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冀教新版七年级物理下册月考试卷695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最早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
)
A.牛顿B.伽利略C.奥斯特D.安培2、如图电路中能测出电灯L2
的电流的是(
)
A.B.C.D.3、关于滑轮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定滑轮不省力,是因为它能改变力的方向B.使用定滑轮不省力,是因为它是等臂杠杆C.使用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是因为它能省一半的力D.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是因为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一半4、自行车是人类的一项伟大发明。请问,自行车上需要减小摩擦的部位是(
)
A.轴承B.车闸C.轮胎D.脚蹬5、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银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
A.由于反射而形成的像是②⑤
B.由于折射而形成的像是①③
C.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
D.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6、下列对声现象的描述,应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A.“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响度较大B.“隔墙有耳”说明墙体可以传播声音C.“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根据音调可以辨别来人是谁D.“大雪过后,万籁俱寂”说明大雪会使声音完全消失7、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只受到力F
的作用,且运动过程中力F
始终保持不变,则小球的运动轨迹(
用虚线表示)
不可能的是(
)
A.B.C.D.8、在寒冷的冬天;用手去摸放在室外的铁棒和木棒,觉得铁棒比木棒冷,这是因为()
A.铁棒比木棒的温度低B.铁棒比木棒温度高C.铁棒比木棒的导热能力强D.铁棒比木棒的导热能力弱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9、如图所示;磁带录音机既可用作录音,也可用作放音,其主要部件为可匀速行进的磁带和绕有线圈的磁头,在录音;放音过程中主要工作原理的描述,正确的是()
A.录音和放音的主要原理都是电磁感应。
B.放音和录音的主要原理都是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C.录音的主要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
D.放音的主要原理是电磁感应。
10、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B.我们能看到鲜艳的黄色的花是因为花能发出黄色的光C.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黄、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D.“背日喷乎水,成霓虹之状”,这是一种光的色散现象11、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图:医用听诊器可以增大声音的响度来听清体内的病灶B.乙图:汽车后视镜是凸透镜可以看清后面的路况,扩大视野C.丙图:寒冷的冬天,冰雕逐渐变小,是因为发生了熔化现象D.丁图:窗户上美丽的冰花是空气中水蒸气直接凝华在窗玻璃的外侧1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上50cm处,如图,在蜡烛从10cm处逐渐移至45cm处的过程中,烛焰成像的变化情况是()A.先变大后变小B.先变小后变大C.先成实像后成虚像D.先成虚像后成实像13、如图所示的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闭合开关S3
断开开关S1S2
则L1
发光,L2
不发光B.闭合开关S1S2
断开开关S3
则L2
发光,L1
不发光C.闭合开关S1S3
断开开关S2
则L1L2
都发光D.闭合开关S2
断开开关S1S3
则L1L2
都发光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4、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中要用到各种仪器进行测量.请你根据三个图的读数指示,将三种测量结果,填写在空格中。
甲图:____;乙图:____;丙图:____.15、下面是关于汽车中的物理现象;请在横线上填上相关的内容.
(1)如图1所示,汽车行驶期间,坐在后排的乘客相对于路边的树是运动的,相对于司机是静止的,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____的.
(2)目前国家在大力推广环保节能的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在行驶期间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而传统汽车则是在发动机内把燃料燃烧产生的____能转化为机械能.
(3)绝大多数汽车的前窗都是倾斜的,当汽车行驶时,车内乘客经玻璃____所成的虚像出现在车的前上方;这样就将车内乘客的像与路上的行人区分开,司机就不会出现错觉.
(4)如图2所示,汽车前灯由灯泡、反射镜和灯前玻璃罩组成,反射镜则相当于____面镜,它能把放在其焦点上的光源发出的光经反射后接近于平行光射出.汽车前灯装有横竖条纹的玻璃灯罩,它相当于一个透镜和棱镜的组合体,光线通过它们时会发生____现象,将光分散照射到需要的方向上,使光均匀柔和地照亮汽车前进的道路和路边的景物.16、一质量为M的探空气球在匀速下降,若气球所受浮力F始终保持不变,气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大小仅与速度大小有关.现欲使该气球以同样大小的速度匀速上升,则需从气球吊篮中减少的质量为____.17、现在再潮湿购物结算时,都是通过扫描仪照射条形码(
黑白相间的条纹)
再通过电脑处理后,所购商品的相关信息自动在电脑中生成,方便准确.
扫描时,黑条纹将光______,白条纹将光______.(
均选填“吸收”或“反射”)
.18、某小组按照课本要求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设计的电路如下图所示.
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电路中的ABC
处,测出它们的电流,填入下表:
。实验次数A
处的电流IA/AB
处的电流IB/AC
处的电流IC/A10.100.120.2220.200.240.4430.250.300.55(1)
通过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是:______;
(2)
测量三次的目的是:______;
(3)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采用______的方法改变电流的大小从而进行三次实验;
(4)
结合你用一个电流表做实验时的体会,提出一条对本实验的改进意见:______.19、乡间有“明水暗路黑泥巴”的乡谚,说的是雨后夜晚走泥土小路的经验。地面上坑洼中的水面是因为发生光的_______反射而发亮;可以落脚的路面是由于发生光的_______反射而显得较暗。评卷人得分四、解答题(共2题,共10分)20、一物体位于距凸透镜80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距凸透镜60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清晰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大约在多大的范围内?21、小红同学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时;连接的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1)
请你说明在开关S
闭合后观察到的现象______.
(2)
请你改动图中一根导线的连接位置;闭合开关S
后,使两灯都发光,且电流表都有正常示数.(
在需要改动的导线上画“隆脕
”,并画出改动后的连线)
(3)
电路改动后再闭合开关S
小红同学根据电流表A1
和A2
的示数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4)
小伟同学帮助小红同学在电路中又添加了一块电流表;他们利用再次改动后的电路进行实验,得。
到的实验结论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支路电流之和,且支路电流相等.
你认为他们的。
实验是否还有值得改进之处?如果有,应该如何改进?______.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2题,共16分)22、如图甲所示,两名同学分别用完全相同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绘制了a、b两杯水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
(1)实验时烧杯上覆盖硬纸板的目的是____以便缩短加热时间.
(2)通过分析图象信息可知:此时大气压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标准大气压.
(3)通过实验得到水沸腾必须满足的条件是①____;②不断吸热.
(4)a、b两杯水加热至沸腾所需时间不同的原因是____.
(5)从开始加热到t0时刻,a、b两杯水吸收的热量分别为Qa和Qb,则Qa____Qb(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3、(2014•盐城)小明在学习“物质的比热容”时;取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测得它们升高的温度如表,并在图乙中作出沙子升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加热时间/min1.01.52.02.52.5温度/℃水2.04.06.08.010.0沙子4.37.915.218.421.521.5(1)用温度计测量水的初温如图甲所示,其读数为____℃.
(2)实验中选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可以认为相同时间内水和沙子____相同.
(3)请利用表中数据在图乙中作出表示水升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线.
(4)沙子在1.0~1.5min内升高的温度有明显异常,其主要原因是____.
(5)小明再用50g水和100g水做实验,以吸收的热量Q为纵坐标,升高的温度△t为横坐标,分别画出50g水和100g水的Q-△t图象.它们都是过原点的直线,即Q=k△t.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两条直线的k值与对应水的____之比相等.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C【分析】解:
A;牛顿在力学中的贡献非常大;其发现并总结了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故A不符合题意.
B;意大利天文学家、物理学家伽利略于1609
年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天文望远镜;用实验证实了日心说,故B不符合题意.
C;1820
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故C符合题意.
D;安培发现了安培定则;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根据物理学史知识;物理学家对物理学的主要贡献;分析解答此题.
本题考查了物理学史方面的知识,学习物理学史不仅能丰富我们的知识,还能激发我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平时要注意物理学历史知识的学习与积累.【解析】C
2、B【分析】解:A
电流表接在干路中;测的是总电流,故A错误;
B;电流表与L2
串联在支路中;测的是电灯L2
的电流,故B正确;
C;电流表并联到了电路中;会造成电源短路,故C错误;
D;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故D错误.
故选:B
.
电流表应串联接入电路中;电流电灯L2
的电流,则电流表应与电灯L2
串联;电流应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掌握好电流的正确接法和连接的方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B
3、B【分析】解: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动力就等于阻力,所用使用定滑轮不省力,故A错误,B正确.
动滑轮的动力臂是阻力臂的2
倍;使用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动滑轮拉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所以不能改变力的运动方向,故C;D错误.
故选B.
定滑轮是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也就是说动力等于阻力.
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是因为动力臂是阻力臂的2
倍,动滑轮拉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本题考查动滑轮和定滑轮的工作特点以及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应用,重点是明白动滑轮和定滑轮的工作特点,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解析】B
4、A【分析】解:A
轴承加润滑油是形成一层油膜;使接触面变光滑来减小摩擦,故A符合题意;
D;刹车时用力捏刹车车闸;是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故B不合题意。
C;轮胎上制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C不合题意;
D;脚蹬上制作了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过程中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有的需要增大摩擦力,增大摩擦力的方法通常是增大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的需要减小摩擦力,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减小压力大小;使接触面更光滑、使接触面彼此分离、变滑动为滚动等。
在自行车的结构上,有不少地方涉及到摩擦知识,有的是为了增大摩擦,有的是为了减小摩擦,分析时掌握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是关键。【解析】A
5、A【分析】
①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
②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③放大镜成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④电影银幕上的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观后镜是凸面镜,所以它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综上所述;由于反射而形成的像是②⑤,由于折射而形成的像是③④,属于实像的是①④,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⑤,所以只有选项A正确.
故选A.
【解析】【答案】(1)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2)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
(3)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小孔成像能成倒立的实像.
6、B【分析】【解答】解:A;“悦耳动听”说明声音音质比较好;指声音的音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隔墙有耳”说明墙体可以传播声音;该选项说法正确;
C;“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根据音色可以辨别来人是谁;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雪过后;满地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因为积雪疏松多孔,能够吸收声音,所以发现周围特别宁静,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分析】(1)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音色指声音的音质好坏.(2)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3)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不同的发声体,其音调和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一般不同;(4)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疏松多孔的物体时,大量的声波进入小孔后不能反射出来,因此生活中可用此技术降低噪声.7、D【分析】解:A
如图;小球如果依靠惯性竖直向下运动时,再受到一个竖直向下的力的作用,小球进行竖直向下的加速运动.A
不符合题意.
B;如图;小球如果依靠惯性水平向右运动时,再受到一个竖直向下的力的作用,小球进行如图的曲线运动.B
不符合题意.
C;如图;小球如果依靠惯性向右下方直线运动时,再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力的作用,小球进行如图的曲线运动.C
不符合题意.
D;如图;当受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运动轨迹应该是曲线,D
的运动轨迹却是直线,这种现象是不存在的.D
符合题意.
故选D.
(1)
力的作用效果包括: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指的运动方向或运动速度的变化.
(2)
力没有改变物体的形状;只受一个力的作用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进行曲线运动.
(3)
力没有改变物体的形状;只受一个力的作用改变了运动速度,越来越快.
(4)
物体只受一个力的作用没有改变物体的形状;也没有改变物体的运动速度或运动方向是不存在的.
(1)
掌握力的两种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
能根据物体的运动轨迹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情况.【解析】D
8、C【分析】寒冷冬天的夜晚,气温很低,室外的铁棍和木棍摸起来感觉不一样,觉得铁棍凉;实际上,铁棍和木棍的温度是一样的,铁棍的导热性比木棍好,把手上的热量迅速导走了,就觉得铁棍凉了;故选C。【解析】C
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9、CD【分析】
(1)录音过程是线圈中有变化的电流;产生变化的磁场,再磁化磁粉的过程,其中电流的磁效应是最主要的原理.
(2)放音时;磁带上磁性不同,使磁头线圈产生不同的感应电流,这是电磁感应现象.
故选C;D.
【解析】【答案】录音机录音是声音先转化为强弱变化电流;变化的电流产生变化的磁场,把磁粉磁化的过程.录音机放音的过程是磁带上强弱不同的磁场产生变化的感应电流,再转化为声音.
10、AD【分析】解:A;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所以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A正确;
B;在太阳光下我们能看到黄色的花是因为太阳光中的黄光被黄花反射了;而太阳光中的其它色光都被黄花给吸收了;故B错误;
C;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可以发现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故C错误;
D;“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描写的是“人工虹”,这是喷出的水后,空中有大量的小水滴,太阳光照在这些小水滴上,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也就是光的色散.故D正确.
故选AD.
A;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发射的色光决定;黄花只反射黄光.
C;彩色电视机荧屏上呈现各种颜色是由红绿蓝三色色光合成的;红、绿、蓝三种色光叫色光的三基色;
D;彩虹的成因是由于光的色散.
此题主要考查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光的色散等知识点、物体的颜色是由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等知识点,注意的是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线都要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解析】【答案】AD11、ACD【分析】解:A
医生用听诊器来诊断病情;因为听诊器可以减小声音的分散,不能增大声音的响度,故A错误;
B;汽车的后视镜;以球面的外表面为反射面,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可以扩大视野,故B正确;
C;寒冷的冬天;冰雕逐渐变小,是冰直接变为气态,发生了升华现象,故C错误;
D;美丽的冰花是空气中水蒸气直接凝华在窗玻璃的内侧;故D错误.
故选:ACD
.
(1)
响度的影响因素是振幅的大小和距离发生体的远近;
(2)
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可以扩大视野;
(3)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
(4)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难度不大.【解析】ACD
12、AC【分析】【分析】当物距大于f时;凸透镜成实像,具有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
当物距小于f时,凸透镜成虚像.【解析】【解答】解:由题意知;f=10cm,蜡烛在10cm到40cm之间,物距大于f,成实像,由10cm处逐渐移至40cm处的过程,物距变小,成的像逐渐变大;
由40cm到45cm处的过程;凸透镜成虚像,虚像是逐渐变小的;
由上分析知;蜡烛从10cm处逐渐移至45cm处的过程中,像先变大后变小,先成实像后成虚像.
故选AC.13、ABCD【分析】解:A.
闭合开关S3
断开开关S1S2L2
被断路,电路为L1
的简单电路,则L1
发光,L2
不发光,故A正确;
B.闭合开关S1S2
断开开关S3L1
被短路,电路为L2
的简单电路,则L2
发光,L1
不发光,故B正确;
C.闭合开关S1S3
断开开关S2
两灯泡并联,则L1L2
都发光,故C正确;
D.闭合开关S2
断开开关S1S3
两灯泡串联,则L1L2
都发光,故D正确.
故选ABCD.
各电路元件首尾顺次连接的连接方式是串联;各电路元件首首相连;尾尾相连的连接方式是并联,分析电路结构,判断灯泡的连接方式.
本题考查了灯泡的连接方式,知道串并联的概念、知道串并联的连接方式、分析清楚电路结构是正确解题的关键.【解析】ABCD
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4、略
【分析】【分析】(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注意长度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从0开始的,读出末端刻度值即为物体长度,同时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读温度计时;先明确分度值,再观察是零上或零下,最后再观察指针位置;
(3)首先认清量筒的分度值,然后进行读数.【解析】【解答】解:
(1)由图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端与13.00刻度线对齐,右端与15.70cm处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15.70cm-13.00cm=2.70cm;
(2)读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面在0℃以下,为零下,故示数为-6℃;
(3)量筒的分度值为2ml,所以液体的体积V=42ml=42cm3.
故答案为:2.70cm;-6℃;42cm3.15、略
【分析】【分析】(1)被研究的物体和选定为参照物的物体之间发生位置变化;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
(2)汽车发动机内把燃料燃烧产生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4)汽车前灯的反射镜是凹面镜,光线通过棱镜会发生折射.【解析】【解答】解:(1)乘客坐在行驶的汽车里;汽车相对路边的树来发生了位置的变化,以树做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乘客坐在车里;乘客相对于司机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以司机做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这说明;同一个物体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就不同,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
(2)传统汽车则是在发动机内把燃料燃烧产生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汽车的前窗之所以是倾斜的;是因为当汽车行驶时,车内乘客经玻璃反射所成的虚像出现在车的前上方,这样就将车内乘客的像与路上的行人区分开,司机就不会出现错觉.
(4)汽车前灯由灯泡;反射镜和灯前玻璃罩组成;反射镜则相当于凹面镜;
光线通过透镜和棱镜的组合体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将光分散照射到需要的方向上,使光均匀柔和地照亮汽车前进的道路和路边的景物.
故答案为:(1)相对;(2)内;(3)反射;(4)凹;折射.16、略
【分析】
(1)当气球匀速下降时;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浮力和空气阻力方向都竖直向上,这三个力之间的关系是:重力=浮力+阻力,即Mg=F+f,所以f=Mg-F
(2)当气球以同样匀速上升时;重力向竖直向下,浮力方向竖直向上,空气阻力方向竖直向下,这三个力之间的关系是:重力+阻力=浮力,设此时质量应为M′,即M′g+f=F;
(3)因此吊篮中应减少的质量为△m=M-M′=M-=M-=2M-.
故答案为:2M-.
【解析】【答案】(1)气球在空气中受到重力;阻力和浮力的作用;当匀速下降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
(2)气球在上升和下降时;所受阻力的方向是不同的,阻力的方向总是与运动方向相反.
17、吸收;反射【分析】解:当扫描黑白相间的条纹时;黑色条纹吸收所有光线,故黑色条纹不反射色光,而白色条纹能够反射所有色光.
故答案为:吸收;反射.
根据物体的颜色决定反射的光线进行分析;即白色反射白色光,黑色不反射光线.
本题考查光的反射现象以及物体颜色决定反射的光线,是一道基础题.【解析】吸收;反射18、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可靠性;更换不同规格的小灯泡;使用三个电流表同时接入到电路中的A、B、C处,测出它们的电流【分析】解:(1)
三次数据都具有共同的特点:A
点;B
点是支路电流;它们两点的电流之和等于C
点的干路电流.
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2)
本实验是要得出一个普遍的结论;所以要多测量,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可靠性.
(3)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采用更换不同规格的小灯泡的方法改变电流的大小从而进行三次实验;
(4)
一个电流表在不同位置测量时;读数误差较大,为了减小误差可以使用三个电流表同时接入到电路中的ABC
处,测出它们的电流.
故答案为:(1)
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2)
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可靠性;
(3)
更换不同规格的小灯泡;
(4)
使用三个电流表同时接入到电路中的ABC
处;测出它们的电流.
(1)
对数据分析处理;从三次的实验数据中找出共同的特点,就是结论.
(2)
实验都要多做几次;得结论的实验使结论更具普遍性,得数据的使数据更准确.
(3)
改变电源电压或改变灯泡规格可以改变电路电流;
(4)
一个电流表在干路和支路不同位置测量使实验误差增大;可以用三个电流表同时对支路和干路测量.
本题考查测量串联电路电流的实验,实验时要得出普遍结论就要多次量几次数据,避免偶然性,同时还有尽量减少实验误差.【解析】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可靠性;更换不同规格的小灯泡;使用三个电流表同时接入到电路中的ABC
处,测出它们的电流19、镜面漫【分析】【分析】平行光射向表面光滑的反射面时,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向同一方向平行射出;如果平行光射向表面凹凸不平的反射面时,光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向四面八方射出;人感觉物体的亮暗程度取决于进入人眼的光的多少。本题考查镜面反射与漫反射,知道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要能够正确区分两种反射。【解答】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所以地面上坑洼中的水面是因为发生光的镜面反射而发亮;可以落脚的路面凹凸不平,是由于发生光的漫反射而显得较暗。故答案为:镜面;漫。【解析】镜面漫四、解答题(共2题,共10分)20、略
【分析】【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解析】【解答】解:由题意知;物体经凸透镜后成的是实像.
物距为80cm;像距为60cm,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则u>2f;f<v<2f;即80cm>2f,f<60cm<2f;
解得30cm<f<40cm.
答:此凸透镜的焦距大约在30cm到40cm之间.21、L1不发光,L2发光;A1无示数,A2有示数;干路上的电流大于支路上的电流;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实验【分析】解:(1)
由图中可知;导线与L1
与电流表A1
串联后的部分电路并联,所以L1
与电流表A1
将被短路,L1
不会发光,A1
也没有示数;有电流通过L2
和A2
所以L2
发光,A2
有示数.
(2)
要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所以应将两灯泡并联,可通过改动导线将L2
接入支路中,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3)
由图可知;A2
测干路上的电流,A1
测支路上的电流,根据电流表A1
和A2
的示数可得:干路上的电流大于支路上的电流;
(4)
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支路电流之和,但支路电流不一定相等;小伟和小红的实验结论是:支路电流相等,说明当时他们所用两个小灯泡的规格是相同的,为得出普遍结论,应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进行实验.
故答案为:(1)L1
不发光;L2
发光;A1
无示数,A2
有示数;
(2)
电路图如图所示;
(3)
干路上的电流大于支路上的电流;
(4)
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实验.
(1)
电流表应串联接入电路;如果电流表并联在电路中,与电流表并联电路将短路;
(2)
要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需要使两灯泡并联,分别测出干路和支路的电流;
(3)
根据电流表A1
和A2
的示数可以得出实验结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建筑用钢材料采购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项目普法合同执行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合同3篇
- 2025版编剧聘用合同范本(原创剧本创作)3篇
- 2025年酒类团购服务及产品经销一体化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毛巾品牌授权及销售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智慧社区土地租赁合同模板
- 2025年度个人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法律援助合同
- 课题申报参考:明清尺牍选本书画文献研究
- 2025年度个人信用保证保险合同范本大全2篇
- 课题申报参考:宁海古戏台建造技艺与匠作谱系研究
- 内科学(医学高级):风湿性疾病试题及答案(强化练习)
- 音乐剧好看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办公设备(电脑、一体机、投影机等)采购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查干淖尔一号井环评
- 案卷评查培训课件模板
- 体检中心分析报告
- 2024年江苏省样卷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 波浪理论要点图解完美版
- 金融交易数据分析与风险评估项目环境敏感性分析
- 牛顿环与劈尖实验论文
- 移动商务内容运营(吴洪贵)任务四 其他平台载体的运营方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