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外研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外研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外研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外研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外研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外研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卷144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文言词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马无故而入胡(逃跑)B.友人惭,下车之(拉)C.连月不(打开)D.陶后有闻(少)2、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A.《最后一课》——都德——体裁是小说B.《卖油翁》——欧阳修——唐代文学家C.《阿长与<山海经>》——鲁迅——体裁是散文D.《陋室铭》——刘禹锡——唐代文学家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钱yú古gèn和xùn然piānB.潺chán花pǔ美bì劫nànC.御pìn谷bǐ干hé繁yǎnD.别jué确zúo翡cuì篱fān4、选择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组()A.掺和教诲油光可鉴抑扬顿挫B.宽恕摹画广袤无垠粗制烂造C.绯红驿站深恶痛疾翻来覆去D.挎着教谕地无一垄龙肝凤髓5、下列加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蹿上(cuàn)箱箧(jiá)水凼(dàng)尴尬(gà)B.滞笨(zhì)愧怍(zà)伎俩(jì)匀称(chèng)C.归咎(jiù)轩榭(xuān)藩篱(fān)艨艟(chōng)D.狼藉(jì)蹒跚(sān)箬篷(ruò)孕育(yùn)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6、阅读文章;完成文后问题。

三代同堂。

①在中国人眼里;获得四代;五代同堂的经历,才算是达到了人生最幸福的境界.从人类进化的历史上看,这不仅仅是中国人的幸福观,更是整个人类的幸福观.

②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别说是四代;五代同堂;就是三代同堂,也曾经是人类一个很遥远的梦.

③前不久;人类学家对原始人的牙齿化石进行了研究,发现在13万年前,没有一个人的寿命超过30岁,而这正是他们变成祖父母的年龄.在这个年龄之前,他们的孙辈们还没有出生,所以他们不可能实现三代同堂的美梦.但当人类学家着眼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欧洲人时,竟然发现老年人和年轻人的比例是2:1,这意味着此时有很多人已经可以见到他们的孙辈出生.换句话说,直到大约3万年前,多数人类祖先圆了三代同堂的美梦.

④人类学家指出;人类能圆三代同堂的美梦,是一个很伟大的进步,它对促进人类飞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⑤早些时候;以色列研究人员利用遗传学技术,从非洲克瓦人;桑人等土着人身上采集了600多个完整的线。

粒体DNA基因组样本.通过样本对比;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约7万年前,人类一度濒临灭绝,只剩下2000来人.但为什么没有灭饱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那时剩余的人类生存能力很强,因而平均寿命也比较长,超过30岁的人已经出现了,这说明三代同堂的现象已经出现了.这让祖父母们可以把传统狩猎技术等知识传授给后代.无疑,这些知识武装和保护了后代.正是凭借这些,人类才最终走出濒临灭绝的险境,又重新发展壮大起来.因此,我们可以说三代同堂的最大作用是增强了人类自身抵抗灭绝风险的能力.

⑥最新的研究表明,在现代人身上,也能看到三代同堂对人类发展的切实帮助.美国生物学家发现.与孙辈生活在一起的老人更加积极乐观,也愿意参加体育运动,他们得病的几率比那些不能与孙辈一起生活的人要低20%.而他们的孙辈则更活泼,更健康.反应也更快.这说明;三代同堂对促进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而这种作用在早期人类社会中,意义更重大,好处也更多.

⑦但由此也引发了一个新鲜有趣的问题:如果未来人类能够实现六代;七代同堂的美梦;那么它还会促进人类社会的迅猛发展吗?现在看来,我们还不能在人类寿命延长与人类社会迅猛发展之间简单划等号,因为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明显阻碍.但不管怎样,我们都必须承认,人类历史上的三代同堂确实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促进作用.

(选自《大科技》;有删改)

(1)选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2)选文第③段中加点词“多数”为什么不能删去?请简要回答.

(3)请简要说明④⑤⑥三个自然段的顺序不可以调换的原因.

(4)请写出选文第⑥段划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

(5)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____

A.人类学家对原始人牙齿化石的研究表明;13万年前没有一个人寿命超过30岁.

B.以色列研究人员利用遗传学技术;从非洲土著人身上采集基因样本进行研究.

C.研究表明;与孙辈生活在一起的老人更加积极乐观,他们的孙辈更活泼健康.

D.人类寿命不断延长,对人类未来社会的迅速发展将完全发挥积极的作用.7、仿照划线部分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漂亮,只要微微一笑,成功,只要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好运;只要远离懒惰

仿写:____.8、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父亲变形记①父亲今年快60岁了;他很懒,不知道怎么照顾自己。

②据母亲讲;他们当年结婚之后,家里家外基本上都是她一人在料理。父亲除了不得已到地里干一点儿农活,其余的一概不管。有时候母亲实在看不过家里的脏乱,数落他两句,他就把双手交叉起来,往脑袋后面一背,满不在乎地来一句:“看屋顶,屋顶上没有灰,不脏。”现在母亲说起这些往事,像是在说和自己毫不相干的笑话,其实当时却懊恼得不得了。

③突然有一天;父亲勤快起来了。那是我们姐弟俩读初中以后。因为听说读高中要交数额不菲的“培养费”,他就琢磨着开了一家榨豆油的作坊。当时生意极好,简直出乎他的意料。我家门前来榨油的牛车天天排长队,有时候都能排到一个月以后。他没白天没黑夜地劳作,每天都要工作十五六个小时,心里却是高兴得不行。

④那时候他一天榨油的收入有100块钱,月入3000多元,现在说来,在乡下那真不算是个小数。他逢人就讲:“再也不担心俺那俩孩子上不起学了。看我们家挣到了钱;周围有人眼红起来,村口陆续又出现了几家榨油的作坊。父亲的生意渐渐地不像以前那么红火了,他倒是不介意,你们到大学毕业的钱都有了,够了。于是他就又变回了从前懒洋洋的模样。

⑤我大学毕业那年;奶奶得了阿尔茨海默症,从此卧床不起。父亲又开始忙碌起来,喂饭铺床;擦屎端尿,基本不用母亲上手。他一有空闲就坐到奶奶床前陪她聊天儿,做些孩子的动作,引得她傻傻地笑。奶奶一笑,他就越发高兴地手舞足蹈。虽然忙累,这段时间父亲却很快乐。四年后奶奶去世,父亲怅然若失,后来还患上了我们家族遗传的糖尿病,甚至出现了高血压、静脉曲张等一些老年人特有的病症,人也一天天懒下去。

⑥前些天,母亲离开老家,来城里帮我带孩子,父亲一下成了留守老人。这样的日子过了几天,因为生活时时处处都得自己打理,他的状态又有所好转了。他时时思念母亲,一天一个电话,嘘寒问暖。父亲现在不大喝酒,不像从前似的一醉方休。他害怕自己突然出了状况,身边没有人太危险,早上起床也都要母亲用电话催他。我说,你定个闹铃不就行了,他嘿嘿笑着:“不一样,不一样。”我劝母亲回家住一段时间,我自己照料孩子。亲很是恼火:“我管得了自己!”

⑦在我看来,父亲对待生活的态度有点儿像过山车,忽高忽低。母亲说他一辈子了,总没个长性。我却知道,父亲骨子里是个“懒人”,平日里一副“老蔫儿”的模样;但只要家人需要,他就会振作起来。

(摘自《中国青年报》2013年07月26日作者赵建伟)(1)请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概括父亲变形的过程。

父亲很懒,不会照顾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母亲离开老家;父亲自己照顾自己。

(2)父亲是怎么样的一个人?请结合原文内容简要分析。(至少两点)

(3)你怎么理解第⑦段中加点词“懒人”;“老蔫儿”的含意?

(4)揣摩人物语言;理解思想感情。

①他逢人就讲:“再也不担心俺那俩孩子上不起学了。”

②父亲很是恼火:“我管得了自己!”

(5)有人主张把本文的标题“父亲变形记”改成“我的父亲”,你认为这样改好不好?为什么?9、给下面一段话中的“着”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把字母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在安装机器的日日夜夜里,他简直着①了迷,经常一边吃着饭,一边看着设计图纸。是啊,他新官上任,多少事等着②他着③手办理,能叫他不着急吗?有多少人等着他拿出高着④来;他能安心吃得下饭吗?

A.zháoB.zhāoC.zhuóD.zhe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10、阳春三月,春光正好。阜阳市第九中学开展了“科普实践,春季远足”活动,活动中有些问题,需要你的参与。(1)请你为此次远足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要求:紧扣活动主题;不超过20字。)

(2)在活动过程中,你发现有的同学从不关注身边的春光美景,也不和身边同学交流,总是埋头玩手机或平板电脑。你觉得这样做,就失去了此次实践活动的意义,你会怎么劝说他呢?(3)远足活动后,某同学写了一篇活动心得。下面是心得的部分内容,请你读后完成①—③题。(6分)学习,不应该只是在课堂之内,我们更要去观察、了解这个奇妙的世界。【A】____,而且可以对书本知识进行实地验证,获得真知。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夫人米歇尔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____】____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不仅要在书本的海洋里尽情遨游,也要_________________。①【A】句有个词语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_____换成____②【B】句有一处标点符号用法不对,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结合段意,在段末横线上补写一句话,让段落变得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托物言志是文人常用的方法;如《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便是托“莲”言志,请从“青山”“白云”“旭日”中任选一个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

我选______造句______。评卷人得分三、文言文阅读(共6题,共12分)12、阅读下面诗文;完成下列各题.

西江月。

[宋]苏轼。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数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选自《唐宋词鉴赏辞典》)

[注释]①西江月:词牌名.②弥弥:水盛的样子.③横:广远.层霄:层云;④障泥:马鞯.垫在马鞍下用于挡泥.玉骢(cng):青白色的马.⑤琼瑶:美玉,喻指月光下的水面.⑥欹(q):歪,斜.⑦杜宇:杜鹃鸟.

书杨朴事。

[宋]苏轼。

昔年过洛,见李公简云:“真宗既东封还”,访天下隐者,得杞人杨朴,能诗.及召对,自言不能.上问:‘临行有人作诗送卿否?’朴言:‘惟臣妾有一首云: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放还山.”余在湖州,坐作诗追赴诏狱,妻子送余出门,皆哭.无以语之,顾语妻曰:“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诗送我乎?”妻子不觉;予乃出.

(选自《东坡志林》)

【注释】①东封还:封泰山归来.②杞:地名.③召对:召其应对诗歌.④断送老头皮:意为被斩首.②坐作诗追赴诏狱: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第二年被贬至黄州.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觉已晓(2)此语桥柱上(3)送余出门。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无以语之;顾老妻曰:“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诗送我乎?”

(3)用“/”给《西江月》小序中画线的文字断句.(限断两处)

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

(4)《西江月》词与小序所写内容互相印证;请举例说明.

(5)根据《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为“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中的“惜”选择恰当的解释,并说明理由.

A.爱惜B.惋惜C.吝惜。

(6)《书杨朴事》中写了真宗的“大笑”和苏轼之妻的“失笑”;请选择其一写出你的理解.

(7)请结合《西江月》与《书杨朴事》的内容写出你对苏轼的认识.13、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完成小题。(15分)【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倘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1)傅说____于版筑之间(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____(3)入则无法家____士(4)____自古所希2.下列各组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1)____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2)____欲数闻卿辈谏争也B(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____(2)病复____,则不可救矣C(1)国恒____(2)河曲智叟____以应D(1)____则无敌国外患者(2)君谓计将安___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3)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4.甲文探讨了____和____两个问题,论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乙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是____。(3分)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题。(14分)【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鱼我所欲也》)【乙】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为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①。孙叔敖正衣冠而出见之,谓老父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②,使臣受吏民之垢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选自《说苑·敬慎》)【注释】①吊:慰问,此指吊唁。②不肖:没才能。③垢:耻辱。

1.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人皆有之使臣受吏民之垢B.太守自谓也谓老父曰C.不亦说乎岂有说乎D.故患有所不辟也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⑴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为贺。⑵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3.甲文“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具体指代什么内容?(2分)

4.乙文中老父提醒孙叔敖在治理国家方面应该注意哪三点?(3分)

5.请简要评价乙文孙叔敖的做法。我们课本中也有文章提倡这种做法,请写出篇名。(3分)15、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小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有错误的一项____

。A、舜发于畎亩之中(起,指被任用)而后喻(明白)B、行拂乱其所为(违背)劳其筋骨(劳累)C、衡于虑(通“横”,梗塞,指不顺。)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D、征于色,发于声(在)皆于美于徐公(比)(2)选出对下面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____

A;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译文:(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能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国侵犯的危险,国家一定灭亡。

B;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译文:忧患能激励人奋起,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使人委靡死亡。

C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译文:用这些办法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过去所没有的才能。

D;人恒过;然后能改。译文:一个人常常是犯了错误,以后才能改正。

(3)根据文段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____:

A;文章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道理相结合的方法;层层深入地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

B;准备承担大任的人;先要经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磨难,从思想、生活、行为三个方面受磨练”。

C;全文按照先提出观点;然后展开论证,最后得出结论的方式进行写作的。

D、本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既给文章平添了气势,又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1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Pī)圯(yí)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

(乙)原谷①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②之。谷年十有五,谏③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④,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⑤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注释】①原谷:人名。②捐:抛弃。③谏:好言相劝。④舆:手推的小车⑤凶:不吉利。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有一老父衣褐____②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____③是负义也____④良因怪之____(2)下列句中加点的“以”的意思与例句中“以”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____

例句:是以收之____

A、父以足受B、以实奇C、太祖常劝以读书D、一儿以日初远。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良殊大惊;随目之。

②岂有老而捐之者乎?

(4)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17、课外文言文阅读。

食凫雁以秕邹穆公有令:食凫雁①必以秕,无得以粟②.于是仓无秕而求易于民;二石粟而得一石秕。吏以为费,请以粟食之。

穆公曰:“去;非汝所知也!夫百姓饱牛而耕,暴背而耘,勤而不惰者岂为鸟兽哉?粟米,人之上食,奈何其以养鸟?且尔知小计,不知大会。周谚曰:‘囊漏贮中。’而独不闻欤?夫君者民之父母取仓粟移之于民此非吾之粟乎?鸟苟食邹之秕,不害邹之粟也。粟之在仓与在民于我何择?”

节选自贾谊《书》【注释】:①凫雁:指鸭鹅。②粟:旧时泛称谷米。③秕:没有成熟的谷子。④汝:你。

⑤大会:长远计划。⑥择:两样。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食凫雁____②易于民____③暴背而耘____④苟食____(2)给下列语句在原句上断句并翻译。

夫君者民之父母取仓粟移之于民此非吾之粟乎?

(3)作为封建社会的君主,邹穆公对百姓持什么态度?请结合你的知识积累,谈谈这种思想的积极意义。评卷人得分四、其他(共4题,共16分)1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在如今的电子媒介时代,人对纸质书藉的阅读渐渐减少了。然而,抚摸一本书,不仅是用眼睛,还要用手指和心灵。春日的午后,在温暖的阳光下翻开一本好书,那些文字不端架子,行云流水,如云端紫燕。____;____。此刻,你就沉jìn在雅洁从容的文字里,如和一位智慧、美好的朋友相对而坐,听他wěiwěi道来,那一刻,茶香氤氲,灵魂游弋,你的心便长出了翅膀。(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wěiwěi道来()____厚()沉jìn()(2)语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它的正确写法是____(3)语段中“游弋”的意思是____。(4)仿照文中划线句子,在空白处补写一个句子,使语意连贯。19、综合性学习。

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圈粉”无数。去年第一季,节目一经推出就收获好评如潮,如今第二季的节目“观众缘”更强,“诗词力”更猛。

请你阅读材料;按要求完成以下题目。

①“腹有诗书气自华”;用来形容《中国诗词大会》的参赛选手再合适不过。②观众既为武亦姝;陈更、彭敏等选手的才华所折服,也为白茹云等普通参赛者的励志故事所感动。③古诗词即使“曲高”,也“和者众”,50、60后到00后,都有着咿呀学诗的共同经历和共同记忆。④正是这共同的文化记忆,构成了文化传承的大众基础,所以这个节目能够靠着“熟悉的陌生题”,大面积、大范围地唤起观众的参与感。⑤尤其是在春节这个全家人围炉夜话、共享团圆的节日里,跟随节目一起回味那些年背过的唐诗宋词,让团聚别增了思接千载的文化韵味。

(1)请你用正楷字把《中国诗词大会》的宗旨抄写在下面的框里面。

______;品生活之美。

(2)第______句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将______改为______。

(3)第______句重复啰嗦;修改建议:______。

(4)从上面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中国诗词大会》受观众追捧的原因有哪些?20、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2017年12月发布“2017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它们是:“十九大”;新时代、雄安新区、撸起袖子加油干、不忘初心、金砖国家、人类命运共同体、共享、人工智能、天舟一号。其中;与“十九大”有关的流行语有五个,分别是:“十九大”、新时代、雄安新区、撸起袖子加油干、不忘初心。

【材料二】据悉;“2017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是基于国家语言资源监测语料库,利用语言信息处理技术,结合人工后期处理,经提取;筛选而获得的。语料来源包括《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等国内15家报纸2017年1月1日至11月底的全部文本,语料运用量近5亿字次,突显了我国主流媒体的高关注度和使用的高频度。

请你探究这些词语成为流行语的原因。21、综合性学习。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初中三年的时光已悄悄过去,回首逝去的日子,无尽欢乐犹在眼前:展望未来的生活,无线豪情洋溢在心中。在离别之际,让我们一起走进“岁月如歌”主题班会活动。

(1)为了营造活动氛围;班委会准备在主席台两边张贴衣服对联,请你围绕主题拟写一副对联。

上联:______下联:______

(2)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者;请你拟写一段50字左右的结束语。

(3)活动中;老师出示了田汉《毕业歌》一段歌词,表达了他对同学们的殷切希望,请你从歌词中细心体会老师的良苦用心,据此为你的好友写上简短的临别赠言。

歌词:我们今天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巨浪,不断地增长!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临别赠言:______。评卷人得分五、写作题(共2题,共14分)22、【题文】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总在不断地出发,伴我们的,有亲情;友情、理想、知识、叮嘱而这一切激励鞭策着我们勇往前行。

请以“带着____出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词语;将题目填充完整;

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③不要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⑤卷面整洁,书写工整。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绚丽的色彩不仅美化了我们的生活环境,同时对我们的心理、情绪乃至思想都会产生影响。比如蓝色,或淡如轻烟,或深如碧海,使人想起天空和海洋,给人以宇宙无垠之感,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经验、文化素养、性格气质,因而对各种颜色的感觉也不一样。你最喜欢哪一种颜色,为什么?请围绕“一种给我感受最深的颜色”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要求:(1)文体不限;(2)字数不少于600;(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C【分析】【分析】本题要结合积累的文言实词进行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熟记重点的课下注释,然后对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进行归纳整理.【解析】【解答】C.句子翻译:整月都不放晴.开:放晴.不能解释为“打开”.

故选:C.2、B【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这类题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学生要在平时勤于背诵,加强积累整理。本题抓住文字信息根据知识积累判断即可。B项中的欧阳修是北宋文学家,B项错误,故选B。

【解析】【答案】B3、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字音,需要结合所学和词义加以判断.【解析】【解答】A.“和煦”应读作“héxù”;

B.“媲美”应读作“pìměi”;

C.正确;

D.“确凿”应读作“quèzáo”.

故选:C.4、B【分析】【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书写,解答时需要回顾所学完成作答.【解析】【解答】A.正确;不要把“掺和”应写作“禅和”;

B.有误;“粗制烂造”应写作“粗制滥造”;

C.正确;不要把“翻来覆去”写作“翻来复去”;

D.正确;不要把“挎着”写作“跨着”.

故选:B.5、C【分析】【分析】本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辩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解析】【解答】A.错误.蹿cuān;箧qiè;

B.错误.怍zuò;称chèn;

C.正确.

D.错误.藉jí;跚shān;

故选C.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6、略

【分析】【分析】这篇文章首先指出四代、五代同堂从人类进化的历史上看是有积极意义的,接着介绍了人类三代同堂对促进人类飞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最后指出人类寿命延长会给现代社会发展带来阻碍但是依然大力肯定了三代同堂确实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促进作用.【解析】【解答】(1)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主要说明内容的把握;这篇文章首先指出四代;五代同堂从人类进化的历史上看是有积极意义的,接着介绍了人类三代同堂对促进人类飞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最后指出人类寿命延长会给现代社会发展带来阻碍但是依然大力肯定了三代同堂确实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促进作用.据此可以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在于三代同堂人类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促进作用.

(2)本题考查说明语言;理解加点词语的含义,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以及去掉之后的意思变化,最后点明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3)本题考查的是语段不能调换的问题;解答语段不能调换的原因时,要首先明确这几个语段分别介绍了什么内容,这几个段落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据此分析即可解答.

(4)本题考查的是说明方法的判断;根据标志性语言判断说明方法类型即可.常用的六种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举了美国生物学家的发现,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与孙辈生活在一起的老人与那些不能与孙辈一起生活的人得病率进行对比,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20%”属于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最后一段“现在看来,我们还不能在人类寿命延长与人类社会迅猛发展之间简单划等号,因为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明显阻碍”,可知D选项中“将完全发挥积极的作用”是错误的.

故选D.

答案:

(1).三代同堂对社会(或人类)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2).“多数”(表示限制);说明当时大部分人类祖先圆了三代同堂的美梦,如果去掉,表示人类祖先都是这样.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3).④段与⑤⑥段在结构上是总分关系(或是由概括到具体的逻辑顺序);⑤段和④段的说明内容是按照从原始人到现代人的顺序说明的(或按照“研究”的时间顺序说明的).

(4).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5).D7、略

【分析】【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的语句仿写能力.【解析】【解答】注意句式特点;,只要,注意要与漂亮;成功等词语的情感色彩保持一致.

答案示例:幸福,只要快快乐乐过好每一天.8、为“培养费”,父亲勤快地开了榨豆油的作坊别人开了几家作坊,父亲又变懒了父亲忙碌地照顾生病的奶奶奶奶去世后父亲生病又变懒了【分析】【分析】本文通过记叙父亲很”懒“,但为“培养费”,父亲勤快地开了榨豆油的作坊;别人开了几家作坊,父亲又变懒了;父亲忙碌地照顾生病的奶奶;奶奶去世后,父亲生病又变懒了,表现了父爱的无私伟大.【解析】【解答】(1)本题考查的是故事情节概括.一类是概括事件:找准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按照“他(她)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的模式进行概括.第二类概括部分情节概括故事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或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解题思路:先划分出情节的各个阶段,再进行概括,筛选出文中的关键词语或自己概括来填空.根据提示,按照顺序可以找到:为“培养费”,父亲勤快地开了榨豆油的作坊别人开了几家作坊,父亲又变懒了父亲忙碌地照顾生病的奶奶奶奶去世后,父亲生病又变懒了.

(2)本题的考点是人物形象描写与分析.概括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指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质,而不是指外表特征.解题思路:从具体的人物行为事件和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从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入手,抓住抒情和议论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父亲是一个极有家庭责任感的人,他为儿女的“培养费”,变得勤快起来;父亲是一个豁达、大度的人,周围开了几家榨油的作坊,抢了父亲的生意,但他并不介意;父亲是一个极为孝顺的人,他在奶奶生病时,照顾奶奶起居,陪奶奶聊天,逗奶奶开心;父亲是一个极无私、伟大的人,他为了能让母亲来城里帮“我”带孩子,自己只身一人在老家.

(3)本题是对标点符号用法的考查.引号的用法有:①表示引用;②表示特定称谓;③表示强调指出;④表示讽刺讽刺或否定.“懒人”;“老蔫儿”用双引号;表示否定.“我”知道,父亲并不是个“懒人”、“老蔫儿”,而是“只要家人需要,他就会振作起来”、敢担当、有责任心、孝顺.

(4)本题是对文章内容和感情的考查.按顺序找到相应段落;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等语句,分析父亲的心理或找出表达感情的词语即可,注意尽量用原句原词回答.“再也不担心俺那俩孩子上不起学了”,写出父亲勤快地开作坊而赚到钱,能供子女上学的自豪感和幸福感,也表现父亲有责任心.

“我管得了自己”;父亲为了能让母亲来城里帮“我”带孩子,强调自己能照顾自己,表现父亲的无私;伟大.

(5)本题是对题目作用的考查.题目的作用有:1作为文章的线索;2具有双关的含义:象征人物的形象或精神;3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兴趣;4含蓄的或形象的揭示文章中心(要具体写出中心是什么);5概括文章内容;感情的触发点6用修辞,新颖独特,吸引读者.示例:我认为这样改不好.因为作者用“父亲变形记”这个标题,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表现父亲的变化过程,也暗示文章主题,而且“变形记”更能够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答案。

(1)为“培养费”;父亲勤快地开了榨豆油的作坊别人开了几家作坊,父亲又变懒了父亲忙碌地照顾生病的奶奶奶奶去世后,父亲生病又变懒了.

(2)父亲是一个极有家庭责任感的人;他为儿女的“培养费”,变得勤快起来;父亲是一个豁达;大度的人,周围开了几家榨油的作坊,抢了父亲的生意,但他并不介意;父亲是一个极为孝顺的人,他在奶奶生病时,照顾奶奶起居,陪奶奶聊天,逗奶奶开心;父亲是一个极无私、伟大的人,他为了能让母亲来城里帮“我”带孩子,自己只身一人在老家.

(3)加双引号;表示否定.“我”知道,父亲并不是个“懒人”;“老蔫儿”,而是“只要家人需要,他就会振作起来”、敢担当、有责任心、孝顺.

(4)①写出父亲勤快地开作坊而赚到钱;能供子女上学的自豪感和幸福感,也表现父亲有责任心.②父亲为了能让母亲来城里帮“我”带孩子,强调自己能照顾自己,表现父亲的无私;伟大.

(5)我认为这样改不好.因为作者用“父亲变形记”这个标题,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表现父亲的变化过程,也暗示文章主题,而且“变形记”更能够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9、ADCB【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字音,需要结合所学和词义对多音字进行读音判断.【解析】【解答】“着”是多音字;可读作“zhuó,zháo,zhāo,zhe”.

(1)zháo

①接触;挨上:上不~天;下不~地.

②感受;受到:风丨~凉.

③燃烧;也指灯发光(跟[灭]相对):炉子~得很旺丨天黑了,路灯都~了.

④用在动词后;表示已经达到目的或有了结果:了丨打~了丨猜~了丨灯点~了.

⑤入睡:一上床就~了.

(2)zhuó

①穿(衣):丨吃~不尽.

②接触;挨上:陆丨不~边际.

③使接触别的事物;使附着在别的物体上:笔丨~眼丨~手丨~色丨~墨丨不~痕迹.

④着落:寻找无~.

(3)zhuó

①派遣:人前来领取.

②公文用语;表示命令的口气:即施行.

(4)zhe

①表示动作的持续:他打~红旗在前面走丨他们正谈~话呢.

②表示状态的持续:大门敞~丨茶几上放~一瓶花.

③用在动词或表示程度的形容词后面;加强命令或嘱咐的语气:你听~丨步子大~点儿丨快~点儿写丨手可要轻~点儿.

④加在某些动词后面;使变成介词:丨沿~丨朝~丨照~丨为~.

(5)zhāo

①(~儿)下棋时下一子或走一步叫一着:儿丨别支~儿.

②(~儿)比喻计策或手段:使花~丨我没~儿了丨这一~厉害.

③放;搁进去:点儿盐.

④用于应答;表示同意:这话~哇!,咱们就这么办!

答案:①A②D③C④B10、略

【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拟写标语的能力。宣传标语的拟写要注意对偶句的运用,基本上要做到字数相等、结构一致、句式一致,符合“科普实践,春季远足”这一主题,语言简洁,切合主题即可。(2)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解答语言劝说类题;先要有称呼,然后针对劝说对象的错误行为或想法,进行正面劝导,注意语言得体,语气委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诚服人。

(3)①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及修改能力。首先明确病句的原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学生平时只要多交流,多做题,就会掌握其中的规律。A句提升改为拓宽、开阔等或视野改为素养等。②此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及修改病句的能力。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需要了解各种标点符号的特点及用法,尤其要掌握引号;问号等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判断,B句句号应放在引号的外面。

③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段的补写能力。整体感知语段;分析语段所写内容,注意前后语句中的标志性词语以及语句间的照应,根据这些加以补写或者写出结论,写好之后,还要读一读,看语意是否通顺。整体感知语段,段末可填写:在旅行活动中获得真知。

【解析】(1)(2)略。

(3)①提升改为拓宽;开阔等或视野改为素养等。

②句号放在引号的外面。

③在旅行活动中获得真知(答案不是唯一的)11、略

【分析】此题解答;可首先读各词,然后找出有创作灵感的词语构思,注意语意通顺,语句简洁.如,白云的闲适,体现了一种超然的人生态度.

答案:白云;看那天上的白云来去自由,无欲无求,闲适惬意,令人生羡.

此题考查学生选择词造句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选取较熟悉的词,确定一个中心,根据具体要求,展开联想作答.

解答此题,要结合平时的词语积累,寻找答题思路.【解析】白云;看那天上的白云来去自由,无欲无求,闲适惬意,令人生羡三、文言文阅读(共6题,共12分)12、略

【分析】【分析】文言文阅读的答题;最关键的是能够翻译出全文.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针对具体题型,采用不同的答题方法,解决相关的问题.

(1)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借助于平时的知识积累;因此平时要对文言词语归类记忆.如文言实词可从词类活用;古字通假、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方面归类.解答此类题目时,如遇到课本中学过的,可运用联想法,结合语境,分析比较,做出选择.

(2)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解答本题考生应对文言词语的意义用法烂熟于心;对重点词语解释要准确到位.

(3)本题考查学生给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

(4)本题考查词的内容与小序之间的联系;解答本题时需要读懂小序和词义,并逐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联.

(5)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词的理解辨析;解答本题需要平时多积累此类词语,对一词多义的不同意思加以记忆并能通过例句进行分析.

(6)本题借“笑”的不同来分析两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解答本题时要在读懂两篇文章的基础上加以理解分析.

(7)本题考查对人物的评价,解答本题时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具体事件加以理解.【解析】【解答】(1)①“及”我们可回想“及郡下;诣太守”的“及”都是“等到的时候”.②“书”在这里是名词用作动词,写的意思.③“妻子”是古今异义词,“妻”是妻子的意思,“子”是儿女,所以指妻子和儿女.

(2)这句话中“语”是重点词;意思是“说”;“顾”是“回头”的意思;“子”是“你”的意思;“如”是“像”的意思.连起来就是:我没有什么话来对他们说,回头对老妻说:你就不能像杨处士的妻子一样作一首诗送我吗?

(3)“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的意思是:看远处山峦峰翠;再听近处流水声声,怀疑不是在尘世之中.“乱山攒拥”是写山,“流水锵然”是写水,“疑非尘世也”是作者怀疑自己不是在尘世,所以根据意思可断句: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

(4)小序交代了作此词的背景情况;词人在黄州春夜喝过酒后,在月下的桥边醉酒睡觉,醒后写下了看到的美景.词中写了山;水、月光在小序中都提到过,作者醉酒而睡的情况词中也有,所以小序和词是相通的.

(5)“惜”的文言意思有:①爱惜;珍惜.②吝惜;舍不得.③痛惜;惋惜.此处是“爱惜”的意思.“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的意思是:爱惜这一条溪水中的美丽月影,千万别被马儿踏碎了这皎洁的月色.

(6)此题要抓住“笑”来加以理解;实际就是要说出笑的原因,从这里可以看出人物有怎样的性格特征,所以第一步要写出笑的原因,第二部要回答此人的性格特征.

(7)《西江月》以写景为主;《书杨朴事》以写事为主,但两篇文章都写于作者失意时.前者是被贬黄州之时,后者是入狱之时,被贬时仍能有心欣赏山水之美,入狱时仍能幽默地安慰妻子.这些都可以看出苏轼是一位豁达,乐观;放旷之人.

答案:

(1)①及;等到的时候(等到)②书;写③妻子;妻子和儿女。

(2)我没有什么话来对他们说;回头对老妻说:你就不能像杨处士的妻子一样作一首诗送我吗?

(3)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

(4)示例①小序中‘乘月至一溪桥上’点出明月当空;也正因如此,才有词中“照野弥弥浅浪”的绝佳月色.②小序中流水锵然说明溪流汩汩,印证了词对水盛(弥弥浅浪)的描写.③词中诗人醉眠芳草之想和解鞍奇枕之姿,印证小序中的酒醉和曲线醉卧.

(5)A(爱惜);莫教踏碎琼瑶,一句中将水面比作美玉,足见“一溪风月”之美,“莫教踏碎琼瑶”(忍让马蹄踏碎它)表现作者对美景的爱惜;赞美之情.

(6)示例1;大笑;因为真宗被杨朴机智幽默的回答所感染,不禁大笑,从而看出真宗爱惜人才,心胸宽广,不强人所难.

示例2;失笑;苏轼的妻子因为苏轼入狱而哭,苏轼幽默的开解,使之得到些许宽慰,不禁笑了出来,但这笑里有悲伤;无奈等复杂情感.

(7)示例《西江月》中苏轼贬官黄州;以山水为乐,行为放旷.《书杨朴事》中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时还幽默地以故事安慰妻子,可见他豁达;乐观之人.

译文:

《西江月》:

黄州期间;春夜,在蕲水边骑马而行,经过酒家饮酒,醉后乘着月色归去,经过一座溪桥,卸下马鞍鞯,以手臂支撑着躺在桥上休息.等到清醒的时候已经天明了,看远处山峦峰翠,再听近处流水声声,怀疑不是在尘世之中.于是作了这首词写在桥柱上.

月色照耀下春水涨满;溪流汩汨;天空中云层隐隐约约若有若无.马鞍鞯尚未解下;马儿活跃的时候,我就想在这芳草之上醉卧入眠.爱惜这一条溪水中的美丽月影,千万别被马儿踏碎了这皎洁的月色.解下马鞍作枕,倚靠着它斜卧绿杨桥上,醒来的时候听见,杜鹃黎明的一声啼叫.

《书杨朴事》:

从前经过洛阳,见到李公简,他说:“宋真宗泰山封禅以后,遍寻天下隐者,得知杞(地名)人杨朴,能作诗.皇上把他召来问话的时候,他自己说不会作诗.皇上问:‘你临来的时候有人作诗送给你吗?’杨朴说:‘只有我的小妾作了一首诗.说是: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皇上大笑,放他回家.”我在湖州的时候,因为作诗被下令逮捕坐牢,妻子儿子送我出门,都大哭.我没有话说,回头对妻子说:“你能不能学杨处士的妻子作诗送给我?”妻子破涕为笑,我才从家里出来.13、略

【分析】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注意(3)为通假字,各个加点词的意思有的取其常用意,有的需要从从课文中迁移过来。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意思与用法的运用与理解能力。A都是连词,所以。B动词,奋起/动词,发作C动词,灭亡/动词,没有D动词作状语,在国外/动词,出自。3.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1)注意关键词“所以”“动”“惊”“曾益”的意思及特殊用法,补充出省略内容。(2)注意关键词“然后”“于”的意义和用法。(3)注意关键词“如”“虽”“尤”“宜”的翻译。4.本题考查考查学生分析以及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来解答此题即可。【解析】【答案】1.(1)任用,选拔(2)了解(3)通“弼”,辅佐(4)确实,实在。2.A3.(6分,每句各2分,关键词语解释正确,句子通顺及给分)(1)用这些办法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2)这之后才知道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治理国家如同治病,病即使痊愈,还应当护理调养。4.(3分,意思相近即可,每处1分)造就人才治理国家居安思危14、略

【分析】试题分析:

1.A项第一个之是代词;第二个是结构助词的。B项中第一个谓是命名,第二个是对说C第一个说通悦,快乐第二个说是说法的意思,D项中患都是祸患,灾难的意思。

2.在翻译时注意(1)“为”“一”(2)“谨”的含义即可。

3.考查对文章的理解;此为代词,代指“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4.

5.孙叔敖面对“老父”的冲撞,没有动怒,虚心请教,广开言路。我们学过的文章《邹忌讽齐王纳谏》《曹刿论战》《出师表》等文章。“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这三句话的意思是““自己身份高了,却对人骄横无礼人民就会离开他,地位高了却擅自用权的人君王就会厌恶他,俸禄优厚了却不知足的人祸患就隐伏在那里。”可以从这三句话里总结答案,“1位已高而意益下。2官益大而心益小。3禄已厚而慎不敢取。”考点:文言文阅读文言实词的理解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文意的把握点评:文言实词的理解属于基础性题目,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做好此类题目,要注意文言实词的积累,可以用组词的方法来确定文言实词的含义,要特别注意通假字、一词多义、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特殊的文言词语。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要特别注意通假字、一词多义、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特殊的文言词语。对内容的理解,必须在读懂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才能做好题目。【解析】【答案】

1.D

2.(1)孙叔敖做了楚国的令尹(宰相),全都城的官吏和百姓都来祝贺。⑵您严格地遵守这三条(意见);就能够把楚国治理好。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4.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位高意下;官大心小,禄厚不取。)

5.广开言路《邹忌讽齐王纳谏》《曹刿论战》《出师表》15、BAC【分析】【分析】参考译文: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被消灭.

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解析】【解答】解析: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

A.正确;

B.有误;前一句正确,后一句错误.后一句句意为:使他的筋骨劳累.劳: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C.正确;

D.正确.

故选:B.

(2)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A.有误;应该译为: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被消灭.

B.正确.

C.正确.

D.正确.

故选:A.

(3)本题考查对文言文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词句,分析理解相关词句,分析其含义及在文中的作用.

A.正确.

B.正确.

C.有误;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接着,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

D.正确.

故选:C.

答案:

(1)B.

(2)A.

(3)C.16、穿着回头看这以为怪B因此【分析】【分析】【翻译】

(甲)

张良曾经有一次在下邳的桥上不慌不忙地步行;有一位穿着粗布衣裳的老人,来到张良所在的地方,故意把鞋扔到桥下,回过头对张良说:“小子,下去把鞋(给我)取上来!”张良非常吃惊,想要打他,因为看他年纪大,竭力忍住气,走下桥去把鞋取上来.老人说:“给我把鞋穿上!”张良(想)既然已经替他把鞋取上来,于是挺着身子跪着给他穿上鞋.老人伸出脚穿上鞋,大笑然后离开.张良非常吃惊,目送着他离去.老人走了将近一里路,又转回来,(对张良)说:“可以把本事传给(你)这个年轻人.五天之后天亮时,在这里跟我相会.”于是张良感到很奇怪,下跪说:“好.”

(乙)

原谷有一个祖父,年纪大了,原谷的父母厌恶他,想抛弃他.原谷此时十五岁,好言规劝父亲说:“祖父生儿育女,一辈子勤劳节俭,你们怎么能因为他年老就抛弃他呢?这是违背道义的.”父亲不听从(他的劝告),做了辆手推的小车,把爷爷抛弃在野外.原谷跟随在(父亲)后面,把小推车收了回来.父亲问:“你为什么收回这不吉利的器具?”原谷说:“等将来你们老了,我就不需要再做这样器具,因此现在先收起来.”父亲感到惭愧,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于是把祖父接回来赡养.【解析】【解答】(1)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

①句意为:有一位穿着粗布衣裳的老人.衣:穿着.

②句意为:回过头对张良说:“小子;下去把鞋(给我)取上来!顾:回头看.

③句意为:这是违背道义的.是:这.

④句意为:于是张良感到很奇怪.怪:以为怪.

(2)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一词多义的问题.要注意平时区别记忆.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是以收之的“以”是因此;A把;B因此;C来;D认为;故选B.

(3)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①中重点词语有惊:感到惊奇;句意为:张良感到很奇怪;随即望着老人(离开).

②中重点词语有岂:哪里;句意为:哪里有(因为)年老就抛弃他的呢.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的语句,分析其含义即可.

答案:

(1)①穿着②回头看③这④以为怪。

(2)B

(3)①张良感到很奇怪;随即望着老人(离开).

②哪里有(因为)年老就抛弃他的呢?

(4)敬老爱老17、通“饲”;喂,喂养交换通“曝”,晒如果【分析】【分析】译文参考:

邹穆公有命令:“喂鸭喂鹅一定要用秕子;不能用谷了!”因此,国家粮仓里面如果没有秕子时,就用谷子和老百姓相交换,用两石谷子才换得一石秕子.公务人员认为这是浪费,请求用谷子喂养.

穆公答道:“去吧,这不是你能了解的道理!老百姓不但顶着烈日蒸烤犁地耕作,还要自己弯腰让背脊受烈日的暴晒除草施肥,勤劳而不躲懒,这样辛苦,难道是为鸟兽吗?谷米是人上等的粮食,为什么拿来养鸟呢?而且你只知小数目的细算,不知大数目的总计.周人的谚语说:‘粮仓里装粮食的口袋漏了,粮食还是贮藏在粮仓里.’这你难道没有听说过吗?人君是老百姓的父母,把国家粮仓中的粮食转存到老百姓那里,这还不是我的粮食吗?鸟如果吃了邹国的秕子,就不损害邹国的粮食呀.粮食藏在公仓里和藏在民间,对于我有什么可选择的呢?”【解析】【解答】(1)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

①句意为:喂鸭喂鹅.食:通“饲”;喂;喂养.

②句意为:和老百姓相交换.易:交换.

③句意为:自己弯腰让背脊受烈日的暴晒.暴:通“曝”;晒.

④句意为:如果吃了.苟:如果.

(2)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可根据句意进行断句.这几句话的意思是:人君是老百姓的父母,把国家粮仓中的粮食转存到老百姓那里,这还不是我的粮食吗?因此断句为:夫君者/民之父母/取仓粟移之于民/此非吾之粟乎?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的语句,分析其含义即可.由“夫百姓饱牛而耕,暴背而耘”,体现了对百姓疾苦的体谅;由“夫君者民之父母取仓粟移之于民此非吾之粟乎”,体现了一种“尊君重民”思想.这种思想在当时还是有非常积极的影响的.因为这样的君主能重视人民的力量,恤民;忧民;并且能积极采取措施,让人民安居乐业.

答案:

(1)1)通“饲”;喂;喂养2)交换3)通“曝”;晒4)如果。

(2)夫君者/民之父母/取仓粟移之于民/此非吾之粟乎?

(3)“夫百姓饱牛而耕,暴背而耘”,体现了对百姓疾苦的体谅;“夫君者民之父母取仓粟移之于民此非吾之粟乎”,体现了一种“尊君重民”思想.这种思想在当时还是有非常积极的影响的.因为这样的君主能重视人民的力量,恤民、忧民;并且能积极采取措施,让人民安居乐业.四、其他(共4题,共16分)18、略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的字音拼读与汉字书写能力。给汉字注音,要注意字母的拼写、声调符号及标注位置、多音字的区别等。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避免混淆。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勤于积累,加强记忆。注意“娓”的书写及“醇、浸”的读音。(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与修改错别字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平时的词汇积累,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辨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易错字、同音字、形似字,要注意积累,加强记忆。文中的“书藉”应写为“书籍”。(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词语意义来判断,也可用拆字法或字义组合来推断,平时要加强积累。结合语境可知,“游弋”在这里的意思是“游动”。(4)本题考查学生仿写与语言表达的能力。仿写要注意三点,一是注意句式,二是注意修辞,三是注意字数,语意连贯。如果给出的示例字数都相同,那么就要在字数保持相同的情况下做严格的仿写。注意例句中的句式及修辞方法。如:好书如知己,一见倾心,促膝长谈。【解析】(1)娓娓chún浸(2)书藉书籍(3)游动(4)示例:好书如知己,一见倾心,促膝长谈。19、略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书写的能力.作答时;一是要保证书写的正确,然后要保证书写的美观.据此可作答.

(2)本题考查关联词语使用不当;③古诗词即使“曲高”,也“和者众”,应是转折关系,所以应改为“虽然但”

(3)本题考查病句的修改.④正是这共同的文化记忆;构成了文化传承的大众基础,所以这个节目能够靠着“熟悉的陌生题”,大面积;大范围地唤起观众的参与感”句中大面积、大范围重复,应删去“大面积”或删去“大范围”

(4)本题考查学生材料探究的能力.通读材料可知.《中国诗词大会》受观众追捧的原因有①②句说明选手有才华;有故事;③说明大家有共同经历和共同记忆;④说明有大众基础;⑤说明有文化意蕴.

答案:

(1)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

(2)③“即使也”“虽然但”

(3)④删去“大面积”或删去“大范围”

(4)观众为选手的才华折服;也为部分参赛者的励志故事感动;人们大多有咿呀学诗的共同经历和共同记忆,因而参与感强;春节期间,全家一起看节目,给团聚增添文化韵味。

第一小题考查学生正确书写的能力.第二;三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第四题考查学生材料探究的能力.

这是一道综合读写题目,所选题目都是常见题型,也是考试中的常考题型.学生在作答时,只要认真阅读材料,结合题目中的要求,即可作答.【解析】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③;“即使也”;“虽然但”;④;删去“大面积”或删去“大范围”20、略

【分析】

材料一交代了“2017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的具体内容;尤其重点提出了与“十九大”有关的五个流行语;材料二交代了“2017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的语料来源。两则材料紧紧围绕“2017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这一核心内容。

材料探究题的解题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