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要求培训课件_第1页
课标要求培训课件_第2页
课标要求培训课件_第3页
课标要求培训课件_第4页
课标要求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标要求(1)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一、革命前的沙皇俄国(背景)1.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

2.一战激化社会矛盾

3.二月革命

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过程)1.四月提纲指方向

2.七月流血停幻想

3.十月革命现曙光

三、伟大的开端(意义)1.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的召开与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2.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

……唉,无论我向哪里望去——到处是皮鞭,到处是铁掌对于法理致命的侮辱,农奴软弱的泪水汪洋,到处是不义的权力……我憎恨你和你的皇座专制的君主和魔王我带着残忍的高兴看着你的覆灭,你的子孙的死亡人人会在你的额上读到人们诅咒的印记你是世上对神的责备自然的耻辱,人间的瘟疫——普希金《自由颂》(节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2.1%。……1913年按人口计算,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l,德国的1/8,英国的1/6,法国的1/4;……俄国的国民经济人均收入只及美国的l/7,英国的1/5,法国的1/4。……1901年,西欧资本家向俄国工业和银行投资约10亿卢布,控制了俄国工业中最重要的部门。——王斯德《世界现代史》穷人在施粥棚内勉强果腹上流社会举行的豪华酒宴1916年底,前线俄军尚有20多万士兵连步枪都没有,只能几个人合用一枝。1917年春,全国男性劳动力中已有近一半被强征入伍,使得农田荒芜、交通不畅,造成粮食供应紧张,首都彼得格勒底存粮只够维持一个月。沙皇政府在战场上频吃败仗,在国内危机四伏。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群众游行示威

材料一:一战中的俄国军需供应情况

1914年8月,俄国缺少30万支步枪;10月,缺少87万支。1916年,因燃料匮乏,炼铁炉被迫停火,结果使冶炼厂只能供应军工所需金属的一半。前线每年需30亿发子弹,而年生产能力则为5亿发;每月所需炮弹为150万发,而生产能力仅为5万发。另外食品供应紧张,军队仅能得到原来供应量的一半。1914.8---12月68次3.5万19151000次54万19161500次100万时间罢工资料参加人数材料二:一战期间俄国工人罢工情况

材料三:战争期间士兵厌战情绪的纪录(部分)

1915年11月,波罗的海舰队部分水兵起义;1916年3月,德文斯克士兵拒绝执行进攻命令;西伯利亚部分军队也拒绝作战。1916年;逃兵人数达150万;起义事件屡屡发生。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内都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列宁社会主义革命应该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马克思请问: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是偶然发生的吗?

垄断资本主义与无产阶级沙皇专制农奴制残余与资本主义大俄罗斯民族与少数民族帝国主义之间沙俄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大众与沙皇专制统治二月革命期间,彼得格勒妇女举行示威游行。“打倒战争”“要面包”推翻罗曼诺夫王朝,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工兵代表苏维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思考:无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完成了吗?童年的列宁四月提纲《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1917年4月,列宁回到彼得格勒,受到了工人、士兵和水兵的热烈欢迎。在演讲的时候,喊出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口号:“社会主义万岁”《四月提纲》指方向方向:“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以和平方式取得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七月流血事件:标志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1917年7月17日,临时政府镇压示威群众请你根据图片的信息提示,向大家介绍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简单情况。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列宁指挥起义工兵攻打冬宫十月革命的经过二月革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工兵代表苏维埃四月提纲继续战争七月事件十月革命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内容和意义如何?内容《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土地法令》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权力集中)

列宁晚年在总结十月革命意义的时候说:“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论我国革命》)

列宁所说的“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指的是什么?你怎样理解列宁阐述的十月革命的意义?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俄国无产阶级的成熟一战使社会矛盾空前激化,也给俄国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①具备帝国主义基本特征(军事封建色彩)②资本依赖西欧强国(尤其是法国)①力量不断壮大②组织性、战斗性、革命性较强③有一个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和领导核心(列宁的一系列理论))④革命的同盟军——农民阶级俄国成为各种矛盾焦点①垄断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矛盾②沙皇专制制度同人民大众的矛盾③大俄罗斯民族同各少数民族的矛盾④俄国帝国主义同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和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主观条件客观条件客观条件客观条件(封建)农奴制国家1861年改革(资本主义)沙皇专制统治二月革命两个政权并立(苏、资)《四月提纲》七月事件*方向明确、革命情绪高涨十月革命(社会主义)无产阶级专政时机成熟二月革命倒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事件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识记歌谣:布尔什俄文的音译,意为多数派。1903年以列宁为首的马克思主义者在选举中央领导机构时获多数。此后,布尔什维克即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代称。苏维埃:原意为会议,后特指苏联的政权机构——工农代表会议。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它成了全国各级国家机关。沙皇: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自称“沙皇”。沙由拉丁文“恺撒”转音而来。以后历代俄国君主都沿袭这一称谓,以显示至高无上。俄国人民纪念十月革命1、据香港《文汇报》报道,俄罗斯公众意见基金会最近做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有40%的俄罗斯人认为十月革命是正面的。

相比起苏联解体后不久,只有约20%的人对十月革命给予正面评价情况来看,十月革命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

18岁的佳吉特里夫在红场排队等候瞻仰列宁遗容时说:“列宁是个伟人,他那个时代的人民个个满怀理想,与现在人人金钱挂帅很不一样。”

【热点追踪】2、列宁墓:红场最受欢迎的景点

尽管苏联已经解体,列宁和十月革命却未被遗忘。行走在莫斯科街头,那段红色岁月留下的印记无所不在。在莫斯科红场,列宁墓依然矗立,也依然是最受欢迎的景点。每逢周末,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甘愿排上一两个小时的队只为能一睹列宁的遗容。3、从1990年到2006年,俄罗斯的尤里―列瓦达咨询分析中心就“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民带来什么?”作了4次咨询调查。给出的答案是5个,被咨询者给出的答案是:“(十月革命)在俄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上开辟了新时期”(1990年占23%,1997年占23%,2004年占30%,2006年占30%);“(十月革命)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1990年占26%,1997年占26%,2004年占27%,2006年占30%);“(十月革命)阻碍了社会的发展”(1990年占18%,1997年占19%,2004年占16%,2006年占16%);“(十月革命)是一场灾祸”(1990年占12%,1997年占16%,2004年占14%,2006年占10%);“难以回答”(1990年占21%,1997年占16%,2004年占13%,2006年占13%)材料一:十月革命期间的一次集会上,一个士兵说:“我们在前线挨饿,都快冻僵了。我们白白地送命,死得毫无意义……俄国人只要一息尚存,是决不放弃革命的。”材料二: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是十月革命的亲历者,他在《震撼世界的十天》中写道:“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纯真而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材料三:攻打冬宫的起义部队向冬宫进发,爬过木柴堆成的街垒,踩到原来守卫在这里的士官生丢弃的枪支,发出胜利的欢呼。狂涛怒潮般的人群涌进冬宫……脚下的人行道上堆积着“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所发的两枚炮弹击中冬宫屋檐时崩碎的泥灰,这是冬宫受到炮击时惟一的损失。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的苏东剧变后,俄罗斯出现否定十月革命的观点,认为十月革命是布尔什维克党少数职业革命家精心策划的政变。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填写下表,比较俄国1917年3月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即二月革命)和1917年11月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即十月革命)的不同点。内容/项目1917年3月1917年11月性质任务结果比较彼得格勒两次武装起义的不同点:内容/项目1917年3月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