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沪教新版九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草酸钠(Na2C2O4)可用于增加鱼塘内氧气含量,有关草酸钠的说法正确的是()A.Na2C2O4属于氧化物B.Na2C2O4中含有2个CO2分子C.Na2C2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4D.Na2C2O4由一种金属和两种非金属组成2、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3、下面关于“2”的含义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Zn2+中的“2+”表示锌粒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B.2NO中的“2”表示2个一氧化氮分子C.H2SO4中的“2”表示一个硫酸分子中含有2个氢元素D.Al2(O4)3中化学式上方的“-2”表示3个硫酸根的化合价为一2价4、在化学世界里没有生命的阿拉伯数字也变得鲜活起来,它们在不同的位置表示着不同的含义rm{.}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rm{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rm{(}rm{)}A.rm{Mg^{2+}}一个镁离子带rm{2}个单位正电荷B.rm{CO_{2}}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氧原子C.rm{2H}rm{2}个氢元素D.rm{overset{+2}{CaO}}氧化钙的化合价为rm{+2}价5、在下列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菠萝榨汁B.海水晒盐C.谷物酿酒D.矿石粉碎6、芯片是电脑;智能家电的核心部件;它是以高纯度的单质硅(Si)为材料制成的.硅及其氧化物能发生如下反应:
①Si+O2SiO2②SiO2+Na2CO3Na2SiO3+CO2↑
③SiO2+2CSi+2CO↑④Si+2NaOH+H2O═Na2SiO3+2H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③属于置换反应B.上述反应中生成了三种可燃性气体C.硅不属于金属材料D.Si和Si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7、下列课题侧重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是()A.手机漫游功能的开发B.“禽流感”传播途径的调查C.“神七”飞船从地球轨道转到月球轨道D.新型药用分子的研制8、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大理石B.洁净的钢铁C.水煤气D.甲烷9、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铁丝生锈后产生一种黑色固体B.硫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加热“铜绿”时,绿色固体会变成黑色,管壁出现小水珠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会发出白光,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10、下列表示水分子的图示为()A.B.C.D.11、通过分析下列各组对比实验观察到的正常现象,能得到相应结论的是12、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恢复到原来的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的质量减少B.溶液的质量不变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D.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增大13、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rm{篓Mg}rm{8}rm{2}rm{40}rm{5}反应后质量rm{篓Mg}待测rm{24}rm{8}rm{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m{(}rm{)}A.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B.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rm{11}rm{9}C.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rm{1}rm{4}D.反应后甲的质量为rm{0}14、实验室用食盐制纯碱操作步骤是:rm{(1)}向浓氨水中加入足量食盐晶体,制取饱和氨盐水;rm{(2)}向饱和氨盐水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气体至有大量晶体析出;rm{(3)}将操作rm{(2)}中产生的晶体过滤出来;rm{(4)}将滤纸上的晶体转移至坩埚中,加热至不再有水蒸气产生,所得固体即为碳酸钠rm{.}对上述信息的有关理解中,不正确的是rm{(}rm{)}A.用食盐制纯碱还需要含碳元素的物质B.氨盐水比食盐水更易吸收二氧化碳C.室温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铵的溶解度小,故先结晶析出D.在氨盐水中如果没有未溶解的食盐晶体存在,说明溶液一定不饱和15、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其中分析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没有变化。
B.反应的本质是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
C.反应中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例是1:1:1:1
D.此反应时分解反应。
16、818O是一种含8个质子和10个中子的氧原子;它与普通氧原子有相同的质子数,化学性质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符号上方的数字是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B.普通氧原子可表示为816O
C.由818O构成的分子不能支持燃烧。
D.普通氧原子中含有10个中子。
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7、节假日双休日;去野炊实为一大快事.然而,在野炊的情趣中,如果遇到下面一些问题,你该如何处理?
(1)对野炊有经验的人会告诉你,餐具最好是导热性好,不易破碎的材料制的,如果你准备去野炊,你会选择____材料制成的餐具(填字母).
A;金属B、陶瓷C、无所谓。
若是不小心被蚊虫叮咬(蚊虫能分泌蚁酸),可用下列物质之一涂抹以减轻疼痛,该物质是____(填字母).
A;食醋(pH<7)B、食盐水(pH=7)C、肥皂水(pH>7)
(2)野炊食谱如下:主食:馒头配菜:红烧肉、豆腐汤、牛肉干.主食和配菜中主要含蛋白质、____、油脂、无机盐和水等营养素,从营养角度来看,你认为食谱还应添加____.(填字母)
A;炒鸡蛋B、牛奶C、黄瓜D、烤野兔。
(3)在引燃细枯枝后,如果迅速往“灶”里塞满枯枝,结果反而燃烧不旺,并产生很大浓烟,说明物质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
(4)野炊结束后,你打算如何将篝火弄灭?____(填一种方法即可).18、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原子序数是12的元素符号为____.
(2)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的元素属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F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
(3)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填字母)
A.核电荷数不同B.相对原子质量不同C.中子数不同。
(4)为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X=____;该元素的粒子符号是____.19、向装有等量水的A、B、C烧杯中分别加入10g、25g、25gNaNO3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
(1)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填序号);
(2)图二中表示NaNO3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填“甲”或“乙”);
(3)由图二分析:当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时,可用____方法得到较纯净的甲固体.20、由以下选项供你选择;A:水银B:水蒸气C:氨气D:氯气E:氢氧化钙.请你选择合适的选项,填入下列空格中.(要求与所给出的物质属于同一类别的物质)
(1)氮气、氢气、氧气____
(2)二氧化碳三氧化硫五氧化二磷____
(3)铁、铜、银____.21、下面是实验室中经常用到的实验仪器;请按照题目的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B____,C____.
(2)在初中化学中学过的可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有:过滤;加热、分馏、蒸发等.为了达到下列实验目的;请选择适当的方法,将所需的实验仪器的编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并补充还缺少的仪器的名称.
①模仿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食盐____.缺少的仪器名称是____.
②50mL硫酸铜溶液中加入50mL氢氧化钠溶液后分离出氢氧化铜____.缺少的仪器名称是____.22、(1)用化学符号表示:①3个硫原子;②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③2个碳酸根离子____。(2)下图是X、Y、Z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①物质Z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A.升高B.降低C.不改变②在的温度范围里,物质X的溶解度大于物质Z的溶解度。③将X、Y、Z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由t1℃升温到t2℃(溶剂量不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的是____(选填“X”、“Y”、“Z”)。23、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t1℃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____(填“饱和”还是“不饱和”),溶液质量是____g,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
(2)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小关系是____.24、已知rm{20隆忙}时,rm{100g}水中最多溶解rm{36g}氯化钠.
rm{(1)20隆忙}时,将rm{30g}氯化钠放入rm{100g}水中全部溶解,此时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rm{g.}
rm{(2)}再向上述溶液中加人rm{6g}氯化钠,恰好全部溶解,则原来的溶液为______rm{(}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rm{)}此时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rm{g.}
rm{(3)}再向上述溶液中加入rm{6g}氯化钠,所加氯化钠______rm{(}填“能”或“不能”rm{)}溶解,此时所得溶液为______rm{(}“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rm{)}.25、某工厂现有含少量铁屑的铜屑废料.某校九(5)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从中回收铜;他依据“绿色化学”的思想设计了两种方案:
方案Ⅰ(物理方法):将磁铁接触铁屑和铜屑混合物;铜和铁分别得到回收。
方案Ⅱ(化学方法):过程如下:
①操作A的名称是____,完成该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和____;
②B可能为____;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
③确定给铁屑和铜屑加入的B已经过量的方法有:____.
④该方案体现绿色化学的思想有:铜得到了回收,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1题,共3分)26、50克10%的蔗糖水中加入100克10%的蔗糖水,可以得到150克20%的蔗糖水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探究题(共4题,共28分)27、以下是关于硫酸亚铁晶体(FeSO4•xH2O)热分解产物的研究。
【查阅资料】
(1)亚铁离子遇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易被氧化成铁离子;
(2)硫酸亚铁晶体加热会失去结晶水;高温会继续分解产生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3)SO2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进行实验】
图1为某兴趣小组同学称取a克硫酸亚铁晶体样品高温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对所得产物进行探究,并通过称量装置B质量测出x的值.
图2某实验室利用SDTQ600热分析仪对硫酸亚铁晶体(FeSO4•xH2O)进行热分解;获得相关数据,绘制成固体质量--分解温度的关系图.
(1)硫酸亚铁晶体完全分解后装置A中红棕色固体,放入足量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得到黄色溶液,则该红棕色固体为______;根据______(填实验现象)可知反应生成SO2.
实验中持续通入氮气。
(2)实验中如果不持续通入氮气对x值的测量有何影响,为什么?______.
(3)小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从理论上分析得出硫酸亚铁晶体分解还生成另一物质SO3,请结合分子和原子的角度回答小明的判断理由______.28、用如图所示的三组实验来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rm{垄脵}在实验一中;将一瓶二氧化碳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小烧杯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由此可以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是______。
rm{垄脷}实验二中,向集满rm{CO_{2}}的试管内倒入约占试管容积三分之一的澄清石灰水,旋紧胶塞,持续振荡一定时间,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充分振荡后,试管内压强______试管外压强rm{(}填“rm{>}”或“rm{=}”或“rm{<}”rm{)}
rm{垄脹}实验三中加入石蕊试液的目的是______,然后向其中一支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变______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本实验中用两只试管的目的是______。29、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没有明显现象;为证明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小颖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rm{(1)}小颖同学通过图一所示的实验;证明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她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rm{(2)}氢氧化钠是实验室常用药品,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rm{(}填序号rm{)}.
A.称量:可将rm{NaOH}固体直接放在天平左边托盘的纸上进行称量。
B.溶解:rm{NaOH}固体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热;溶解时需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C.应急:先用大量水冲洗皮肤上的rm{NaOH}溶液,再涂上rm{3%隆芦5%}稀盐酸溶液。
D.保存:rm{NaOH}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rm{CO_{2}}应密封保存。
rm{(3)}溶液的rm{pH}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二所示,图中rm{A}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rm{(}写化学式rm{)}
rm{(4)}根据图示信息,当溶液恰好为中性时,求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rm{.(}不计滴加的酚酞试液质量,计算精确到rm{0.01g)}30、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玻璃管中装的是细铜丝。rm{(}已知:铜rm{+}氧气rm{overset{{录脫脠脠}}{rightarrow}}氧化铜,氧化铜是固体rm{overset{{录脫脠脠}}{
rightarrow}}
rm{)}若加热前,两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有rm{(1)}空气,停止加热冷却到室温后;理论上密闭容器中剩余的气体的体积为______rm{30mL}由此证明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
rm{mL}不同的同学在做上述实验时结果差别较大,甲同学最后剩余气体rm{(2)}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rm{26mL}______;rm{垄脵}______。
rm{垄脷}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为:产生______色火焰;放热,生成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rm{(3)}该实验能否将铜丝换成硫粉?______为什么?______。rm{(4)}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C【分析】【分析】A.根据氧化物的定义分析;
B.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D.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解析】【解答】解:A.解:A、氧化物首先是由两种元素组成,草酸钙(Na2C2O4)中含有钠;碳、氧三种元素;故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B.Na2C2O4中是由钠离子和草酸根离子构成的;故错误;
C.Na2C2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3×2+12×2+16×4=134;故正确;
D.Na2C2O4是由钠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其中有一种金属元素,两种非金属元素,不含金属单质,故错误.
故选C.2、C【分析】【解答】解: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是水;不是固体,没有白烟;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浓浓的白烟,而不是发出蓝紫色火焰;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而在空气中不易燃烧.
故选C.
【分析】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火焰为淡蓝色,没有白烟生成,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有大量白烟没有火焰,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但是铁丝在空气中不易燃烧.3、B【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A、Zn2+中的“2+”表示一个锌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错误;
B;2NO中的“2”表示2个一氧化氮分子;正确;
C、H2SO4中的“2”表示一个硫酸分子含有2个氢原子;错误;
D、Al2(O4)3中上方的“-2”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错误;
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4、A【分析】解:rm{A}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可知rm{Mg^{2+}}中数字rm{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rm{2}个单位正电荷;故A正确;
B、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可知rm{CO_{2}}中数字rm{2}表示rm{1}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rm{2}个氧原子;故B错误;
C、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rm{2H}中数字rm{2}表示rm{2}个氢原子;故C错误;
D;根据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
故选:rm{A}.
A;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进行解答;
B;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进行解答;
C;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进行解答;
D;根据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进行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标在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解析】rm{A}5、C【分析】【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A.西瓜榨汁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海水晒盐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谷物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石头粉碎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解析】rm{C}6、B【分析】【分析】A;根据反应物及生成物的特点判断反应类型;
B;根据一氧化碳、氢气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进行分析;
C;根据硅属于非金属材料进行分析;
D、根据硅和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解析】【解答】解:A;③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置换反应;故A正确;
B;一氧化碳、氢气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故B错误;
C;硅属于非金属材料;故C正确;
D、Si和氧气在加热条件下会生成二氧化硅,SiO2和碳在高温条件下会生成硅;故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故D正确.
故选:B.7、D【分析】【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所以化学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除了“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外的所有方面.【解析】【解答】解: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A;手机漫游功能的开发属于程序开发研究的范畴;不是化学学科侧重的研究领域;
B;“禽流感”传播途径的调查属于生物医学研究的范畴;不是化学学科侧重的研究领域;
C;“神七”飞船从地球轨道转到月球轨道属于天体物理研究的范畴;不是化学学科侧重的研究领域;
D;新型药用分子的研制属于变化规律及组成的范畴;侧重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
故选:D.8、D【分析】【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解析】【解答】解:A;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钢属于铁的合金;合金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水煤气是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甲烷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D9、C【分析】【分析】A;根据铁丝生锈后铁锈的颜色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加热铜锈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析】【解答】解:A;铁丝生锈后产生一种红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C;“铜绿”是碱式碳酸铜的俗称;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加热“铜绿”时,会观察到绿色固体会变成黑色,管壁出现小水珠,故选项说法正确.
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10、BD【分析】【分析】根据水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据此解答.【解析】【解答】解: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观察微观粒子的模型,B和D都符合,故选BD.11、AC【分析】试题分析:A选项可以达到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空气;B选项不能得到燃烧需要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而能得到燃烧需要氧气;C选项能得到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的结论;D选项不能得到铁生锈需要氧气和水的结论.所以答案选择AC.考点:人呼出的气体中CO2的含量与空气中的比较;燃烧条件、分子的特征、铁生锈的探究【解析】【答案】AC12、AC【分析】【分析】虽然生石灰遇水会放出大量热而使饱和溶液温度升高,但题中明确“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因此在分析本问题时不需要考虑温度对溶液的影响;由于氧化钙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易被误解为增加了溶液中的溶质,其实,由于氧化钙反应消耗了饱和溶液中的水,而使饱和溶液因减少溶剂水而析出固体,饱和溶液的溶质、溶剂质量同时减少,溶液仍为饱和溶液.【解析】【解答】解:A;由于氧化钙与饱和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而使溶液因此减少了水;饱和溶液的溶剂减少会造成溶质析出;溶液的溶质、溶剂都在减少,溶液的质量也在减少;故A正确;
B;根据选项A的分析;溶液的质量减少而非不变;故B不正确;
C;饱和溶液随溶剂水的减少;溶质相应析出,变化后的溶液仍为饱和溶液,且溶液温度没有改变,根据相同温度下的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C正确;
D;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只受温度的影响;由于溶液的温度不变,因此,溶质的溶解度也不变;故D不正确;
故选AC.13、CD【分析】解:rm{A}甲rm{+}丙rm{隆煤}乙rm{+}丁,rm{8g}甲和rm{32g}丙恰好反应生成rm{22g}乙和rm{18g}丁;该反应可能是置换反应;也可能不是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B、乙和丁的质量比一定为rm{11}rm{9}但是相对分子质量比不一定是rm{11}rm{9}故选项错误;
C、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rm{=8}rm{32=1}rm{4}故选项正确;
D、rm{8}克甲恰好完全反应,因此反应后甲的质量为rm{0}故选项正确;
故选CD.
本题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其内容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rm{.}在本题中,根据表格信息可知:甲rm{+}丙rm{隆煤}乙rm{+}丁,rm{8g}甲和rm{32g}丙恰好反应生成rm{22g}乙和rm{18g}丁;该反应可能是置换反应,也可能不是置换反应;乙和丁的质量比一定为rm{11}rm{9}但是相对分子质量比不一定是rm{11}rm{9}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rm{=8}rm{32=1}rm{4}rm{8}克甲恰好完全反应,因此反应后甲的质量为rm{0}.
本考点是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考题在中考中经常出现,要抓住要点:五个一定不变,一个一定变rm{.}本考点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题中.【解析】rm{CD}14、BD【分析】解:rm{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生成碳酸钠说明反应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的物质;故对。
B;氨盐水显碱性;与二氧化碳能反应所以比食盐水更易吸收二氧化碳;故错。
C;室温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铵的溶解度小很多;所以碳酸氢钠先结晶析出;故对。
D;是否饱和应看是否还能继续溶解氯化钠;无氯化钠晶体溶液不一定不饱和;故错。
故选:rm{B}rm{D}.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生成碳酸钠说明反应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的物质;
B;氨盐水显碱性;与二氧化碳能反应所以比食盐水更易吸收二氧化碳;
C;室温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铵的溶解度小很多;所以碳酸氢钠先结晶析出;
D;是否饱和应看是否还能继续溶解氯化钠;无氯化钠晶体溶液不一定不饱和.
本题考查了氨盐水制纯碱的过程,只有理解它的内部原理氨盐水显碱性,与二氧化碳能反应所以比食盐水更易吸收二氧化碳等知识此题才能顺利地完成.【解析】rm{BD}15、CD【分析】
物质实际转化关系如图:
A;由反应的微观变化过程示意图看出;该反应中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应是4:3:2:6,根据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得出该变化前后原子种类、数目没有变化,故A正确;
B;由反应的微观变化过程示意图看出;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原子种类、数目没有变化,原子结合方式发生改变,可得出反应的本质是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新组合的过程,故B正确;
C;由反应的微观变化过程示意图看出;反应中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例是4:3:2:6,故C错误;
D;由反应的微观变化过程示意图看出;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是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D错误.
故选:CD.
【解析】【答案】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观察分析分子的构成,原子的种类,物质的种类,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原子的变化;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及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
16、AB【分析】
818O中含有8个质子和10个中子,说明左下角的数字为质子数,左上方的数字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即相对原子质量.普通氧原子是含有8个质子8个中子的结构,故其可表示为816O.由题目条件可知818O与816O化学性质相同,而普通氧原子816O构成的分子可支持燃烧,则由818O构成的分子也能够支持燃烧.
故选AB
【解析】【答案】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同种原子化学性质相同.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7、略
【分析】【分析】(1)根据生活实际;导热性好的材料是金属;根据题意,不小心被蚊虫叮咬,蚊虫能分泌出蚁酸使人皮肤肿痛,为了减轻人的痒痛,可以涂抹显碱性的物质;由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2)人类需要的营养物质有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3)根据充分燃烧的条件分析;
(4)灭火的原理有:隔绝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撤离可燃物.【解析】【解答】解:(1)金属具有导热性且不易破碎的性质;故填A;
根据题意;不小心被蚊虫叮咬,蚊虫能分泌出蚁酸使人皮肤肿痛,为了减轻人的痒痛,可以涂抹显碱性的物质.
A;食醋的pH<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B;食盐水的pH=7;显中性,故选项错误.
C;肥皂水的pH>7;显碱性,故选项正确.
故选:C.
(2)人类需要的营养物质有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馒头中富含糖类;主食和配菜中主要含蛋白质、糖类、油脂、无机盐和水等营养素.还缺少人体所需的维生素.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所以所以食谱中还应添加黄瓜.
故选:糖类;C.
(3)由充分燃烧的条件是增大氧气浓度;增加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知,在引燃细枯枝后,如果迅速往“灶”里塞满枯枝,致使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较小,燃烧不充分,产生很多浓烟.说明物质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故填:使可燃物与氧气(空气)充分接触;
(4)依据燃烧的条件分析,可通过撤离可燃物使燃烧熄灭,可用水把火直接浇灭等方法;故填:用水浇灭(合理即可).18、略
【分析】【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分析回答;
(2)根据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区别;氖的最外层电子数考虑化学性质是否稳定,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画法,考虑最外层电子数;
(3)根据元素的定义考虑;
(4)周期数等于电子层数,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质子数回答本题.【解析】【解答】解:(1)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符号是Mg,故填:Mg;
(2)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的元素是钠元素;汉字中带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F元素质子数是9,核外电子数也是9,第一层电子是2个,所以最外层电子数为7;故填:金属;7;
(3)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填:A;
(4)由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X=2+8+3=13;所以属于铝元素,改微粒为铝原子.
故填:13;Al.19、略
【分析】【分析】(1)根据饱和溶液是指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进行分析解答.
(2)由烧杯中不同温度下溶解的硝酸钠的质量可知;硝酸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3)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且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且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析】【解答】解:(1)向装有等量水的A、B、C烧杯中分别加入10g、25g、25gNaNO3固体;充分溶解后,由于在三个烧杯中只有B有未溶解的固体存在,因此B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A;C烧杯中没有未溶解的固体存在,不能确定能否再溶解硝酸钠.所以不能确定是否是不饱和溶液.
(2)由题意可知,在等量的30℃的水中全部溶解了25g硝酸钠,而20℃的水没有全部溶解25g硝酸钠,说明硝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能表示NaNO3溶解度曲线的是甲.
(3)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且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且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冷却热饱和溶液甲会大量的结晶析出乙不会结晶析出.故答案:冷却热饱和溶液.
故答案为:(1)B;(2)甲;(3)冷却热饱和溶液.20、略
【分析】【分析】(1)根据氮气;氢气、氧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且是气体进行解答;
(2)根据二氧化碳三氧化硫五氧化二磷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进行解答;
(3)根据铁、铜、银是由金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进行解答.【解析】【解答】解:(1)氮气;氢气、氧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且是气体;属于气体单质,所以氯气和它们一样属于气体单质;故填:D;
(2)二氧化碳三氧化硫五氧化二磷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而水蒸汽属于氧化物;
故填:B;
(3)铁;铜、银是由金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水银是金属汞,所以属于金属单质.
故填:A.21、略
【分析】【分析】(1)熟悉常用仪器;了解名称;
(2)①首先选用蒸发的方法提取食盐,再看所需仪器;②了解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可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然后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氢氧化铜沉淀.然后确定所用的仪器.【解析】【解答】解:(1)熟悉常用仪器;了解名称.图中B漏斗C蒸发皿;
(2)①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常用蒸发的方法.实验室中可用酒精灯、蒸发皿、铁架台、玻璃棒来制取食盐;图中有酒精灯、蒸发皿、铁架台、还缺少玻璃棒.故答案为:CDE、玻璃棒;②50mL硫酸铜溶液中加入50mL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首先要用到量筒来量取50mL溶液;再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反应后的沉淀氢氧化铜.过滤要用到的仪器有:烧杯、漏斗、铁架台、玻璃棒.图中缺少玻璃棒.故答案为:ABD、量筒,玻璃棒.22、略
【分析】t1℃时的X、Y、Z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剂量不变),X和Y溶解度变大,由于溶剂和溶质都没有改变,所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而Z的溶解度减小,析出固体,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解析】【答案】(1)①3S;②③3CO32-;(2)①B;②高于t1℃;③X、Y23、饱和6016.7%B>A>C【分析】【分析】(1)根据t1℃时A的溶解度为20g;进行分析解答.
(2)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AB的溶解度增大,但溶液的组成为发生改变;C的溶解度减小,有C物质析出,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析】【解答】解:(1)t1℃时A的溶解度为20g,其涵义是t1℃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20gA,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则t1℃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最多只能溶解10g;
形成的溶液是饱和溶液;形成溶液质量是10g+50g=60g;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00%≈16.7%.
(2)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C=A,t1℃时B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AB的溶解度增大,但溶液的组成为发生改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C的溶解度减小,有C物质析出,但t2℃时C的溶解度小于t1℃时A的溶解度,故t2℃时C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于t1℃时A的溶质质量分数;故三种溶液的溶质分数由大到小关系是B>A>C.
故答案为:(1)饱和;60;16.7%;(2)B>A>C.24、130;不饱和;136;不能;饱和【分析】解:rm{20隆忙}时,rm{100g}水中最多溶解rm{36g}氯化钠,说明rm{20隆忙}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rm{36g}.
rm{(1)20隆忙}时,将rm{30g}氯化钠放入rm{100g}水中全部溶解,所得溶液质量:rm{30g+100g=130g}
rm{(2)}再向上述溶液中加人rm{6g}氯化钠,恰好全部溶解,说明原来溶液还能溶解溶质,属于不饱和溶液;加人rm{6g}氯化钠,恰好全部溶解,所以所得溶液质量:rm{130g+6g=136g}
rm{(3)}第rm{(2)}步所得溶液已经达到饱和,所以再向上述溶液中加入rm{6g}氯化钠;氯化钠不能继续溶解,此时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故答案为:rm{(1)130}rm{(2)}不饱和;rm{136}rm{(3)}不能;饱和.
根据rm{20隆忙}时氯化钠的溶解度考虑;能溶解进去的属于溶液质量,不溶解的不属于溶液质量.
饱和溶液是指在该温度下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还能继续溶解属于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解析】rm{130}不饱和;rm{136}不能;饱和25、略
【分析】
①过滤适用于分离可溶性固体和不溶性固体的方法;所以操作A的名称是过滤,该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
②含B的工业废水和铁反应而不和铜反应,所以B可以是稀硫酸,化学方程式:Fe+H2SO4═FeSO4+H2↑;
③硫酸和活泼金属反应反应放出氢气;所以确定给铁屑和铜屑加入的B已经过量的方法有:再加入金属铁还有气泡冒出;
④该方案体现绿色化学的思想有:铜得到了回收;同时充分利用了资源,废物得到利用,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故答案为:①过滤;烧杯、玻璃棒、漏斗;②稀硫酸;Fe+H2SO4═FeSO4+H2↑;③再加入金属铁还有气泡冒出;④充分利用了资源;废物得到利用,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解析】【答案】①根据过滤适用于分离可溶性固体和不溶性固体的方法进行解答;
②根据含B的工业废水和铁反应而不和铜反应进行解答;
③根据反应现象进行解答;
④该方案体现绿色化学的思想有:铜得到了回收;同时充分利用了资源,废物得到利用,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四、判断题(共1题,共3分)26、×【分析】【分析】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两种质量分数相同的同种溶液混合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解析】【解答】解:50克10%的蔗糖水中加入100克10%的蔗糖水;可以得到150克10%的蔗糖水,该题说法不正确.
故填:×.五、探究题(共4题,共28分)27、略
【分析】解:(1)硫酸亚铁晶体加热会失去结晶水,高温会继续分解产生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结合A中固体呈红棕色,放入足量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得到黄色溶液的信息,则该红棕色固体为Fe2O3;根据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可知反应生成SO2.
(2)反应完全后仍要要持续通入氮气;将生成的水蒸气全部排出,并被B装置吸收,否则测出的x值会偏小.因为生成的部分水蒸气会在装置A处玻璃管内冷凝;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原子个数反应前后不改变,三氧化硫溶于水和水反应生成酸,但二氧化硫也能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故答案:每两个FeSO4分解生成1个Fe2O3后剩余S;O原子个数比为2:5不等于1:2.
答案:
(1)Fe2O3;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偏小;生成的部分水蒸气会在装置A处玻璃管内冷凝.
(3)每两个FeSO4分解生成1个Fe2O3后剩余S;O原子个数比为2:5不等于1:2.
(1)运用硫酸亚铁晶体加热会失去结晶水高温会继续分解产生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和三氧化二铁是红棕色固体,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物质;根据SO2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解答;
(2)根据实验中要持续通入氮气的作用;分析x的变化;
(3)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答.
该题考查了学生从资料中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实验分析能力、根据化学式的计算能力,综合性强考查全面.【解析】Fe2O3;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偏小;生成的部分水蒸气会在装置A处玻璃管内冷凝;每两个FeSO4分解生成1个Fe2O3后剩余S、O原子个数比为2:5不等于1:2.28、略
【分析】解:rm{垄脵}在实验一中;将一瓶二氧化碳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小烧杯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燃着的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由此可以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有: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rm{垄脷}实验二中,向集满rm{CO_{2}}的试管内倒入约占试管容积三分之一的澄清石灰水,旋紧胶塞,持续振荡一定时间,会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发生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其化学方程式为:rm{CO_{2}+Ca(OH)_{2}篓TCaCO_{3}隆媒+H_{2}O}反应后由于密闭容器内的二氧化碳被消耗;所以容器内气压减小;
rm{垄脹}实验三中,先分别向两支盛有蒸馏水的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然后向其中一支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会发现实验rm{(}Ⅱrm{)}中溶液变红色,原因是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了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m{CO_{2}+H_{2}O篓TH_{2}CO_{3}}
故答案为:rm{垄脵}燃着的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rm{垄脷CO_{2}+Ca(OH)_{2}篓TCaCO_{3}隆媒+H_{2}O}rm{<}rm{垄脹}检验二氧化碳是否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红;rm{CO_{2}+H_{2}O篓TH_{2}CO_{3}}对照。
根据实验现象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科学探究方法,注意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中,使用感官获得物质的性质的方法属于观察法。【解析】燃着的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rm{CO_{2}+Ca(OH)_{2}篓TCaCO_{3}隆媒+H_{2}O}rm{<}检验二氧化碳是否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红;rm{CO_{2}+H_{2}O篓TH_{2}CO_{3}}对照29、略
【分析】解:rm{(1)}氢氧化钠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为红色,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钠显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rm{(2)A}氢氧化钠具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肺特殊CT征象》课件
- 《电能计量技术》课件
- 《家具的加工工艺》课件
-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解析版)
- 《卫生经济管理系统》课件
- 寒假自习课 25春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第一单元 大单元整体设计
- 银行宣传推广总结
- 《皮肤生理学》课件
- 素描艺术探索
- 风险监测与追踪培训
- 医院院长年终工作总结报告精编ppt
- 大连市小升初手册
- 《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答案自然辩证法课后题答案
- 造价咨询结算审核服务方案
-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机动车综合商业保险条款
- 燃气工程监理实施细则(通用版)
- E车E拍行车记录仪说明书 - 图文-
- 人才梯队-继任计划-建设方案(珍贵)
- 《健身气功》(选修)教学大纲
- 王家岩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总结)
- 《昆明的雨》优质课一等奖(课堂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