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4-2025学年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4-2025学年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4-2025学年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4-2025学年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选择性必修一第1~4单元2.选择题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答案必须用0.5mm黑水笔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3.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的四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时期,天子每隔几年要到各地去“巡狩”;而诸侯到一定时期要前往王都进行“述职”。平王东迁后,“巡狩”和“述职”之事渐少,春秋时几乎看不见了,与此相反,倒是周王对诸侯进行聘问。这一变化反映了春秋时期()A.兼并战争强化宗法观念 B.中央集权制已基本确立C.王与诸侯共同治理天下 D.政治统治出现转型趋势【答案】D【解析】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西周时期诸侯要向天子述职,而春秋时期周王要向诸侯聘问,体现了周室衰微,诸侯势力强大,说明政治统治出现转型趋势,D项正确;兼并战争会弱化宗法观念,排除A项;秦朝才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王室衰微,诸侯势力崛起,周天子大权旁落,排除C项。故选D项。2.个体只有在属于城邦时才具有存在的意义,不属于城邦的个体要么是鬼神,要么是兽类。亚里士多德的这一观点()A.强调了城邦集体的重要性 B.扩大了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C.忽视了公民个体的归属感 D.反映了公民没有个人的自由【答案】A【解析】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时空是:古代(希腊)。据材料可知,亚里士多德说,个体只有在属于城邦时才具有存在的意义,不属于城邦的个体要么是鬼神,要么是兽类,其目的是强调城邦对于公民的重要性,A项正确;民主政治的基础是公民,而材料强调的是“个体只有在属于城邦时才具有存在的意义”,强调的是城邦的意义,B项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公民只有在城邦中才有存在的意义,强调的是公民个体的归属感,C项说法错误,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强调公民只有在城邦中才有存在的意义,而不是强调公民的个人自由,排除D项。故选A项。3.1215年,英王约翰签署《大宪章》,全文共63条,主要聚焦在重申贵族传统的封建特权上,力图明文划定国王之最高封建宗主权的权力边界。据此,《大宪章》()A.改变了广大农民的地位 B.奠定近代民主共和制的基础C.推动了专制王权的产生 D.体现贵族和国王的权利争夺【答案】D【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215年(英国)。根据材料可知,《大宪章》主要聚焦在重申贵族传统的封建特权上,力图明文划定国王之最高封建宗主权的权力边界,因此可知,《大宪章》是贵族与国王斗争的结果,体现了贵族和国王的权利争夺,D项正确;《大宪章》把王权限制在了法律之下,确立了私有财产和人身自由不可被随意侵犯的原则,未涉及农民地位变化,排除A项;近代民主共和制的基础主要奠定在古代希腊雅典和古代罗马共和国的基础上,排除B项;据史实可知,《大宪章》限制了王权,有利于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诞生,而非推动了专制王权的产生,排除C项。故选D项。4.如表是1900—1928年间中国省级主官文武比重表(注:省级主官指清代督抚和民国前期的都督、督军、督办、巡按使、省长等)。该表可以论证清末民初()时段1900—1912年1912—1928年文官81人136人军人14人197人其他2人7人总计97人340人文官比重83.51%40.00%军人比重14.43%57.94%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B.社会转型艰难曲折C.国民革命顺利推进 D.军阀混战开始出现【答案】B【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末民初(中国)。根据“1900-1912年”“文官比重83.51%”可知,清末省级主官中文官占据主导;根据“1912-1928年”“军人比重”从“14.43%”大幅上升至“57.94%”,文官比重则下降到“40.00%”,这一变化反映出从清末到民国初期,政权的掌控者发生了显著变化,军人势力崛起。结合所学可知,这一变化导致政治格局动荡不安,体现了社会转型的艰难曲折,B项正确;这种权力结构的变动表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减弱,A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国民革命从1924年开始,到1927年受挫,不能说顺利推进,且题干也无法体现相关内容,排除B项;军阀混战开始出现不能很好地概括这一时期政治权力结构变化的全貌,这种权力结构的变化更能反映出社会转型面临的复杂困境,排除D项。故选B项。5.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和参与的统一战线先后经历了“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等四次变迁,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任务、内容以及特点。统一战线的变迁彰显了()A.民主革命的性质发生调整 B.群众路线是革命胜利的关键C.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动 D.中共始终掌控着革命领导权【答案】C【解析】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国民革命统一战线”提出于国民革命时期,社会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提出于土地革命时期,主要矛盾是国内矛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出于抗日战争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又是民族矛盾等,可知统一战线的变迁主要是因为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不同,C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民主革命的性质一直没有变化,排除A项;“群众路线是革命胜利的关键”的表述符合的革命路线,不能体现材料所述统一战线的变迁,排除B项;国民革命时期领导权由国民党主控制,排除D项。故选C项。6.关于王安石变法的富国之术,黄仁宇曾这样评论道:在我们之前900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时世界里其他地方提出。但现代金融是一种无所不至的全能性组织力量,它之统治所及既要全部包含,又要不容与它类似的其他因素分庭抗礼。据此判断,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是()A.变法举措操之过急 B.缺乏适应的土壤C.触犯了大官僚利益 D.未得到皇帝支持【答案】B【解析】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是北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国家的财政实力和军事力量,以应对内外挑战。王安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但最终并未取得成功,说明他采取的金融手段并不是一种无所不至的全能性组织力量,在当时缺乏推行金融管制的社会环境,B项正确;王安石变法举措的实施具有操之过急的特征,但与题意无关,排除A项;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引起了他们的强烈反对,但与题意无关,排除C项;王安石变法得到了宋神宗的支持,排除D项。故选B项。7.御史大夫为秦代设置的官名,为丞相副手,侍御史之长,负责监察百官。如表所列为御史大夫在汉代的发展与演变,由此可见()西汉初年“银印青绶”,“内承本朝之风化,外佐丞相统理天下,任重职大”西汉末年“更名大司空,金印,紫绶,禄比丞相”东汉初年“掌……营城起邑,浚沟洫、修坟防之事”及“四方水土功课”A.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B.监察体系逐渐完备C.监察机构得到精简 D.御史权力日趋强化【答案】A【解析】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根据材料“内承本朝之风化,外佐丞相统理天下,任重职大”可知汉朝初年,御史大夫不仅可以监察百官,也能辅佐丞相;根据材料“更名大司空,金印,紫绶,禄比丞相”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汉末年,御史大夫更名大司空,改为金印紫绶,禄比丞相,地位有所提升,但实权却早自武帝时期便逐渐移于尚书,变为虚位;根据材料“掌⋯⋯营城起邑,浚沟洫、修坟防之事”“四方水土功课”并结合所学可知,东汉只称司空,掌水土营建等事,与原御史大夫职权无甚关联。结合所学可知,御史大夫不断远离内朝决策中心,说明皇权集中,君主专制不断强化,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御史大夫的演变与专制皇权强化的关系,“监察体系逐渐完备”的说法不准确且与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监察机构得到精简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材料反映出御史权力呈现出下降趋势,排除D项。故选A项。8.在英国,文官(CivilService【复数】CivilServant【单数】并不包括组成内阁的大臣,即与内阁共进退的“政务官”,而仅指“事务官”,其职责是执行当时政府的政策,而非对政党活动的参与。他们构成了政府中所谓的“非政治”的分子,即不参与党派之争的人。这一制度的确立()A.导致了政务官与事务官对立B.适应了政府职能扩大的需求C.推动了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D.避免了政党之间的争权夺利【答案】B【解析】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依据材料可知英国的文官是不参与党派之争的,其职责是执行当时政府的政策,执政党的更换不会影响政策的延续,能够适应政府职能扩大的需求,B项正确;事务官不参与党派之争,与政务官之间的矛盾不大,排除A项;文官即事务官不参与党派之争,与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无关,排除C项;“避免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9.元朔三年(前126),年近20岁的司马迁在父亲的支持下,开始了人生中的一次壮游,他走遍大江南北,每到一处都有深刻感受。后来他在《史记》中撰写《屈原列传》时就特别追叙了自己当年仿古的心情: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这反映出司马迁()A.以史学理论佐证历史事件 B.用地下文物与文献相释证C.用历史体验追求历史真实 D.撰写史书受时代风气左右【答案】C【解析】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西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可知,司马迁在撰写《史记》的过程中重视实地考察历史人物的相关活动信息,体现了他对历史真相的不懈追求,C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提及司马迁用史学理论来佐证,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二重证据法”的相关信息,体现不出地下实物与文献资料的印证关系,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汉武帝时期的时代风气,无法得出其对史书撰写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10.《圣经创世纪》中有这样一则故事,上帝为了惩罚世间罪恶的人,决定降大雨毁灭人类,只有诺亚一家受到上帝的赦免,并允许他们制造用来避难的方舟。当一切都过去后,诺亚建起祭坛,献上贡品,感谢上帝的庇护,上帝接受了祭品,并向诺亚承诺再也不会毁灭世间的生物,还在天上画了彩虹作为凭证,这被称为“彩虹之约”。这反映了基督教()A.弱化罗马教廷统治 B.引发启蒙运动兴起C.推动自然科学发展 D.蕴含近代契约精神【答案】D【解析】根据本题主题干设问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材料中诺亚一家感谢上帝的庇护,上帝接受了祭品,并向诺亚承诺再也不会毁灭世间的生物,还在天上画了彩虹作为凭证,这被称为“彩虹之约”,该故事体现了诺亚与上帝之间的契约,可见基督教蕴含了一定的契约精神,D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罗马教廷的统治内容,排除A项;启蒙运动时间是17至18世纪,基督教并非是启蒙运动兴起的原因,排除B项;材料中未涉及自然科学的内容,主要是一篇圣经故事,排除C项,故选D项。11.从“法制”到“法治”,是20年改一字。个中艰辛,法学届深尝其味。而“法制”和“法治”虽是一字之差却截然有别,法学家们形象地把“法制”称为“刀制”,将“法治”称为“水治”。刀者,专政工具;水则寓意“法之公平”。由此可见,中国宪法的修改()A.确立法治改革中心为立法 B.推动全面依法治国的践行C.促使现代公务员制度建立 D.表明经济结构发生了变革【答案】B【解析】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从“法制”到“法治”这一转变体现出法治理念的发展,宪法修改能够将这种法治理念融入国家治理体系中,确立依法治理的原则,使得国家治理遵循法治轨道,这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由此可见,宪法修改推动了全面依法治国的践行,B项正确;题干信息无法得出宪法修改确立了法治改革中心为立法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宪法修改与现代公务员制度建立之间的关系,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经济结构发生的变革信息,无法得出宪法修改与经济结构变革的联系,排除D项。故选B项。12.1042年,辽兴宗在给宋仁宗的信中写道:“封圻(疆土)殊两国之名,方册(典籍)纪一家之美。”第二年,他又写道:“两朝事同一家。”其意在表达辽、宋()A.文化上有认同感 B.经济上有互补性C.关系上彼此依赖 D.政治上东西对峙【答案】A【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042年(中国)。依据材料“一家之美”“两朝事同一家”可知,材料反映了辽和宋“契一体”的中华观念,说明辽宋文化上有认同感,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辽宋的文化认同,不能体现经济上有互补性,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辽宋的文化认同,不能说明关系上相互依赖,排除C项;辽宋在政治上是南北对峙,排除D项。故选A项。13.清朝建立后,华夷之辨再一次被推向风口浪尖,乾隆继承雍正的观点,将华夷的标准回推到先秦时期,并且进行了扩展。他指出是不是“华”与血缘、地缘无关。即便之前是“夷”,如果现在能守中华之道、行中华之法即为“华”;如若不能即便之前是“华”也变成了“夷”。乾隆这一做法旨在()A.确立宗藩外交的原则 B.重构传统的儒学体系C.维护国家统一的局面 D.昭示政权的正统地位【答案】D【解析】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是清朝时期。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乾隆认为,是否属于“华”并不取决于血缘或地缘因素,而是要看是否能够遵守和执行中华的传统道德、文化和法律。他提出了关于正统性的完整理论,认为大一统的王朝具有天然的正统性,他的这一做法反映了统治者昭示正统地位的意图,D项正确;宗藩外交是封建时代中国与周边国家存在的一种外交关系模式,宗主国与藩属国之间存在特定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材料未涉及确立宗藩外交原则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华夷观念的变化,并不是重构传统的儒学体系,排除B项;乾隆帝的做法突破了传统的“华夷之辨”,意图昭示清王朝的正统地位,维护国家统一的局面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4.在德意志地区,民族(natio)有一个内涵上的发展过程。拉丁文意为“出生”、“出身”,天主教领域主要指“教徒社会和教徒的地方集团”,所表示的都是表面上的“你和我的不同”;自13世纪开始,在大学里同学或同乡的“联合会”被称为民族,一个来自同一地区的同学“结社”就是一个民族。这一变化反映出()A.基督教信仰的动摇 B.欧洲民族国家建立C.民族认同观念强化 D.人文主义思想传播【答案】C【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德意志地区)。据材料可知,民族的内涵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人们对于自己所属群体的认同和归属感增强,即民族认同观念强化,C项正确;材料讲述民族的内涵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民族认同观念强化,并非是基督教信仰,排除A项;16世纪至19世纪,欧洲民族国家形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14至17世纪,文艺复兴促进人文主义思想传播,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5.如图漫画反映了拿破仑帝国覆亡后,欧洲各国在维也纳会议分配利益的场景。有关本次会议表述正确的是()A.成立国联维护政治秩序 B.创立了集体制裁的原则C.遏制了国际冲突和战争 D.以维持欧洲均势为特征【答案】D【解析】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帝国覆亡(1815年)后,众多国家召开维也纳会议,其目的在于重划拿破仑战败后的欧洲政治地图,恢复拿破仑战争时期被推翻的各国旧王朝及欧洲封建秩序,防止法国东山再起,体现大国利益的平衡与协调,力图维持欧洲均势,D项正确;国联建立于一战后,尽管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合作,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军事力量,国联在制止侵略行为和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效果有限,最终未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排除A项;集体制裁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形成的制度,排除B项;“遏制了”说法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16.建国后,中国外交经历了走出去的“客场外交”、请进来的“主场外交”、双边外交和多边外交等,不断“扩散”到国际社会,为国际关系和世界政治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秉承的外交理念和开展的外交活动()A.致力于谋求地区性的和平 B.体现独立自主外交的变革C.彰显大国气度和责任担当 D.获得了世界的认可与拥护【答案】C【解析】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题、影响题,时空是新中国时期。根据材料可知,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且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了国际社会处理外交关系的基本准则,为国际关系和世界政治贡献了中国智慧,说明我国的外交理念彰显了大国气度,外交活动体现了大国的责任担当,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谋求地区性的和平信息,这也不是主要目的,排除A项;材料并未强调屈辱外交向独立自主外交的变革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无法得出世界各国对中国外交理念及活动的认可和拥护,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其他国家对中国的态度,排除D项。故选C项。第Ⅱ卷非选择题二、材料分析题(第17题25分,第18题15分,第19题12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分封制又名分土封侯制,即天子把土地分给诸侯,各诸侯拱卫天子。分封制的权力分配模式是地方分权型,政治权力的分配呈现多头发散状态,形成多元空间的政治格局和多中心的政治体制。每个中心都以结构复制的方式,将中心的治理模式、文化生态等特性“粘贴”下来,即部分拥有整体的全部功能。按照常理,地方拥有较强的自治权,易造成诸侯势大而中央势微。但是,在夏、商、周等实行分封制国家的绝大部分历史时期,中央能够对地方实施有效治理。其原因就在于:一方面,“天命说”、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构成了分封制的支持体系,其思想和制度的核心都是让人们接受自己与生俱来的名分,接纳天子“受命于天”的地位,遵守社会规范,从而增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另一方面,分封制打破了各封地聚族而居的局面,在使人口从国家的中心地带向四周迁徙的同时,中华文化也在四散传播,并凭借其先进性迅速占据主导地位,极大地增强了广大地域内人们的文化认同感,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摘编自姬文广《我国古代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治理价值与现代借鉴》材料二分封制是上古中国西周与中古西欧都普遍推行过的一种政治经济制度。它们虽然发生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历史时期,但是它们之间既有共性,也各具特色。从推行分封制的背景看:都诞生在弱国战胜了强国,需要生存、发展的环境中,所不同的是西周侧重于政治目的而西欧则以军事目的为主;从形式上看:在分封制度下都形成了金字塔般的等级关系,位于塔顶的是国王,接下来是各级诸侯,君臣间的权利与义务都有一些具体而明确的规定,只不过双方在内容上有实质性的不同,从而导致了西周的君臣关系比西欧要严密得多;从结果来看:由于西周分封制以宗法制为纽带,因而加强了君臣关系的固定性,虽含有使王权衰微的隐患,但更主要的是造就了王权的强大;而西欧分封制则是以契约关系为纽带,本身具有松懈性,虽含有使王权强大的因素,但更主要的是它成为王权被削弱的根源。——摘编自杨正香《西周分封制与西欧中世纪分封制的异同》(1)根据材料一,概括周王朝统治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分封制与封君封臣制的异同点。【答案】(1)特点:周王名义上拥有最高统治权;周王间接统治地方;通过分封逐级管理地方。影响:巩固了周王室统治,扩大了周朝的疆域;推动了周文化的传播,有利于华夏认同局面的形成;但地方独立性强,为春秋战国的国家分裂局面的形成埋下了隐患。(2)同:有条件的分封,权利和义务相结合;为了有效统治;逐级分封、等级深严。异:分封制侧重于政治,封君封臣制侧重于军事;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宗法维系,封君封臣制以土地为纽带以契约维系;分封制控制严密,封君封臣制控制松散;分封制君臣关系固定强化了王权,封君封臣制君臣关系不固定削弱了王权。【解析】【小问1】本题是概括分析题。时空是周朝(中国)。特点:据材料一“接纳天子‘受命于天’的地位”可得出“周王名义上拥有最高统治权”;据材料一“分封制的权力分配模式是地方分权型”可得出“周王间接统治地方”“通过分封逐级管理地方”。影响:据材料一“但是,在夏、商、周等实行分封制国家的绝大部分历史时期,中央能够对地方实施有效治理”可得出“巩固了周王室统治,扩大了周朝的疆域”;据材料一“中华文化也在四散传播,并凭借其先进性迅速占据主导地位,极大地增强了广大地域内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可得出“推动了周文化的传播,有利于华夏认同局面的形成”;据材料一“地方拥有较强的自治权,易造成诸侯势大而中央势微”可得出“但地方独立性强,为春秋战国的国家分裂局面的形成埋下了隐患”。【小问2】本题是概括分析题。时空是周朝(中国)、古代(西欧)。同:据材料二“接下来是各级诸侯,君臣间的权利与义务都有一些具体而明确的规定”可得出“有条件的分封,权利和义务相结合”;据材料二“都诞生在弱国战胜了强国,需要生存、发展的环境中”可得出“为了有效统治”;据材料二“都形成了金字塔般的等级关系”可得出“逐级分封、等级深严”。异:据材料二“所不同的是西周侧重于政治目的而西欧则以军事目的为主”可得出“分封制侧重于政治,封君封臣制侧重于军事”;据材料二“由于西周分封制以宗法制为纽带”“而西欧分封制则是以契约关系为纽带”可得出“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宗法维系,封君封臣制以土地为纽带以契约维系”;据材料二“从而导致了西周的君臣关系比西欧要严密得多”“本身具有松懈性”可得出“分封制控制严密,封君封臣制控制松散”;据材料二“由于西周分封制……但更主要的是造就了王权的强大”“而西欧分封制……但更主要的是它成为王权被削弱的根源”可得出“分封制君臣关系固定强化了王权,封君封臣制君臣关系不固定削弱了王权”。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史记》“列传”部分中有五部蛮夷民族列传,这五部列传和其他列传一样都在“列传”部分中。而同样在“列传”中的《大宛列传》则被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明了创作原因,其一是“通使大夏”,其二为“引领内向,欲观中国”。《大宛列传》被他特别声明是记录他国古今事迹的列传,归类时也与其他卷区别开来。其目的就是与民族史有所区分。可见司马迁是将这些少数民族史视为中华史的一部分,也是将这些少数民族视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摘编自曲文奇《从史记看司马迁的大一统思想》材料二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兴边富民行动“十三五”规划》,对中国边境的基层社会发展提出了“强基固边、民生安边、产业兴边、开放睦边、生态护边、团结稳边”等六项工程的整体规划。明确提出“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要求积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坚定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切实在边疆民族地区构筑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摘编自李春晖、丁瑞雪《边疆治理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司马迁的民族观并简述其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你对“构筑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认识。【答案】(1)民族观:各族同源同祖;华夏处于文明的主导地位;赞成各民族间的相互交融。(任答2点)原因:春秋以来各民族相互交融的加速;秦汉以来国家统一;西汉帝国的强盛和小农经济的日益繁荣;大一统思想的逐渐形成。(任答3点)(2)认识:传承好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一脉相承的价值追求;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握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精髓;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丰富和发展新时代民族理论。【解析】【小问1】本题是综合题——开放创新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第一小问民族观,据材料“在《史记》‘列传’部分中有五部蛮夷民族列传,这五部列传和其他列传一样都在‘列传’部分中。”得出,各族同源同祖;据材料“见司马迁是将这些少数民族史视为中华史的一部分,也是将这些少数民族视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得出,赞成各民族间的相互交融;结合所学可知,华夏处于文明的主导地位。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可从春秋战国时期分析得出,春秋以来各民族相互交融的加速;可从秦汉时期分析得出,秦汉以来国家统一;可从司马迁生活的西汉时期的经济和思想角度分析得出,西汉帝国的强盛和小农经济的日益繁荣;大一统思想的逐渐形成。【小问2】本题是综合题——开放创新题。时空是:现代(中国)。认识可从历史传承角度、民族精神、对现实问题的解决角度进行分析。据材料“对中国边境的基层社会发展提出了“强基固边、民生安边、产业兴边、开放睦边、生态护边、团结稳边”等六项工程的整体规划”得出,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丰富和发展新时代民族理论;据材料“要求积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坚定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切实在边疆民族地区构筑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得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握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精髓;结合所学可知,传承好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一脉相承的价值追求。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唐朝的“情形论罪”案件:“醉酒杀人”案案情:兴平县人上官兴因酒醉杀人并逃亡,官吏抓捕他的父亲投进监狱。上官兴自首请罪,请求释放他的父亲。按法律断案:按照《唐律疏议·捕亡》规定:“杀人的判处斩首。”实际断案:皇帝下诏赦免上官兴的死罪,改判流放。理由:上官兴自首请罪,以求释放他的父亲,属光大孝义的行为。——摘译自《旧唐书·王彦威传》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答案】示例:论题:中国古代法律体现礼法(儒法)结合的基本特征。阐释:西汉武帝时期,出于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采用了董仲舒的尊崇儒学的思想统治,从而使儒家思想成为了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所以,在中国古代的法律发展历程中,儒家的忠孝等思想,逐渐渗透到法律中,形成了礼法结合的基本特征,故在中国古代的法律中,呈现出礼法合一、儒学理念法制化、突出伦理犯罪、突出道德作用等基本特点。如唐朝时期的《唐律疏议》,其体系完备,礼法结合(重视儒家伦理道德)形成了自身的中华法系。中国古代法律的这种礼法结合的特点,适应了中国古代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巩固了封建统治,形成了中国自身的中华法系,并对日本、朝鲜、越南的古代法律产生了影响,促进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分的唯一标准)【解析】本题是评论解说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国古代,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并非完全独立于礼教。以本题材料上官兴“醉酒杀人”案为例,按照《唐律疏议·摘亡》规定,杀人应判处斩首。然而,最终皇帝下诏赦免上官兴死罪,改判流放。其理由是上官兴自首以求释放父亲,这种行为被视为光大孝父。这一案件充分表明,中国古代法治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礼教的影响,中国古代法律体现礼法(儒法)结合的基本特征。儒家所倡导的“孝”等礼教观念,在司法实践中成为影响判决的重要因素。西汉武帝时期,出于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采用了董仲舒的尊崇儒学的思想统治,从而使儒家思想成为了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所以,在中国古代的法律发展历程中,儒家的忠孝等思想,逐渐渗透到法律中,形成了礼法结合的基本特征,古代统治者倡导以礼治国,礼教成为社会秩序的重要规范。在法律实践中,出于维护礼教和社会道德风尚的考虑,有时会对法律的严格执行做出调整,这种法治与礼教的结合,一方面有利于弘扬社会公认的道德价值观,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法律执行的不确定性和一定程度的不公平。总之,中国古代的法治并非单纯的条文和规则,而是与礼教相互交织,共同塑造着社会的治理模式。中国古代法律的这种礼法结合的特点,适应了中国古代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巩固了封建统治,形成了中国自身的中华法系,并对日本、朝鲜、越南的古代法律产生了影响,促进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选择性必修一第1~4单元2.选择题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答案必须用0.5mm黑水笔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3.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的四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时期,天子每隔几年要到各地去“巡狩”;而诸侯到一定时期要前往王都进行“述职”。平王东迁后,“巡狩”和“述职”之事渐少,春秋时几乎看不见了,与此相反,倒是周王对诸侯进行聘问。这一变化反映了春秋时期()A.兼并战争强化宗法观念 B.中央集权制已基本确立C.王与诸侯共同治理天下 D.政治统治出现转型趋势【答案】D【解析】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西周时期诸侯要向天子述职,而春秋时期周王要向诸侯聘问,体现了周室衰微,诸侯势力强大,说明政治统治出现转型趋势,D项正确;兼并战争会弱化宗法观念,排除A项;秦朝才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王室衰微,诸侯势力崛起,周天子大权旁落,排除C项。故选D项。2.个体只有在属于城邦时才具有存在的意义,不属于城邦的个体要么是鬼神,要么是兽类。亚里士多德的这一观点()A.强调了城邦集体的重要性 B.扩大了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C.忽视了公民个体的归属感 D.反映了公民没有个人的自由【答案】A【解析】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时空是:古代(希腊)。据材料可知,亚里士多德说,个体只有在属于城邦时才具有存在的意义,不属于城邦的个体要么是鬼神,要么是兽类,其目的是强调城邦对于公民的重要性,A项正确;民主政治的基础是公民,而材料强调的是“个体只有在属于城邦时才具有存在的意义”,强调的是城邦的意义,B项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公民只有在城邦中才有存在的意义,强调的是公民个体的归属感,C项说法错误,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强调公民只有在城邦中才有存在的意义,而不是强调公民的个人自由,排除D项。故选A项。3.1215年,英王约翰签署《大宪章》,全文共63条,主要聚焦在重申贵族传统的封建特权上,力图明文划定国王之最高封建宗主权的权力边界。据此,《大宪章》()A.改变了广大农民的地位 B.奠定近代民主共和制的基础C.推动了专制王权的产生 D.体现贵族和国王的权利争夺【答案】D【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215年(英国)。根据材料可知,《大宪章》主要聚焦在重申贵族传统的封建特权上,力图明文划定国王之最高封建宗主权的权力边界,因此可知,《大宪章》是贵族与国王斗争的结果,体现了贵族和国王的权利争夺,D项正确;《大宪章》把王权限制在了法律之下,确立了私有财产和人身自由不可被随意侵犯的原则,未涉及农民地位变化,排除A项;近代民主共和制的基础主要奠定在古代希腊雅典和古代罗马共和国的基础上,排除B项;据史实可知,《大宪章》限制了王权,有利于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诞生,而非推动了专制王权的产生,排除C项。故选D项。4.如表是1900—1928年间中国省级主官文武比重表(注:省级主官指清代督抚和民国前期的都督、督军、督办、巡按使、省长等)。该表可以论证清末民初()时段1900—1912年1912—1928年文官81人136人军人14人197人其他2人7人总计97人340人文官比重83.51%40.00%军人比重14.43%57.94%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B.社会转型艰难曲折C.国民革命顺利推进 D.军阀混战开始出现【答案】B【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末民初(中国)。根据“1900-1912年”“文官比重83.51%”可知,清末省级主官中文官占据主导;根据“1912-1928年”“军人比重”从“14.43%”大幅上升至“57.94%”,文官比重则下降到“40.00%”,这一变化反映出从清末到民国初期,政权的掌控者发生了显著变化,军人势力崛起。结合所学可知,这一变化导致政治格局动荡不安,体现了社会转型的艰难曲折,B项正确;这种权力结构的变动表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减弱,A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国民革命从1924年开始,到1927年受挫,不能说顺利推进,且题干也无法体现相关内容,排除B项;军阀混战开始出现不能很好地概括这一时期政治权力结构变化的全貌,这种权力结构的变化更能反映出社会转型面临的复杂困境,排除D项。故选B项。5.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和参与的统一战线先后经历了“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等四次变迁,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任务、内容以及特点。统一战线的变迁彰显了()A.民主革命的性质发生调整 B.群众路线是革命胜利的关键C.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动 D.中共始终掌控着革命领导权【答案】C【解析】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国民革命统一战线”提出于国民革命时期,社会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提出于土地革命时期,主要矛盾是国内矛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出于抗日战争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又是民族矛盾等,可知统一战线的变迁主要是因为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不同,C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民主革命的性质一直没有变化,排除A项;“群众路线是革命胜利的关键”的表述符合的革命路线,不能体现材料所述统一战线的变迁,排除B项;国民革命时期领导权由国民党主控制,排除D项。故选C项。6.关于王安石变法的富国之术,黄仁宇曾这样评论道:在我们之前900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时世界里其他地方提出。但现代金融是一种无所不至的全能性组织力量,它之统治所及既要全部包含,又要不容与它类似的其他因素分庭抗礼。据此判断,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是()A.变法举措操之过急 B.缺乏适应的土壤C.触犯了大官僚利益 D.未得到皇帝支持【答案】B【解析】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是北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国家的财政实力和军事力量,以应对内外挑战。王安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但最终并未取得成功,说明他采取的金融手段并不是一种无所不至的全能性组织力量,在当时缺乏推行金融管制的社会环境,B项正确;王安石变法举措的实施具有操之过急的特征,但与题意无关,排除A项;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引起了他们的强烈反对,但与题意无关,排除C项;王安石变法得到了宋神宗的支持,排除D项。故选B项。7.御史大夫为秦代设置的官名,为丞相副手,侍御史之长,负责监察百官。如表所列为御史大夫在汉代的发展与演变,由此可见()西汉初年“银印青绶”,“内承本朝之风化,外佐丞相统理天下,任重职大”西汉末年“更名大司空,金印,紫绶,禄比丞相”东汉初年“掌……营城起邑,浚沟洫、修坟防之事”及“四方水土功课”A.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B.监察体系逐渐完备C.监察机构得到精简 D.御史权力日趋强化【答案】A【解析】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根据材料“内承本朝之风化,外佐丞相统理天下,任重职大”可知汉朝初年,御史大夫不仅可以监察百官,也能辅佐丞相;根据材料“更名大司空,金印,紫绶,禄比丞相”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汉末年,御史大夫更名大司空,改为金印紫绶,禄比丞相,地位有所提升,但实权却早自武帝时期便逐渐移于尚书,变为虚位;根据材料“掌⋯⋯营城起邑,浚沟洫、修坟防之事”“四方水土功课”并结合所学可知,东汉只称司空,掌水土营建等事,与原御史大夫职权无甚关联。结合所学可知,御史大夫不断远离内朝决策中心,说明皇权集中,君主专制不断强化,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御史大夫的演变与专制皇权强化的关系,“监察体系逐渐完备”的说法不准确且与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监察机构得到精简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材料反映出御史权力呈现出下降趋势,排除D项。故选A项。8.在英国,文官(CivilService【复数】CivilServant【单数】并不包括组成内阁的大臣,即与内阁共进退的“政务官”,而仅指“事务官”,其职责是执行当时政府的政策,而非对政党活动的参与。他们构成了政府中所谓的“非政治”的分子,即不参与党派之争的人。这一制度的确立()A.导致了政务官与事务官对立B.适应了政府职能扩大的需求C.推动了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D.避免了政党之间的争权夺利【答案】B【解析】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依据材料可知英国的文官是不参与党派之争的,其职责是执行当时政府的政策,执政党的更换不会影响政策的延续,能够适应政府职能扩大的需求,B项正确;事务官不参与党派之争,与政务官之间的矛盾不大,排除A项;文官即事务官不参与党派之争,与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无关,排除C项;“避免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9.元朔三年(前126),年近20岁的司马迁在父亲的支持下,开始了人生中的一次壮游,他走遍大江南北,每到一处都有深刻感受。后来他在《史记》中撰写《屈原列传》时就特别追叙了自己当年仿古的心情: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这反映出司马迁()A.以史学理论佐证历史事件 B.用地下文物与文献相释证C.用历史体验追求历史真实 D.撰写史书受时代风气左右【答案】C【解析】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西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可知,司马迁在撰写《史记》的过程中重视实地考察历史人物的相关活动信息,体现了他对历史真相的不懈追求,C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提及司马迁用史学理论来佐证,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二重证据法”的相关信息,体现不出地下实物与文献资料的印证关系,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汉武帝时期的时代风气,无法得出其对史书撰写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10.《圣经创世纪》中有这样一则故事,上帝为了惩罚世间罪恶的人,决定降大雨毁灭人类,只有诺亚一家受到上帝的赦免,并允许他们制造用来避难的方舟。当一切都过去后,诺亚建起祭坛,献上贡品,感谢上帝的庇护,上帝接受了祭品,并向诺亚承诺再也不会毁灭世间的生物,还在天上画了彩虹作为凭证,这被称为“彩虹之约”。这反映了基督教()A.弱化罗马教廷统治 B.引发启蒙运动兴起C.推动自然科学发展 D.蕴含近代契约精神【答案】D【解析】根据本题主题干设问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材料中诺亚一家感谢上帝的庇护,上帝接受了祭品,并向诺亚承诺再也不会毁灭世间的生物,还在天上画了彩虹作为凭证,这被称为“彩虹之约”,该故事体现了诺亚与上帝之间的契约,可见基督教蕴含了一定的契约精神,D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罗马教廷的统治内容,排除A项;启蒙运动时间是17至18世纪,基督教并非是启蒙运动兴起的原因,排除B项;材料中未涉及自然科学的内容,主要是一篇圣经故事,排除C项,故选D项。11.从“法制”到“法治”,是20年改一字。个中艰辛,法学届深尝其味。而“法制”和“法治”虽是一字之差却截然有别,法学家们形象地把“法制”称为“刀制”,将“法治”称为“水治”。刀者,专政工具;水则寓意“法之公平”。由此可见,中国宪法的修改()A.确立法治改革中心为立法 B.推动全面依法治国的践行C.促使现代公务员制度建立 D.表明经济结构发生了变革【答案】B【解析】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从“法制”到“法治”这一转变体现出法治理念的发展,宪法修改能够将这种法治理念融入国家治理体系中,确立依法治理的原则,使得国家治理遵循法治轨道,这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由此可见,宪法修改推动了全面依法治国的践行,B项正确;题干信息无法得出宪法修改确立了法治改革中心为立法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宪法修改与现代公务员制度建立之间的关系,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经济结构发生的变革信息,无法得出宪法修改与经济结构变革的联系,排除D项。故选B项。12.1042年,辽兴宗在给宋仁宗的信中写道:“封圻(疆土)殊两国之名,方册(典籍)纪一家之美。”第二年,他又写道:“两朝事同一家。”其意在表达辽、宋()A.文化上有认同感 B.经济上有互补性C.关系上彼此依赖 D.政治上东西对峙【答案】A【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042年(中国)。依据材料“一家之美”“两朝事同一家”可知,材料反映了辽和宋“契一体”的中华观念,说明辽宋文化上有认同感,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辽宋的文化认同,不能体现经济上有互补性,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辽宋的文化认同,不能说明关系上相互依赖,排除C项;辽宋在政治上是南北对峙,排除D项。故选A项。13.清朝建立后,华夷之辨再一次被推向风口浪尖,乾隆继承雍正的观点,将华夷的标准回推到先秦时期,并且进行了扩展。他指出是不是“华”与血缘、地缘无关。即便之前是“夷”,如果现在能守中华之道、行中华之法即为“华”;如若不能即便之前是“华”也变成了“夷”。乾隆这一做法旨在()A.确立宗藩外交的原则 B.重构传统的儒学体系C.维护国家统一的局面 D.昭示政权的正统地位【答案】D【解析】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是清朝时期。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乾隆认为,是否属于“华”并不取决于血缘或地缘因素,而是要看是否能够遵守和执行中华的传统道德、文化和法律。他提出了关于正统性的完整理论,认为大一统的王朝具有天然的正统性,他的这一做法反映了统治者昭示正统地位的意图,D项正确;宗藩外交是封建时代中国与周边国家存在的一种外交关系模式,宗主国与藩属国之间存在特定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材料未涉及确立宗藩外交原则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华夷观念的变化,并不是重构传统的儒学体系,排除B项;乾隆帝的做法突破了传统的“华夷之辨”,意图昭示清王朝的正统地位,维护国家统一的局面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4.在德意志地区,民族(natio)有一个内涵上的发展过程。拉丁文意为“出生”、“出身”,天主教领域主要指“教徒社会和教徒的地方集团”,所表示的都是表面上的“你和我的不同”;自13世纪开始,在大学里同学或同乡的“联合会”被称为民族,一个来自同一地区的同学“结社”就是一个民族。这一变化反映出()A.基督教信仰的动摇 B.欧洲民族国家建立C.民族认同观念强化 D.人文主义思想传播【答案】C【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德意志地区)。据材料可知,民族的内涵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人们对于自己所属群体的认同和归属感增强,即民族认同观念强化,C项正确;材料讲述民族的内涵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民族认同观念强化,并非是基督教信仰,排除A项;16世纪至19世纪,欧洲民族国家形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14至17世纪,文艺复兴促进人文主义思想传播,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5.如图漫画反映了拿破仑帝国覆亡后,欧洲各国在维也纳会议分配利益的场景。有关本次会议表述正确的是()A.成立国联维护政治秩序 B.创立了集体制裁的原则C.遏制了国际冲突和战争 D.以维持欧洲均势为特征【答案】D【解析】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帝国覆亡(1815年)后,众多国家召开维也纳会议,其目的在于重划拿破仑战败后的欧洲政治地图,恢复拿破仑战争时期被推翻的各国旧王朝及欧洲封建秩序,防止法国东山再起,体现大国利益的平衡与协调,力图维持欧洲均势,D项正确;国联建立于一战后,尽管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合作,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军事力量,国联在制止侵略行为和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效果有限,最终未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排除A项;集体制裁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形成的制度,排除B项;“遏制了”说法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16.建国后,中国外交经历了走出去的“客场外交”、请进来的“主场外交”、双边外交和多边外交等,不断“扩散”到国际社会,为国际关系和世界政治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秉承的外交理念和开展的外交活动()A.致力于谋求地区性的和平 B.体现独立自主外交的变革C.彰显大国气度和责任担当 D.获得了世界的认可与拥护【答案】C【解析】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题、影响题,时空是新中国时期。根据材料可知,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且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了国际社会处理外交关系的基本准则,为国际关系和世界政治贡献了中国智慧,说明我国的外交理念彰显了大国气度,外交活动体现了大国的责任担当,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谋求地区性的和平信息,这也不是主要目的,排除A项;材料并未强调屈辱外交向独立自主外交的变革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无法得出世界各国对中国外交理念及活动的认可和拥护,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其他国家对中国的态度,排除D项。故选C项。第Ⅱ卷非选择题二、材料分析题(第17题25分,第18题15分,第19题12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分封制又名分土封侯制,即天子把土地分给诸侯,各诸侯拱卫天子。分封制的权力分配模式是地方分权型,政治权力的分配呈现多头发散状态,形成多元空间的政治格局和多中心的政治体制。每个中心都以结构复制的方式,将中心的治理模式、文化生态等特性“粘贴”下来,即部分拥有整体的全部功能。按照常理,地方拥有较强的自治权,易造成诸侯势大而中央势微。但是,在夏、商、周等实行分封制国家的绝大部分历史时期,中央能够对地方实施有效治理。其原因就在于:一方面,“天命说”、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构成了分封制的支持体系,其思想和制度的核心都是让人们接受自己与生俱来的名分,接纳天子“受命于天”的地位,遵守社会规范,从而增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另一方面,分封制打破了各封地聚族而居的局面,在使人口从国家的中心地带向四周迁徙的同时,中华文化也在四散传播,并凭借其先进性迅速占据主导地位,极大地增强了广大地域内人们的文化认同感,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摘编自姬文广《我国古代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治理价值与现代借鉴》材料二分封制是上古中国西周与中古西欧都普遍推行过的一种政治经济制度。它们虽然发生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历史时期,但是它们之间既有共性,也各具特色。从推行分封制的背景看:都诞生在弱国战胜了强国,需要生存、发展的环境中,所不同的是西周侧重于政治目的而西欧则以军事目的为主;从形式上看:在分封制度下都形成了金字塔般的等级关系,位于塔顶的是国王,接下来是各级诸侯,君臣间的权利与义务都有一些具体而明确的规定,只不过双方在内容上有实质性的不同,从而导致了西周的君臣关系比西欧要严密得多;从结果来看:由于西周分封制以宗法制为纽带,因而加强了君臣关系的固定性,虽含有使王权衰微的隐患,但更主要的是造就了王权的强大;而西欧分封制则是以契约关系为纽带,本身具有松懈性,虽含有使王权强大的因素,但更主要的是它成为王权被削弱的根源。——摘编自杨正香《西周分封制与西欧中世纪分封制的异同》(1)根据材料一,概括周王朝统治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分封制与封君封臣制的异同点。【答案】(1)特点:周王名义上拥有最高统治权;周王间接统治地方;通过分封逐级管理地方。影响:巩固了周王室统治,扩大了周朝的疆域;推动了周文化的传播,有利于华夏认同局面的形成;但地方独立性强,为春秋战国的国家分裂局面的形成埋下了隐患。(2)同:有条件的分封,权利和义务相结合;为了有效统治;逐级分封、等级深严。异:分封制侧重于政治,封君封臣制侧重于军事;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宗法维系,封君封臣制以土地为纽带以契约维系;分封制控制严密,封君封臣制控制松散;分封制君臣关系固定强化了王权,封君封臣制君臣关系不固定削弱了王权。【解析】【小问1】本题是概括分析题。时空是周朝(中国)。特点:据材料一“接纳天子‘受命于天’的地位”可得出“周王名义上拥有最高统治权”;据材料一“分封制的权力分配模式是地方分权型”可得出“周王间接统治地方”“通过分封逐级管理地方”。影响:据材料一“但是,在夏、商、周等实行分封制国家的绝大部分历史时期,中央能够对地方实施有效治理”可得出“巩固了周王室统治,扩大了周朝的疆域”;据材料一“中华文化也在四散传播,并凭借其先进性迅速占据主导地位,极大地增强了广大地域内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可得出“推动了周文化的传播,有利于华夏认同局面的形成”;据材料一“地方拥有较强的自治权,易造成诸侯势大而中央势微”可得出“但地方独立性强,为春秋战国的国家分裂局面的形成埋下了隐患”。【小问2】本题是概括分析题。时空是周朝(中国)、古代(西欧)。同:据材料二“接下来是各级诸侯,君臣间的权利与义务都有一些具体而明确的规定”可得出“有条件的分封,权利和义务相结合”;据材料二“都诞生在弱国战胜了强国,需要生存、发展的环境中”可得出“为了有效统治”;据材料二“都形成了金字塔般的等级关系”可得出“逐级分封、等级深严”。异:据材料二“所不同的是西周侧重于政治目的而西欧则以军事目的为主”可得出“分封制侧重于政治,封君封臣制侧重于军事”;据材料二“由于西周分封制以宗法制为纽带”“而西欧分封制则是以契约关系为纽带”可得出“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宗法维系,封君封臣制以土地为纽带以契约维系”;据材料二“从而导致了西周的君臣关系比西欧要严密得多”“本身具有松懈性”可得出“分封制控制严密,封君封臣制控制松散”;据材料二“由于西周分封制……但更主要的是造就了王权的强大”“而西欧分封制……但更主要的是它成为王权被削弱的根源”可得出“分封制君臣关系固定强化了王权,封君封臣制君臣关系不固定削弱了王权”。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史记》“列传”部分中有五部蛮夷民族列传,这五部列传和其他列传一样都在“列传”部分中。而同样在“列传”中的《大宛列传》则被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明了创作原因,其一是“通使大夏”,其二为“引领内向,欲观中国”。《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