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考精英总复习历史(人教版)习题课件中国近代史第六单元经济及社会生活、科技及思想文化_第1页
2016中考精英总复习历史(人教版)习题课件中国近代史第六单元经济及社会生活、科技及思想文化_第2页
2016中考精英总复习历史(人教版)习题课件中国近代史第六单元经济及社会生活、科技及思想文化_第3页
2016中考精英总复习历史(人教版)习题课件中国近代史第六单元经济及社会生活、科技及思想文化_第4页
2016中考精英总复习历史(人教版)习题课件中国近代史第六单元经济及社会生活、科技及思想文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精英总复习第六单元经济和社会生活、科技与思想文化历史(人教版)考点一: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张謇兴办实业

张謇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状元实业家),他的“实业救国”主张和实践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他一生创办了大生纱厂等20多个企业,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做出了卓越贡献(注意:张謇创办近代工业,不是在洋务运动时期,而是在甲午战争之后)。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时间段:洋务运动至清末。特点:出现民族工业的萌芽。原因:洋务运动刺激了民族工业的产生,甲午战争后出现了“实业救国”的浪潮,初步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2)时间段:一战期间。特点:民族工业进入短暂的“黄金时代”。原因:①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②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因而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机会。③时间段:一战后至新中国成立前夕。特点:发展受挫。原因: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三四十年代日本的侵略;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考点二:近代社会生活1.新式交通工具和娱乐方式的出现

轮船、火车:1872年,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这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之一;1881年开始修建的唐胥铁路,是当时中国最长的一条铁路。电报:1880年,天津成立电报总局。照相、电影:近代以来,西方发明的电影和照相传入中国,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照相术于19世纪40年代末传入中国。1896年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放映电影。1905年,中国人自己拍摄了第一部影片《定军山》,揭开了中国电影事业的序幕。2.近代社会习俗的变迁辛亥革命之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发辫、易服饰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这些规定体现了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清末民初,随着社会巨大变革,人们服饰也出现了很大变化。大城市里男士穿西装的人逐步多了起来,中山装成为这一时期最具特色的服装。在女士服饰方面,高领服装逐渐开始流行,它是现代中式旗袍的雏形。3.《申报》

1872年在上海创办,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报纸之一。4.商务印书馆

1897年在上海创办,是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文化机构。考点三:近代科技

1.詹天佑中国近代杰出的铁路工程师。1905年,他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于1909年全线通车,为确保行车安全,他设计出“人”字形路轨,以减缓坡度。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2.侯德榜中国著名的化学家。1943年研制成了“侯氏制碱法”,为抗战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他是我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考点四:近代思想1.魏源清末著名思想家,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所著的《海国图志》系统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并指出编定该书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这是中国人面向世界的开始。2.严复

维新运动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他认为要救国,只有效法西方,推行维新改革。他译著的赫胥黎的《天演论》影响重大。其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社会理论,为维新运动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当时的中国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启发中国知识界探索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3.鲁迅近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中国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将反封建的革命内容与新文学的形式结合,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4.徐悲鸿中国杰出的写实主义画家,代表作《奔马图》《愚公移山》。5.聂耳人民音乐家,代表作《义勇军进行曲》(田汉作词)。6.冼星海人民音乐家,代表作《黄河大合唱》。考点五:近代教育1.科举制的废除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它对学校课程设置、教育行政及学校管理等做了明确规定。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2.京师大学堂的创建戊戌变法期间(1898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京师同文馆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近代第一所学校),对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1.民族工业与官办企业民族工业(民族资本主义)的资本来源于民间,规模小、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如张謇、荣宗敬等人所办企业。官办企业资金来源于政府,规模大,资金雄厚,技术力量强,产品也由政府包销。如洋务派创办的企业、北洋军阀官办的企业以及四大家族为首的国民政府的官办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内容之一,民族资本主义作为中国社会崭新的进步的生产方式,在一战时期进一步发展,为中国民主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使无产阶级壮大,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和工人阶级政党的建立,提供了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特点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所决定的,这也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只能是无产阶级,这是中国的特殊国情。2.张謇创办大生纱厂是旧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缩影大生纱厂的结局说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榨下,民族工业的最终归宿注定是悲惨的。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实业不能救国;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最大阻力是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要使国家富强,首先必须取得民族独立。张謇兴办实业的爱国精神和不惧世俗的勇气值得钦佩,他的艰苦创业、报效祖国的民族精神,值得后人特别是当今一些企业家学习。启示:民族、国家的独立是工业化的前提;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激进的民族主义不能使中国走上繁荣富强的道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获得民族独立和国家的繁荣与富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动工业化的首要条件;实行对外开放、放眼世界,国家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3.近代中国社会的文化生活和社会习俗的深刻变化原因工业革命后,英国用炮舰政策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通商口岸的增多,外国列强对华侵略逐步加深,西方先进的交通工具火车和轮船传入中国,大大便利了交通运输,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使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近代的通讯工具电报、西方的照相、电影传入,中国新闻报业、出版业相继出现,并有了长足发展,这些都进一步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洋务运动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随之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发展壮大,资产阶级先后发动了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资产阶级在对旧的社会制度加以改造的同时,也对与封建专制制度相伴随的陈规陋习加以改造,荡涤着封建制度的污泥浊水。这些变化中中国物质文明的变化是最根本的变化。4.魏源、严复、詹天佑、侯德榜等近代文化名人取得成就的共同原因及优秀品质共同原因:(1)崇高的爱国精神。(2)强烈的创新意识。(3)良好的道德品质。(4)扎实的文化修养和科学知识的深厚积累。优秀品质:有一种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及富于创新的精神;表现出不畏权贵、敢于探索、不计较个人得失、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1.面对民族危机,张謇的救国方案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实业救国”D.“民主共和”2.“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是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生动的写照。说它“畸形”,从行业上看,主要是因为集中在(

)A.轻工业B.重工业C.造船业

D.冶铁业CA3.(2015,盐城)下表是中国纱厂

1915~1919年盈利指数情况。对表中数据所含信息解读不准确的是(

)A.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

B.使中国民族工业从此走上健康发展之路C.中国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

D.受“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B4.1909年,《大公报》载文宣传一种时髦的文化娱乐方式:“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见的一样。”该文化娱乐方式是()A.听京剧

B.看电影C.赏花灯

D.看皮影戏5.(2014,徐州)《海国图志》成书后,“许多守旧的朝廷官吏的骂声却扑面而来,更有甚者主张将《海国图志》付之一炬”。出现这一现象是因为这部书(

)A.学习西方的主张打击了守旧派的盲目自大B.生物进化论的观点与顽固守旧思想相违背C.“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冲击了封建专制制度D.暴力革命的主张危及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BA6.(2015,济宁)魏源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撰写的著作是(

)A.《海国图志》B.《四洲志》C.《天演论》D.《资治通鉴》7.(2014,成都)右图是中国第一家现代出版机构的标志。该出版机构创办于(

)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维新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AB8.(2015,包头)“生产之要素有三:曰土地,曰劳力,曰资本。我国土地劳力皆胜居优,惟苦乏资本……故利用外资,诚为中国今日生计政策之最妙法门”。在此,梁启超着重强调()A.发展工业以工立国B.发展商业争夺市场C.引进外资发展生产D.学习西方君主立宪9.下列各项中无法形成对应关系的是(

)A.严复——译著《天演论》B.侯德榜——“侯氏制碱法”C.林则徐——《海国图志》D.詹天佑——京张铁路的修建CC10.近代中国教育的变革,是近代化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写道:“先生(康有为)以为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急迫)于教育。”请回答:康有为对发展教育持什么态度?简述“百日维新”在教育方面的措施。优先发展。废除八股文;创办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2)严复在《论教育与国家之关系》(1906年)中说:“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请回答:“此事”指什么?与此同时,哪一出版机构以编印新式教科书为主,为近代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废科举;商务印书馆。(3)《北京政府教育部法令(1920年)》规定:“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文,改用白话国语。”请回答:在新文化运动中,谁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对此,陈独秀提出什么主张?结合“法令”内容,指出这些主张对近代教育的作用。胡适;文学革命;促进国民教育。(4)综合上述中国近代教育的变革历程,你能得出哪些认识?认识:先进人物引领教育;社会变革(思想解放)推动教育;教育要适应时代发展等。(任意两点即可)1.利用所学知识、结合右边漫画,可以认识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阻力来源于(

)A.小农经济B.西方先进技术C.封建制度D.国人爱国热情2.(2015,赤峰)清末状元张謇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在此,张謇认为解决“目前之急”的关键是(

)A.发展教育B.重视国防C.实业救国

D.民主共和CC3.(2015,济宁)下边是毛泽东对近代史上两位人物的评价,关于两人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都是洋务派的地方代表B.都提出了“求富”的口号C.都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D.都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

4.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是在(

)A.19世纪六七十年代

B.19世纪九十年代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CC5.“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哪一事件之后(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6.(2015,淄博)1899年,近代民族企业家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开车试工,这件事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当时这一消息最可能刊载在(

)A.《万国公报》B.《民报》C.《新青年》D.《申报》CD7.我国废除下图中有损人格的礼节,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是在(

)A.鸦片战争后B.洋务运动后C.戊戌变法后D.辛亥革命后8.民国初年,北京大学教授辜鸿铭,出生在印尼,在英国读书,在北洋政府做部长,娶了日本女子为妻,是个“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官在北洋、妻是东洋”的奇人。他的人生经历反映了(

)A.新式学堂注重培养人才B.中外通婚成为社会的时尚C.近代中国社会逐渐开放D.清政府重用留学归国人员DC9.(2014,荆州)中国近代有一首竹枝词写到:“两地情怀一线通,有声无影妙邮筒。”材料中的通讯方式是(

)A.无线电报

B.书信

C.有线电话

D.互联网10.小张从北京乘火车去包头,在沿线某站台看到一尊詹天佑的铜像,他经过的这条铁路是(

)A.京张铁路

B.唐胥铁路C.淞沪铁路

D.青藏铁路CA11.侯德榜为中国近代科学做出了重要贡献,为纪念他,曾经发行了一枚以其肖像为题材的邮票。他的最主要成就是(

)A.设计修建著名的钱塘江大桥B.主持修建京张铁路C.发明了当时最先进的制碱法D.研制了“两弹一星”12.下列对下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1898年戊戌变法留下的成果B.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C.新文化运动的产物D.后来改名为北京大学CC13.(2015,济宁)魏源是鸦片战争时期的进步思想家,在他编订的一本书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这本书的名称是(

)A.《四洲志》B.《海国图志》C.《天演论》D.《农政全书》14.(2015,菏泽)2015年4月,李克强总理参观严复故居时说,严复向国人翻译介绍西学,启蒙了几代中国人。严复影响维新变法的译著是(

)A.《海国图志》B.《天演论》C.《共产党宣言》D.《神曲》BB15.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发布“上谕”,宣布“自丙午(1906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这说明(

)A.清政府已实现教育普及B.清政府决意废除科举制C.新式教育遭到学子反对D.京师大学堂已停止招生B16.“中国梦”无疑是时下中国热词,它凝聚着各方共识,砥砺国人前行。“中国梦”的提出,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今天我们一起来回顾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工业化强国之梦。”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摘自《海国图志·序》(1)材料一的作者是谁?根据材料概括作者的思想主张。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或“师夷长技”。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出现了,新式海陆军开始筹建,新式学堂一一举办。留学生陆续外派,大清帝国有了些许新的气象。——摘自《复兴之路》(2)材料一的思想变成材料二的实践是由哪个派别来实施的?材料二提到的“军事工业”中规模最大的是哪一个?洋务派;江南制造总局。材料三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摘自《张季子九录·政闻录》材料四

19世纪末,“状元办厂”的故事流传一时,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立了大生纱厂,由于经营有方,纱厂的规模逐渐扩大,一战期间,纱厂得到了较大发展。然而好景不长,20世纪20年代以后,纱厂就负债累累,最后被吞并。张謇创办实业的经历恰恰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摘自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3)根据材料三概括张謇的“救国”主张。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张謇创办实业的经历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主张:“实业救国”或发展实业。①19世纪末(或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②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繁荣;③20世纪20年代以后(或一战后)民族工业陷入了困境。材料五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