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菁优高考地理压轴训练之宇宙中的地球一.选择题(共23小题)1.(2024秋•仓山区校级月考)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最主要因素()A.大气厚度 B.天气状况 C.太阳高度角 D.地势高低2019年,在墨西哥某史前人类设置的陷阱遗迹中发现一批猛犸象遗骸。图1示意复原的猛犸象,其身披黑色细密长毛,皮很厚,具有极厚的脂肪层。图2为地质年代表示意图。读图,完成2﹣2题。2.猛犸象盛行时期()A.海洋中蓝藻大爆发 B.冈瓦纳古陆开始解体分离 C.陆地被子植物繁盛 D.地质历史上重要的成煤期如表为北半球年太阳总辐射量随纬度的分布表。可能总辐射:考虑了受大气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考虑了受大气和云的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读表完成3﹣3题。纬度64°N50°N40°N30°N20°N0°N可能总辐射量(W/m2)139.3169.6196.4216.3228.2248.1有效总辐射量(W/m2)54.471.798.2120.8132.7108.83.赤道地区可能总辐射量和有效总辐射量差异较大,主要原因是()A.云层厚,保温效应强,到达地面的可能总辐射量大 B.阴雨天气多,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有效总辐射量小 C.臭氧含量多,吸收的紫外线多,到达地面的可能总辐射量大 D.大气透明度高,吸收太阳辐射多,到达地面的有效总辐射量小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们通过学习、研讨,对地球的宇宙环境有了初步了解。下面是该小组某位同学记录的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的笔记: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日地距离约1.5亿千米,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太阳辐射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的水、地壳运动等的主要动力。太阳活动增强时,会干扰无线电长波通信。煤、铁等矿物,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下来的太阳能,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具有可再生、较廉价、无污染的特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该同学描述中的笔误有()A.1处 B.2处 C.3处 D.4处5.下列现象或活动的根本能量来源对应正确的是()A.温室大棚—太阳活动 B.波浪潮汐—太阳辐射 C.火山喷发—太阳活动 D.风力发电—太阳辐射中国空间站轨道高度为400~450千米,每90分钟绕地球公转一周。2023年11月28日,中国公布了空间站全貌高清图像(如图)。据此完成6﹣7题。6.图中可以清楚看到自然天体的个数是()A.0个 B.1个 C.2个 D.3个7.与地球表面相比,空间站外的温度条件不利于人类生存的原因是()A.大气密度过小 B.距离太阳过远 C.距离太阳过近 D.昼夜更替过快2023年9月6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了中科院研究所在福建首次发现的“奇异福建龙”化石相关研究成果,确认该物种生存在距今约1.5亿年到1.48亿年间。图1为“奇异福建龙”复原图,图2为地质年代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奇异福建龙”生存的地质年代属于()A.元古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石炭﹣二叠纪是我国地质史上最早的造煤时期,主要的造煤植物非常繁盛。完成下面小题。9.科学家研究我国最早的造煤时期可依据()A.花粉化石 B.恐龙化石 C.珊瑚化石 D.昆虫化石10.主要的造煤植物最可能是()A.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菊石是已灭绝的海生无脊椎动物,最早出现在距今约4亿年前,直到6500万年前灭绝。如图为菊石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在菊石最早出现的地质历史时期()A.大气成分开始发生改变 B.早期鱼类大量繁衍 C.陆地上出现低等植物 D.爬行动物开始向鸟类发展12.与菊石同时期灭绝的主要物种是()A.三叶虫 B.被子植物 C.大型哺乳动物 D.恐龙2022年12月5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安全穿过“黑障区”(大约出现在距地面35~80km的大气层间)在酒泉附近内蒙古西部巴丹吉林沙漠的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图1)。3名航天员在轨驻留6个月时间,期间先后进行了3次出舱活动。图2为大气垂直分层图。据此完成13﹣13题。13.在太空期间,航天员完成出舱活动时必须应对的挑战有()①超高压②强辐射③微重力④超高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某中学学生在观看某电影后留下了以下文字“啊!怎么回事,四周一片寂静,在茂密的森林里,会看到高大的梁龙!重有10吨,脖子有五根电线杆那么粗,可脑袋很小,而它背部的竖刺很大,是来专门对付食肉动物的。忽然,凶猛的霸王龙飞扑过来,张着嘴向我咬过来,啊!怎么回事,原来在做梦”完成14﹣15题。14.该学生描述的地质年代发生在()A.寒武纪 B.志留纪 C.侏罗纪 D.新近纪15.推测材料中梁龙的食物来源是()A.其他小型恐龙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被子植物“天问”问天。北京时间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海南省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在轨飞行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预计2021年5月着陆火星表面开展探测工作,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行星探测第一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天问一号”将着陆的天体是如图(太阳系八大行星位置示意图)中的()A.① B.② C.③ D.④17.人类一直对火星探测情有独钟,是由于火星()A.目前适宜人类生存 B.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C.有高级智慧生命存在 D.可能存在液态水18.“天问一号”成功发射当日至预着陆期间()A.地球公转速度渐快 B.地球公转速度先慢后快 C.黔东南州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渐小 D.黔东南州各地昼长先渐短后渐长如图为两个不同地理事物及其界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9.若界面代表莫霍面,则甲()A.代表地壳 B.代表地幔 C.平均厚度170KM D.地震波横波难以通过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这是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如图示意天问一号航行轨道。据此完成20﹣20题。20.地球、火星、航行中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均属于()A.行星 B.卫星 C.天体 D.恒星雁荡山于中生代时期古火山喷发中形成。下图为学生在雁荡山景区研学时拍摄的“石球”照片,经研究得知,它是由含有气体的岩浆溢出地表后形成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中生代时期,地球演化史的特点是()A.蕨类植物繁盛 B.重要成煤时期 C.两栖动物盛行 D.海洋面积扩张如图为我国某山地南坡在1月31日、5月10日、10月11日测得的正午时刻坡面太阳辐射量与坡度的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2.①②③曲线分别表示的时间为()A.1月31日、5月10日、10月11日 B.5月10日、1月31日、10月11日 C.5月10日、10月11日、1月31日 D.10月11日、1月31日、5月10日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如图为四川某市民手机收到的地震预警信息(图中90秒为倒计时时间)和地球内部图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23﹣23题。23.此次地震的震源的位置是()A.甲层 B.乙层 C.丙层 D.丁层二.解答题(共4小题)24.(2023秋•南安市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甘肃省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省区之一,但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率偏低,目前该省正在加大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力度。如图为甘肃省太阳辐射[单位:kW.h/(m2.a)]分布示意图。材料二:甘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境内地形复杂,海拔大多在1000米以上,地质条件复杂。矿产资源丰富,煤炭、石油、天然气储量居全国前列。(1)简述甘肃省太阳能资源分布特征。(2)分析甘肃省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3)说明甘肃省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率较低的原因。25.(2024秋•南安市校级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美国宇航局“朱诺号”木星探测器已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踏上远征木星之旅。2016年8月,“朱诺号”木星探测器将进入木星极轨并随即开展为期14个月的探测工作。材料二:木星在太阳系的八颗行星中体积和质量最大,它有着巨大的质量,比其他七颗行星总和的2倍还多,是地球的318倍,而体积则是地球的1316倍。此外,木星还是太阳系中自转最快的行星。木星并不是正球形的,而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木星主要由氢和氦组成。(1)“朱诺号”木星探测器使用太阳能作为能源,但木星上太阳辐射能相对较弱。指出为了保证“朱诺号”上的能源供应,可采取的措施。(2)与地球相比,简述木星对于生物生存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26.(2024春•鼓楼区校级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蓝色的大海、绿色的森林、辽阔的草原、弯弯的小河、蔚蓝的天空,每个生命独特存在,这个世界因而多样精彩。目前,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天体。如图为太阳系结构示意图。(1)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中,比太阳系高一级别的天体系统是,该天体系统的直径约光年,目前人类所能观测到最大的宇宙范围是。(2)北京时间2022年11月8日傍晚,全国人民围观了“红月亮”(月全食),并遇上“月掩天王星”这一极为罕见的天文现象。图中表示天王星的是(填字母),表示地球的是(填字母),M表示的是。(3)安全的宇宙环境是地球生命存在的外在条件。据图可知地球与其他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均近似形,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公转的方向都是。(4)分析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天体的原因,完成逻辑框图。并按照相互关系,将下列字母填在对应数码后的横线上。A.地球表面的温差较小B.比较稳定的太阳光照C.具有适宜的大气条件D.日地距离适中①,②,③,④。27.(2024春•仓山区校级期末)太阳辐射是地表能量的源泉。太阳能利用是能源开发的重要领域。分析下列图表。完成下列问题。海平面太阳辐射日总量(卡/厘米2•日)90°N60°N40°N20°N0°N20°S40°S60°S90°S小计春分045369685591085669845704925夏至109399410079508025763044805774秋分044568584289784469045204855冬至05132561585610141074106111666162合计265338735425652569326581553940072806(1)据表归纳,春分日太阳辐射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影响其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2)夏至日的北纬90°较冬至日的南纬90°获得的太阳辐射日总量少卡/厘米2•日,简析其原因。(3)由图可知,我国东部的南方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比全球同纬度地区平均值少,简析其原因。(4)与我国30°N东部地区相比较,西部地区太阳辐射总量大很多,而气温却低很多,简述其原因。
2025年菁优高考地理压轴训练之宇宙中的地球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3小题)1.(2024秋•仓山区校级月考)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最主要因素()A.大气厚度 B.天气状况 C.太阳高度角 D.地势高低【分析】影响地表太阳辐射量的因素:纬度和季节因素(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大气透明度、天气与气候、地势高低、污染程度等差异。【解答】解:太阳高度角越大,地表单位面积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越强;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辐射经过的大气路径越短,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越少,地表单位面积得到的太阳辐射量越多,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是太阳高度角,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2019年,在墨西哥某史前人类设置的陷阱遗迹中发现一批猛犸象遗骸。图1示意复原的猛犸象,其身披黑色细密长毛,皮很厚,具有极厚的脂肪层。图2为地质年代表示意图。读图,完成2﹣2题。2.猛犸象盛行时期()A.海洋中蓝藻大爆发 B.冈瓦纳古陆开始解体分离 C.陆地被子植物繁盛 D.地质历史上重要的成煤期【分析】从时间来讲,由老到新为: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从植物来讲,由老到新为: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从动物来讲,由老到新为:无脊椎动物、有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类时代。【解答】解:由材料可知,在墨西哥某史前人类设置的陷阱遗迹中发现一批猛犸象遗骸,说明猛犸象处于人类时代,可能是新生代第四纪,据地质年代表可知,该时期陆地被子植物繁盛,C正确。结合所学可知,海洋中蓝藻大爆发是于寒武纪时期,A错误。三叠纪晚期,联合古陆开始解体,B错误。地质历史上重要的成煤期为古生代后期和中生代,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不同地质年代的成矿规律和生物演化简史,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如表为北半球年太阳总辐射量随纬度的分布表。可能总辐射:考虑了受大气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考虑了受大气和云的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读表完成3﹣3题。纬度64°N50°N40°N30°N20°N0°N可能总辐射量(W/m2)139.3169.6196.4216.3228.2248.1有效总辐射量(W/m2)54.471.798.2120.8132.7108.83.赤道地区可能总辐射量和有效总辐射量差异较大,主要原因是()A.云层厚,保温效应强,到达地面的可能总辐射量大 B.阴雨天气多,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有效总辐射量小 C.臭氧含量多,吸收的紫外线多,到达地面的可能总辐射量大 D.大气透明度高,吸收太阳辐射多,到达地面的有效总辐射量小【分析】赤道地区纬度低,得到太阳辐射光照强,可能总辐射量应该高;但由于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在上升的过程中,气温降低,容易成云致雨;由于阴雨天气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有效总辐射量小。【解答】解:A、赤道地区云层后,反射太阳辐射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可能总辐射量小,不符合题意。B、赤道地区由于阴雨天气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有效总辐射量小,故正确。C、赤道地区由于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到达地面的可能总辐射量大,该观点只是表明一个方面,不全面,不符合题意。D、赤道地区白昼时间长,到达地面的可能总辐射量大,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属于基础题,要结合当地大气运动对于可能总辐射量和有效总辐射的影响。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们通过学习、研讨,对地球的宇宙环境有了初步了解。下面是该小组某位同学记录的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的笔记: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日地距离约1.5亿千米,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太阳辐射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的水、地壳运动等的主要动力。太阳活动增强时,会干扰无线电长波通信。煤、铁等矿物,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下来的太阳能,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具有可再生、较廉价、无污染的特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该同学描述中的笔误有()A.1处 B.2处 C.3处 D.4处【分析】太阳活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满足生物生长发育;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主要能量来源。【解答】解:读文字材料可以看出,该同学的描述中有三处笔误:①“太阳辐射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的水、地壳运动等的主要动力”,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地壳运动与地球的内部动力有着密切关系,与太阳辐射无关;②“太阳活动增强时,会干扰无线电长波通信”,太阳活动增强时,会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不会干扰无线电长波通信;③“煤、铁等矿物,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下来的太阳能”,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下来的太阳能主要有煤炭、石油等,铁矿的形成与火山活动有关,故C对,ABD错。故选:C。【点评】本题的难度小,主要考查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储备分析解答地理问题。5.下列现象或活动的根本能量来源对应正确的是()A.温室大棚—太阳活动 B.波浪潮汐—太阳辐射 C.火山喷发—太阳活动 D.风力发电—太阳辐射【分析】太阳辐射的能量来自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其损失质量释放大量的能量,其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满足生物生长发育;太阳辐射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主要能量来源。【解答】解:温室大棚能够起到保温作用主要是因为大棚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增强了大气逆辐射,温室大棚热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A错误。波浪能量的直接来源是风能,风能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潮汐的根本能量来源是太阳和月亮对地球的引力,B错误。火山喷发的根本能量来源是地球内部的热运动,主要是岩浆活动,C错误。风力发电的直接能量来源是大气运动,大气运动的根本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的难度小,主要考查能量问题,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解答。中国空间站轨道高度为400~450千米,每90分钟绕地球公转一周。2023年11月28日,中国公布了空间站全貌高清图像(如图)。据此完成6﹣7题。6.图中可以清楚看到自然天体的个数是()A.0个 B.1个 C.2个 D.3个【分析】判断某一物质是不是天体,可以用“三看”来概括:一看位置,是不是位于大气层之外,独立存在于宇宙中,进入大气层或返回地面的物体不属于天体,如飞机、待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二看物质性,一定是宇宙空间的物质,自然现象不属于天体,如流星现象、极光现象不属于天体。三看运转,是否在一定轨道上独自运转,依附于其他天体上的物质,不属于天体,如火星上考察的火星车不是天体。【解答】解:在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自然天体,即地球,ACD错误,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天体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7.与地球表面相比,空间站外的温度条件不利于人类生存的原因是()A.大气密度过小 B.距离太阳过远 C.距离太阳过近 D.昼夜更替过快【分析】与地球表面相比,空间站外的温度条件不利于人类生存的原因主要从大气、太阳辐射、温差等方面分析。【解答】解:地球表面的环境中充满了大气,大气层对地球表面起到了保护作用,能够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的部分能量,使地球表面的温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而在空间站外,大气密度极低,几乎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散射作用,因此,空间站外的温度条件会受到太阳辐射的直接影响,白天和夜晚的温差极大,极端温度条件会对人类生存造成严重威胁,A正确。地球刚好位于宜居带,距离太阳适中,既不远也不近,但中国空间站轨道高度为400~450千米,但在空间站外,大气密度极低,昼夜温差较大,不利于人类生存,BC错误。中国空间站轨道高度为400~450千米,每90分钟绕地球公转一周,昼夜更替过快,但比较稳定,所以在此时昼夜状况对空间站外温度的影响不大,D错。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与地球表面相比,空间站外的温度条件不利于人类生存的原因,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2023年9月6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了中科院研究所在福建首次发现的“奇异福建龙”化石相关研究成果,确认该物种生存在距今约1.5亿年到1.48亿年间。图1为“奇异福建龙”复原图,图2为地质年代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奇异福建龙”生存的地质年代属于()A.元古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分析】从时间来讲,由老到新为: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从植物来讲,由老到新为: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从动物来讲,由老到新为:无脊椎动物、有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类时代。【解答】解:根据材料“该物种距今约1.5亿年到1.48亿年”并结合图示地质年代推算“奇异福建龙”生存的地质年代应为中生代,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奇异福建龙”生存的地质年代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石炭﹣二叠纪是我国地质史上最早的造煤时期,主要的造煤植物非常繁盛。完成下面小题。9.科学家研究我国最早的造煤时期可依据()A.花粉化石 B.恐龙化石 C.珊瑚化石 D.昆虫化石【分析】地球的演化史:1、太古宙(距今25亿年以前),出现了原始细菌、蓝绿藻类;2、元古宙(距今25亿~5.41亿年),藻类日益繁盛;3、古生代(距今5.41亿~2.5217亿年),早古生代:三叶虫、珊瑚等空前繁盛,被称为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后期出现鱼类;晚古生代动物,鱼类一两栖类;植物:蕨类植物繁茂;4、中生代(距今2.5217亿~0.66亿年),蕨类植物衰退,裸子植物迅速发展,裸子植物时代;动物:恐龙等爬行动物繁盛,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5、新生代(距0.66亿年至现在),被子植物为主,被称为被子植物时代;动物:哺乳动物繁盛,被称为哺乳动物时代,第四纪出现了人类。【解答】解:恐龙所在的时期主要为侏罗纪和白垩纪时期,是在二叠纪之后,并不是最早的造煤时期,B错误。珊瑚是古生代早期所形成的,比石炭—二叠纪时间过早,故不能成为造煤时期的判断依据,C错误。昆虫最早出现在石炭期早期,昆虫各时期均有大量分布,并不能作为成煤时期的判断依据,D错误。根据植物化石和花粉化石的研究,我国地质史上最早的大规模造煤期是约2亿年前的晚古生代造煤期,地质学上称之为石炭—二叠纪造煤期,A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地球演化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10.主要的造煤植物最可能是()A.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分析】煤是地壳运动的产物。远在3亿多年前的古生代和1亿多年前的中生代以及几千万年前的新生代时期,大量植物残骸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地球化学、物理化学作用后转变成煤,从植物死亡、堆积、埋藏到转变成煤经过了一系列的演变过程,这个过程也称为成煤作用。【解答】解:晚古生代植物茂盛,是重要的造煤时期,藻类植物主要出现在古生代早期,早于造煤时期,A错误。石炭—二叠纪是古生代晚期,蕨类植物主要出现在古生代晚期,B正确。裸子植物主要在中生代时期繁盛,晚于造煤时期,C错误。被子植物主要在新生代时期繁盛,晚于造煤时期,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地球演化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菊石是已灭绝的海生无脊椎动物,最早出现在距今约4亿年前,直到6500万年前灭绝。如图为菊石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在菊石最早出现的地质历史时期()A.大气成分开始发生改变 B.早期鱼类大量繁衍 C.陆地上出现低等植物 D.爬行动物开始向鸟类发展【分析】地壳演化史中,动物界发展阶段:元古代为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为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古生代泥盆纪为鱼类时代;古生代石炭纪和二叠纪为两栖动物时代;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为爬行动物时代;新生代第三纪为哺乳动物时代;新生代第四纪为人类时代。植物界发展阶段:元古代至古生代奥陶纪为海生藻类时代;古生代志留纪至石炭纪为陆上孢子植物时代;古生代二叠纪至中生代侏罗纪为裸子植物时代;中生代白垩纪以来为被子植物时代。【解答】解:由材料可知,菊石最早出现在距今约4亿年前,此时期处于志留纪末期到泥盆纪早期之间,处于为早古生代向晚古生代过渡时期。该时期,陆地上出现低等植物,C正确。爬行动物开始向鸟类发展发生在中生代,D错误。大气成分开始发生改变是由于蓝细菌大爆发引起的,发生在前寒武纪,A错误。早期鱼类大量繁衍发生在晚古生代,B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地质年代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12.与菊石同时期灭绝的主要物种是()A.三叶虫 B.被子植物 C.大型哺乳动物 D.恐龙【分析】地壳演化史中,动物界发展阶段:元古代为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为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古生代泥盆纪为鱼类时代;古生代石炭纪和二叠纪为两栖动物时代;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为爬行动物时代;新生代第三纪为哺乳动物时代;新生代第四纪为人类时代。植物界发展阶段:元古代至古生代奥陶纪为海生藻类时代;古生代志留纪至石炭纪为陆上孢子植物时代;古生代二叠纪至中生代侏罗纪为裸子植物时代;中生代白垩纪以来为被子植物时代。【解答】解:菊石直到6500万年前才灭绝,发生于中生代末期,此时期灭绝的主要物种是恐龙,D正确。被子植物、大型哺乳动物是新生代繁盛,BC错误。三叶虫在古生代晚期灭绝,A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地球演化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2022年12月5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安全穿过“黑障区”(大约出现在距地面35~80km的大气层间)在酒泉附近内蒙古西部巴丹吉林沙漠的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图1)。3名航天员在轨驻留6个月时间,期间先后进行了3次出舱活动。图2为大气垂直分层图。据此完成13﹣13题。13.在太空期间,航天员完成出舱活动时必须应对的挑战有()①超高压②强辐射③微重力④超高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分析】太空环境具有强辐射、微重力、高真空等特点。【解答】解:航天员完成出舱活动时位于太空,必须应对的挑战有微重力,③正确。太空大气稀薄,属于高真空、强辐射,①错误,②正确。宇宙的总体温度在逐渐下降,超低温,④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太空环境特征,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需要考生结合区域实际分析即可。某中学学生在观看某电影后留下了以下文字“啊!怎么回事,四周一片寂静,在茂密的森林里,会看到高大的梁龙!重有10吨,脖子有五根电线杆那么粗,可脑袋很小,而它背部的竖刺很大,是来专门对付食肉动物的。忽然,凶猛的霸王龙飞扑过来,张着嘴向我咬过来,啊!怎么回事,原来在做梦”完成14﹣15题。14.该学生描述的地质年代发生在()A.寒武纪 B.志留纪 C.侏罗纪 D.新近纪【分析】从时间来讲,由老到新为: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从植物来讲,由老到新为: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从动物来讲,由老到新为:无脊椎动物、有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类时代。【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梁龙是中生代的蜥脚类恐龙,繁盛于侏罗纪,C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寒武纪、志留纪属于古生代,没有出现恐龙,AB错误。新近纪属于第四纪,恐龙已经灭绝,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地质年代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15.推测材料中梁龙的食物来源是()A.其他小型恐龙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被子植物【分析】从时间来讲,由老到新为: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从植物来讲,由老到新为: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从动物来讲,由老到新为:无脊椎动物、有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类时代。【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脖子有五根电线杆那么粗,可脑袋很小,而它背部的竖刺很大,是来专门对付食肉动物的”可知,梁龙应为食草性恐龙,不会是其他小型恐龙,A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侏罗纪属于中生代,中生代裸子植物繁生,B正确。蕨类植物在古生代泥盆纪、石炭纪繁盛,C错误。新生代被称为“被子植物时代”,被子植物在此时最为繁盛,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梁龙的食物来源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天问”问天。北京时间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海南省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在轨飞行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预计2021年5月着陆火星表面开展探测工作,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行星探测第一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天问一号”将着陆的天体是如图(太阳系八大行星位置示意图)中的()A.① B.② C.③ D.④【分析】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小行星带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解答】解:根据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可知,①为金星,②为火星,③为木星,④为水星。“天问一号”将着陆的天体是火星,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八大行星的判断,属于基础题,读图解答问题。17.人类一直对火星探测情有独钟,是由于火星()A.目前适宜人类生存 B.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C.有高级智慧生命存在 D.可能存在液态水【分析】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在地球公转轨道外侧,是宜居带行星之一。【解答】解: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八大行星之一,由于位置适中,有可能存在液态水,故D正确。目前已知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天体,AC错误。火星并不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B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人类一直对火星探测情有独钟的原因,属于基础题,熟记课本内容即可解答。18.“天问一号”成功发射当日至预着陆期间()A.地球公转速度渐快 B.地球公转速度先慢后快 C.黔东南州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渐小 D.黔东南州各地昼长先渐短后渐长【分析】1月初为近日点,地球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为远日点,地球公转速度最慢;所以离1月初越近,地球公转速度越快,离1月初越远,地球公转速度越慢。距离太阳直射点纬度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距离太阳直射点纬度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该半球昼变长,夜变短。【解答】解:根据题干可知,发射时间为2020年7月23日,预计2021年5月着陆火星表面,此时间段地球公转经过1月初的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所以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AB错。黔东南州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此时间段太阳直射点向先南移,过冬至日后北移,所以黔东南州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先变小后变大,黔东南州各地昼长先渐短后渐长,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属于基础题,根据题干中限定的日期分析解答。如图为两个不同地理事物及其界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9.若界面代表莫霍面,则甲()A.代表地壳 B.代表地幔 C.平均厚度170KM D.地震波横波难以通过【分析】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地球的内部圈层大致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为莫霍面,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为古登堡面。【解答】解:若界面为莫霍面,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莫霍界面以上为地壳,以下为地幔;乙在莫霍界面以下,甲位于莫霍界面以上,则甲为地壳,A正确。乙为地幔,地幔顶部位于软流层之上,属于岩石圈的一部分,B错误。甲为地壳,平均厚度约17km,C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壳为固态物质构成,地震波横波能够通过,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通过示意图设置题目,题目为常规题,难度较小,学生要具备读图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这是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如图示意天问一号航行轨道。据此完成20﹣20题。20.地球、火星、航行中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均属于()A.行星 B.卫星 C.天体 D.恒星【分析】判断某一物质是不是天体,可以用“三看”来概括:一看位置,是不是位于大气层之外,独立存在于宇宙中,进入大气层或返回地面的物体不属于天体,如飞机、待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二看物质性,一定是宇宙空间的物质,自然现象不属于天体,如流星现象、极光现象不属于天体。三看运转,是否在一定轨道上独自运转,依附于其他天体上的物质,不属于天体,如火星上考察的火星车不是天体。【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地球、火星是行星,航行中的天问一号探测器是人造卫星,地球、火星、航行中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均属于天体,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天体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雁荡山于中生代时期古火山喷发中形成。下图为学生在雁荡山景区研学时拍摄的“石球”照片,经研究得知,它是由含有气体的岩浆溢出地表后形成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中生代时期,地球演化史的特点是()A.蕨类植物繁盛 B.重要成煤时期 C.两栖动物盛行 D.海洋面积扩张【分析】地球生命的演化从时间来讲,由老到新为: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从植物来讲,由老到新为: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从动物来讲,由老到新为:无脊椎动物、有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类时代。地壳演化的大致历程是三叠纪末期形成联合古陆,之后古陆解体,在6500万年前海陆轮廓出现,新生代时期形成了现在的海陆分布状况。【解答】解:中生代是重要的成煤期之一,B正确。晚古生代蕨类植物繁盛,A错误。两栖动物盛行也是晚古生代,C错误。海洋面积未出现明显扩张,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不同地质年代的成矿规律和生物演化简史,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如图为我国某山地南坡在1月31日、5月10日、10月11日测得的正午时刻坡面太阳辐射量与坡度的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2.①②③曲线分别表示的时间为()A.1月31日、5月10日、10月11日 B.5月10日、1月31日、10月11日 C.5月10日、10月11日、1月31日 D.10月11日、1月31日、5月10日【分析】太阳辐射的强弱主要受正午太阳高度的影响。纬度低则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多;反之,则少。【解答】解:根据材料已知“我国某山地南坡”,我国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为:5月10日、10月11日、1月31日。由图可以看出,③曲线在坡度较大的地区太阳辐射量较大,可知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③曲线为1月31日;①曲线在坡度较小的地区太阳辐射量较大,可知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①曲线为5月10日;所以②曲线表示的时间为10月11日,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太阳辐射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如图为四川某市民手机收到的地震预警信息(图中90秒为倒计时时间)和地球内部图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23﹣23题。23.此次地震的震源的位置是()A.甲层 B.乙层 C.丙层 D.丁层【分析】两个不连续界面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大部分,其中地表以下莫霍面以上为地壳;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之间是地幔;古登堡面以下是地核。地壳厚薄不一,地壳平均厚度17km;大陆地壳平均39﹣41km;大洋地壳平均5﹣10km。【解答】解:根据文字材料可知,地震发生区位于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震源深度为10千米。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9﹣41km,所以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地壳中。根据图片材料可知,甲位于地表以下,莫霍面以上,属于地壳;乙为软流层;丙为地幔;丁为地核。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判读及地震震源位置的判别,难度较易,属于基础题,需要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划分,同时需要记住地壳平均厚度,需要一定方法与技巧。二.解答题(共4小题)24.(2023秋•南安市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甘肃省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省区之一,但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率偏低,目前该省正在加大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力度。如图为甘肃省太阳辐射[单位:kW.h/(m2.a)]分布示意图。材料二:甘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境内地形复杂,海拔大多在1000米以上,地质条件复杂。矿产资源丰富,煤炭、石油、天然气储量居全国前列。(1)简述甘肃省太阳能资源分布特征。(2)分析甘肃省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3)说明甘肃省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率较低的原因。【分析】(1)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的描述,一般从整体分布状况、极大值、极小值等角度进行分析。(2)甘肃省太阳能资源丰富原因要从影响太阳能分布的纬度、下垫面、天气等方面分析太阳能状况。(3)甘肃省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率较低的原因从当地的实际,社会、经济等方面分析。【解答】解:(1)读图可知,甘肃省太阳能资源整体分布不均;局部特点表现在西北部丰富,东部、东南部相对匮乏。(2)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甘肃省位于中纬度地区,夏季太阳高度较大,白昼时间较长;甘肃大部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较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据此,甘肃省太阳能资源丰富。(3)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甘肃省常规能源丰富,新能源开发利用率低;基础设施不完善,开发难度大;甘肃经济不发达,人口、城市较少,能源需求小;甘肃相对经济欠发达,资金短缺,科技水平较为落后,因此太阳能资源开发率低。故答案为:(1)西北部太阳能资源丰富;东部、东南部太阳能资源相对匮乏。(2)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削弱作用弱;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3)该省常规能源丰富;经济不发达,人口、城市较少,能源需求小;基础设施不完善,开发难度大;资金短缺,科技水平较为落后。【点评】本题以甘肃的太阳能资源分布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地理事物分布特征描述、太阳能分布的影响因素、能源利用开发条件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25.(2024秋•南安市校级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美国宇航局“朱诺号”木星探测器已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踏上远征木星之旅。2016年8月,“朱诺号”木星探测器将进入木星极轨并随即开展为期14个月的探测工作。材料二:木星在太阳系的八颗行星中体积和质量最大,它有着巨大的质量,比其他七颗行星总和的2倍还多,是地球的318倍,而体积则是地球的1316倍。此外,木星还是太阳系中自转最快的行星。木星并不是正球形的,而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木星主要由氢和氦组成。(1)“朱诺号”木星探测器使用太阳能作为能源,但木星上太阳辐射能相对较弱。指出为了保证“朱诺号”上的能源供应,可采取的措施。(2)与地球相比,简述木星对于生物生存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分析】(1)为了保证“朱诺号”上的能源供应,可采取的措施主要从电池面板面积、电池面板朝向等方面分析。(2)与地球相比,木星对于生物生存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主要从宇宙环境、太阳光照、气温、水、氧气等方面分析。【解答】解:(1)依据材料和题目,为保证朱诺号的能源供应,可以增加太阳能电池板的面积;同时,不断地调整电池帆的角度,使其始终面对太阳;随时间和季节变化调整朝向和偏角,使太阳光照垂直于电池面。(2)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信息可知,与地球相比,木星有利于生命存在的条件有:稳定的太阳辐射,安全的宇宙环境;不利条件有:距离太阳太远,温度太低,没有液态水;没有氧气等。故答案为:(1)①加大太阳能电池帆板面积;②采取措施使太阳能电池帆板始终对着太阳。(2)有利条件:①有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②太阳光照稳定。不利条件:①距太阳较远,温度较低;②缺少水分;③缺少供生物呼吸的氧气。【点评】该题以太阳活动及太阳系为材料设置问题,涉及太阳活动、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素养。26.(2024春•鼓楼区校级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蓝色的大海、绿色的森林、辽阔的草原、弯弯的小河、蔚蓝的天空,每个生命独特存在,这个世界因而多样精彩。目前,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天体。如图为太阳系结构示意图。(1)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中,比太阳系高一级别的天体系统是银河系,该天体系统的直径约10万光年,目前人类所能观测到最大的宇宙范围是可观测宇宙。(2)北京时间2022年11月8日傍晚,全国人民围观了“红月亮”(月全食),并遇上“月掩天王星”这一极为罕见的天文现象。图中表示天王星的是G(填字母),表示地球的是C(填字母),M表示的是小行星带。(3)安全的宇宙环境是地球生命存在的外在条件。据图可知地球与其他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均近似圆形,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4)分析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天体的原因,完成逻辑框图。并按照相互关系,将下列字母填在对应数码后的横线上。A.地球表面的温差较小B.比较稳定的太阳光照C.具有适宜的大气条件D.日地距离适中①B,②D,③A,④C。【分析】(1)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分为不同的级别和层次,最高一级是总星系,总星系包括银河系和河外星系;银河系包括太阳系和其它恒星系;太阳系包括太阳、地月系和其它行星系;地月系包括地球和月球。一般而言,围绕恒星公转的是行星,围绕行星公转的是卫星。(2)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小行星带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3)八大行星公转方向一致,都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八大行星的轨道面接近同一平面,具有共面性:八大行星的公转轨道面近似于正圆的椭圆,具有近圆性。(4)地球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是稳定的太阳光照提供了光和热;安全的行星际空间,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自身条件是: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适中;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形成适于生命生存的大气层;有液态水的存在。【解答】解:(1)根据所学知识,地球所处在太阳系中,银河系包括太阳系及其他恒星系,银河系的直径为10万光年,目前人类所能观测到最大的宇宙范围为可观测宇宙,可观测宇宙包括银河系和河外星系。(2)图示反映的是以太阳为中心天体的天体系统,即太阳系,太阳系包含地月系,故共有2级天体系统,太阳系八大行星,距太阳由近到远,分别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表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大型水利工程采砂厂承包权转让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版国际贸易合同主体欺诈责任划分与损害赔偿合同3篇
- 2025年度鲜羊奶品牌授权及区域代理销售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出租车行业驾驶员权益保护合作协议3篇
- 2024版加油站柴油订货与销售协议范例版B版
- 专业水泥销售协议:2024版细则版A版
- 二零二五年度高压电缆敷设与维护保养合同大全3篇
- 2024版吉阳区环卫设施安全检查评估合同
- 2024技术岗位聘用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特色猪种养殖基地猪栏承包协议3篇
- 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及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的预防监控措施
- 继电保护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 《榜样9》观后感心得体会四
- 2023事业单位笔试《公共基础知识》备考题库(含答案)
- 《水下抛石基床振动夯实及整平施工规程》
- 2025年云南大理州工业投资(集团)限公司招聘31人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风电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
- 《教师职业道德与政策法规》课程教学大纲
- 儿童传染病预防课件
- 护理组长年底述职报告
- 《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的护理》团体标准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