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村扶贫开发规划手册TOC\o"1-2"\h\u15919第一章扶贫开发概述 296671.1扶贫开发背景 2102051.2扶贫开发目标 2135641.3扶贫开发原则 222922第二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3137062.1农村道路建设 3318052.2农村供水供电 3125452.3农村信息化建设 427986第三章农业产业发展 422933.1特色产业发展 4253323.2农业技术培训与推广 4128483.3农业产业链建设 516646第四章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587894.1劳动力培训与输出 527224.2产业扶贫与就业创业 5194514.3就业扶贫政策及实施 631842第五章教育扶贫 692855.1农村教育普及 6322615.2贫困学生资助 7180425.3教育资源整合与优化 720019第六章健康扶贫 7115686.1基本医疗保障 785566.2疾病预防与控制 8302186.3健康扶贫政策及实施 830057第七章生态扶贫 830927.1生态补偿机制 993277.2生态产业发展 9138837.3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924686第八章社会保障扶贫 10129338.1最低生活保障 10153268.2特殊困难群体救助 1030498.3社会保险扶贫 1122198第九章资金投入与管理 1120369.1扶贫资金筹集与分配 11143279.1.1筹集途径 11129689.1.2分配原则 12247289.2资金使用监管 125619.2.1监管体系 12191649.2.2监管措施 1265029.3资金绩效评价 12249249.3.1评价体系 12100319.3.2评价方法 134932第十章扶贫开发监测与评估 13468310.1扶贫开发监测体系 13603710.2扶贫开发成效评估 132356010.3扶贫开发问题与对策 14第一章扶贫开发概述1.1扶贫开发背景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中进行的。长期以来,我国农村贫困问题一直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国家高度重视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将其作为国家战略,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力求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手册旨在为农村扶贫开发提供指导,保证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1.2扶贫开发目标扶贫开发目标是实现农村贫困人口的全面小康。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保证农村贫困人口基本生活得到保障。通过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使其达到国家确定的贫困线标准,满足基本生活需求。(2)改善农村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贫困地区的交通、通信、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水平。(3)提高农村贫困地区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加大投入,改善农村贫困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4)促进农村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发挥资源优势,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来源。(5)实现农村贫困人口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扶贫开发,使贫困人口在生态环境、社会事业、民生保障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1.3扶贫开发原则为保证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应遵循以下原则:(1)精准扶贫原则。针对农村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扶贫措施,保证扶贫资源精准投放。(2)主导原则。充分发挥在扶贫开发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整合各方资源,形成扶贫合力。(3)社会参与原则。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形成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共同参与的扶贫格局。(4)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扶贫开发与生态环境、社会事业、民生保障等领域的融合发展,实现贫困人口的可持续发展。(5)动态管理原则。根据农村贫困人口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扶贫政策和措施,保证扶贫工作的实效性。第二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1农村道路建设农村道路建设是农村扶贫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农村地区交通条件、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农村道路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道路规划与设计:根据农村地区的地理环境、人口分布、产业发展等因素,合理规划道路网络,保证道路建设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同时注重道路设计与周边环境的和谐统一,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2)道路建设标准:农村道路建设应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保证道路质量。根据道路的等级和功能,合理确定道路宽度、路面结构、排水设施等参数,满足农村地区交通需求。(3)道路养护管理:建立健全农村道路养护管理制度,加强道路养护与维修,保证道路的畅通和安全。同时加强对农村道路沿线环境的整治,提高道路的整体形象。2.2农村供水供电农村供水供电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石,对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农村供水供电建设的重点内容:(1)供水设施建设:加强农村供水设施建设,提高农村供水普及率和水质。合理规划供水水源,采用先进的供水技术,保证农村供水安全、稳定。(2)供电设施建设: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提高农村供电质量。优化农村电力资源配置,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降低农村电力成本。(3)供水供电管理:建立健全农村供水供电管理制度,加强农村供水供电设施的运行和维护,保证农村供水供电安全、可靠。2.3农村信息化建设农村信息化建设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农民素质、拓宽农民视野具有积极作用。以下是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任务:(1)信息基础设施:加大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农村宽带网络覆盖率,保证农村居民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信息服务。(2)信息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整合各类信息资源,为农民提供政策、市场、科技、教育等方面的信息服务。(3)信息技能培训:加强农村信息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通过开展信息技能培训,使农民能够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发家致富。(4)信息产业发展:鼓励农村信息产业发展,培育农村电子商务、物联网等新兴业态,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第三章农业产业发展3.1特色产业发展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核心之一在于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尤其是特色产业发展。特色产业具有资源优势、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对于提高农村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要充分挖掘当地特色资源,如地理标志产品、传统手工艺品等,将这些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要注重培育和引导农民发展特色产业,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推动特色产业规模化和规范化发展。还要加强特色产业的品牌建设,提高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3.2农业技术培训与推广农业技术培训与推广是提高农业产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针对农村地区农民技术水平较低、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健全农业技术培训体系,整合各类培训资源,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2)加强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提高推广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3)加大农业技术培训力度,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产业和不同农民群体的需求,开展针对性的培训。(4)推广实用技术,如高效节水灌溉、病虫害防治、农产品加工等,提高农业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5)加强农业技术成果转化,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产业升级。3.3农业产业链建设农业产业链建设是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农业产值、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以下为农业产业链建设的关键环节:(1)前端生产环节:加强农业生产基地建设,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保证原料供应。(2)加工环节: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3)物流环节:优化农产品流通渠道,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4)销售环节:拓展农产品销售市场,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5)品牌建设: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提高农产品品牌影响力。(6)政策支持:完善农业产业链政策体系,为农业产业链建设提供有力保障。通过以上措施,推动农业产业链的优化和升级,实现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第四章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1劳动力培训与输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实现农村扶贫目标的重要途径。为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必须加强劳动力培训与输出工作。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农村劳动力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培训内容应涵盖种植、养殖、加工、建筑、服务等行业,保证培训质量。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推动农村劳动力输出与就业相结合。通过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为农村劳动力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同时要注重对输出劳动力的跟踪管理,保证其合法权益得到保障。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人力资源市场等中介作用,搭建劳动力输出平台,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4.2产业扶贫与就业创业产业扶贫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载体。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有助于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一是在贫困地区发展优势产业,如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二是鼓励农村劳动力创业,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技术指导等方式,帮助农村劳动力实现自主创业。三是加强产业扶贫与就业扶贫的结合,引导企业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4.3就业扶贫政策及实施为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就业扶贫政策。一是就业援助政策,对贫困家庭劳动力提供求职补贴、岗位补贴等,降低其就业成本。二是培训补贴政策,对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村劳动力给予培训补贴,提高其就业竞争力。三是创业扶持政策,对农村劳动力创业给予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激发其创业活力。四是就业服务政策,加强就业信息发布、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服务,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便捷的就业服务。在实施就业扶贫政策过程中,要注重政策宣传,提高农村劳动力对政策的知晓度。同时要加强政策落实的督查考核,保证政策效果得到充分发挥。第五章教育扶贫5.1农村教育普及农村教育普及是农村扶贫开发的重要环节。针对当前农村教育普及存在的问题,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加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硬件条件,保证学校教室、宿舍、食堂等设施齐全,满足教育教学需求。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加强农村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保证农村学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实施农村教育扶贫政策。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实施免费教育、减免学杂费等政策,减轻家庭负担,提高农村学生入学率。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心理关爱,保证他们健康成长。5.2贫困学生资助贫困学生资助是教育扶贫的关键措施。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完善贫困学生资助政策。建立动态调整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保证资助政策覆盖所有贫困学生。加大资助力度。提高资助标准,扩大资助范围,保证贫困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创新资助方式。引入社会力量,开展多元化资助,如物资捐赠、勤工俭学等,提高资助效果。加强资助管理。建立健全贫困学生资助档案,保证资助资金精准发放,防止资金流失。5.3教育资源整合与优化教育资源整合与优化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优化农村学校布局。根据农村人口分布和教育教学需求,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提高学校规模效益。共享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城乡教育资源对接、网络教育等手段,让农村学生享受到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加强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大投入,提高农村学校信息化水平,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教育扶贫项目。开展农村教育扶贫项目,如农村教育扶贫基金、教育扶贫志愿者等,助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第六章健康扶贫6.1基本医疗保障基本医疗保障是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农村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保障,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水平,扩大报销范围,提高报销比例,使农村贫困人口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医疗保障。(2)加强农村医疗机构建设。加大农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县级医院等医疗机构建设力度,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保证农村贫困人口能够就近得到优质医疗服务。(3)实施医疗救助。对农村贫困人口中的特困家庭实施医疗救助,减轻其医疗负担,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6.2疾病预防与控制疾病预防与控制是健康扶贫的关键环节。以下措施旨在降低农村贫困地区疾病发生率,提高贫困人口的身体健康水平:(1)加强健康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健康素养,增强自我保健意识。(2)强化疾病监测。建立健全农村疾病监测网络,及时发觉和报告疫情,保证疫情得到有效控制。(3)落实预防接种政策。加大疫苗接种力度,保证农村贫困儿童及时完成疫苗接种,预防传染病的发生。(4)开展地方病防治。针对农村地区常见的地方病,如碘缺乏病、氟中毒等,开展专项防治工作,降低患病率。6.3健康扶贫政策及实施为保证健康扶贫政策的有效实施,以下措施需得到贯彻执行:(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要高度重视健康扶贫工作,明确责任,形成合力,保证政策落地生根。(2)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健康扶贫政策,使农村贫困人口充分了解政策内容,提高政策知晓率。(3)优化资金投入。合理安排健康扶贫资金,保证资金使用效益,助力农村贫困地区健康发展。(4)加强监督考核。对健康扶贫政策实施情况进行定期监督和考核,及时发觉和解决问题,保证政策效果。(5)建立健全健康扶贫长效机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健康扶贫政策体系,为农村贫困地区提供持续、稳定的健康保障。第七章生态扶贫7.1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补偿机制是农村扶贫开发中的重要环节,旨在通过合理补偿农村贫困地区的生态资源损失,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民收入的增加。生态补偿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补偿对象。补偿对象主要包括失去生态资源的农村贫困地区农户、生态保护重点区域内的农户以及为生态保护作出贡献的农户。(2)合理确定补偿标准。补偿标准应充分考虑生态资源损失程度、农民生活水平以及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保证补偿金额既能满足农民基本生活需求,又能引导农民积极参与生态保护。(3)建立健全补偿渠道。补偿渠道包括补偿、市场补偿和社会补偿。补偿主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生态补偿基金等方式进行;市场补偿通过生态资源交易、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方式进行;社会补偿则通过企业、社会组织等参与生态保护项目,带动农民增收。7.2生态产业发展生态产业是农村扶贫开发的重要方向,发展生态产业有助于提高农村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农民增收。以下为生态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1)优化产业结构。根据当地资源优势和生态环境条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适宜的生态产业,如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等。(2)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加大绿色生产技术的推广力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污染。(3)培育生态产业链。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发展生态产业链,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4)加强政策支持。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发展生态产业,如财政补贴、金融支持、税收优惠等。7.3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是农村扶贫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主要任务:(1)加强生态监测。建立健全生态监测体系,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及时发觉问题并采取措施。(2)强化生态修复。对受损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为农村贫困地区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3)严格生态监管。加强生态监管力度,严厉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保证生态环境安全。(4)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局面。(5)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水平。第八章社会保障扶贫社会保障是农村扶贫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证贫困人口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提高其生活质量。以下为社会保障扶贫的相关内容。8.1最低生活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措施如下:(1)完善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根据农村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保证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2)加强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认定工作。建立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认定机制,保证保障对象的准确性和公平性。(3)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结合物价上涨等因素,适时调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保证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4)加强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管理。规范资金分配、拨付和使用,保证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安全、合规和有效。8.2特殊困难群体救助特殊困难群体救助是社会保障扶贫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以下措施:(1)关注贫困家庭中的老年人、残疾人、孤儿等特殊困难群体。针对他们的特殊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救助措施。(2)实施医疗救助。对贫困家庭中的特殊困难群体提供医疗救助,减轻他们的医疗负担。(3)开展教育救助。对贫困家庭中的特殊困难群体子女提供教育救助,保证他们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4)提供住房保障。对贫困家庭中的特殊困难群体提供住房保障,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8.3社会保险扶贫社会保险扶贫是社会保障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措施:(1)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将贫困人口纳入社会保险体系,提高他们的社会保障水平。(2)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根据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适当提高社会保险待遇,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3)加强社会保险政策宣传。通过多种渠道宣传社会保险政策,提高贫困人口的参保意识。(4)优化社会保险服务。简化社会保险办理程序,提高服务质量,保证贫困人口能够便捷地享受到社会保险待遇。通过以上措施,社会保障扶贫将有助于改善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贡献力量。,第九章资金投入与管理9.1扶贫资金筹集与分配扶贫资金的筹集与分配是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为保证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采取多种途径筹集资金,并按照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进行合理分配。9.1.1筹集途径(1)和地方财政资金:和地方财政应将扶贫资金纳入年度预算,保证资金的稳定来源。(2)社会捐赠:通过举办各类公益活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扶贫捐赠,拓宽资金来源。(3)金融支持:鼓励金融机构为扶贫项目提供优惠贷款,降低融资成本。(4)国际援助:积极争取国际组织和外国提供的扶贫援助资金。9.1.2分配原则(1)公平性原则:保证扶贫资金分配公平,覆盖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2)精准性原则:根据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资金,保证资金用于刀刃上。(3)效益原则:充分考虑扶贫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4)动态调整原则:根据扶贫工作进展和贫困地区需求,适时调整资金分配。9.2资金使用监管为保证扶贫资金的合理使用,必须建立健全资金使用监管机制。9.2.1监管体系(1)监管:各级应加强对扶贫资金使用的监督,保证资金安全、合规使用。(2)社会监督: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扶贫资金使用的监督,提高资金使用透明度。(3)内部审计:建立健全扶贫资金内部审计制度,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定期审计。9.2.2监管措施(1)制定资金使用办法:明确资金使用范围、标准和程序,保证资金使用合规。(2)加强项目管理:对扶贫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保证项目实施进度和质量。(3)实施绩效评价:对扶贫资金使用效果进行评价,及时发觉问题,改进工作。(4)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扶贫资金使用中的违纪违法行为,依法严肃查处。9.3资金绩效评价扶贫资金绩效评价是衡量扶贫工作成效的重要手段,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具有重要意义。9.3.1评价体系(1)项目实施进度:评价项目是否按计划推进,是否存在延期现象。(2)项目质量:评价项目质量是否符合相关标准,是否达到预期效果。(3)资金使用效率:评价资金使用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浪费现象。(4)社会效益:评价项目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的贡献。9.3.2评价方法(1)定量评价: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对扶贫资金使用效果进行量化评价。(2)定性评价: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铁道专业课程设计
- 幼儿园大班镜面课程设计
- 疫情下主题课程设计
- 预应力t型板课程设计
- 辅导机构开设课程设计
- 辅导论坛课程设计
- 轴齿轮检查仪课程设计
- 高数课程设计展示
- 幼儿园学期茶艺课程设计
- 课程设计论文选题原因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综合实践》示范课教学设计
- (正式版)QC∕T 1206.1-2024 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热管理系统 第1部分:通 用要求
- 《煤矿地质工作细则》矿安﹝2024﹞192号
- 平面向量及其应用试题及答案
- 消防控制室值班服务人员培训方案
- 《贵州旅游介绍》课件2
- 2024年中职单招(护理)专业综合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无人机应用平台实施方案
- 挪用公款还款协议书范本
-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登记表(医生个人总结)
- 盾构隧道施工数字化与智能化系统集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