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备作业)(原卷版)_第1页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备作业)(原卷版)_第2页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备作业)(原卷版)_第3页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备作业)(原卷版)_第4页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备作业)(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时练习

一、选择题

1.(2021年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清朝前期,手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对其起推动作用的是

A.农业发展B.文化繁荣C.专制加强D.疆域扩大

2.(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如表是部分原产美洲的物种向中国传播的情况。据此推断,明清时期引进

美洲的物种

A.解决了农业大国的粮食问题B.促进了中外贸易的不断扩大

C.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D.增加了人们生活的食物来源

3.(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阿拉伯人被誉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

过重大贡献。下列不是由他们传入欧洲的是()

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玉米

4.(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下图所示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清朝前期经济发展B.清朝后期科技发达

C.清朝前期疆域广阔D.清朝后期领土扩张

5.(2020·山东滨州市·七年级期末)从宋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到清中期“湖广熟,天下足”。我们从中能读

出的较准确的经济方面的信息是

A.清朝的疆域比宋朝时辽阔B.清中期我国经济重心继续向南移

C.清中期湖广地区成为新的商品粮基地D.湖广地区更适合农作物的生长

6.(2020年广西北部湾)清朝前期,湖北的汉口镇已是一个“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贾户数千

家”反映出汉口镇

A.农业的发展B.手工业的进步C.商业的繁荣D.文化的兴盛

7.(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如下图是清朝《盛世滋生图》所展示的苏州斜桥商市。从该图所反映出的

第1页共6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我国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点是

A.出现了农村集市B.坊市分置

C.边境贸易繁荣D.商业市镇兴盛

8.(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下边两幅图反映出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A.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B.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人口的显著增长D.城镇商品经济发展

9.(2020年贵州遵义)以下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曾经出现过的盛世景象,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贞观之治②文景之治③康乾盛世④开元盛世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③④①D.③①②④

10.(2020年湖南衡阳)明清时期,“苏湖熟,天下足”的状况已不复存在,唐寅曾描绘苏州等地“五更市贾

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工商业成为民众生计的主要来源和国家赋税的重要来源。这说

A.江南地区农业落后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江南地区工商业发达D.南方经济落后于北方

11.(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下表为18-19世纪末,中原地区的人口向边疆扩散概况。这一现象()

第2页共6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A.缓解了全国人口压力B.使清代疆域不断扩大

C.有利于边疆地区开发D.源于清朝贸易的兴盛

12.(2021·广东九年级专题练习)史料记载,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北起辽宁南至广东,分布大小港

口有一百多处。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都与中国发生了直接贸易关系,中国出口的商品有

236种之多。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清政府废除了闭关锁国政策B.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比较密切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迅速D.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居于出超地位

13.(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如下图为经济学家刘逖对清代人均GDP的详细测算,测算结果显示:“有

清一代,人均收入也在其经济恢复后即开始下降,并在乾隆盛世时一度跌至最低点。”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封建经济持续衰落B.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C.政权并立政局动荡D.人口爆炸式的增长

14.(2021·广东九年级专题练习)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

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

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

C.商品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

15.(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下图反映了清朝的历史变迁,导致这一变迁的主要原因有()

第3页共6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①社会安定②实行闭关锁国③耕地面积扩大④经济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二、材料题

16.(2020·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朝大运河

材料二:中国在宋、元、及明初在各海港设立的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官府,相当于海关。是中国古代

管理对外贸易的机关。

第4页共6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材料三:

材料四:

年代耕地面积(顷)人口

顺治十八年(1661年)5493576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60784301.5亿人

雍正二年(1724年)6837914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74144953亿人

(1)根据材料一的图片,指出A、B两地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北宋时四川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的图片,高产物种最早何时出现在中国人的餐桌上?

第5页共6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表格中土地和人口发生变化的原因。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得到了什么认识?

17.(2020·山东德州市·七年级期末)发展经济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有作为的统治者无不重视经济

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贞观年间)天下大捻(丰收),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二十九人,

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

——《资治通鉴》

(1)材料一记载的是哪位皇帝在位时的情景?他在经济上采取了什么措施才达到材料一所述的“天下大

捻”?

材料二:宋朝的制度和文化有了重大发展,这一发展的背后是中国经济尤其是商业的飞跃,我们不妨

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自唐朝中期开始的南北经济格局的演变到南宋时最终完成;世界上最早的“货币

革命”在一个偏远的四川地区开启;海外贸易的发展也反映了当时商业的繁荣,而且它也是推动当时商业革

命的主要力量。

——摘编自(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2)材料中“南北经济格局演变”指的是什么?“货币革命”是指什么货币的出现?

(3)宋朝时期为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的管理机构是什么?

材料三:明清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呈现出新的特点:海外引进的高产作物使得粮食产量有

了大幅度提高;从商人数增多,出现各具地方特色的不同的商业集团即商帮……但人口增长过快,也带来

了许多问题,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