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红山文化中的牛河梁遗址统一规划,布局有序,建筑宏伟,内有中心大墓、次中心大墓、边缘墓之分,大墓陪葬玉器较多,品质精良,而中小型墓葬的规模偏小,随葬玉器的种类和数量也偏少。这说明了()A.君主专制的加强 B.礼乐制度的发展C.社会分化的加剧 D.事死如生的盛行【答案】C【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红山文化中的牛河梁遗址内有中心大墓、次中心大墓、边缘墓之分,且大墓陪葬玉器较多,品质精良,而中小型墓葬的规模偏小,随葬玉器的种类和数量也偏少,体现了当时出现贫富差距,反映了社会分化的加剧,C项正确;此时还未确立君主专制,排除A项;西周时期形成礼乐制度,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B项;事死如生的意思是说死后也要和生前一样,是一种墓葬观念,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C项。2.下表是部分典籍里关于“礼”的记载,不同的人对“礼”的看法不一样,出现“礼”内涵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春秋战国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西汉道者,所繇(由)适于治之路也,仁义礼乐皆其具也。两宋礼是那天地自然之理。理会得时,繁文末节皆在其中。明末清初人生堕地,只有父母兄弟,此一段不可解之情,与生俱来,此之谓实,于是而始有仁义之名。A.儒学家的思想构建 B.政治经济的变迁C.服务统治者的需要 D.道德教化的发展【答案】B【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一个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决定一定时期的文化”的理论可知,不同的人对“礼”的看法不一样,与当时政治经济的变迁密切相关,因此,出现“礼”内涵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政治经济的变迁,B项正确;儒学家的思想构建属于次要因素,并非根本原因,排除A项;服务统治者的需要不属于根本因素,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道德教化的发展属于原因之一,并非根本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3.秦占领楚地迁陵之初,立即实行秦的户爵制度,保留了楚人原有的楚地爵位,同时改以同级秦爵重新登记在册,并据以分配田地资源及赋役。这表明,秦国()A.延续楚国的户籍政策 B.重视维护商品经济发展C.恢复旧的等级制度 D.努力调和秦楚治理体系【答案】D【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末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秦国占领楚地后,虽然以秦国的户籍管理制度对楚地民众进行重新管理,但还保留了楚地原有的爵位,体现了对楚地风俗的尊重,说明秦国意图调和秦楚之间的差异,D项正确;秦国没有延续楚国的户籍政策,而是采用秦国的户籍制度,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秦国的户籍管理,并不能体现维护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B项;秦国是保留了楚地的爵位,但不能说是积极恢复旧的等级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4.唐初在门下省设立政事堂,供三省长官与皇帝集体议事。玄宗时将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成为处理政务的实体机构。安史之乱后使职(临时派遣的官员)不断侵夺六部权力,中书门下取代尚书省成为新的行政枢纽。这说明了()A.官僚体系日益完善 B.制度适应时代需求调整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君主专制受到削弱【答案】B【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唐朝三省六部制在唐初、玄宗时期、安史之乱后,权力不断演变,说明制度适应时代需求进行调整,B项正确;材料说的是三省六部制的演变,不是官僚体系的完善,排除A项;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属于君主专制的范畴,与中央集权无关,排除C项;材料中的举措加强了君主专制,排除D项。故选B项。5.明英宗继位后,因年幼无法临朝听政,内阁大学士杨荣、杨士奇和杨溥创“早朝止许言事八件”的权宜之制。然而,英宗长大后,三杨继卒,权宜之制渐成定制,确立为内阁票拟、内监代为批红、君主“垂拱而治”的“新祖制”。这说明()A.君主权力受限 B.内阁政治地位提升C.皇权与相权矛盾激化 D.中枢机构相互牵制【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明英宗朱祁镇年幼无法理政时,内阁大学士创“早朝止许言事八件”的权宜之制,中枢决策机制变为内阁票拟、内监代为批红、君主“垂拱而治”的新祖制。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时的政治形势,使得国家事务能够在君主年幼的情况下得以处理,有利于中枢政治的正常运转,同时内阁政治地位得到提升,B项正确;内阁是皇帝的内侍机构,有利于增强君主权力,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此时宰相早已被废除,不存在皇权与相权矛盾激化,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内阁政治地位提升,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6.明清两朝白银货币体系经历了宝钞向银两,银两向银元的变迁。16-19世纪中叶,白银逐步取代了宝钞和铜钱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这表明()A.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 B.自然经济的解体加速C.传统经济结构发生变动 D.与全球市场联系增强【答案】D【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白银逐步取代了宝钞和铜钱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主要是因为随着中外贸易的发展,中国与全球市场联系增强,大量白银流入中国,D项正确;明朝中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与材料内容无直接关系,排除A项;鸦片战争之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白银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未体现传统经济结构发生变动,排除C项。故选D项。7.关于海权问题,魏源认为守外洋不如守海口,守海口不如守内河;梁启勋写了《论太平洋海权及中国前途》一书,其中讲到“对太平洋海权竞争问题分商业航路之竞争……通信机关之整备……海军力之竞争。”孙中山在海权问题上,提出对内收回海关主权,对外争夺太平洋海权,重视陆海统筹的主张。这反映出()A.海权成为各国争夺的中心 B.近代外交意识的发展C.资产阶级革命不断深入发展 D.探索救亡道路的深入【答案】D【解析】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人的海权观念从侧重海防与军事扩展到商业、航运、海关主权等更多领域,这反映出国人对海权内涵的思考逐渐深入,体现了国人对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与深化,D项正确;材料中的主张只涉及中国,无法体现海权成为各国争夺的中心,排除A项;材料反映出中国探索救亡道路的深入,未涉及近代外交意识,排除B项;材料反映有关海权问题,与资产阶级革命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8.下图是清末知识分子政治性社团成立年代分布图,下列各项中对其解读正确的是()清末知识分子政治性社团成立年代分布(1895-1911年)A.第一个高潮说明甲午战后知识分子觉醒 B.清政府推动政治性社团发展C.第二个高潮出现得益于武昌起义的爆发 D.反映了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答案】A【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时期(中国)。据题干“清末知识分子政治性社团成立年代分布(1895-1911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在1895年后出现第一个高潮,甲午战争失败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知识分子开始觉醒,纷纷成立政治性社团以寻求救国之路,A项正确;清政府实行专制统治,打压政治性社团,而不是推动其发展,排除B项;第二个高潮出现在1906-1908年左右,武昌起义爆发于1911年,时间不符,排除C项;图表主要反映的是清末知识分子政治性社团成立情况,无法反映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A项。9.1927年10月10日,为纪念辛亥革命发表告民众书,号召民众“在的旗帜之下,自己武装起来夺取政权,完成辛亥所开始的革命”。这表明()A.倡导与国民党进行合作 B.坚持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坚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答案】B【解析】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为纪念辛亥革命发表告民众书,号召民众‘在的旗帜之下,自己武装起来夺取政权,完成辛亥所开始的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的目标是推翻封建帝制,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号召民众“在的旗帜之下,自己武装起来夺取政权,完成辛亥所开始的革命”,这表明坚持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B项正确;1927年10月,国共合作已经破裂,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并非倡导与国民党合作,排除A项;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20世纪30年代,与1927年的时间不符,排除C项;在当时中国革命的性质仍然是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排除D项。故选B项。10.图1、图2分别是《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和《大反攻前夕的19个抗日根据地》。从图1到图2,可知()图1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图2大反攻前夕的19个抗日根据地A.党的革命重心向北转移 B.由相持阶段到反攻阶段C.中国革命性质发生改变 D.国共两党由合作走向对峙【答案】A【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图片信息可知,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建立了多块农村革命根据地,长征后中共的革命重心北移到黄河流域,到抗日战争期间,中国革命重心仍在北方,A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党的革命重心向北转移,此时中国的抗日战争还未由相持阶段到反攻阶段,排除B项;中国革命性质没有发生改变,中国革命性质从1840到1949年一直都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排除C项;土地革命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由对抗走向合作,排除D项。故选A项。11.新中国成立之时我国约有人口5.5亿,文盲率却高达80%。1952年,中央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成立,扫盲班遍布工厂、农村、部队、街道。经过三次大的扫盲运动,到1960年约有1.5亿人参加了扫盲和各级业余学校的学习。扫盲运动的开展()A.壮大了的阶级基础 B.消除了民间的迷信思想C.适应了社会发展建设需要 D.有利于高等教育的普及【答案】C【解析】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据材料“扫盲”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新中国成立之初,随着经济的恢复和政权的巩固,国家正是大规模进行经济建设时期,大量文盲的存在影响经济建设的推进,开展扫盲运动正是为了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C项正确;的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扫除文盲与扩大工人阶级没有必然联系,排除A项;“消除了”民间的迷信思想说法绝对化,扫盲只是学习文化,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扫盲运动非高等教育,排除D项。故选C项。12.中世纪的欧洲,罗马法的踪迹几近消失,但在11世纪的意大利兴起了罗马法研究的热潮,罗马法作为简单商品生产之上最为完备的体系再次登上历史舞台。罗马法在意大利得到“复兴”的原因是()A.文艺复兴的推动 B.罗马法获普遍认可C.商品经济发展 D.大学推动思想开放【答案】C【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意大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1世纪,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原始的习惯法无法支撑活跃的商业活动,罗马法作为简单商品生产之上最为完备的体系得到“复兴”,C项正确;文艺复兴兴起于14世纪,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排除A项;罗马法获普遍认可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大学推动思想开放非罗马法在意大利得到“复兴”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13.19世纪初,英国议会下院有一半以上议员由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指派,有些选区已渺无人烟,仍照样选派国会议员,而人口集中的新兴工业城市如曼彻斯特、利兹等没有国会议员的名额。由此可知英国()A.君主立宪制尚未确立 B.国王与议会斗争激烈C.议会下院改革势在必行 D.政党分肥制度腐败严重【答案】C【解析】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初(英国)。根据材料“有些选区已渺无人烟,仍照样选派国会议员,而人口集中的新兴工业城市如曼彻斯特、利兹等没有国会议员的名额”可知,当时议会下院的议员选举规则并不合理,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参政权利没有得到合理分配,随着英国工业的不断发展,改革势在必行,C项正确;1689年英国已经确立君主立宪制,排除A项;国王的权力在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逐步减少,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英国的政党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14.下图为1865-1914年英国金融资本流向统计图。这反映了英国()1865-1914年英国金融资本流向统计图A.放松对殖民地的侵略 B.成为世界的金融中心C.重视与其他国家交往 D.国内工业发展相对缓慢【答案】D【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65-1914年(英国)。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的大量金融资本流向了国外,这种现象实际上不利于本土产业的投资,表明生产与资本分离的现象有所强化,这使得英国的工业设备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并未得到有效的更新与升级,从而使英国痛失第二次工业革命机遇,D项正确;放松对殖民地的侵略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从材料中无法推出其在世界的经济地位,排除B项;材料主要说的是英国的金融资本情况,排除C项。故选D项。15.下图是一战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变化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战解决了政治经济不平衡问题 B.雅尔塔体系本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C.雅尔塔体系为两极格局奠定基础 D.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多极化趋势【答案】C【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现代(世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尔塔体系确立了美苏在战后世界的地位,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C项正确;一战并没有解决政治经济不平衡问题,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且这种不平衡加剧了,排除A项;雅尔塔体系本质上是美苏划分势力范围,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排除B项;多极化趋势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经开始出现,并非从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排除D项。故选C项。16.“全球南方”是从发展中国家和“第三世界”的概念演变而来。2024年“金砖国家”的扩容增强了“全球南方”的力量;9月“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共商合作、共话未来,点亮了“全球南方时刻”。“全球南方”的崛起()A.标志着发展中国家登上历史舞台 B.有利于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C.表明区域经济集团化进一步发展 D.说明发展中国家已经掌握全球化主动权【答案】B【解析】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24年(世界)。据题干“2024年‘金砖国家’的扩容增强了‘全球南方’的力量;9月‘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共商合作、共话未来,点亮了‘全球南方时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球南方”的力量不断增强,对现存的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给予了一定的冲击,有利于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B项正确;二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国家开展民族解放运动,新兴民族独立国家谋求和平与发展,这些国家也被称为发展中国家。因此不是2024年发展中国家登上历史舞台的,排除A项;“金砖国家”、“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不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排除C项;发达国家仍然主导全球化进程,发展中国家的力量尤其是新兴国家不断地增强,冲击着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规则,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17题12分,18题15分,19题12分,20题13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代书院的课程内容除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经典外,还有儒学大师的研究心得。如程颐在鸣皋书院讲授自己所著的《易经》,陆九渊在象山学院,朱熹在白鹿洞书院,讲授自己的著作和学术见解。不同学术流派的书院课程也各不相同,各个学派的大师都在书院中自由讲授自己的学术思想。书院也将诗赋作为教材之一,主要有《诗经》《楚辞》等经典诗赋作品;一些书院还设有专门的诗歌赏鉴的地方,生徒们开展文会、诗会等活动。书院生徒还学习散文、传记文、议论文。历史典籍也是宋代书院的课程内容之一,宋代书院生徒学习的历史著作主要有《左传》《史记》《汉书》《战国策》《公羊传》,以及《谷梁传》等。宋代书院的课程内容里还有实用技术,在书院里实行“分斋”教学,分别设立“经义”和“治事”两斋进行教学。“经义”斋是教授弟子学习和研究儒学经典;而“治事”斋是分科教授,其讲课内容主要是关于农田、治民、水利、算术以及军事等一些实用技能型知识。材料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宋代书院,作为教育机构中重要的一环,培养了许多人才。由于书院实行自由讲学,讲求相互辩论,一些名儒往往在书院就各种学术问题展开讨论,这对宋代学术的发展有着难以估量的积极作用。书院对学生入学不做限制,一些贫困学生甚至可以寄读,这有利于教育的普及。从中央到地方对教育的重视,使得宋朝各类学校众多,管理规范,既培养了大批人才,也促进了宋代文化的繁荣。——游彪《宋史:文治昌盛武功弱势》(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书院课程内容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书院的影响。【答案】(1)特点:以儒家经典和儒学大师研究心得为核心,传承和发展儒学思想。课程设置多样化,涵盖诗赋、散文、传记文、议论文、历史典籍等人文知识。注重实用技术教学,实行“经义”与“治事”分科教学,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2)影响:培养大量人才,为宋代文化繁荣提供人才支持,推动学术发展,如促进理学的传播与发展。有利于教育普及,打破入学限制,使更多人有机会接受教育,尤其为贫困学生提供学习机会。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通过自由讲学和学术辩论,丰富和发展了传统文化。【解析】【小问1】本题是材料分析题之概括分析题。宋代(中国)。据材料一“宋代书院的课程内容除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经典外,还有儒学大师的研究心得”可得出“以儒家经典和儒学大师研究心得为核心,传承和发展儒学思想”;据材料一“主要有《诗经》《楚辞》等经典诗赋作品……历史典籍也是宋代书院的课程内容之一”可得出“课程设置多样化,涵盖诗赋、散文、传记文、议论文、历史典籍等人文知识”;据材料一“宋代书院的课程内容里还有实用技术”可得出“注重实用技术教学,实行“经义”与“治事”分科教学,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小问2】本题是材料分析题之概括分析题。宋代(中国)。据材料二“培养了许多人才”可得出“培养大量人才,为宋代文化繁荣提供人才支持,推动学术发展,如促进理学的传播与发展”;据材料二“书院对学生入学不做限制,一些贫困学生甚至可以寄读,这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可得出“有利于教育普及,打破入学限制,使更多人有机会接受教育,尤其为贫困学生提供学习机会”;据材料二“也促进了宋代文化的繁荣”可得出“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通过自由讲学和学术辩论,丰富和发展了传统文化”。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全国抗战开始后,国民政府开始实行平时经济向战时经济转轨。从1938年起,国民政府对庞杂的经济行政机构进行大规模调整,把所有经济机构都定位于为战争服务,逐步使经济行政机构集中归行政院管辖。各主要经济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经济统制措施。与此同时,政府组织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批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内迁。截止1938年底,迁到大后方的工厂达304家。这一大规模的内迁被誉为中国实业界的壮举。——支绍曾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史》材料二1964年6~8月,毛泽东提出建设西部后方的主张:要搞三线工业基地的建设。要准备帝国主义可能发动侵略战争。现在工厂都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于备战。8月19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等人向中共中央提出报告,建议一切新的建设项目,不在第一线建设;要把能搬的一线重要企业、科研机构、学校一部分迁移到三线、二线;今后一切新建项目都应贯彻执行分散、靠山、隐蔽的方针。——《六十年代三线建设决策文献选载》(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抗战时期工业内迁和新中国三线建设的背景。(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内迁和三线建设对我国经济格局的共同影响。(3)通过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西部发展的看法。【答案】(1)抗战时期工业内迁背景:日本全面侵华,东部沿海地区沦陷,民族危机加深。国民政府为长期抗战做准备,需要将工业迁至后方以保障物资供应和战争需求,实现经济从平时向战时转轨。新中国三线建设背景:国际形势严峻,面临帝国主义可能发动侵略战争的威胁,出于国家安全战略考虑。工业布局不合理,工厂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于备战。)(2)共同影响:促进了西部地区工业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工业布局,使工业分布更加均衡。带动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强了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为西部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3)看法:西部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无论是抗战时期还是新中国建设时期,西部发展都关乎国家安全和整体经济布局。应根据不同时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西部发展政策,充分利用西部地区资源优势,推动可持续发展。注重东西部协调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动我国经济全面发展【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涉及抗战时期和新中国时期(中国)。抗战时期工业内迁背景:据材料一“全国抗战开始后,国民政府开始实行平时经济向战时经济转轨”可得出,日本全面侵华,东部沿海地区沦陷,民族危机加深;据材料一“从1938年起,国民政府对庞杂经济行政机构进行大规模调整,把所有经济机构都定位于为战争服务”可得出,民族危机加深,需要将工业迁至后方以保障物资供应和战争需求;据材料一“逐步使经济行政机构集中归行政院管辖。各主要经济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经济统制措施”可得出,国民政府为长期抗战做准备,需要实现经济从平时向战时转轨。新中国三线建设背景:据材料二“1964年6~8月,毛泽东提出建设西部后方的主张:要搞三线工业基地的建设。要准备帝国主义可能发动侵略战争”可得出,国际形势严峻,面临帝国主义可能发动侵略战争的威胁;据材料二“现在工厂都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于备战”可得出,出于国家安全战略考虑,需要将工业布局分散,以减少战争风险;据材料二“8月19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等人向中共中央提出报告,建议一切新的建设项目,不在第一线建设;要把能搬的一线重要企业、科研机构、学校一部分迁移到三线、二线”可得出,工业布局不合理,工厂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于备战。【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涉及抗战时期和新中国时期(中国)。共同影响:据材料一“政府组织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批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内迁。截止1938年底,迁到大后方的工厂达304家”和材料二“要把能搬的一线重要企业、科研机构、学校一部分迁移到三线、二线”可得出,工业内迁和三线建设促进了西部地区工业的发展;据材料一“这一大规模的内迁被誉为中国实业界的壮举”和材料二“今后一切新建项目都应贯彻执行分散、靠山、隐蔽的方针”可得出,工业内迁和三线建设改变了我国工业布局,使工业分布更加均衡;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内迁和三线建设带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强了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西部发展奠定了基础;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内迁和三线建设促进了西部地区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后续发展创造了条件。【小问3】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涉及抗战时期和新中国时期(中国)。看法: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可得出,西部发展在不同时期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无论是抗战时期的工业内迁还是新中国时期的三线建设,都关乎国家安全和整体经济布局;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可得出,应根据不同时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西部发展政策,充分利用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推动可持续发展;据所学知识可知,应注重东西部协调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动我国经济全面发展。西部地区的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可以与东部地区的技术和市场优势相结合,实现互利共赢;据所学知识可知,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应注重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高层政区郡郡、王国州道路行省布政使司省统县政区郡州州府、州直隶州、州府、直隶州县级政区县县县县县县县州、县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对表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从材料整体提炼信息得出看法,看法要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表述成文,符合逻辑)【答案】看法: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在不断演变发展,呈现出中央对地方管理逐渐加强的趋势。说明:秦代实行郡县制,地方官员由中央任免,加强了中央集权;汉代郡国并行,后通过推恩令等措施削弱诸侯国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州的设置逐渐增多,地方势力有所发展,但总体上中央仍在不断探索加强管理;唐代的道、宋代的路、元代的行省以及明清的布政使司和省等高层政区的设置及变革,都是为了适应不同时期政治、经济发展需求,进一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如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成为中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影响深远。【解析】时空是古代(中国)。首先,提炼信息,得出看法。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确定看法。根据材料“汉:郡、王国、县”与“明:布政使司、直隶州、州、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看法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在不断演变发展,呈现出中央对地方管理逐渐加强的趋势。其次,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根据材料“秦:郡、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代实行郡县制,地方官员由中央任免,加强了中央集权;根据材料“汉:郡、王国、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郡国并行,后通过推恩令等措施削弱诸侯国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根据材料“魏晋南北朝:州、郡、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州的设置逐渐增多,地方势力有所发展,但总体上中央仍在不断探索加强管理;根据材料“明:布政使司、直隶州、州、县”,“唐:路、州、县”与“清:省、府、直隶州、州、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的道、宋代的路、元代的行省以及明清的布政使司和省等高层政区的设置及变革,都是为了适应不同时期政治、经济发展需求,进一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根据材料“元:行省、府、州、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如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成为中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影响深远。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23年12月,美国总统门罗宣称:“美洲大陆,由于它已获得独立,从此可以保持自由状态,此后不能再被认为是任何欧洲国家用来当做殖民地的地方”。“联盟各国的政治制度同美洲的政治制度是大不相同的。……我们认为任何要把他们的制度扩展到本半球上的任何部分的企图都将危及我们的和平和安全”。“对于现存的任何欧洲国家的殖民地或属地,我们未曾干涉过而且将来也不干涉”。“但是那些已经宣布独立并且维持独立的政府,如果遭到欧洲国家为了压迫它们或以其他任何方式控制它们的命运而进行的干涉,我们只能认为那是对美国不友好的表现。”这一宣言后被称为“门罗主义”。“门罗主义”的产生不是“上帝”赐予的,而是一定时代的产物。——摘编自吴晓春、汪世林《门罗主义-美国拉美政策的基石》材料二门罗主义”漫画材料三美国长期肆意干涉拉丁美洲事务。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起,美国政府武力入侵的同时,更侧重于用“民主化”与“和平演变”的手段干预拉美地区事务。1999年,美国政府推出“新干涉主义”,竭力推行美国的价值观和社会制度,充当“世界法官”。后冷战时代,拉美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重要性开始不断下降。同时,拉美地区成立了美洲玻利瓦尔联盟等组织,在运用自身力量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成立,凸显了越来越洪亮的“拉美声音”。2013年11月,美国政府宣称放弃“门罗主义”,然而就在当天,又对古巴进行了抨击。此后,美国政府又相继对委内瑞拉等国的内政进行了干涉。——摘编自徐世澄主编《帝国霸权与拉丁美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门罗主义产生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分析美国门罗主义的实质。(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分析美国对拉丁美洲政策的变与不变。【答案】(1)背景:拉丁美洲国家纷纷独立,摆脱欧洲殖民统治,美国视拉美为其势力范围。欧洲列强企图干涉拉美事务,美国为维护自身在美洲的利益和安全。美国自身实力不断增强,工业革命推动其经济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影响力。(2)实质:以“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为幌子,排斥欧洲列强干涉美洲事务,实则将拉美视为美国的势力范围,实现美国对美洲的控制。(3)变:干涉手段有所变化,从早期的武力威胁、政治干涉逐渐向“民主化”“和平演变”等多种手段并用转变。后冷战时代,拉美在美国全球战略中重要性下降,美国对拉美政策的关注度和投入相对减少。不变:美国始终企图控制拉美地区,维护其在拉美地区的政治、经济利益。不断干涉拉美国家内政,推行美国的价值观和社会制度,如对古巴、委内瑞拉等国的干涉。【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题。时空是近代美国。背景:根据材料“美洲大陆,由于它已获得独立,从此可以保持自由状态,此后不能再被认为是任何欧洲国家用来当做殖民地的地方”可知,拉丁美洲国家纷纷独立,摆脱欧洲殖民统治,美国视拉美为其势力范围。根据材料“但是那些已经宣布独立并且维持独立的政府,如果遭到欧洲国家为了压迫它们或以其他任何方式控制它们的命运而进行的干涉,我们只能认为那是对美国不友好的表现”可知,欧洲列强企图干涉拉美事务,美国为维护自身在美洲的利益和安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自身实力不断增强,工业革命推动其经济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影响力。【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题。时空是近代美国。实质: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漫画中美国手持大棒,脚踏整个美洲,意将拉丁美洲已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体现了美国“门罗主义”的实质,即以“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为幌子,排斥欧洲列强干涉美洲事务,实则将拉美视为美国的势力范围,实现美国对美洲的控制。【小问3】本题是对比类材料题。时空是近现代(美国)。变:根据材料“美国长期肆意干涉拉丁美洲事务。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起,美国政府武力入侵的同时,更侧重于用‘民主化’与‘和平演变’的手段干预拉美地区事务”“后冷战时代,拉美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重要性开始不断下降”可知,干涉手段有所变化,从早期的武力威胁、政治干涉逐渐向“民主化”“和平演变”等多种手段并用转变。后冷战时代,拉美在美国全球战略中重要性下降,美国对拉美政策的关注度和投入相对减少。不变:根据材料“美国长期肆意干涉拉丁美洲事务。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起,美国政府武力入侵的同时,更侧重于用‘民主化’与‘和平演变’的手段干预拉美地区事务。1999年,美国政府推出‘新干涉主义’,竭力推行美国的价值观和社会制度,充当‘世界法官’”“2013年11月,美国政府宣称放弃‘门罗主义’,然而就在当天,又对古巴进行了抨击。此后,美国政府又相继对委内瑞拉等国的内政进行了干涉”可知,美国始终企图控制拉美地区,维护其在拉美地区的政治、经济利益。不断干涉拉美国家内政,推行美国的价值观和社会制度,如对古巴、委内瑞拉等国的干涉。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红山文化中的牛河梁遗址统一规划,布局有序,建筑宏伟,内有中心大墓、次中心大墓、边缘墓之分,大墓陪葬玉器较多,品质精良,而中小型墓葬的规模偏小,随葬玉器的种类和数量也偏少。这说明了()A.君主专制的加强 B.礼乐制度的发展C.社会分化的加剧 D.事死如生的盛行【答案】C【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红山文化中的牛河梁遗址内有中心大墓、次中心大墓、边缘墓之分,且大墓陪葬玉器较多,品质精良,而中小型墓葬的规模偏小,随葬玉器的种类和数量也偏少,体现了当时出现贫富差距,反映了社会分化的加剧,C项正确;此时还未确立君主专制,排除A项;西周时期形成礼乐制度,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B项;事死如生的意思是说死后也要和生前一样,是一种墓葬观念,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C项。2.下表是部分典籍里关于“礼”的记载,不同的人对“礼”的看法不一样,出现“礼”内涵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春秋战国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西汉道者,所繇(由)适于治之路也,仁义礼乐皆其具也。两宋礼是那天地自然之理。理会得时,繁文末节皆在其中。明末清初人生堕地,只有父母兄弟,此一段不可解之情,与生俱来,此之谓实,于是而始有仁义之名。A.儒学家的思想构建 B.政治经济的变迁C.服务统治者的需要 D.道德教化的发展【答案】B【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一个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决定一定时期的文化”的理论可知,不同的人对“礼”的看法不一样,与当时政治经济的变迁密切相关,因此,出现“礼”内涵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政治经济的变迁,B项正确;儒学家的思想构建属于次要因素,并非根本原因,排除A项;服务统治者的需要不属于根本因素,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道德教化的发展属于原因之一,并非根本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3.秦占领楚地迁陵之初,立即实行秦的户爵制度,保留了楚人原有的楚地爵位,同时改以同级秦爵重新登记在册,并据以分配田地资源及赋役。这表明,秦国()A.延续楚国的户籍政策 B.重视维护商品经济发展C.恢复旧的等级制度 D.努力调和秦楚治理体系【答案】D【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末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秦国占领楚地后,虽然以秦国的户籍管理制度对楚地民众进行重新管理,但还保留了楚地原有的爵位,体现了对楚地风俗的尊重,说明秦国意图调和秦楚之间的差异,D项正确;秦国没有延续楚国的户籍政策,而是采用秦国的户籍制度,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秦国的户籍管理,并不能体现维护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B项;秦国是保留了楚地的爵位,但不能说是积极恢复旧的等级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4.唐初在门下省设立政事堂,供三省长官与皇帝集体议事。玄宗时将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成为处理政务的实体机构。安史之乱后使职(临时派遣的官员)不断侵夺六部权力,中书门下取代尚书省成为新的行政枢纽。这说明了()A.官僚体系日益完善 B.制度适应时代需求调整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君主专制受到削弱【答案】B【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唐朝三省六部制在唐初、玄宗时期、安史之乱后,权力不断演变,说明制度适应时代需求进行调整,B项正确;材料说的是三省六部制的演变,不是官僚体系的完善,排除A项;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属于君主专制的范畴,与中央集权无关,排除C项;材料中的举措加强了君主专制,排除D项。故选B项。5.明英宗继位后,因年幼无法临朝听政,内阁大学士杨荣、杨士奇和杨溥创“早朝止许言事八件”的权宜之制。然而,英宗长大后,三杨继卒,权宜之制渐成定制,确立为内阁票拟、内监代为批红、君主“垂拱而治”的“新祖制”。这说明()A.君主权力受限 B.内阁政治地位提升C.皇权与相权矛盾激化 D.中枢机构相互牵制【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明英宗朱祁镇年幼无法理政时,内阁大学士创“早朝止许言事八件”的权宜之制,中枢决策机制变为内阁票拟、内监代为批红、君主“垂拱而治”的新祖制。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时的政治形势,使得国家事务能够在君主年幼的情况下得以处理,有利于中枢政治的正常运转,同时内阁政治地位得到提升,B项正确;内阁是皇帝的内侍机构,有利于增强君主权力,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此时宰相早已被废除,不存在皇权与相权矛盾激化,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内阁政治地位提升,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6.明清两朝白银货币体系经历了宝钞向银两,银两向银元的变迁。16-19世纪中叶,白银逐步取代了宝钞和铜钱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这表明()A.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 B.自然经济的解体加速C.传统经济结构发生变动 D.与全球市场联系增强【答案】D【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白银逐步取代了宝钞和铜钱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主要是因为随着中外贸易的发展,中国与全球市场联系增强,大量白银流入中国,D项正确;明朝中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与材料内容无直接关系,排除A项;鸦片战争之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白银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未体现传统经济结构发生变动,排除C项。故选D项。7.关于海权问题,魏源认为守外洋不如守海口,守海口不如守内河;梁启勋写了《论太平洋海权及中国前途》一书,其中讲到“对太平洋海权竞争问题分商业航路之竞争……通信机关之整备……海军力之竞争。”孙中山在海权问题上,提出对内收回海关主权,对外争夺太平洋海权,重视陆海统筹的主张。这反映出()A.海权成为各国争夺的中心 B.近代外交意识的发展C.资产阶级革命不断深入发展 D.探索救亡道路的深入【答案】D【解析】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人的海权观念从侧重海防与军事扩展到商业、航运、海关主权等更多领域,这反映出国人对海权内涵的思考逐渐深入,体现了国人对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与深化,D项正确;材料中的主张只涉及中国,无法体现海权成为各国争夺的中心,排除A项;材料反映出中国探索救亡道路的深入,未涉及近代外交意识,排除B项;材料反映有关海权问题,与资产阶级革命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8.下图是清末知识分子政治性社团成立年代分布图,下列各项中对其解读正确的是()清末知识分子政治性社团成立年代分布(1895-1911年)A.第一个高潮说明甲午战后知识分子觉醒 B.清政府推动政治性社团发展C.第二个高潮出现得益于武昌起义的爆发 D.反映了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答案】A【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时期(中国)。据题干“清末知识分子政治性社团成立年代分布(1895-1911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在1895年后出现第一个高潮,甲午战争失败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知识分子开始觉醒,纷纷成立政治性社团以寻求救国之路,A项正确;清政府实行专制统治,打压政治性社团,而不是推动其发展,排除B项;第二个高潮出现在1906-1908年左右,武昌起义爆发于1911年,时间不符,排除C项;图表主要反映的是清末知识分子政治性社团成立情况,无法反映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A项。9.1927年10月10日,为纪念辛亥革命发表告民众书,号召民众“在的旗帜之下,自己武装起来夺取政权,完成辛亥所开始的革命”。这表明()A.倡导与国民党进行合作 B.坚持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坚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答案】B【解析】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为纪念辛亥革命发表告民众书,号召民众‘在的旗帜之下,自己武装起来夺取政权,完成辛亥所开始的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的目标是推翻封建帝制,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号召民众“在的旗帜之下,自己武装起来夺取政权,完成辛亥所开始的革命”,这表明坚持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B项正确;1927年10月,国共合作已经破裂,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并非倡导与国民党合作,排除A项;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20世纪30年代,与1927年的时间不符,排除C项;在当时中国革命的性质仍然是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排除D项。故选B项。10.图1、图2分别是《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和《大反攻前夕的19个抗日根据地》。从图1到图2,可知()图1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图2大反攻前夕的19个抗日根据地A.党的革命重心向北转移 B.由相持阶段到反攻阶段C.中国革命性质发生改变 D.国共两党由合作走向对峙【答案】A【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图片信息可知,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建立了多块农村革命根据地,长征后中共的革命重心北移到黄河流域,到抗日战争期间,中国革命重心仍在北方,A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党的革命重心向北转移,此时中国的抗日战争还未由相持阶段到反攻阶段,排除B项;中国革命性质没有发生改变,中国革命性质从1840到1949年一直都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排除C项;土地革命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由对抗走向合作,排除D项。故选A项。11.新中国成立之时我国约有人口5.5亿,文盲率却高达80%。1952年,中央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成立,扫盲班遍布工厂、农村、部队、街道。经过三次大的扫盲运动,到1960年约有1.5亿人参加了扫盲和各级业余学校的学习。扫盲运动的开展()A.壮大了的阶级基础 B.消除了民间的迷信思想C.适应了社会发展建设需要 D.有利于高等教育的普及【答案】C【解析】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据材料“扫盲”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新中国成立之初,随着经济的恢复和政权的巩固,国家正是大规模进行经济建设时期,大量文盲的存在影响经济建设的推进,开展扫盲运动正是为了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C项正确;的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扫除文盲与扩大工人阶级没有必然联系,排除A项;“消除了”民间的迷信思想说法绝对化,扫盲只是学习文化,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扫盲运动非高等教育,排除D项。故选C项。12.中世纪的欧洲,罗马法的踪迹几近消失,但在11世纪的意大利兴起了罗马法研究的热潮,罗马法作为简单商品生产之上最为完备的体系再次登上历史舞台。罗马法在意大利得到“复兴”的原因是()A.文艺复兴的推动 B.罗马法获普遍认可C.商品经济发展 D.大学推动思想开放【答案】C【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意大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1世纪,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原始的习惯法无法支撑活跃的商业活动,罗马法作为简单商品生产之上最为完备的体系得到“复兴”,C项正确;文艺复兴兴起于14世纪,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排除A项;罗马法获普遍认可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大学推动思想开放非罗马法在意大利得到“复兴”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13.19世纪初,英国议会下院有一半以上议员由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指派,有些选区已渺无人烟,仍照样选派国会议员,而人口集中的新兴工业城市如曼彻斯特、利兹等没有国会议员的名额。由此可知英国()A.君主立宪制尚未确立 B.国王与议会斗争激烈C.议会下院改革势在必行 D.政党分肥制度腐败严重【答案】C【解析】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初(英国)。根据材料“有些选区已渺无人烟,仍照样选派国会议员,而人口集中的新兴工业城市如曼彻斯特、利兹等没有国会议员的名额”可知,当时议会下院的议员选举规则并不合理,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参政权利没有得到合理分配,随着英国工业的不断发展,改革势在必行,C项正确;1689年英国已经确立君主立宪制,排除A项;国王的权力在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逐步减少,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英国的政党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14.下图为1865-1914年英国金融资本流向统计图。这反映了英国()1865-1914年英国金融资本流向统计图A.放松对殖民地的侵略 B.成为世界的金融中心C.重视与其他国家交往 D.国内工业发展相对缓慢【答案】D【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65-1914年(英国)。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的大量金融资本流向了国外,这种现象实际上不利于本土产业的投资,表明生产与资本分离的现象有所强化,这使得英国的工业设备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并未得到有效的更新与升级,从而使英国痛失第二次工业革命机遇,D项正确;放松对殖民地的侵略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从材料中无法推出其在世界的经济地位,排除B项;材料主要说的是英国的金融资本情况,排除C项。故选D项。15.下图是一战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变化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战解决了政治经济不平衡问题 B.雅尔塔体系本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C.雅尔塔体系为两极格局奠定基础 D.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多极化趋势【答案】C【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现代(世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尔塔体系确立了美苏在战后世界的地位,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C项正确;一战并没有解决政治经济不平衡问题,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且这种不平衡加剧了,排除A项;雅尔塔体系本质上是美苏划分势力范围,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排除B项;多极化趋势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经开始出现,并非从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排除D项。故选C项。16.“全球南方”是从发展中国家和“第三世界”的概念演变而来。2024年“金砖国家”的扩容增强了“全球南方”的力量;9月“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共商合作、共话未来,点亮了“全球南方时刻”。“全球南方”的崛起()A.标志着发展中国家登上历史舞台 B.有利于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C.表明区域经济集团化进一步发展 D.说明发展中国家已经掌握全球化主动权【答案】B【解析】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24年(世界)。据题干“2024年‘金砖国家’的扩容增强了‘全球南方’的力量;9月‘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共商合作、共话未来,点亮了‘全球南方时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球南方”的力量不断增强,对现存的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给予了一定的冲击,有利于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B项正确;二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国家开展民族解放运动,新兴民族独立国家谋求和平与发展,这些国家也被称为发展中国家。因此不是2024年发展中国家登上历史舞台的,排除A项;“金砖国家”、“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不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排除C项;发达国家仍然主导全球化进程,发展中国家的力量尤其是新兴国家不断地增强,冲击着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规则,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17题12分,18题15分,19题12分,20题13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代书院的课程内容除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经典外,还有儒学大师的研究心得。如程颐在鸣皋书院讲授自己所著的《易经》,陆九渊在象山学院,朱熹在白鹿洞书院,讲授自己的著作和学术见解。不同学术流派的书院课程也各不相同,各个学派的大师都在书院中自由讲授自己的学术思想。书院也将诗赋作为教材之一,主要有《诗经》《楚辞》等经典诗赋作品;一些书院还设有专门的诗歌赏鉴的地方,生徒们开展文会、诗会等活动。书院生徒还学习散文、传记文、议论文。历史典籍也是宋代书院的课程内容之一,宋代书院生徒学习的历史著作主要有《左传》《史记》《汉书》《战国策》《公羊传》,以及《谷梁传》等。宋代书院的课程内容里还有实用技术,在书院里实行“分斋”教学,分别设立“经义”和“治事”两斋进行教学。“经义”斋是教授弟子学习和研究儒学经典;而“治事”斋是分科教授,其讲课内容主要是关于农田、治民、水利、算术以及军事等一些实用技能型知识。材料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宋代书院,作为教育机构中重要的一环,培养了许多人才。由于书院实行自由讲学,讲求相互辩论,一些名儒往往在书院就各种学术问题展开讨论,这对宋代学术的发展有着难以估量的积极作用。书院对学生入学不做限制,一些贫困学生甚至可以寄读,这有利于教育的普及。从中央到地方对教育的重视,使得宋朝各类学校众多,管理规范,既培养了大批人才,也促进了宋代文化的繁荣。——游彪《宋史:文治昌盛武功弱势》(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书院课程内容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书院的影响。【答案】(1)特点:以儒家经典和儒学大师研究心得为核心,传承和发展儒学思想。课程设置多样化,涵盖诗赋、散文、传记文、议论文、历史典籍等人文知识。注重实用技术教学,实行“经义”与“治事”分科教学,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2)影响:培养大量人才,为宋代文化繁荣提供人才支持,推动学术发展,如促进理学的传播与发展。有利于教育普及,打破入学限制,使更多人有机会接受教育,尤其为贫困学生提供学习机会。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通过自由讲学和学术辩论,丰富和发展了传统文化。【解析】【小问1】本题是材料分析题之概括分析题。宋代(中国)。据材料一“宋代书院的课程内容除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经典外,还有儒学大师的研究心得”可得出“以儒家经典和儒学大师研究心得为核心,传承和发展儒学思想”;据材料一“主要有《诗经》《楚辞》等经典诗赋作品……历史典籍也是宋代书院的课程内容之一”可得出“课程设置多样化,涵盖诗赋、散文、传记文、议论文、历史典籍等人文知识”;据材料一“宋代书院的课程内容里还有实用技术”可得出“注重实用技术教学,实行“经义”与“治事”分科教学,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小问2】本题是材料分析题之概括分析题。宋代(中国)。据材料二“培养了许多人才”可得出“培养大量人才,为宋代文化繁荣提供人才支持,推动学术发展,如促进理学的传播与发展”;据材料二“书院对学生入学不做限制,一些贫困学生甚至可以寄读,这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可得出“有利于教育普及,打破入学限制,使更多人有机会接受教育,尤其为贫困学生提供学习机会”;据材料二“也促进了宋代文化的繁荣”可得出“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通过自由讲学和学术辩论,丰富和发展了传统文化”。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全国抗战开始后,国民政府开始实行平时经济向战时经济转轨。从1938年起,国民政府对庞杂的经济行政机构进行大规模调整,把所有经济机构都定位于为战争服务,逐步使经济行政机构集中归行政院管辖。各主要经济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经济统制措施。与此同时,政府组织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批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内迁。截止1938年底,迁到大后方的工厂达304家。这一大规模的内迁被誉为中国实业界的壮举。——支绍曾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史》材料二1964年6~8月,毛泽东提出建设西部后方的主张:要搞三线工业基地的建设。要准备帝国主义可能发动侵略战争。现在工厂都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于备战。8月19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等人向中共中央提出报告,建议一切新的建设项目,不在第一线建设;要把能搬的一线重要企业、科研机构、学校一部分迁移到三线、二线;今后一切新建项目都应贯彻执行分散、靠山、隐蔽的方针。——《六十年代三线建设决策文献选载》(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抗战时期工业内迁和新中国三线建设的背景。(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内迁和三线建设对我国经济格局的共同影响。(3)通过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西部发展的看法。【答案】(1)抗战时期工业内迁背景:日本全面侵华,东部沿海地区沦陷,民族危机加深。国民政府为长期抗战做准备,需要将工业迁至后方以保障物资供应和战争需求,实现经济从平时向战时转轨。新中国三线建设背景:国际形势严峻,面临帝国主义可能发动侵略战争的威胁,出于国家安全战略考虑。工业布局不合理,工厂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于备战。)(2)共同影响:促进了西部地区工业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工业布局,使工业分布更加均衡。带动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强了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为西部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3)看法:西部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无论是抗战时期还是新中国建设时期,西部发展都关乎国家安全和整体经济布局。应根据不同时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西部发展政策,充分利用西部地区资源优势,推动可持续发展。注重东西部协调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动我国经济全面发展【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涉及抗战时期和新中国时期(中国)。抗战时期工业内迁背景:据材料一“全国抗战开始后,国民政府开始实行平时经济向战时经济转轨”可得出,日本全面侵华,东部沿海地区沦陷,民族危机加深;据材料一“从1938年起,国民政府对庞杂经济行政机构进行大规模调整,把所有经济机构都定位于为战争服务”可得出,民族危机加深,需要将工业迁至后方以保障物资供应和战争需求;据材料一“逐步使经济行政机构集中归行政院管辖。各主要经济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经济统制措施”可得出,国民政府为长期抗战做准备,需要实现经济从平时向战时转轨。新中国三线建设背景:据材料二“1964年6~8月,毛泽东提出建设西部后方的主张:要搞三线工业基地的建设。要准备帝国主义可能发动侵略战争”可得出,国际形势严峻,面临帝国主义可能发动侵略战争的威胁;据材料二“现在工厂都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于备战”可得出,出于国家安全战略考虑,需要将工业布局分散,以减少战争风险;据材料二“8月19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等人向中共中央提出报告,建议一切新的建设项目,不在第一线建设;要把能搬的一线重要企业、科研机构、学校一部分迁移到三线、二线”可得出,工业布局不合理,工厂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于备战。【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涉及抗战时期和新中国时期(中国)。共同影响:据材料一“政府组织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批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内迁。截止1938年底,迁到大后方的工厂达304家”和材料二“要把能搬的一线重要企业、科研机构、学校一部分迁移到三线、二线”可得出,工业内迁和三线建设促进了西部地区工业的发展;据材料一“这一大规模的内迁被誉为中国实业界的壮举”和材料二“今后一切新建项目都应贯彻执行分散、靠山、隐蔽的方针”可得出,工业内迁和三线建设改变了我国工业布局,使工业分布更加均衡;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内迁和三线建设带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强了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西部发展奠定了基础;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内迁和三线建设促进了西部地区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后续发展创造了条件。【小问3】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涉及抗战时期和新中国时期(中国)。看法: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可得出,西部发展在不同时期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无论是抗战时期的工业内迁还是新中国时期的三线建设,都关乎国家安全和整体经济布局;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可得出,应根据不同时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西部发展政策,充分利用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推动可持续发展;据所学知识可知,应注重东西部协调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动我国经济全面发展。西部地区的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可以与东部地区的技术和市场优势相结合,实现互利共赢;据所学知识可知,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应注重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高层政区郡郡、王国州道路行省布政使司省统县政区郡州州府、州直隶州、州府、直隶州县级政区县县县县县县县州、县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对表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从材料整体提炼信息得出看法,看法要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表述成文,符合逻辑)【答案】看法: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在不断演变发展,呈现出中央对地方管理逐渐加强的趋势。说明:秦代实行郡县制,地方官员由中央任免,加强了中央集权;汉代郡国并行,后通过推恩令等措施削弱诸侯国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管理沟通(英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农业大学《建筑工业化与装配式结构》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孩子里程碑的教育模板
- 保险业基础讲解模板
- 述职报告创新实践
- 职业导论-房地产经纪人《职业导论》点睛提分卷3
- 年终工作总结格式要求
- 二零二五版LNG液化天然气装运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汽车后市场担保合作协议合同范本集锦:维修保养服务2篇
- 二零二五版国际金融公司劳务派遣与风险管理协议3篇
-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天津市河西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英语试题(含答案无听力音频及听力原文)
- 水利工程安全应急预案
- 沪教版小学数学三(下)教案
- 2024-2025年度村支书工作述职报告范文二
- 继电保护多选试题库与参考答案
- 品管圈PDCA改善案例-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
- 2024年江西水利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交换机基本原理》课件
- 向电网申请光伏容量的申请书
- 2024-2030年中国硫磺行业供需形势及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