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版高一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人教版高一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人教版高一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人教版高一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人教版高一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版高一历史上册月考试卷635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题文】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法官任职终身,除因违法失职经国会弹劾程序予以罢免之外,总统和其他机关均不得任意将其免职。”这说明A.美国建立了总统制共和国B.美国宪法规定实行三权分立C.美国用司法独立保障民主D.美国总统权力在最高法院之下2、【题文】相权削弱,皇权加强,是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重要特点。下列史实不符合这一特点的是()A.汉武帝平定七国之乱B.隋唐设三省六部制C.北宋设二府三司制D.明朝废宰相、权分六部3、【题文】印度在1885年至1900年间,大学和学院的学生人数从11000人增加到23000人,中学的人数从429000人增加到633000人,这在印度历史上是少见的。此段材料不能说明的问题是A.英国的殖民统治促进了印度的全面发展B.英国的殖民统治促进了印度教育事业的发展C.英国的殖民统治促进了印度劳动者素质的提高D.英国的殖民统治传播了先进的科学知识4、【题文】“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奇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变”曾国藩的上述檄文针对的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戊戌变法D.新文化运动5、据史书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材料中的“渠”指的是A.郑国渠B.灵渠C.都江堰D.“井渠”6、【题文】从春秋的“初税亩”到明朝的“一条鞭法”再到清初的“摊丁入亩”,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演变特点的是:A.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到以土地财产为主的征税标准B.反映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驰C.税种由简化单一演变为繁杂多项D.由实物、劳役地租为主到货币地租为主7、【题文】1875年英国怡和洋行的海洋号轮船在黄海海域将中国轮船招商局的福星号货轮撞沉;造成大量财物损失和63人罹难。然而海洋号及其船长却没有承担任何责任。这一事件说明()

A洋务派对外妥协退让B英国人拥有治外法权。

C中英贸易竞争激烈D英国享受片面最惠国待遇8、【题文】某小组在探究“宋代城市商业发展”课题的过程中,搜集到了下列素材,你认为最有说服力的是()A.史籍《宋史》B.北宋“交子”刻版等实物C.宋朝诗词作品D.电视剧《水浒传》9、“冷战是当代国际关系史中一段特殊时期。冷战双方处在特殊环境中,它们用特殊的语言、特殊的武器、特殊的意识形态反对它们各自设定的敌人。但最特别的是冷战双方既没有赢者,也没有输家,彼此都在默认一种特殊的游戏规则,以此保持一种特殊的力量平衡。”以下解释最符合材料主旨的是()A.文化是冷战期间一种特殊武器B.双方在意识形态领域展开对抗C.冷战对抗的双方没有经济往来D.冷战期间世界维持了相对和平评卷人得分二、双选题(共4题,共8分)10、下表是1915~1919年中国纱厂盈利指数,造成这种状况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年份19151916191719181919盈利指数-4.387.6136.9321.4370.56A.辛亥革命的推动B.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的推动C.“实业救国”新思潮的推动D.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11、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社会进步观念是()A.实业救国B.工商皆本C.重利轻义D.重商轻农12、下表是1915~1919年中国纱厂盈利指数,造成这种状况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年份19151916191719181919盈利指数-4.387.6136.9321.4370.56A.辛亥革命的推动B.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的推动C.“实业救国”新思潮的推动D.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13、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社会进步观念是()A.实业救国B.工商皆本C.重利轻义D.重商轻农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4、三省六部的运行程序:中书省(______)→______(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六部(具体实施)。15、【题文】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国孤立的状态;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16、【题文】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的相对孤立状态,促进世界逐渐连成整体,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7、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是____.18、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新旧交替的时代,时代赋予它反侵略的新内容和新意义。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1题,共2分)19、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缓和了美国经济危机,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材料题(共2题,共20分)20、材料一:“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令‘制’,令为‘诏’,自称曰‘朕’自今以来,除谥法。”——《资治通鉴》“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大酺。收天下兵,聚之咸阳,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车同文字。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乡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史记》材料二:“汉武帝时,国力充实。公元前127年——前119年间,武帝发动了三次大规模对匈奴的反击。第一次,汉军夺回河套,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第二次,汉军取得河西走廊,打开了通往西域的道路。第三次,汉军迫使匈奴退往大漠以北,基本上解除了匈奴对汉的威胁。”——历史教材材料三:“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仁者爱人”——《论语》(1)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请举出孔子、秦始皇、汉武帝三人的事迹各两例。(6分)(2)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这种说法是否有理?请写一篇400字左右的历史小论文。(14分)要求:①题目自拟②论点应有史实支持,需有自己的结论(观点)③论述层次清晰,文字通顺流畅④篇幅在400字左右21、材料一:“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令‘制’,令为‘诏’,自称曰‘朕’自今以来,除谥法。”——《资治通鉴》“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大酺。收天下兵,聚之咸阳,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车同文字。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乡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史记》材料二:“汉武帝时,国力充实。公元前127年——前119年间,武帝发动了三次大规模对匈奴的反击。第一次,汉军夺回河套,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第二次,汉军取得河西走廊,打开了通往西域的道路。第三次,汉军迫使匈奴退往大漠以北,基本上解除了匈奴对汉的威胁。”——历史教材材料三:“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仁者爱人”——《论语》(1)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请举出孔子、秦始皇、汉武帝三人的事迹各两例。(6分)(2)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这种说法是否有理?请写一篇400字左右的历史小论文。(14分)要求:①题目自拟②论点应有史实支持,需有自己的结论(观点)③论述层次清晰,文字通顺流畅④篇幅在400字左右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C【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终身任职是为了保障美国司法不受行政的干预,真正实现三权分立和权力的制衡,因为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由总统提名,若不能终身任职或受总统干预便不能保障司法的真正独立,所以此举是用司法独立保障民主政治的实现,故答案选C,AB两项材料均无法直接体现,D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1787年宪法【解析】【答案】C2、A【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A项汉武帝平定七国之乱是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权力,BCD三项符合相权削弱,皇权加强的特点,根据题意所以A项。

考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中央集权制度下始终贯穿着的两大矛盾是:即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我国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的趋势是削弱地方,加强中央。【解析】【答案】A3、A【分析】【解析】工业革命后的殖民统治,一方面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灾难,另一方面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殖民地社会的进步但不可能促进殖民地的全面发展。【解析】【答案】A4、B【分析】【解析】由材料可知,该运动反孔排儒,提倡信仰西方宗教,再据曾国藩的生卒(1811~1872年),由此判断该运动是太平天国运动。【解析】【答案】B5、C【分析】【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蜀守”、“成都”等信息可以看出这是都江堰。故选C。A项是在关中地区;B项是在广西地区;D项是在新疆地区。考点:古代灌溉工具的进步【解析】【答案】C6、C【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的是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的特点;从春秋的“初税亩”到明朝的“一条鞭法”再到清初的“摊丁入亩”,这种演变体现了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到以土地财产为主的征税标准;由实物、劳役地租为主到货币地租为主。也反映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驰。C项表述与史实相反,应是由繁杂多项。

到简化单一。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古代的赋税制度【解析】【答案】C7、B【分析】【解析】略【解析】【答案】B8、B【分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宋朝的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最有说服力的是实物最为证据,在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用作商品流通之用,所以B正确,CDA的作品都带有作者的很大主观能动性。【解析】【答案】B9、D【分析】题干材料所表达的主要意思是认为“冷战双方都在默认一种特殊的游戏规则;以此保持一种特殊的力量平衡”,即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避免的新的世界大战的出现,维持了世界的相对和平。AB两项仅仅是材料反映的某一个意思;C项表述错误,冷战期间双方也是有经济往来的。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美苏冷战对世界带来的影响。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美苏冷战给世界带来的影响的正确认识。

美苏冷战给世界带来的影响主要包括:有利影响:1;有利于铲除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维持战后世界的总体和平局面、避免新的世界大战;2、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进行创造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不利影响:1、是建立在美苏战时实力均势基础上、相互妥协的结果,事实上划分美苏的势力范围,打上大国强权的烙印;2、擅划国界,分裂国家,种下不稳定的祸根;3、美苏为谋求霸权展开长期的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导致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动荡;4、“两极”对峙格局下,国际经济秩序长期得不到改善,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解析】D二、双选题(共4题,共8分)10、D【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1915年-1919年这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所以选D。【解析】【答案】D11、A【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当时社会进步的观念是实业救国。所以选A。【解析】【答案】A12、D【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1915年-1919年这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所以选D。【解析】【答案】D13、A【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当时社会进步的观念是实业救国。所以选A。【解析】【答案】A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4、草拟政令审核政令【分析】结合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

草拟政令;审核政令。

本题主要考查三省六部制;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

本题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三省六部制的准确把握。【解析】草拟政令审核政令15、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即由地中海向大西洋沿岸转移,促进了世界市场的雏形的形成,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所以本题说法正确。

考点: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点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以下三个重要阶段:新航路的开辟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的出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解析】【答案】对16、略

【分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它使资本主义市场开始出现,不是最终形成,所以该题错误。【解析】【答案】错误17、文艺复兴【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艺复兴运动的相关知识。文艺复兴冲突了封建教会的精神束缚;创造了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新文化,它焕发了人们的创新精神,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思想对后世欧洲资本主义革命的发展奠定了思想根源。故答案为:文艺复兴。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历史知识再现能力。18、A【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是在鸦片战争以后,处于新旧交替的时代,肩负起反侵略的革命任务。

故答案为:A。

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要求学生结合太平天国运动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太平天国运动的特点和影响,学生要有扎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