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课戊戌变法分层作业
【基础达标】
1.1895年,揭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是
A.《马关条约》的签订B.“公车上书”
C.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D.“西学”在中国的宣传
2.下列宣传维新变法的报刊中影响最大的是
A.《时务报》和《知新报》B.《直报》和《知新报》
C.《湘学报》和《直报》D.《时务报》和《国闻报》
3.下图为19世纪末出现的报刊,它们宣传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A.变法图强B.三民主义C.民主与科学D.自强求富
4.戊戌变法中创办的新式学堂是
A.京师同文馆B.北洋大学C.燕京大学D.京师大学堂
5.下列不属于戊戌变法内容的是()
A.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员B.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设立京师同文馆
C.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经济D.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
6.【危机·应对】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__________、
梁启超等,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
“___________”。
7.甲午中日战争,甲午年指的是______年。戊戌变法,戊戌年指的是______
8.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废除变法诏令。()、刘光第、林旭、杨锐、
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捕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又被称为(“)”。
9.戊戌变法的影响:在________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第1页共7页.
【能力提升】
1.文章一开头就指出中国是在俄、英、法、日四国的虎视眈眈之下,形势极为危险,接着又
以印度等国亡国为例,沉痛地描绘出中国一旦亡国的“惨烈之状”。最后号召知识分子、士大夫
要以俄国、日本为榜样,成立“强学之会”,拯救祖国危亡,随后中国人
A.开展洋务运动B.进行维新变法运动
C.举行辛亥革命D.掀起新文化运动
2.《申报》1895年5月10日载:“昨接京电悉,公车孝廉(指参加会试的举人)千余人,上
书二万言,力拒议和,叩求都察院代奏。足见圣朝养士之隆,亘古所罕。”其所报道的事件是
()
A.科举考试B.公车上书C.百日维新D.戊戌政变
3.“从19世纪60年代起,经过30多年的努力,清政府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在
这一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一批近代知识分子却认为西方的技术与制度是统一的,因此他们介绍西
方的法律和制度,呼吁从制度上进行变革。”材料反映的史实是()
A.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D.戊戌变法、明治维新
4.“甲午一战,天朝再败于尔邻维新之岛国日本,举国深感耻痛,中国知识精英痛定思痛之余,
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当时“中国知识精英”想要学习的是()
A.经济的近代化B.器物的近代化C.制度的近代化D.精神的近代化
5.甲午一战,日本以彻底的西学打败了中国不彻底的西学。在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日本
的榜样被有志于改良的人们放大了。这里提及的有志于改良的人们()
A.康有为、梁启超B.李鸿章、左宗棠
C.孙中山、黄兴D.陈独秀、李大钊
6.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的《醒世歌》曰“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
球本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此歌所表达的主旨是
A.放弃天朝观念B.学习西方技术
C.拥护民主共和D.反抗列强侵略
7.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爱国志士积极尝试向国外学习,请把他们的主张按
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序()
第2页共7页.
A.①③②B.②①③C.②③①D.③②①
8.洋务派出版机构翻译出版的图书偏重于自然科学、实用工艺和军事方面。而维新派刊印的
图书以介绍各国政治、历史、地理、法律和宣传维新变法理论的居多。这一变化表明()
A.欧洲列强对华侵略加剧B.近代民族工业加快发展
C.救亡道路的调整与转变D.中体西用思想广泛传播
9.民国史学泰斗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以近代化的独特视角为核心,讲述从晚清到民国的
百年激荡。书中写道: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
不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
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作者强调了当时中国
A.军备落后B.国力贫弱C.政治腐败D.急需改革
10.历史学家胡绳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说道:“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在已成定
局的悲剧面前,以‘成事不说’为由纷纷散去。但是,他们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广,以
致成为一场‘现代化’运动的先声。”在此他强调的是()
A.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B.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C.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D.中共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11.康有为把变法维新的思想与儒家的某些经典调和起来,甚至把孔子抬高到教主地位,推尊
孔子为中国历史上改革的鼻祖。这说明()
A.维新变法缺乏科学理论指导B.慈禧太后控制着政治和军事事务
C.维新派缺乏斗争经验D.顽固派反对变法
12.近代一位外国人这样评价戊戌变法:“如果认为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
在这一张变法的清单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条条都很健全,条条都打中一个显著的弊端,
并且条条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但是这种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他
认为变法的缺陷在于
第3页共7页.
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B.变法只为统治者服务
C.不切合实际,不可以付诸实践D.没有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们在道光年间虽受了重大打击,但仍旧不觉悟,直至受了英法联军及太平天国
的痛苦,然后有同治初年由奕䜣、曾国藩等人领导的自强运动。甲午战争后,康有为领导的变
法运动,要变更政治制度,其最后目的是要建立君主立宪……这无疑比自强运动更加西洋化近
代化。等到自强、变法运动都失败了,国人然后注意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武
昌起义以后,一个月内,湖南、陕西等13省相继独立,清朝土崩瓦解。各独立省选派代表,
制定《临时约法》,并公举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打倒了清朝,这是
革命唯一的成绩。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等
材料二: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
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
中国的脊梁。
——摘编自中国著名文学家鲁迅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1)列举材料一中相邻且有直接因果关系的两个历史事件,并简要说明其因果关系。
(2)结合材料一、二中这些“中国的脊梁”的“光耀”,谈谈中学生向他们学习应该具有怎样的家国
情怀?(至少两点)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这些年一直在研究清末的改革。我始终觉得中国从鸦片战争起,清末面临的现
代变革一直是非常被动的,你说不出哪个是它主动做的,都是在面临着巨大压力下,甚至付出
巨大成本代价之后才做的。
——著名历史学者雷颐
材料二“新器物”的益处显而易见但引入中国阻力尚且如此强大,“新政府机构”的益处相对
间接,遇到的阻力就更强烈。例如,当北洋、南洋、福建、广东四支现代化舰队由沿海地方督
抚建成,管理却仍沿袭传统地方管理水师体制……并不涉及政治体制改革,而且增强朝廷权力,
都如此艰难,真正的政治体制改革之艰难,可以想见。
(1)学习“新器物”和“真正的政治体制改革”分别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其积极作用分别是什么?
(2)在学习“新器物”的过程中,开明官员提出的两大口号分别是什么?请列举两个代表人物。
第4页共7页.
材料三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举国激愤,人人思变,雪耻强国之
声陡然放大。时值18省1300多名举子在京会试,37岁的广东南海考生康有为在一夜之间赶
写万言书,提出“拒和、迁都、变法”,强烈要求光绪帝“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
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
材料四
(3)材料三中提到的条约是清政府与哪个国家签订的?该条约将中国最大的岛屿割给了日本,
请问是哪个岛屿?
(4)材料三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有怎样的影响?
(5)材料四图片反映了这场运动最终失败的命运,试分析这场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核心素养】
1.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一批读书人逐渐认识到,唯有实行变法才能救亡图
存。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在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推动下,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
布实行变法。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又被称为
A.洋务运动B.义和团运动C.太平天国运动D.“百日维新”
2.(2022·广西河池·中考真题)1898年4月,康有为在北京发起成立保国会,他在一次集会上
发表了激昂的演说:“吾四万万之人,吾万千之士大夫,将何依何归何去何从乎?故今日当如
大败之余,人自为成。救亡之法无他,只有发愤而己。”这说明康有为主张()
A.自强求富B.维新变法C.民主共和D.民主科学
3.(2022·海南·中考真题)甲午战争期间,严复发表《原强》《救亡决论》等政论文章,同时
致力于翻译事业,所译《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严复此举意在
A.宣传民主科学B.推动教育发展C.号召救亡图存D.传播传统文化
第5页共7页.
4.(2022·湖北黄冈·中考真题)1898年,《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
在当时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术语渐渐成为报纸文章的常用语,
许多爱国志士爱用这类术语作为子女的名字。这主要表明《天演论》在当时中国的宣传()
A.开启了西方学术成果的传播B.适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
C.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D.阻碍了传统思想的发扬光大
5.(2022·福建·中考真题)《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记载,1871-1880年,江南制造总局
刊印译书98种235册,译成未印者45种140余册;这些译书绝大多数是西方自然科学书籍,
对当时的知识界,尤其是后来的维新变法骨干人物产生了启发和影响。据此可知,这些“西书”
的翻译出版()
A.开启了传播西方自然科学之门B.抵制了西方列强的军事文化侵略
C.推动了近代中国思想文化演变D.直接促使维新变法提上议事日程
6.(2022·山东聊城·中考真题)“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
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据此可知,戊戌变法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
A.沉重打击了西方列强B.削弱了顽固派的势力
C.巩固了儒学正统地位D.推动了新思想的传播
7.(2022·湖南邵阳·中考真题)为落实“双减"要求,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某班成立了历史兴趣小组。在讨论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时,同学们提出了以下观点,符合历史
事实的是
A.都主张学习西方B.都主张暴力革命
C.都主张民主共和D.都主张君主立宪
8.(2022·广西梧州·中考真题)史学家陈旭麓在评价百日维新时指出:“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
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灭干净的。”此观点旨在说明百日维新
A.弘扬了民主科学B.结束了君主专制
C.实现了自强求富D.促进了思想启蒙
9.(2022·江苏苏州·中考真题)“如果认为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在这一张
变法的清单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条条都很健全,条条都打中一个显著的弊端,并且条条
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但是这种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这是一位外
国人对近代中国某次运动的评价,他想要表达的是
A.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无可挑剔B.洋务派的措施健全可行
第6页共7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天然矿砂礼品画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双套螺旋管冷却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2-氟苯甲醚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摩托车座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阻爆燃管道阻火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营养保湿啫喱水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CS公司聚醚多元醇库存管理优化研究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有机农产品批量收购专项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宗教场所害虫防治灭四害服务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产品代理采购合同范本16篇
- 开展课外读物负面清单管理的具体实施举措方案
- 2025年云南中烟工业限责任公司招聘420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2030年中国洗衣液市场未来发展趋势及前景调研分析报告
- 2024解析:第三章物态变化-基础练(解析版)
- 北京市房屋租赁合同自行成交版北京市房屋租赁合同自行成交版
- 《AM聚丙烯酰胺》课件
- 系统动力学课件与案例分析
- 《智能网联汽车智能传感器测试与装调》电子教案
- 客户分级管理(标准版)课件
- GB/T 32399-2024信息技术云计算参考架构
-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小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