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人民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520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这个年代还可以表述为()A.公元6世纪初B.公元6世纪末C.公元7世纪初D.公元7世纪末2、2、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下列哪几种人有奖励()①书读得好的人②农业生产搞得好的人③仗打得好的人④生意做得好的人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3、2014年2月17日,新铸的“华佗钟”撞开了马年亳州药市。华佗现在已是亳州中药材产业、中药材文化的一个最著名的文化符号。下列属于华佗医学成就的有()①编著《伤寒杂病论》②制成“麻沸散”③提出“治未病”理论④编制“五禽戏”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4、传说中他的发明为我们今天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他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他是()A.炎帝B.黄帝C.尧D.禹5、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较多的国家。其中在相同地点发现,但又生活在不同时期的古人类是()A.元谋人北京人B.半坡人山顶洞人C.北京人山顶洞人D.半坡人河姆渡人6、唐太宗和武则天在西域分别设置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大致管辖今天的()A.西藏地区B.新疆地区C.云南地区D.东北地区7、中国近代史经历的几个重要历史时期依次是①清王朝晚期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③北洋军阀时期④国民政府时期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③D.②③④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8、【题文】列举隋唐时代的三大盛世的别称:____.9、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当时采取的“罢黜百家”的措施有利于巩固统一。______。(判断对错)10、唐朝后期爆发了黄巢起义,使唐朝至此灭亡。______(判断对错)11、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_______”政策,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发展。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_______”政策,与世隔绝,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12、汉武帝时期,在地方,将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域,称为;为加强思想统治,他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推行“”政策。13、春秋初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______。(判断对错)14、______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15、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列强是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6、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三国演义》。()17、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使西汉王朝走向衰落。。A.正确B.错误18、战国时期的战争与春秋时期比,规模不大,参战兵力少,持续时间短。19、四羊方尊,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______20、澎湖巡检司是我国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______(判断对错)21、春秋时期强大的诸侯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22、禹建立了商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识图题(共3题,共18分)23、战国时期战事连年,干戈不息,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时势造英雄,动荡的时代成就了秦国的强国梦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汉书食货志》材料二见下图材料三史书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1)写出上图中A、B、C、所代表的诸侯国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2)春秋战国诸侯国众多,到战国时期较强的只剩七个国家,这反应了历史发展趋势是什么?(3)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一概括出变法的措施。(4)用材料一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你从中获得怎样启示?(5)材料二、三反应的哪一项水利工程?哪国修建?24、识图题(这是一些信息不全的名人证件;根据所给的信息你能猜出他们是谁?请将每个名人的姓名填在证件内的横线上。每个2分,共计8分。)
25、原始农耕文化的形成是中国农业文明的开始。读图回答问题:(1)指出图中A、B分别代表的原始农耕文化遗址?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2)结合图片,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中的空白。地理方位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居住的房子样式A黄河流域粟B长江流域干栏式建筑
(3)根据上述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主要标志是什么?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3题,共27分)26、列举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及作用。27、从繁盛的唐朝到卓越的宋朝,请就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态度谈谈你的看法。28、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社会大变革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我国奴隶社会走向瓦解,封建社会逐步形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生产力的变革】
(1)春秋战国时期;有一种农业生产技术解放了人力,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它是指什么技术?
(2)战国时期;各国都注意兴修水利,其中,秦国有一项水利工程,它使成都平原获得“天府之国”,请写出它的名称和主持修筑的人。
【生产关系的变革】
(3)战国时期;各国确立封建制度的途径是什么?
(4)从战国开始;哪两个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文化思想的变革】
(5)战国时期,我国的社会变革在文化思想领域内表现为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C【分析】在历史纪年方法和年代计算方法中;一百年为一个世纪,每个世纪的前三十年为世纪初期。公元618年是七世纪初期。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历史纪年方法和年代计算方法的知识点.
本题以唐朝建立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纪年方法和年代计算方法的有关知识的把握.【解析】C2、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的有关知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其主要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据此分析可知②农业生产搞得好的人;③仗打得好的人可以获得奖励,所以ACD不正确,故选B。
【解析】B3、B【分析】本题考查华佗的医学成就。东汉末年的华佗,不仅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而且能实施外科手术。他发明了“麻沸散”,让病人和酒服下,失去知觉,然后进行各种手术。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活动姿态,创造出了“五禽戏”,帮助人们强健身体。①编著《伤寒杂病论》和③提出“治未病”理论是张仲景的医学成就,故选B。【解析】B4、B【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历史人物及其事迹。解答本题的关键在词为“人文初祖”。阪泉之战是黄帝与炎帝之间为争夺大华夏部落联盟首领而进行的战争;后炎帝族战败,黄帝被称为“人文初祖”;尧的主要历史功绩为“禅让制”;禹的主要功绩为治水。所以该题的正确选项为B。
考点:华夏之祖。
【解析】B5、C【分析】北京人是远古人类的典型代表;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三万年,北京人;山顶洞人都发现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故在相同地点发现,但又生活在不同时期的古人类是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故选:C。
本题以“在相同地点发现;但又生活在不同时期的古人类”为切入点,考查北京人;山顶洞人。
本题考查北京人、山顶洞人,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都发现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解析】C6、B【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大致管辖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为了加强对西突厥地区的管理,在640年攻破高昌以后,在高昌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公元702年,武则天为了进二步巩固西北边疆,在庭州设立了北庭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北。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大致管辖今天的新疆地区。因此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考查唐朝的民族关系的相关知识;把握唐太宗和武则天在西域分别设置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大致管辖今天新疆地区.
解答本题注意识记唐朝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今天的地区.【解析】B7、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史经历的重要历史时期。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依次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时期。因而先后顺序为①②③④。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解析】A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8、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隋唐盛世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隋文帝杨坚所统治的开皇年间,史称“开皇之治”,唐贞观年间,国家政治清明;军事发展、社会安定、思想文化繁荣、国力日益强大、民族关系缓和、中外友好往来增多。史称“贞观之治”,唐玄宗开元(715-741)年间,推动了文化教育的繁荣,成为了唐王朝的鼎盛时期,史称“开元之治”。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一时的隋朝·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解析】【答案】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9、略
【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措施是西汉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思想措施,不属于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的是秦朝巩固统治的措施.
本题以秦朝统一为背景考查了巩固统一的措施,考查了学生识记和判断能力,解题关键是辨别清楚秦始皇和汉武帝的措施,此类试题的一般解题方法为仔细读题,联系教材知识,大胆判断.【解析】×10、略
【分析】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中央已无力控制藩镇。人民赋税沉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灾荒,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起义军在黄巢的领导下,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原为起义军将领的朱温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灭亡。唐朝后期爆发了黄巢起义,使唐朝至此灭亡,这个表述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了唐朝灭亡。原为起义军将领的朱温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黄巢起义的结果与唐朝灭亡的标志。【解析】×11、略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清朝的重本抑末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本抑末”政策,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发展。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与世隔绝,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解析】【答案】重本抑末闭关锁国12、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大一统的汉朝的相关知识,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推恩令,同时将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域,称为十三州部,在思想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以答案是“十三州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大一统的汉朝【解析】【答案】“十三州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3、略
【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初年,晋国的卿大夫瓜分了晋国,形成的三个国家是赵;魏、韩.齐国大夫田氏取代原来的国君,建立田氏齐国,史称田氏代齐.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知道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发生在战国初期.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的相关史实.【解析】×14、略
【分析】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杨坚就是隋文帝.
故答案为:
581年.
本题考查隋朝的建立.
本题以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为依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解能力.注意掌握隋唐宋元明清的建立者、建立的时间或建立的民族.【解析】58115、略
【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等一系列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故答案为:
俄国.
本题考查的是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相关知识.
学生还要知道,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包括:1858年的《瑷珲条约》、1860年的《中俄北京条约》、1864年的《勘分西北界约记》等.其中割占中国领土面积最大的是《瑷珲条约》,达到60多万平方千米.【解析】俄国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6、×【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三国演义》。【点评】《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地位是易混知识点。17、×【分析】本题考查两汉的史实。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大权就由皇帝的母亲太后主持。太后重用自己的亲戚,导致外戚的权力膨胀。皇帝长大以后,不甘心被外戚摆布,想亲自行使君权,就依赖身边的宦官,设法除掉外戚,宦官由此得到宠信,把持朝政。如此反复循环,形成了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他们轮流把持朝政,任用亲信,诛杀异己,导致政治腐败不堪,正直的官员受到排挤陷害,社会混乱,人民遭殃。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本题是错误的。故选B。【解析】B18、×【分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的战争。战国时期,强大的诸侯已经不再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而且各自为政,扩充军队,力图拓展疆域。七国都拥有强大的军队,相互之间展开战争。当时的战争规模很大,参与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长。本题是错误的,故选F。【解析】F19、×【分析】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出现青铜器。到了夏朝,青铜器种类逐渐增多。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著名的青铜器有巨大的司母戊鼎和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等。司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故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四羊方尊;司母戊鼎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青铜器的相关史实。【解析】×20、√【分析】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元朝时台湾就隶属中央政府管辖,当时台湾的名称是琉球。元朝进一步加强对台湾的管理,在台湾(琉球)设澎湖巡检司,以加强对那里的管辖,这是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设置机构进行管理,使台湾开始纳入中央政府的统治范围之内。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本题以澎湖巡检司为依托;考查元朝的建立以及巩固统一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蒙古统一、元朝的建立以及巩固统一的措施。【解析】√21、√【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春秋争霸相关知识的掌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齐桓公执政以来,在管仲的辅佐下,经过了内政、经济、军事等多方面改革,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实力,适时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帜,以诸侯长的身份,挟天子以伐不服。齐桓公成为了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所以春秋时期强大的诸侯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故:正确。【解析】T22、×【分析】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了.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朝.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夏朝的建立.【解析】×四、识图题(共3题,共18分)23、略
【分析】(1)本题考查战国七雄。根据本题图片内容可知,经过春秋近300年的纷争,大部分的小诸侯国兼并,几个大诸侯国左右着政局,其中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用一句话概括其位置: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后中间。所以,A是齐国,B是秦国,C是楚国。(2)本题考查战国七雄。春秋战国诸侯国众多,到战国时期较强的只剩七个国家,这反应了历史发展趋势是国家趋于统一。(3)本题考查商鞅变法。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史实。商鞅推行变法。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4)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作用。商鞅变法使得“倾邻国而雄诸侯”。我们得到的启示是,适时改革,变法,这样才能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国家的进步等。(5)本题考查都江堰。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解析】(1)A:齐国B:秦国C:楚国(2)国家趋于统一(3)商鞅变法;措施:废除井田制,允许自由买卖;鼓励耕织。奖励军功。(4)作用:“倾邻国而雄诸侯”。启示:适时改革,变法,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国家的进步等。(5)都江堰;李冰秦国24、略
【分析】A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传说中的黄帝的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相传黄帝建造了宫室、车船、兵器、衣裳,黄帝让部下发明文字、理发、算术和音乐,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被称为“人文始祖”;B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孔子的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仁”包含一切美德,主张以“德”教化人民,创办私学,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C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司马迁的相关知识的准确理解与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西汉司马迁撰写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D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的南朝科学家祖冲之的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南朝的祖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写了一部数学著作《缀术》,后来被传到日本、朝鲜,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解析】A黄帝B孔子C司马迁D祖冲之25、略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相关史实。河姆渡遗址位于长江下游,半坡遗址位于黄河中游。所以图中A为半坡文化遗址,B为河姆渡文化遗址。(2)本题考查的是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相关史实。半坡居民住的是半地穴式的房屋,适应了北方干燥寒冷的气候特点,半坡人已经会种植粟。河姆渡居民住的是干栏式的房屋,具有通风防潮的性能,适应了当地潮湿闷热的气候,河姆渡人已经会种植水稻。(3)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从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相关情况中,我们可以得知: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主要标志有农作物的种植、原始村落的出现、家畜的饲养、磨制石器的出现等等。【解析】(1)A:半坡文化遗址;B:河姆渡文化遗址(2)。
地理方位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居住的房子样式A黄河流域
半地穴式房屋B长江流域水稻
(3)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五、简答题(共3题,共27分)26、略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知识点.解答本题要熟记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本题考查了学生的历史知识再现能力.注意将历史上同类知识和相似知识进行前后联系,概括归纳,分析比较.【解析】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造纸术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掀起一场人类文字载体革命.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火药及火药武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提供了条件,有利于矿业的开采.
故答案为:
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作用:造纸术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掀起一场人类文字载体革命.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火药及火药武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提供了条件,有利于矿业的开采.27、(1)鉴真;唐朝高僧,为弘扬佛法,唐玄宗时,六次东渡,终达日本,为中日的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
(2)贞观年间;为求取佛法,玄奘西行天竺,历时17年,带回大量佛学经典,并以沿途经历写成《大唐西域记》一书,是我国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为中印中友好往来作出了杰出贡献。
(3)宋朝鼓励海外贸易;设置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4)对外开放和友邓交往;促进了唐朝的繁盛和宋朝的卓越,因此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文化。
故答案为:
(1)鉴真东渡日本。
(2)玄奘;印度。
(3)市舶司。
(4)对外开放和友邓交往,促进了唐朝的繁盛和宋朝的卓越,因此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文化。【分析】
本题以对外交往是国家之间文明的交流;对外交往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为切入点,考查唐朝的对外交往;宋朝的海外贸易。
本题以唐朝的对外交往、宋朝的海外贸易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小题1】(1)鉴真;唐朝高僧,为弘扬佛法,唐玄宗时,六次东渡,终达日本,为中日的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
(2)贞观年间;为求取佛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