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219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1960年12月20日,陈殺主持召开了我国第一次“夫人外交工作会议”。陈毅在动员报告中强调了四点:夫人工作值得做;夫人工作内容相当多:夫人工作与本职工作三七开;领导同志带头。会议决定成立夫人工作小组,张茜任组长。该会议的召开主要表明A.新中国的外交方式有所完善B.中国的女性正式登上政治舞台C.平等往来是中国外交的基础D.新中国采用了多边的外交方针2、1982年现行宪法颁布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五次宪法修正案,先后把坚持改革开放、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私有财产保护制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写入宪法。由此可知,材料意在强调()A.中国高度重视保障人权B.公民法治意识日益增强C.法律要为社会发展服务D.法律的经济职能得以强化3、1929年国民政府《考试法》规定,参加高等文官考试需要具有以下资格:具有教育部承认的国外大学独立学院或专科学校毕业证,或者拥有国立或经立案的公私立大学独立学院或专科学校毕业证;或有同等学力或有专门技能或著作者,审查合格。该规定A.说明中国教育水平落后B.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C.标志着公务员制度建立D.旨在应对日本侵华需要4、广义的丝绸之路指从上古开始陆续形成的,遍及欧亚大陆甚至包括北非和东非在内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线路的总称。有关丝绸之路的史实对应不准确的是:()A.草原丝绸之路: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的西迁,很多是沿着这条商路进行的B.海上丝绸之路:宋元时期,广州、泉州、明州等沿海口岸,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C.陆上丝绸之路:魏晋以后,受割据、战乱等影响,在东西交通中的重要性渐趋下降D.西南丝绸之路:在沟通古代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南亚的联系上,长期发挥着重要作用5、商人宣扬其始祖是天神下降,主宰地上的一切人事。周灭商之后提出,为政者惟有敬“德”才能“祈天永命”,由是师保辅政、大臣谏议制度比夏、商有所发展。这一变化A.推动了原始民主制度的发展B.强化了西周贵族政治统治C.奠定了儒学形成的社会基础D.使王权摆脱了神权的束缚6、亚里士多德的《雅典政制》记载了埃菲比亚军训制度。参加军训的青年在暂时放弃一些权利,服役两年后,才正式取得雅典公民权。这一制度的存在说明当时雅典()A.履行义务是获取权利的前提B.注重公民身体素质的发展C.民主政治得到了制度的保障D.公民的生存危机意识较强7、秦代“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官员选任方面完全是熟悉文史法律的“文吏”。汉初,训练有素的文吏仍然占据着政治机构的主导地位。武、宣之时,文吏依然掌握着国家政权的主要命脉,而儒生已经从文化方面向整个社会开始渗透,文吏和儒生形成了对峙局面。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官僚政治到贵族政治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汉承秦制,有所损益D.黄老之术到霸王道杂之8、2009年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废止了8部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对59部法律作出修改;国务院废止了7部行政法规,对107部行政法规作出修改;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废止了455部地方性法规,对1417部地方性法规作出修改。这反映了我国A.法制建设日益完善B.法律体系基本成熟C.法律法规行之有效D.民众法制观念增强9、1958年,毛主席嘱咐即将赴柬埔寨履职的外交官,不要宣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从此,新中国驻柬埔寨大使从不和柬方人员谈论自己的意识形态。不久后,在柬埔寨举行的一次中国经济成就展上,中国驻柬大使授意将解说词中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改为“在中国政府的领导下”。这体现出当时中柬外交关系的发展()A.深受“左”倾思想影响B.以柬方利益为出发点C.贯彻了求同存异方针D.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研究隋唐以前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机制的沿袭与变革情况:。朝代。
特点。
地方。
沿革情况。
秦。
传承开创。
郡县制。
秦朝建立后;全面推行郡县制,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汉。
汉承秦制。
西汉初年:
(1)_________(制度名称);
东汉:州;郡、县。
汉初(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来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基础上,汉武帝颁布(3)“_____”,_______。
东汉时“州”由监察区变为行政区;成为郡以上的一级政区。
隋。
承前启后。
州;县。
隋废郡;由州直辖县。
唐。
发展完善。
道;州、县。
州的行政权力萎缩;
监察区“道”(4)________________。
11、中国古代的国家政治治理。
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其中治理国家的政治制度体系是共中的一个重耍组成部分。(1)完成下列提纲。(将字母分别填入相应空格中)
A.削弱地方权力与加强中央集权的地方官制。
B.选择标准的演变与不断制度化的趋势。
C.君主专制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D.由官员兼任到设立专门机构的演变趋势。
E;“家国一体”政治特点的先秦政治制度。
(2)若就提纲中的“二”展开论述;可选择下列哪三则材料?(选字母)
12、(一)官员的选拔。制度时期内容世官制西周至。
春秋官位世袭的制度,____世代垄断高官荐举功劳制春秋。
战国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____授予官职“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秦朝向官吏学习____而为官察举制汉代含义察举指先____而后____形成汉武帝时期形成汉武帝时期内容察举指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分____(岁举)和____(无固定时间)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内容察举指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分____(岁举)和____(无固定时间)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评价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评价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此外,积____为官和____等也是两汉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此外,积____为官和____等也是两汉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九品中正制魏晋。
南北朝背景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地方选人权推行220年,魏王曹丕推行此制推行220年,魏王曹丕推行此制内容在各州、郡设置____、____,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获得____的士人,由吏部授官内容在各州、郡设置____、____,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获得____的士人,由吏部授官评价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____。但后来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评价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____。但后来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13、民族交融往往通过战争;和亲、改革与管理、经济交往等方式实现。按照这种分类;与下列事件对应,填写在答题纸上(填写序号和文字)。
①征伐匈奴②设河西四郡③孝文帝改革。
④文成公主进藏⑤建立榷场⑥设宣政院。
。民族交融的方式事件战争
和亲
改革与管理
经济交往
14、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秦汉时期田赋秦朝“收泰半之赋”;汉高祖实行十五税一的税率,汉景帝改为三十税一人头税秦朝的主要有口赋。汉朝的分口赋、算赋。汉朝还征收________税秦朝的主要有口赋。汉朝的分口赋、算赋。汉朝还征收________税徭役秦汉徭役有更卒、正卒、戍卒三种秦汉徭役有更卒、正卒、戍卒三种隋唐时期隋朝主要向民众征收租调役唐朝实行________制,租、调之外的役,用“庸”代替唐朝实行________制,租、调之外的役,用“庸”代替780年,唐朝政府改行________,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780年,唐朝政府改行________,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宋朝征收两税,但________繁杂多变,往往超过正税数倍宋朝除了征收代役金外,还经常再派发各种徭役宋朝除了征收代役金外,还经常再派发各种徭役王安石推行________王安石推行________元朝基本上沿袭唐朝的租庸调与两税法,分别施行于北方和南方。元朝在税粮外又有“科差”明朝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正统年间,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收送赴北京,称“________”明朝后期,张居正在全国推行________明朝后期,张居正在全国推行________清朝康熙帝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实行“________”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2000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2000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5、开创郡县制度和行省制度的朝代是秦朝与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化,是中国省制的开端。A.正确B.错误16、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如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中国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并发挥了主导作用。A.正确B.错误17、特别行政区与民族自治区是具有独立主权的实体。A.正确B.错误18、《战争与和平法》标志国际法诞生;()A.正确B.错误19、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最高统治集团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A.正确B.错误20、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分别是开创雅典民主政治先河、雅典民主政治确立和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的标志。A.正确B.错误21、地理环境并非雅典民主制度形成的决定性因素。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题(共1题,共8分)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克里米亚战争爆发;由于英国政府管理的混乱;低效率,给军队造成了相当大的伤亡1870年6月,英国政府颁布枢密院令规定,凡未经考试并持有文官事务委员会资格证书者,一律不得从事任何事务官职。从此以后,一切文官职位的任命,都必须根据文官事务委员会的规定,通过公开竞争考试录用。
——摘编自杜丽《英国公务员制度形成的历史与贡献》材料二在撒切尔执政时期;英国政府开始改革文官队伍,力求使得文官的知识体系更好地与现实需求契合。通过对文官的“通才”选拔中可能存在“专业缺位”的问题进行改革,英国要求文官在具有丰富知识的基础上,更要精通某个专业领域,于是“专业性”逐渐成为了对文官考核的一个重要方面。
——摘自吴俊桥《关于英国公务员制度的探讨》(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英国公务员制度的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现代英国选拔公务员标准变化及原因。评卷人得分五、论述题(共4题,共40分)23、古代中国政区演变的历史也是一部政治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历代一级政区设置的演变。
。
一级政区设置。
一级政区所辖政区。
秦。
郡。
县;道。
两汉前期。
郡;封国。
县;道、邑、侯国。
两汉后期。
州。
郡;封国。
魏晋南北朝。
州。
郡;封国。
隋;唐前期。
州(郡)
县。
唐后期;五代。
道(方镇)
州;府。
宋。
路(分为“四监司”;各有分工,相互牵制监督)
府;州、军、监。
元。
行省。
路;府、州。
明。
布政使司(省)
府;州。
清。
省。
府。
——摘编自赵聚军《中国行政区划改革的理论研究基于政府职能转变的视角》根据材料中古代中国一级政区设置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政区演变的历史是一部“政治史”。(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24、“熊猫外交”大熊猫是我国独有的珍稀动物,本性淳善,完美地契合中华民族的“和”文化。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大熊猫频繁“走出”国门,增进中国与他国的友好关系,被称为“熊猫外交”。材料。1949年至1971年
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与部分建交国家进行动物交流。1957年开始,作为国礼,大熊猫被先后赠予苏联、朝鲜。1958年,美国民间机构委托奥地利商人用一批非洲动物与中国交换大熊猫,美国政府拒绝大熊猫入境,称之为“Communistpanda”(共产主义熊猫)1972年至1992年
1972年以后,我国政府先后向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墨西哥、西班牙和联邦德国赠送大熊猫。大熊猫展示出了惊人的魅力,成为最受欢迎的形象。西方主流媒体出现“Pandadiplomacy”(熊猫外交)一词,并多以rare(珍稀)cuddly(可爱)goodwill(好运)形容熊猫,称其为中国人民的友好大使1992年至今
1992年以来,大熊猫逐渐成为更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化形象。媒体及文化产品中大量出现熊猫形象:我国影片中大熊猫形象更突出勇敢、坚强、无私无畏等民族精神;好莱坞《功夫熊猫》系列则承载个人奋斗、个人英雄主义等“美国梦”典型元素;“iPanda熊猫频道”直播平台在全世界拥有大量粉丝。大熊猫更成为了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2018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原型——整理自赵丽君、郑保卫《国家形象视角的“熊猫外交”研究》等
阅读材料,结合时代背景,对“熊猫外交”进行历史解释。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纵观中国古代的乡村治理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古代长期是以宗法观念来对社会进行管理和控制,通过税收来集中乡村社会资源,通过科举制度将文化和知识联结起国家和乡村社会,使正统封建理论在乡村社会思想领域占绝对领先和主导地位。在数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乡村治理模式以乡里制度和保甲制度为主线,结合各朝各代的具体实际情况,形成了具有当时朝代特色的乡村治理模式。中国古代乡村治理在潜移默化中,一直遵循其内在规律,即国家政权通过多种方式保持对乡村社会的有效控制,但是在治理的介入方面较为适度,以便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摘编自朱亮《中国古代乡村治理模式演变及其特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某一朝代影响乡村治理的一个举措进行阐释。(要求:朝代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所谓“周秦之变”,实际上就是秦国运用商鞅之道与韩非之术创造了秦帝国和“秦制(秦朝制度)”,此后的历代王朝,就依着这条路径在一直不停地走下去。“周秦之变”,其核心是一场由小共同体(诸侯国)本位到大共同体(统一中央集权国家)本位的转变,是为了将人们对家族的忠诚转移到作为国家代表的君主之上,以君主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通过君主专制的方式加强集权。中国历史亡秦不弃“秦制”,历朝历代其实都在效法秦政,因此,中国历史的明显特征就是它的大盛大衰。所谓“周秦之变”,实际上就是秦国运用商鞅之道与韩非之术创造了秦帝国和“秦制(秦朝制度)”,此后的历代王朝,就依着这条路径在一直不停地走下去。“周秦之变”,其核心是一场由小共同体(诸侯国)本位到大共同体(统一中央集权国家)本位的转变,是为了将人们对家族的忠诚转移到作为国家代表的君主之上,以君主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通过君主专制的方式加强集权。中国历史亡秦不弃“秦制”,历朝历代其实都在效法秦政,因此,中国历史的明显特征就是它的大盛大衰。
根据材料概括观点,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所概括的观点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论述逻辑层次清楚)——摘编自谌旭彬《秦制两千年》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1题,共6分)27、P41“史料阅读”并结合教材内容,思考:从《考试法》可以看出南京国民政府选拔应试人有何特点?此法有什么进步性?又有什么局限性?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A【分析】【分析】
【详解】
当时外国领导人带夫人访华时,中国常常没有领导人的夫人参加接待,这不利于正常外交活动的开展。召开“夫人外交工作会议”是外交工作的需要,充分体现了新中国外交方式的逐步完善,A项正确;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女性已登上政治舞台,排除B项;“夫人外交”虽能体现平等往来的外交原则,但在1960年之前新中国就已遵守平等往来的原则,据此可知,C项并非材料所强调的主旨,排除C项:材料仅反映了“夫人外交”政策的出台,与多边外交无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2、C【分析】【分析】
【详解】
据材料“把坚持改革开放、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私有财产保护制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写入宪法”可知法律保障中国民主政治、社会经济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保障人权,A项错误;公民法治意识日益增强不是材料强调的主旨,排除B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选C项。3、B【分析】【详解】
参加高级文官考试有具体的学历和能力要求,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故B项正确;《考试法》规定本国公私立大学毕业生和教育部承认的国外大学的毕业生均可参加文官考试,并不能说明中国教育水平落后,排除A项;《公务员任用条例》《公务员任用法》的颁布标志着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排除C项;此时日本尚未发动侵华战争,排除D项。4、C【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陆上丝绸之路在魏晋以后,受割据、战乱等影响,在东西交通中的重要性渐趋暂时下降,隋唐时期又进入辉煌时期,选项错误,符合题意,C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的西迁,很多是沿着草原丝绸之路进行的,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兴盛,广州、泉州、明州等沿海口岸,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西南丝绸之路在沟通古代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南亚的联系上,长期发挥着重要作用,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5、B【分析】【详解】
考查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周人强调为政者的德行和纳谏是在巩固周王统治,是西周贵族政治强化的反映,故B项正确;师保辅政和大臣谏议制度是强化王权的官僚制度,不是对王权的分化,不能体现原始民主制度的发展,故A项错误;儒学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的一家学派,百家争鸣是儒学形成的社会基础,故C项错误;商周时期王权与神权合一,故D项错误。6、A【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青年必须先参加军训,才可以获得雅典公民权,说明履行义务是获取权利的前提,A项正确;材料强调雅典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注重公民身体素质的发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强调公民权利,未涉及民主政治的制度保障,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埃菲比亚军训制度,强调政治影响,不属于生存意识,排除D项。故选A项。7、C【分析】【详解】
由材料“官员选任方面完全是熟悉文史法律的‘文吏’文吏依然掌握着国家政权的主要命脉,而儒生已经从文化方面向整个社会开始渗透”可知,汉代继承了秦朝的体制,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所改变,故选C;秦汉之后的政治发展趋势是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如果要选择B,那么材料就不会强调秦汉政治共性的内容,故排除;黄老之术是从汉初尊崇的思想,但材料是从秦代开始叙述的,特别强调了秦汉政治之间的异同,故D项不足以涵盖材料内容,不是材料主旨,排除。8、A【分析】【详解】
2009年以来,我国人大常委、国务员以及地方人大常委对对应法律法规做出调整,这体现了我国法制建设与时俱进,不断完善,A正确;“基本成熟”不符合我国法律发展的阶段特征,排除B;题干未涉及法律施行情况,排除C;修订法律法规不是因为民众法制观念增强,而是旧有法律法规不适应社会发展,排除D。9、C【分析】【详解】
依据材料时间和所学可知,1955年,中国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依据材料可知,在中柬外交关系中,中国不谈意识形态,在经济合作中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改为“在中国政府的领导下”,这体现了求同存异方针的落实,C项正确;材料信息不是“左”倾思想的体现,排除A项;在中柬外交关系中,新中国以中国利益为出发点,而非以柬方利益为出发点,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中柬外交关系发展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排除D项。故选C项。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0、略
【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在地方推行的制度是郡国并行制;推行郡国并行制,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最终引发了七国之乱;后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强化了中央集权;唐朝时期州的行政权力萎缩,监察区“道”逐渐演变为行政区,权力扩大。【解析】郡国并行制推行郡国并行制,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推恩令”中央集权得到加强逐渐演变为行政区,权力扩大。11、略
【分析】【详解】
(1)一;贵族政治指的是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夏商周的制度都具有“家国一体”特点,所以1)应填E;二、根据材料中的皇权加强、地方管理由中央垂直管理等可知,这里强调的是中央集权,所以二出应填C;且2)处应填A;三、标题是选官制度的演变,而中国的选官制度的标准经历了从血缘到德才、门第和才学的演变,且不断制度化,所以1)处应填B;四、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在封建社会初期往往由官员兼任,随着历史发展,后来设立专门机构进行监察,所以1)处应填D。
(2)根据材料可知,“秦代行政图“,反映的是秦代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有关,故B项正确;“清掣签金瓶”反映的是清朝利用民族政策加强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有关,故C项正确;都护府是汉、唐时期中原王朝为监护边境各族而设置的军事机构,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故E项正确;“清民间匾额”反映的是科举制的发展,与君主专制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无关,故A项错误;西周著作反映的是西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历史,当时还未产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故D项错误。【解析】(1)一;1):E;二、C;2):A;三、1):B;四、1):D
(2)B、C、E12、略
【分析】【详解】
①结合所学可知;西周至春秋实行官位世袭的制度,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②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为荐举功劳制,即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
③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实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官员选拔制度,即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
④⑤结合所学可知;汉代实行察举制,察举指先考察而后推举;
⑥⑦结合所学可知;察举制分常科(岁举)和特科(无固定时间)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
⑧⑨结合所学可知;积功劳为官和征辟等也是两汉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
⑩⑪⑫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即在各州;郡设置资品、大中正,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获得中正的士人,由吏部授官;
⑬结合所学可知,九品中正制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后来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解析】贵族军功大小律令考察推举常科特科功劳征辟资品大中正中正中央集权13、略
【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征伐匈奴属于战争方式;文成公主进藏属于和亲方式;设河西四郡、孝文帝改革和设宣政院属于改革与管理的方式;建立榷场属于经济交往的方式。【解析】战争:①征伐匈奴;和亲:④文成公主进藏;改革与管理:②设河西四郡③孝文帝改革⑥设宣政院;经济交往:⑤建立榷场。14、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朝的分口赋;算赋。汉朝还征收财产税。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租庸调制,租;调之外的役,用“庸”代替。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780年,唐朝政府改行两税法,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征收两税,但附加税繁杂多变,往往超过正税数倍。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推行募役法。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正统年间,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收送赴北京,称“金花银”。明朝后期,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康熙帝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解析】财产租庸调两税法附加税募役法金花银一条鞭法摊丁入亩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5、B【分析】【详解】
郡县制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并非秦朝开创,故该说法错误。16、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实行改革开放,这就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为此,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如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中国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并发挥了主导作用,所以材料说法正确。17、B【分析】【详解】
特别行政区与民族区域自治区都是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遵循宪法的前提下实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离的部分,是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故该说法错误。18、B【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战争与和平法》国际法”可知,《战争与和平法》是荷兰法学家格劳秀斯创作的政治类著作,而国家法诞生的标志是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故题目错误。19、B【分析】【分析】
【详解】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主要表现为分封制和宗法制,在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拥有很大的实权,故最高统治集团并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20、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克里斯提尼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伯里克利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期。因此题干表述正确。21、A【分析】【详解】
自然环境对文明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决定性因素。雅典民主制度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海外贸易和工商业比较发达,所以该说法正确。四、材料分析题(共1题,共8分)22、略
【分析】【详解】
(1)作用:根据材料“一切文官职位的任命;都必须根据文官事务委员会的规定,通过公开竞争考试录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英国公务员制度的作用需要从减少决策失误;提高行政效率、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和为后世提供借鉴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2)变化:“通过对文官的‘通才’选拔中可能存在‘专业缺位’的问题进行改革,英国要求文官在具有丰富知识的基础上,更要精通某个专业领域,于是‘专业性’逐渐成为了对文官考核的一个重要方面”可归纳出变化是由注重公务员的“通才”转向“专业化”和“知识化”。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旧的选拔标准不适应时代需要、社会分工复杂要求政府管理者高度知识化和专业化是当时英国公务员标准变化的重要原因。【解析】(1)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为后世提供借鉴等。
(2)由注重公务员的“通才”转向“专业化”和“知识化”。旧的选拔标准不适应时代需要;社会分工复杂要求政府管理者高度知识化和专业化。五、论述题(共4题,共40分)23、略
【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秦汉时期地方实施郡县制,反映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汉代后期州的出现,说明古代对地方官员监察制度的成熟;汉唐时期侯国、封国、方镇的出现,说明中央政权受到地方势力的威胁;元明清时期的行省制度,说明古代中国疆域的空前扩大和对地方管辖的加强等;说明历代行政区划的变更,反映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既有沿革继承,又有创新。【解析】秦汉时期地方实施郡县制,反映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汉代后期州的出现,说明古代对地方官员监察制度的成熟;汉唐时期侯国、封国、方镇的出现,说明中央政权受到地方势力的威胁;宋代“路”、“三司”的建立,目的在于分割地方政权以加强中央集权;元明清时期的行省制度,说明古代中国疆域的空前扩大和对地方管辖的加强。历代行政区划的变更,还说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既有沿革继承,又有创新。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幅员辽阔的版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2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根据材料及时代背景,对“熊猫外交”的解释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根据材料“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与部分建交国家进行动物交流”及所学可得出,可以从新中国初期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中苏关系密切;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孤立的政策等角度进行论述。
第二阶段:根据材料“1972年以后;我国政府先后向美国;日本联邦德国赠送大熊猫”及所学可得出,可以从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带动了与中国建交高潮等角度进行论述。
第三阶段:根据材料“1992年以来;大熊猫逐渐成为更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化形象”及所学可得出,可以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全球化趋势加强等角度进行论述。
【点睛】【解析】评分细则:。水平四(1)阐释:①外交角色概括准确②具体阐释:背景史实正确;熊猫外交发展变化分析全面③三个阶段。
(2)组织:结构完整、表述准确、逻辑清晰水平三(1)阐释:①外交角色概括准确②具体阐释:背景史实比较正确;熊猫外交发展变化分析比较全面③三个阶段。
(2)组织:结构完整、表述准确、逻辑清晰水平二(1)阐释:①外交角色概括准确②具体阐释:背景史实比较正确;熊猫外交发展变化分析欠缺③阶段不全。
(2)组织:结构不完整、表述不够准确、逻辑不太清晰水平一(1)阐释:外交角色概括;具体阐释有误;阶段不全。
(2)组织:没有结构、表述错误、逻辑混乱25、略
【分析】【详解】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根据所学可拟定论点为宋朝影响乡村治理的举措,可从宋朝崇文抑武政策带来文官地位提升,官员素质和治理水平提高,有利于和谐治安局面的形成、“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带来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 5768.1-2025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1部分:总则
- 华西医院护理面试能力评估体系
- 酒店股东避税协议书
- 朗诵的技巧培训
- 许昌婚前财产协议书
- 健身房转让合同协议书
- 车间大棚租赁协议书
- 餐厅卡座转让协议书
- 销售维护价格协议书
- 轿车私人转让协议书
- 2025年九省联考新高考 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
- 盐碱地质量等级评价技术规程
- 农民合作社资产负债表、盈余及盈余分配表、成员权益表
- 2024-2025学年福建省莆田市初三下学期二测模拟一语文试题含解析
- 2022国家电网企业文化、电力与能源战略题库(答案)
- 完整的策划书模板
- 土木工程材料期末考试试题库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旅游定制师培训课件
- 中国青光眼指南
- 智慧矿山行业洞察研究报告 2023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