;射到新冠病毒上衍射现象明显(绕过障碍物),反射光少,看不清。故C错误;
D.波长100nm的光子动量数量级为。
故D正确。
故选D。7、B【分析】【详解】
AB.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内中子转变为质子时释放电子的过程;质子数增加1,即核电荷数增加1,B正确,A错误;
C.半衰期是统计规律;是大量原子核的衰变规律,C错误;
D.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是由核内部自身因素决定的;跟原子所处的外部条件没有关系,衰变速度不会因为温度的升高而变大,D错误。
故选B。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8、A:C【分析】【详解】
A.因古木样品中的比例正好是现代植物所制样品的二分之一;则可知经过的时间为一个半衰期,即该古木的年代距今约为5700年,A正确;
B.具有相同的质子数;由于质量数不同,故中子数不同,B错误;
C.根据核反应方程可知,衰变为的过程中放出电子,即发出β射线;C正确;
D.外界环境不影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D错误;
故选AC。
【点睛】
半衰期;核反应方程。9、A:B:E【分析】【分析】
【详解】
A.根据热力学第零定律;温度是描述热运动的物理量,一个系统与另一个系统达到热平衡时两系统温度相同。故A正确;
B.在围绕地球飞行的宇宙飞船中;自由漂浮的水滴呈球形,这是表面张力使其收缩的结果。故B正确;
C.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颗粒的运动;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大,布朗运动就越不明显。故C错误;
D.摩尔体积
气体分子所占空间
所以可以求得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但不能求出该气体分子的体积;故D错误;
E.当两分子之间的距离等于分子势能最小;从该位置起增加或减小分子距离,都是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故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大时,可能存在分子势能相等的两个点,故E正确。
故选ABE。10、B:D【分析】【分析】
【详解】
A.α衰变是两个质子与两个中子作为一个整体从原子核中辐射出来,所以发生α衰变时;核内质量数减少4,选项A错误;
BC.β衰变是原子核内一个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所以发生β衰变时,核内中子数减少1,核子数不变,β射线是原子核内发射的电子流;选项B正确,选项C错误;
D.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最弱,选项D正确。
故选BD。11、B:C【分析】【分析】
【详解】
A.液晶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而其光学性质与某些单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故A错误;
B.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单晶体有确定的几何形状,非晶体和多晶体都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故B正确;
C.毛细现象及浸润现象的产生均与表面张力有关;都是分子力作用的结果,故C正确;
D.空气中水蒸气的实际压强越小;相对湿度就越小,故D错误。
故选BC。12、B:C【分析】【分析】
【详解】
A.使用射线避障是利用它的能量大;穿透本领强,A错误;
BD.根据动量定理。
落地动量变化相同;但通过着陆腿的缓冲,延长了落地时间,从而减少了地面对探测器的冲击力;另外由于探测器动量减少,着陆腿受到的支持力一定大于重力,B正确,D错误;
C.根据动能定理。
可知。
即发动机对探测器做功大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C正确。
故选BC。13、B:C:E【分析】【分析】
【详解】
A.乙分子由a到b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加速运动,由b到c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所以A错误;
B.乙分子由a到c做加速运动,到达c时速度最大;所以B正确;
C.乙分子在c点分子势能最小;所以C正确;
D.分子力对乙先做正功后做负功;所以D错误;
E.乙分子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所以E正确;
故选BCE。14、A:B【分析】【详解】
A.液晶是一类特殊的物质形态;它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而其光学性质和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故A正确;
B.浸润和不浸润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液体与固体之间表现为浸润时,附着层内分子间距离小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附着层内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故B正确;
C.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上升的现象;以及不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下降的现象,称为毛细现象,故C错误;
D.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且有流动性;是因为液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较小,分子位置不固定,故D错误。
故选AB。15、A:C:E【分析】【详解】
A.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故可以根据原子光谱来鉴别物质;故A正确.
B.处于n=3的一个氢原子回到基态时可能会辐射一种频率的光子,或两种不同频率的光子,处于n=3的“一群”氢原子回到基态时会辐射三种频率的光子;故B错误.
C.α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弱;电离本领最强,γ射线的穿透本领最强,电离本领最弱;故C正确.
D.β衰变中的电子来自原子内部的中子转化为质子同时释放出一个电子;故D错误.
E.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由原子核本身的结构决定,与压力、温度无关;故E正确.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6、略
【分析】【详解】
[1][2][3]根据恒星的演化可知,超巨星演化为原恒星或白矮星或者是主序星;白矮星进一步演化,进入晚年期后形成黑矮星;而主序星进入晚年期时形成黑洞或中子星;【解析】巨星白矮星中子星17、略
【分析】【详解】
[1]在水银滴与空气的表面层中;汞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总体表现为引力;
[2]当汞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分子势能最小,而题中汞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所以分子势能大于最小值,既能总体上反映水银中汞分子Ep的是图中D的位置;
[3]水银灌装到玻璃管中,水银不浸润玻璃,水银附着层中汞分子间距大于平衡距离,所以能总体上反映水银附着层中汞分子Ep的是图中D的位置。【解析】引力DD18、略
【分析】【详解】
(1)①[1]核反应是原子核在其他粒子的轰击下产生新原子核的过程。
③[2]遵循规律: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2)①[3]放射性同位素: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
③[4]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发现经过α粒子轰击的铝片中含有放射性磷
(3)[5]③现在凡是用到射线时;用的都是人工放射性同位素,而不用天然放射性物质。
(4)①[6][7]在工业上可以用γ射线来探测工件内部裂痕,称为γ射线探伤。
②[8][9][10]农业上用γ射线照射种子,会使种子的遗传基因发生变异,从而培育出优良品种。利用作为示踪原子来研究农作物对磷肥的吸收情况。
(5)[11][12]辐射与安全:人类一直生活在放射性的环境中,过量的射线对人体组织有破坏作用。要防止放射性物质对水源、空气、用具等的污染。【解析】新原子核质量数放射性约里奥—居里夫妇人工放射性γγγ遗传基因示踪原子过量放射性物质1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r020、略
【分析】【详解】
[1]原子核衰变释放一个粒子,形成新核,属于衰变。
[2]原子核经中子撞击后形成两个中等质量的核;属于核裂变。
[3]和结合成新的原子核;属于人工核转变。
[4]氘核和氚核结合成属于核聚变。【解析】①.衰变②.核裂变③.人工核转变④.核聚变四、作图题(共2题,共8分)21、略
【分析】【详解】
分子运动速率分布图像如图所示:
横坐标:表示分子的速率。
纵坐标:表示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解析】见解析22、略
【解析】五、实验题(共2题,共16分)23、略
【分析】【详解】
(1)[1]实验步骤为:将配制好的油酸酒精溶液;通过量筒测出1滴此溶液的体积。然后将1滴此溶液滴在有痱子粉的浅盘里的水面上,等待形状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用彩笔描绘出油酸膜的形状,将画有油酸薄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按不足半个舍去,多于半个的算一个,统计出油酸薄膜的面积。则用1滴此溶液的体积除以1滴此溶液的面积,恰好就是油酸分子的直径,故合理的顺序排列为:CBDEA或BCDEA;
(1)①[2]一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是
②[3]由图示油膜可知,油膜所占坐标纸的格数是118个(117~120均正确),油膜的面积为S=1cm×1cm×118=118cm2=0.0118m2
油酸分子的直径是
(3)[4]为减小误差,该实验并未直接测量1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ΔV,而是先测量n滴油酸酒精溶液的总体积再求出ΔV。该方法为累积法;下列实验采用了类似方法的有。
A.“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实验中单摆的周期的测量是测量至少30次全振动的时间t,然后用求解周期;也采用的是累积法,选项A正确;
B.“用双缝干涉实验测量光的波长”实验中相邻亮条纹间的距离的测量;也是测量多个亮条纹间距,然后求解相邻亮纹间距,也采用的是累积法,选项B正确;
C.“探究等温情况下一定质量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气体体积的测量;不是累积法测量,选项C错误;
D.“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实验中弹簧形变量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癌症超声波影像分析的商业价值
- Unit 1【单元测试·基础卷】-2023-2024学年九年级英语上册(牛津上海版)解析版
- 科技赋能下的教育小微企业创新策略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出租车经营权置换合同模板4篇
- 二零二五年度车辆租赁售后服务保障合同12篇
- 甘肃2025年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引进博士研究生1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二零二五年度草料种植基地智能化管理系统合同3篇
- 温州浙江温州永嘉县120急救指挥中心招聘劳务派遣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河源广东河源市消防救援支队2025年第一批政府专职消防员招聘8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沧州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成熟型急需紧缺型及博士人才招聘9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中央2025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有关直属事业单位招聘19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09月北京中信银行北京分行社会招考(917)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外呼合作协议
- 小学二年级100以内进退位加减法800道题
- 保险公司2025年工作总结与2025年工作计划
- 2024年公司领导在新年动员会上的讲话样本(3篇)
- 眼科护理进修专题汇报
- 介入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
- 2024北京初三(上)期末英语汇编:材料作文
- 2024年大型风力发电项目EPC总承包合同
- 礼仪服务合同三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