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财务入门指南TOC\o"1-2"\h\u17112第一章基础概念与原则 212921.1会计基本概念 2257191.1.1财务报表 223171.1.2财务要素 2296871.1.3记账方法 214441.1.4会计科目 310361.1.5会计分录 3118961.2会计基本原则 3159981.2.1权责发生制原则 381921.2.2历史成本原则 3185391.2.3一致性原则 390271.2.4实际成本原则 396291.2.5重要性原则 3308111.2.6谨慎性原则 331600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方程式 397762.1会计要素 4225652.2会计方程式 4275第三章记账方法与会计科目 424553.1记账方法 5263913.2会计科目设置 59886第四章财务报表 6267244.1财务报表概述 6186124.2资产负债表 67184.3利润表 680844.4现金流量表 74982第五章财务分析 758605.1财务比率分析 7302835.2财务趋势分析 7179695.3杜邦分析 819098第六章存货管理 8260516.1存货概述 8197256.2存货成本与控制 859056.2.1存货成本 8314406.2.2存货控制 815036.3存货评估方法 93768第七章固定资产管理 9203057.1固定资产概述 9124307.2固定资产折旧 10180297.3固定资产减值 1012287第八章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管理 11107298.1应收账款概述 11122208.2应收账款管理策略 11156758.3应付账款概述 1127588.4应付账款管理策略 111852第九章财务预算与控制 12197159.1财务预算概述 12191749.2财务预算编制 1285849.3财务控制方法 1313038第十章税务与审计 132771910.1税务基础知识 131210910.1.1税收的概念 141279110.1.2税收制度 141535010.1.3税收种类 141854610.1.4税收征收管理 141696510.2企业税务筹划 142326710.2.1税务筹划的原则 14485210.2.2税务筹划的方法 142674010.3审计概述 14935910.3.1审计的目的 142287710.3.2审计的分类 152528410.4审计程序与方法 152599210.4.1审计程序 153200710.4.2审计方法 15第一章基础概念与原则1.1会计基本概念会计,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旨在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全面、系统、连续、客观的记录、分类、汇总和报告。以下是会计的几个基本概念:1.1.1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重要文件,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1.1.2财务要素财务要素是构成财务报表的基本内容,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1.1.3记账方法记账方法是指对企业经济业务进行记录的方法,包括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等。1.1.4会计科目会计科目是对企业经济业务进行分类的项目,用于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1.1.5会计分录会计分录是记录企业经济业务的一种方法,通过借贷记账法将经济业务分解为会计科目和金额,形成会计分录。1.2会计基本原则会计基本原则是指导会计实践的基本准则,以下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几个重要原则:1.2.1权责发生制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企业在收入和费用发生时确认,无论款项是否已经收付。这一原则有助于客观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1.2.2历史成本原则历史成本原则要求企业按照购置或生产资产时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资产。这一原则有助于保持会计信息的稳定性。1.2.3一致性原则一致性原则要求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在前后期间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这一原则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1.2.4实际成本原则实际成本原则要求企业以实际发生的成本为基础,对资产、负债等进行计量。这一原则有助于反映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1.2.5重要性原则重要性原则要求企业在会计处理过程中,对重要的经济业务进行充分披露。这一原则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1.2.6谨慎性原则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会计处理过程中,对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进行合理估计。这一原则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稳健性。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方程式2.1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会计系统中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和计量的基本单元。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划分为五大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1)资产: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预期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资产按其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大类。(2)负债:负债是企业因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实义务。负债按其偿还期限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3)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的净额,反映企业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权益。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4)收入: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5)费用: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2.2会计方程式会计方程式是反映企业会计要素之间内在联系的等式,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会计方程式包括基本会计方程式和扩展会计方程式。(1)基本会计方程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基本会计方程式反映了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是会计核算的基础。(2)扩展会计方程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扩展会计方程式在基本会计方程式的基础上,加入了收入和费用两个要素,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通过对扩展会计方程式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利润的形成过程。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会计方程式具有以下作用:(1)为会计科目设置和会计分录提供依据;(2)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理论依据;(3)为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供工具。第三章记账方法与会计科目3.1记账方法记账方法是会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基本技能,它是将经济业务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程序,通过账簿记录下来,为编制财务报表提供依据。我国企业普遍采用借贷记账法,以下将详细介绍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步骤。(1)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借贷记账法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五大要素为基础,运用借贷两个字来表示会计要素的增加和减少。具体而言,资产类账户的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收入类账户的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费用类账户的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2)借贷记账法的操作步骤1)分析经济业务,确定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2)根据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确定应借、应贷账户;3)编制会计分录,将经济业务按照借贷方向记录在账簿上;4)进行账簿登记,将会计分录汇总到相应的账户中。3.2会计科目设置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的项目,它有助于清晰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合理设置会计科目对于企业财务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介绍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及具体方法。(1)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1)合法性原则:会计科目设置应符合国家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2)实用性原则:会计科目应能全面、系统地反映企业的经济业务;3)稳定性原则:会计科目一经设置,应保持相对稳定,不得随意变更;4)简洁性原则:会计科目设置应简洁明了,便于理解和操作。(2)会计科目的设置方法1)资产类科目: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2)负债类科目:包括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等;3)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利润分配等;4)收入类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等;5)费用类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通过合理设置会计科目,企业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经济业务,为财务分析和管理提供有力支持。第四章财务报表4.1财务报表概述财务报表是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重要反映,是企业对外提供财务信息的主要手段。根据会计准则和相关法规,企业需要定期编制财务报表,以供投资者、债权人、部门等利益相关者参考。财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4.2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企业某一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报表,反映了企业在该时点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总额及构成。资产负债表分为两部分:资产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资产部分主要包括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等。流动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存货等;长期投资包括对联营企业、合营企业和其他企业的投资;固定资产包括土地、建筑物、机器设备等;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等;其他资产包括长期待摊费用等。负债部分主要包括流动负债、长期负债和递延税款等。流动负债包括应付账款、应付工资、应交税费、短期借款等;长期负债包括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应付债券等;递延税款是指企业因税收政策变化而产生的税款调整。所有者权益部分主要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4.3利润表利润表是企业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报表,反映了企业在该期间内收入、费用和利润的情况。利润表分为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三个层次。营业利润是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利润,包括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利润总额是在营业利润的基础上,加上投资收益、非经营性收益等;净利润是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扣除所得税费用后的利润。4.4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是企业某一会计期间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报表,反映了企业在该期间内的现金流量。现金流量表分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三个部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主要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收到的税费返还,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支付的各项税费等;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包括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投资支付的现金等;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包括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等。第五章财务分析5.1财务比率分析财务比率分析是财务分析中的一种基本方法,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报表中的数据进行计算和比较,以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财务比率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偿债能力分析:通过计算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指标,评估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通过计算资产负债率、权益乘数等指标,评估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2)盈利能力分析:通过计算净利润率、毛利率、营业利润率等指标,评估企业的盈利水平。(3)营运能力分析:通过计算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指标,评估企业的营运效率。(4)发展能力分析:通过计算净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等指标,评估企业的发展潜力。5.2财务趋势分析财务趋势分析是指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以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化趋势。财务趋势分析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时间序列分析:通过对企业不同时期的财务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化趋势。(2)横向比较分析:将企业的财务数据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和财务状况。5.3杜邦分析杜邦分析是一种综合财务分析方法,它将企业的财务指标进行分解,以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内在联系。杜邦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计算总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总资产,反映企业资产的盈利能力。(2)分解总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率×资产周转率,分别从盈利水平和营运效率两个方面分析企业财务状况。(3)进一步分解净利润率:净利润率=毛利率×营业利润率,从盈利水平和成本控制两个方面分析企业盈利能力。(4)综合分析:将净利润率、资产周转率、毛利率、营业利润率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通过对杜邦分析的应用,企业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自身的财务状况,发觉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第六章存货管理6.1存货概述存货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主要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和成品。存货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内容,其目的在于保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降低库存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合理地管理存货,有助于企业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市场竞争力。6.2存货成本与控制6.2.1存货成本存货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采购成本:包括原材料、零部件的购买价格、运输费用等。(2)存储成本:包括仓储费、保险费、设备折旧等。(3)资金成本:企业为购买存货所占用的资金成本。(4)损耗成本:存货在存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损耗、变质等损失。6.2.2存货控制存货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合理的库存策略:根据企业的生产计划、销售策略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库存策略,保证库存水平既能满足生产需求,又能降低库存成本。(2)优化库存结构:通过分析各类存货的周转率、占用资金情况等,优化库存结构,减少闲置存货。(3)加强库存管理:建立健全库存管理制度,对存货的采购、存储、领用等环节进行严格管理,保证存货安全。(4)提高存货周转率: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周期,提高存货周转率,降低资金占用。6.3存货评估方法存货评估是企业对存货价值进行重新认定和计算的过程,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存货评估方法:(1)原始成本法:以存货的原始购买成本作为评估基础,适用于存货价格波动较小的企业。(2)市场价值法:以存货在市场上的实际交易价格作为评估基础,适用于存货价格波动较大的企业。(3)可变现净值法:以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即预计售价减去销售成本)作为评估基础,适用于存货价值受市场影响较大的企业。(4)重量法:以存货的重量作为评估基础,适用于原材料、零部件等重量较大的存货。(5)数量法:以存货的数量作为评估基础,适用于数量易于统计的存货。通过合理选择存货评估方法,企业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存货的价值,为决策提供依据。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存货评估方法。第七章固定资产管理7.1固定资产概述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使用年限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固定资产包括土地、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等。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能力和经营规模的重要体现,对其进行有效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固定资产具有以下特点:(1)使用年限较长,通常超过一个会计年度;(2)单位价值较高,一般高于低值易耗品;(3)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7.2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因损耗、技术陈旧等原因导致价值逐渐减少的一种现象。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主要包括直线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以下分别介绍这三种方法:(1)直线法:将固定资产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按预计使用年限平均分摊。(2)年数总和法:将固定资产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按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分摊。(3)双倍余额递减法:将固定资产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按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双倍余额递减。企业应根据固定资产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折旧费用计入企业的成本和费用,影响企业的利润。7.3固定资产减值固定资产减值是指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回收金额的部分。可回收金额是指固定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与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之间的较高者。企业应当在每个会计期末对固定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如果固定资产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应当计提减值准备:(1)固定资产的市价大幅下跌,其跌幅明显高于因时间推移而预计的跌幅;(2)企业经营所处的经济、技术或法律等环境以及固定资产所处的市场在当期或近期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3)企业承诺将出售或不再使用固定资产;(4)固定资产已经损坏、陈旧或过时,从而导致其实际使用寿命比原先预计的使用寿命短;(5)其他表明固定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情况。固定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影响企业的利润。企业应当定期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进行评估,如有需要,进行调整。第八章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管理8.1应收账款概述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后,客户尚未支付款项形成的权利。它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企业对外的信用政策和销售策略。应收账款管理对于维护企业资金流动性、降低风险具有重要意义。8.2应收账款管理策略(1)信用政策制定信用政策是企业为了控制应收账款风险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企业应根据客户的信用等级、行业特点、历史交易记录等因素,合理设定信用期限、额度及还款方式。(2)客户信用评估客户信用评估是应收账款管理的关键环节。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估体系,对客户进行定期评估,保证信用政策的执行效果。(3)应收账款催收企业应制定合理的催收策略,对逾期应收账款进行及时催收。催收方式包括电话、邮件、短信、上门催收等,要根据客户实际情况灵活选择。(4)应收账款风险控制企业应通过应收账款风险控制措施,降低坏账损失。具体措施包括:对高风险客户实行限额管理,加强应收账款监控,及时调整信用政策等。8.3应付账款概述应付账款是指企业在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或发生其他经济业务后,尚未支付给供应商的款项。应付账款管理对于维护企业信誉、优化资金结构具有重要作用。8.4应付账款管理策略(1)合理制定支付政策企业应根据供应商的信用等级、行业特点等因素,合理制定支付政策。支付政策包括支付期限、支付方式等,既要保证企业的信誉,又要充分利用应付账款的资金优势。(2)供应商信用评估企业应建立供应商信用评估体系,对供应商进行定期评估。评估内容包括供应商的信誉、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以保证应付账款的安全。(3)应付账款监控企业应加强应付账款的监控,保证应付账款的真实性、合规性。监控内容包括应付账款的金额、支付期限、支付方式等。(4)应付账款风险控制企业应通过应付账款风险控制措施,降低支付风险。具体措施包括:对高风险供应商实行限额管理,加强应付账款监控,及时调整支付政策等。第九章财务预算与控制9.1财务预算概述财务预算是企业对未来一定时期内财务活动进行预测、计划和控制的重要工具。它以企业战略目标和经营计划为依据,通过对财务资源的合理配置,保证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财务预算主要包括收入预算、成本预算、利润预算、资金预算和投资预算等。财务预算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指导经营决策:财务预算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有助于企业合理配置资源,优化生产要素,提高经营效益。(2)评估经营成果:通过财务预算与实际经营数据的对比,可以评估企业经营成果,发觉问题,为改进提供依据。(3)控制经营风险:财务预算有助于企业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提前采取应对措施,降低风险损失。(4)提高管理水平:财务预算作为一种管理工具,有助于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9.2财务预算编制财务预算编制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其流程如下:(1)确定预算编制原则: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预算编制原则,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2)收集预算编制资料:企业需要收集与预算编制相关的各种资料,包括历史数据、市场信息、政策法规等。(3)制定预算编制方案:根据预算编制原则和收集的资料,制定具体的预算编制方案,包括预算指标、预算周期等。(4)编制预算草案:根据预算编制方案,对企业未来一定时期的财务活动进行预测,形成预算草案。(5)审核预算草案:企业财务部门对预算草案进行审核,保证预算编制的合规性、合理性和可行性。(6)发布预算:经过审核的预算草案,报请企业高层审批通过后,正式发布实施。9.3财务控制方法财务控制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财务控制方法:(1)预算控制:通过对实际经营数据与预算数据的对比,分析差异原因,采取相应措施,保证企业经济活动按照预算要求进行。(2)成本控制:通过对成本进行有效管理,降低成本支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3)资金控制:合理配置企业资金,保证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4)投资控制:对投资项目进行风险评估,保证投资收益,降低投资风险。(5)风险控制:建立企业风险管理体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借款担保合同模板
- 劳务提供者合同
- 藏族民间舞蹈动作组合
- 创伤急救诊疗课件
- 个人股权质押借款合同
- 纱线购销合同书范本
- 2025合同范本下载4
- 办公空间照明设备采购合同范本
- 损失赔偿合同协议书的格式范文
- 2025年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合同样本
- 2023年河南单招语文模拟试题
- 2024南宁青秀区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道路运输企业和城市客运企业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知识培训
- 解读《学前教育法》制定全文课件
- 2025年公路工程预制箱梁运输安装合同
- DB31∕T 1243-2020 互花米草生态控制技术规范
- 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课件
- 大学生五一假期安全教育
- 2025年陕西华电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广东中考数学计算训练综合检测过关卷(解析版)
- 2024年09月江苏2024年南通农商行校园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