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沪科版选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4年沪科版选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4年沪科版选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4年沪科版选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4年沪科版选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沪科版选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372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范仲淹在《鉴于诏条部东十事》中说:“官壅于天下,民困予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结合材料判断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是A.缓解国家财政危机,促使人民生活富裕B.缓解国家财政危机,富国强兵,维护北宋封建统治C.巩固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的统治D.适应士大夫呼吁改革的要求,巩固儒学的正统地位2、战国初期,李悝在魏国为相,他将无功而食禄者称为“淫民”,主张“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李悝此举A.终结了分封制度B.体现了“民本”思想C.顺应了时代潮流D.强化了“尚武”理念3、下列关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摧毁了德意志的封建势力B.有力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C.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D.促进了德意志民族文化的发展4、有一位君主在西方考察时,时而扮作水手,时而扮作木匠,总是在不停地做工。这位君主是A.彼得一世B.康熙大帝C.路易十四D.明治天皇5、1930年6月,中共中央制定了以夺取武汉为中心的全国中心城市起义及红军攻打中心城市的计划,并发出了“会师武汉,饮马长江”的号召。这属于A.符合国情的革命计划B.目光短浅的右倾思想C.脱离国情的盲目行动D.摸着石头过河的谨慎策略6、中国古代实行匠籍制度,规定凡有技艺的手工业者必须世代为官府服役,或定期轮番服役,不得转业。但到明清时期,逐渐趋向松弛,政府允许他们可以以银代役。政府所需的技术工人改为雇佣方式,按市场价格付给报酬。这表明A.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B.官营手工业逐渐被私营手工业完全取代C.雇佣方式逐渐盛行起来D.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了传统的经营方式7、“1926年的时候,国民党突然变得强大起来,它不仅办起了军校,还打败陈炯明,基本上统一了两广地区。”这主要是由于当时A.国民党凝聚了主要革命力量B.北伐战争取得了重大胜利C.国民党得到了英美国家支持D.军阀混战提供了发展契机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1题,共2分)8、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完善。

(1)确立:公元前6世纪末;____________________改革促成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

(2)发展和完善:公元前5世纪,__________________改革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空前繁荣。评卷人得分三、材料分析题(共5题,共10分)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五条誓文》中明确载有“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破旧有之陋习,立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等内容,表明了尊重公议舆论;文明开化、开国进取的基本国策。政府继而公布了“政体书”,其要点是将国家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采取三权分立制等,模仿近代政治的形式。另外,规定高级官吏每隔4年由互选而交替,致力于将公议舆论体现于制度上。沿着这条路线,经由1869年的奉还版籍、1871年的废藩置县,完成了国内的政治统一。同时,也进行了社会制度方面的改革,取消了封建的等级身份制和主从关系,原则上成为四民平等的社会,确立了趋向近代国民国家的体制。

——摘编自崔世广《明治维新的思想历程刍论》(1)结合材料中《五条誓文》的内容;简要评价其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明治维新在政治体制上进行改革的表现。

(3)明治维新后,日本“模仿近代政治的形式”最终确立了怎样的政体形式?具有怎样的突出特点?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史学界一般认为:“中华文化圈”是指受中华文明影响;具有中华文化特征的区域性文化体系。从空间上看,“中华文化圈”以中国本土为中心,波及东亚乃至更远的范围;从内容上看,其要素包括汉字;儒教、典章制度、科技和中国式的宗教(如中国化的佛教)等方面;从时间上看,“中华文化圈”的整体格局是在隋唐时期形成的,因而也称为“唐文化圈”。

材料二有的日本学者认为:“唐文化圈”的形成是因为“构成国家的主要民族;采用军事的;政治的和文化的种种形式,对领域外的其他民族国家,建立一种君臣关系。”

材料三我国学者认为:“唐文化圈”的形成是因为“先进的文化国;以其特有的文化吸引着周边国家。这里既包含着先进国家向后进的周边国家传播文化,又有落后的周边国家对先进文化的向心力,这种向心力的产生,不是由于采用军事的;政策的高压手段,而是由于彼此之间的文化的明显差距。唐王朝的强大和文化的隆盛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周边各国的统治者和人民,他们为缩短与唐王朝文化上的差距,不遗余力地把唐文化吸入本国,并结合本国特点,有选择地加以消化和吸收。”

请回答:

(1)上述两种关于“唐文化圈”成因的观点;其核心区别在哪里?

(2)你认为哪种观点正确?结合当时东亚最典型的一个国家的史实加以说明。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世纪以前,英国警察事务长期由地方教区和城镇管辖。1829年,当时任内务大臣的皮尔提出《都市警察法》,建立都市警察。由内阁大臣负责管理主管全国治安的内务部。1838年王室委员会开始调查在各郡如何建立一支有效的警察力量。1839年在宪章运动高潮时,内务部授权四季法庭法官在郡以下的各区建立一支临时警察,但是临时警察的首领需要内务大臣任命,从各郡征收的地方税中支付临时警察的开支。1869年到1870年,部分选区把警察力量和郡的警察力量统一起来。在在工人阶级的运动威胁政权时,当局甚至曾运用刚刚出现铁路网、无线电报等方式毫不留情地加以镇压。——摘编自沈汉、刘新成《英国议会政治史》

(1)根据材料及所学;概括英国警察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及所学,试评价英国警察制度改革12、【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改革我国教育体制的基础一环。我们要把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当作关系民族素质提高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一件大事,要用最大的努力,积极地、有步骤地予以实施。同时,还要努力发展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采取措施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鼓励他们终身从事教育事业。同时,对现有教师进行培训和考核,以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基础教育管理权属于地方。除大政方针和宏观规划由中央决定外,具体政策、制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对学校的领导、管理和检查,责任和权力都交给地方。除了国家拨款以外,地方财政收入要加大教育投入。鼓励单位、集体和个人捐资助学,但不得强道摊派。同时严格控制各方面向学校征收费用,减轻学校的经济负担。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改革我国教育体制的基础一环。我们要把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当作关系民族素质提高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一件大事,要用最大的努力,积极地、有步骤地予以实施。同时,还要努力发展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采取措施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鼓励他们终身从事教育事业。同时,对现有教师进行培训和考核,以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基础教育管理权属于地方。除大政方针和宏观规划由中央决定外,具体政策、制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对学校的领导、管理和检查,责任和权力都交给地方。除了国家拨款以外,地方财政收入要加大教育投入。鼓励单位、集体和个人捐资助学,但不得强道摊派。同时严格控制各方面向学校征收费用,减轻学校的经济负担。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85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85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和意义。——摘编自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贫民本身以及他们的妻子儿女事实上都成为富人的奴隶;他们被称为保护民和六一汉,如果他们交不起地租,那么他们自身和他们的子女便要被捕,所有借款都用债务人的人身为担保,这样的习惯一直流行到梭伦的时候才改变。当梭伦成为政事的领导者的时候。一举而永远地解放了人民。

——亚里士多德关于梭伦改革的论述。

材料二废除农奴制度;农民有人身自由和一般公民权,地主不能买卖和交换农民,农民有拥有财产;担任公职、进行诉讼和从事工商业的权利。在全部土地归地主所有的前提下。农民可以使用一定数量的份地,但必须向地主交纳赎金(这种赎金大大超过了土地的实际价格)。农民在签订赎买契约之前还要为地主服劳役或缴纳代役租。为管理改革后的农民,设置了地方贵族控制的村社和乡组织,并建立了监督农民的连环保制度。

——摘自《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的一般法令》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永远地解放了人民”的举措。据材料二概括法令实施后所带来的变化。(6分)

(2)据材料一、二,指出两次改革的不同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分析两次改革产生的积极影响。(10分)评卷人得分四、论述题(共4题,共12分)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人物的个性作用的发挥要以既定社会条件为舞台;不能造背经济必然性的客观规律,社会总趋势不会因此改变,在这个意义上,没有不可替代的人物及其个性作用:在承认这些的前提下,由承认具有不同个性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确实是不同甚至极其不相同的,在这个意义上,历史人物个性作用又有不可替代的性质。

——《试论历史人物的个性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概括并论证材料阐述的观点。(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思路清晰、表达通顺)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人物的个性作用的发挥要以既定社会条件为舞台;不能造背经济必然性的客观规律,社会总趋势不会因此改变,在这个意义上,没有不可替代的人物及其个性作用:在承认这些的前提下,由承认具有不同个性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确实是不同甚至极其不相同的,在这个意义上,历史人物个性作用又有不可替代的性质。

——《试论历史人物的个性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概括并论证材料阐述的观点。(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思路清晰、表达通顺)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人物的个性作用的发挥要以既定社会条件为舞台;不能造背经济必然性的客观规律,社会总趋势不会因此改变,在这个意义上,没有不可替代的人物及其个性作用:在承认这些的前提下,由承认具有不同个性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确实是不同甚至极其不相同的,在这个意义上,历史人物个性作用又有不可替代的性质。

——《试论历史人物的个性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概括并论证材料阐述的观点。(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思路清晰、表达通顺)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美国马汉的《海权论》认为;以贸易(指商品输出)立国的国家,必须控制海洋。夺取并保持制海权,特别是与国家利益和海外贸易有关的主要交通线上的制海权,是国家强盛和繁荣的主要因素。要夺取和保持制海权,必须具有占优势的海上实力,即强大的舰队和商船队以及发达的基地网。而在近代中国,两次鸦片战争惨败之后,经洋务派中坚力量推动,中国近代海军建设发展比较快,各方面都胜日本一筹。但李鸿章作为兴办近代海防的领军人物,仍坚持“守疆土,保和局”的海防战略。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清朝大败,这种失败,实际上是传统海防体系的全面崩溃。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海权与国家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定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3题,共21分)18、【历史一一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雍正登基后;即敕户部全面清查钱粮亏空,中央成立了会考府专门负责清查。雍正派他最信任的十三弟怡亲王允祥主管,告诫他“尔若不能清查,朕必另遣大臣;若大臣并不能清查,朕必亲自查出。”为了使赃官无处遁藏,雍正常常采用抄家的办法,让贪官退出赃银,归还国库,为避免贪官转移和隐匿赃物,往往对官衙和原籍宅第同时抄检。对已经离任的官吏,一样清查到底。在打击贪官污吏的同时,戒饬官吏要“以循良为楷模,以贪墨为鉴戒”,提出“操守清廉乃居官之大本。”对操守廉洁,秉公执政的官员予以提拔和重用。此外,他通过广布耳目;扩大使用密折制度等方式加强对各级官员的监督。他的这些措施相互补充,切中时弊,收到良好效果。故雍正一朝,吏治相对清廉.向来为史家所称道。

——摘编自黄云《简评雍正的吏治整顿》

(1)根据材料;概括雍正吏治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雍正吏治改革的影响19、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乾元元年(758);盐铁铸钱使第五琦初变盐法,就山海井灶近利之地,置盐院。游民业盐者为亭户,免杂徭。盗者论以法。及琦为诸州榷盐铁使,尽榷天下盐,斗加时价百钱而出之,为钱一百一十。

——《新唐书》

材料二。

刘委改革榷盐法;调整官营与私商;盐户的关系。在产盐乡“固旧监置吏”,收亭户之盐,转卖给商人经销。其余州县不设盐官,在较远州县设置“常平盐”,“官收厚利而人不知贵”。刘晏改革是以官商分利代替官方专利.促进了盐业的发展,大大增加了盐税收入。刘晏始榷盐时,盐利年收入40万缗,其后,达600万缗,“天下之赋,盐利过半”。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第五琦和刘晏所推行的榷盐法的不同之处。

不同之处:第五琦:官营专卖;官府专利:强行加价。

(2)根据材料二,说明刘晏改革榷盐法的意义。20、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主导的盟国军事占领当局推动日本进行改革,其主要指令和内容如下:。人权指令

释放政治犯;废除治安维持会;修改宪法

社会改革指令

解放妇女;支持工人运动;教育自由化、民主化;废

除压制性制度;经济机构民主化

经济改革指令

将财阀企业分割;限制地主对土地的占有

神道指令

国家与神道分离

开除公职指令

禁止旧议员参与选举

——摘编自《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后日本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推动日本改革的目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B【分析】【详解】

范仲淹和王安石都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表,他们所采取的改革措施都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故选B;A项中的使人民生活富裕、D项中的适应士大夫改革的要求都是以维护封建统治为根本出发点的,因此不是最佳选项,排除;北宋不是大一统的封建王朝,C错误。2、C【分析】【详解】

“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打击了贵族的特权,顺应了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潮流,故C项正确;李悝此举不是分封制终结的标志,排除A;材料与民本无关,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尚武”,排除D。3、A【分析】【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欧洲宗教改革冲击了宗教封建势力,并没有摧毁封建势力;故本题选A项。B;C、D不符合题意。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宗教改革·影响4、A【分析】【详解】

彼得一世为改变俄国落后局面,曾经亲自到西欧一些国家学习,材料所描绘的君主应该是彼得一世。5、C【分析】【详解】

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1930年6月,中共中央制定了以夺取武汉为中心的全国中心城市起义及红军攻打中心城市的计划,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当时中共中央的“左”倾错误,属于脱离国情的盲目行动,故C正确。这不属于符合国情的革命计划,故A错误。这属于“左”倾错误,不是目光短浅的右倾思想,故B错误。“左”倾错误不属于摸着石头过河的谨慎策略,故D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国共的十年对峙·“左”倾错误6、D【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中国古代实行匠籍制度到明清时期,逐渐趋向松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手工业传统的“匠籍制度”有所改变,故D项正确;资本主义萌芽的主要特征是雇佣关系,材料没有体现出雇佣关系,故AC项排除;官营手工业仍然存在,故B项错误。7、A【分析】根据材料可知;国民党变得强大是因为国民党与苏联和中共的合作,得到苏联的财力和其他方面的支持,兴办黄埔军校,故国民党凝聚了主要革命力量,排除C,A项正确。北伐战争发生在打败陈炯明,基本上统一两广地区之后,排除B。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军阀混战,而是强调国民党的强大主要是凝聚了主要革命力量,排除D。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关键信息“1926年的时候,国民党突然变得强大起来,它不仅办起了军校”,结合国共合作的史实,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正确答案。二、填空题(共1题,共2分)8、略

【分析】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改革划分十个地区部落取代过去的四个氏族部落,以五百人会议代替梭伦创立的四百人会议,创立十将军委员会和陶片放逐法,这些措施促成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改革使各级官职向广大公民开放,为贫苦公民参加政权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保证,这使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空前繁荣。故答案为“克利斯提尼、伯利克里”。【解析】克利斯提尼伯利克里三、材料分析题(共5题,共10分)9、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日本明治维新期间的政治改革;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评价《五条誓文》的历史作用;可以根据材料中的“表明了尊重公议舆论;文明开化、开国进取的基本国策”“模仿近代政治的形式”等信息,从向西方学习、走现代化道路的方向等方面来回答。

(2)明治维新在政治体制上进行改革的表现;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其要点是将国家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取消了封建的等级身份制和主从关系,原则上成为四民平等的社会”等信息,并结合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

(3)联系所学可知;日本“模仿近代政治的形式”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形式。其突出特点表现在天皇掌握国家主权;三权分立和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

【点睛】

《五条誓文》是天皇颁布的明治维新的施政纲领,内容包括建立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国家、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废除等级制度、学习西方的科技文化。《五条誓文》的内容虽然未能完全摆脱封建思想的影响,甚至还有一些军国主义色彩,但是却表现了新政府改革封建旧制度积极向西方学习的决心,明确了日本走现代化道路的方向。【解析】(1)《五条誓文》表现了改革封建旧制度和积极向西方学习的决心;明确了日本走现代化道路的方向。

(2)废藩置县;确立中央集权;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实行四民平等。

(3)政体:君主立宪制。

特点:天皇掌握国家主权;三权分立;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二“有的日本学者认为:‘唐文化圈’的形成是因为“构成国家的主要民族;采用军事的;政治的和文化的种种形式,对领域外的其他民族国家,建立一种君臣关系。”即可概括日本学者的观点;根据材料三“我国学者认为:‘唐文化圈’的形成是因为‘先进的文化国,以其特有的文化吸引着周边国家。这里既包含着先进国家向后进的周边国家传播文化,又有落后的周边国家对先进文化的向心力,这种向心力的产生,不是由于采用军事的、政策的高压手段,而是由于彼此之间的文化的明显差距。’”即可归纳我国学者的观点。两种观点的区别核心在于“唐文化圈”的形成是否是强制手段。

(2)解决本题要用学会用事实说话,表明态度,我认为我国学者的观点正确。关于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大批遣唐使自愿到中国学习及日本仿照中国的改革等方面思考作答。【解析】(1)日本学者认为“唐文化圈”的形成是因为唐帝国采取了军事;政治和文化上的强制手段;我国学者认为其形成根本是由于唐朝的先进文化对周边文化落后国家的吸引;而不是用强制的手段。

(2)我国学者的观点正确。最典型的国家就是日本,日本在唐朝先进文化的吸引下,主动向唐朝学习,如先后13次派遣唐使和留学生到长安考察学习;仿照唐朝制度实行大化改新;仿照唐都长安的建筑样式建筑都城;吸收汉字因素创作日本文字;社会生活及文化上崇尚唐风。11、略

【分析】【详解】

(1)特点:根据材料“1839年在宪章运动高潮时;内务部授权四季法庭法官在郡以下的各区建立一支临时警察”可知,警察制度改革与工人阶级斗争密切相关;根据材料“829年,当时任内务大臣的皮尔提出《都市警察法》,建立都市警察”可知,通过立法的方式推进;根据材料“在在工人阶级的运动威胁政权时,当局甚至曾运用刚刚出现铁路网;无线电报等方式毫不留情地加以镇压”可知,运用了工业革命的最新成果;根据材料“但是临时警察的首领需要内务大臣任命,从各郡征收的地方税中支付临时警察的开支”可知,权力由地方逐渐收归中央;根据材料“1838年王室委员会开始调查在各郡如何建立一支有效的警察力量”和警察制度改革进程可知,改革建立在充分调研基础上,逐步推进。

(2)评价:根据警察的职能分析,警察制度的改革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维护社会治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警察制度的改革有助于工业化的纵深发展;根据材料可知,警察制度改革主要是为了镇压工人运动,因此本质上强化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镇压工人运动,具有一定的反动性。【解析】(1)特点:与工人阶级斗争密切相关;通过立法的方式推进;运用了工业革命的最新成果;权力由地方逐渐收归中央;充分调研;逐步推进。

(2)评价: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维护社会治安;有助于工业化的纵深发展;本质上强化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镇压工人运动,具有一定的反动性。12、略

【分析】【详解】

(1)内容:根据材料“要用最大的努力;积极地;有步骤地予以实施。同时,还要努力发展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可知有步骤地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同时发展幼儿和特殊教育;根据材料“对现有教师进行培训和考核,以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可知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同时加强对师资的培训与考核;根据材料“除大政方针和宏观规划由中央决定外,具体政策、制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对学校的领导、管理和检查,责任和权力都交给地方”可知明确中央和地方发展基础教育的权力和责任;根据材料“除了国家拨款以外,地方财政收入要加大教育投入。鼓励单位、集体和个人捐资助学”可知加大教育投入,多方筹措资金等。

(2)背景:结合时间1985年可知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教育领域完成了拨乱反正;结合时代背景可知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结合国际形势可知世界科技和教育大发展;结合中国的实际可知中国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日益严重;结合党的政策可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十分重视教育等。

意义:根据材料“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改革我国教育体制的基础一环”可知教育体制改革是国内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促进了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材料“我们要把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当作关系民族素质提高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一件大事”可知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大大提高了公民的文化素养;为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提供人才保障;结合其历史影响可知本次改革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供了经验教训。【解析】(1)内容:有步骤地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同时发展幼儿和特殊教育;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同时加强对师资的培训与考核;明确中央和地方发展基础教育的权力和责任;加大教育投入,多方筹措资金等。

(2)背景: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教育领域完成了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经济建设快速发展;世界科技和教育大发展;中国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日益严重;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十分重视教育等。

意义:教育体制改革是国内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促进了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大大提高了公民的文化素养;为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提供人才保障;本次改革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供了经验教训。13、略

【分析】试题分析:

(1)联系梭伦改革的内容可知;梭伦“一举而永远地解放了人民”指的是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1861年颁布的《二·一九法令》废除了农奴制度,农民有人身自由和一般公民权,地主不能买卖和交换农民,农民有拥有财产;担任公职、进行诉讼和从事工商业的权利。在全部土地归地主所有的前提下,农民可以使用一定数量的份地,但必须向地主交纳赎金。

(2)第一小问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考生可以从改革针对的对象、改革的性质、改革的程度等方面对这两场改革作出比较。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1861年改革使俄国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性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过渡,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梭伦改革•梭伦改革的内容、性质、影响;历史上重大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性质、影响【解析】(1)表现: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2分)

变化:农奴变成农民;获得人身自由和基本的公民权;农民可以拥有份地。(4分)

(2)不同点:梭伦改革针对的是债务平民;而俄国农奴制改革针对的是农奴;梭伦改革是奴隶制性质的改革,而俄国农奴制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梭伦改革彻底,而俄国农奴制改革较不彻底。(6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

影响:梭伦改革扩大了公民群体,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俄国农奴制改革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推动了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4分)四、论述题(共4题,共12分)14、略

【分析】【详解】

本题属于开放题型,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依据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依据材料和所学对于提出的观点进行阐释。本小问,首先依据材料“承认具有不同个性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确实是不同甚至极其不相同的”的信息可以概括出观点是历史人物的个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阐述结合商鞅变法的背景、影响解答即可。【解析】观点:历史人物的个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

阐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导致各国进行改革,锲而不舍、不畏强权、主张严刑峻法的商鞅顺应时势,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富国强兵的改革,促使秦国实力增强,迅速崛起,为秦国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15、略

【分析】【详解】

本题属于开放题型,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依据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依据材料和所学对于提出的观点进行阐释。本小问,首先依据材料“承认具有不同个性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确实是不同甚至极其不相同的”的信息可以概括出观点是历史人物的个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阐述结合商鞅变法的背景、影响解答即可。【解析】观点:历史人物的个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

阐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导致各国进行改革,锲而不舍、不畏强权、主张严刑峻法的商鞅顺应时势,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富国强兵的改革,促使秦国实力增强,迅速崛起,为秦国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16、略

【分析】【详解】

本题属于开放题型,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依据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依据材料和所学对于提出的观点进行阐释。本小问,首先依据材料“承认具有不同个性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确实是不同甚至极其不相同的”的信息可以概括出观点是历史人物的个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阐述结合商鞅变法的背景、影响解答即可。【解析】观点:历史人物的个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

阐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导致各国进行改革,锲而不舍、不畏强权、主张严刑峻法的商鞅顺应时势,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富国强兵的改革,促使秦国实力增强,迅速崛起,为秦国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17、略

【分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海权与世界强国”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定题进行简要阐述。据材料“夺取并保持制海权,特别是与国家利益和海外贸易有关的主要交通线上的制海权,是国家强盛和繁荣的主要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定题进行简要阐述。例如,论题:英国海上霸权的确立。阐述:新航路开辟以后,英国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积极进行殖民扩张。1588年,英国海军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奠定了英国海上霸权的基石。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遭到了荷兰的强烈反对,双方爆发了三次战争,结果荷兰战败。接着,英国又同法国展开了激烈的争夺。18世纪中期,英国打败法国。英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在亚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都建立了殖民地,逐步建立起“日不落”的殖民帝国。直到20世纪它还保持着这种海上霸主的地位。【解析】示例一:

论题:对海防的重视。海防力量的强大。有利于推动国家的发展和强大。

论证:新航路开辟后;荷兰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进入大发展时期。荷兰的造船业非常发达,商船数超过欧洲其他国家的总和,荷兰人因此有“海上马车夫”之称。成千上万的荷兰商船贩运着世界各地的商品。为荷兰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在荷兰政府支持下,一些资金雄厚的大商人成立了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积极参与殖民争夺。很快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在南北美洲;非洲、印度、东南亚一带夺取了广阔的殖民地。

同样;新航路开辟以后,美国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积极进行殖民扩张。1588年,英国海军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奠定了英国海上霸权的基石。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遭到了荷兰的强烈反对。双方爆发了三次战争结果荷兰战败。接着,英国又同法国展开了激烈的争夺。18世纪中期,英国打败法国。英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在亚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建立了广阔的殖民地,逐步建立起“日不落”的殖民帝国。直到20世纪它还保持着这种海上霸主的地位。

俄国沙皇彼得一世1682年登基时;俄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内陆国家,没有出海口,更没有海军。彼得亲政后,下决心改变这种状况,他一方面在国内进行全面改革,向西方学习;另一方面与强邻奥斯曼帝国和瑞典争夺出海口,并在这个过程中建立了俄国海军。他亲自制定《海军条令》.他又亲自指挥和参加了同瑞典进行的长达21年的北方战争,终于在1721年为自己的国家争夺到了自由出入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使俄国有能力去参加更加广大的世界竞争,从此俄国正式成为欧洲列强之一。

日本明治维新后;天皇下沼,要“开拓万里之波涛,布国威于四方”。天皇政府把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作为当务之急。天皇对海军的事务经常事必躬亲。日本不断扩充海军。并对外扩张,这样日本通过甲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