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复习笔记】-王向远《东方文学史通论》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_第1页
【高分复习笔记】-王向远《东方文学史通论》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_第2页
【高分复习笔记】-王向远《东方文学史通论》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_第3页
【高分复习笔记】-王向远《东方文学史通论》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_第4页
【高分复习笔记】-王向远《东方文学史通论》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内容简介

目录

第0章绪论一一东方、东方文化与东方文学

0.1复习笔记

Q2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一编信仰的文学时代

第1章东方古代神话

1,1复习笔记

1.2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2章东方古代史诗

2.2复习笔记

2.2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二编贵族化的文学时代

第3章东方古典诗歌

31复习笔记

3.2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笫4章东方古典戏剧与古典散文

4.1复习笔记

42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三编世俗化的文学时代

第5章东方民间文学

5,1复习笔记

5.2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6章东方市井文学

6.1复习笔记

6.2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四编近代化的文学时代

第7章近代化初期的两大文学思潮

7,1熨习笔记

7.2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略)

第8章西方文学思潮的东方化

8.1复习笔记

82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9章东西方文化的对接与大作家的创作

91复习笔记

9.2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10章近代文学的分化与终结

10.1复习笔记

10.2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五编世界性的文学时代

第11章现代主义的发展与现实主义的繁荣

1L1复习笔记

11.2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十二章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融合中走向世界

12.1复习笔记

12.2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0章绪论一一东方、东方文化与东方文学

0.1复习笔记

一、相关概念

(一)东方

“东方”这个概念是综合地理、历史文化等各方面要素,并与西方相对而言作出的一种

划分和概括。

1.地理学概念

“东方”的范围包括亚洲的全部和撤哈拉大沙漠以北的非洲北部地区(但不包括黑非洲

地区)。按照国际上的规定,以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把地球划分为东、西两个

半球。亚洲、非洲的大部分地区都属于“东方”的范围。

2.历史文化学概念

这个概念起源于东方某些民族和国家被罗马帝国所占领的时代。由于这些国家都在罗

马帝国的东部,便被称为“东方”。这一概念被约定俗成地一直保留了下来,并被近、现代

学者们所使用。

(-)东方文化

1.背景

“东方”世界是一个纷纭芜杂的世界。这个世界在地理上相对分散和阻隔,种族上形形

色色,宗教信仰上各不相同,语族语系较多,这一切都造成了东方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2,东方文化圈

(1)分类

①东亚文化圈:以中国文化为中心,包括朝鲜、日本、越南等国。

②南亚、东南亚文化圈:以印度文化为中心。

③中东文化圈:由波斯文化、犹太文化、阿拉伯文化构成。

(2)差异性

①中国文化圈基本上是以伦理道德为中心的世俗文化;

②印度文化圈和中东文化圈基本是以宗教为核心的文化°

a.印度文化是多神教的文化,总体倾向是出世的。

b.中东文化基本上是一神教的文化,总体倾向是入世的。

(3)共通性

①政治制度

东方历史文化的共通性表现在政治制度上是“东方专制主义”,其特点是:

a.东方各国都有一个至高无上、不受任何监督和约束的独裁王权或皇权,而且这种

王权往往被神化,因而它既是世俗的统治者,又是精神上的信仰与支柱°

b.希腊式的民主政治、欧洲中世纪的教权与世俗政权之间、近代西方的封建阶级与

资产阶级之间在政治上的相互牵制,乃至现代资产阶级的议会民主政治,在东方从未存在

过。

C.东方国家的社会“革命”多表现为改朝换代或称“易姓革命”,而并不意味着社会结构

和社会制度的根本进步和变革。

②经济制度

在经济制度上,东方世界所共有的是“亚细亚生产方式”,总特点为发展的缓慢性甚至

停滞性。马克思把亚细亚生产方式同“古典古代”的生产方式作了比较和区别。归纳起来讲,

其基本精神是:

a.在亚细亚生产方式中,土地是公有的,在名义上属于最高统治者,即“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而在“古典古代”的生产方式中,在公有的土地之外,存在着个人私有制。

b.在亚细亚生产方式中,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在一起,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

济,商品交换难以发展。而在“古典古代”的生产方式中,手工业作为下贱的职业由释放的

奴隶、被保护民、外地人所独立承担,从而使手工业独立发展起来,这也有利于商品交换

的发展。

c.在亚细亚生产方式中,单个人对村庄来说不是独立的,和“古典古代”的生产方式

比较,它的自由民几乎不存在。

d.东方在进入奴隶制社会之后,大量地保存了原始公社的血缘关系制度、习俗和风

尚。它们都以各自的方式表现阶级等级关系与氏族血缘关系的结合,这是古代东方的突出

特点。

③文化意识形态

东方历史文化的共通性表现在文化意识形态上是“东方精神”或称“东方意识形态”。其

特点是:

a.服从王权是最高的伦理道德,由于王权往往被神化,而与宗教信仰合一。皇权崇

拜造成了人们的公民意识和政治意识的淡薄°

b,伦理高于甚至等于法律,以氏族或宗族血缘关系为根基的哈理道德在东方社会的

意识形态中占有重要地位。

c.个人强烈地依附于社会和群体,个人只有作为群体的一员才能生存与发展,个人

的职责就是不断地巩固和强化这个群体。由此形成了一种普遍的东方式的心理状态。

d.东方人容易得到满足,而缺乏持续不断的开拓和进取精神。知足常乐、保守内倾

是东方人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特征。

(三)东方文学

1.东方学

“东方学〃是欧洲人自19世纪初建立起来的。这门学科的主要任务是在考古发掘的基础

上,系统地研究东方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2.东方文学

“东方文学”是“东方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1)研究史

©19世纪,东方文学研究基本处于发掘整理材料、识读东方古文字阶段6

@20世纪初前后,西方人开始以他们所独创的“文学史'这种著作样式来研究东方文

学(主要是东方传统文学)。

③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一些大学的教学科研工作者着手进行东方文学的学科建

设,并开始把东方近代、现代文学纳入研究范围,后由于历史原因而被迫中断。

@1978年以后,东方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又恢复和发展起来,东方文学作为外国文学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被列入大学中文系外国文学专业基础的教学大纲。

(2)研究方法

对“东方文学史”的研究必须充分运用比较文学的观念与方法,以国别文学的研究为基

础和出发点,但不应孤立地描述某国文学的发展历史,而是注重揭示东方各国文学之间的

内在与外在的联系性与相通性。

(3)文学时代

在东方文学史上,有先后相继的五个文学时代°

①信仰的文学时代;

②贵族化的文学时:

③世俗化的文学时代;

④近代化的文学时代;

⑤世界性的文学时代。

二、信仰的文学时代

“信仰的文学时代”包括神话和史诗两种文学形态。

(一)神话

1.定义

这里所指的神话是一种“前文学”现象,是在史前人或原始人中长期流传的一些神奇故

事。严格地说,原始神话不存在文本形态。

2.功能

(1)神话能够“表现、提高和整理信仰”,部分地满足了原始人初次萌动起来的求知欲。

(2)把人类遥远的过去曾发生过的事情世代相传下去,以保持人们对这些事情的回

忆,即记事功能。

(3)满足了人的精神渴求,为原始人提供了情感宣泄和精神寄托的对象。

(4)神话还具有一系列的实用功能。它是巫术、图腾、祭祀与仪式等被广泛运用的

一种功能形式。它起到了协调联系和传达集体精神与集体行为的工具作用,甚至还是原始

教育的一种途径和形式。

(5)审美的功能。东方神话的基本美学风格是崇高。创造之神是崇高的表征,神与

魔的生死搏斗也是崇高壮美之表现6

(二)史诗

史诗是信仰时代的第二种文学形式。史诗与神话相比,既有相同性又有差异性。

1.相同性

作为信仰时代的文学,神话为史诗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许多零散而缺乏系统的神

话在史诗中得到了整合和创造性地加工发挥。

2.差异性

(1)神话与原始宗教,即自然宗教密不可分,与图腾崇拜、巫术礼仪密不可分,史

诗则与体系宗教,即人为宗教或神学宗教紧密相连。

(2)神话所描写并信仰的对象是神,史诗所描写并信仰的对象是人类英雄,即具有

相当神性的伟人或超人,表现的是先民朴素的英雄史观。

(3)神话的中心主题是颂神,史诗的中心主题是对人类英雄的神化和讴歌。

(4)神话表现人与自然力崇拜,反映先民企图改造、驯服和利用自然力的强烈愿望,

史诗主要表现不同的人类社会集团,包括部族与氏族之间的血与火的交锋和痛苦的融合。

(5)原始思维是神话创造的决定性思维动力,而史诗中的原始思维的作用逐渐减少,

甚至出现了理性思维的端倪。

三、贵族化的文学时代

贵族化文学时代是东方文学发展史上的第二个时代。

(一)形成

1,背景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阶级关系的形成,出现了垄断文化的贵族文人阶层。

2.特征

从总体上看,这一时代的文学是以贵族文人为创作主体的文学,贵族文人的创作决定

了这一时代文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所以这一文学时代为“贵族化的文学时代”。

(二)意义

贵族化文学时代标志着东方文学的一个历史性进步。

1.文学独立与美学成熟

(1)文学独立性的确立

文学作为人类精神文化中的一个独立的领域是从这一时代开始形成的。

(2)审美观念的自觉化

随着文学独立性的确立,文学所特有的审美观念也随之自觉化了。审美的要求、审美

理想的实现成为文学创作的内在动力。审美价值已成为这一时代文学的主导的、本质的价

值。东方各个主要民族均在这一时代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唯美倾向。

(3)文学典范样式的确立

与文学的审美价值相适应的是文学的典范样式在这一时代的形成和确立。东方各主要

民族的古典诗歌、古典散文、古典戏剧的典范样式是在这一时代形成的。

(4)美学理论的成熟

东方各主要国家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较为系统和成熟的文学美学的理论。其中,中国、

日本、印度的文学美学理论自成体系、独具特色,在世界文学美学理论格局中占重要地位。

2.理性意识增强

上一时代的文学基本特征之一是非理性、神秘性的信仰,而这一时代的文学则充满了

对宇宙、对社会、对人生的理性思索。

(1)哲理诗和散文的发达是理性意识高涨的最突出的产物。

(2)东方各大宗教成为体系化的宗教之后,以更为理性、更合逻辑的思辨的方式阐

述和宣扬其信仰。从总体上说,这一时代的东方的宗教信仰有助于,起码是无碍于文学中

理性意识的增长。

3.个性意识强化

个性意识的强化是这一时代文学进步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时代的文学主要是作家或

诗人的个人的创作,文学中的个性观念占有重要的地位。作家个性观念的形成和强化给文

学带来的变化是促进了文学风格的个性化、多样化和复杂化。东方文学发展到这一时代,

文学才开始成为个人独立思考的表达方式,成为表现个人喜怒哀乐等各种思想感情的手段。

四、世俗化的文学时代

“世俗化的文学时代”是东方文学发展史上的第三个时代,这一时代又可划分为民间文

学和市井文学两个阶段。

(-)内涵

世俗化,既是相对于第一个文学时代的宗教信仰的性质而言的,又是相对于第二个文

学时代的贵族化的性质而言的。“世俗化”也就是非宗教化和平民化。

L非宗教化

世俗化时代的文学不像信仰的文学时代那样以创造神和英雄这两种信仰对象为主要特

征,使文学从属于宗教信仰。

2.民众化

世俗化时代的文学是民众性的,它与贵族化时代的文学迥然不同。

(二)背景

随着东方各民族贵族阶级在文化上的衰落,民众成为文化创造的主导力量,也成为文

学创作与文学欣赏的主体。东方各国相继迎来一个崭新的世俗化的文学时代,这是社会历

史发展和阶级关系变化的必然结果。

(三)表现

1.东亚

(1)中国

中国的世俗文学始于宋代,兴盛于明末清初。这时期贵族化的诗词的主导地位逐渐为

民间市井的传奇、话本、戏曲、小说等取而代之。

(2)日本

日本自12世纪之后贵族阶级衰落,武士阶级兴起,作为贵族宫廷文学的和歌、汉诗

和王朝物语逐渐为民间市井的“战E物语”、连歌、俳句、谣曲、净琉璃、歌舞伎和小说

(浮世草子)所取代。

(3)朝鲜

朝鲜随着封建社会的日益腐朽,16世纪以后小说创作得到繁荣,19世纪出现了《春

香传》等著名的市井小说,原有的诗体“时调”、“歌辞”也转而表现民间市井内容,多歌颂

商业、金钱和男女之爱。

2.南亚

在印度的梵语文学和后来兴起的各种方言文学中,民间文学与宫廷贵族文学始终是并

驾齐驱、互相推动的。民间文学在宫廷贵族文学失去创造力之后,就成为印度古代文学的

主流。

3.东南亚

东南亚各国文学受印度文学的影响,但在其发展后期便逐渐摆脱印度文学的束缚,民

间和市井文学也因此得到繁荣。

(1)马来西亚

从15世纪到19世纪,民间传奇小说在马来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2)越南

19世纪的越南出现了《金云翘传》那样的市井小说。

4.阿拉伯

在阿拉伯各国,民间文学在8、9世纪开始兴起直到16世纪形成了长篇民间故事

《昂泰拉传奇》、大型民间市井故事集《一千零一夜》等著名作品。

五、近代化的文学时代

东方文学史发展的第四个时代是近代化的文学时代,上起于19世纪初,下至20世

纪50年代前后。

1.背景

19世纪中叶以后,除了个别国家(如日本)外,东方各国皆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西方殖民者入侵一方面给东方人民带来了灾难,另一方面也给东方人民带来了先进的西方

近代文明6

2.两大思潮

在这个时代,文学既是社会近代化进程的启蒙工具和舆论先导,又是近代化过程中各

种社会状况、社会思潮和作家个体意识的忠实反映和表现。这一时期主要有启蒙主义和民

族主义两大文学思潮。

(1)特征

①启蒙主义文学

启蒙主义文学借鉴西方文化与西方文学,对传统文化与文学采取批判与反省的态度,

以开放性、反思性为主要特征。

②民族主义文学

民族主义文学主要是对西方侵略与殖民统治的应对,侧重救亡图存,守卫传统文化,

以对抗西方殖民文化,以保守性、抗拒性为主要特征。

(2)意义

启蒙主义与民族主义两大思潮对立统一,相反相成,从不同侧面推动了东方文学近代

化的进程。

①摆脱传统文学的桎梏,清除以王侯将相、才子佳人、英雄仙女为主人公的旧文学,

建立了再现生活、探索人生,体现时代精神、作家个性和以平民大众为主角的崭新的文学。

②出现了传统文学中从未有过的新的主题和人物,全面地体现了近代意识的觉醒与

成长。

③在形式上突破了陈旧、僵化的文学样式,创造了新的文学样式°

四、世界性的文学时代

世界性的文学时代是东方文学史发展的第五个时代。

(一)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东方各国相继结束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状态,取得了民族

独立,东方各国的历史便由争取民族解放进入了和平发展时期。东方各国文学也陆续发展

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性的文学时代。

(二)特征

这一时代东方文学的基本特点是由冲突走向融合,文学主题由近代化文学时代的东西

方文化冲突转化为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另一方面,世界性的文学时代是一个平等共存、共

同发展的时代,多元性是构成世界性的基本条件,也是世界性文学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

1.文学融合

文化融合观念成为这一时代作家的基本观念,有较大影响的作家往往是文化融合型的

作家6作家们以更大的自觉性努力保持与世界同期文学的一致性。

(1)现代主义作为先锋派的文学在这一时期得到东方作家更为广泛的关注,并出现

一大批成熟的、有特色的东方现代派作家。

(2)现实主义文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获得进一步发展,作家们的视野更广阔,开拓

更有深度,表现方法也更为多样。

2.文学多元性

多元性是世界性文学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一时代的东方作家,都试图使自己独特

的民族精神文化在世界性文化中获得一席之地,为世界其他民族所理解和承认。具体表现

为:

(1)把鲜明的民族风格与开放的世界意识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2)在作品中大量表现本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风俗民情、审美心理等。

(3)文学中的民族性不是闭关排外的盾牌,而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通行证,是

参与世界性文化与文学交流的必要的资本和条件°

(4)移民作家的涌现、异国题材的运用、非母语写作的兴起,也使文学创作进一步

冲破了国别文学与区域文学的界限,而日益汇为全球性的“世界文学”。

0.2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简答题

谈谈你对两希文学传统的理解(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

答;“两希”文学传统是指以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为核心的文学传统。

(1)希腊文学传统

希腊最早的文化大概是诺索斯文化,在爱琴海最南部的克里特岛上逐渐发展起来的,

后来亚历山大国王大面积扩张土地,随着战争,希腊文化开始传播到印度河以西的广大亚

洲和北非等地区。古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的源头,其主要表现为;

①文学样式丰富,既有神话、史诗、悲剧、喜剧,又有寓言、抒情诗、散文和小说,

为后来的欧洲文学提供了范例。

②在反映的内容和表达的主题方面,古希腊文学贯穿了热爱生活、肯定现实、赞扬

人的能力与智慧的人生哲学,奠定了欧洲文学精神价值追求的基本特征和内容。

③在创作方法上,已经具有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因素,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

供了借鉴。

④文艺理论发达,形成了再现说和表现说两种文艺观,开启了此后唯物主义和唯心

主义两种文艺思想的先河。

(2)希伯来文学传统

在希伯来文化中,摩西和耶酥是希伯来人的先知,他们为全人类创造了唯一神信仰的

宗教和神学,创造了《圣经》的《旧约》和《新约》。希伯来人的祖先为全人类提供了神

学,唯一神论的宗教和圣经。摩西和耶酥创造了属于希伯来文化的神学和宗教,“十诫”和

“基督”也是希伯来律法的开始,他们的文化大都就表现在宗教伦理思想方面。

①古希伯来文学的特征

a.文学、历史、宗教相结合;

b.简洁生动的文笔和风格。

例如,古希伯来的历史书表现出他们散文的特色;简洁、生动、有力,既有史实,又

有传说故事和诗歌,颇有文学价值。如《撒母耳记》下卷第九到二十章描述大卫的生活,

其细节的描绘极为出色。第十八章写大卫的儿子押沙龙反对父王,正当他起兵进攻朝廷时,

大卫兵分三路去讨伐。临阵前大卫吩咐大将们要刀下留情,不要杀害年轻的押沙龙。战正

酣时,大卫坐在城瓮里,瞭望人上城门楼顶照望报信;这时大卫的心理十分复杂,一面希

望王军战胜,一面又愁自己的儿子丧命;当他从报信人口中听到儿子的死耗时,便哀哭着

走上城门。这里表现出很高的艺术。

②希伯来文学对西方文学的影响

a,成为西方文学的书面源;

b.使西方文学带有宗教特点;

c.使西方文学带有人道主义精神。

例如,《旧约》对后世的影响一一《旧约》中的宗教思想对后世欧洲作家的思想及其

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但丁、莎士比亚、歌德等。《旧约》中平等、博爱、同情弱小

的人道主义精神,在某种程度上促成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19世纪人道主义思想的形

成。《旧约》对欧洲文学中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形成,起了一定的借鉴作用。《旧约》

中的情节、人物、典故等,是后世欧洲作家和艺术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宝库。

总之,“两希〃文学传统一直存在于西方文学发展过程中。无论是作品的思想主题还是

表现艺术都能从“两希”文学传统找到源头。受其影响人本主义思想一直是西方文学的精神

内核,并且艺术方面的创新始终没有停歇。

第一编信仰的文学时代

第1章东方古代神话

1.1复习笔记

一、原生态神话

原生态神话是自发产生的、没有或很少受外来影响的神话系统。它所依托的是原始

(自然)宗教,最早产生的原生态神话有古埃及神话、古印度神话、华奥原始神话、巴比

伦神话。

(一)古埃及神话

古代埃及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祥地,同时也是东方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最早发祥地。

古埃及神话是世界上最早、最原始的神话d

1.古埃及神话与古埃及宗教

史前的埃及人盛行动物图腾崇拜,古埃及的宗教是多神崇拜的宗教。埃及人认为神创

造了一切,也能支配一切,神告诫人们怎样行动,神能够奖善惩恶,神不仅能决定凡人的

生死命运,也能决定国王的权力。围绕这些宗教观念,古埃及人创造了一系列神话。

2.主要的神话类型

(1)创世神话

创世神话表现了埃及人对宇宙起源的最原始的理解。埃及有许多创世之神,几乎每个

地区都有自己的创世神话。

(2)太阳崇拜的神话

太阳崇拜的神话在埃及神话中占重要地位。太阳神被称作拉神或阿蒙神。对太阳神的

突出崇拜表明了埃及神话由多神信仰向主神信仰的过渡。对太阳神巨大威力的神化,也是

对法老绝对权力的神化,从而体现出东方最早的君权神授思想Q

太阳崇拜的神话的功用:

①太阳神的作用最初表现在自然方面。太阳神被认为是生命的源泉,整个埃及的最

伟大的统治者。

②后来太阳神被逐渐赋予社会功能。许多法老都声称自己是太阳神之子,法老名字

前面要冠上“拉神之子”的头衔。他们热衷修造太阳神庙,竖立巨大的方尖塔以示崇敬。

(3)奥西里斯神话

与太阳一样,尼罗河也是埃及人生命的源泉,受到古埃及人的热烈崇拜。奥西里斯的

神话是与尼罗河相联系的最著名的神话。这个相对完整的神话,是埃及人糅合各种神话片

断改编而成的,具有全埃及的代表性。

①奥西里斯神话的内容

塞特设计杀死奥西里斯篡夺了王位。奥西里斯的妻子伊西丝生下了遗腹子战神贺拉斯,

贺拉斯打败塞特为父报仇继承王位,奥西里斯在阴间复活,成为统治下界的冥王的故事。

②奥西里斯神话的意义

a.形象地反映了埃及人的自然观念

奥西里斯是尼罗河水复涨复落,植物枯荣有序的人格化象征。由此推衍开去,埃及人

认为人的死亡也像自然界的事物一样,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真正的结束,他既可以复活,也

可以进入他界。

b.形象地反映了埃及人的宗教观念

这个神话表明了埃及人已建立起人间、天堂和地狱的三层宗教宇宙观,并由此生发出

善有善报、恶有恶惩的宗教道德观。

C.形象地反映了埃及人的王权观念和伦理道德观念

这个神话客观地反映了古埃及的社会状况:人世间的权力斗争,血缘家庭关系的确立,

忠于丈夫,为父报仇的道德意识,长子继承制的胜利等等。

d.形象地反映了埃及人的死者崇拜观念

这个神话所反映的古埃及人对于冥王奥西里斯的崇拜,实际上是死者崇拜的一种突出

的反映。死者崇拜既是埃及宗教的基础,又是埃及神话的最基本的母题之一。

3.《亡灵书》

《亡灵书》产生于在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70〜前1090),集中反映了死者崇拜的

观念。《亡灵书》是古埃及神话与咒语最集中、流传最广的一部。内容极为丰富。这本书

是死者到达冥国的指南。《亡灵书》强烈地表达了古埃及人酷爱生命、热爱生活、渴望永

生的愿望。

4.发展与影响

(1)随着历史的向前发展,古埃及神话的世俗色彩和现实因素也逐渐增加了。如产

生于新王国第十九王朝的《两兄弟》°

(2)古代埃及神话作为最早产生的多神信仰的神话体系,对东西方的宗教、神话和

文学艺术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亚、中东的许多神话就是从埃及神话中演变发展而来的;

古希腊几乎所有神的名字都是从埃及传入希腊的。

(二)古巴比伦神话

巴比伦神话是指产生于西亚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尼亚冲积平原

的神话。巴比伦地区的人们都使用楔形文字,用泥板作书写材料。在公元4000年前,这

里最早的居民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几乎与古埃及人同时创造了自己的丰富的神话。

1.苏美尔神话

苏美尔神话认为:宇宙万物和它们的秩序是由水神(又是智慧之神)恩基创造和确立

的。众神在生活上面临困难,于是恩基用深渊里的泥土照着神的形态,创造了最初的六个

“人”。但这六个人不能成为众神们满意的奴仆,于是众神便决定惩罚和灭绝人类,由此产

生了著名的洪水灭世的神话。

2.阿卡德神话

(1)《埃努玛,埃立什》

《埃努玛・埃立什》是阿卡德人流传最广的神话。这是一个著名的创世神话。它刻在七

块泥板上,由泥板上第一句话“埃努玛・埃立什”而得名。

①内容

神话说:太初之始,天地水相连,深渊中的女妖蒂阿玛率领她生下的妖魔鬼怪进攻诸

神,马尔都克杀死蒂阿玛,把她的尸体分为天地,形成宇宙。然后又创造了口月星辰和走

兽游鱼。最后,他杀死金古,用他的血渗入泥土,缔造了人类。马尔都克因此被推为众神

之王。

②意义

比起苏美尔的创世神话,阿卡德的创世神话有力地突出了宇宙间善恶两种力量的斗争,

善对恶所取得的胜利。这是阿卡德专制政治权威的建立与道德意识加强的一种曲折反映。

(2)《伊什塔尔下降冥府》

①内容

阿卡德人的《伊什塔尔下降冥府》神话是对苏美尔人的《英安娜下降冥府》神话的一

种改造,讲述了伊什塔尔下降冥府去拯救植物神坦姆兹。伊什塔尔过了七重狱门,见到了

坦姆兹,但无法再回到人间,大地上生命停止。诸神放回二神之后,春回大地,万物生机

盎然。

②意义

坦姆兹的死而复生,象征着阿卡德人对季节变换的一种形象化认识°伊什塔尔也因此

成为阿卡德人虔诚崇拜的女神,并成为王权的庇护者。

(3)《阿达帕》与《埃达那》

①内容

写智慧之神埃阿的儿子阿达帕不敢吃大神阿努赐给他长生不死的食物以致失掉了永生

的机会的故事。神话《埃达那》写埃达那听预言说,他的儿子将成为国王,于是就乘雄鹰

飞上天空,去寻求长生不死之草和王笏,但不幸从鹰背上坠地而死。

②意义

这两则神话表明:阿尔德神话的兴趣已由诸神而转向人,由描述神迹、神性而转向描

述人对超越宿命的探求及不可避免的失败,明确地表明了对永恒生命的探求。

(三)古印度神话

古代印度神话在东方原生态神话中最丰富、最有代表性。

1.《吠陀本集》

(1)印度雅利安人留下的最古老的典籍被统称为《吠陀本集》(简称《吠陀》)d

“吠陀”,意即“神圣的知识”。

(2)《吠陀》是印度最古老的宗教吠陀教的圣典。

(3)《吠陀本集》大都使用诗体。

(4)《吠陀本集》所使用的语言叫“吠陀语”。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拼音文字之一,属

印度―欧罗巴语系,也是印度古典梵语的前身。

2.《吠陀本集》的组成

《吠陀本集》共分四种,即:《梨俱吠陀本集》《娑摩吠陀本集》《夜柔吠陀本集》

和《阿阂婆吠陀本集》。

(1)《梨俱吠陀》

形成最早,里面收集了一千零二十八首诗,一般分为十卷。“梨俱”即是该诗集所用诗

体的名称。《梨俱吠陀本集》向来被认为是古代印度第一部诗歌总集。

(2)《娑摩吠陀本集》

一部颂神歌曲集,娑摩的意思是“祭祀用歌曲”。里面共收有一千八百多节配曲调演唱

的歌词。其中除第七、八、十节外,都是《梨俱吠陀本集》中已有的。

(3)《夜柔吠陀本集》

祭祀用书,包括一些经文和祭祖说明。

(4)《阿阔婆吠陀本集》

《阿阔婆吠陀本集》是产生较晚(约公元前500年左右)的一部诗歌集,共收有七百

三十一首诗,其中七分之一的诗是《梨俱吠陀本集》中已有的。

3.《吠陀本集》的内容

《吠陀本集》尤其是《梨俱吠陀本集》保存了丰富的古代印度原初神话的资料。为后

来出现的两大史诗和大量的民间神话传说(《往世书》)奠定了基矶I,也涉及到了神话所

能涉及到的一切方面,如创世神话、生殖神话、英雄神话、自然神话等。

(1)创世神话

①《梨俱吠陀》的第四卷的两首诗(第九十首和第一百二十九首)明确宣称天地宇

宙是天神创造的,人也是天神创造的,而且天神用身上的不同器官分解成不同的四种人,

这一点成为日后婆罗门教四个种姓划分的最古老的依据。

②《梨俱吠陀》第十卷第一百二十九首诗,描述了创世之前的混沌状态。

(2)描述、歌颂神的事迹的神话

①在《吠陀本集》中,凡日月星辰、雷雨风暴闪电、山河草木都被幻化成神。如天

神伐楼那、雷神因陀罗、太阳神苏利耶等。

②一些人类文化中的能工巧匠也被神化了。如手工艺神陀湿多和毗湿竭摩等。

其中,描述因陀罗的诗句最多(约二百五十首).后来佛教把因陀罗说成是护法神之

一,称之为“帝释天”。

4.吠陀文献

“吠陀文献”是对《吠陀本集》进行解释和发挥的著作的统称,是印度最早的一批散文

作品。吠陀文献由《梵书》《森林书》《奥义书》构成,主要阐述婆罗门教的宗教哲学思

想,充满了大量枯燥神秘的说教。吠陀文献对《吠陀本集》中的许多神话作了进一步的具

体发挥和改造,同时也收进了一些新的神话故事,因此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5.古印度神话的意义

(1)以“吠陀”为中心的印度古代原初神话在印度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开创性意义。

(2)印度传统文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神话的文学”,神话是印度传统文学的源泉

和基础。后来的印度两大史诗和民间传说“往世书”都是在吠陀神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二、次生态神话

(一)定义

次生态神话是指受到了原生态神话的影响,多产生于受文明中心影响和辐射的文明边

缘地区,并依托于体系(人为)宗教的神话体系。

(二)特点

1.次生态神话与后世产生的民间传说、历史故事这两种形态常常密不可分,并依托

于体系性的宗教,带有强烈的后世人为性与说教的痕迹。

2.东方地区的次生态神话的产地,多是受埃及、印度、巴比金、华夏等古代文明中

心影响和辐射的周边文明地带,神话的形成和书面记载较晚。

3.在东亚、东南亚各民族的神话,起源较为晚近,都受到华夏神话传说与印度婆罗

门神话、佛教神话传说的影响。

4,在次生态的神话中,日本神话保存较早、较为完整,也有代表性。

(三)日本神话

日本神话主要靠日本最古老的文献《古事记》和《日本书纪》部分地保存下来。

1.记纪神话

“记纪神话”是指以《古事记》《日本书纪》为中心构成的神话群系。记纪神话通过记

载的神话传说所显示的以皇道思想和神国观念为核心的历史观,成为日本神道教的基础,

对日本的国民意识的形成有重大影响。

(1)《古事记》

①简介

《古事记》编纂于公元712年的奈良时代,以汉字标记的古代日语写成,是日本最早

的文献集,也是日本第一本神话传说集和史前史著作。

②内容

《古事记》共分三卷。全书意在说明:天皇是天神的子孙,日本国土是伊邪那岐命和

伊邪那美命“生育〃出来的,因而他们是日本的祖先神,日本就是“神国”。

a.上卷是以讲述天皇家族来源为中心的神话故事。

天神命令一对夫妇神一一伊邪那岐命和女神伊邪那美命一一去创造漂浮在海上的国土,

于是他们用男女交合的办法生产出了诸岛,又生育了诸神,成为日本国土和人民的创造者。

b.中卷讲述从神武天皇到应神天皇各时代以天皇家族为中心的英雄传说。

c.下卷是较为晚近的天皇家族的谱系。

(2)《日本书纪》

①简介

公元720年(日本养老四年)天皇为了进一步强化《古事记》中的“皇统”和“神国”观

念,敕命太安万侣编纂了《日本书纪》。

②特点

《日本书纪》直接用汉语写成c共分三十卷,在内容上与《古事记》大同小异,但较

《古事记》资料为多,叙述为详,更具有史书的色彩。

2.创世神话

日本古代的创世神话是生动有趣的。它说天国的“伊邪那岐命”和“伊邪那美命"二神降

到岛上,树起“天之御柱”,建立起“八寻殿”。他们不仅是天国的第六、第七代神,而且还

是一对兄妹;他们既是日本国土诸岛的创造者,也是日本民族的祖先6

(1)创世神话的内容

①天国的兄妹“伊邪那岐命”和“伊邪那美命”交合生出了许多岛屿国土与诸神。

②伊邪那美命继而生下海神、波涛神、山神等,最后生火神。她在生火神时病死,

伊邪那岐命到黄泉国见她浑身蛆虫蠕动,拼命逃脱,遭伊邪那美命诅咒。

③伊邪那岐命清净身体时生出天照大神、月神、素盏鸣尊。

④素盏鸣尊不听从伊邪那岐命的吩咐,被赶走,到高天原向姐姐天照大神辞行。

⑤八百万众神嬉闹哄笑,引诱受惊隐藏的天照大神,天照大神一出来,高天原和苇

原中国立即大放光明。

(2)创世神话的意义

这个创世神话,表现了日本人对岛国和民族生成的最原始的理解。

①男女交合生产国土,这个情节象征性地预示着日本文学中存在的强烈的性意识。

兄妹二人的第一胎是怪胎,这既是日本先民对近亲结婚的不良后果的一种认识,同时也是

日本社会由母权制向夫权制过渡,从而确立以“夫权”为中心的“夫唱妇随”的伦理观念的一

种反映,所以认为不能由女性首先主动地表达交合时的快感,否则就是不吉利。有的研究

者也指出,这种观念是中国秦汉时代的伦理思想影响日本的结果。

②伊邪那美命与伊邪那岐命的立誓形象地揭示了人间与“黄泉,生与死、光明与黑暗

的对立,同时也奠定了日本人的死亡观、女性观的基础。

③素盏鸣尊作为暴风雨神的特性得到了很生动的刻画。他的一切行为都是暴风雨、

雷电的具体的人格化。其中蕴含了日本先民对暴风雨神的敬重、畏惧而又无可奈何的矛盾

心情,但主要是赞美他的威力。因此他既是一个暴烈的破坏者,又是一个英雄。

④太阳神去而复返的神话,是日本宇宙神话的高潮。它反映了久阴不晴、阴雨连绵

之后的太阳复现,或是日食之后太阳重放光明。不过,这段神话的深层意蕴则是表达了日

本先民对太阳永久普照人间大地的一种强烈愿望,表达了日本人对太阳神的崇拜。这种崇

拜日后成为日本传统宗教一一神道教教义的基础。

3.日本神话的特征

(1)日本神话的基本因素、基本结构、基本意蕴是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之下形成的。

①“记纪神话”的诸神,分别生活在“高天原”(天界)、“苇原中国”(地上)、和“黄泉

国”(地下)三个层次上。这种三层宇宙结构模式,以及内含的诸种观念,是在通古斯人

的萨满教,中国汉族的古典哲学和经由中国、朝鲜而传入日本的印度佛教等多种文化观念

的综合影响之下形成的。三重宇宙结构模式与东北亚地区的通古斯人的宇宙观几乎完全相

同。

②日本神话对“高天原”的生动构思和描绘,得益于佛教关于“天”界的观念。

③中国的阴阳哲学,影响到日本原初两大男女祖神一一伊邪那岐命和伊邪那美命的

创世与生殖的神话。

④创世神话又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伏羲与女婿的神话多有相似。

(2)日本神话是朴素自然而形象真切的,它带有明显的世俗色彩,基调是轻松诙谐

的,缺乏善恶两极对立所带来的紧张、压抑而又不可调和的悲剧感。这是日本神话的一个

显著特征。

1.2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名词解释

1.吠陀文学[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研]

答;“吠陀”意为“智慧””知识”和“学问”,后转化为"教义’和“经典”之意。“吠陀本集”是

印度最古老的诗歌,包括《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和《阿达婆吠陀》。

,,吠陀文学,,主要指吠陀本集中具有文学性的颂神诗、神话传说和咒语等。其中,《梨俱吠

陀》最古老,也最具有文学价值。它最早的诗在公元前3000年就已经在口头上流传,在

公元前1500年成书,主要反映了上古印度的神话传说、原始宗教、社会生活和自然景观

等,其中的哲理诗对印度哲学产生了巨大影响,抒情诗成为印度世俗文学的源头,对话诗

为史诗和戏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吠陀文学是印度梵语、印度教和印度文学的源头。

2.吠陀文献

答:“吠陀文献”是对《吠陀本集》进行解释和发挥的著作的统称,是印度最早的一批

散文作品。吠陀文献由《梵书》《森林书》《奥义书》构成,主要阐述婆罗门教的宗教哲

学思想,充满了大量枯燥神秘的说教。吠陀文献对《吠陀本集》中的许多神话作了进一步

的具体发挥和改造,同时也收进了一些新的神话故事,因此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第2章东方古代史诗

2.2复习笔记

一、概述

(一)史诗的定义

本章所说的“史诗“,属于狭义的史诗,指的是继神话之后的第二种文学样式,属于古

代文学的范畴,它既是一种文体概念,更是一种文学史概念,它是东方文学特定历史阶段

一一信仰的文学时代~的文学样式,是全民族共同创造、长期流传的以民族英雄为主人

公的韵文故事。

(二)代表性的史诗

由于历史、文化、宗教等多方面的原因,史诗的布局与发展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只

有处在古代文明中心的若干民族产生了史诗并以种种方式得以保存至今。

1.在西方,希腊是欧洲文明的中心,严格意义上的史诗是古希腊的《伊利亚特》和

《奥德塞》。

2.在东方的南亚、西亚、东亚三大文明中心当中,作为南亚文明中心的印度有两大

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在西亚古代的文明中心巴比伦也有史诗《吉尔伽美

什》。

3.在以汉民族文化为中心的东亚地区,找不到严格意义上的史诗。

(三)东亚地区无史诗的原因

最根本的一点在于汉民族过早地确立了以高度理性、智性为基轴的文明,因而也过早

地结束了“信仰的文学时代”。汉民族的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后,原始信仰便不能再进一步

发展并趋于系统化和文艺化。汉民族与东方其他地区和民族的史诗相对应的作品就是《春

秋》及其“三传”,《战国策》直至《史记》等。

二、巴比伦史诗《吉尔伽美什》

(一)简介

《吉尔伽美什》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史诗。它的最初的完整

定本约出现在巴比伦的第一王朝时期Q全诗共三千余行,用楔形文字记述在十二块泥板上。

(二)内容

乌鲁克国王吉尔伽美什与野人恩奇都由相互交战到结交为友,然后合力杀死巨妖芬巴

巴和天牛。因触怒天神,恩奇都患病而死。吉尔伽美什远走他乡探求永生的奥秘,结果失

望而归。

(三)《吉尔伽美什》的文化内涵

1.反映了人同自然的关系

(1)吉尔伽美什和恩奇都征服芬巴巴的故事,是人类欲征服自然的集中反映。

(2)史诗第一次反映了对人的潜在力量的自觉与肯定,反映了人的主体性的初步觉

醒,人力与神力的矛盾抗衡。

(3)这部史诗与神话观念,即无条件地信仰、崇拜和服从神祗的观念,实行了第一

次分离,从而体现了史诗与神话的实质性差异。

2.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1)吉尔伽美什代表的是当时已经发展到了城邦奴隶制国家水平的高层次文化,恩

奇都是当时尚处于游牧生活的野蛮部落的文化的代表.他们的决斗与和解正是苏美尔人的

城市文化同闪族的阿卡德人、巴比伦人的游牧文化之间痛苦融合的一个缩影。

(2)吉尔伽美什在与恩奇都结交后,由一个残暴的君主转变为一个为民除害的英雄,

这意味着在与恩奇都结交之前,吉尔伽美什实行的是一元化的奴隶主军事集权专制,在权

力上没有制约力量;与恩奇都结交后,恩奇都把他所代表的原始的平等思想带了进来,同

时,融合进来的武力征服者成为政治上的一种势力,有效地遏制了原有城邦奴隶制国家的

集权与专制。这是两种文明融合后带来的政治上的开明与宽松。《吉尔伽美什》也反映了

史诗创作者的政治、道德与人格理想。

3.反映了对人的生命奥秘的探求

吉尔伽美什对死亡奥秘的探求不可避免地遭到了失败。但是,从人类认识的发展史上

看,吉尔伽美什的探求与失败却具有重大的意义。

(1)他的探求打破了永生的幻想,标志着人类对生命的正确认识已经开始确立。

(2)人是世间唯一在死亡前就知道自身必然会死亡的生物,死亡意识推动着自我意

识和理性意识的觉醒。他的探求又是人类正确地认知自身、评价自身的一个起点。

4.表现了宇宙运行规律与人的生命规律的关系

史诗反映了以自然循环现象为基础的“英雄一一太阳”的对应性原型模式。

(1)英雄与太阳的表层结构对应关系

全诗记载在十二块泥板上,与巴比伦历法中一天十二时辰和一年十二个月吻合。太阳

在一天的正午时分,一年的仲夏时节运行到曲线的顶点,随后便开始下降。主人公吉尔伽

美什的命运也以第六块泥板为界由喜转悲,由盛及衰,到了第七块泥板,吉尔伽美什像午

后的太阳逐渐消沉,到了最后一块泥板,他就像行将隐没的落日,把全部注意力转向阴惨

惨的地下世界了。

(2)英雄与太阳的深层结构对应关系

史诗中多次提到吉尔伽美什与太阳神舍马什的关系:是太阳神“授予他的英俊的面孔”,

给他以“厚爱”,又是太阳神帮助他杀死芬巴巴,并在众神会上为吉尔伽美什杀死天牛辩护

等等,表明英雄与太阳从表层到深层结构都有对应关系。

(3)意义

①为史诗中残留的原始的“互渗律〃(列维布留尔语)提供了一个论据。

②进一步表明史诗中的英雄既以别的英雄为对象反观自身,同时又以自然物(太阳)

为对象反观自身。由太阳运行规律的不可逆转,认识到人的生死不可抗拒,太阳每天都重

新升起,而人的生命也在不断地更新和代谢。

③对人与太阳的关系的认识,不是一种神秘的类比,而是人的一种科学认识的萌芽。

(四)影响

《吉尔伽美什》史诗对日后的东西方文学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是东西方文学

的一个共同源头。

1.《吉尔伽美什》在两河流域不断辗转流传,影响到古代希伯来文学。

2.《吉尔伽美什》影响了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

三、印度两大史诗

(一)《摩诃婆罗多》

1.简介

(1)《摩诃婆罗多》的成书于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4世纪的八百年间。“摩诃婆罗多”

的意思是“伟大的婆罗多族的故事”。

(2)传说作者是广博仙人(毗耶娑)。他既是史诗的作者又是史诗中的人物一一婆

罗多族的祖先。实际上广博仙人至多不过是史诗的编订者之一。

2,结构

(1)它以一部完整的英雄史诗为主干,杂有大量的中、小故事(插话)以及政治、

伦理、法律、哲学、宗教等非文学的成分。

(2)全书共十八篇,约十万颂(每颂两行,每行十六个音),是世界上己有写本的

最长的史诗。

3.主要内容

《摩诃婆罗多》的主干故事是婆罗多的后代堂兄弟之间为争夺王位和国土而进行斗争

和战争°

4.思想内涵

(1)体现了印度教的人生理想

①ER度教的人生理想

印度的人生理想是:“法"、"利”、"欲”、“解脱"。相应地,人生也分为四个阶段:即

“焚行期”、“家居期”、“林栖期”、“遁世期”。

②般度族兄弟对印度教的人生理想的诠释

般度族兄弟乃至俱卢族兄弟,都度过了人生的四个时期°前三个时期满足了求知的欲

望,追逐俗世的财产与权力,然后遁入森林,寻求“解脱〃。可以说是印度教徒人生轨迹与

人生理想的形象诠释。

(2)表现了正法与非法的伦理斗争

①"法”的内涵

在史诗中,“法”是作为国家社会乃至整个宇宙的结构秩序,同时也是每个人所应遵循

的行为标准6

②正法与非法的伦理斗争

战争是化身为般度族的天神的道德("法”)世界与化身于俱卢族的阿修罗的非道德

(“非法”)的世界的对峙。婆罗多大战最后的结局,说明“法”一定能战胜“非法”。

(3)象征性地表现了最高的自我与经验的自我的斗争

①那场在神圣的“俱卢之野”发生的婆罗多大战,就是人内心最高的自我与经验的自我

这两种自我的冲突在普遍的历史背景上的一幅投影。

②史诗作者非常清楚地暗示“俱卢之野”就是人的内心世界的象征。

③在印度人的心目中,没有什么东西比征服自我更艰巨更伟大了。崇高的自我要战

胜卑下的自我就像般度族战胜俱卢族那样,需要经过剧烈的搏斗和付出沉重的代价。

(4)弘扬了印度人在斗争中寻求和谐统一,寻求超脱,寻求与最高本体合一的生活

理想

①瑜伽和谐精神的内容

根据大史诗中的《薄伽梵歌》的理论,和谐统一就是瑜伽。瑜伽就是要求人们以理性、

情感和行动去领悟自我与宇宙的和谐统一性,实现人与最高自我的结合。最高的和谐,也

就是最终的归宿是超脱这个世界,退出人生这个舞台,复归于无限的宇宙之中。

②瑜伽和谐精神的体现

俱卢族的统帅毗湿摩就是瑜伽和谐精神的典范。他完美地实现了作为族长的义务,作

为武士的职责,作为婆罗门的超脱,认识到一切结局都是自己一生的行为一一“业”的结果,

因此面对痛苦和死亡才那样的安详和坦然°

5.评价

(1)这部史诗描写的中心是一场无益而可怕的毁灭性战争造成的悲剧。史诗始终贯

穿着婆罗门教的基本教义,并试图用生动的艺术形象和抽象的哲学语言这两种方式阐述这

些教义。

(2)由黑天对阿周那所作的哲学教谕所组成的《薄伽梵歌》是史诗的真正的思想核

心,史诗的情节和人物都是对《薄伽梵歌》的具体的形象化的阐发。

(3)整部史诗集中体现了婆罗门教的瑜伽哲学为中心的印度精神。在这个意义上,

《摩诃婆罗多》才成为印度人民的圣书,婆罗门教和印度教的经典。

(4)只用文学的眼光看,这部史诗亳无疑问显得过分庞杂。但是,从表现印度精神

这一角度看,婆罗多大战的核心故事以外的插话以及伦理、哲学等方面的内容,都是一个

有机统一体,都从不同侧面说明同一个思想。

(二)《罗摩衍那》

1.简介

(1)《罗摩衍那》是婆罗门教、印度教的经典和印度人民的圣书「‘罗摩衍那"的意思

是“罗摩的漫游”。

(2)《罗摩衍那》是在长期的民间流传中形成的。主要情节取自《摩诃婆罗多》的

一个插话《罗摩传》,它所表达的思想与《摩诃婆罗多》是完全一致的。它的编订者传说

是蚁埋(音译“跋弥”)0

2.结构与线索

(1)全书共七篇五百章,总共两千四百颂。

(2)史诗以英雄罗摩和其妻子悉多一生的悲欢离合为主要情节线索。

3.内容

大神毗湿奴托生为阿逾陀城国王十车王的四个儿子。长子罗摩娶弥提罗城国王的女儿

悉多为妻。十车王欲让罗摩继承王位。小王后却要求三子婆罗多继承王位,并流放罗摩十

四年。妻子悉多和弟弟罗什曼那与罗摩同往,婆罗多只好代兄摄政。在森林中,楞伽城十

首罗刹王劫走了悉多,悉多坚贞不屈。罗摩在神猴哈奴曼的帮助下,消灭了魔王,救出了

悉多。但罗摩数次怀疑悉多的贞洁,悉多不得已求救于地母,投入大地母亲的怀抱。最后,

罗摩升天还原为毗湿奴大神,并与妻儿在天上团圆。

4.思想内涵

史诗表现出印度教的人生价值观和人生理想,表明了印度人关于宇宙统一性的观念。

天上、人间和大地是相互沟通的,天神、人和其他动物是互相转化的,人间的英雄与天神

本质上是同一的,整个宇宙处于一种生死流转的循环状态。而人世间则是天神导演下的一

个人生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不断上演着一幕幕的人生戏剧。要超越这种矛盾、不和谐和

由此造成的痛苦,就要超脱人生H舞台,回归那最高实在的怀抱之中,神所居住的天堂才

是人生的真正归宿。人生戏剧表现在:

(1)正法与非法、善与恶的冲突

正法与非法、善与恶的冲突是这个“戏剧冲突”的中心。在《罗摩衍那》中,这个冲突

集中表现在罗摩与十首魔王之间。史诗赞扬了捍卫正义的战争,谴责了掠夺和危害他人的

非正义战争。罗摩降魔救妻得到了天启神助,经过无数艰难曲折终于取得了胜利,而魔王

罗波那夺人之妻,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这里体现了印度人所一贯具有的善一定能战胜恶的

坚定信念。

(2)高尚的人格与卑下的人格之间的冲突

罗摩及其妻子兄弟是高尚人格的代表,他们没有被自我的卑下欲望所囚禁,宽容、大

度、牺牲、奉献、尽职尽责是他们所奉行的生活原则。而小王后吉伽伊则是一切以私利为

中心的经验的自我的象征。

(3)在人的心灵内部展开人生的更内在的矛盾冲突6

这种内在的矛盾突出地表现在十车王和罗摩身上。履行诺言还是坚持对长子罗摩的公

正待遇,两者不能兼顾的心理痛苦折磨着十车王并使他丧生;罗摩则不能协调爱妻子与理

解同情妻子两者之间的矛盾,这使他在人间永远失去了夫妻之爱。

5.特色与意义

(1)从文明进化的角度看,《罗摩衍那》所反映的一夫一妻制、宗法制家庭关系及

其道德理想具有进步意义。

(2)从文学角度看,《罗摩宿那》不像《摩诃婆罗多》那样夹杂了那么多的非文学

成分。因此,印度人称《摩诃婆罗多》为“历史传说”,而称《罗摩衍那》为“最初的诗”。

(3)《罗摩衍那》为此后的各种叙事性文学的素材与内容提供了范例。它对政治、

爱情、战斗、风景等的描述,在艺术上均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而政治、爱情、战斗和风

景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成了后来的印度文学、尤其是叙事文学的不可缺少的四种因素。

(三)地位与影响

印度两大史诗是信仰的文学时代的第二种文学形式,《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不仅在印度文学史,而且在东方文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

1.对印度印度人民心灵与精神的影响

两大史诗确立了对天神化身的英雄或者说超人的崇拜,确立了印度人民带有浓厚的信

仰色彩、宗教色彩的基本的宇宙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作为印度人民长期共同创作、长期

流传的经典著作,两大史诗是印度人民心灵的一面镜子,也是印度精神的一面镜子。

2,对印度文学的影响

两大史诗不但开辟了印度文学的新时代,还极大地影响了日后印度文学的发展,成为

文学创作的光辉典范的取之不竭的灵感与题材的源泉。

(1)从古至今,从迦梨陀娑到泰戈尔,无数诗人和作家都从这两大史诗中吸取营养。

他们有的改编,有的缩写,有的翻译,效颦之作层出不穷。

(2)史诗的故事和人物,还广泛地进入了印度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刻等艺术领

域。两大史诗已经渗透于印度人民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他们思想信仰和道德规范的

圣典。

(3)史诗中的黑天、罗摩、悉多和哈奴曼等形象,早已被虔诚的婆罗门教徒和印度

教徒供上祭坛,受到人民的狂热崇拜。

3.对其他地区文学的影响

(1)两大史诗还远播到南亚和东南亚各国,成为那些国家的文学艺术的启蒙、借鉴

和再创作的范本。

(2)史诗中的许多故事,在15〜16世纪传入西亚地区。18世纪后,又被陆续译为

欧洲各种文字,使西方学者眼界大开,并成为许多学者潜心研究的对象.

(3)两大史诗近几年也被介绍到了中国。季羡林先生的《罗摩衍那》全译本和黄宝

生等的《摩诃婆罗多》全译本已经出版。围绕两大史诗,我国学者正在进行比较文学、美

学和东方文学等多方面的研究。

2.2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

1.《摩柯婆罗多》[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摩诃婆罗多》是印度古代梵语叙事诗,意译为“伟大的婆罗多王后裔”其主要

内容是叙述婆罗多族的两个后裔居楼族和般度族间大战的故事。《摩诃婆罗多》和《罗摩

衍那》并列为印度的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现存的本子是在一部史诗的基础上编订加

工而成,其中有长篇英雄史诗,而且有大量的传说故事作为插话,有宗教哲学以及法典性

质的著作9有10万“颂”,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史诗,规模宏大、内容庞杂Q印度现代学

者认为《摩诃婆罗多》是印度的民族史诗,内含印度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堪称“印度的

灵魂”。

2,莎维德丽

答:莎维德丽是《摩诃婆罗多》中一个著名插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她本是一位古代

国王的女儿,自愿嫁给流亡森林的瞎子国王的儿子。一年后丈夫死去,死神来带走她丈夫

的灵魂,而她则紧紧追随死神,最后凭借忠贞和智慧,赢得了死神的恩惠,不仅让自己的

丈夫死而复生,也使得老国王双目复明,并收复了国土。莎维德丽为了捍卫自己的爱情,

勇敢、执著、坚强、镇定,她的形象教导人们要不畏强暴,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