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湘教版八年级(上)地理寒假作业(十)_第1页
2024-2025学年湘教版八年级(上)地理寒假作业(十)_第2页
2024-2025学年湘教版八年级(上)地理寒假作业(十)_第3页
2024-2025学年湘教版八年级(上)地理寒假作业(十)_第4页
2024-2025学年湘教版八年级(上)地理寒假作业(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2025学年湘教版八年级(上)地理寒假作业(十)一.选择题(共17小题)1.我国农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人口、耕地、环境等问题的严峻挑战,你认为我国农业今后发展的方向是()A.努力开垦荒地,林地,增加耕地面积 B.增加农产品进口量,满足人们生活需要 C.增加农业人口的数量,以增加粮食产量 D.发展多种经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2.走“科技强农之路”是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下列实例充分说明科技在农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是()①袁隆平与他的杂交水稻②温室、大棚里的植物生长③华北、西北等地区推广的滴灌、喷灌技术④长江中下游地区河湖较多,大力发展渔业.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3.肉串裹上蘸酱,摊在小饼上,再放段小葱一卷,成就了独特的山东淄博烧烤。小饼、蘸酱的部分原料为当地主要农作物,它们分别是()A.水稻、油菜 B.小麦、花生 C.青稞、甜菜 D.小麦、甘蔗4.一位西藏地区的牧民正在打理自家的牧场,在他的牧场中,饲养的牲畜最可能是()A.细毛羊 B.牦牛 C.滩羊 D.三河马5.下列生产活动中,与农业不相关的是()A.在野外,人们开采石油 B.在荒郊,人们植树造林 C.在牧场,人们放养牲畜 D.在河湖,人们网箱养鱼6.“无农不稳,无粮自乱”说明()A.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B.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C.只要农业发展,其他部门无所谓 D.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7.东北一年一季(熟)的水稻,在海南琼海一年可种四季。这主要得益于海南()A.水源足,灌溉便利 B.纬度低,热量充足 C.温差小,冬冷夏热 D.平原广,土壤肥沃8.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粮食生产历史悠久,且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磁县的主要粮食作物有()A.水稻 B.小麦 C.棉花 D.甜菜9.与珠江三角洲相比,东北平原种植粮食的主要劣势条件是()A.平原面积狭小 B.雨热不同期 C.热量条件较差 D.不利于机械化生产10.下列地区的农业生产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A.在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B.在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林业 C.在新疆地区大力发展水稻生产 D.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力发展淡水养殖业11.我国林地很少的地区是()A.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 B.东南山区和西南地区 C.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 D.东北山区和西北地区12.我国农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人口、耕地、环境等问题的严峻挑战。我国农业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应该是()A.尽可能增加耕地面积 B.尽量增加农产品进口量 C.增加农业人口的数量 D.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13.我国水稻主要分布在()A.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 B.华北平原和东北三江平原 C.闽南地区和新疆吐鲁番盆地 D.珠江三角洲和黄土高原14.如图中①②③④所在地为我国著名的商品农业基地。下列为①②③④四地区及相对应的优势农产品,正确的一组是()A.①——甜菜、水稻、亚麻 B.②——棉花、水稻、油菜籽 C.③——甘蔗、水稻、甜菜 D.④——水稻、亚麻、甜菜15.“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句话反映了()A.地理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B.地理对交通出行的影响 C.地理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D.地理对工业生产的影响16.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显著。说法正确的是()A.农业类型—东耕西牧 B.人口和城市—东疏西密 C.传统民居—南平北尖 D.传统交通工具—南马北船17.读图,完成问题。图中B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A.小麦 B.水稻 C.青稞 D.玉米二.解答题(共3小题)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粮稳天下安。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图1为我国水稻、小麦集中产区分布图,图2为我国二十年来粮食总产量变化统计图。(1)据图1判断,A粮食作物是,B粮食作物是,两种粮食作物集中产区的界线是(山脉)淮河线。A作物集中产区的主要耕地类型是,B作物集中产区的主要耕地类型是。(2)读图2可知,二十年来我国粮食产量整体表现为(波动下降/稳步增长)。(3)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黑河—腾冲一线,我国以耕地为主的地区人口密度(较大/较小),也是我国经济发展较快、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葡萄喜光喜暖,耐干燥、忌潮湿,昼夜温差大的环境利于糖分积累。葡萄沟位于吐鲁番市火焰山西侧。吐鲁番种植葡萄已有2000多年历史,目前葡萄沟种植上百个葡萄品种,设有葡萄主题展览馆、民俗馆、果品交易市场、度假庄园等。随着高速公路贯通、物流企业云集,当地大力引进企业,开发葡萄干等干果加工。从一颗葡萄到一个产业带,葡萄沟“甜蜜产业”蓬勃发展。如图为葡萄沟地理位置图、吐鲁番多年平均各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1)葡萄沟所在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是,该地为气候,全年降水,处于世界葡萄种植的“黄金地带”,干果加工是这里的特色优势产业。(2)吐鲁番在种植业方面主要发展农业,灌溉水源主要来自。(3)从自然和社会角度,简述葡萄沟种植葡萄的有利条件。(4)请从交通、市场、科技、政策等方面,为葡萄沟因地制宜发展“甜蜜产业”提出合理化建议。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玉米喜光,喜温,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2~30℃。中国是玉米生产大国,甲地区与同纬度上的美国玉米带、乌克兰玉米带齐名,被称为“黄金玉米产区”。黑龙江省致力于构建“良种+生产+加工+营销”的“寒地黑土”鲜食玉米产业全产业链体系。为提升鲜食玉米的品质,玉米基地选用非转基因优良品种,采用科学田间种植管理。为了保留玉米最鲜嫩的口感,种植地附近的自动化工厂生产线24小时不停歇。目前,鲜食玉米已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如图为我国玉米主产区分布示意图。(1)简述东北地区半球、纬度位置,并指出甲所处的主要温度带。(2)分析甲地成为“黄金玉米产区”的优势自然条件。(3)说明科学技术在黑龙江鲜食玉米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4)为保障鲜食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简述鲜食玉米企业可以采取的措施。

2024-2025学年湘教版八年级(上)地理寒假作业(十)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DBBBADBBCDA题号121314151617答案DABCAB一.选择题(共17小题)1.我国农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人口、耕地、环境等问题的严峻挑战,你认为我国农业今后发展的方向是()A.努力开垦荒地,林地,增加耕地面积 B.增加农产品进口量,满足人们生活需要 C.增加农业人口的数量,以增加粮食产量 D.发展多种经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考点】我国农业的发展.【答案】D【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业生产发展较快.目前,中国的谷物、肉类、籽棉、油菜籽、茶叶、水果等农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1位;谷物人均占有量接近世界平均水平,棉花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解答】解:中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趋于合理,向着多种经营方向发展。在农业生产水平比较高的东部地区,建设了大量的高产稳产农田;在农业生产水平比较低的地区,培育了新的农业基地。为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还建立了许多以出口创汇为主的农产品基地。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传统农业得以改造升级,城郊农业也蓬勃发展起来。可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同时,储存、保鲜技术的运用,也延长了农产品的储存时间,改变了农产品的消费格局。故选:D。【点评】各地区应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社会状况,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2.走“科技强农之路”是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下列实例充分说明科技在农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是()①袁隆平与他的杂交水稻②温室、大棚里的植物生长③华北、西北等地区推广的滴灌、喷灌技术④长江中下游地区河湖较多,大力发展渔业.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考点】影响农业的因素.【专题】中国的农业.【答案】B【分析】我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实行科学种田,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的根本途径,对于改造传统农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保证农产品的社会有效供给,增加农民的收入,具有重要意义.【解答】解:袁隆平与他的杂交水稻,温室、大棚里的植物生长和华北、西北等地区推广的滴灌、喷灌技术都体现了科技在农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长江中下游地区河湖较多,大力发展渔业体现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农业的发展特点,理解解答即可.3.肉串裹上蘸酱,摊在小饼上,再放段小葱一卷,成就了独特的山东淄博烧烤。小饼、蘸酱的部分原料为当地主要农作物,它们分别是()A.水稻、油菜 B.小麦、花生 C.青稞、甜菜 D.小麦、甘蔗【考点】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中国的农业.【答案】B【分析】油菜主要为我国南方的油料作物,主要种植区为长江中下游平原;花生分布比较普遍,山东、河南两省为主要产区。我国的粮食作物,北方主要以小麦为主,南方主要以水稻为主,所以又有“南稻北麦”之称。【解答】解:淄博位于山东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当地主要农作物有小麦、花生等。小饼是小麦制作的,蘸酱的油是花生榨取的,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作物,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4.一位西藏地区的牧民正在打理自家的牧场,在他的牧场中,饲养的牲畜最可能是()A.细毛羊 B.牦牛 C.滩羊 D.三河马【考点】四大牧区.【专题】中国的农业.【答案】B【分析】我国有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属于温带草原牧场,主要的牲畜是三河牛、三河马;新疆牧区,属于山地牧场,主要的牲畜是细毛羊;青海和西藏牧区,属于高寒牧场,主要的牲畜是牦牛和藏绵羊。【解答】解:西藏位于青藏地区,该地区自然环境特点是高寒,主要的优良牲畜品种是号称“高原之舟”的牦牛,新疆牧区细毛羊,宁夏牧区滩羊,内蒙古牧区三河马。故选:B。【点评】考查西藏牧场的牲畜,牢记作答。5.下列生产活动中,与农业不相关的是()A.在野外,人们开采石油 B.在荒郊,人们植树造林 C.在牧场,人们放养牲畜 D.在河湖,人们网箱养鱼【考点】农业及其主要部门.【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农业.【答案】A【分析】在农田,人们种植庄稼;在牧场,人们饲养牲畜;在山野,人们植树造林;在水域,人们撒网捕鱼…这就是农业,一种直接利用土地资源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一种让“土地奉献”的产业。【解答】解:开采石油属于第二产业中的采矿业,与农业无关;人们植树造林这种产业活动属于农业中的种植业;在牧场,人们饲养牲畜这种产业活动属于农业中的畜牧业;在河湖,人们网箱养鱼这种产业活动属于农业中的渔业。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的范畴,属于基础题。6.“无农不稳,无粮自乱”说明()A.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B.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C.只要农业发展,其他部门无所谓 D.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考点】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农业.【答案】D【分析】农业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先行官。【解答】解:“无农不稳,无粮自乱”说明农业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农业的地位,理解答题即可。7.东北一年一季(熟)的水稻,在海南琼海一年可种四季。这主要得益于海南()A.水源足,灌溉便利 B.纬度低,热量充足 C.温差小,冬冷夏热 D.平原广,土壤肥沃【考点】影响农业的因素.【专题】中国的农业.【答案】B【分析】耕作制度是根据作物的生态适应性与生产条件采用的种植方式,包括单种、复种、休闲、间种、套种、混种、轮作、连作等。我国地域广阔,因积温不同,各地的耕作制度也不一样。【解答】解:东北地区大部分属于中温带,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海南岛全部位于热带,纬度低,热量丰富,一年可种四季。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东北地区和海南岛的气候和农业,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8.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粮食生产历史悠久,且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磁县的主要粮食作物有()A.水稻 B.小麦 C.棉花 D.甜菜【考点】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农业.【答案】B【分析】我国的粮食作物,北方主要以小麦为主,南方主要以水稻为主,所以又有“南稻北麦”之称。【解答】解:磁县位于我国河北省,属于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等,经济作物有棉花,油料作物有花生,甜菜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内蒙古等地,水稻是南方的经济作物。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粮食作物的分布,理解回答即可。9.与珠江三角洲相比,东北平原种植粮食的主要劣势条件是()A.平原面积狭小 B.雨热不同期 C.热量条件较差 D.不利于机械化生产【考点】影响农业的因素.【答案】C【分析】东北平原,在我国的东北部,面积约35万平方千米,是我国最大的平原.【解答】解:东北平原,地势坦荡,黑土面积广大,沃野千里,这是该地种植粮食的优势条件;但该地纬度高,热量条件较差,这是东北平原种植粮食的主要劣势条件。故选:C。【点评】该题考查我国东北平原种植粮食的主要劣势条件.10.下列地区的农业生产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A.在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B.在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林业 C.在新疆地区大力发展水稻生产 D.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力发展淡水养殖业【考点】影响农业的因素.【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中国的农业.【答案】D【分析】农业的发展既受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又受市场需求量、与城市和工矿区的距离、农民文化技术水平等社会条件的影响。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解答】解:A、在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会加重水土流失现象,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B、珠江三角洲位于东南沿海,地形平坦,适宜发展耕作业和渔业,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C、新疆降水稀少,不适应种植水稻,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D、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河湖众多,适宜发展种植业和淡水养殖业,叙述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理解解答即可。11.我国林地很少的地区是()A.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 B.东南山区和西南地区 C.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 D.东北山区和西北地区【考点】三大林区的分布及特点.【答案】A【分析】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我国的三大林区是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解答】解:我国的三大林区是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我国林地很少的地区是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根据题意。故选:A。【点评】学生在学习时一定要观察我国主要土地类型分布示意图,难度适中.12.我国农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人口、耕地、环境等问题的严峻挑战。我国农业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应该是()A.尽可能增加耕地面积 B.尽量增加农产品进口量 C.增加农业人口的数量 D.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考点】我国农业的发展.【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农业.【答案】D【分析】(1)我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2)目前我国的农业现代化相对滞后,农业基础薄弱,机械化程度地。【解答】解: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农业现代化相对滞后,农业基础薄弱,因此今后我国农业应该依靠科技优势,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向着优质、高产、高效的方向发展,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状况,结合教材相关内容理解解答即可。13.我国水稻主要分布在()A.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 B.华北平原和东北三江平原 C.闽南地区和新疆吐鲁番盆地 D.珠江三角洲和黄土高原【考点】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农业.【答案】A【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水稻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地区。【解答】解:我国水稻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华北平原和东北三江平原、黄土高原位于北方地区,新疆吐鲁番盆地位于西北地区。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水稻主要分布地区,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解答。14.如图中①②③④所在地为我国著名的商品农业基地。下列为①②③④四地区及相对应的优势农产品,正确的一组是()A.①——甜菜、水稻、亚麻 B.②——棉花、水稻、油菜籽 C.③——甘蔗、水稻、甜菜 D.④——水稻、亚麻、甜菜【考点】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专题】示意图;中国的农业.【答案】B【分析】油菜主要为我国南方的油料作物,主要种植区为长江中下游平原;花生分布比较普遍,山东、河南两省为主要产区;甜菜是一种性喜温凉的作物,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内蒙古到北疆地区;甘蔗性喜湿热,主要分布在华南及四川盆地,广西壮族自治区为最大产区。我国的粮食作物,北方主要以小麦为主,南方主要以水稻为主,所以又有“南稻北麦”之称。【解答】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作物不同。由图可知,①位于华南地区,最主要的作物是水稻,甜菜、亚麻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②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的优势农产品有棉花、水稻、油菜籽等;③位于四川盆地附近,主要的优势农产品有甘蔗、水稻等,甜菜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④位于东北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而不是水稻。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作物,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15.“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句话反映了()A.地理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B.地理对交通出行的影响 C.地理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D.地理对工业生产的影响【考点】影响农业的因素.【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中国的农业.【答案】C【分析】农业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的发展既受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又受市场需求量、与城市和工矿区的距离、农民文化技术水平等社会条件的影响。【解答】解:“农业的发展既受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又受市场需求量、与城市和工矿区的距离、农民文化技术水平等社会条件的影响;“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指适时适量的降水对农作物有利,说明气候对农业影响大。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解答即可。16.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显著。说法正确的是()A.农业类型—东耕西牧 B.人口和城市—东疏西密 C.传统民居—南平北尖 D.传统交通工具—南马北船【考点】我国农业的发展.【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农业.【答案】A【分析】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显著,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特点。如:南蔗北菜、南稻北麦、东耕西牧、南尖北平、南船北马等。【解答】解:受气候条件的影响,我国农业类型是东耕西牧,A正确;我国东部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人口、城市分布的特点是东密西疏,B错误;我国南方地区降水多,北方地区降水少,传统民居是南尖北平,C错误;我国传统交通工具是南船北马,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熟记课本知识点分析后解答即可。17.读图,完成问题。图中B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A.小麦 B.水稻 C.青稞 D.玉米【考点】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专题】示意图;中国的农业.【答案】B【分析】读图可得,A是北方地区,B是南方地区,C是西北地区,D是青藏地区。【解答】解:我国的粮食作物,北方主要以小麦为主,南方主要以水稻为主,所以又有“南稻北麦”之称。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农作物的分布,读图解答即可。二.解答题(共3小题)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粮稳天下安。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图1为我国水稻、小麦集中产区分布图,图2为我国二十年来粮食总产量变化统计图。(1)据图1判断,A粮食作物是小麦,B粮食作物是水稻,两种粮食作物集中产区的界线是秦岭(山脉)淮河线。A作物集中产区的主要耕地类型是旱地,B作物集中产区的主要耕地类型是水田。(2)读图2可知,二十年来我国粮食产量整体表现为稳步增长(波动下降/稳步增长)。(3)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黑河—腾冲一线,我国以耕地为主的地区人口密度较大(较大/较小),也是我国经济发展较快、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考点】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耕地的分布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专题】示意图;中国的农业.【答案】(1)小麦;水稻;秦岭;旱地;水田;(2)稳步增长;(3)较大。【分析】我国的粮食作物,北方主要以小麦为主,南方主要以水稻为主,所以又有“南稻北麦”之称。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据题干中信息解答。【解答】解:(1)由图1可知,A作物集中产区主要分布于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所以其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B作物集中产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所以其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两种作物集中产区的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2)由图2可知,二十年来,我国粮食产量总体上稳步增长的趋势,这跟我国农业科技的进步密切相关。(3)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黑河一腾冲一线,此线以东人口稠密,以西人口稀疏。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该线东侧,人口密度较大。故答案为:(1)小麦;水稻;秦岭;旱地;水田;(2)稳步增长;(3)较大。【点评】本题以我国水稻、小麦集中产区分布图和我国二十年来粮食总产量变化统计图为材料,涉及我国粮食作物的分布、耕地类型、我国农业生产取得的成就、人口分布特点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葡萄喜光喜暖,耐干燥、忌潮湿,昼夜温差大的环境利于糖分积累。葡萄沟位于吐鲁番市火焰山西侧。吐鲁番种植葡萄已有2000多年历史,目前葡萄沟种植上百个葡萄品种,设有葡萄主题展览馆、民俗馆、果品交易市场、度假庄园等。随着高速公路贯通、物流企业云集,当地大力引进企业,开发葡萄干等干果加工。从一颗葡萄到一个产业带,葡萄沟“甜蜜产业”蓬勃发展。如图为葡萄沟地理位置图、吐鲁番多年平均各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1)葡萄沟所在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是乌鲁木齐,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少,处于世界葡萄种植的“黄金地带”,干果加工是这里的特色优势产业。(2)吐鲁番在种植业方面主要发展绿洲农业,灌溉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3)从自然和社会角度,简述葡萄沟种植葡萄的有利条件。(4)请从交通、市场、科技、政策等方面,为葡萄沟因地制宜发展“甜蜜产业”提出合理化建议。【考点】我国农业的发展;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专题】示意图;中国的农业.【答案】(1)乌鲁木齐;温带大陆性;少;(2)绿洲;高山冰雪融水;(3)①光照充足,有利于葡萄的光合作用;②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葡萄糖分的积累;③葡萄种植历史悠久;④有铁路、公路贯通,交通便利;⑤政府政策支持;⑥市场广阔;(4)①完善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②加强物流运力,扩大消费市场;③利用科技加强品种研发;④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⑤加大宣传力度;⑥提高产品品质。【分析】新疆地处内陆,气温冷热变化剧烈,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态势。新疆的东部和南部降水甚少,吐鲁番盆地西部的托克逊年降水量仅5.9毫米,是全国降水最少的地方。新疆西北部因受西风气流的影响,降水略多一些.由于海拔较高和云量较少,本区成为太阳辐射高值区。本区河流稀少,且大多数是内流河。总的来说,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解答】解:(1)读图可知,葡萄沟位于我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行政中心为乌鲁木齐。地处西北内陆地区,由于距海较远,又有山岭的重重阻隔,海洋上的湿润流难以到达,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所以沙漠广布。处于世界葡萄种植的“黄金地带”,干果加工是这里的特色优势产业。(2)吐鲁番深居内陆、地形闭塞,气候干旱,种植业方面主要发展绿洲农业,其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3)从自然条件看:一方面葡萄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温高,晴天多,日照充足且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葡萄的光合作用和养分,糖分的积累;另一方面葡萄沟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纯净无污染,使得该地区的葡萄品质优良。从社会经济条件看:①葡萄沟种植葡萄历史悠久,有较为成熟的农业技术;②葡萄沟劳动力资源充足;③该地区有铁路、公路贯通,交通便利。(4)从交通看,葡萄沟需要合理规划交通线路,使交通更加便捷,方便产品的运输和旅游业的发展;从市场看,葡萄沟需要积极加强宣传力度,扩大消费市场;从科技看,葡萄沟需要依靠科技的优势,进行新品种.新工艺的研发,积极推广滴灌等先进的灌溉技术,提高葡萄产量和效益;从政策看,葡萄沟的发展应该紧跟国家政策,并争取国家优惠政策的支持;另外还需要提高产品的品质,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故答案为:(1)乌鲁木齐;温带大陆性;少;(2)绿洲;高山冰雪融水;(3)①光照充足,有利于葡萄的光合作用;②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葡萄糖分的积累;③葡萄种植历史悠久;④有铁路、公路贯通,交通便利;⑤政府政策支持;⑥市场广阔;(4)①完善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②加强物流运力,扩大消费市场;③利用科技加强品种研发;④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⑤加大宣传力度;⑥提高产品品质。【点评】本题以葡萄沟地理位置图、吐鲁番多年平均各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为材料,涉及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农业生产的影响因素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玉米喜光,喜温,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2~30℃。中国是玉米生产大国,甲地区与同纬度上的美国玉米带、乌克兰玉米带齐名,被称为“黄金玉米产区”。黑龙江省致力于构建“良种+生产+加工+营销”的“寒地黑土”鲜食玉米产业全产业链体系。为提升鲜食玉米的品质,玉米基地选用非转基因优良品种,采用科学田间种植管理。为了保留玉米最鲜嫩的口感,种植地附近的自动化工厂生产线24小时不停歇。目前,鲜食玉米已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如图为我国玉米主产区分布示意图。(1)简述东北地区半球、纬度位置,并指出甲所处的主要温度带。(2)分析甲地成为“黄金玉米产区”的优势自然条件。(3)说明科学技术在黑龙江鲜食玉米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4)为保障鲜食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简述鲜食玉米企业可以采取的措施。【考点】影响农业的因素;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专题】示意图;中国的农业.【答案】(1)东北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纬度位置为40°N﹣53°N;甲处主要温度带为中温带;(2)甲地区位于东北平原,地势平坦,便于大规模机械化种植;黑土广布,土壤肥沃;当地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当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符合玉米喜光、喜温的生长习性;(3)改良玉米品种,提升玉米的品质;采用科学田间种植管理;为保留玉米最鲜嫩的口感,24小时不停歇自动化生产;(4)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引进科学技术与人才,改良玉米品种;对玉米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树立品牌,与当地特色相结合,打造生态旅游农业等。【分析】(1)东北地区位于我国东北部,主要位于中温带。(2)东北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符合玉米喜光、喜温的生长习性;当地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3)黑龙江省将科技运用于提升玉米品质、改良玉米品种、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改良玉米品种,提升玉米的品质;采用科学田间种植管理;为保留玉米最鲜嫩的口感,24小时不停歇自动化生产。(4)为保障鲜食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从政府、技术、品牌、旅游业等方面提出措施。【解答】解:(1)读图可知,东北地区位于我国东北部,因此半球位置为北半球和东半球;图中穿过东北地区的两条纬线为40°N和50°N,东北地区黑龙江省位于我国最北端,因此纬度位置为40°N﹣53°N;图中甲处为东北平原,温度带为中温带。(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包括:光照、热量、水分、土壤、地形。东北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符合玉米喜光、喜温的生长习性;当地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甲处地形以平原为主,为东北平原,地势平坦,便于大规模机械化种植;黑土广布,土壤肥沃。(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黑龙江省将科技运用于提升玉米品质、改良玉米品种、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改良玉米品种,提升玉米的品质;采用科学田间种植管理;为保留玉米最鲜嫩的口感,24小时不停歇自动化生产。(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保障鲜食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从政府、技术、品牌、旅游业等方面提出措施: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引进科学技术与人才,改良玉米品种;对玉米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树立品牌,与当地特色相结合,打造生态旅游农业等。故答案为:(1)东北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纬度位置为40°N﹣53°N;甲处主要温度带为中温带;(2)甲地区位于东北平原,地势平坦,便于大规模机械化种植;黑土广布,土壤肥沃;当地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当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符合玉米喜光、喜温的生长习性;(3)改良玉米品种,提升玉米的品质;采用科学田间种植管理;为保留玉米最鲜嫩的口感,24小时不停歇自动化生产;(4)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引进科学技术与人才,改良玉米品种;对玉米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树立品牌,与当地特色相结合,打造生态旅游农业等。【点评】本题以东北地区示意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考点卡片1.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知识点的认识】我国行政区划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目前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23个省:河北省(冀,行政中心:石家庄)、山西省(晋,行政中心:太原)、辽宁省(辽,行政中心:沈阳)、吉林省(吉,行政中心:长春)、黑龙江省(黑,行政中心:哈尔滨)、江苏省(苏,行政中心:南京)、浙江省(浙,行政中心:杭州)、湖南省(湘,行政中心:长沙)、广东省(粤,行政中心:广州)、海南省(琼,行政中心:海口)、四川省(川或蜀,行政中心:成都)、贵州省(贵或黔,行政中心:贵阳)、云南省(云或滇,行政中心:昆明)、陕西省(陕或秦,行政中心:西安)、甘肃省(甘或陇,行政中心:兰州)、安徽省(皖,行政中心:合肥)、福建省(闽,行政中心:福州)、江西省(赣,行政中心:南昌)、山东省(鲁,行政中心:济南)、河南省(豫,行政中心:郑州)、湖北省(鄂,行政中心:武汉)、青海省(青,行政中心:西宁)、台湾省(台,行政中心:台北).5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行政中心:呼和浩特)、广西壮族自治区(桂,行政中心:南宁)、西藏自治区(藏,行政中心:拉萨)、宁夏回族自治区(宁,行政中心:银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行政中心:乌鲁木齐).4个直辖市:北京市(京,行政中心:北京)、天津市(津,行政中心:天津)、上海市(泸,行政中心:上海)、重庆市(渝,行政中心:重庆).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港,行政中心: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澳,行政中心:澳门).【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对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的认识,基础知识,一般以选择、解答填空形式出题.例:填表格:省区名称陕西广东简称蜀新行政中心南宁分析:陕西省的简称是陕或秦,行政中心是西安,四川省的行政中心四成都,简称是川或蜀,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简称是桂,行政中心是南宁,广东省的简称是粤,行政中心是广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简称是新,行政中心是乌鲁木齐.解答:陕西省的简称是陕或秦,行政中心是西安,四川省的行政中心四成都,简称是川或蜀,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简称是桂,行政中心是南宁,广东省的简称是粤,行政中心是广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简称是新,行政中心是乌鲁木齐.故答案为:省区名称陕西四川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陕或秦蜀桂粤新行政中心西安成都南宁广州乌鲁木齐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省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解题思路点拔】解题的关键是熟记我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位置概况.可结合我国政区图来理解记忆.2.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知识点的认识】以各个地区活动积温的多少为标准,按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热量指标划分的地带:23°26′N(北回归线)到23°26′S(南回归线)为热带;北纬(南纬)23°26′到北纬(南纬)66°34′(北极圈、南极圈)为南、北温带;北纬(南纬)66°34′到北纬(南纬)90度为南、北寒带.【命题的方向】例:我国温度带划分的主要指标是()A.气温日较差B.活动积温C.日平均气温D.年平均气温分析:在我国,从北到南习惯上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等.秦岭﹣淮河线以南,主要是我国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广东省的雷州半岛、海南省以及台湾省的南部属于热带,其余均属于亚热带.解答:根据各地的活动积温,气象部门一般将中国自南向北粗略划分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五个温度带.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南是热带和亚热带,其中仅云南的西双版纳、广东的雷州半岛、海南省和台湾的南部为热带,其余地区为亚热带.秦岭一淮河以北为温带,其中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和塔里木盆地为暖温带,大兴安岭北段为寒温带,其余地区是中温带.青藏高原因地势高,气候条件比较独特,属于高寒气候地区.故选:B.点评:考查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依据,要理解解答.【解题思路点拔】熟记掌握温度带的划分依据与分布概况.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3.耕地的分布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知识点的认识】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北方的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南方的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目前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沙漠化、乱占耕地等使得耕地减少,人口的增加使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持续下降的势头难以逆转.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然而,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对耕地的分布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的认识,基础知识,一般以选择、解答填空形式出题.例: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湿润的平原、丘陵、盆地(地形)区,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分析:中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拥有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对土地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然而,中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所占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解答:中国各类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区域差异明显.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以及低缓丘陵地区,西部耕地较少,而且分布零散.中国各地区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别很大.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生产力高,集中了全国92%的耕地和林地.其中,南方多丘陵、山地;北方平原广阔,耕地多;南方气候湿热多雨,以水田为主;北方降水偏少,气温略低,以旱地为主.西北内陆光照充足,热量也较为丰富,但干旱少雨,水源不足,以草地和荒漠为主.青藏高原区光照虽充足,但高而寒冷,土地生产力较低.故答案为:平原、丘陵、盆地;旱地;水田.点评: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1/3.因此,“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解题思路点拔】熟记耕地的分布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当今我国人地问题越来越严重,保护耕地刻不容缓.4.农业及其主要部门【知识点的认识】农业,是指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产业部门,是以土地资源为生产对象的部门.为通过培育动植物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我们把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农业主要部门: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水产业.【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对农业及其主要部门的认识,基础知识,一般以选择、解答填空形式出题.例:(2014•海南)读下表,根据因地制宜原则,该地区最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我国某地土地资源构成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其他比重7.1%15.7%48.23%28.97%A.种植业B.林业C.渔业D.畜牧业分析: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山区和丘陵地区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山区和丘陵地区;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山区和丘陵地区.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解答:分析图表可知,该地主要以草地为主,根据因地制宜原则,该地区最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畜牧业.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读图解答即可.【解题思路点拔】认识农业及其主要部门.我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生产结构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副业;但数千年来一直以种植业为主.5.我国农业的发展【知识点的认识】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的传统和基础产业.随着我国农业的基础条件、投入程度、科技程度等的不断改良和进步,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使农民各方面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良.但是,我国在农业发展中仍然面临着许多的问题与挑战.因此,增进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实行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农业是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东耕西牧”是我国的农业特色.【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对我国农业的发展的认识,基础知识,一般以选择、解答填空形式出题.例:我国人口多、耕地少,为解决粮食问题,必须()A.减少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B.增加开垦荒地,以增加粮食产量C.开垦草原,扩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D.坚持走科教兴国的道路,提高农业生产力分析:我国人口多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保持社会稳定,始终是我国的一个重大问题.解答:我国人口多、耕地少,为解决粮食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坚持走科教兴国的道路,提高农业生产力;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好耕地.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解决粮食问题的途径,理解解答即可.【解题思路点拔】了解熟记我国农业的发展概况.现状是人多耕地少,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紧迫任务.根据我国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社会状况,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6.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知识点的认识】一、粮食作物1.麦子:春小麦(东北地区),冬小麦(华北地区)2.水稻:南方地区,如湖南、江苏二、经济作物1.油菜:四川2.花生:山东3.甜菜:华北地区4.大豆:东北华北地区5.棉花:华北地区、南疆地区(新疆南部,即天山南部)6.玉米:东北地区【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对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的认识,基础知识,多为简单题型。例:(2014•烟台)如表是我国某省多年平均农作物种子面积统计表,据此推测该省可能位于()农作物水稻油菜棉花其它种植面积(%)662842A.亚热带季风气候区B.温带季风气候区C.温带大陆性气候区D.高原山地气候区分析:在农田,人们种植庄稼;在牧场,人们放牧牲畜;在山野,人们植树造林;在水域,人们撒网捕鱼…这就是农业,一种直接利用土地、气候和水资源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一种让“土地奉献”的产业。解答:南方地区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是全国重要的水稻、油菜、生猪、柑橘、茶叶、棉花、桑蚕、甘蔗、水产和热带作物产区。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是国内举足轻重的商品粮基地。故选:A。点评:各地区应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社会状况,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解题思路点拔】熟记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概况。7.四大牧区【知识点的认识】内蒙古牧区:分布着我国最大的草原,可利用草场0.68亿公顷,约占全国草场面积的1/4.随降水条件的变化,全区草场从东到西,分为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草场.家畜也相应地由牛、马、绵羊向山羊、骆驼过度分布.东部的呼伦贝尔盟是有名的三河马、三河牛产区.全区以天然草场放牧为主,已由过去长年游牧走向四季轮牧.新疆牧区:新疆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属山地牧区.主要分布于天山以北的北疆和南疆西部山区.随山地海拔的变化,从低处的荒漠到高山草地,形成垂直分布的不同牧场.按气候的寒暖、地形的坡向、牧草的情况,分成四季牧场,实行转季放牧,轮流利用.优良畜种有伊犁牛、伊犁马、伊犁白猪、新疆大尾羊、阿尔泰大尾羊等.国家已把阿尔泰地区确定为我国大尾羊商品生产基地.西藏牧区:西藏属高寒牧区.草场资源以高山草甸、高原宽谷草场面积最大.牧畜品种主要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牲畜对高寒缺氧的高原环境适应性强.藏北有“春放水边,夏放山,秋放山坡,冬放滩”的牧谚;藏南有“春季牧场在山腰,夏季牧场在平坡,秋季牧场在山顶,冬季牧场在阳坡”的说法.西藏牧民过去长期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现在农牧交错地区基本实现定居,牧区尚属半定居状态.青海牧区:青海属草原牧区.天然草原可划分为草甸草场、灌丛草甸草场、草原草场、沼泽草场、荒漠草场和森林草场等,其中,以草原草场、草甸草场面积最大.天然牧场集中在青海湖环湖区、青南高原区和柴达木盆地区.主要牧畜有青海藏羊、哈萨克羊、河曲马、玉树马等.由于长期沿袭传统的自然放牧,靠天养畜的粗放经营方法,畜牧业发展缓慢,而且不稳定,出栏率和商品率低.【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对我国四大牧区的认识,基础知识,一般以选择、解答填空形式出题.例:(2014秋•丰南区月考)我国四大牧区中位于西北地区的有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位于青藏地区的有青海牧区、西藏牧区.分析:我国的四大牧区是: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解答:我国有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属于温带草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