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地理寒假作业(八)_第1页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地理寒假作业(八)_第2页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地理寒假作业(八)_第3页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地理寒假作业(八)_第4页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地理寒假作业(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地理寒假作业(八)一.选择题(共17小题)1.下列行为中,符合“绿色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人走灯不灭,照亮房间 B.讲卫生,多用一次性餐具 C.关紧水龙头,防止滴漏 D.求美味,多吃炭火烧烤2.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大 B.南水北调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了华北缺水问题 C.土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可以任意利用 D.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匮乏3.关于我国自然资源基本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总量少 B.人均资源占有量多 C.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D.自然资源种类少4.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B.矿产资源十分匮乏 C.对资源的开发没有浪费 D.我国自然资源状况十分乐观5.有人说中国是资源大国,又有人说中国是资源小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很丰富 B.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很贫乏 C.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 D.自然资源总量不足,人均占有量丰富6.读表,表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中国重要资源在世界位次表自然资源位次(已探明)耕地面积森林面积水资源总量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第3位第4位第8位第6位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的位次第53位第67位第121位第110位A.矿产资源 B.耕地资源 C.森林资源 D.水资源7.如表为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比较数据表(世界平均=100%),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得出的正确结论是()资源种类水林地耕地天然气石油中国人均/世界平均25%20%33%6.5%6.1%A.表中所有资源都是可再生资源 B.表中反映出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较少 C.我国不需要进口石油和天然气 D.跨流域调水能提高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8.该资料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自然资源已探明的矿产资源耕地面积河流年径流量森林面积总量居世界位次3466人均量与世界量比值1/21/31/41/5A.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大 B.总量贫乏,人均占有量不足 C.总量贫乏,人均占有量大 D.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9.下列有关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B.地区分布均匀 C.水资源利用合理 D.林地主要分布在西部非季风区10.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自然界中存在的都是自然资源 C.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 D.非可再生资源应该加速开发使用11.读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较图,如图反映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A.总量丰富 B.人均占有量少 C.需求量大 D.种类较少12.下表能正确反映出我国自然资源特点的是()自然资源已探明的矿产资源耕地面积河流年径流量森林面积总量居世界位次3465人均量与世界平均量比值1/22/51/41/3A.自然资源种类少,品种齐全 B.大多是非可再生资源,目前不宜开采 C.矿产资源丰富,可无限制地开发利用 D.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13.对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必须合理利用和注意保护 B.石油和天然气不断从地下冒出,所以油气资源是可再生资源 C.生物资源是可以更新的,不必合理利用和注意保护 D.水资源、土地资源和气候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14.我国自然资源存在的问题,可以用“开源”与“节流”解决,以下属于“开源”的是()A.节约资源,杜绝资源浪费现象 B.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C.改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D.发展循环经济,废弃物最小化15.自然资源是有利于人类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和能量,下列关于自然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也丰富 B.对可再生资源要合理利用,并且注意保护和培育 C.珠江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D.太阳能和天然气都是非可再生资源16.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A.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B.自然资源总量少,但品种齐全 C.地资源人均占有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D.自然资源分布均匀17.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人均占有量少 B.应有计划,综合利用煤、铁、石油这类可再生资源 C.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资源就是自然资源 D.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二.解答题(共3小题)18.我国为实现“双碳目标”,加快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读我国风电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按自然资源的再生情况划分,风能属于资源。(2)A、B、C、D四地中风能丰富的是、(填字母)。(3)A地风电场发电量最大的季节是,原因是。(4)对比A、C两地风电场数量差异,并从社会经济方面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5)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大力发展风能发电的重要意义有哪些?19.2023年上半年,淄博烧烤带火了一座城市。结合下面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如图是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图。材料二:下表是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我国自然资源人均量占世界人均量的比例表。自然资源土地矿产耕地径流量森林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33565我国人均量占世界人均量的比例1/21/22/51/41/3材料三:《中国环境报》有一篇报道:吃烧烤等于“吞森林”,该报呼吁不能“为嘴伤林”。报道中介绍了两名中学生针对大街小巷到处分布烧烤的现象,算了一笔账,呼吁社会公众“口下留情救树林”。(1)阅读材料一,从图中来看,淄博主要位于区。(2)阅读材料二,我国自然资源中,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人均占有量二分之一的有(写一个)等,我国各类自然资源总量位居世界,但人均量占比较低,这体现我国自然资源具有的特征,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3)阅读材料二、三,我国森林资源位居世界第位,森林资源属于(填“可再生资源”或“非可再生资源”),请你为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提出建议(至少答出2点)。20.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如下表。中国自然资源陆地面积矿产资源耕地面积江河年经流量森林面积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33465人均量占世界人均量的比例<1/2<1/22/51/41/3材料二:据联合国《2030年人口预测》报告,中国人口预计将在2030年达到峰值,届时人口总数超过14.5亿。材料三: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庞大,自2000年迈入老龄化社会之后,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2022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8004万人,占19.8%,比上年老龄人口增加1268万人,比重上升0.9个百分点。(1)材料说明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人均的特征;矿产资源属于(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2)人口过多或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资源消耗(快/慢)。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为了使我国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我国政府把实行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3)材料三反应我国的人口问题是;可采取的对策是(写一点)。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地理寒假作业(八)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CDCACABDACB题号121314151617答案DABBAA一.选择题(共17小题)1.下列行为中,符合“绿色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人走灯不灭,照亮房间 B.讲卫生,多用一次性餐具 C.关紧水龙头,防止滴漏 D.求美味,多吃炭火烧烤【考点】依法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专题】生态环境类简答题;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与国际合作.【答案】C【分析】“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关紧水龙头,防止滴漏,节约资源,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人走灯不灭,照亮房间,浪费电能,不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多吃炭火烧烤,浪费了木材资源,不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多用一次性餐具,浪费资源,不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符合“绿色低碳”生活理念,理解答题即可。2.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大 B.南水北调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了华北缺水问题 C.土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可以任意利用 D.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匮乏【考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答案】D【分析】我国拥有辽阔的国土,无论蓝色的海洋,还是浩瀚的沙漠,无论绵延的山区,还是奔腾的江河,都蕴藏着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解答】解: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故A选项错误;南水北调工程能缓解华北地区缺水,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故B选项错误;土地资源虽然属于可再生资源,但也不能任意利用,故C选项错误;我国耕地后备资源不足,故D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及利用等,在把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理解答题。3.关于我国自然资源基本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总量少 B.人均资源占有量多 C.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D.自然资源种类少【考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中国的自然资源.【答案】C【分析】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是: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解答】解:结合所学知识点可得,我国自然资源种类丰富,资源总量大,很多自然资源的总量位于世界前列,但是由于人口较多,人均占有量少。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4.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B.矿产资源十分匮乏 C.对资源的开发没有浪费 D.我国自然资源状况十分乐观【考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答案】A【分析】自然资源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和能量,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土地、森林、水等,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称为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如果不被合理利用和保护,可能会失去其可再生性。煤炭、石油、铁矿等,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会再生,称为非可再生资源。【解答】解: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种类齐全,但由于人口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我国矿产资源丰富,对资源的开发浪费严重,自然资源状况不容乐观。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资源的基本特征,要分析理解解答。5.有人说中国是资源大国,又有人说中国是资源小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很丰富 B.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很贫乏 C.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 D.自然资源总量不足,人均占有量丰富【考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答案】C【分析】自然资源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和能量,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土地、森林、水等,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称为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如果不被合理利用和保护,可能会失去其可再生性。煤炭、石油、铁矿等,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会再生,称为非可再生资源。【解答】解:我国地大物博,自然资源总量位居世界前列,是名符其实的资源大国;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就会少,甚至会出现相对短缺的状况。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资源的基本特征,要分析理解解答。6.读表,表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中国重要资源在世界位次表自然资源位次(已探明)耕地面积森林面积水资源总量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第3位第4位第8位第6位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的位次第53位第67位第121位第110位A.矿产资源 B.耕地资源 C.森林资源 D.水资源【考点】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自然资源的分类.【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答案】A【分析】我国地大物博,自然资源总量位居世界前列,是名符其实的资源大国;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就会少,甚至会出现相对短缺的状况。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解答】解:自然资源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和能量,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土地、森林、水等,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称为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如果不被合理利用和保护,可能会失去其可再生性。煤炭、石油、铁矿等,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会再生,称为非可再生资源。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资源的基本特征,要分析理解解答。7.如表为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比较数据表(世界平均=100%),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得出的正确结论是()资源种类水林地耕地天然气石油中国人均/世界平均25%20%33%6.5%6.1%A.表中所有资源都是可再生资源 B.表中反映出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较少 C.我国不需要进口石油和天然气 D.跨流域调水能提高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考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答案】B【分析】我国地大物博,自然资源总量位居世界前列,是名符其实的资源大国;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就会少,甚至会出现相对短缺的状况。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解答】解:读图可知,表中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资源;表中反映出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较少;我国石油和天然气人均比重低,我国需要进口石油和天然气;跨流域调水不能提高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我国应提倡节约用水。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自然资源的特点及我国自然资源的概况,要分析理解解答。8.该资料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自然资源已探明的矿产资源耕地面积河流年径流量森林面积总量居世界位次3466人均量与世界量比值1/21/31/41/5A.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大 B.总量贫乏,人均占有量不足 C.总量贫乏,人均占有量大 D.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考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答案】D【分析】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和能量,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土地、森林、水等,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称为可再生资源。煤炭、石油、铁矿等,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会再生,称为非可再生资源。【解答】解:我国地大物博,自然资源总量位居世界前列,是名符其实的资源大国;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就会少,甚至会出现相对短缺的状况。读表、该资料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资源的基本特征,要分析理解解答。9.下列有关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B.地区分布均匀 C.水资源利用合理 D.林地主要分布在西部非季风区【考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答案】A【分析】自然资源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和能量,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土地、森林、水等,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称为可再生资源。煤炭、石油、铁矿等,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会再生,称为非可再生资源。【解答】解:我国地大物博,自然资源总量位居世界前列,是名符其实的资源大国;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就会少,甚至会出现相对短缺的状况。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资源的基本特征,要分析理解解答。10.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自然界中存在的都是自然资源 C.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 D.非可再生资源应该加速开发使用【考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答案】C【分析】我国拥有辽阔的国土,无论蓝色的海洋,还是浩瀚的沙漠,无论绵延的山区,还是奔腾的江河,都蕴藏着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从这方面看,中国又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解答】解:A.多数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时,它们的再生周期就会延长,甚至变为非可再生资源。故A不符合题意;B.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故B不符合题意;C.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足。故C符合题意;D.非可再生资源应尽可能综合利用,注意节约,避免浪费和破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我国自然资源的概况,让学生掌握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分类等,熟记知识点解答即可。11.读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较图,如图反映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A.总量丰富 B.人均占有量少 C.需求量大 D.种类较少【考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专题】示意图;中国的自然资源.【答案】B【分析】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人类可以直接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可分为三类,一是不可更新资源,如各种金属和非金属矿物、化石燃料等,需要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能形成;二是可更新资源,指生物、水、土地资源等,能在较短时间内再生产出来或循环再现;三是取之不尽的资源,如风力、太阳能等,被利用后不会导致贮存量减少。【解答】解: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人类可以直接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读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比较图可知,我国煤炭、耕地、水资源、天然气及石油资源等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说明我国大部分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占有量少,B正确,图示信息无法反映我国的资源总量,需求量,AC错误;由图可知,我国资源种类较多,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读图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答即可。12.下表能正确反映出我国自然资源特点的是()自然资源已探明的矿产资源耕地面积河流年径流量森林面积总量居世界位次3465人均量与世界平均量比值1/22/51/41/3A.自然资源种类少,品种齐全 B.大多是非可再生资源,目前不宜开采 C.矿产资源丰富,可无限制地开发利用 D.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考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答案】D【分析】自然资源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和能量,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海洋资源等。【解答】解:我国地大物博,自然资源总量位居世界前列,是名符其实的资源大国;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就会少,甚至会出现相对短缺的状况。读图可知,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资源的基本特征,要分析理解解答。13.对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必须合理利用和注意保护 B.石油和天然气不断从地下冒出,所以油气资源是可再生资源 C.生物资源是可以更新的,不必合理利用和注意保护 D.水资源、土地资源和气候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考点】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自然资源的分类.【专题】配对题.【答案】A【分析】自然资源是指对人类有利于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等.它包括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解答】解: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就要利用资源,我们对资源的利用要做到节约和合理利用。A.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必须合理利用和注意保护;B.石油和天然气是非可再生资源;C.生物资源是可以更新的,可再生资源即使数量再大,总会有用完的一天,所以要节约合理利用;D.水资源、土地资源和气候资源是可再生资源故选:A。【点评】考查了在利用资源时的正确态度,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基础题.14.我国自然资源存在的问题,可以用“开源”与“节流”解决,以下属于“开源”的是()A.节约资源,杜绝资源浪费现象 B.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C.改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D.发展循环经济,废弃物最小化【考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答案】B【分析】“开源”与“节流”是解决自然资源问题的根本措施,开源就是资源的来源,节流就是减少资源的消耗。【解答】解:节约资源,杜绝资源浪费现象、改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及发展循环经济,废弃物最小化都是属于节流措施;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属于开源(开发新的能源)措施。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知识,理解解答即可。15.自然资源是有利于人类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和能量,下列关于自然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也丰富 B.对可再生资源要合理利用,并且注意保护和培育 C.珠江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D.太阳能和天然气都是非可再生资源【考点】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自然资源的分类.【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答案】B【分析】我国拥有辽阔的国土,无论蓝色的海洋,还是浩瀚的沙漠,无论绵延的山区,还是奔腾的江河,都蕴藏着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从这方面看,中国又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对于再生速度受到自身繁殖能力和外界环境条件影响的可再生资源,应有计划、有限制地加以开发利用。由于非可再生资源的形成周期极为漫长,在人类历史时期几乎不能再生,因而对于这类自然资源,应尽可能综合利用,注意节约,避免浪费和破坏。【解答】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对可再生资源要合理利用,并且注意保护和培育;珠江水如果不合理利用也会枯竭;太阳能是可再生资源,天然气都是非可再生资源。故选:B。【点评】考查我国的自然资源及开发与利用,要理解记忆。16.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A.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B.自然资源总量少,但品种齐全 C.地资源人均占有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D.自然资源分布均匀【考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答案】A【分析】自然资源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和能量,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海洋资源等。【解答】解:我国地大物博,自然资源总量位居世界前列,是名符其实的资源大国;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就会少,甚至会出现相对短缺的状况。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资源的基本特征,要分析理解解答。17.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人均占有量少 B.应有计划,综合利用煤、铁、石油这类可再生资源 C.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资源就是自然资源 D.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考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答案】A【分析】我国拥有辽阔的国土,无论蓝色的海洋,还是浩瀚的沙漠,无论绵延的山区,还是奔腾的江河,都蕴藏着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解答】解:我国资源总量丰富,种类多,人均占有量少,故A正确;煤、铁、石油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故B错误;存在于自然界并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资源就是自然资源,故C错误;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也不是取之不尽的,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及利用等,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理解答题。二.解答题(共3小题)18.我国为实现“双碳目标”,加快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读我国风电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按自然资源的再生情况划分,风能属于可再生资源。(2)A、B、C、D四地中风能丰富的是A、C(填字母)。(3)A地风电场发电量最大的季节是冬季,原因是靠近冬季风发源地,风力强劲,大风天气多。(4)对比A、C两地风电场数量差异,并从社会经济方面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5)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大力发展风能发电的重要意义有哪些?【考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答案】(1)可再生;(2)A;C;(3)冬季;靠近冬季风发源地,风力强劲,大风天气多;(4)C处比A处多,C处工农业发达,能源需求大;(5)有利于缓解东部能源紧张问题,有利于改善东部大气质量。【分析】自然资源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和能量,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土地、森林、水等,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称为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如果不被合理利用和保护,可能会失去其可再生性。煤炭、石油、铁矿等,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会再生,称为非可再生资源。【解答】解:(1)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等,可再生资源是用完了可以再生或可以循环使用,非可再生资源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用完了就不能再生的资源,风能属于可再生资源,可以不断循环。(2)由图可以看出,A、B、C、D四地中风能丰富的是A和C,A处受冬季风影响大,C处位于沿海,夏季风影响大。(3)A深居内陆,距海较远,近冬季风源地,风力强劲,大风天气多,冬季风力发电量最大。(4)根据图示,C地风电场比A地多,是由于A地人口稀疏,市场需求小;C地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能源需求大。(5)我国东部地区常规能源少,人口和城市密集、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发展风能发电有利于缓解能源紧张问题,同时有利于改善大气质量。故答案为:(1)可再生;(2)A;C;(3)冬季;靠近冬季风发源地,风力强劲,大风天气多;(4)C处比A处多,C处工农业发达,能源需求大;(5)有利于缓解东部能源紧张问题,有利于改善东部大气质量。【点评】本题以我国风电场分布为材料,涉及自然资源分类、风电场的分布、风能发电的意义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地理文化知识。19.2023年上半年,淄博烧烤带火了一座城市。结合下面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如图是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图。材料二:下表是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我国自然资源人均量占世界人均量的比例表。自然资源土地矿产耕地径流量森林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33565我国人均量占世界人均量的比例1/21/22/51/41/3材料三:《中国环境报》有一篇报道:吃烧烤等于“吞森林”,该报呼吁不能“为嘴伤林”。报道中介绍了两名中学生针对大街小巷到处分布烧烤的现象,算了一笔账,呼吁社会公众“口下留情救树林”。(1)阅读材料一,从图中来看,淄博主要位于半湿润区。(2)阅读材料二,我国自然资源中,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人均占有量二分之一的有耕地(写一个)等,我国各类自然资源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但人均量占比较低,这体现我国自然资源具有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特征,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我国人口众多。(3)阅读材料二、三,我国森林资源位居世界第5位,森林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填“可再生资源”或“非可再生资源”),请你为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提出建议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筷子;参加义务植树劳动等(至少答出2点)。【考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答案】(1)半湿润;(2)耕地;前列;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我国人口众多;(3)5;可再生资源;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筷子;参加义务植树劳动等。【分析】我国地大物博,自然资源总量位居世界前列,是名符其实的资源大国;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就会少,甚至会出现相对短缺的状况。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解答】解:(1)读图可知,淄博市位于山东省,位于半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间。(2)阅读材料二可知,我国自然资源中,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人均占有量二分之一的有耕地、径流量和森林。从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看,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之一是资源总量丰富,都居世界前几位,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多,人均占有量少。(3)读材料二、三可知,我国森林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五位,森林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为了使森林资源永续利用,我们要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筷子,参加义务植树劳动,禁止乱砍滥伐等。故答案为:(1)半湿润;(2)耕地;前列;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我国人口众多;(3)5;可再生资源;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筷子;参加义务植树劳动等。【点评】本大题以我国干湿地区图和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我国自然资源人均量占世界人均量的比例表为材料,涉及我国的干湿地区、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观念。20.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如下表。中国自然资源陆地面积矿产资源耕地面积江河年经流量森林面积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33465人均量占世界人均量的比例<1/2<1/22/51/41/3材料二:据联合国《2030年人口预测》报告,中国人口预计将在2030年达到峰值,届时人口总数超过14.5亿。材料三: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庞大,自2000年迈入老龄化社会之后,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2022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8004万人,占19.8%,比上年老龄人口增加1268万人,比重上升0.9个百分点。(1)材料说明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特征;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2)人口过多或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资源消耗快(快/慢)。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为了使我国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3)材料三反应我国的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可采取的对策是鼓励生育,适当放开计划生育政策,鼓励人们生养二、三胎等(写一点)。【考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人口政策.【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人口与民族.【答案】(1)丰富;不足;非可再生;(2)快;计划生育;(3)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适当放开计划生育政策,鼓励人们生养二、三胎等。【分析】自然资源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和能量,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土地、森林、水等,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称为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如果不被合理利用和保护,可能会失去其可再生性。煤炭、石油、铁矿等,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会再生,称为非可再生资源。人口少会产生劳动力短缺、兵源不足、社会抚养老年人的负担加重等问题【解答】解:(1)从图表中看出,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占有的资源总量少,形成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特点。矿产资源由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用一点少一点,所以属于非可再生资源。(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口过多或人口增长过快会使资源快速消耗,导致资源短缺。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为了使我国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3)材料三反应的是目前我国的人口状况。我国目前最大的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占比过高,导致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社会负担大、养老负担重等不利影响。一般可采取鼓励生育、延迟退休、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等对策。故答案为:(1)丰富;不足;非可再生;(2)快;计划生育;(3)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适当放开计划生育政策,鼓励人们生养二、三胎等。【点评】本题以我国自然资源状况和人口发展状况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自然资源、人口问题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点卡片1.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知识点的认识】人口分布特点:以黑河(黑龙江省)﹣﹣腾冲(云南省)为界,东多西少。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命题的方向】例:读图,完成下列题目。(1)图中A、B两地连线为我国人口地理界线,其中A是黑河,B是腾冲,此线东南部面积占全国总面积43%,人口占全国94%。(2)读图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并不均衡,一般来说,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黑河﹣腾冲一线以东部分地区的面积是全国面积的43%,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4%,该线以西部分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6%。故答案为:(1)黑河;腾冲;94;(2)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点评:考查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要理解记忆。【解题思路点拔】理解熟记我国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其中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2.人口政策【知识点的认识】人口政策: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命题的方向】例:我国13亿人口日的到来比预计时间整整推迟了4年,其主要原因是()A.实施了人才强国战略B.人口基数大,增长快C.坚持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D.人口增长超过了经济和环境的承受能力分析: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大约少生了近4亿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使得我国13亿人口日的到来比预计时间整整推迟了4年.解答:我国13亿人口日的到来比预计时间整整推迟了4年,是由于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以来,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使得我国的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明显下降.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政策,属于基础题目.【解题思路点拔】我国人口政策是实行计划生育.3.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知识点的认识】在我国其划分大体如下:①秦岭﹣淮河以南、川西山地以东的广大地区,还包括东北山地和青藏高原东南部,干燥度小于1,是我国湿润区,区内自然植被多为森林,农田以水田为主;②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渭河平原等地,干燥度1.00﹣1.49,属半湿润区,区内自然植被为森林草原或灌木草原,农田以旱田为主,水田只出现在有灌溉条件的地区;③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天山山地等,干燥度1.5﹣4.0,属半干旱区,区内自然植被以草原为主,农田以旱地为主;④我国西北部的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阿拉善等地,干燥度大于4,区内自然植被为荒漠草原和荒漠,以畜牧业为主.【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对我国干湿地区的认识,基础知识,一般以选择、解答填空形式出题.例:一个地区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该地区的干湿状况.分析:科学家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将我国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四种干湿地区类型.解答:一个地方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依据该地的湿润程度,我国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干湿地区,即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根据题意.故答案为:降水;蒸发.点评:该题主要考查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要牢记.【解题思路点拔】我国干湿区划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可结合干湿地区图来理解记忆.4.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知识点的认识】总量多,人均少;分布不均﹣﹣经济较发达地区资源数量少,供应紧张;缺少一些重要矿种﹣﹣如:金刚石、铬、铂等.一些重要矿产资源贫矿多,富矿少;技术落后,资源利用效率低,也使得资源供应紧张.综上,我国一些自然资源稀缺.【命题的方向】例:我国自然资源最基本的特征是()A.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多B.总量贫乏,人均占有量少C.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D.总量贫乏,人均占有量多分析: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解答:我国自然资源在总量上是丰富的,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足.故选:C.点评:掌握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筛选出正确选项.【解题思路点拔】熟记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5.自然资源的分类【知识点的认知】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自然界中的物质和能量。农业生产需要土地、阳光、水等;冶炼钢铁,需要开采铁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