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MBA备考作文范文23篇
信仰是精神的支柱和动力
古代楚国有个卞和,在山中发现了一块璞玉,于是将那块璞玉献
给楚厉王,厉王让玉匠鉴别,而玉匠说那是石头,结果厉王把卞和当
作骗子而砍去了左脚。然而卞和对那块璞玉依然深信不疑,后来再次
把它献给武玉,结果与上次一样又被砍去了右脚。武王死后,文王即
位,卞和抱着那块璞玉在楚山下哭,一连哭了三天三夜,眼泪流尽继
而流血,卞和痴心不改,最后那块璞玉终于通过玉匠的鉴定,证明是
块罕见的宝玉。这就是历代传颂的”和氏璧"和氏璧”的故事告诉我
们这样一个真理,那就是:信仰是人们的精神支柱和动力。人有了
坚定的信仰,才能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正是这
种对真理的坚信不移,卞和才有着如此坚定的决心,才不惜舍去自己
的双脚,要让美玉展现它的光彩,要让真理得到公认。
为了信仰就要付出代价,甚至生命。每年全世界亿万伊斯兰教徒
都要去麦加朝圣,每年也因此要发生因酷热和拥挤而造成的大量伤亡。
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驱使他们那样虔诚地涌向麦加呢?我们只要看看
他们深深跪下的双腿、低低俯下的脊背,还有每一张脸上那诚挚的表
情,就会明白--那就是信仰。
人不能没有信仰,就是说人不能没有目标,不能没有追求。曾经
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老大哥”的苏联如今江山易帜。苏联的解体固然有
着多方面的原因,但是丧失了对共产主义信仰却是其中最根本的一个。
信仰正如人的骨架,失掉了,人便垮了。面对社会主义苏联的结局,
人们无不痛惜地说:“共产主义信仰不能丢,丢掉了,社会主义江山
就要垮台。
从古到今,有无数志士仁人为捍卫自己的信仰曾献出了自己宝贵
的生命。不管是罗马百花广场的火刑柱上印着的为科学的信仰而被活
活烧死的布鲁诺的无畏形象,还是天安广场上人民英雄纪念碑上记载
的无数为了他们的信仰而付出血的代价的革命先烈,无不是因为有坚
定信仰的支柱和鼓舞,才表现出一往无前的献身精神的。
今天,我们要振兴中华,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万万不
可丢掉共产主义信仰,相反,要准备为之付出更高的代价。我们只有
把共产主义的信仰化作全国人民的精神支柱和动力,具有中国特色的
会主义,才能早日建成。
让我们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的信仰,并在这一信仰的支柱和鼓舞下,
为振兴中华奋勇前进吧!
有效率的乐观主义
古时候有这样一个笑话:一人从集市上买回一罐油,由于急着赶
路,不幸罐索朽腐,油罐坠地摔碎,他头也不回地继续前行。路人提
醒他:“你看你的油罐碎了。“他回答说:”己经碎了,看有什么用,
只能耽误走路。“我想,这大概就是人们常常想到、常常念着的”乐观
主义”了。可见,乐观主义能帮人战胜许多愁虑、困难、穷苦、失望。
人生总会碰到恶魔的。一个人的目的愈远,计划愈大,他的工作
所经过的途径也愈远;在前进的时候,有许多愁虑、困难、穷苦、失
望,都是当然要碰到的恶魔。乐观主义的人,就像这个扛油罐的人一
样,是不怕这些恶魔的摧沮的,反而会振起精神,抱着希望,向前干
去!因为他们知道,倘被恶魔所屈服,便灭亡了;只有抱着乐观主义
的态度,才能战胜恶魔,取得胜利!
凡是要做得好的事情,都不是随随便便就行的,都不是容易的。
你自己要立于什么地位?要达到什么地步?情愿付什么代价?你所希望
的地位或地步总在那里,不过必须先付足了代价的人,才能”如愿以
偿”。沿着大成功的一条路上,有许多小失败排列着,最后的成功是
在能用坚毅的精神,伶俐的眼光,从这许多小失败里面寻出教训,尽
量地利用它,向前猛进。而这种“寻出“和“尽量地利用“,惟有抱乐观
主义的人才能够办到。
有许多人,对乐观主义有一种误解,以为乐观主义的人不过是”
喜皮笑脸”“随随便便”“一切放任"”撤撤烂污"”得过且过““唯唯诺诺“。
请君切莫误信这种谬说。真正的乐观主义的人是用积极的精神向前奋
斗的人,是战胜愁虑穷苦的人。这类的苦境,常人遇着,要"心胆俱
碎”“一蹶而不能复振”的;只有真正乐观主义的人才能努力奋斗,才
敢努力奋斗!所以讲到乐观主义还不够,要有“有效率的乐观主义“才
行。
古今中外,因了有极强烈而有效的乐观主义,战胜各种艰难险阻
取得胜利的大有人在。牛顿发明地心吸力学说的时候,全世界人反对
他;哈费(Harvey)发明血液循环学说的时候,全世界人反对他;达尔
文宣布进化论的时候,全世人反对他;贝尔(Bell)第一次造电话的时候,
全世界人讥笑他;莱特(Wrigt)初用苦工于制造飞机的时候,全世
界人讥笑他。讲到孙中山先生,最初在南洋演讲革命救国的时候,有
一次听的人只有三个。这许多人都因抱着乐观主义的精神,而为世人
所称道。
极强烈而有效的乐观主义,能使人们战胜全世界的胡涂、盲从、
冷酷、恐怖、怨恨和反抗。而且工作愈伟大,所受的反抗也愈厉害,
简直成为一种律令,对付这种厉害的反抗,最重要的武器就是乐观主
义。一个人,缺少了乐观主义精神,难免在各种恶魔面前败下阵来。
你要想使自己的事业取得成功么?那就请你拿起乐观主义这一降魔
镇妖的法宝吧!
我知道得太少
气象、地理学家竺可桢,在离他逝世两个星期前的一天里,当他
得知外孙女婿来到他家,便迫不及待地叫他讲授高能物理基本粒子的
基本知识。老伴劝他:“你连坐都支持不住,还问这些干什么?“竺老
听了老伴的话儿,一边咳嗽一边说:“不成,我知道得太少。"
好一个”我知道得太少“!这种谦逊好学,不耻下问,甘拜人师,
永不满足的精神,正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也是人生道路上走向光
辉顶点的基本要素。
竺可桢在气象学上辛勤耕耘,数十年如一日地进行长期观察研究,一
生硕果累累。谁能想到,一个蜚声中外的大科学家,竟还在84岁的
高龄,在生命处于垂危之际,先后五次向晚辈求教“补课“,孜孜不倦。
不能不说这正是我国谦逊好学,不耻下问,甘拜人师,永不满足的精
神这一传统美德在一个大科学家身上的生动体现,正是他能走向人生
光辉顶点的基本要素。怎能不令人深深敬佩呢?
人类史上,一个巨人的诞生,一门科学的创立,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
进步,但它并没有结束认识真理、认识客观世界的进程,科学真理的
路儿仍在不断地仲延。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学科愈来愈多,
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细,因此要不断进步,就必须不断学习。因此,谦
逊好学,不耻下问,甘拜人师,永不满足的精神,永远是走向人生光
辉顶点的基本要素。
这使我想起牛顿这位一代杰出的学者、现代科学的奠基人,他发现了
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成为经典力学基础的牛顿运动定律,出版了《光
学》一书,确定了冷却定律,创制了反射望远镜,还是微积分学的创
始人……功绩显赫,光彩照人,可当听到朋友们称他为唯人“时,却
说:“不要那么说,我不知道世人会怎么看我。不过我自己只觉得好
像一个孩子在海边玩耍的时候,偶尔拾到几只光亮的贝壳。但对于真
正的知识大海,我还是没有发现呢。“有这样谦逊好学,永不满足的
精神,牛顿的成功是必然的!
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无不是因为有了这种谦逊好学,不耻下问,
甘拜人师,永不满足的精神,才达到人生的光辉顶点的。
中国有句古话:”学海无涯,面对大千的世界,知识的宝山,惟有谦
逊好学,不耻下问,甘拜人师,永不满足的精神,才能在人生的漫漫
征途中不掉队,为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们要有勇气像竺可桢老人那样说出“我知道得太少,有这样,才能
在求知的崎岖道路上奋然前行!
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从“刻舟求剑”说起
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有句成语,叫做“刻舟求创”,比喻死心眼,做
事情不懂得因时因事而异,不懂得变通。刻舟求剑这种人在现实生活
中似乎并不多见,甚至可以说,这样的人近乎没有;然而,做出类似
”刻舟求佥『这种蠢事的人却并不少;比如那些反对革新,墨守成规,
不知变通的人其实就是这样的人。
《吕氏春秋•察今》里说:“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即做事要据情况
而论,该变法时就必须变法。批评的就是像刻舟求剑那样不懂得变通
的人。
不墨守成规,我国古代的一些有识之士早已懂得这道理。与《吕氏春
秋》几乎同时的《韩非子》,在其《五蠢》篇里,就讲了同样的思想:
“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又说:“是以圣人不期修
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这
说的也是“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意思。
清末的维新派人士更直接地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变者,
古今之公理。”虽然无数的历史事实,也确实绰绰有余地证实了这道
理的正确性。然而,即使这样,也仍然有人要作咳IJ舟求剑”式的人物,
仍然要“顽固到底。”他们认为:没有规矩则无以成方圆,要破除老制
度、老规矩,这如何能行?因此坚决阻挠改革。
这种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观念,恰恰是由于他们不懂得“规矩””制度”
是相对的。“老制度”只适用于老情况、老环境;而新情况、新环境是
必须要“新制度”的,改革、变法正是建立新制度的有效手段。列宁说:
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就在于具体的情况具体地分析。因为”
没有规矩则无以成方圆“而拒绝而反对改革的人,恰恰忘了列宁的这
句真理。
坚持革新则进,反对变法则退。翻开古今中外各国的历史就可以知道:
凡是随历史潮流及时变法,革新的国家,都变得强大了。日本通过“
明治维新“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强国;俄国通过叮861年改革“也成
为强国。这样的例子还很多。与此相反,凡是不及时革新的国家就被
历史所遗弃,十九世纪末的中国何以灾难重重?不就是因为墨守成规,
没有及时变革的缘故吗?
及时改革,可以富国,可以强兵。我们中国近十多年的改革,已足以
说明这一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的国家锐意改革,取得了巨
大成就。江泽民在十四大上说:"我国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人
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围力上了一个大台阶。”之所以有这样
的成绩,改革,是关键的原因。
历史证明,改革,是强国之路!实践证明,改革,是强国之路!所以
说,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节俭“观的淡化
一天,我拿起一只用完的牙膏壳,随口说了句:”卖到废品回收站去。
”谁料,女儿一把夺过扔出窗外,回我一声:“小气!”这在我们儿时是
绝不会发生的,而如今我一个习惯成自然的举动,在女儿眼里,已
无异于“吝啬”成性了。这不能不引起我的深思。
就我所知,这种传统“节俭”观的淡化,实在不合世界潮流,更与我们
的国情不符。
然而,传统的“节俭”观的淡化,又绝非年轻一代如此。以饭店用餐为
例,“公吃”的酒海肉山,奢华比阔且不说,即使自掏腰包打牙祭的,
不也非留一点在盘里碗里以示阔气吗?如若在大庭广众之间,真发生
像报上讲的某位名人“喝粥舔碗”那样的事,那一定会被视作“葛朗台”
再世了。
这也就提示我们,“节俭”之沦为“吝啬",是一段时期来“未富先豪”那
种普遍社会心态的伴生物。就我们社会的总体状况而言,”富“还根本
谈不上,而“蒙巳使许多人趋之若鹫,且无形之中成为衡量某些社会
行为的一种尺度,于是富也排场,穷也排场,一旦变为时尚,种种”
节俭”的言行就难免会遭人嘲弄,而对域外一掷千金、穷奢极侈的误
传也愈来愈多。
其实,人家虽已到了真正称得上“富”的程度,但在该节俭的时候,是
从来也不怕被人指为“小气”的。比如,在美国大学,听说,就有经营
回收旧教科书的业务。学期结束,学生可将用过的旧课本回售给学校
书店,学校又把这些旧教材廉价卖给新生,这样,一本使用小心的课
本,有时竟可以为几代大学生所用。当然并非那里在闹纸荒,实是精
打细算的经济头脑使然。可在我们这个“洛阳纸贵”的地方,何曾听说
过新生入学买老生旧课本的事?虽说教材越印越精致,到头来还不是
统统拿去做了纸浆!又如,在人均收入名列世界前茅的瑞士,居然大
张旗鼓地在开展废品回收活动。牙膏壳、废电池、铝箔包装、白铁罐
头、过期报刊、陈旧书籍,无一不当宝贝加以回收。不但企业指导用
户如何处理产品旧包装,就是商店也鼓励顾客"旧瓶装新酒”,利用原
有的瓶罐灌入新的清洁剂、洗发液之类继续使用。而这种过去习以为
常的零拷买卖,在我们这里,恐怕也已“物以稀为贵“,难得再有了。
由此观之,节俭观的淡化实在不合世界潮流,更与我们的国情不符。
我们现在生活虽大有改善,可离“富有”还相距甚远。一夜暴富、满身
精品的自然大有人在,但每日里挥霍无度,终非人生所追求的目标。
归根到底,节俭作为一种社会价值取向,恰恰植根于地球资源有限和
人类需求无限这样一个严酷的事实。因而任何一个清醒的民族,都
不能放松对国民进行节俭的教育。对我们来说,这种教育就更为紧迫。
古训有之,“审度量,节衣服,俭财用,禁侈寿,为国之急也”,此乃
古今不变的真理;而“木屑竹头,皆有用之物;牛漫马勃,可备药物
之资“,也是十分浅显的常识。难道因求富心切,意在趋时,忙于更
新生活方式,就能忘了这些基本道理吗?
孔老夫子有言,俭,德之共也。还是让我们永远保持着中华民族这一
传统美德吧!
成才在于发挥主观能动性
彭端淑在《为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四川边远地区有贫富悬殊的
两个和尚,都想到南海朝圣,富和尚几年间一直打算雇船顺江而下直
到南海而最终没有去成;穷和尚却凭着一只盛水的瓶和一只讨饭的钵,
步行到达了南海并且胜利返回。
一般人都认为,这说明逆境能培养人才,而顺境则埋没人才。我倒不
这样认为。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告诉我们,外引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
变化的根据,外引通过内因而起作用。逆境、顺境都是外部条件,而
不是成才的根本原因,成才的关键在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身处顺境的富和尚未到达南海而身处逆境的穷和尚却最终到达,这是
为什么?根本原因就是穷和尚有着坚韧不拔的毅力,不达目的不罢休
的坚定信念。如果不发挥这种主观能动性,没有这种毅力和信念,富
和尚到达不了南海,穷和尚更到达不了南海。
对于一个有志之人,逆境、困难、艰苦,正是磨炼的好机会,所谓”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是也。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
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
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历史上一切身处逆境而终有成就的人,无不
经过这样的艰苦磨炼。张海迪的事迹众所周知,她严重高位截瘫,却
在逆境中读”镜子书“;在自己身上扎针,潜心攻读外语,终于成为战
胜病魔而大有益于人的典型。在中华这片沃土上,像张海边这样的逆
境成才的事例何止万千!然而他们的成才的关键决不是逆境,而是主
观能动性的高度发挥。
实际上人的内在素质,如人的经验、智慧、品德、意志、创造力等等,
关系到主体活动的质量,这是成才的基本要素和前提。瑞典著名化学
家诺贝尔与父亲在拿破仑三世的资助下研究甘油炸药,曾发生过多次
爆炸事故。在1867年9月3日发生的一次大爆炸中,工厂完全被炸
毁,诺贝尔的弟弟和许多工人被炸死,他本人也被炸伤,造成轰动一
时的“海伦波事件”,引起一些人的极大恐惧和强烈反对。面对困难诺
贝尔并未认输,而是凭着顽强的意志、非凡的创造力先后发明了”诺
贝尔安全炸药”“无烟炸药”。由此可见,对于人才的成长,外因固然
十分重要,典型人物的成长离不开典型环境,具体人物离不开具体环
境,但这些都是作为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而存在的;唯有人的内在因
素,才是成才的决定因素,它是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决定着主观能
动作用发挥的程度的。
因此,逆境并不是成才的保证,它甚至会销磨才华,扼杀人才,正像
巴尔扎克所说的:“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对
于强者来说是垫脚石。“我国封建社会不知磨灭了多少闪光的人才,
可悲!可叹!
由此可见,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才是成才所至关重要的条件。
当然,这里也要顺便说一下,顺境与逆境一样,它可能有利于成才,
也有可能销蚀、毁灭人才,其道理也是不言而喻的。
总之,环境的好坏固然对人的成才有着影响,但它并不是关键,逆境
同顺境一样,对人才的形成有着两面性,不可形而上学的看待。关键
是看自己是否有恒心、有毅力,只有具备这两点,并尽最大可能发挥
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有成才的希望,才有可能成为造福祖国,造
福人民的有用之才。
学会“照镜子”
唐太宗李世民曾把魏征批评他的一篇奏章写在屏风上,当作“镜子”,
随时对照。他总结自己“照镜子”的体会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我们可以说,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很会”照镜子”的人。
镜子这东西,差不多家家有,天天用。人们梳洗打扮,总要对着它调
查研究一番。镜子,也可以算是一种认识工具吧。人的眼睛,能看到
周围的事物,惟独不能看到自己的真实面容。镜子的功用,就在于帮
助人克服眼睛的生理局限,如实地瞧见自己。正因为镜子帮助我们认
识自己,人们才推而广之,把借他人、他事、他见以正己的方法,也
喻为“照镜子”。这种加引号的“照镜子”,可要比日常生活中照镜子难
得多了。惟其难,就有人会“照”,有人不会“照”。李世民懂得镜子的
作用,能把魏征批评他的话写在屏风上,当作“镜子“,随时对照。又
能看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
可以明得失。”这难道不是一个很会“照镜子”的人吗?
我国古代,像这样会“照镜子”的不乏其人。战国时齐国宰相邹忌便是
一个。邹忌从镜子里发现,自己实际上并没有别人漂亮,而他的老婆
和客人说他多么漂亮,不过是阿谀奉承。由此他联想到:在日常生活
中不照镜子,对自己的尊容心中无数,尚且有被欺骗的可能,倘若处
理国家大事时也不知道经常照“照镜子",那所受的蒙蔽就严重了!他向
齐威王报告了自己的体验。齐威王听了很赞赏,接受了他的建议,实
行鼓励臣民批评朝政的政策,并比较正确地对待这些批评,使国家很
快强盛起来。
人的认识的局限性,很容易使人陷入盲目性,缺乏自觉性。而只要会
“照镜子”,做到“以人为镜“”以古为镜“,学会在人们的各种批评、意
见中认识自己,就能成为一个比较地聪明一些的人,能干一些的人,
就能做出一定的成就和贡献。
可惜,”镜子“虽好,却有些人不会“照”。自己脸上有疤,却怪“镜子”
反映得不准确,不愿“照还有那自以为是“天下第一美人”的,则不
屑“照”;甚至有因丑处被照,短处被揭,恼羞成怒而将“镜子”弃之,
砸之者。这几种对待”照镜子”的精神状态,不是值得我们深思吗?
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革命转变时期。四个现代化建设向我们提出了
许多新的课题,沸腾的新生活中有多少新事物等待我们去探索、思考
和认识!乾坤正初转,征程尚艰难。现在,对于我们每个同志,每个
单位来说,会“照镜子”,有自知之明,知人之明,是多么重要啊!如
果说,邹忌、李世民等有历史局限性的古人都还懂得通过“照镜子”来
解决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的问题,那么,掌握了马克思主义世界现的
无产阶级革命者,则完全有可能在无比宽阔的领域里,通过自觉地“
照镜子“,来正确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
让我们都学会“照镜子”吧。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历史,特别是总结从五
四运动起八十多年来历史的曲折、斗争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从中国
的过去认识中国的现在,放眼中国的未,"以古为镜Z只要我们从上
到下,把实践的检验,群众的评议,人民的呼声作为领导工作的一面
镜子,“以人为镜”;只要我们把一切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先进的经
济建设经验,作为我们搞“四化”的一面镜子,“以洋为镜”,那么,振
兴中华的大业一定能够提前胜利完成。
羡鱼与结网
《汉书•礼乐志》中写道:“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意思是说人
只是站在河边,望着河中肥美的鱼,徒然羡慕,是永远得不到鱼儿的,
还不如回家结张网来捕鱼。
这个成语告诉我们:要想使我们的祖国兴旺发达,人民生活幸福、美
满,必须实干、苦干,清谈只能误国,实干方可兴邦。
只有结网捕鱼,才能尝到鱼的美味。世界上不论什么事,如果只是脱
离实际的空想,或者夸夸其谈、纸上谈兵,而不脚踏实地地去实干,
就像只站在河边,对鱼兴叹,而不去结网捕鱼一样,是什么也得不到
的。反之,如果踏踏实实地去干,即使在实践中失败,也还能得到教
训,接近“成功”一步。假如一个学生,整天只是坐在那儿空谈长大要
当作家、科学家、医生,而不抓紧宝贵的光阴学习,那他的理想则不
可能实现,那些美好的愿望就只能是空想。所以说,只说不做,一事
无成。
纵观世界,兴旺发达者皆出于实干、苦干。我们常常羡慕发达国家人
民物质生活的现代化,什么宽敞的住宅,高级小轿车等等,当然,羡
慕美好的生活,无可厚非,问题是我们更应看到,发达国家之所以发
达,是实干的结果。就拿日本来说吧,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的经
济濒于崩溃,人民生活贫苦不堪。有的人因饥饿而向美国军人讨要残
羹冷炙而受到侮辱。当时,许多日本人含泪发誓,一定要竭尽全力,
吃尽千辛万苦而使日本发达起来,赶超美国,使日本人在世界的每一
个地方扬眉吐气。今天,我们看到了日本的发达、兴盛,殊不知这些
繁荣的背后,有多少人实干的汗水!这不是实干兴邦的一个很好的例
证吗?
日本的发达、兴盛,告诉我们:我们需要实干家。我们要在本世纪中
叶,将我国建设成一个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就需要几
代人的艰苦奋斗。展望未来,我们深切感到:不能空谈,只能实干。
有了农民的实干,才能解决十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有了工人的实
干,才能生产更多的钢铁、石油、机器;有了科技工作者的实干,才
能有更多的发明创造;有了文艺工作者的实干,才能产生更多更好的
戏剧、电影、文学作品来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
我们青年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将从老一辈手中接过建设祖国
的重担,如果在今天清谈,就学不到知识和本领,将来必然贻误国家
的建设大业。祖国富强的希望就会成为泡影!记得一位哲人说过:不
管肥皂泡的色彩是多么绚丽,吹得多么大,它终究是要破裂的。
历史在向我们召唤,我们的回答是斩钉截铁的:我们不要做清谈者,
我们要做实干家。只有实干,才能兴邦;只有实干,才能富国!
让我们卷起袖子,振奋精神,刻苦学习,增长才干,以便明天能更好
地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学习与思考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指,如果学习书本
知识而不思考,就会不辨真伪,更不能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如果只
是苦思冥想却不认真读书,就会孤陋寡闻,才疏学浅,更不能做到博
见约取,标新立异。
孔子的这两句话阐明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学习与思考是人们在获取知识过程中,两个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思
维活动。只学习不思考不行,只思考不学习也不行。只有将二者正确
地结合起来,才算真正懂得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这里所说的学习,主要指从书本上汲取间接经验。古今中外,凡成大
学问者,无一不是博览群书,读破万卷的。人非生而知之,只有不断
学习前人的经验、成果,充实自己的头脑,才能进一步有所发现,有
所创造。革命导师马克思为了完成《资本论》这一巨著,曾在大英博
物馆潜心研究,留下了深深的足迹。可见认真读书是成才所不可缺少
的。要勤于学习,必须博览熟记,持之以恒。鲁迅先生说:读书”必
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
非常有限,枯燥了。“另外,学习还要持之以恒,要"戒怠荒,戒无恒,
戒躁急,戒泛杂“,只有这样,才能学有所成。
然而,学习本身并非目的,学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识才是真正的
目的。为此,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积极、认真的思考,弄清
知识的来龙去脉以及知识的有机联系。如果学到的东西不经头脑加工,
就好比吃下的食物未经口腔咀嚼、肠胃消化,即便是美味佳肴,也不
会被身体吸取一样,非但无益,反而有害。法国作家伏尔泰对此有着
十分精辟的论述,他说:“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考,你就会觉得你知
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
得还很少。”可见善于思考是多么重要!
要善于思考,需要有蜜蜂酿蜜的精神。每一克甜美的蜂蜜不知凝聚了
那小生命的多少的心血。思考也需要我们下苦功夫,以“打破沙锅问
到底”的探索精神去钻研,切不可不懂装懂,浅尝辄止。
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是学习的升华。在学习的基础上思考,思考
才能深入;在思考的前提下学习,学习才有效果。同时对所学的知识
必须结合实际反复运用,知识才能巩固,技能才可纯熟,这就是我们
掌握知识的必由之路。
愿我们大家都能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去勇敢地攀登科学知识之颠。
珍惜劳动成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脍炙人
口的诗歌,我们每一个人也许都能背过,并深知其中的寓意。
这首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优良传统的诗歌,不仅表现了劳动者生产
的艰辛,也从侧面教育人们要节约粮食,珍惜劳动成果。
可是今天,有些人对严重浪费粮食的现象,不但不深恶痛绝,而且还
满不在乎,认为那只不过是一件小事而已。如果这确是一件小事,那
我们大可不必在意,可事实证明这决不是一件小事!
也许有些人认为,我国物产丰富,土地辽阔,是个农业大国,浪费区
区一点粮食,不会有什么大碍,不过小事一桩。不错,我国确是物产
丰富,土地辽阔的国家,但在今天每一个有头脑的中国人,都是不会
为此而盲目地乐观的。因为他们知道,与此同时中国也是一个人口众
多、相对资源贫乏的国家。且不说粮食的其它用途,单就吃饭来说,
中国要用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来养活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一的人口。
能做到这一点已可以说是十二分的不易了。试想,如果我们中国十三
亿人口,每人浪费一个馒头,一碗米饭,这十三亿个馒头和十三亿碗
米饭,将会给我们国家带来多么巨大而不可弥补的损失。这里,我不
禁要问那些盲目乐观者,浪费粮食还是一件小事吗?
还有一些人会说,粮食是我用钱买来的,钱是我自己挣的,我吃掉也
好,浪费掉也好,还不是小事一桩吗?有这样想法的人,可以说是愚
蠢之极了。粮食是用钱买来的,可钱不也是用劳动换来的吗?“几分耕
耘几分收获“,把自己劳动所得的成果白白浪费掉,岂不是愚蠢之极
吗?退一步说,即使这些人钱来得很容易,甚至可以不需要付出什么
劳动,可也得爱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呀。正如开头诗歌里所描绘,劳动
者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劳作,付出了多大的艰辛,才收获到了颗粒粮食,
这粮食又经过多少人之手,才成为现成的食物拿到你的手中。且不说,
如果浪费得没有了粮食,即使你有钱又到何处去买呢?所以,我又要
问问,那些视自己及他人劳动成果于不顾的人,是否还认为浪费粮食
是一件小事吗?
如今,从学校到餐馆,从家庭到公共场所,浪费粮食的现象还是很普
遍的,这应当引起我们的警惕,决不能等闲视之。
“浪费”这个词从一出现就是以贬义存在于世的,也就是说它所体现的
是一种不良的行为。中国古有“俭以养德”之训诫,今有“勤俭建国”之
口号。可见,浪费粮食,就其精神方面讲,是种道德败坏;就其物质
方面说,是种财物的损耗,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危害,绝非一件小
事,而是有害于传统美德和国家建设的大事。
浪费粮食的现象必须坚决制止!
留心观察与潜心研究
--一个科学发现的启示
也许大家都听说过“守株待兔”这则寓言吧?担我今天要说的不是那
个可笑的农民,而是从这则寓言引起的一个科学上的发现。大多数人
听到这则寓言时都会一笑了之。而一位细心的生物学家却没有放过它。
他想:”为什么兔子会自己撞到树上去呢?“后来他不断研究,终于得
出了结论:兔子的眼睛长在两侧,两眼所成的像并不能完全重合,因
而在它的正前方有一小片“盲区”,当它被敌害追踪时,完全有可能”
慌不择路”,撞树而死。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对周围的事物留心观察,潜心研究,就可
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反过来,谁如果粗心大意,他就会一事无成。
古今中外不少事例都证明了这一点。
英国生物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在试验抵抗葡萄球菌时意外地发现培
养皿中长满了青色的霉。但他并没有将这些“不受欢迎的客人”倒掉,
而是对它们进行了数千次的试验,最后终于因为提取出了青霉素而获
得诺贝尔奖。其实在我国古代,许多裁缝都知道手破了以后,往伤口
上涂一些霉菌就可以防止感染。但他们只停留在了这种“经验”的地步,
并没有问问“为什么”。弗莱明的发现看似偶然,其实这是偶然中的必
然。殊不知他在地下室已经做了近十年的试验!爱因斯坦说过:“上帝
常同人们开玩笑,但他决无恶意。“只要仔细留心周围的事物,不断
研究,终有一天幸运女神会降临到你头上。
美国贝尔电话公司的物理学家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在寻找干扰卫星通
信系统的噪声源时,发现总有一种消除不掉的噪声辐射;后来他们不
断改进实验装置,最终证明了这就是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为宇宙膨胀
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并因此获得了1978年度的诺贝尔奖。在他
之前的拉弗逊也听到了同样的噪声,可他认为这是由于天线上乌粪的
干扰而与唾手可得的奖金失之交臂。当人们问他是否后悔时,他说:
“我不后悔。我在距离真理很近的地方停了下来,但彭齐亚斯和威尔
逊由于他们的努力而获得了成功,我以后将记住这个教训。“真理有
时就在离我们很近的地方。但它只奖给那些不懈探索、潜心观察的人,
而对那些不住意观察的人来说,真理可以说是千山万水之隔。爱迪生
说:”在发明的路途上,1毫6米与1英里同样遥远。“说的就是这个
道理。
我国古代名医孙思邈在行医时发现了1种奇特的现象,某一地区的穷
人得雀盲眼的特别多,而富人却与它无缘,富人经常得脚气病,但穷
人却没有。后来他不断留心观察,发现穷人只能吃得上粗米、糠皮,
而富人只顾吃精米细粮、大鱼大肉。于是他让两种人交换一下食物,
过了一段时间,两种人的病都好了。原来粗粮富含维生素B2,而鱼、
肉中富含维生素E。
这种看似偶然所得的事例还有很多:画家莫尔斯在听演讲时大受启发,
发明了莫尔斯电码;化学家道尔顿给妈妈买了一双袜子,结果发现了
色盲症;物理学家波义尔在养紫罗兰时发明了石蕊试剂;医生邓禄普
浇花时受到启发,发明了自行车轮胎;化学家凯库列做梦时发现了苯
的分子结构;一个无名的花匠发明了钢筋混凝土……o
这些人,他们都在某一时刻突然受到了启发,或是发现了某种意想不
到的事情。事实上,他们为了这一天的成功也许已经潜心留意周围事
物多少年了。这正是他们本身素质的体现。要知道机会只留给那些为
了寻找它而不断探索的人。只要我们专心致志于周围有趣的事物,成
功就会降临。
让我们不要像那位农民一样守株待兔、坐等成功的到来,而是用我们
敏锐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去寻找、发现成功吧!
微笑地面对挫折
艾青在其《礁石》一诗中写到: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打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
打成碎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一样,/但它依
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读了这首诗,会自然令人想到浩翰的大海,它永远不停地翻着巨浪。
海上的任何一只航船,都会或多或少地经受风暴与巨浪的洗礼。这不
正像一个人一生的路上,无论如何都不会一帆风顺,而总是伴随着大
大小小的挫折吗?朋友,当挫折来临时,你会如何面对它呢?告诉你,
面对挫折一定不要愁眉不展,而应勇敢无畏地含着笑容去面对!
应该认识到,古往今来,伟大成就的殿堂前无不以挫折为台阶。电灯
的诞生,是爱迪生用几千次实验的失败换取的;《命运》交响曲,是
贝多芬双耳失聪后的产物;我们最熟悉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更是
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坎坎坷坷才获得最后的成功。可以说,没有挫
折这块坚实的基石,就不会有今天人类的科技、文艺乃至社会历史进
程的这一座座丰碑。我们要想树立起自己的成功之碑,也必须用挫折
为它奠基。那么,怎样才能奠好这一块基石呢?这就需要我们正确地
面对挫折。
挫折只不过是强者成功路上的一块垫脚石。这是因为,他们在面对挫
折时.,并不畏缩,而是微笑地迎接这一切。这微笑并不是漫不经心的,
相反地,它恰恰反映了一个人有足够的勇气接受挫折的挑战。这样,
他们才能清醒地审视挫折,从中发现自己的错误与不足,然后想方设
法在今后去修正与弥补。同时,在努力战胜挫折的过程中,他们锻
炼出更顽强的意志,铸就了更坚利的精神之剑,更有助于在今后的路
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最终摘取成功的桂冠。这就是古人所说”艰
难困苦,玉汝于成”之意。
而对于弱者,挫折成了他们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他们在这条沟旁边
徘徊、唉声叹气。却没有想到这条沟正是他们自己给自己挖的。他们
没有勇气面对挫折,因而也无法去继续闯荡,自己放弃了很多本能得
到的东西。曾经有一位日本青年,到一家大公司去应聘,得到的消息
是没有被录取。他在绝望中准备自杀,自杀未遂后才得知”没被录取“
是由于计算机故障带来的误报。正当他接到聘书喜形于色之时,一纸
解聘书又飞到他手中,说他不能很好地面对挫折,必不能胜任今后的
工作。想想看,这位青年的成功机会就在他识字己手中,他却因为承
受不了挫折,而让这机会从他指缝间溜走了。没有勇气接受挫折的挑
战本已积累起的成功的筹码都会失去它的份量,而新的筹码你又不能
拿到,那么怎么能达到成功的顶峰呢?
有时我们可能会认为自己遭受的挫折很大,但是和在双腿残废、双目
失明后仍坚持以写作进行斗争的保尔•柯察金比一比,和身患绝症却
依然乐观面对生活的抗癌明星们比一比,和在腥风血雨的革命年代义
无反顾地赴汤蹈火的先烈们比一比,我们的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我
们难道不应该像他们一样微笑地面对挫折,勇敢地向困境挑战么?
所以,我们在面对挫折时,应该是勇敢地、微笑地迎接它。如果你鼓
起勇气,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战胜挫折,那么你就会发现,挫折的阴
云被驱散后,头上是一片多么美的天空。反之,如果你面对挫折只会
叹息,失掉了前行的勇气,那么你必将被困顿于此,被天空中逐渐浓
密的黑云所吞没。
年轻的朋友们,让我们含笑地面对人生道路上每一个挫折吧!
模仿也是一种进步
一一由“东施效孽”和“邯郸学步“想到的
一说起模仿,有人就会援引“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的例子,把模仿贬
得一无是处。
但这些人恰好忘记了“胡服骑射”的故事。从某种意义上说,模仿也是
一种进步。
创造的辉煌常使人赞叹不已,而模仿和借鉴却为一些人所不齿,他们
说:“为什么要模份别人,借鉴别人呢?要干就要拿出自己的一套来!”
这话听起来很豪壮,殊不知,如果没有东施效颦的勇气,没有邯郸学
步的追求,连摹仿也没有,更谈不上借鉴,而离开了模仿和借鉴,又
何来创造呢?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从苏联引进技术设备,没过多久,仿制出的喷
气式战鹰就巡航在祖国蓝天。新中国的航空工业从无到有,短短几年
就走完了其它航空大国几十年的发展路程,与当时世界先进水平已相
差无几。改革开放以后的大量事例也证明了这一点,在高起点上引进
关键技术设备,是发展我国工业和经济的快而省的捷径,为赶超世界
先进水平奠定了基础。当然,只知道一味地模仿是不行的。齐白石老
先生那句名言是很发人深省的「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没有自己的
东西,你将永远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始终无法赶上别人,更不用
说超越了。
借鉴可以说是从模仿通向创造的桥梁。把别人的东西拿来,结合自己
的实情做一番比较,以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或从中吸取教训。这
就比单纯模仿要高明一步了。有人说香港人比内地人聪明,我看不然,
只是他们更善于借鉴罢了。国际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新产品,内地一些
厂商马上依样画葫芦,尽管产品几可乱真,但终有假冒伪劣之嫌,
餐不得大雅之堂,更不用说与人竞争了。香港人则不然,先来一番解
剖,再看看可改进之处,使之更加完喜。当改进后的产品问世的时候,
己不是先前的翻板,而是一副可以抢占市场的全新面孔了。翻翻日本
人的发家史就可以知道,日本人就是从模仿开始,不断吸收借鉴,才
最终走上创造之路的。
一个民族,如果只满足于模仿、借签而不思创造,将永远落在时代的
后面。我们今天的模仿和借鉴,正是为了明天的创造。首钢人在改革
开放以后,不惜下大本钱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并不断加以改进、创新,
终于有了自己的一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工艺。今天,连美国人
也来购买首钢人的技术专利了,如果人们都能像首钢人那样处理好模
仿、措鉴和创造的关系,并把注意力集中到如何借鉴、创新上来,那
明天的中国该是多么令人神往啊!
创造是没有终极的。每一个创造,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成为他人模仿、
借鉴的对象,成为新的创造的起点。人类的文明像一座宏伟的永不合
竣工的大厦,每一次创造,都使这座大厦加高了一层。
我们的祖先,曾为建筑这座大厦添砖加瓦,留下了辉煌的业绩,今天
和明天的中国人又该如何呢?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两粒种子躺在泥土里,春天到了,一粒种子破土而出。而另一粒种子
说到:“我没那么勇敢。我若向下扎根,也许会碰到岩石;我若向上
长,也许会伤到我的茎。”于是它甘心呆在泥土里。几天后,它被一
只毋鸡吃掉了。
同样的种子,同一片沃土,不同的遭遇,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
那就是常说的: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长在同一片土地上,一颗种子敢于面对挑战与困境,破土而出,为
自己开创了一个美好的未来。而另一颗种子,却害怕挫折与磨难,甘
心呆在自己的”安乐窝“里,结果埋葬了自己。从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出发,可以看出,因难与挑战虽往往给人以挫折,却也可以催人奋进,
给人以力量;而安逸与保守虽可以暂时保身,但最终却使人堕落而遭
淘汰。有一句话说得好:苦,可以折磨人,也可以锻炼人;蜜,可以
养人,也可以害人。可见: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早在两千多年,孟子就写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古,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
益其所不能J古人更提出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一忘身”的说法。
而李自成由得天下到失天下的过程为上面的说法提供了有力的纳佐
证。几乎每个中国人都深知这段历史,都懂得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
道理。
可生活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里的中国人,是否真正地意识到了生存
的危机与挑战?看看身边一些含着棒棒糖的“小皇帝”们,靠他们怎样
建设祖国的明天,怎样使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啊?而当代
很多家长却口口声声“再苦也不能苦了孩于“,为他们营造了不必栉风
沐雨的温室,就真的是保护了他们吗?
我们这代青年人也是否应该考虑,我们又该如何对待自己的人生呢?
有人说:痛苦是严格的老师,留给我们那么多思索;挫折是硕大的磨
刀石,使我们的青春变得锋利。人活在逆境中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
己的怯懦。
那些溺爱孩于的家长们,别把孩子养成温室的花朵;那些贪图安逸的
年青人们,别甘心置身于安乐的角落。从古至今,置之死地而后生,
贪图安逸被灭亡就是铁一样的道理。
让我们去做闯过暴风雨的花朵吧!只有这样的人,才有资格见到美丽
的彩虹。畏惧困难而贪图安逸,最终的下场就与那个躲在泥土里的种
子的下场一样。
大胆创新,敢辟新路
切苹果历来都是竖着切,人们从来都如此,谁也不曾想过横着切,而
且还会认为横着切是错的。可是一个6岁的孩子却横着把苹果切开了,
因为他脑子里没有“横着切是错的”这样的框框。于是人们就看到了苹
果的横断面上的那个由果核组成的五角星。
可见,如果不改个切法,人们永远也发现不了这个五角星的,所以,
这个小事告诉我们,做事不要被固有的思维定式所束缚,另辟蹊径,
别有洞天。
故事中的这位孩子的父亲,对孩子的切法大喊‘切错了",这不正是当
今一些被固有的思维定式所束缚的代表吗?他们不知道另辟蹊径,别
有洞天,因此,不能创新有所进步。所以,改革者就一定要抛弃旧观
念,旧做法,大胆创新,另辟新路。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敢于从新的角
度入手,只有这样,才能出现新的结果,才能有所进步。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况,一些做事方法经过人们多年的重
复,在人们头脑中固定下来,大家墨守成规,不再想着另选一种方法,
因而事情永远是老样子。其实这些旧有的方法,也许并不是最好的,
只不过大家都这么做而已。在这种时候,想要发展进步,这种旧有的
观念就成了绊脚石,它会阻碍我们的前进。
举个圆珠笔的例子说吧。圆珠笔刚发明的时候,芯里面装的油较多,
往往油还没用完,小圆珠就被磨坏了,弄得使用者满手都是油,很狼
狈。于是很多人开始想办法延长圆珠的使用寿命,用过不少特殊材料
来制造圆珠,但是珠子仍然在笔芯中的油没用完时就坏掉了。因而很
多人认为圆珠笔将被淘汰。就在这时候,有人抛弃了改进圆珠的作法,
改换思路,把笔芯变小,让它少装些油,使油在珠子没坏之前就用完
了。于是,问题解决了,圆珠笔大行于世。由此可见,在某些时候,
旧的思维定式不能解决问题,就一定要改换想法,另辟路径。
改革开放的现实也能说明这个问题。如果我们总抱着市场经济不是社
会主义这样的陈腐观念,坚持搞计划经济,行吗?总认为集体企业不
能兼并国有企业,行吗?正因为我们敢于冲破旧的思维定式,大胆改
革才有了今天的大好局面,才使我国的经济从死胡同里走了出来。
俗话说“别一条道跑到黑”,应该给我们些启发。它虽说通俗,却一样
在告诉我们:另辟路径,别有洞天。
让我们向孩子学习,敢于冲破条条框框,做个会另辟路径的革新者!
他没尽到责任
商朝的大臣箕子能从纣王想用象牙筷子这么小的一件事上看出其发
展后所带来的严重后果,真是聪明得很。
对于箕子的聪明是否值得称颂呢?不,他根本不应受到赞美,他并没
有完成自己的责任。
像箕子作为君主时代的大臣就应竭尽全力去辅佐自己的主子。然而他
并没有意识到身上的责任。既然有那个担心,为何不谏?既然有那种
远见,为何不说?纣王是个昏君,众所周知,但又有谁一生下来就想
杀人。想用象牙筷子时的纣王想必并不是无药可救的,但他的大臣们
却无人阻挡,无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一发不可收拾。可见,
商朝的灭亡与箕子的知”法”犯”法”和隔岸观火有关,他有着不可推却
的责任。孔子对他的弟子说:“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而箕子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并没有做到防微杜渐,能算个称职的大臣吗?
也许箕子也曾好言劝过纣王,纣王却不听。如果是这样,箕子就更应
该受到历史的谴责。既然自己力量不够,为何不号召群臣;既然一两
遍无用,为何不反复进谏;既然好言不行,为何不以死相谏,这样即
使不能劝住纣王,也起码给群臣作个榜样,不至于后来愈演愈烈,终
至亡国。
能否完成责任反映了一个人对理想的追求程度。只要矢志不渝,纵然
没有完成自己的责任,他的一生也是值得肯定的。像岳飞、文天祥等
许许多多名垂青史的英雄,他们并没有完成时代赋予他们的责任,但
在我们心中,他们仍是不朽的英雄。相反,对那些只作出也许是科学
的预言的而并无实际做法的人,我们给予的也只是鄙夷和不屑。
谁都知道,”责任”指的一个人所应做的事。一个医生如果不去救死扶
伤,一个教师如果不好好去教书育人,一个军人如果好好不去保家卫
国,一个学生如果不好好去好好学习,为建设美好的明天积蓄力
量……仅只明白自己的责任是什么,能说他尽到责任了吗?现实生活
中这类现象恐怕不是个别的。
我们否定箕子的作法,但他毕竟有着自己阶级的局限性-保全自己;
他虽有预言,但不敢犯上的思想束缚了他,使他并没有完成自己的责
任。但,今天,在我们的社会中,是不是就没有这样的干部了呢?回
答是有,而且不少。他们或明哲保身,或尸位素餐,或压制后进,或
同气相连。有他们,我们的社会很难快速发展。
我们应该以山呼海啸之势震醒他们,让他们明白自己身上的责任,发
挥自己的光和热,率领亿万群众在社会主义大道上快速前进,让我们
的国家更加富强。
祖国富强,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尊重给人自尊
有这样一个故事:某纽约商人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出于
怜悯,他塞给拿人一元钱,不一会,他返回来,从卖笔那儿取出几支
铅笔,并抱歉地解释自己忘取笔了,末了说:“你跟我都是商人,你
有东西要卖。”几个月后,再次相遇,那卖笔人已成为推销商,并感
谢纽约商,“你重新给了我自尊,告诉了我,我是个商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尊重别人,是崇高道德的一种表现。
故事很感人,那位纽约商人是的确令人敬佩的,因为他懂得尊重他人。
尊重别人,不仅可使自己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更可使他人拥有自
尊与自信。铅笔推销员事业的成功的起点,仅仅是纽约商人简短的几
句话,但正是这买笔的尊重让推销员从乞丐的自卑中解脱出来,自信
地踏上崭新的经商之路。可见,尊重他人是重要的,它可以让失望的
人们看到光明,自卑的人们找到自信,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道
路。英国著名女作家舒拉•布鲁姆的成功得益于作文教师对她的尊重。
她曾回忆老师给她的鼓舞:“永远不要后悔你所做过的任何事,它们
全是经验。甚至让你出过丑,那也是宝贵的经验,你因发生在你身上
的每件事而更加富有。”
尊重他人犹如明灯,为陷入自卑的黑暗中的人们照亮前行的路,犹如
蜡烛,点燃失意人的希望之火。相反,不尊重别人,轻则伤害他人的
自尊,重则埋没有用之材。油画家凡高不就是生前作品得不到尊重与
肯定,郁郁寡欢而死的吗?
人与人之间如此,国与国之间也应互相尊重。国家无论大小、强弱,
都拥有自己的主权与尊严,强国与弱国应友好相处,平等相待。各国
在维护本国国格的同时,也应尊重别国。
尊重他人,也要尊重自己。商品经济的浪潮中,不少人拜倒于金钱,
忘记了自尊。为了钱,为了蝇头小利,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与肉体,
这种人理所当然难以得到他人尊重。同时,一些人因为有几个钱,便
目中无人,自认为“有钱便是爷“,他们同不自尊的人一样,无法体会
到受人尊重的快乐。因为他们不明白:尊重他人,也就是尊重自己。
总之,对自己,对他人,人与人,国与国,都应学会尊重,正如普希
金的一句话:“尊重别人吧,你会使别人的快乐加倍,也能使别人的
痛苦减半。”
我们一齐来努力,让世界充满尊重!
知识的力量
50年代,美国海军次长金波尔阻挠钱学森回国,他在给美国移民局
的电报中声称:“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也不让他离开美国。那些对
我们来说极为宝贵的情况,他知道得太多了。无论在哪里,他都抵得
上5个师。"
在这里,金波尔井非小题大作,而是精明到家了。他深知知识-这人
类智慧结晶的超人力量。
前人的诗中有”惊天动地沧溟水"一句,倘若用以形容知识的力量,真
是再恰当不过了。装备精良的5个美军师,举袂成云,不是妄喻吧?
这5个师一旦进入某个地带,战争随之爆发,世界为之震惊,不是谬
说吧?有人又以为金波尔小题大作,钱学森一介儒生,如何能同装备
精良的5个师相比?其实他们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地方,那就是钱学森
的头脑-充满过人知识的头脑。一旦这些知识转化为物质力量时,它
的威力就并不亚于5个师了,岂仅“袂成云”“震惊世界,可拟呢?
兵法云:敌失,我不得,已我得之利。所以他才有狠狠的“枪毙”之语。
待得钱学森回国之后,这位空气动力学家的知识便成为了中国导弹学
科的基石,中国的导弹开始了扬威世界的时代!金波尔之言并非杞人
忧天!
纵观历史,从远古到今天,人类的生活经过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沧海
桑田,实不过喻。而每一次变化,无不有知识的巨大力量的推动。有
人评价第一次工业革命时说:”(工业革命)把过去和将来划分为两个不
同的世界。”可见其作用之大。这次革命,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动力的
革命,而这动力的变革,竟仅是以瓦特的一台蒸汽机-瓦特利用自己
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制造的改良蒸汽机为代表。一台蒸汽机,导致了一
个人类历史的惊天动地的变化,一个新的时代-蒸汽时代。在这个时
代,英国的生铁产量仅过60年就从“40年的10000余吨,猛增到
25万吨。世界的生产力得到了惊人的发展。而这,不夸张地说,就
是由一位英国工人头脑中的知识的释放产生的。
延及近代,电器革命、计算机革命,无不体现知识的力量,而这种力
量的强度,就像滚雪球一般,以乘方的速度猛增。知识越来越左右人
们的生活和发展。可以想见,现在的“钱学森”们所掌握的知识能,远
远超出5个师的力量的十倍、百倍而不止。
知识赋予人们的力量是无穷的,人们又该如何应用这力量呢?知识的
发展是双向性的,因而其巨大作用也是双向性的。40年代起,人们
就掌握了打开核秘密的金钥匙,这时的核知识就如同一张白纸,看人
们染上什么颜色了。有人染上了“死”的黑色,德、美利用核知识研制
杀人的武器原子弹;有人染上了”生”的红色,开始研究核能的生活应
用。在原子弹把广岛、长崎夷为平地之后,美国的报告云:"小男孩
“(即其中一枚原子弹的名称)的蘑菇云在岛屿上空出现后,人们才真正
懂得什么叫做“惊天动地”了。接着核武器的产量突飞猛进,在80年
代,竟达到全世界平均每人可摊上3吨核弹的数量。世界风云变幻,
岌岌可危。而另一方面,人们利用核知识发展核能的应用,又给人们
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它解决了能源缺乏的问题之一,使世界的
经济进入新时代,有人称为“核动力时代”。
当年的金波尔仅从钱学森归国一事就知道他的知识将给中国带来什
么样的变化,那是因为知识之伟大是令人叹为观止的。而这“惊天动
地沧溟水”般的知识的力量,正是人类的真正力量。我们应用它是造
福于人类,还是为祸于人类?人是在造就自己,还是在毁灭自己?这难
道真像莎士比亚所说的」这还是个问题”吗?
要看到满天的繁星
曾经读过这样一篇小故事:一个女儿向她的父亲写信,说自己的生活
如何如何单调,如何如何乏味,还不如坐在监狱里。而父亲给她的回
信只有短短的两行:两个人从监狱的铁窗往外看,一个人看到的是满
地的烂泥,另一个人看到的却是满天闪烁的繁星。
信中父亲要告诉他女儿的正是:在身处逆境之时,应当正视困难,勇
于面对险阻,以乐观的态度逾越一切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回信看似简单,但却揭示了两种人在身处逆境之时,所表现出的两种
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前者面对困境,对生去了信心,悲观失望,甚
至绝望,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后者虽身陷牢笼,却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他观察到的不仅是生活中的阴暗面,更多的是生活中的闪光点。对于
悲观者,他只能怨天尤人,自叹命运不济;而对于乐观者,他则会以
饱满的热情去迎接重获自由的那一天。
这使我不由得想到了一生坎坷的伟大音乐家贝多芬。他在世之时创作
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而又有谁会想到,这其中不少不朽之
作都是在他双耳失聪之后问世的呢?肉体上的痛苦,精神上的折磨不
断摧残着贝多芬,欲将他推入绝望的深渊。他并没有向命运屈服,他
的身体垮了,但他的精神没有倒下。他惊喜地发现,自己虽然失去了
聆听音符的双耳,但却还幸运地拥有着审视曲谱的双眼,触摸琴键的
双手,鸣唱音调的嘴,创作音乐的头脑。生活对于他来说虽然失去了
美妙的旋律,但对音乐的向往,对生活的憧憬,对生命的热爱,使他
在逆境面前勇敢地迎头而上!他成功了!是乐观的人生态度使他超越了
一切!
正如美国威尔逊所说的:“乐观者与悲观者之间,其差别是很有趣的:
乐观者看到的是油炸饼圈,悲观者看到的是一个窟窿。"
这不禁使人联想起高考后那些因落榜而绝望自杀的莘莘学子。他们的
可悲之处在于,面对高考落榜这样的重大挫折,他们不能够正确对待。
他们把高考,上大学看作是人生唯一出路,但却忽视了人生的根本目
的,即为社会创造财富,为人类造福。这并不在乎是以何种形式。而
寒窗苦读了十余年,当社会真正需要他们大显身手,施展才能的时候,
他们却走了,甚至还未来得及享受那些从未体会过的人生乐趣。多么
灿烂的日出在等待着他们呀!但他们只看到了黎明前的黑暗!
当然,同时我们要注意到的是:乐观的实质是正视现实,采取对策,
走出捆境;乐观使在挫折失败面前的精神不倒!而并不是盲目乐观,
安于现状-并不是让人们把所有的窟窿都看成是面包圈!
朋友,当你身处逆境之时,请忘记那些愁苦、自卑与畏缩吧!请展示
你的微笑、自信与勇气吧!即使你像海伦凯勒那样-又聋,又瞎,又哑,
你依旧能感觉到清风的吹拂,细水的流动,亲人的爱抚,友人的搀扶。
生命依旧是美好的!太阳每天都在向你招手,来吧!当你身处逆境之
时,你依旧拥有希望,拥有力量!向那些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挥手告别
吧!它们是生活对你的考验,同时又是生活给予你的馈赠。因为只有
在凭看乐观的精神跨越了所有这一切时.,你体味刮的快乐才是最真且
的,最刻骨铭心的!
擦出生命的火花
有这样一则寓言:虹看到弧形的桥,向它说,它的生命比自己长久。
而桥却说:“你那么美丽,你在人们的记忆中必然是永恒的。"
桥的话提示了我们: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所创造的
价值。
七彩的虹存在的时间虽然很短,但她的光彩却引来天下人的瞩望和惊
奇,给人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令人永远想到虹的光辉。古人说的
“气贯长虹”,今人形容的”谁持彩练当空舞“,都是对虹的真情赞美。
可见,生命纵使短暂,假若能用这短暂的生命擦出火花,那这生命就
是永存的。
生命不仅仅属于每个人自己,还属于他所处的社会。所以,人应该在
有限的岁月中创造多一些的价值。夏完淳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英雄少
年,最后慷慨就义,其生命虽短,精神却永远激励后人。英国的女作
家夏洛蒂•勃朗特30多岁就离开了我们,可是那部世界著名的《简•
爱》却永远流传在人们心中,放着光彩。
肉体是短暂的,精神是永存的。生命之美在于创造、奉献。以你的生
命去投入吧,磨擦出生命的火花。像英勇牺牲的董存端,一心为人民
服务的张秉贵,像呕心沥血的孔繁森,这些人正是在不同的时代里,
利用有限的生命,全心奉献社会,擦出了生命中最美的火花。
像中国的屈原、司马迁、李白,像外国的歌德、但丁、普希金,全都
创造了生命不能承受之美,他们的精神力量是强大的,超越了生命形
式,给后人带来了最美的记忆。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生命之美,在于你的社会
价值的实现的程度。努力投入吧,努力奋斗吧,去创造出生命中最亮
的火花。人的一生不可能成为一颗恒星,那就让我们在“岁月银河”中
做一颗灿烂的流星;人不可能美好永驻,那就让我们做一支红烛,用
光芒照亮别人。
愿人们都能擦出生命中最美的火花!
修身的重要性
1987年1月,75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
获奖者在什么地方学到的东西最主要,学者说在幼儿园,因为他在幼
儿园学到了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
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
这个科学家的回答使我想到了中国古代的一个名言:欲治其国者,先
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可见修身对事先人生的价值是十分
重要的。
这个科学家的回答代表了到会科学家普遍看法。在幼儿园里这位学者
学到的是美好的品德,良好生活习惯,这正是在修身,也是现代人所
说修身的含义。这个科学家之所以能在科学上取得成就,正是由于他
在幼儿园培养起了美好的品德,养成了良好生活习惯。爱因斯坦在居
里夫人逝世后发表的演讲说:“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
的一生的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化时代的版权保护》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温州肯恩大学《媒体写作与运营》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零售商资金垫付协议样本版B版
- 二零二五年度抖音与体育赛事合作合同6篇
- 二零二五版德汉翻译及多语言本地化服务协议3篇
- 2024版桩基工程分包商合同2篇
- 2024版私营企业工厂劳务外包协议样本一
-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美术学院《公益广告策划与创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二零二五年绿色能源项目合作开发合同范本3篇
- GB/T 24474.1-2020乘运质量测量第1部分:电梯
- GB/T 12684-2006工业硼化物分析方法
- 定岗定编定员实施方案(一)
- 高血压患者用药的注意事项讲义课件
- 特种作业安全监护人员培训课件
- (完整)第15章-合成生物学ppt
- 太平洋战争课件
- 封条模板A4打印版
- T∕CGCC 7-2017 焙烤食品用糖浆
- 货代操作流程及规范
- 常暗之厢(7规则-简体修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