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安全气囊系统标定矩阵》_第1页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标定矩阵》_第2页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标定矩阵》_第3页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标定矩阵》_第4页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标定矩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

CCS点击此处添加CCS号

广西汽车工程学会团体标准

T/XXXXXXX—XXXX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标定矩阵

Calibrationmatrixforvehicleairbagsystem

(征求意见稿)

(本草案完成时间:2024-3-20)

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广西汽车工程学会发布

T/XXX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电科芯片技术(集团)有限公司、锦州锦恒汽

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松原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集诚汽车电子有限责任公司、广

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广西汽车新四化重点实验室。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I

T/XXXXXXX—XXXX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标定矩阵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汽车驾驶员安全气囊、乘员安全气囊、前排左右侧侧气囊、左右侧安全气帘和中央气

囊的系统标定试验矩阵和试验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配置驾驶员安全气囊、乘员安全气囊、前排左右侧侧气囊、左右侧安全气帘和中央气

囊的汽车安全气囊系统开发。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11551汽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

GB11567汽车及挂车侧面和后下部防护要求

GB/T19949.1道路车辆安全气囊部件第1部分:术语

GB20071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

GB/T20913乘用车正面偏置碰撞的乘员保护

GB/T37337汽车侧面柱碰撞的乘员保护

GB/T37474汽车安全气囊系统误作用试验的方法和要求

C-IASI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规程

3术语和定义

GB/T19949.1、GB/T37474界定的以及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13FRB:13km/h正面100%刚性壁障(13km/hFrontal100%RigidBarrier)

15ORB:15km/h左40%偏置刚性壁障(15km/hLeft40%OffsetRigidBarrier)

23FRB:23km/h正面100%刚性壁障(23km/hFrontal100%RigidBarrier)

30FPB:30km/h正面中心柱撞(30km/hFrontalCentralPoleCollision)

32FAB:32km/h左(右)30°角碰撞(32km/hLeft(right)30°Collision)

35FUB:35km/h钻入碰撞(35km/hFrontUnderrunCollision)

50FRB:50km/h正面100%刚性壁障(50km/hFrontal100%RigidBarrier)

56ODB:56km/h左40%偏置可变形壁障(56km/hLeft40%OffsetDeformableBarrier)

15MDB:15km/h侧面可变形移动壁障(15km/hSideDeformableMovingBarrier)

25MDB:25km/h侧面可变形移动壁障(25km/hSideDeformableMovingBarrier)

32SPB:32km/h侧面75°柱撞试验(32km/hSide75°PoleCollisionTest)

50MDB:50km/h侧面可变形移动壁障(50km/hSideDeformableMovingBarrier)

20MRB:20km/h尾部100%移动目标车碰撞(20km/hRear100%MovingTargetVehicleCollision)

35MRB:35km/h尾部100%移动目标车碰撞(35km/hRear100%MovingTargetVehicleCollision)

50MRB:50km/h尾部100%移动目标车碰撞(50km/hRear100%MovingTargetVehicleCollision)

5标定试验矩阵

1

T/XXXXXXX—XXXX

安全气囊系统开发标定试验矩阵见表1,试验要求见表2。

表1安全气囊系统开发试验矩阵

碰撞位置类型试验项目试验方法

13FRBGB11551

不点火门限

15ORBC-IASI

点火门限23FRBGB11551

30FPBGB11551,采用刚性柱壁障

前向碰撞

中速试验32FABGB11551,采用刚性角度壁障

35FUBGB1155,按GB11567进行壁障布置

50FRBGB11551

高速试验

56ODBGB/T20913

不点火门限15MDBGB20071

点火门限25MDBGB20071

侧面碰撞

中速试验32SPBGB/T37337

高速试验50MDBGB20071

不点火门限20MRBGB20072

后部碰撞点火门限35MRBGB20072

高速试验50MRBGB20072

静态

误用及粗糙路面试验GB/T37474

动态

表2安全气囊系统开发标定试验要求

驾驶员安全乘员安全前排左侧前排右侧左侧安全气右侧安全气

类型中央气囊

气囊气囊侧气囊侧气囊帘帘

13FRBNNNNNNN

15ORBNNNNNNN

23FRBYYNNNNN

30FPBYYNNNNN

32FABYYNNNNN

35FUBYYNNNNN

50FRBYYNNNNN

56ODBYYNNNNN

15MDBNNNNNNN

25MDBNNYYYYY

2

T/XXXXXXX—XXXX

表2(续)

驾驶员安全乘员安全前排左侧前排右侧左侧安全气右侧安全气

类型中央气囊

气囊气囊侧气囊侧气囊帘帘

32SPBNNYYYYY

50MDBNNYYYYY

20MRBNNNNNNN

35MRBNNNNNNN

50MRBNNNNNNN

点火器不应点火的回路标注“N”,应点火的回路标注“Y”。

3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标定矩阵》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介

1、任务来源

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每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一直居高不下。安全气囊作为道路交通事故

的最后一道保护屏障,人们对其关注度和依赖度一直很高。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安全气囊未能给车内乘员

提供良好的保护,甚至对乘员造成了人身伤害。安全气囊控制器标定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点火的稳定性,因

此提高安全气囊控制器的标定稳定性至关重要。

2、背景和意义

对于汽车安全气囊系统标定,经检索目前国内外没有针对汽车安全气囊系统标定的标准。国内目前普

遍的做法是在开发某款车型时和安全气囊系统供应商合作开发,双方共同确认标定试验矩阵及相关要求,

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为了保证汽车安全气囊标定的规范性、完整性、一致性、准确性,需要制定

汽车安全气囊标定标准来推动相关性能的进一步发展。

结合国内用户需求和用车习惯,规范完善汽车安全气囊系统标定矩阵,以及所涉及的术语和定义,为

行业提供统一的基准;助力行业交流和发展,进一步提升汽车安全气囊系统标定水平、汽车品质和客户满

意度。

3、主要参加单位

本标准主要参加单位: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电科芯片技术(集团)有限公司、锦州锦恒

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松原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集诚汽车电子有限责任公司、广

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广西汽车新四化重点实验室。

4、主要工作过程

(1)标准启动

起草组团队2023年5月启动团标《汽车安全气囊系统标定矩阵》标准研究工作。上汽通用五菱汽车

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牵头起草单位,联合中电科芯片技术(集团)有限公司、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

公司、浙江松原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集诚汽车电子有限责任公司、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

广西汽车新四化重点实验室共同成立标准起草组,按照标准要求完成相关研究任务。

(2)团队讨论

自2023年6月起,标准起草组多次召开会议,对《汽车安全气囊系统标定矩阵》立项背景、项目技

术情况及项目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讨论,着重对标准草稿中安全气囊系统开发标定试验矩阵、安全气囊系

统开发标定试验要求等关键技术指标反复评审讨论。

(3)标准立项

2024年1月参加广西汽车工程学会组织的标准立项评审会,各评审专家对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

公司牵头起草的标准草案内容及技术指标进行现场讨论,并提出修改意见。

(4)形成征求意见稿

2024年2月起草组对草案内容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正式提交到广西汽车工程协会审

核。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论

据,解决的主要问题。修订标准时应列出与原标准的主要差异和水平对比;

1、编制原则

1)标准文本依据GB/T1.1-2020的规定起草;

1

2)本标准不限制技术路线,不限制产品形态,重点规定试验矩阵及要求;

3)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整车企业及相关零部件配套企业等相关方对于安全气囊系统标

定矩阵的要求。

2、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涵盖用户使用场景的多种碰撞工况,制定汽车安全气囊系统标定试验矩阵及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