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 生物_第1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 生物_第2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 生物_第3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 生物_第4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 生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高二生物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4题,每题2分,共计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A.Na+、O2、葡萄糖、血浆蛋白B.CO2、血红蛋白、H+、尿素C.呼吸酶、抗体、激素、维生素D.Ca2+、载体、氨基酸、纤维素2.下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丁表示某类细胞的细胞內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丙中乙的蛋白质含量最高B.丁可表示淋巴细胞的细胞内液C.甲的渗透压升高会导致组织水肿D.甲、丙是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3.下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两种方式,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状腺激素和神经递质的传输方式分别是图①和图②B.图②中信息传递需要的时间比图①中信息传递需要的时间短C.图①中细胞甲分泌的信息分子通过体液只能传送至细胞乙D.图①和图②中特定的信息均依靠细胞乙的特异性受体识别4.在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中,神经系统扮演了重要角色,它通过复杂而精巧的调节,使机体能保持高度的协调一致与稳定。下列与神经调节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神经元的轴突就是由许多神经纤维被结缔组织包围而成的神经C.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神经和脊神经中都有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D.构成神经系统细胞都能够接受并能传导信息5.如下图所示,兴奋既可以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也可以在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肌肉细胞之间传递,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a处可实现由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B.轴突膜外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C.②③之间,Na+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大量内流D.神经递质一经a传递到b,将会引起b的兴奋并传导6.以下成语和人的神经活动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期期艾艾”有大脑皮层的参与 B.“气喘吁吁”主要与下丘脑调节有关C.“踉踉跄跄”主要是小脑调节异常 D.“过目成诵”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7.下列关于酶、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体内的激素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还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酶和激素都具有高效性,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C.激素和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就都会立即失去活性D.神经递质是一系列能引发神经冲动的有机小分子8.免疫细胞在免疫调节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免疫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B淋巴细胞起源于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B.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可迅速产生大量抗体C.B细胞、记忆细胞和吞噬细胞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D.细胞因子由辅助性T细胞合成、分泌,可与被病毒入侵的靶细胞特异性结合9.下图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甲一定是B细胞B.细胞甲、乙、丙都能接受抗原刺激C.细胞丙参与免疫过程一定属于特异性免疫D.细胞丙消化抗原—抗体得到的部分产物可被细胞利用10.下列是关于植物生长素发现过程的一些说法,错误的是()A.达尔文推测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B.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C.拜尔证明了胚芽鞘弯曲生长是由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D.温特的实验进一步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生长素——吲哚乙酸引起的11.下列生产措施与预期结果对应一致的是()A.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成熟的果实——可以获得无子果实B.播种前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泡种子——促进种子萌发C.生长期喷洒适宜浓度的乙烯利——促进种子的形成和果实的发育D.成熟期喷洒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加速叶片的黄化速度12.近年来,东海渔政部门加强捕捞管理,严控网具网眼尺寸,每年休渔期结束以后渔业资源比往年有所好转。对控制网具网眼尺寸的解释错误的是A.使更多幼小的个体逃脱,得到生长和繁殖的机会B.可以减少捕捞强度,保持足够种群基数C.维持良好的年龄结构,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D.可以改变性别比例,进而提高种群出生率13.下图所示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关于种群在某环境中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C.若该种群在c点时数量为100,则该种群的K值为400D.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14.下列表格是探究激素作用的过程,其中合理的是()

激素探究过程(空白对照省略)A甲状腺激素用含甲状腺激素的饲料饲喂小鼠,观察其发育过程B性激素割除公鸡的生殖腺后,并移植到阉割后的母鸡体内,观察第二性征变化C胰岛素给服用过葡萄糖的小鼠注射胰岛素,观察其是否有低血糖症状D生长激素用含生长激素的饲料饲喂小狗,观察其生长状况A.A B.B C.C D.D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每题3分,共计1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15.小龙虾的神经系统中有一种特殊的突触结构,如图所示。带电离子和局部电流可通过相邻细胞膜上的蛋白质通道直接传递信号。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B一般是树突、细胞体或者轴突的膜B.信号在该突触中的传递依赖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信号在该突触中的传递方向只能是单向的D.有这种突触结构的反射弧,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快16.经研究发现,垂体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神经垂体无合成激素的功能。下图中甲、乙表示结构,a~d表示物质,a为蛋白质类激素。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结构甲表示神经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B.若给动物饲喂含a的饲料,则c的含量增加C.物质c对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作用为负反馈调节D.由下丘脑合成并由结构乙释放的d只能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17.单核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下图为血液中单核细胞迁移到血管外组织后的3种去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单核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后形成B.单核细胞可为第二、第三道防线提供免疫细胞C.单核细胞凋亡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内的RNA分子都不同18.某同学切取某种植物胚芽鞘的顶端,分成甲、乙两组,按图甲、乙所示的方法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再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置于去顶胚芽鞘切段的一侧(如丙图),一段时间后,测量胚芽鞘切段的弯曲程度(α角)。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图胚芽鞘基部中的生长素经主动运输进入琼脂块B.乙图单侧光照射导致琼脂块的左侧生长素含量小于右侧C.若丙图左侧给予单侧光照,α的数值无明显变化D.琼脂块1、2、3所引起的α角大小关系是1>3>219.某研究小组在对某自然保护区内甲、乙两个不同物种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之后,又开展了连续4年的跟踪调查,计算其L值(L=当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末种群个体数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这4年调查期间的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第1年末,甲乙两种群的增长速率不一定相等B.第2年末,乙种群数量不一定大于甲C.第3年末,乙种群数量达到了最大值D.这4年中,甲种群每年增加的数量是相等的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共计57分。20.下面甲图是某人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乙图是此人某组织的内环境示意图,A、B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医院化验单姓名:×××项目测定值单位参考范围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17UAL0-45肌酐CRE1.9mg/dL0.5-1.5尿素氮BUN14.6mg/dL6.0—23.0血清葡萄糖GLu223mg/dL60—110甘油三酯TG217mg/dL50—200总胆固醇TCH179mg/dL150-220(1)在做血液生化检查前要处于“空腹”状态,医学上的“空腹”一般要求采血前12~14小时内禁食,其原因__________。(2)血浆中每种成分的参考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说明内环境的稳态是___________。(3)图中的______(填序号)共同构成细胞外液,图中_________(填序号)的氧气浓度最低。(4)血清葡萄糖存在于图中的_________(填序号),血清中的葡萄糖分子被细胞②利用,至少要通过___________层磷脂分子。(5)如果图表示此人的肌肉组织,则B端比A端明显减少的物质有_______。(6)对此人做进一步的检查发现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正常,试推测其血糖浓度明显偏高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胰岛素对血糖的平衡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其调节的部分机理示意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丘脑调节胰岛素分泌的过程所属反射类型为________。(2)图中符号“●”代表物质是________。蛋白M和蛋白N体现细胞膜具有________功能。(3)图中结构A属于反射弧中的________,结构B、C直接来自于________(细胞器)。过程I发生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4)过程II释放的Pi使胰岛B细胞膜上K+通道磷酸化,使________,K+外流受阻,引起膜电位改变而促进Ca2+内流;Ca2+内流的效果是促进________的分泌。(5)GLUT4是一种对胰岛素敏感的葡萄糖转运载体。据图分析,胰岛素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经过细胞内的信号传导,促进________与细胞膜的融合,从而提高了细胞对________的转运能力。22.下图是人体体温调节部分过程示意图,来自外周(皮肤、黏膜、内脏等)和中枢温度敏感神经元的神经冲动经汇集、整合后引起人体产生相应生理反应,图中①~⑫代表神经元,“+”和“-”分别表示兴奋和抑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神经元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形态特点是________,图中方框内神经元主要分布于人体_______(器官)中。(2)若给予神经元②一次适宜刺激,兴奋部位膜外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神经元②上产生的兴奋通过_____(物质)将兴奋传递到神经元③,并能在______(部位)产生相应的感觉。与此同时,图中除神经元③外还能检测到动作电位的神经元有_____(填数字序号)。(3)医生建议,在剧烈运动导致大汗淋漓之后最好不要立即到温度很低的空调间“乘凉”,其主要依据是_______。人着凉后可能引起高热,研究发现高热病人体内代谢活动会明显增强,进而可能引起代谢性酸中毒,试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4)下丘脑为体温调节中枢,若其损毁,机体体温不能维持稳定。已知药物A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体温。现获得A的结构类似物M,为探究M是否也具有解热作用并通过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体温,将A、M分别用生理盐水溶解后,用发热家兔进行以下实验。请完善实验方案并写出实验结论。分组处理方式结果甲发热家兔+生理盐水发热乙发热家兔+A溶液退热丙发热家兔+M溶液退热丁①_________发热②分析甲、乙、丙三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_________。③分析甲、乙、丙、丁四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__________。23.某种南瓜矮生突变体可分为两类:激素合成缺陷型突变体(不能合成相关激素)和激素不敏感型突变体(对激素不敏感)。为研究某种矮生南瓜属于哪种类型,研究者利用赤霉素和生长素溶液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1、2、3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为研究某浓度激素的处理效果,研究者需要测量两种南瓜茎____的长度,并计算出伸长量;而且需要取每组各株南瓜茎伸长量的_______作为该组的实验结果。(2)由题图知,赤霉素对正常南瓜茎伸长有________作用,而对_________几乎无作用;正常南瓜茎对_____更敏感。(3)喷施赤霉素或生长素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使矮生南瓜的茎恢复至正常,由此可推测:该矮生南瓜不属于____突变体。(4)从图3显示的结果看,两种南瓜茎中内源赤霉素和生长素的含量_________,该结果____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上述推测。24.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下图为实验流程,请据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1)培养时将锥形瓶置于摇床上进行振荡的目的是___________。(2)取样前要将锥形瓶__________,目的是使__________。若直接从静置锥形瓶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计数,其结果与真实值相比会__________。(3)若制备装片时,先在计数室上滴一滴酵母菌液,静置5min再盖上盖玻片,测量的结果会______。若要计活酵母菌数,加样前对样液用台盼蓝染色,计数时应该计数_______色的酵母菌,视野应调__________。(4)一次取样后,将样液稀释100倍,采用图2中的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图3所示的现象(ο表示酵母菌)。该血球计数板上有_______________个计数室,若以图3的计数结果作为应计数的5个中方格的平均值则此样液中酵母菌的密度是_________个/mL。(5)某一组同学进行了为期7天的实验,每天定时取样一次,并在实验前设计了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如下:时间/天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第7天酵母菌数/个•mL-1

有人认为该表格不能够准确反映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请指出不足之处_________。(6)另一组同学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设计了3组实验(见下表)。每隔24小时取样并计数,实验结果略。试管编号培养液(mL)无菌水(mL)酵母菌母液(mL)温度(℃)A10—0.128B10—0.15C—100.128上述实验目的是:探究_________对酵母菌种群动态变化的影响。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高二生物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4题,每题2分,共计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A.Na+、O2、葡萄糖、血浆蛋白B.CO2、血红蛋白、H+、尿素C.呼吸酶、抗体、激素、维生素D.Ca2+、载体、氨基酸、纤维素【答案】A【解析】【分析】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又叫内环境;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者是淋巴的物质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详解】A、Na+、O2、葡萄糖、血浆蛋白都属于内环境成分,均可通过内环境运输,A正确;B、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CO2、H+、尿素均属于内环境成分,B错误;C、呼吸酶存在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而抗体、激素、维生素都属于内环境成分,C错误;D、载体位于细胞膜上,纤维素不会进入体液中,因此二者均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而Ca2+、氨基酸属于内环境成分,D错误。故选A。2.下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丁表示某类细胞的细胞內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丙中乙的蛋白质含量最高B.丁可表示淋巴细胞的细胞内液C.甲的渗透压升高会导致组织水肿D.甲、丙是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丁表示细胞内液,则甲表示血浆、乙表示组织液、丙表示淋巴(液)。【详解】A、甲到乙到丙,丙再到甲,可知甲表示血浆、乙表示组织液、丙表示淋巴液,甲血浆相对于乙和丙来说蛋白含量更高,A错误;B、淋巴细胞主要分布于血浆和淋巴液中,组织液中在炎症反应时也有淋巴细胞,故淋巴细胞的内环境可能是血浆、组织液、淋巴,故丁可表示淋巴细胞的细胞内液,B正确;C、甲是血浆,血浆的渗透压升高在短期内会使组织液减少,不引起组织水肿,C错误;D、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血浆,即甲、乙,D错误。故选B。3.下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两种方式,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状腺激素和神经递质传输方式分别是图①和图②B.图②中信息传递需要的时间比图①中信息传递需要的时间短C.图①中细胞甲分泌的信息分子通过体液只能传送至细胞乙D.图①和图②中特定的信息均依靠细胞乙的特异性受体识别【答案】C【解析】【分析】对图①分析可知,细胞甲分泌的化学物质,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细胞乙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细胞乙。对图②分析可知,细胞甲分泌的化学物质进入组织液,直接作用于细胞乙。【详解】A、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几乎对全身的细胞都起作用,故传输方式如图①所示。神经递质是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故其传输方式如图②所示,A正确;B、图①中信息传递通过体液运输,而图②中信息传递直接通过组织液进行运输,故图②中信息传递需要的时间比图①中信息传递需要的时间短,B正确;C、图①中细胞甲分泌的信息分子通过体液传送至全身所有细胞,但只有细胞乙有相应的受体,才会起作用,C错误;D、图①和图②中特定的信息均依靠细胞乙的特异性受体识别,D正确。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识别图解,明确细胞甲与乙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4.在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中,神经系统扮演了重要角色,它通过复杂而精巧的调节,使机体能保持高度的协调一致与稳定。下列与神经调节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神经元的轴突就是由许多神经纤维被结缔组织包围而成的神经C.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神经和脊神经中都有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D.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都能够接受并能传导信息【答案】ABD【解析】【分析】人体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的,其中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组成外周神经系统。【详解】A、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错误;B、轴突是神经元的长而较细的突起,它将信息从细胞体传向其他神经元、肌肉或腺体。轴突呈纤维状,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髓鞘,构成神经纤维。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一层包膜,构成一条神经,B错误;C、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神经和脊神经中都有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C正确;D、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并不都能够接受并能传导信息,如神经胶质细胞,D错误。故选ABD。5.如下图所示,兴奋既可以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也可以在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肌肉细胞之间传递,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a处可实现由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B.轴突膜外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C.②③之间,Na+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大量内流D.神经递质一经a传递到b,将会引起b的兴奋并传导【答案】B【解析】【分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速度快;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化学信号,存在时间上的延搁,速度较慢,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题图分析:①⑤为静息电位,③为动作电位,②④分别表示产生动作电位和恢复静息电位过程中的0电位.【详解】A、a处为突触前膜,可实现由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b处为突触后膜,可实现由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A错误;B、轴突膜外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内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B正确;C、②③之间,Na+大量内流,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C错误;D、神经递质一经a传递到b,将会引起b处兴奋或抑制,D错误。故选B。6.以下成语和人的神经活动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期期艾艾”有大脑皮层的参与 B.“气喘吁吁”主要与下丘脑调节有关C.“踉踉跄跄”主要是小脑调节异常 D.“过目成诵”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答案】B【解析】【分析】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大脑皮层是人体的最高级中枢,有感觉神经中枢和运动神经中枢及言语中枢;下丘脑是神经内分泌的枢纽,有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中枢和血糖调节中枢;脑干是心跳、血压和呼吸中枢;小脑与躯体平衡有关。据此分析作答。【详解】A、“期期艾艾”形容口吃的人吐辞重复,说话不流利,可能是大脑皮层S区功能不全,A正确;B、“气喘吁吁”与呼吸中枢的调节有关,呼吸中枢在脑干,B错误;C、“踉踉跄跄”是指身体不能保持平衡,而平衡中枢在小脑,C正确;D、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蛋白质的合成,所以“过目成诵”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D正确。故选B。7.下列关于酶、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体内的激素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还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酶和激素都具有高效性,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C.激素和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就都会立即失去活性D.神经递质是一系列能引发神经冲动的有机小分子【答案】B【解析】【分析】1、酶的化学本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为RNA,所有活细胞都能产生酶;2、内分泌细胞或内分泌器官能产生激素,激素的化学本质有的是蛋白质,有的是类固醇,有的是氨基酸衍生物;3、目前已知的神经递质种类很多,主要由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5-羟色胺、氨基酸类(如谷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等)、一氧化氮等。【详解】A、动物体内的激素作为信息分子,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但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A错误;B、酶和激素都具有高效性,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但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B正确;C、激素发挥作用后就会立即失去活性,而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会灭活或回收,C错误;D、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可以是有机物,也可以是无机物,如NO可作为神经递质,但为无机物,D错误。故选B。8.免疫细胞在免疫调节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免疫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B淋巴细胞起源于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B.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可迅速产生大量抗体C.B细胞、记忆细胞和吞噬细胞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D.细胞因子由辅助性T细胞合成、分泌,可与被病毒入侵的靶细胞特异性结合【答案】A【解析】【分析】免疫系统包括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物质,其中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物质包括细胞因子、抗体和溶菌酶。【详解】A、B淋巴细胞起源于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A正确;B、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可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B错误;C、B细胞、记忆细胞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而吞噬细胞均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C错误;D、细胞因子由辅助性T细胞合成、分泌,可激活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细胞因子不会与被病毒入侵的靶细胞特异性结合,D错误。故选A。9.下图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甲一定是B细胞B.细胞甲、乙、丙都能接受抗原刺激C.细胞丙参与的免疫过程一定属于特异性免疫D.细胞丙消化抗原—抗体得到的部分产物可被细胞利用【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RNA病毒)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图中细胞甲为B细胞;细胞乙为浆细胞,其能分泌抗体,抗体可以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细胞丙为吞噬细胞。【详解】A、细胞乙是浆细胞,则细胞甲可能是B细胞,也可能为记忆B细胞,A错误;B、细胞乙为浆细胞不能接受抗原刺激,B错误;C、细胞丙为吞噬细胞,既可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可参与特异性免疫,C错误;D、细胞丙消化抗原一抗体得到的产物,一部分排出体外,一部分可被细胞利用,D正确。故选D。10.下列是关于植物生长素发现过程的一些说法,错误的是()A.达尔文推测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B.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C.拜尔证明了胚芽鞘弯曲生长是由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D.温特的实验进一步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生长素——吲哚乙酸引起的【答案】D【解析】【分析】生长素的研究:1880年英国达尔文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当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1910年丹麦的鲍森詹森的实验结论是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1914年匈牙利拜尔的实验结论是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造成的;1928年荷兰温特通过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种化学物质。温特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和动物激素类似的物质,温特将其命名为生长素。【详解】A、达尔文通过对金丝雀高草胚芽鞘的向光性的探究实验,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就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A正确;B、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B正确;C、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C正确;D、温特的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影响"确实是种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但并未揭示其化学本质,D错误。故选D。11.下列生产措施与预期结果对应一致的是()A.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成熟的果实——可以获得无子果实B.播种前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泡种子——促进种子萌发C.生长期喷洒适宜浓度的乙烯利——促进种子的形成和果实的发育D.成熟期喷洒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加速叶片的黄化速度【答案】B【解析】【详解】A、未成熟的果实内已经形成了种子,故无子果实,A错误;B、播种前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泡种子能促进种子萌发,B正确;C、乙烯利促进果实的熟,C错误;D、成熟期喷洒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能促进细胞分裂,不会加速叶片黄化衰老,D错误。故选B。12.近年来,东海渔政部门加强捕捞管理,严控网具网眼尺寸,每年休渔期结束以后渔业资源比往年有所好转。对控制网具网眼尺寸的解释错误的是A.使更多幼小的个体逃脱,得到生长和繁殖的机会B.可以减少捕捞强度,保持足够的种群基数C.维持良好的年龄结构,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D.可以改变性别比例,进而提高种群出生率【答案】D【解析】【详解】控制网具网眼尺寸,可以使更多幼小的个体逃脱,得到生长和繁殖的机会,A项正确;可以减少捕捞强度,保持足够的种群基数,B项正确;维持增长型的年龄结构,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C项正确;控制网具网眼尺寸不能改变性别比例,D项错误。13.下图所示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关于种群在某环境中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C.若该种群在c点时数量为100,则该种群的K值为400D.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答案】D【解析】【分析】从据图分析,靠近纵坐标的为J型增长曲线,另一个为S型增长曲线;曲线中的两个关键点:C点时,种群增长率达到最大,意味着种群的繁殖力最强;E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这时种群增长率最小,它意味着出生率与死亡率接近于等值。【详解】A、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淘汰个体,A错误;B、由于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则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一直存在,B错误;C、若该种群在c点时数量为100,则该种群的K值为200左右,C错误;D、当种群数量到达E点后,即K值时种群数量基本不变,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种群增长曲线,意在考查学生识图和判断能力。14.下列表格是探究激素作用的过程,其中合理的是()

激素探究过程(空白对照省略)A甲状腺激素用含甲状腺激素的饲料饲喂小鼠,观察其发育过程B性激素割除公鸡的生殖腺后,并移植到阉割后的母鸡体内,观察第二性征变化C胰岛素给服用过葡萄糖的小鼠注射胰岛素,观察其是否有低血糖症状D生长激素用含生长激素的饲料饲喂小狗,观察其生长状况A.A B.B C.C D.D【答案】B【解析】【分析】1、要想探究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应选择三组生长发育状态相似的蝌蚪,一组切除甲状腺且不饲喂甲状腺激素(其他条件都相同),一组切除甲状腺且饲喂甲状腺激素(其他条件都相同),另一组做空白对照,观察其现象;2、割除公鸡的生殖腺后,并移植到阉割后的母鸡体内,观察第二性征变化,母鸡会逐渐出现公鸡的性状,说明雄性激素具有维持雄性第二性征的作用;3、实验形式考查胰岛素的生理作用,以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的症状为观察指标,给正常小鼠注射一定量的某激素(胰岛素)后,正常小鼠会表现出某种(低血糖)症状,然后再及时补充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如果此时小鼠的这种(低血糖)症状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就能够证明胰岛素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4、实验证明动物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先切除狗垂体,过一段时期后再给该狗每天注射一定量的生长激素,这样自身前后对照证明生长激素的作用。【详解】探究甲状腺激素的作用,用含甲状腺激素的饲料饲喂小鼠之前应先切除小鼠甲状腺,A错误;探究性激素的作用,割除公鸡的生殖腺后,并移植到阉割后的母鸡体内,观察第二性征变化,前后对照可以充分说明结论,B正确;探究胰岛素的作用,应该给正常小鼠注射一定量的某激素(胰岛素)后,观察其是否有低血糖症状,然后再及时补充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低血糖)症状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C错误;探究生长激素的作用,用含生长激素的饲料饲喂小狗之前要切除小狗的垂体,观察其生长状况,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探究激素作用的过程.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能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观点解释和解决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一些相关生物学问题。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每题3分,共计1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15.小龙虾的神经系统中有一种特殊的突触结构,如图所示。带电离子和局部电流可通过相邻细胞膜上的蛋白质通道直接传递信号。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B一般是树突、细胞体或者轴突的膜B.信号在该突触中的传递依赖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信号在该突触中的传递方向只能是单向的D.有这种突触结构的反射弧,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快【答案】BD【解析】【分析】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突触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详解】A、B突触后膜一般是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A错误;B、带电离子和局部电流可通过相邻细胞膜上的蛋白质通道直接传递信号,该过程依赖于细胞膜对离子等的选择透过性,B正确;C、据图可知,A和B之间存在通道蛋白,可允许局部电流和带电粒子直接通过,而局部电流的传递方向是双向的,C错误;D、结合题意“带电离子和局部电流可通过相邻细胞膜上的蛋白质通道直接传递信号”可知,该特殊突触结构的存在减少了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过程,故有这种突触结构的反射弧,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快,D正确。故选BD。16.经研究发现,垂体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神经垂体无合成激素的功能。下图中甲、乙表示结构,a~d表示物质,a为蛋白质类激素。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结构甲表示神经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B.若给动物饲喂含a的饲料,则c的含量增加C.物质c对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作用为负反馈调节D.由下丘脑合成并由结构乙释放的d只能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答案】CD【解析】【分析】分析图中信息可得,结构甲为腺垂体,结构乙为神经垂体,a、b、c、d分别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和抗利尿激素。【详解】A、由图可知,结构甲为腺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A错误;B、a为蛋白质类激素,饲喂情况下会被动物的消化酶分解而失去作用,因此物质c的含量不发生改变,B错误;C、物质c为甲状腺激素,其分泌增多,可通过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C正确;D、物质d为抗利尿激素,由垂体释放后进入血液循环,到达肾脏后,同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D正确。故选CD。17.单核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下图为血液中单核细胞迁移到血管外组织后的3种去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单核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后形成B.单核细胞可为第二、第三道防线提供免疫细胞C.单核细胞凋亡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内的RNA分子都不同【答案】ABC【解析】【分析】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详解】A、白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后形成的,而单核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因此单核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后形成,A正确;B、单核细胞可分化成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免疫细胞)能参与第二、第三道防线,因此单核细胞可为第二、第三道防线提供免疫细胞,B正确;C、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叫细胞的程序性死亡,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因此单核细胞凋亡也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正确;D、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都是由单核细胞分化而来,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但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内也有某些相同基因的表达,存在某些相同的RNA分子,D错误。故选ABC。18.某同学切取某种植物胚芽鞘的顶端,分成甲、乙两组,按图甲、乙所示的方法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再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置于去顶胚芽鞘切段的一侧(如丙图),一段时间后,测量胚芽鞘切段的弯曲程度(α角)。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图胚芽鞘基部中的生长素经主动运输进入琼脂块B.乙图单侧光照射导致琼脂块的左侧生长素含量小于右侧C.若丙图左侧给予单侧光照,α的数值无明显变化D.琼脂块1、2、3所引起的α角大小关系是1>3>2【答案】ABD【解析】【分析】甲图中: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尖端的生长素会发生横向运输,右侧浓度较高;乙图中:尖端插入云母片,生长素不能发生横向运输,故2和3中生长素含量相同;丙图中:左侧放置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左侧生长速度快,故出现向右弯曲生长。【详解】A、甲图胚芽鞘中的生长素经扩散进入琼脂块,A错误;B、乙图尖端插入云母片,生长素不能发生横向运输,故2和3中生长素含量相同,B错误;C、丙图无尖端,不能感受光刺激,者丙图左侧给予单侧光照,a的数值无明显变化,C正确;D、琼脂块1、2、3所含生长素的含量关系为:1>2=3,故所引起的a角大小关系是1>3=2,D错误。故选ABD。19.某研究小组在对某自然保护区内甲、乙两个不同物种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之后,又开展了连续4年的跟踪调查,计算其L值(L=当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末种群个体数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这4年调查期间的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第1年末,甲乙两种群的增长速率不一定相等B.第2年末,乙种群数量不一定大于甲C.第3年末,乙种群数量达到了最大值D.这4年中,甲种群每年增加的数量是相等的【答案】ABC【解析】【分析】甲种群的L值=1.5,说明甲种群数量一直在增加;乙种群的L值在第三年之前>1,说明种群数量在增加,第三年之后L值小于1,说明种群数量下降。【详解】A、第1年末甲乙种群的L值不同,两个种群的起始数量未知,无法确定增长速度,可能相同可能不相同,A正确;B、甲乙两个种群的起始数量未知,无法确定第2年末甲乙种群数量关系,B正确;C、第3年之前甲种群数量在增加,第三年之后甲种群数量减少,故第三年末乙种群数量达到了最大值,C正确;D、据图分析,说明这4年中,甲种群每年增加的数量是与前一年的数量比是相等的,D错误;故选ABC。【点睛】此题结合曲线分析种群的数量变化,意在考查学生对种群数量变化的两条曲线模型的理解和运用,难度适中。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共计57分。20.下面甲图是某人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乙图是此人某组织的内环境示意图,A、B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医院化验单姓名:×××项目测定值单位参考范围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17UAL0-45肌酐CRE1.9mg/dL0.5-1.5尿素氮BUN14.6mg/dL6.0—23.0血清葡萄糖GLu223mg/dL60—110甘油三酯TG217mg/dL50—200总胆固醇TCH179mg/dL150-220(1)在做血液生化检查前要处于“空腹”状态,医学上的“空腹”一般要求采血前12~14小时内禁食,其原因__________。(2)血浆中每种成分的参考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说明内环境的稳态是___________。(3)图中的______(填序号)共同构成细胞外液,图中_________(填序号)的氧气浓度最低。(4)血清葡萄糖存在于图中的_________(填序号),血清中的葡萄糖分子被细胞②利用,至少要通过___________层磷脂分子。(5)如果图表示此人的肌肉组织,则B端比A端明显减少的物质有_______。(6)对此人做进一步的检查发现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正常,试推测其血糖浓度明显偏高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进食导致血液成分的含量不断变化,无法判断是否正常(2)相对的(3)①.①③④②.②(4)①.④②.6(5)氧气和营养物质等(6)①.胰岛素受体被破坏(或胰岛素受体缺失)②.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解析】【分析】表格分析,肌酐含量高于正常值,肌酐是肌肉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通过肾脏排出,说明肾功能可能有障碍;血清葡萄糖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值,出现尿糖,可能是胰岛B细胞受损,患糖尿病。下图中①~⑤依次为淋巴、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和血细胞。【小问1详解】在做血液生化检查前要处于“空腹”状态,医学上的“空腹”一般要求采血前12~14小时内禁食,这样可以避免因为进食造成的对测量指标的干扰,使实验数据失去可信度。【小问2详解】由表可见,血浆中每种成分的参考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说明内环境的稳态是相对的。【小问3详解】图中①~⑤依次为淋巴、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和血细胞,内环境即为细胞外液,包括淋巴、组织液和血浆,分别对应图中的①③④。【小问4详解】血清属于血浆的范畴,所以血清葡萄糖存在于乙图中的④所示的血浆中。血清中的葡萄糖分子被组织细胞②利用,穿过2层组成毛细血管壁的上皮细胞的细胞膜、1层组织细胞膜,共计3层细胞膜,每一层细胞膜都是由一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因此至少要通过6层磷脂分子。【小问5详解】如果乙图表示此人的肌肉组织,则随血液从A处流向B处,氧气和营养物质等不断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进而被肌肉细胞吸收,因此B端比A端明显减少的物质有氧气和营养物质。【小问6详解】胰岛素是降血糖的激素,胰岛素正常,血糖却偏高,可能是胰岛素受体被破坏(或胰岛素受体缺失或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21.胰岛素对血糖的平衡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其调节的部分机理示意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丘脑调节胰岛素分泌的过程所属反射类型为________。(2)图中符号“●”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蛋白M和蛋白N体现细胞膜具有________功能。(3)图中结构A属于反射弧中的________,结构B、C直接来自于________(细胞器)。过程I发生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4)过程II释放的Pi使胰岛B细胞膜上K+通道磷酸化,使________,K+外流受阻,引起膜电位改变而促进Ca2+内流;Ca2+内流的效果是促进________的分泌。(5)GLUT4是一种对胰岛素敏感的葡萄糖转运载体。据图分析,胰岛素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经过细胞内的信号传导,促进________与细胞膜的融合,从而提高了细胞对________的转运能力。【答案】(1)非条件反射(2)①.葡萄糖②.信息交流(3)①.传出神经②.高尔基体③.线粒体(4)①.钾离子通道蛋白关闭②.胰岛素(5)①.与蛋白N结合②.含GLUT4的囊泡③.葡萄糖【解析】【分析】由图可知,血糖浓度升高,会通过下丘脑作用于胰岛B细胞,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胰岛素作用于靶细胞,会促进含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葡萄糖。【小问1详解】下丘脑调节胰岛素分泌的过程是人生下来就有的,属于非条件反射。【小问2详解】图中符号“●”葡萄糖。蛋白M和N均能与信息分子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小问3详解】结构A属于传出神经,结构B和C均为囊泡,来自于高尔基体。过程I表示细胞呼吸,主要发生在线粒体中。【小问4详解】过程II释放的Pi使胰岛B细胞膜上K+通道磷酸化,使Pi与钾离子通道结合,使钾离子通道关闭,导致钾离子外流受阻,引起膜电位改变,促进钙离子内流,进而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小问5详解】由图可知,胰岛素可以与靶细胞上的蛋白N结合,促进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增加细胞膜上GLUT4的数目,进而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点睛】本题的关键是需要搞清楚图示信息代表的含义,进而分析出胰岛素的作用机理。22.下图是人体体温调节部分过程示意图,来自外周(皮肤、黏膜、内脏等)和中枢温度敏感神经元的神经冲动经汇集、整合后引起人体产生相应生理反应,图中①~⑫代表神经元,“+”和“-”分别表示兴奋和抑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神经元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形态特点是________,图中方框内神经元主要分布于人体_______(器官)中。(2)若给予神经元②一次适宜刺激,兴奋部位膜外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神经元②上产生的兴奋通过_____(物质)将兴奋传递到神经元③,并能在______(部位)产生相应的感觉。与此同时,图中除神经元③外还能检测到动作电位的神经元有_____(填数字序号)。(3)医生建议,在剧烈运动导致大汗淋漓之后最好不要立即到温度很低的空调间“乘凉”,其主要依据是_______。人着凉后可能引起高热,研究发现高热病人体内代谢活动会明显增强,进而可能引起代谢性酸中毒,试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4)下丘脑为体温调节中枢,若其损毁,机体体温不能维持稳定。已知药物A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体温。现获得A的结构类似物M,为探究M是否也具有解热作用并通过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体温,将A、M分别用生理盐水溶解后,用发热家兔进行以下实验。请完善实验方案并写出实验结论。分组处理方式结果甲发热家兔+生理盐水发热乙发热家兔+A溶液退热丙发热家兔+M溶液退热丁①_________发热②分析甲、乙、丙三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_________。③分析甲、乙、丙、丁四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__________。【答案】22.①.具有许多突起②.下丘脑23.①.由正电位转变为负电位(再转变为正电位)②.神经递质③.大脑皮层④.④⑥⑦24.①.低温环境的刺激,使机体产热作用增强,同时毛细血管收缩、出汗减少等导致机体内热量不能及时散出②.机体代谢过旺,会造成供氧不足,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等酸性物质积累25.①.损毁下丘脑的发热家兔+M溶液②.M(与药物A一样也)具有解热作用③.M(与药物A一样也)具有解热作用,并通过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体温【解析】【分析】1、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因此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但在神经元之间以神经递质的形式传递。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小问1详解】结构决定功能,神经元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形态特点是神经元表面有许多突起,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因此图中方框内神经元主要分布于人体下丘脑中。【小问2详解】若给予神经元②一次适宜刺激,兴奋部位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加,钠离子内流,使兴奋部位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膜电位由正电位转变为负电位(再转变为正电位);神经元②上产生的兴奋通过神经递质将兴奋传递到神经元③,并在大脑皮层引起相应的感觉.由于“+”和“-”分别表示兴奋和抑制,因此给予该次刺激后,图中除神经元③外还能检测到动作电位的神经元有④⑥⑦。【小问3详解】在剧烈运动导致大汗淋漓之后最好不要立即到温度很低的空调间“乘凉”,其主要依据是低温环境的刺激,使机体产热作用增强、毛细血管收缩、产热减少,最终导致机体内热量不能及时散出。人着凉后可能引起高热,机体代谢过旺,会造成供氧不足,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等酸性物质积累,引起酸中毒。【小问4详解】由表格可知,甲组为空白对照,发热家兔模型产生发热的症状:乙组是加了等量用生理盐水溶解的A溶液,已知药物A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体温,因此发热家兔模型会退热:丙组是加了等量生理盐水溶解的M溶液,也出现退热现象,说明M与药物A一样也具有解热作用:丁组小鼠出现发热症状,由于要探究M通过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体温,实验需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与丙组相比,丁组的处理是①损毁下丘脑的发热家兔模型+M溶液,损毁了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后,M不能起到调控体温的作用。②由甲、乙、丙三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M与药物A一样也具有解热作用。③由甲、乙、丙、丁四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M与药物A一样具有解热作用并通过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体温。23.某种南瓜矮生突变体可分为两类:激素合成缺陷型突变体(不能合成相关激素)和激素不敏感型突变体(对激素不敏感)。为研究某种矮生南瓜属于哪种类型,研究者利用赤霉素和生长素溶液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1、2、3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为研究某浓度激素的处理效果,研究者需要测量两种南瓜茎____的长度,并计算出伸长量;而且需要取每组各株南瓜茎伸长量的_______作为该组的实验结果。(2)由题图知,赤霉素对正常南瓜茎伸长有________作用,而对_________几乎无作用;正常南瓜茎对_____更敏感。(3)喷施赤霉素或生长素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使矮生南瓜茎恢复至正常,由此可推测:该矮生南瓜不属于____突变体。(4)从图3显示的结果看,两种南瓜茎中内源赤霉素和生长素的含量_________,该结果____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上述推测。【答案】23.①.处理前后②.平均值24.①.促进②.矮生南瓜茎③.生长素25.①.不能②.激素合成缺陷型26.①.无显著差异(类似)②.支持【解析】【分析】题图分析,赤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