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S镇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问题及对策》7400字(论文)_第1页
《广州市S镇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问题及对策》7400字(论文)_第2页
《广州市S镇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问题及对策》7400字(论文)_第3页
《广州市S镇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问题及对策》7400字(论文)_第4页
《广州市S镇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问题及对策》74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州市S镇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问题及对策目录22172一、引言 一、引言在网络时代,由上到下的政府管理方式已经开始失效,越来越多地要求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充分沟通、协商和合作。近年来,社会团体的快速发展成为政府的软性权力的有力支持。尽管广州市是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洼地”和“第一”,但目前的社会团体中,只有少数几个为来穗打工的社团提供了服务,而政府对农民工投入的公共资源更是寥寥无几。解决其城市融合问题,消除二元结构,是构建幸福广州的关键所在。S镇隶属于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处于珠江三角洲的腹部,广州市番禺区的东南部。北距广州市中心城区40千米,南邻港澳64千米,距南沙口岸仅18千米,距莲花山口岸28千米。S镇是2006年1月由原S镇、鱼窝头镇、灵山镇西樵村合并而成,于2012年12月1日由番禺区划入南沙区管辖。S镇面积92平方千米,辖22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根据南沙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S镇常住人口170772人,占南沙区常住总人口的20.17%。S镇先后荣获全国重点镇、全国文明镇、国家卫生镇、全国宜居小镇、广东省教育强镇、第三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城镇、广州市特色名镇等荣誉称号,2021年,S镇实现地区工业总产值约301.5亿元,同比增长3.3%。本文以广州市S镇为研究对象,结合工作实际,及时收集相关数据,分析了广州市S镇来穗农民工的服务管理问题,并就广州市S镇来穗农民工的服务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二、广州市S镇来穗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广州市是全国最大的外来农民工聚集城市,据广州市官方的最新统计,来穗的农民工人数达到了837万,来穗的农民工人数也超过了常住人数,来穗的农民工数量也越来越多,大部分来穗的农民工都在广州市谋求发展。图1来穗务工人员人数(万人)(一)公共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广州市S镇对来穗农民工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是S镇长期以来面临的一个问题。荆楚印刷厂的党支部,也只能帮助S镇的一小部分农民工。S镇来穗人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计划生育服务相对充足,来穗人员在S镇可以享受到妇幼卫生、妇幼卫生等公共服务,而S镇来穗人员在基本公共服务、公租房、住房、就业等公共服务上的需要却很少,S镇经常难以协调有关部门,来穗人员的需要。虽然这些年S镇的卫生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流动人口可以免费接种疫苗,流动人口可以免费享受到免费的医疗服务,但距离户籍人口享受到更多的公共服务,还是有很大的差距。S镇来穗农民工不再满足于能挣钱养家,而是想在教育、居住、就业等各方面都能享受到和户籍人口一样的福利。所以,S镇来穗农民工的服务和管理工作还很繁重。S镇来穗农民工管理机构要更加重视如何为来穗农民工提供优质的服务。(二)公共服务管理的力量不足S镇现有的来穗农民工的服务管理人员和资源都比较匮乏,居委会只有八个人,负责计生、房管、户籍等业务,平时工作很繁重和琐碎。因为薪水低,工作量大,所以员工的流动性也很大。S镇除了可以帮助来穗农民工提供服务的流动党支部之外,没有其他机构对S镇来穗农民工进行管理。S镇的流动党支部成员仅59名,能够在S镇长期从事日常工作的党员仅10名。假如59名党员仅负责16000洪湖籍来穗农民工的服务和管理,即1名党员要为来穗271人提供服务,可见S镇来穗农民工的服务管理人才短缺。来穗打工的基层服务机构人手和财力都不够,当地政府为了缓解治安和交通的压力,将大量的资源投入到了城市的社会治理中,因为这样做很容易出问题,而来穗打工的人,对他们的服务管理要求很高,投资也不大,所以对来穗的农民工的公共服务供应非常有限。(三)部门间的务工人员信息缺乏共享以S镇来穗农民工信息资源共享与利用为例,辖区内各派出所对来穗农民工的基本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由于受到公安专用网络的制约,该系统仅限于局域网内,不能与其它部门进行数据共享。区卫生计生委还设立了来穗农民工的医疗档案,但只限于企业内部工作,其它部门不能查阅。长期以来,人口数据是一种公共资源,它基本上是由各个职能部门单独共享的。公安、民政、劳动、卫生、计划生育等部门都建立了来穗农民工信息数据库,但因管理制度、管理权限等原因,缺乏沟通、协调、协作,无法充分利用各个部门的技术和资源。尽管各个职能部门都是从各自的管理视角来收集资料,建立起自己的数据信息体系,但是很大一部分(尤其是基本资料)彼此交错,但是彼此之间并不交流。政府各职能部门投入巨资设立来穗农民工的管理体系,但并未充分发挥其作用,导致来穗农民工的管理、设备、信息资源等方面出现了极大的浪费。(四)务工人员服务管理经费保障不足由于现行的财政体制的制约,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只能靠地方财政来负担。所以,地方政府忽视了来穗农民工的服务和管理,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当地的基础公共服务开支,以满足当地的公共服务需要。S镇也是如此,来穗农民工的管理和服务设施建设资金紧张。来穗农民工的子女教育、就业、劳动保障等公共服务的开支,基本没有投入。S镇并没有什么大公司,只有一些私人企业和一些小的印刷厂,根本不可能资助S镇的公益事业。S镇处于城乡交界处,S镇缺乏收入来源,难以筹集到更多的资金,难以进行服务管理,仅靠政府的财政补贴,根本满足不了来穗务工者的管理和服务,资金不足不但成为S镇发展和发展的瓶颈,更是让来穗农民工享受不到公共服务的红利。在此背景下,S镇要做好来穗农民工的服务管理工作也很难。不仅是基层管理部门的资金保障不够,而且来穗农民工的基层管理团队经费也未列入政府的预算范围,很难吸引到S镇来穗农民工的专业管理人才。三、广州市S镇来穗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一)基层服务组织的服务意识薄弱当前,S镇来穗农民工的服务工作,以公安机关为主,计生、城管、教育、民政等部门共同配合,对来穗农民工进行服务。大部分企业采取的是被动的、非主动的、服务的。对来穗农民工的新管理理念,强调“打击”而忽视“服务”的管理理念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要。来穗农民工管理机构长期以来对来穗农民工存在着歧视,过分相信来穗农民工会对流动人口资源造成压力,影响社会稳定,把城市的不稳定和治安问题归咎于来穗打工的不利影响,甚至把流动人口视作下等人而被边缘化,忽视来穗农民工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的努力。所以,来穗农民工在S镇的服务工作中,来穗农民工是未来农民工的主要监管对象,而非应当服务的对象。所以,来穗农民工的服务管理机构过分重视对农民工的预防与控制,甚至采取了以治安管理和整治措施的手段来穗农民工。目前尚未认识到,要把服务与管理结合起来,更好地为来穗农民工提供优质的服务,是其工作的根本要求。各级政府来穗农民工管理机构要重视来穗农民工的权益,不要把精力集中于收费、种类繁多的罚款上,而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服务和管理。(二)社会资源的开发和合作不足目前,协调步伐的不协调已成为我国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的一大弊端,许多政策的执行都存在着“停滞”的情况,致使相关政策难以落实,甚至造成与政策制定目的背道而驰的社会效果,从而降低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从而影响了社会的和谐。来穗农民工的服务管理也是我国社会治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有:一是行政力量的分散。由于国家和省级没有设立来穗农民工工作的专门管理机构,广州市S镇来穗农民工的服务和管理工作也在发改、财政、公安、司法、卫计、人社、工商、税务、教育、城管、住建等行政主管部门手中,各区、各街(镇)属地政府的权力相对较小。长期以来,由于缺少“一盘棋”的思路,没有科学的规划,造成了政出多门、条块分割、资源分散等问题,使得来穗农民工对城市没有归属感,不自觉地配合管理,容易在城市中形成边缘化、民族对立、引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安定,从而造成了管理的被动。二是行政权力和责任的不统一。目前,广州市S镇来穗农民工的服务管理仍停留在“以条为主”的状态,“条强块弱”的局面。来穗农民工的服务管理职责常常是“属地管理”,导致了权责不统一,对来穗农民工的服务管理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造成的直接影响是:政府的命令不通畅、指导不力、效率低下。同时,由于责任监管不力,来穗农民工服务管理条条条条、条块关系不畅通,部分部门还存在权力不放、有利就争、有责就推的问题,没有建立高效的部门互相联动、部门与属地互相联动的机制,管理措施得不到有效落实。(三)顶层设计不完善,协同管理有待加强要实现协同治理,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规范,这是维持一个社会秩序的一个重要条件。政府作为社会的先行者,应该在制定社会规范的过程中起到引导的作用,完善制度的顶层设计,制定专门的、系统的、规范的社会政策、法律法规,为社会的协调管理打下法律基础,为社会的协调管理提供法律依据。广东省近10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来穗农民工服务管理的政策、法规,但总体上存在着分散、体系不健全、配套不健全、缺少可操作性等问题。广州市的立法体系存在着先天缺陷和滞后,缺少对来穗农民工进行社会管理的激励机制,也没有有效地激发来穗农民工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大地影响了广州市S镇来穗农民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和成效。在新形势的发展和变迁中,许多规章制度与政策都与实际情况不符,有些内容已陈旧,有些地方在居住证、公共服务、外来务工者融入等方面尚有“空白”,急需制定新的政策、条例。另外,广州市S镇来穗农民工服务管理的政策、法规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规划,目前的政策、法规大多是由行业主管部门自己制订的,因为部门的利益和工作视角的差异,经常会产生交叉、不统一等问题,缺少可操作性,使基层在实际操作中不知所措。(四)政府扶持资金有限,缺乏持续稳定的经费来源来穗农民工的进城行为表现出了明显的利益驱动特征,他们认为城市生活水平和发展空间要比老家好,并受到城市配套设施完善的利益拉扯,从乡村流向城市。因此,就业、收入、社会保障、发展空间等问题,已成为来穗农民工在融入本地社会时首要考量的因素。当前,来穗农民工很难适应主流经济结构,实现经济立足的原因有:一是政府没有给予来穗农民工经济上的支持。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支付的主体是流动地,而农村劳动力的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投资则主要由流动地政府承担,因此,流动地政府面临着巨大的财政压力。按照这个计算,广州政府承担了来穗农民工75.9%的费用,来穗农民工的进城费用由中央和省承担11.9%,来穗农民工的基本公共服务费用为7.2%。广州市S镇来穗农民工“市民化”给当地财政带来了很大的负担,目前的费用分摊比例有待进一步优化,导致了当地政府在外来务工者身上的投资积极性不高、支持力度相对薄弱。二是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使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出现了困难。广州市目前制定的有关公共服务、社会福利、资源配置等政策和法规,大部分都是以户口为基础,而不是把未来穗农民工纳入其中。大量来穗农民工涌入广州市S镇,使公共资源分配瞬间紧张,供求矛盾更加突出,使来穗农民工不能享有和当地居民一样的基本公共服务。随著父母入穗多年,新生代农民工已逐渐成为都市流动人口的主要群体,他们有文化、有激情、有思想、有社会期望,他们的诉求也由原来的「下层」到「立足广州、融入广州」,对创业发展、改善生活、提升技能、文化融入、积分入户、子女教育、就业、住房、医疗、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的需求与期望值持续攀升。即便是广州市,财力相对雄厚,但仍不能完全满足流动人口对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根据广州2020年城市劳动力成本测算,1位来穗农民工可享受到和当地居民一样的市民化服务,费用大约为20万元,其中包括教育投入、社保补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企业运行成本;个人生活成本。广州市来穗农民工1330.9600人次基本公共服务,总投资达1.86万亿元,占广州市现有财政年度总可支配收入的13.6倍左右,而城市公共资源和政府资金无法满足所有来穗流动人口的需要。尽管近几年广州市政府出台了大量的政策和支持措施,但是在现有的公共资源配置上,与外来农民工的期望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四、广州市S镇来穗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存在问题的改善对策(一)完善基层服务组织,提高服务质量法律既是人的行为准则,又是管理体系和制度的基石,又是协调各方利益的纽带。为此,必须健全现有的有关法律、法规,并对来穗农民工进行新的管理,比如《人口信息登记法》、《社会福利法》等,对来穗农民工进行法律制度建设。针对广州市S镇当前存在的来穗农民工管理体制不完善,加强来穗农民工的管理和服务,健全来穗农民工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协调机制和运行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推动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联动、业务协同,是非常紧迫的。建议各乡镇街道也要设立一个统一的来穗农民工管理服务机构,健全来穗农民工社会保障服务,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信息互通、覆盖全社会的来穗务工人员管理服务网络体系。加快来穗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来穗农民工的管理机制,健全来穗农民工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对S镇来穗农民工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科学配置S镇来穗农民工管理职能,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深化“管理即服务”,加强对S镇来穗农民工的服务功能,促进S镇来穗农民工管理功能的科学配置。(二)加大政府引导,提升社会团体参与度逐步改善中央和地方政府对流动人口的公共财政配置关系,为有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必要的支持,防止存在“只有政策而不支持”的现象。市、区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公共管理的投入,实行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逐步提高各级财政投入的管理和服务比重。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对社区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对现有的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出现了瓶颈。为此,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农村地区财政的支持,确保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服务和资金的落实。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在基层医疗、文化教育、区县建设等方面,要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促进基层经济发展,提高财政收入。各级财政要在年度预算内作出预算内的安排,并制定经费的分配机制,努力提高对基层公共事业的财政投入。同时,建立起每年增加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使其能够迅速发展,如文化教育、住房保障、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从而加快区域内基本公共服务的均衡。(三)创新务工人员管理理念,提升服务水平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全社会形成合力,并且政府和社会力量相互合作和相互监督,同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鼓励他们参与到社会管理中来,形成内外关外,共同治理,共建和谐社会。一切以人民利益为先,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群众路线,以解决来穗农民工的基本民生问题,为弱势群体、困难群体提供帮助,掌握他们的生存与发展情况。将群众满意作为社会治理创新的出发点和归宿,将管理融入到服务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力求做到管理和服务的统一,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应享权益。(四)拓宽服务经费的来源渠道,开源节流单靠各地政府的财政支持,根本不足以满足大量来穗农民工的日常管理和服务。所以,要加强对来穗农民工的管理,要有社会组织、非营利组织和公益组织的参与。比如,动员民间非营利性机构的投资、社会公益基金的捐款、工厂和企业的捐款等。很明显,光靠政府的钱是不行的,要积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来穗工作,这是一股很有潜力的力量,但还没有完全开发出来。同时,要放宽对社会团体、具有资质的企业等投资项目的准入条件,创新公共服务模式,使政府的一些公共服务功能由社会团体来完成。政府只要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鼓励各种组织、慈善组织、基金会等民间组织和民间组织等,共同投资于公益事业,提高公共物品的效用,从而达到开源节流的目的。引进以市场为导向的专业组织和服务,例如S镇的医疗门诊、老年人服务中心、技能培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