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2024-2025学年期末测试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专题二文言文阅读(原卷版)(选题地区:苏州、扬州、南通、镇江、常州、宿迁、徐州、泰州、淮安、连云港)(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胪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战?”(节选自苏轼《赤壁赋》)
材料二:
东坡云:“黄州西山麓,斗入江中,石色如丹,传云曹公败处,所谓赤壁者。或曰非也。曹公败归由华容路,路多泥泞,使老弱先行践之而过,曰:‘刘备智过人,而见事迟,华容夹道皆葭苇,若使纵火,吾无遗类矣。’今赤壁少西,对岸即华容镇,庶几是也。然岳州复有华容县,竟不知孰是。今日,李委秀才来,因以小舟载酒饮于赤壁下。李善吹笛,酒酣,作数弄,风起水涌,大鱼皆出,山上有栖鹘,亦惊起。坐念孟德、公瑾,如昨日耳。”
《江夏辨疑》①云:“周瑜败曹公于赤壁,三尺之童子,能道其事,然江汉之间,指赤壁者三焉:一在汉水之侧,竟陵之东;竟陵今复州。一在齐安郡之步下;齐安今黄州。一在江夏西南二百里许今属汉阳县予以谓郡之西南者正曹公所败之地也。按《三国志》,建安十三年七月,曹公南征刘表,表卒,其子琮代,屯襄阳,刘备屯樊,既而琮降,备走夏口②,冬,公自江陵征备,至赤壁,战不利。又《周瑜传》曰:‘备进住夏口,孙权遣瑜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夫操自江陵而下,备与瑜由夏口往而逆战,则赤壁明非竟陵之东与齐安之步下者也。故郦道元《水经注》云:‘江水又东,左径百丈山南,右径赤壁山北,昔周瑜与黄盖诈魏武大军处也。江水又东径大军山南。’由是观之,以大军山而考,合其出所,可以无疑矣。”(节选自胡仔《苕溪渔隐丛话》)[注]①《江夏辨疑》作者王得臣,北宋学者,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②夏口,即夏口城,在三国时期为孙权所筑,南北朝时夏口为江夏郡的治所。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一在江夏西南A二百里B许C今D属汉阳县E予以谓郡之西F南者G正H国曹公所败之地也。11.下列对材料二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丹,是指朱砂,古时常用作红色颜料,与姚鼐《登泰山记》中“日上,正赤如丹”的“丹”意义和用法一致。B.于,在,与“赤壁下”构成介词结构后置,与材料一“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中“于”意义和用法相同。C.江,在文中特指长江,与《荀子·劝学》中“无以成江海”的“江”,两者意义不同,后者是江河的通称。D.建安,汉献帝年号,文中用作纪年,《赤壁赋》中“壬戌之秋”是干支纪年法,两种纪年法有时会兼用。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客”认定泛舟的地方就是三国赤壁,但从材料二来看,苏轼对此地究竟是否是三国赤壁其实并不确定。B.材料二中,苏轼描述了曹操败走华容道的情形,当时道路泥泞难行,并且遭遇了刘备暗中纵火突袭,军士伤亡惨重。C.曹操率军南征,刘琮投降,刘备逃往夏口,后来孙刘结成联盟。之后曹操从江陵出兵攻打刘备,在赤壁遭受挫败。D.江汉一带,被认为是赤壁的地方共有三处,《江夏辨疑》的作者王得臣认为,汉阳县的那一处才是真正的三国赤壁。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2)备进住夏口,孙权遣瑜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14.《江夏辨疑》是根据什么判断真“赤壁”的确切位置的?(江苏省连云港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0.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公叔文子为楚令尹,三年,民无敢入朝。公叔子见曰:“严矣!”文子曰:“朝廷之严也,宁云妨国家之治哉?”公叔子曰:“严则下喑①,下喑则上聋,聋喑不能相通,何国之治也盖闻之也顺针缕者成帷幕合升斗者实仓廪并小流而成江海明主者有所受命而不行未尝有所不受也(《说苑•政理》)【注】喑:哑,不说话。(1)用斜线(/)给上面画线部分文言文断句。何国之治也盖闻之也顺针缕者成帷幕合升斗者实仓廪并小流而成江海明主者有所受命而不行未尝有所不受也(2)请将这段文字译成现代汉语。(3)用自己的话概括这段文字阐述的道理,不少于60字。(江苏省扬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𫐓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节选自《荀子·劝学》)材料二: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懒营馔,欲暖而惰裁衣也。有客难主人曰吾见强弩长戟诛罪安民以取公侯者有矣;文义习吏,匡时富国,以取卿相者有矣;学备古今,才兼文武,身无禄位,妻子饥寒者,不可胜数,安足贵学乎?”主人对曰:“夫命之穷达,犹金玉木石也;修以学艺,犹磨莹雕刻也。金玉之磨莹,自美其矿璞,木石之段块,自丑其雕刻;安可言木石之雕刻,乃胜金玉之矿璞哉?不得以有学之贫贱,比于无学之富贵也。且负甲为兵,咋笔为吏,身死名灭者如牛毛,角立杰出者如芝草;握素披黄,吟道咏德,苦辛无益者如日蚀,逸乐名利者如秋荼,岂得同年而语矣。且又闻之:生而知之者上,学而知之者次。所以学者,欲其多知明达耳。必有天才,拔群出类,为将则暗与孙武、吴起同术,执政则悬得管仲、子产之教,虽未读书,吾亦谓之学矣。今子即不能然,不师古之踪迹,犹蒙被而卧耳。”(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有客A难主人曰B吾见C强弩长戟D诛罪安民E以取F公侯者G有矣;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在先秦典籍中是指地位崇高的人,文中特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B.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与今天的“步”不同。C.六经,文中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其中《乐》已失传。D.学者,文中指求学的人,与“古之学者必有师”中的“学者”意思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在《劝学》中认为,客观条件的好与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关键在于能否做到坚持不懈。B.材料二中,面对学习无用的看法,主人认为不能将无学问的富贵之人与有学问的贫贱之人相提并论。C.材料二中,主人认为如果有天才,不读书而具备了孙武、管仲一样的才能,那么他们也是有学问的人。D.两则材料的主旨都是劝勉学习,论述的角度也高度一致,既有学习的意义,也有学习的方法、态度。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2)今子即不能然,不师古之踪迹,犹蒙被而卧耳。14.学习具有哪些意义?请结合两则材料作简要概括。(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白居易《琵琶行·序》)材料二:琵琶亭,即白司马泪湿青衫处也。名人托迹之地,江山千载犹香,何乃寂寂至此!近日学诗者,才把笔,即绝口不言长庆。如《琵琶行》,使李杜为之,未必能过。大都元白之警策处,亦自有李杜;李杜之流畅处,亦自有元白,未可轻议也。或曰乐天学道者,然读其诗,于得失之际,何介介也?予曰:人未免有情。荣谢辱来,其始何得无动。盖至徘徊东西林,蹑飞云履,仰看山,俯听泉,筑草堂,凿莲池,则迁谪之感,顿为冰雪矣,宁同长戚戚者?予观乐天,从此地渐步华贵,年才五十余耳,即退求散地,为尹辄去,拜刺史不出。方太和、开成、会昌间,士大夫对垒交争磨戛不休罹其事者多为岭海万里之行;而乐天优游履道里宅中,卧天竺石,玩华亭鹤,种折腰菱,听《霓裳曲》者数十年,此其先几之哲,亦何可及。姻虞卿①而不累其事,昵元牛②而不附其党;重于裴公,而不受其恩;妒于李文饶,而不重其怨。入群不乱,涉水不濡,几于有道者。而犹以得失介介议之,过矣。子瞻有云:“处患难不戚戚者,此特愚人无心肝耳,于道何曾梦见?”此等处,非慧业文人不解也。(选自袁中道《珂雪斋集》)注:①虞卿即杨虞卿。②元牛:元稹和牛僧孺。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在答题卡方框内依次填入与正确答案相对应的字母。士大夫A对垒B交争D磨戛E不休F罹其事者G多为岭海H万里之行1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驽马十驾(一天的行程)
君子不齿(并列、排列)知不可乎骤得(一下子,很轻易地)
拜刺史不出(授予官职)B.使快弹数曲(快速地弹奏)
因为长句(于是写了)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南边)
方太和、开成、会昌间(正,正在)C.今漂沦憔悴(漂泊沉沦)
用心躁也(因为)而半山居雾若带然(处在)
昵元牛而不附其党(亲近)D.歌以赠之(连词,用来)
忽魂悸以魄动(连词,表转折)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介词,在)
而犹以得失介介议之(介词,拿)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琵琶亭是白居易泪湿青衫的遗迹,本应长久地被人们崇仰,但作者游览时却显得十分空寂,因而内心感到愤懑不平。B.当时,学诗的人们都绝口不提《长庆集》,袁中道认为凭白居易写《琵琶行》的诗才,所写的《长庆集》一定不会逊于李白和杜甫的作品。C.白居易被贬九江后,仕途逐渐通达,他却一心寻求散淡的官职,只要被任命为高官,他要么辞职,要么就不去就任。D.袁中道认为,白居易虽然与政坛上不少人物有所交往,但并未沾染其中是非,能够洁身自好,保持独立的人格。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2)处患难不戚戚者,此特愚人无心肝耳,于道何曾梦见?14.作者反驳“乐天学道者,然读其诗,于得失之际,何介介也”这一说法的理由有哪些?五、(江苏省镇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建兴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五年,率诸军北驻汉中,临发,上《出师表》。遂行,屯于沔阳。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眉,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长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郃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张郃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历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于是以亮为右将军,行丞相事,所总统如前。(节选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有删改)材料二:三月,蜀丞相亮率诸军北驻汉中,使长史张裔、参军蒋琬统留府事。临发,上《出师表》。遂行,屯于沔北阳平石马。帝闻诸葛亮在汉中,欲大发兵就攻之,以问散骑常侍孙资,资曰:“昔武皇帝征南郑,取张鲁,阳平之役,危而后济,又自往拔出夏侯渊军,数言‘南郑直为天狱,中斜谷道为五百里石穴耳’,言其深险,喜出渊军之辞也。又,武皇帝圣于用兵,察蜀贼栖于山岩,视吴虏窜于江湖,皆桡而避之,不责将士之力,不争一朝之忿,诚所谓见胜而战,知难而退也。今若进军就南郑讨亮,道既险阻,计用精兵及转运、镇守南方四州,遏御水贼,凡用十五六万人,必当复更有所发兴。天下骚动,费力广大,此诚陛下所宜深虑。夫守战之力,力役参倍。但以今日见兵分命大将据诸要险威足以震摄强寇镇静疆场将士虎睡,百姓无事。数年之间,中国日盛,吴、蜀二虏必自罢敝。”帝乃止。(节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照。但以今日见兵分命大将据诸要A险B威C足以震摄D强寇E镇静F疆场G将士H虎睡。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率诸军北驻汉中”中“北“的用法,和《赤壁赋》里“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中“东”的用法不一样。B.“总统”现在的含义是指共和制国家最高行政元首的名称,属于名词;材料一中“总统”属于动词,含义与之完全不同。C.材料二中的“江湖”泛指江河湖泊,和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句中“江湖”含义完全相同。D.“中国”现在的意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其古义一般指中原地区,材料二中“中国日盛”中的“中国”即此义。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葛亮率军南征,平定后方,增加军备,富国强兵,为北伐做了充足的准备。B.诸葛亮率军攻打祁山时,不能训导规章,严明法度,为后面的失败埋下伏笔。C.孙资以魏武帝曹操阳平之役中身陷险境为例,说明南郑地势险要,易守难攻。D.孙资认为最好的策略是据险固守,静待吴蜀耗尽国力,困乏不足,不攻自破。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2)天下骚动,费力广大,此诚陛下所宜深虑。14.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概括诸葛亮北伐最终失败的原因。六、(江苏省东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节选自韩愈《师说》)文本二: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节选自刘开《问说》)10.文本一画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在答题卡上填涂正确答案相对应的字母。而或不A达B于事C识D其大矣E而或不F知G其细H舍问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众人”,有一般人、大多数人、大家之意。“今之众人”中的“众人”指大多数人。B.“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中的“惑”指疑惑,“则耻师焉,惑矣”中的“惑”指糊涂。C.“就有道而正”中的“就”指靠近,与《劝学》“金就砺则利”的“就”词义相同。D.“夫子贤之”中的“贤”指认为⋯⋯很贤能,与“则耻师焉”中的“耻”用法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师说》中连用纵比、自比、横比三组对比,层层深入,批判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倡导从师问道解惑。B.刘开在《问说》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君子之学必好问”,接着进一步分析了问与学的关系,以此强调要真学就要勤问。C.虽向“等于己者”发问无所获,但向“贤于己者”“不如己者”发问会有所得,同时,“问”是进德修业的重要条件。D.两篇文章观点明确,语言风格古朴,作者都倡导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打破门第等级。他们的思想至今仍有重大现实意义。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2)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14.两文都劝说人们要虚心向各种人学习,但论述角度不一致。请简要说明。七、(江苏省常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二十一日,宗元白: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抑又闻之,古者重冠礼,将以责成人之道,是圣人所尤用心者也。数百年来,人不复行。近有孙昌胤者,独发愤行之。既成礼,明日造朝,至外庭,荐笏言于卿士曰:“某子冠毕。”应之者咸怃然。京兆尹郑叔则怫然曳笏却立曰:“何预我耶?”廷中皆大笑。天下不以非郑尹而快孙子,何哉?独为所不为也。今之命师者大类此。吾子行厚而辞深,凡所作皆恢恢然有古人形貌;虽仆敢为师,亦何所增加也!若定是非以教吾子,仆才不足,而又畏前所陈者,其为不敢也决矣。苟亟来以广是道,子不有得焉,则我得矣,又何以师云尔哉?取其实而去其名,无招越蜀吠怪,而为外廷所笑,则幸矣。宗元复白。(节选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顾吠者A犬耳B度今天下C不吠者D几人E而谁F敢炫怪G于群目H以召闹取怒乎?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表动作偏指一方,与《短歌行》“枉用相存”中的“相”意思不同。B.蛮夷,古代对四方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的泛称。文中指柳宗元当时居住地。C.苍黄,指匆促慌张,与《京口北固亭怀古》“赢得仓皇北顾”中的“仓皇”意思相同。D.冠礼,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的加冠之礼,表示其成人。在唐代已不流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回复韦中立,交代自己不敢为师的真正原因:道德修养不深厚,学业浅薄。B.韩愈不顺流俗,收召后学,作《师说》,结果招致世人笑骂攻击,被视为狂人。C.本文说理时,把反对师道的人比作吠日吠雪的狗,透露出其批判的尖锐和力量。D.孙昌胤行“冠礼”遭耻笑,揭示了当时官场的丑态,使人想到“为师”的险境。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2)天下不以非郑尹而快孙子,何哉?独为所不为也。14.柳宗元和韩愈对待做老师的态度一样吗?结合文本说说你的依据。(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佟公讳国珑,字信侯,辽东人。公性孝友,有干略,髫龄即能任家督。亲既没,与兄相敬爱,同爨二十年,族党称之。平生好施与,重气节,遇事无难易艰险,慨然以身任。年三十有五,授兵部督捕笔帖式,有能名。越五年,擢山东文登县令。癸末大饥,奸民所在骚动,将不测,公率数十人遍诣村墟捕毙凶渠旋散赈晓谕民赖以安。邑故滨海,闽商泊舟岛屿间,副将林某缚其数十人,指为寇。公讯之,皆释。乃更捕真贼四十余人杀之,海疆宁谧,而商舶继至者,皆拜公德。辛卯擢山西泽州牧,时甚荒歉,公至,大发常平仓谷借民,秋成克期输还,无有后者。又为省徭役、平物价,民情欣悦。时太原守挟威势,能倾轧人,公独与之抗。太守乃阴嗾驿丞诬揭公,公遂解任。州民哗然集,鸣钟罢市,欲诣阙留。继而得旨留原任,州民欢迎公者塞道路,其为泽人爱戴如此。是年冬,平阳民变,抚军檄公往抚,许以兵从。公曰:“兵行是速乱也,请单骑往。”既至,民皆喜曰:“佟公至,吾属毋虑矣。”乃入城谕抚,安堵如故。州北门敌楼倾圮,城垣残缺。公捐俸千金为倡,集僚属、绅士共议修筑,凡两年,大工告竣。民感公捍御之功,乃共为公立祠署侧,公禁之不得。庚子,公年六十,数请致仕,始得去。去之日,州人攀号震郊野。公归,卜居天津,以旧属高平令亏空,乃逮公分赔万余金。公故介然自守,家无储积。先是公在州,办军需数载,独自赔累,未尝尺寸扰民,民尤蒙福泽,至是愤泣,为公捐五千金投州库,公复鬻旧产,越五年,始得完项归籍。自是偕家人虽布衣疏食,恬如无嗟贫色。(节选自《忠雅堂文集卷三·传一》)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公率数十人A遍诣村墟B捕毙C凶渠D旋散E赈晓谕F民G赖以安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字词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髫龄,指童年,幼年。佟国珑在幼年就能督理家事,表明他幼年就有才干谋略。B.“遇事无难易艰险”的“无”与《师说》中“是故无贵无贱”的“无”意思不同。C.“既至,民皆喜曰”的“既”与《赤壁赋》中“七月既望”的“既”意思相同。D.致仕,也称“休致”,辞去官职。文中指佟国珑六十岁时多次请求辞官才得以离去。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佟国珑在父母去世之后,与兄长相敬相爱,他们一起共同生活了二十年,受到了同族人的称赞。B.佟国珑的副将指认多名福建商人为贼寇,佟国珑审讯之后全部释放,并且抓捕杀掉四十多名真贼寇。C.佟国珑捐献千金俸禄,与部属、绅士们共同议定方案,经过两年时间,修缮了北门倒塌的敌楼。D.佟国珑的老部下亏空,他受牵连被拘禁,需要赔付所有款额,州民自愿为他捐献五千两银子。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自是偕家人虽布衣疏食,恬如无嗟贫色。(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14.简要概括泽州百姓不舍佟公离去的原因。(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与韩荆州①书李白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之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皆王公大人许与气义。此畴曩心迹,安敢不尽于君侯哉!君侯制作侔神明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昔王子师为豫州,未下车,即辟荀慈明,既下车,又辟孔文举;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或为侍中、尚书,先代所美。而君侯亦荐一严协律,入为秘书郎,中间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之徒,或以才名见知,或以清白见赏。白每观其衔恩抚躬,忠义奋发,以此感激,知君侯推赤心于诸贤腹中,所以不归他人,而愿委身国士。傥急难有用,敢效微躯。且人非尧舜,谁能尽善?白谟猷筹画,安能自矜?至于制作,积成卷轴,则欲尘秽视听。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若赐观刍荛②,请给纸墨,兼之书人,然后退扫闲轩,缮写呈上。庶青萍③、结绿④,长价于薛⑤、卞⑥之门。幸推下流,大开奖饰,惟君侯图之。注:①韩荆州,指时任荆州刺史的韩朝宗。②刍荛:指草野之人。此处作者用来谦称自己的作品。③青萍:宝剑名。④结绿:美玉名。⑤薛:薛烛,古代善相剑者。⑥卞:卞和,古代善识玉者。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君侯制作A侔神B明C德行D动天地E笔参F造化G学究H天人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荆州,古人常用任官之地来称呼一个人,韩朝宗世称韩荆州,又如陶渊明世称陶彭泽,柳宗元世称柳柳州,韩愈世称韩昌黎。B.吐握,指西周政治家周公“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热诚对待天下贤才,后人常用“周公吐哺”的典故来表现求贤若渴,礼贤下士。C.龙门,典出东汉,当时李膺有高名,世人有受其接待者,名为登龙门,后以“登龙门”比喻得到有名望、有权势者的援引而身价大增。D.下车,古代指官吏到任,例如《后汉书•张衡传》中有“衡下车,治威严”的记载,它和表示官吏到职办公的“视事”一词含义有所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内的豪杰俊才,因为韩朝宗有求贤爱才的名声,都希望能在他那里获得美名,得到肯定,从而使自己名声身价大增。B.李白列举韩朝宗举荐的严协律等人,说他们感恩戴德,以忠义奋发自勉,意在赞美韩朝宗能够对贤才赤诚相待,表明自己也愿为其献身效命的心迹。C.天下人以韩朝宗为评论文章、权衡人物的权威,士人一经其好评就被众人看作德才兼备的佳士,李白希望他不要吝于举荐自己,帮助自己扬眉吐气,有所作为。D.李白说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他在谋略策划方面就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这体现了李白的谦虚低调,认为自己只有写作值得一提,希望韩朝宗在这个方面举荐自己。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之中有毛遂。(2)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14.李白为何选择韩朝宗作为他干谒的对象?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原因。十、(江苏省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谏营建中都表韩覃老氏曰:“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曩者韦氏称制,万邦忧惶,实赖陛下神武,克复社稷。其初也,贱珍宝,禁奢华,垂拱无为,凝心虚静,追踪尧舜,比德羲轩:天下禺禺注,倾耳注目,喜遇非常之主,复在于今日矣;奈何简易未几,而又兴建中都乎?管仲曰:“古之隳国家、失社稷者,非故且为之也。有乐焉,不知其陷于恶也。”陆凯曰:“有道之君,以乐乐人;无道之君,以乐乐身。乐人者其乐弥长,乐身者不久而亡。”惟陛下居安虑危,在得图失,防患于无形之始,慎祸于纤微之初。念管仲之至言,弃少乐而存社稷,览陆凯之笃论,思乐人而弥长也。《礼记》曰:“孟夏之月,无有坏隳,无起土功,无发大众,无伐大树。”昔鲁夏城中邱,《春秋》书之,垂为后戒。今建国都,乃长久之大业也,犯天下之大禁,袭《春秋》之所讳。《诗》曰:“畏天之怒,不敢戏豫。”今不恤庶人之扰而建都国,不畏上天之怒而长戏豫,弃安就危,弃约就奢,而欲永有天下,恐不可得也。但恐顷年已来,水旱不节,天下虚竭,兆庶困穷;加以东北有不宾之寇,西凉有丧失之军,干戈岁增,疆埸骚动;近又胡羯逆命,征发不宁:料事度宜,岂应更建中都乎?夫河东者,国之股肱郡也,劲锐强兵,尽出于是;其地隘狭,今又置都,十万之户,将安投乎?夫惟所造城阙爰及苑囿毁拆闾阎令其别创损坏冢墓令其改卜殷富者破其产业,贫窭者莫知所从。外迫威诏,内怀汤火,怨嗟之声,惊惶之扰,盈于途路,逮于鬼神。老小孤茕,茫然无计,忧悲苦恼,不可胜说,此甚不可也。臣愚诚愿陛下发德音,垂明诏,深恤黎庶,罢事中都,则福履无疆,天下幸甚。(选自《全唐文》,有删改)【注】禺禺,向慕拥戴的样子。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夫惟所造A城阙爰及B苑囿C毁拆闾阎D令其别创E损坏冢墓F令其改卜G殷富者破H其产业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稷,分别指土神和谷神。古代中国以农业立国,因此社稷常常成为国家的代称。B.道,指道德操守和准则,与《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中的“道”含义不同。C.垂,此处意为传留后世,与成语“名垂青史”“功败垂成”中的“垂”含义相同。D.盈,与“虚”相对,指充满,与《赤壁赋》“盈虚者如彼”中的“盈”用法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引老子的话,叙述登基之初的作为和百姓的反响,高屋建瓴,为下文谏阻张本。B.引用管仲和陆凯的话是从万民安定、政权永固的角度引导皇帝在享乐方面考虑得更长远。C.引用《春秋》中记载鲁国夏天筑城的反面事例,是为了提醒皇帝以史为鉴,不重蹈旧辙。D.这篇表章反复引经据典,请古人代言。作者收敛锋芒,不作正面谏阻,显示了高度智慧。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惟陛下居安虑危,在得图失,防患于无形之始,慎祸于纤微之初。(2)回视日观峰以西,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14.文章最后一段从哪几个不同的侧面论述建中都之不可行?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十一、(江苏省淮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始吾读盂轲书,然后知孔子之道尊,圣人之道易行;王易王,霸易霸也。以为孔子之徒没,尊圣人者,孟氏而已。晚得扬雄书,益尊信孟氏。圣人之道不传于世。周之衰,好事者各以其说干时君纷纷藉藉相乱六经与百家之说错杂然老师大儒犹在。火于秦,黄、老于汉,其存而醇者,孟轲氏而止耳,扬雄氏而止耳。及得荀氏书,于是又知有荀氏者也。考其辞,时若不粹;要其归,与孔子异者鲜矣,抑犹在轲、雄之间乎!孔子删《诗》《书》,笔削《春秋》,合于道者著之,离于道者黜去之。故《诗》《书》《春秋》无疵。余欲削荀氏之不合者,附于圣人之籍,亦孔子之志欤!孟氏醇乎醇者也,荀与扬大醇而小疵。(节选自韩愈《读荀》,有删改)材料二:昔者常怪李斯事荀卿,既而焚灭其书,大变古先圣王之法,于其师之道,不啻若寇仇。及今观荀卿之书,然后知李斯之所以事秦者皆出于荀卿,而不足怪也。荀卿者,喜为异说而不让,敢为高论而不顾者也。其言愚人之所惊,小人之所喜也。子思、孟轲,世之所谓贤人君子也。荀卿独曰:“乱天下者,子思、孟轲也。”天下之人,如此其众也;仁人义士,如此其多也。荀卿独曰:“人性恶。桀纣,性也;尧舜,伪也。”由是观之,意其为人,必也刚愎不逊,而自许太过。彼李斯者,又特甚者耳。(节选自苏轼《荀卿论》,有删改)材料三:夫弟子为恶而罪及师,有是理乎?若李斯可以累荀卿,则吴起亦可以累曾子矣。《盐铁论》曰:“李斯与包丘子①同事荀卿,而包丘子修道白屋之下。”吾曰:“使李斯可以累荀卿,则包丘子亦当请封荀子矣。”(节选自李贽《宋人讥荀卿》,有删改)【注】①包丘子,战国大儒,师从荀子,曾住草屋中修身养性,后受汉高祖刘邦召见。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好事者各以其说A干时君B纷纷藉藉C相乱D六经与百家之说E错杂F然G老师大儒犹在。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老,即黄老之术,黄帝之学和老子之学的合称。皇权为了自身的维持,道法自然,以无为来休养生息,确立“无为而治”的做法。B.《诗》,是“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六艺”之一。“诗经六义”是“风雅颂”手法与“赋比兴”内容的合称。C.人性恶,是荀子针对孟轲性善论而提,强调接受教育的必要性,去恶存善;性善论强调接受优质教育的重要性,保善避恶。D.曾子,有轶事“曾子易箦”,是主动服膺“合式”礼的表现,是“克己复礼为仁”的典范。故孔子用“克”“约”来形容礼的形成。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认为孔子的弟子去世后,称得上是圣人之徒的有孟子、扬雄和荀子。但他认为荀子应该排在孟子和扬雄后面。B.韩愈尊崇孟子,他认为孟子的著作尤其醇厚。而荀子和扬雄的著作则是大旨纯粹而小处有瑕疵。C.苏轼认为荀子喜好标新立异,无所顾忌发表高论,故荀子教出李斯这样离经叛道的弟子也不足为怪。D.韩愈指出荀子的优缺点,苏轼对荀子持批评态度,而明代思想家李贽提出自己看法,认为宋人讽刺荀子是不对的。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由是观之,意其为人,必也刚愎不逊,而自许太过。(2)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登泰山记》)14.材料三中,李贽是如何批驳宋人观点的?十二、(江苏省如皋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武臣至邯郸,自立为赵王,陈馀为大将军,张耳、召骚为左右丞相。(陈)胜怒,捕系武臣等家室,欲诛之。柱国曰:“秦未亡而诛赵王将相家属,此生一秦,不如因立之。”胜乃遣使者贺赵,而徙系武臣等家属宫中。而封张耳子敖为成都君,趣赵兵亟入关。赵王将相相与谋曰:“王王赵,非楚意也。楚已诛秦,必加兵于赵。计莫如毋西兵使使北徇燕地以自广赵承秦楚之敝可以得志于天下。”赵王以为然,因不西兵,而遣故上谷卒史韩广将兵北徇燕。韩广乃自立为燕王。是时,诸将徇地者不可胜数。周市北至狄,狄人田儋杀狄令,自立为齐王,反击周市。市军散,还至魏地,立魏后故宁陵君咎为魏王。咎在胜所,不得之魏。魏地已定,欲立周市为王,市不肯。使者五反,胜乃立宁陵君为魏王,遣之国。周市为相。将军田臧等相与谋曰:“周章军已破,秦兵且至,我守荥阳城不能下,秦军且至,必大败。不如少遗兵,足以守荥阳,悉精兵迎秦军。今假王(吴)广骄,不知兵权,不可与计,非诛之,事恐败。”因相与矫陈王令以诛吴广,献其首于胜。胜使赐田臧楚令尹印,使为上将。田臧乃使诸将李归等守荥阳城,自以精兵西迎秦军于敖仓。阳城人邓说将兵居郯,章邯别将击破之,邓说走陈。铚人五逢将兵居许,章邯击破之。五逢亦走陈。胜诛邓说。胜初立时,凌人秦嘉、铚人董等皆特起,将兵围东海守于郯。胜闻,乃使武平君畔为将军,监郯下军。秦嘉自立为大司马,恶属人,告军吏曰:“武平君年少,不知兵事,勿听。”因矫以王命杀武平君畔。章邯已破五逢,击陈,柱国房君死。章邯又进击陈西张贺军。胜出临战,军破,张贺死。腊月,胜之汝阴,还至下城父,其御庄贾杀胜以降秦。葬砀,谥曰隐王。(节选自班固《汉书》)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上填写答案标号。计莫如毋西A兵B使C使北徇燕地D以自广E赵承秦F楚之敝G可以得H志于天下。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意,指本意,与白居易《琶琶行》“是夕始觉有迁谪意”中的“意”含义不同。B.遗,指留下,和苏轼《赤壁赋》“飘飘乎如遗世独立”中的“遗”词义不相同。C.走,指逃跑、败散的意思,与成语“走投无路”中的“走”意思是完全相同的。D.将,指率领,与现在所说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中的“将”意义用法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胜对自立为王并分封将相的武臣很愤怒,立即捕捉关押其家眷,并迅速杀掉了他们。B.柱国劝说陈胜后,陈胜一面派人恭贺、软禁武臣家属,一面分封张耳并要求赵兵入关。C.将军田臧等人详细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打算杀了骄横而且不懂兵家权谋的代理王吴广。D.农民起义军领袖陈胜制定策略能听从建议、作战能够亲临前线,最终却惨遭车夫杀害。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因相与矫陈王令以诛吴广,献其首于胜。(2)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韩愈《师说》)14.请概括秦嘉杀死武平君原因。备战2024-2025学年期末测试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专题二文言文阅读(解析版)(选题地区:苏州、扬州、南通、镇江、常州、宿迁、徐州、泰州、淮安、连云港)(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胪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战?”(节选自苏轼《赤壁赋》)
材料二:
东坡云:“黄州西山麓,斗入江中,石色如丹,传云曹公败处,所谓赤壁者。或曰非也。曹公败归由华容路,路多泥泞,使老弱先行践之而过,曰:‘刘备智过人,而见事迟,华容夹道皆葭苇,若使纵火,吾无遗类矣。’今赤壁少西,对岸即华容镇,庶几是也。然岳州复有华容县,竟不知孰是。今日,李委秀才来,因以小舟载酒饮于赤壁下。李善吹笛,酒酣,作数弄,风起水涌,大鱼皆出,山上有栖鹘,亦惊起。坐念孟德、公瑾,如昨日耳。”
《江夏辨疑》①云:“周瑜败曹公于赤壁,三尺之童子,能道其事,然江汉之间,指赤壁者三焉:一在汉水之侧,竟陵之东;竟陵今复州。一在齐安郡之步下;齐安今黄州。一在江夏西南二百里许今属汉阳县予以谓郡之西南者正曹公所败之地也。按《三国志》,建安十三年七月,曹公南征刘表,表卒,其子琮代,屯襄阳,刘备屯樊,既而琮降,备走夏口②,冬,公自江陵征备,至赤壁,战不利。又《周瑜传》曰:‘备进住夏口,孙权遣瑜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夫操自江陵而下,备与瑜由夏口往而逆战,则赤壁明非竟陵之东与齐安之步下者也。故郦道元《水经注》云:‘江水又东,左径百丈山南,右径赤壁山北,昔周瑜与黄盖诈魏武大军处也。江水又东径大军山南。’由是观之,以大军山而考,合其出所,可以无疑矣。”(节选自胡仔《苕溪渔隐丛话》)[注]①《江夏辨疑》作者王得臣,北宋学者,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②夏口,即夏口城,在三国时期为孙权所筑,南北朝时夏口为江夏郡的治所。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一在江夏西南A二百里B许C今D属汉阳县E予以谓郡之西F南者G正H国曹公所败之地也。11.下列对材料二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丹,是指朱砂,古时常用作红色颜料,与姚鼐《登泰山记》中“日上,正赤如丹”的“丹”意义和用法一致。B.于,在,与“赤壁下”构成介词结构后置,与材料一“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中“于”意义和用法相同。C.江,在文中特指长江,与《荀子·劝学》中“无以成江海”的“江”,两者意义不同,后者是江河的通称。D.建安,汉献帝年号,文中用作纪年,《赤壁赋》中“壬戌之秋”是干支纪年法,两种纪年法有时会兼用。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客”认定泛舟的地方就是三国赤壁,但从材料二来看,苏轼对此地究竟是否是三国赤壁其实并不确定。B.材料二中,苏轼描述了曹操败走华容道的情形,当时道路泥泞难行,并且遭遇了刘备暗中纵火突袭,军士伤亡惨重。C.曹操率军南征,刘琮投降,刘备逃往夏口,后来孙刘结成联盟。之后曹操从江陵出兵攻打刘备,在赤壁遭受挫败。D.江汉一带,被认为是赤壁的地方共有三处,《江夏辨疑》的作者王得臣认为,汉阳县的那一处才是真正的三国赤壁。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2)备进住夏口,孙权遣瑜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14.《江夏辨疑》是根据什么判断真“赤壁”的确切位置的?【答案】10.CEGB12.B13.(1)在江边持酒而饮,横执矛槊吟诗作赋,委实是当世的一代英雄,而今又在哪里呢?(2)刘备进驻夏口,孙权派周瑜等和刘备合力迎战曹操,在赤壁相遇(交战)。14.史书记载的交战双方的出发地点,《水经注》记载的赤壁相对于大军山的位置。【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一处在江夏郡西南二百多里的地方,此地现在隶属于汉阳县。我认为所说的江夏郡西南的地方,正是曹操战败的地方。“江夏西南二百里”是表示方位的名词短语,中间不能断开,“许”表示约数,紧跟数量词之后,也不能断开,可以在C后面断开。“今”在古文中作时间状语,不表示强调,不断开;“属汉阳县”是动宾短语,所以在E后断开。“郡之西南”是表示方位的名词短语,中间不能断开,“者,……也”在句中表示判断,所以在G后断开。故选CEG。11.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及理解文言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A.正确。句意:石壁的颜色像丹砂一样赤红。/太阳出来了,像丹砂一样赤红。B.错误。文中的“于”是状语后置标志;“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中“于”意思是“被”。句意:于是用小舟载酒在赤壁下畅饮。/这不是曹操被周瑜困住的地方吗?C.正确。长江/江河。句意:然而长江和汉水之间。/就无法形成大江大海。D.正确。故选B。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遭遇了刘备暗中纵火突袭,军士伤亡惨重”错误,由材料二第一段“曹公……若使纵火,吾无遗类矣”可知,选项内容是曹操根据地形进行的推测,“若”表示在材料中“火烧华容道”事件没有发生。故选B。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酾”,斟酒;“固”,确实;“安”,哪里。(2)“遣”,派;“并力”,合力;“逆”,迎(战)。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判断真“赤壁”的确切位置,主要依据是《三国志》的记载,如材料二“操自江陵而下,备与瑜由夏口往而逆战,则赤壁明非竟陵之东与齐安之步下”。《三国志》作为史料,而非民间传说,比较可靠。第二是《水经注》,郦道元搜集资料,实地考察,该书作为研究资料也比较可信。材料二引用了“江水又东,左径百丈山南,右径赤壁山北,昔周瑜与黄盖诈魏武大军处也。江水又东径大军山南”一段。《江夏辨疑》一书认为,可以根据大军山的位置来考证。参考翻译:材料一:客人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吗?(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苍翠,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延绵千里,旌旗将天空全都蔽住,在江边持酒而饮,横执矛槊吟诗作赋,委实是当世的一代枭雄,而今天又在哪里呢?”(节选自苏轼《赤壁赋》)材料二:苏轼写到:“黄州往西不远的山脉,陡峭直插入江,石壁通红。某本书中记载,当年曹操战败的地方,就是所说的赤壁。有的人说不是。曹操战败仗,经由华容道北归时,道路泥泞,让老人和虚弱的人先走,再踏着他们过去。曹操说:‘刘备聪明过人,但预见事情迟钝,华容道的两侧路边都是芦苇,如果派人放火,那么我们会死得一人不留。’现在赤壁西边不远处,对岸就是华容镇,大概是那个地方。然而岳州又有华容县,最终不知道哪个才是真的。今日李委秀才来辞别,于是用小舟载酒在赤壁下畅饮。李委擅长吹笛,酒喝到酣畅,吹奏了数曲,风将水吹起波澜,大鱼都出来了欣赏着笛声。山上有栖息的鹘也受惊飞起。坐下来,想到曹操、周瑜当年在这里决战,如同昨天发生一样。”《江夏辨疑》记载:“周瑜在赤壁打败曹操,三尺高的小孩子(年幼不懂事的儿童),都能讲出这些故事,然而长江、汉水一带,被认定为赤壁的地方有三处:一处在汉水之滨,竟陵的东面;竟陵就是现在的复州。一处在齐安郡的步下;齐安就是现在的黄州。还有一处在江夏郡西南二百多里的地方,此地现在隶属于汉阳县。我认为所说的江夏郡西南的地方,正是曹操战败的地方。根据《三国志》记载,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南征刘表,刘表病故,他的儿子刘琮继任,屯兵襄阳,刘备屯兵樊城,不久刘琮投降,刘备败走夏口。冬季,曹操从江陵出发征讨刘备,到达赤壁,作战不利。另外《周瑜传》记载:‘刘备进驻夏口,孙权派周瑜等和刘备合力迎战曹操,在赤壁交战。’曹操从江陵顺江而下,刘备与周瑜从夏口前往迎战,那么赤壁明显不是在竟陵的东面与齐安的步下。所以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载:‘江水又向东流,左侧经过百丈山的南面,右侧经过赤壁山的北面,这是当初周瑜与黄盖诈降曹操大军的地方。江水又向东流经大军山南。’由此来看,按照大军山方位来考证,合验它流经之处,可以说是没有疑问了。”(节选自胡仔《苕溪渔隐丛话》)(江苏省连云港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0.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公叔文子为楚令尹,三年,民无敢入朝。公叔子见曰:“严矣!”文子曰:“朝廷之严也,宁云妨国家之治哉?”公叔子曰:“严则下喑①,下喑则上聋,聋喑不能相通,何国之治也盖闻之也顺针缕者成帷幕合升斗者实仓廪并小流而成江海明主者有所受命而不行未尝有所不受也(《说苑•政理》)【注】喑:哑,不说话。(1)用斜线(/)给上面画线部分文言文断句。何国之治也盖闻之也顺针缕者成帷幕合升斗者实仓廪并小流而成江海明主者有所受命而不行未尝有所不受也(2)请将这段文字译成现代汉语。(3)用自己的话概括这段文字阐述的道理,不少于60字。【答案】(1)何国之治也/盖闻之也/顺针缕者成帷幕/合升斗者实仓廪/并小流而成江海/明主者有所受命而不行/未尝有所不受也(2)公叔文子做楚国的令尹,三年,老百姓没有敢到朝堂的。公叔子进见说:“太严厉了!”文子说:“朝堂上严厉,难道说还妨害国家的治理吗?”公叔子说:“太严厉下面就不敢说话,下面不敢说话上面就听不到意见,上面听不到意见下面不敢说话就不能相互沟通,哪儿还有国家的政治清明呢?我听说过:顺着一针一线缝纫能制成帐幕,累积一升一斗能够充实仓库,合并细小的流水能够成为江海。贤明的君主有听取意见并不实行的,没有不听取意见的。”(3)为政者要广开言路,善于听取意见。【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哪儿还有国家的政治清明呢?我听说过:顺着一针一线缝纫能制成帐幕,累积一升一斗能够充实仓库,合并细小的流水能够成为江海。贤明的君主有听取意见并不实行的,没有不听取意见的。“何……也”是固定句式,在其后断开;“盖……也”,“也”字后应该停顿;几个“者”字都是“……的人”,属于句中可停顿可不停顿处;此处因后文“成帷幕”“实仓廪”“成江海”都是较短的句子,因而“者”字后可不停顿,直接在“帷幕”“仓廪”“江海”后停顿;“有……”与“未尝有……”句式一致,故在“未尝有”前断开;故划分为:何国之治也/盖闻之也/顺针缕者成帷幕/合升斗者实仓廪/并小流而成江海/明主者有所受命而不行/未尝有所不受也。(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为”做;“严”,严厉;“宁”,难道;“何……也”,还说什么;“顺针缕者”,顺着针线缝纫;“实”,使……充实;“受命”,听取意见;“不行”,不实行。(3)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探究文中观点的能力。根据“严则下喑,下喑则上聋,聋喑不能相通,何国之治”“明主者有所受命而不行,未尝有所不受也”这两句可知,公叔子的意见是要让下面的百姓敢于提出意见,君王要接受下面的意见,即为政者要广开言路,善于听取意见。参考译文:公叔文子做楚国的令尹,三年,老百姓没有敢到朝堂的。公叔子进见说:“太严厉了!”文子说:“朝堂上严厉,难道说还妨害国家的治理吗?”公叔子说:“太严厉下面就不敢说话,下面不敢说话上面就听不到意见,上面听不到意见下面不敢说话就不能相互沟通,哪儿还有国家的政治清明呢?我听说过:顺着一针一线缝纫能制成帐幕,累积一升一斗能够充实仓库,合并细小的流水能够成为江海。贤明的君主有听取意见并不实行的,没有不听取意见的。”(江苏省扬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𫐓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节选自《荀子·劝学》)材料二: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懒营馔,欲暖而惰裁衣也。有客难主人曰吾见强弩长戟诛罪安民以取公侯者有矣;文义习吏,匡时富国,以取卿相者有矣;学备古今,才兼文武,身无禄位,妻子饥寒者,不可胜数,安足贵学乎?”主人对曰:“夫命之穷达,犹金玉木石也;修以学艺,犹磨莹雕刻也。金玉之磨莹,自美其矿璞,木石之段块,自丑其雕刻;安可言木石之雕刻,乃胜金玉之矿璞哉?不得以有学之贫贱,比于无学之富贵也。且负甲为兵,咋笔为吏,身死名灭者如牛毛,角立杰出者如芝草;握素披黄,吟道咏德,苦辛无益者如日蚀,逸乐名利者如秋荼,岂得同年而语矣。且又闻之:生而知之者上,学而知之者次。所以学者,欲其多知明达耳。必有天才,拔群出类,为将则暗与孙武、吴起同术,执政则悬得管仲、子产之教,虽未读书,吾亦谓之学矣。今子即不能然,不师古之踪迹,犹蒙被而卧耳。”(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有客A难主人曰B吾见C强弩长戟D诛罪安民E以取F公侯者G有矣;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在先秦典籍中是指地位崇高的人,文中特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B.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与今天的“步”不同。C.六经,文中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其中《乐》已失传。D.学者,文中指求学的人,与“古之学者必有师”中的“学者”意思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在《劝学》中认为,客观条件的好与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关键在于能否做到坚持不懈。B.材料二中,面对学习无用的看法,主人认为不能将无学问的富贵之人与有学问的贫贱之人相提并论。C.材料二中,主人认为如果有天才,不读书而具备了孙武、管仲一样的才能,那么他们也是有学问的人。D.两则材料的主旨都是劝勉学习,论述的角度也高度一致,既有学习的意义,也有学习的方法、态度。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2)今子即不能然,不师古之踪迹,犹蒙被而卧耳。14.学习具有哪些意义?请结合两则材料作简要概括。【答案】10.BDE11.D12.D13.(1)骏马跳跃一次,还没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功效来源于走个不停。(2)现在你如果不能做到这样,又不去效法古人的所作所为,就像蒙着被子睡觉罢了(什么也不知道了)。14.生活上,可以自己谋生;视野上,可以弥补不足(见多识广);能力上,可以知明而行无过(多知明达)。【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有客人质问我说:“我看见手持强弓长戟,讨伐罪人,安抚百姓,以此取得公侯爵位的人是有的。“曰”是对话标志词,其后要断开,即B处断开;“强弩长戟”作“见”的宾语,在D处断开;“诛罪”“安民”都是动宾式结构,放在一起构成并列关系,且句子结构完整,在E处断开。故在BDE处断开。11.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D.“文中指求学的人”错,文中“学者”不是一个词,“学”指学习,“者”与“耳”连用,表判断。/求学的人。句意:人学习的原因是希望增加智慧,通达事理罢了。/古时候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故选D。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D.“也有学习的方法”错,材料二没有论述学习的方法。故选D。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骐骥”,骏马;“驽马”,劣马;“驾”,马拉车走一天的路程;“舍”,停止。(2)“即”,如果;“师”,效法;“踪迹”,所作所为。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二“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可知,通晓《六经》的旨意,涉猎百家著述的人,即使不能增强道德修养,砥砺世风习俗,仍算有一项才能,可借此自谋生计。强调学习在生活上的作用,可以自己谋生。根据材料一第二段“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可知,这一段荀子通过自己的切身经验举例,强调从实践中学习的重要性,他认为应该走出狭窄的思维和环境,去寻找更广阔的世界,从而更好地学习和理解世界。可见学习在视野上的作用,可以弥补不足(见多识广)。根据材料一第一段“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可知,荀子认为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理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可见学习在能力上的作用,可以知明而行无过(多知明达)。参考译文:材料一: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斧锯加工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得洪亮,可是听的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儿产生;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材料二:通晓《六经》的旨意,涉猎百家著述的人,即使不能增强道德修养,砥砺世风习俗,仍算有一项才能,可借此自谋生计。父亲兄长不能长期依赖,家乡邦国不能常保无事,一旦流离失所,没有人庇佑保护时,就得靠自己了。俗话说:“积蓄千万财产,不如薄技在身。”容易学习而又值得推崇的技艺,莫过于读书了。世人不管愚蠢还是聪明,都希望认识的人多,见识的事广,却不肯读书,这就好像想饱餐却懒得做饭,想身暖却懒得裁衣一样。有客人质问我说:“我看见手持强弓长戟,讨伐罪人,安抚百姓,以此取得公侯爵位的人是有的;阐释文章义理,研习吏道,匡正时代,使国家富强,以此博取卿相职位的人是有的;而学问贯通古今,才能兼备文武,却没有官禄爵位,妻子儿女挨饿受冻的人却数不胜数,又哪里值得推崇学习呢?”我回答他说:“人的命运坎坷还是显达,就好像金玉木石;研习学问和技艺,就好像琢磨与雕刻的手艺。金玉经过琢磨,比矿石、璞玉更美,一段一块的木、石,比经过雕刻的丑陋;怎么可以说经过雕刻的木、石,就胜过未经琢磨的矿石、璞玉呢?(所以)不能把有学问的贫贱之士和无学问的富贵之人相比。况且披起铠甲当兵的人,口含笔管充任小吏的人,身死名灭的人多如牛毛,超群出众的人少如灵芝;勤奋攻读,歌咏高尚品德,含辛茹苦而没有获得好处的人像日食那样少见,而闲适安乐、追名逐利的人却像秋荼那么多,二者怎么能相提并论呢?况且我又听说:生下来(不学)就知道的人是天才,通过学习才知道的人差了一等。人学习的原因是希望增加智慧,通达事理罢了。如果说一定有天才的话,那就是出类拔萃的人,(如果他们)做将领,便暗合了孙武、吴起的军事谋略;(如果)执政先天就凭空获得了管仲、子产那样的政治教养,即使他们没有读过书,我也认为他们是有学问的人。现在你如果不能做到这样,又不去效法古人的所作所为,就像蒙着被子睡觉罢了(什么也不知道了)。(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白居易《琵琶行·序》)材料二:琵琶亭,即白司马泪湿青衫处也。名人托迹之地,江山千载犹香,何乃寂寂至此!近日学诗者,才把笔,即绝口不言长庆。如《琵琶行》,使李杜为之,未必能过。大都元白之警策处,亦自有李杜;李杜之流畅处,亦自有元白,未可轻议也。或曰乐天学道者,然读其诗,于得失之际,何介介也?予曰:人未免有情。荣谢辱来,其始何得无动。盖至徘徊东西林,蹑飞云履,仰看山,俯听泉,筑草堂,凿莲池,则迁谪之感,顿为冰雪矣,宁同长戚戚者?予观乐天,从此地渐步华贵,年才五十余耳,即退求散地,为尹辄去,拜刺史不出。方太和、开成、会昌间,士大夫对垒交争磨戛不休罹其事者多为岭海万里之行;而乐天优游履道里宅中,卧天竺石,玩华亭鹤,种折腰菱,听《霓裳曲》者数十年,此其先几之哲,亦何可及。姻虞卿①而不累其事,昵元牛②而不附其党;重于裴公,而不受其恩;妒于李文饶,而不重其怨。入群不乱,涉水不濡,几于有道者。而犹以得失介介议之,过矣。子瞻有云:“处患难不戚戚者,此特愚人无心肝耳,于道何曾梦见?”此等处,非慧业文人不解也。(选自袁中道《珂雪斋集》)注:①虞卿即杨虞卿。②元牛:元稹和牛僧孺。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在答题卡方框内依次填入与正确答案相对应的字母。士大夫A对垒B交争D磨戛E不休F罹其事者G多为岭海H万里之行1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驽马十驾(一天的行程)
君子不齿(并列、排列)知不可乎骤得(一下子,很轻易地)
拜刺史不出(授予官职)B.使快弹数曲(快速地弹奏)
因为长句(于是写了)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南边)
方太和、开成、会昌间(正,正在)C.今漂沦憔悴(漂泊沉沦)
用心躁也(因为)而半山居雾若带然(处在)
昵元牛而不附其党(亲近)D.歌以赠之(连词,用来)
忽魂悸以魄动(连词,表转折)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介词,在)
而犹以得失介介议之(介词,拿)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琵琶亭是白居易泪湿青衫的遗迹,本应长久地被人们崇仰,但作者游览时却显得十分空寂,因而内心感到愤懑不平。B.当时,学诗的人们都绝口不提《长庆集》,袁中道认为凭白居易写《琵琶行》的诗才,所写的《长庆集》一定不会逊于李白和杜甫的作品。C.白居易被贬九江后,仕途逐渐通达,他却一心寻求散淡的官职,只要被任命为高官,他要么辞职,要么就不去就任。D.袁中道认为,白居易虽然与政坛上不少人物有所交往,但并未沾染其中是非,能够洁身自好,保持独立的人格。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2)处患难不戚戚者,此特愚人无心肝耳,于道何曾梦见?14.作者反驳“乐天学道者,然读其诗,于得失之际,何介介也”这一说法的理由有哪些?【答案】10.DFG11.A12.B13.(1)我被贬黜到地方任职两年来,毫不在乎,安于自己的生活,被这个人的话触动,这一晚才有了被贬逐的感受。(2)处于患难之中却不忧伤的,这只是没有心肝的蠢人罢了,又怎么能够梦见道呢?(做梦也不会梦见道。)14.①遭遇贬谪之初伤怀是人之常情;②白居易很快就流连山水,修建雅舍,抛却了得失;③白居易在仕途通达时功成身退;④白居易与人交往能洁身自好,恪守节操。【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士大夫们相互竞争、争斗,产生矛盾互相攻击一刻也不停止。因为自己所做的事而遭受灾祸的人,大多数都被流放到岭南、海边这些万里之外的地方。“对垒交争”作“士大夫”的连动式谓语,其中间不断开,其后不带宾语,因此在D处断开。“不休”作“磨戛”的谓语,其后不带宾语,因此在F处断开。“罹其事者”是名词性者字结构作“多为岭海万里之行”的主语,一般与其后的谓语断开,因此在G处断开。故选DFG。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及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解释全部正确;句意:劣马连走十天的路程。/君子不屑于与之并列。/知道上面这种想法不能一下子实现。/授予他刺史的官职他也不外出任职。B.快:畅快;句意:叫她畅快地弹几曲。/于是撰写了这首七言歌行。/泰山的南面,汶水向西流。/正当太和、开成、会昌年间。C.居:停留;句意:但如今漂泊沦落,憔悴不堪。/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亲近元稹和牛僧孺却不依附他们。D.“忽魂悸以魄动”的“以”,连词,表并列,并且;句意:吟唱一番来赠送给她。/忽然魂魄惊动。/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但还有些人拿得失不休止地评价白居易。故选A。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所写的《长庆集》一定不会逊于李白和杜甫的作品”错,根据“如《琵琶行》,使李杜为之,未必能过”可知,本文只是在“诗才”方面将白居易与李杜进行了比较,在作品方面并没有进行比较。故选B。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予”,我;“出官”,被贬黜到地方任职;“感”,被……触动;“是夕”,这一晚。(2)“处”,处于;“戚戚”,忧伤的样子;“特”,只是;“何”,怎么。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人未免有情。荣谢辱来,其始何得无动”,可以概括为“遭遇贬谪之初伤怀是人之常情”。根据“盖至徘徊东西林,蹑飞云履,仰看山,俯听泉,筑草堂,凿莲池,则迁谪之感,顿为冰雪矣”,可以概括为“白居易很快就流连山水,修建雅舍,抛却了得失”。根据“予观乐天,从此地渐步华贵,年才五十余耳,即退求散地,为尹辄去,拜刺史不出”,可以概括为“白居易在仕途通达时功成身退”。根据“入群不乱,涉水不濡”,可以概括为“白居易与人交往能洁身自好,恪守节操”。参考译文:材料一:元和十年,我被贬为九江郡司马。次年秋天,到湓浦口送客,听到邻舟有一女子在夜晚弹奏琵琶,细审那声音,铿铿锵锵颇有点京城的风味。我询问她的来历,原来是长安的乐伎,曾经跟穆、曹这两位琵琶名家学习技艺,后来年长色衰,嫁给一位商人为妻。于是我吩咐摆酒,请她尽情地弹几支曲子。她演奏完毕,神态忧伤,叙说自己年青时欢乐的往事,但如今漂泊沦落,憔悴不堪,在江湖之间飘零流浪。我被贬黜到地方任职两年来,毫不在乎,安于自己的生活,被这个人的话触动,这一晚才有了被贬逐的感受。于是撰写了这首七言歌行,吟唱一番来赠送给她,一共有六百一十六字,命题为《琵琶行》。(白居易《琵琶行·序》)材料二:琵琶亭,也就是白司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辽宁医药职业学院《Java+语言程序设计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兰州工业学院《行为医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土地测量与评价》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职业技术学院《外国音乐史Ⅰ》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物流流程再造》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黑龙江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生物信息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集成电路版图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外语教育研究方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中央戏剧学院《计算机网络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实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教育管理学课件-管理、教育管理和教育管理学之概述
- 2025年广西事业单位联考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真需求-打开商业世界的万能钥匙
- 2025年中储粮储运限公司公开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考研英语一阅读理解80篇试题及答案
- 风筝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心律失常介入治疗
- 酒店住宿投标书
- 2024年京东商家入驻协议模板
- 监理从业水平培训课件
-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