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豆钢架棚栽培技术规程_第1页
菜豆钢架棚栽培技术规程_第2页
菜豆钢架棚栽培技术规程_第3页
菜豆钢架棚栽培技术规程_第4页
菜豆钢架棚栽培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LB.□XXXXX-XXXX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云南省蔬菜行业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永德县天卫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耿马丰鸿农业有限公司、耿马自治县工业和科技信息化局、耿马自治县种植业发展服务中心、耿马自治县地方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孟定镇产业发展和技术服务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汪骞、薛娜、万红、袁艺、陶婧、李石开、高婷、龙荣华、陶磅、吴丽艳、黎志彬、桂敏、方成刚、查法旺、董杰、曾文海、尹莹、罗成德、杨俊福、梁国庆、杨成梅、李宝、罗伟宏、赵静玉、茶增华。菜豆钢架大棚栽培技术规程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菜豆生产的产地环境、地块要求、钢架棚规格、棚架固定、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生产记录等。本标准适用于菜豆钢架大棚栽培。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生产基地环境除应符合NY/T391规定外,应选择交通方便、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灌条件良好的地块,提倡水旱轮作,避免与豆类作物连作。水质符合GB5084要求。整地理墒地块要求地块坡度应不大于15°,宽度不小于200cm。整地作畦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有排灌条件的壤土或砂壤土,前作未种过豆科作物的中性至微酸性土壤为宜。前作收获后进行深翻晒垡,每亩施农家肥或商品有机肥1000~1500kg,复合肥30kg,硫酸钾15kg作底肥,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后作畦,行距140cm,畦面40~50cm,单行种植,株距20cm。钢架大棚搭建钢材规格钢材要求直径2cm,厚0.1cm,长度540cm。大棚规格棚体宽160cm,顶高230cm,肩高190~195cm。钢管入土深度钢管插入土壤深度为30cm。钢架间距钢架间距160cm,每亩钢架用量110个。棚架固定钢架的顶部和两边中上部外沿及钢管基部离地面20cm处用钢管、竹条、粗金线作横档固定棚架。用绳子的端头捆绑第一根钢管时,绳子绕钢管两周后打死结,此后每根钢管用(连着线团的)绳子绕钢管两周后返回扣紧前端绳子后,再返回往下一根钢管用同样的方法捆绕后再向下一根钢管,直到最后一根钢管像第一根那样打死结即可。豆架网一般选用宽400cm,网孔25×25cm的塑胶线网作为豆架网。豆架固定后,将塑胶线网均匀的覆盖在钢架上,并用绳子将网与钢架绑牢固定,豆架基部两边豆网离地面20cm,以便豆秧上架。使用年限一般钢架使用年限为10年。播种播种期根据各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播种期。品种选择根据气候环境、品种特性、销售市场等选择品质好、抗性强、产量高的品种。种子处理选择表面光滑、籽粒饱满的种子。播种前晾晒1~2d,提高种子内酶的活性,促进发芽整齐,此外对种子处理提高种子发芽率和整齐度并减轻病害。热水浸种将种子用80℃左右的热水浸泡5~8min,然后迅速冷却,可有效地杀灭种子表面的病菌,促进发芽。药剂浸种用0.3%的高锰酸钾溶液或1%的硫酸铜溶液浸泡20~30min,然后用清水洗净,杀灭种子表面的真菌和细菌,提高种子发芽率和苗期抗病能力。药剂拌种用种子重量0.2%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防治苗期的立枯病、猝倒病、炭疽病等多种病害。播种量每穴播种3~4粒,每亩用种量2.5~3.0kg,播种后盖土2~3cm。田间管理浇水播种后至出苗前保持充足的水分,苗期若遇连续的阴雨天气,则要注意排水,以免发生沤根死苗,随着植株旺盛生长,结合追肥及时灌水,保持土壤湿润。中耕除草一般中耕2次,第1次中耕在出齐苗后进行,第2次植株开始抽蔓时进行,并结合培土,促进不定根的发生。植株调整间苗定苗每穴保留2株健康种苗,去小留大,去弱留强,去杂留纯,及时移补缺株,保证全苗。引蔓当豆蔓抽出20~30cm时及时将豆蔓引上钢架棚,防止茎蔓趴地生长。施肥出苗20d后每亩追施尿素5~8kg。嫩荚出现后,每亩施复合肥(NPK=17:17:17)15~20kg。以后每采收2次,施1次复合肥,叶面喷施0.5%磷酸二氢钾溶液。病虫害防治病害防治菜豆主要病害有根腐病、锈病、炭疽病、灰霉病、白粉病、细菌性病害等。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严格进行种子消毒,增施腐熟有机肥,培育无病虫害壮苗;与非豆科作物实行2年以上轮作;采用高畦或深沟栽培,防止田间积水;及时拔除病株,摘除病叶和病荚。生物防治(1)微生物农药。枯草芽孢杆菌防治霜霉病等多种真菌和细菌性病害,哈茨木霉菌防治白粉病。(2)植物源农药。蛇床子素防治霜霉病等病害,小檗碱防治白粉病等病害。化学防治农药应符合NY/T393的规定,主要病害药剂防治方法可参照附录A,防治药剂参照国家最新相关规定调整。虫害防治主要害虫有豆荚螟、蚜虫、红蜘蛛、美洲斑潜蝇、白粉虱等。物理防治(1)色板诱杀。蚜虫、白粉虱、美洲斑潜蝇等成虫对黄/蓝色有较强趋性的特点,在田间悬挂黄/蓝板对其进行诱杀和监测,每亩菜地放置30块色板。(2)灯光诱杀。利用豆荚螟成虫等趋光性诱集并消灭,15~30亩菜地安装1个太阳能杀虫灯。生物防治(1)生物天敌。保护和利用瓢虫、草蛉、食蚜蝇、蜘蛛等捕食性天敌,赤眼蜂、丽蚜小蜂等寄生性天敌。利用生物天敌防治害虫,如丽蚜小峰防治温室白粉虱,草蛉防治蚜虫、红蜘蛛等,瓢虫防治蚜虫,赤眼蜂防治菜豆食心虫等。(2)微生物源农药。苏云金芽孢杆菌防治豆荚螟等;白僵菌防治白粉虱、蚜虫等。(3)植物源农药。苦参碱防治红蜘蛛、蚜虫、白粉虱等;除虫菊素防、红蜘蛛、美洲斑潜蝇等;藜芦碱防治白粉虱等。化学防治农药应符合NY/T393的规定,主要病虫害药剂防治方法可参照附录A,防治药剂参照国家最新相关规定调整。采收花后15~20d,一般当豆荚颜色由深绿变为浅绿或淡绿色,外表有光泽,种子尚未显露时采摘,具体采摘标准根据收购商需求而定。要注意适时采收,否则会引起落花落荚,引起植株早衰,影响产量。生产记录全程记录好生产过程中农事操作记录,农药、肥料等投入品使用的时间、种类和数量等,并将记录保存2~3年。

菜豆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防治对象防治药剂剂型及含量使用浓度安全间隔期(d)每季可施用次数(次)根腐病恶霉灵15%水剂1000~1500倍液72甲基托布津70%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敌克松75%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102锈病硫磺·锰锌70%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102粉锈宁25%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102苯醚甲环唑20%微乳剂2000倍液7~102炭疽病甲基托布津70%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102硅唑·咪鲜胺20%水乳剂2000~3000倍液7~102代森锰锌70%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102灰霉病腐霉利50%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102异菌脲50%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102乙烯菌核利50%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102白粉病三唑酮15%乳油1000倍液7~102苯醚甲环唑10%水分散粒剂2000~3000倍液7~102烯唑醇12.5%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7~102细菌性病害中生菌素3%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103春雷霉素2%水剂500倍液7~103氢氧化铜77%可湿性剂1000倍液7~102豆荚螟高效氯氰聚酯4.5%乳油1000倍液7~102虫螨腈10%水剂1500倍液7~102Bt粉剂1000倍液7~103蚜虫天然除虫菊素1.5%水乳剂2000倍液7~10-吡虫啉25%乳油2000~3000倍液7~102啶虫脒20%可溶液剂1500~2000倍液7~102白粉虱天然除虫菊素1.5%水乳剂2000倍液7~10-啶虫脒3%微乳剂20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