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注射尘螨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标准操作程序》_第1页
《皮下注射尘螨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标准操作程序》_第2页
《皮下注射尘螨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标准操作程序》_第3页
《皮下注射尘螨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标准操作程序》_第4页
《皮下注射尘螨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标准操作程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11

CCSC10

T/CGDF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团体标准

T/CGDF000xx-2023

皮下注射尘螨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标准操作程序

Standardoperatingprocedureforsubcutaneousimmunotherapywith

standardizedhousedustmiteallergenextract

(征求意见稿)

2023-xx-xx发布2023-xx-xx实施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

1

引言

随着全球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亦随之发生巨大改变,使得过敏

性疾病的患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逐年上升。过敏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其产生的直接和间接费用对全社会和卫生系统有严重的影响,给国家的卫生资源带来巨大的财

务负担和压力。气道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AR)和过敏性哮喘

(AllergicAsthma,AA)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呼吸性疾病。我国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AR患

病率约9.6%~23.9%1,支气管哮喘患病率为4.2%2,其中,过敏性哮喘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占比高

达60%~80%3。气道过敏性疾病的治疗原则为“防治结合,四位一体”,包括环境控制、药物

治疗、变应原免疫治疗和患者教育。

变应原免疫治疗(AllergenImmunotherapy,AIT,俗称脱敏治疗)是指在明确导致过敏

性疾病主要变应原的基础上,让患者反复接触逐渐增加剂量的变应原提取物(标准化变应原制

剂),使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对此类变应原的耐受性,从而控制或减轻过敏症状的一种治疗方法。

研究证实AIT对过敏性疾病具有近期和远期疗效,且有可能改变疾病的自然进程,预防过敏性

鼻炎发展为哮喘,减少产生新的致敏。指南推荐AIT是AR的一线治疗方法1。皮下免疫治疗

(SubcutaneousImmunotherapy,SCIT)是AIT的经典给药途径,我国标准化尘螨皮下免疫治

疗开展二十多年来成果瞩目,多数大医院在儿科、耳鼻咽喉科、呼吸科或皮肤科设立脱敏中心,

部分三级医院已成立独立的变态反应专科。

2022年1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十四五”卫生健康标准化工作规划》鼓励制定实施高于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团体标准。鉴于我国过敏性疾病患病率日益增高,越来越多的医院陆续

开展脱敏治疗。与此同时,本领域内尚无相关的脱敏治疗团体标准以进一步规范临床操作。本

项目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指南和质量标准规范等文件,从脱敏中心设置要求、诊断、治疗和

管理等方面来建立“标准化皮下注射尘螨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标准操作程序”,即尘螨SCIT

标准操作团体标准,旨在促进全面规范化的SCIT标准操作,确保该治疗安全有效。

III

1.通用要求

开展标准化尘螨SCIT的科室可根据所在医院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建立符合本院实际情

况的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中心(以下简称脱敏中心)。标准化脱敏中心的功能主要包括规范

化脱敏治疗、过敏性疾病的科普教育以及医护人员的培训等。

1.1功能区域划分

脱敏中心务必保持整齐、清洁、明亮及足够的空间,应至少包含医师诊区、治疗区、观

察区、急救区、资料区等功能区域4-6(以下功能区域分布图供参考)。功能区域划分应注意区

域间的便捷性:治疗区、观察区、急救区三个区域之间应有便捷通道可以快速到达,治疗区与

观察区之间需具备“可视性”。

1.1.1医师诊区

用于常规诊疗工作,是医师与患者、患儿及家长的沟通场所。

1.1.2过敏原检测区

用于皮肤点刺操作和采血等,有条件的单位可配置相关仪器进行特异性IgE的检测。该区

域应遵循医院实验室相关规定。

1.1.3治疗区

用于皮下注射变应原,应严格按医院感染控制要求进行每日消毒。本区域应配备药物保

1

存冷藏冰箱(标准化变应原制剂的贮存温度为2~8摄氏度)。

1.1.4观察区

用于患者注射后的留观。每次注射后,患者应在观察区留观至少30分钟。应保证医生和

护士可以随时观察到注射后的患者,这点可以通过设置与观察区之间开放的通道或足够大的玻

璃窗实现。观察区应保持整洁、舒适,可制作“温馨提示”等宣传资料供患者了解注射前和注

射后的相关注意事项;可放置电视机有助于留观患者度过等待时间;可设置患者教育资料架以

实现对患者的过敏性疾病宣传教育。

1.1.5急救区

用于紧急处理临床出现的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抢救通

道应尽可能缩短、通畅,应备有急救床、床旁氧气、吸引器和急救车等,并确保急救所需设备、

仪器运作正常。

1.1.6资料区

用于保存患者诊疗档案,如患者一般信息、相关检查结果、诊断及治疗记录等资料。患

者的纸质病历档案应妥善放置于专用的资料柜中。如患者的病历档案使用电子化系统进行管理,

应妥善管理用于建立和保存电子化病历档案的电子产品。

1.1.7其他区域

有条件的医院,可按需求设置辅助检查区,进行肺功能、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等相

关检查。

1.2应急准备与响应机制

SCIT可能引起严重过敏反应,标准化脱敏中心应建立应急准备与响应机制,包括急救药

品管理、抢救设备管理、急救车管理,并保证药品在有效期内以及设备运作正常。严重过敏

反应的处理流程见2.3章节。

1.2.1急救药品管理

中心应建立急救药品管理制度,每日检查并记录。脱敏中心抢救药物清单5见表1。

2

表1脱敏中心抢救药物清单

药物名称规格数量

去甲肾上腺素2mg5支

盐酸肾上腺素1mg5支

异丙肾上腺素1mg5支

地塞米松5mg5支

甲泼尼龙40mg5支

苯海拉明20mg5支

多巴胺20mg10支

异丙嗪25mg5支

氯雷他定或西替利嗪10mg1盒

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100μg*200掀1支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2ml:1mg5支

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溶液2.5ml:2.5mg5支

葡萄糖注射液(5%、10%)500ml各1瓶

10%葡萄糖酸钙10ml5支

50%葡萄糖10ml5支

生理盐水500ml1瓶

1.2.2抢救设备管理

标准化脱敏中心应能够提供应对突发紧急事件或处理过敏性休克的抢救设备,如急救床、

床旁氧气、吸引器和急救车等,并建立抢救设备管理制度。脱敏中心抢救设备清单5见表2。

表2脱敏中心抢救设备清单

设备数量

心电监护仪1台

喉镜(大、中、小)各1个

气管导管4.0~7.5mm各1个

3

管芯(大、小)各1个

牙垫2个

吸痰器1台

吸痰管2个

简易呼吸器1套

氧气面罩1个

血压计、听诊器各1个

手电筒1个

套管针2个

三通2个

注射器(1、5、10、20ml)各5个

输液器(500ml)2个

冰袋2个

管道氧气或氧气罐1套

雾化吸入器1套

1.2.3急救车管理

标准化脱敏中心应建立急救车管理制度7,包括以下内容:

①急救车放置于固定位置,不得随意挪动更换位置。

②建立急救药物目录、抢救设备清单及放置平面图,严格执行“五定”制度,即定数量品种、

定点安置、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与定专人负责,确保能够正常开展抢救工作。

③急救车内药品实行基数管理,标识清楚,有效期宜在6个月以上。仪器处于备用状态。定位

存放。

④设立急救药品、器械交班本,标明所有急救药品、物品名称、规格、剂量、数量、有效期,

本物应完全符合。

⑤急救车内药品存放、取用时实行“左进右出”制,使用的药品记录于急救医嘱记录本,并

保留空安瓿以备查对。

⑥急救车内药品物品,用后及时补充,按照失效日期的先后调整药品的位置。

⑦每周清点、核查急救车一次,用一次性封条封存并签名。

⑧医护人员应熟悉急救药品及器械的配置、放置位置,每天进行数量及使用检查,以保证急

4

救器械在完好备用状态。

1.3人员配备

应有1名被授权的中心负责人对SCIT的实施和安全措施的贯彻全面负责。脱敏中心的工作

人员主要包括医师、专科护士,有条件的单位可以配置临床技师。一般按照日治疗人次配备

相应数量的医师和护士。SCIT管理计划的负责医师最好是变态反应专科医师(或具备皮肤点

刺/脱敏注射相关资质及培训)。所有参与SCIT的工作人员都应明确职责,具有一定的临床处

置能力4-6。

1.3.1职责分工

1.3.1.1医师

医师主要负责过敏性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案的制定,知情同意告知、不良反应的诊断和

处理以及治疗剂量调整等。

①过敏性疾病的诊断。接诊医师通过患者症状、体征进行详细询问和检查并记录,结合患者

的皮肤点刺试验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以及其他辅助检查来确诊。

②入选患者评估与告知。接诊医师综合患者的整体临床资料进行全面评估,同时对照SCIT适

应证和禁忌证决定是否适合入选进行治疗。对接诊医师个人不能确定排除的精神和心理问

题患者,建议咨询相关专业学科医师后再决定是否入选治疗。

③签署知情同意书,管理患者的纸质和电子病历档案。

④依据过敏原检测结果选择标准化变应原制剂。(例如对粉尘螨或户尘螨过敏的患者可选择

标准化单螨变应原制剂,同时对粉尘螨和户尘螨过敏的患者选择标准化双螨变应原制剂进

行治疗。)

⑤脱敏治疗不良反应处理。

⑥向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上报脱敏治疗不良反应。

⑦注射剂量调整。如果脱敏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或者因为患者自身原因出现注射时间

延迟,在下次注射时需要调整注射剂量。

⑧确定停止治疗的时间。脱敏治疗最佳持续时间为3~5年,但最终是否继续治疗或停止治疗,

需要医师与患者一起评估风险和患者获益而定。一般6~12个月评估1次,医师与患者沟通,

5

评价风险和获益后决定继续或终止脱敏治疗。而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则

建议及时停止脱敏治疗。

⑨治疗结束时对患者进行整体评估,并进行小结和随访。

1.3.1.2护士

护士主要负责病历档案建立,患者健康教育,过敏急救药物及设备管理,注射前准备,

注射操作,注射后观察,注射不良反应的初步处理,患者资料管理,患者预约和随访。

①病历档案建立。在患者入选治疗前,护士根据脱敏治疗患者情况,详细填写患者一般资料

和临床症状、体征(接诊医师提供)、既往史以及实验室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为了

便于收集和整理长期资料,建议同时录入电子版和纸质版,并填写患者脱敏治疗注射诊疗

卡。

②健康教育。脱敏治疗长达3~5年,健康教育与患者心理护理需贯穿脱敏治疗的全过程,这

将有利于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③实施SCIT(详见2.2皮下注射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标准操作)

④注射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和辨别。护士掌握注射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和辨别,及时向医师汇报

不良反应的表现和进展,协助医师处理不良反应。

⑤资料管理,患者预约和随访。每次注射前后由专人将患者的注射剂量、部位和治疗后局部

及全身反应情况记录到纸质病历,应用数字化脱敏治疗管理系统的中心需定期检查及备份

患者电子病历。患者资料的有效管理便于提醒患者按时就诊注射,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全面掌控患者的病情变化;科学分析患者的各种医疗数据;快速、准确的为随访工作提供

资料,使随访管理更加完善。病历档案和咨询网络的建立对掌控脱敏治疗后可能出现迟发

反应及特殊情况发挥着重要作用。

1.3.1.3临床技师

有条件的医院,可配置临床技师,负责免疫学检测、肺功能检查、鼻腔分泌物检测等,

并出具检测报告。

1.3.2临床技能要求8

在开展脱敏治疗之前,医护人员应在具有培训资质的脱敏中心培训基地进行专业培训,

不同科室的脱敏中心应掌握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要求见表3。

6

表3临床技能要求(理论■;理论和实践■)

变态反耳鼻咽

临床技能呼吸科皮肤科儿科

应科喉科

诊断技能

患者的过敏史和特应性疾病史

皮肤过敏测试,知晓点刺和皮内试验的差异

斑贴试验和光斑贴试验

IgE抗体体外诊断(包括组分诊断)的适应证、操

作方法和结果解读

症状日记的解释

激发试验,辨别在口、鼻、结膜和支气管处进行激

发的差异

肺功能检查和气道高反应性试验的适应证和结果解

鼻内激发试验和/或结膜激发试验

前鼻镜检查

鼻内窥镜检查、鼻腔测压、鼻峰流量测量、声学鼻

测量、鼻腔嗅觉测试

鼻腔细胞学检查:取样、染色和结果解读

肺功能检查

支气管激发试验

呼出气体分析(一氧化氮-分析)

诱导痰检查:诱导、处理、染色和结果解读

食物口服激发试验的适应证、实施和监测

体内和体外药物过敏诊断试验

7

药物过敏试验的适应证、实施和结果解读

肥大细胞增多症的诊断

治疗/管理技能

严重过敏反应的管理

提供严重过敏反应的培训课程,包括急救用药和处

置措施(心肺复苏和插管)

变应原免疫治疗(AIT)的适应证和治疗方法

鼻腔、鼻窦、鼻咽和中耳手术的适应证

哮喘治疗程序中定量吸入器、雾化器和干粉吸入器

的使用,并能够进行演示

吸入技术和吸入辅助设备及装置的使用方法

为Samter三联征(Samter’striad)患者制定脱

敏治疗计划

荨麻疹和血管性水肿的流行病学知识及治疗

饮食排除方案的制定,找到不耐受食物的替代物

咨询和患者教育

向患者解释各种免疫疗法

演示不同吸入装置的吸入技术并提供建议

介绍如何预防昆虫叮咬

演示治疗方法(包括护理技巧)以及针对特应性皮

炎的皮肤护理方法

根据儿童的正常发育所需,提供专业营养学教育(包

括饮食排除和增补饮食方案的实行步骤)

提供专业营养学教育(包括排除饮食和增补饮食方

案的实行步骤)

8

介绍如何预防过敏

1.3.3培训和资质认证

医护人员在开展脱敏治疗工作之前应参加过敏性疾病和脱敏治疗的临床知识和临床技能

的专业化培训。具有培训和资质认证资格的标准化脱敏中心培训基地每年组织培训活动,完成

专业化培训的医护人员经考核合格后授予脱敏治疗资格证书。

脱敏治疗开展后,脱敏中心负责人应定期组织内部培训,以保证所有工作人员掌握足够

的知识,包括识别和处理过敏反应的知识。在引进新的工作人员时,应给他们指派一名指导员,

以协助他们掌握脱敏治疗的实践技能。常规培训内容至少应包括6:

①过敏性疾病的病因、危害、危险因素和自然病程。

②过敏性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

③脱敏治疗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④注射前病情评估,以判断是否可以开始或继续当次剂量的注射。

⑤患者档案建立,脱敏治疗数据和信息的记录。

⑥注射技术。

⑦剂量调整。

⑧如何对注射后的患者进行观察,尽早发现局部不良反应与全身不良反应。

⑨不良反应的处理,掌握严重过敏反应的处理流程,如过敏性休克处理、心肺复苏等。

⑩如何实施定期复查和疗效评估。

⑪影响决定继续治疗或治疗结束的因素。

中心应每年对全体医护人员进行过敏性休克的急救培训、心肺复苏的培训,培训记录应予

以保存。

1.4患者管理

规范化管理是脱敏治疗成功的保障,良好的患者教育与综合管理,可以增强患者治疗的

信心,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增加患者对工作人员的信任,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通过有计

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对患者及其家属开展健康教育,促进患者及其家属了解过敏性疾病的病

因及诱因,从而积极自愿地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合理规避过敏原,积极进行脱

敏治疗,控制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6。

9

1.4.1患者管理要求

1.4.1.1正确诊断

SCIT开始前,应进行过敏原特异性诊断。通常可以通过皮肤点刺试验和/或血清特异性IgE

检测进行评价。如果不确定,可进行过敏原激发试验。当试验阳性,并且与可疑致敏物和患者

的暴露史相关时,方可进行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

1.4.1.2患者知情同意

由于脱敏治疗周期长,同时患者对疗效的心理预期也不尽相同,在治疗前应该客观地告

诉患者、患儿、患儿家长不同治疗选择的原则;脱敏治疗的疗程、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治疗

费用和承担参与治疗的义务。开始脱敏治疗前应签署知情同意书,由主诊医师、患者或患儿法

定监护人共同签字。脱敏治疗知情同意书可参照附件1。

1.4.1.3患者教育

患者教育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过敏性疾病“四位一体”治疗方案中的重要环节,对于

提高患者及家属对过敏性疾病的认知,增加患者依从性及克服治疗过程中的心理障碍有重要作

用。宜在各功能区外设置过敏性疾病相关知识的视听教材,包括展板海报、宣教视频、疾病健

康教育手册等,以实现患者及家属的候诊教育。可定期举办健康讲座,进一步提高对过敏性疾

病的认知。同时,应设置热线电话或其他沟通渠道,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完成咨

询教育。在脱敏患者的随访中,应进行随访教育,让患者能正确及时地反馈病情,保证脱敏中

心医护人员更好地了解患者治疗情况。

在治疗开始前和治疗期间,都要对患者、患儿和患儿家长进行教育,使其了解治疗和治

疗监测的原则。教育应该确保患者能更好地接受治疗,从而增强依从性,提高患者满意度。积

极理解疾病的性质和机体对治疗的反应,能增加安全性,降低治疗风险。

1.4.1.4患者定期回访

应按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患者回访,并记录回访结果,以跟进治疗效果。

1.4.2患者档案管理

建立完整的患者病历档案有助于对患者的管理,提高治疗依从性、降低脱落率,也为减

10

少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进行疗效评价、总结临床经验以及教学科研提供依据。

应对接受脱敏治疗的患者建立完整的临床病历档案。可通过纸质档案或电子数据库对患

者资料进行存档。宜有独立加锁的资料柜对患者档案进行保存。

患者病历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治疗前体检、初诊记录、免疫治疗记录表以及随访记录。

随访记录主要内容宜包括:治疗记录、一周用药情况、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

VAS)、肺功能等。

1.4.3电子患者管理系统

有条件的中心可采用脱敏治疗电子化患者管理系统。在患者初次就诊时可利用微信进行

APP平台注册,利用平台的微信推送和记录功能提醒患者来院治疗,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提

高患者的依从,并利用相关微信平台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介绍,开展线上微课教育,增加患者

对自身疾病的理解,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11

2.皮下注射尘螨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程序

2.1诊疗流程

过敏性疾病患者从就诊到接受SCIT到离开诊室约需经过以下16个步骤,部分环节可在医

12

师诊室内完成,注射与观察需在治疗室和观察室内进行4-7。

13

2.2皮下注射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标准操作

2.2.1核对

初次治疗前,护士需要再次确认患者的适应证以及检查知情同意书是否签署,必要时再

次进行患者入组前健康教育。复诊注射治疗前核对上次治疗日期,详细询问上次治疗后的病史

以及评估患者目前的健康状况。

2.2.2评估

每一次注射前均应对患者近期的症状及用药情况进行评估并记录,患者应满足以下条件

才能接受本次注射:

①注射前3~4天内无全身性的并发疾病或症状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无过敏性疾病急

性发作、哮喘发作等。

②1周内未发生其他严重过敏症状。

③1周内未接受过其他疫苗治疗。

④患者每次注射前都应保证有充足休息,以免因匆忙导致身体处于应激状态。

⑤18岁以下未成年患者应有监护人陪同方可注射。

⑥询问和查对上一次注射后有无全身或局部的速发或迟发反应,以及检查上次注射部位有无

硬结等体征。

⑦贯彻严格查对制度,除常规“三查七对”外,还应核对注射时间、瓶号和有效期,并经另

一位护士或值班医师验证。

⑧注射前测量PEF,如PEF<70%个人预计值则不予注射。

2.2.3注射前

①确认急救物品处于可用状态。

②按患者的免疫治疗记录表取出相应浓度的药物,检查药品的外观及有效期。

③进行注射前操作解释。

2.2.4皮下注射

①摇匀药物并消毒瓶盖,按注射顺序吸取规定容量的药液。

②消毒注射部位皮肤,用左手提捏注射部位的上方,快速进针2/3,用左手拇指、食指捏起皮

14

肤,针头与皮肤表面呈30~60度角,进针约1cm,需避免肌肉注射,但也不宜注射太浅而

出现局部反应。

③回抽无血后缓慢注射,每注射0.2ml回抽一次。儿童患者皮下间隙小,应引起注意,可以

两个手指固定针头,以防针头移位。

④如果回抽到血液,应该停止注射,弃去血液污染的药品,观察患者30分钟。如果没有明显

全身反应,可另行抽取药品补足余量。注射结束后快速拔针后按压片刻。

2.2.5注射后

①注射完毕后,应将注射瓶号、浓度、容量、注射时间、注射部位记录入免疫治疗记录表,

注射护士签名,嘱咐患者如有不适立即告诉护士。

②注射完毕需观察30分钟,应告知患者在观察期间不要离开观察区,一旦出现全身反应的早

期征象,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

③儿童应有成人陪同,观察注射后局部及全身速发反应。

④如在30分钟内发生较严重的不良反应,护士应立即通知医师进行处理。

⑤注射30分钟后应测定PEF并记录于免疫治疗记录表,并记录注射过程中和注射后观察情况及

反应处理情况。确定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后提醒其下次注射时间、叮嘱患者注意事项后可

让患者离开,结束治疗。

⑥注射后注意事项宜包括:注射后24小时避免做剧烈运动;注射后24小时避免长时间的热水

浴;注射后24小时避免喝烈酒;因为“控释”成分的作用,在注射部位可能出现小的结节;

应当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

5,9

2.3局部不良反应和全身不良反应的处理

SCIT的不良反应分为局部不良反应和全身不良反应。

局部不良反应是指注射部位出现包括局部瘙痒、红晕、肿胀、硬结、坏死等现象,是进行

SCIT治疗时较常见的反应。局部不良反应一般无需处理,也可以酌情进行局部冷敷,局部涂搽

抗组胺药乳剂,或局部应用类固醇乳剂。

全身不良反应通常较少见,是指在注射部位以外的器官出现的体征和(或)全身症状,包

括荨麻疹、咳喘、鼻炎、腹痛、血管性水肿、低血压等。全身不良反应可参照欧洲过敏科学和

临床免疫学会(EAACI)免疫治疗全身分级标准(参见表4)来进行分级。

15

表4欧洲过敏科学和临床免疫学会(EAACI)全身反应分级5

级别名称症状

0级-无症状或症状与免疫治疗无关

I级轻度全身反应局部荨麻疹、鼻炎或轻度哮喘(PEF较基线下降<20%)

发生缓慢(>15min),出现全身荨麻疹和(或)中

II级中度全身反应

度哮喘(PEF较基线下降<40%)

发生迅速(<15min),出现全身荨麻疹、血管性水

III级严重(非致命)全身反应

肿或严重哮喘(PEF较基线下降>40%)

迅速出现全身瘙痒、潮红、红斑、全身性荨麻疹、喘

IV级过敏性休克

鸣(血管性水肿)、哮喘发作、低血压休克等

大多数全身不良反应症状轻微,经处理后可完全缓解,但严重者可诱发过敏性休克,应

及时识别和处理。局部不良反应和全身不良反应的具体处理可参考表5。

表5不良反应的处理5

分级症状处理措施

①在过敏原注射部位近端扎止血带

②用0.1~0.2ml的肾上腺素液(1:1000)在过

局部严

皮丘直径>4cm(发红、瘙痒刺敏原注射部位周围封闭注射

重不良

激、伪足)③局部涂搽类固醇乳剂

反应

④口服抗组胺药

⑤必要时肌肉或静脉注射抗组胺药

①在过敏原注射部位近端扎止血带

②用0.1~0.2ml的肾上腺素液(1:1000),在

皮丘直径>4cm(发红、瘙痒刺

轻度、中过敏原注射部位周围封闭注射,必要时多次注

激、伪足),反应经淋巴管和/

度全身射,每15min注射1次

或血管初期播散,并发鼻炎、结

不良反③局部涂搽类固醇乳剂

膜炎、哮喘、扩散性皮疹或荨麻

应④建立静脉通道

疹表现

⑤肌肉注射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40mg

⑥使用速效β2受体激动剂

16

⑦必要时静脉使用氨茶碱

⑧静脉注射水溶性皮质类固醇

⑨持续监测血压和脉搏

①立即0.3ml1:1000肾上腺素在其他部位皮下

注射

②建立静脉通道

手足心瘙痒、头皮瘙痒、全身皮③静脉注射水溶性皮质类固醇,如甲基强的松龙

严重全肤潮红、风团样皮疹(出现越早,40~80mg,必要时重复使用

身不良病情越凶险);呼吸困难、呼吸④肌肉或静脉注射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40mg

反应急促、声音嘶哑、腹痛、恶心、⑤持续监测血压和脉搏

呕吐等⑥必要时使用速效β2受体激动剂

⑦必要时静脉使用氨茶碱

⑧吸氧

⑨其他对症治疗

①立即0.3~0.5ml1:1000肾上腺素皮下注射,

必要时15~20min后重复使用

②平卧、保持气道通畅,高流量吸氧

③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充血容量

④静脉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必要时联

合间羟胺,以维持血压

过敏性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血压下降、

⑤肾上腺皮质激素静脉注射或静脉点滴,如甲基

休克神智改变、大小便失禁

强的松龙40~80mg,必要时重复使用

⑥有呼吸抑制者可使用呼吸兴奋剂,必要时可采

用机械通气

⑦持续监测心电、血压、血氧、呼吸

⑧必要时使用速效β2受体激动剂

⑨必要时静脉使用氨茶碱

注:儿童肾上腺素剂量按0.01mg/kg体重计算,甲基强的松龙按2mg/kg体重计算,苯海拉明

按1.25mg/kg体重计算,但总量不得超过成人剂量

17

2.4注射剂量的调整策略

如出现延迟注射间隔或因严重局部不良反应和全身不良反应需要调整剂量时,可参照标

准化变应原制剂的说明书或《过敏性鼻炎皮下免疫治疗专家共识2015》的相关推荐。

18

3.变应原制剂管理要求

3.1变应原制剂的选择10

应该使用标准化变应原制剂,变应原制剂的标准化保证了变应原免疫治疗期间疗效和安

全性。同时,基于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精准化理念,应按照过敏原检测的结果精准匹配变应原制

剂,例如对粉尘螨或户尘螨过敏的患者可选择标准化单螨变应原制剂,同时对粉尘螨和户尘螨

过敏的患者选择标准化双螨变应原制剂进行治疗。

3.2变应原制剂的储存5

脱敏中心应配备专门的冷藏冰箱,用于储存变应原制剂及点刺液。冰箱需按变应原制剂

储藏要求保存在2~8摄氏度,需有持续温度监测(例如安装冰箱温度电子监测报警系统),以

保证变应原制剂的稳定可靠。冰箱管理要求包括:

①将变应原制剂放置于冰箱内,并保持冰箱温度在2~8摄氏度。

②变应原制剂避免与冰箱壁接触,开启后的制剂应参照药品说明书在包装外标注患者姓名、

编号、开启时间、开启后的保存时间及有效期。

③如冰箱温度超出变应原制剂保存所需温度范围,应立即将保存制剂转移至符合要求的环境

暂时保管。

④建立冰箱温度监测记录本,值班护士对冰箱温度进行每日检查并记录签名。

3.3变应原制剂的使用5,6

①起始阶段:推荐一人一盒。药盒上需标明患者姓名、编号,统一放在治疗室冰箱内保存,

注射时,护士按注射编号、患者姓名取出药盒进行注射。治疗结束后,若变应原制剂有少

量剩余或超过有效期由脱敏中心统一作医疗废物弃置处理。

②维持阶段:推荐一人一盒。为防止出现开瓶时间过长药物效价下降以及超出开瓶有效期,

可由中心统一收药并保存于脱敏中心冰箱,患者凭缴费注射单进行注射。

19

参考文献

1.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鼻科组,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中

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中国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22年,修订版).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22;57(2):8-31.

2.HuangK,YangT,XuJ,etal.Prevalence,riskfactors,andmanagementofasthmainChina:

anationalcross-sectionalstudy.Lancet.2019;394(10196):407-418.

3.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呼吸过敏学组(筹),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中国过敏性哮

喘诊治指南(第一版,2019年).中华内科杂志,2019;58(9):636-655.

4.李靖,孔维佳,林江涛,等.中国特异性免疫治疗的临床实践专家共识.中华结核和呼吸杂

志.2012;35(3):163-166.

5.史丽,乔丽,孟娟,等.过敏性鼻炎皮下免疫治疗专家共识2015.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5;22(8):379-404.

6.中国过敏性鼻炎研究协作组.过敏性鼻炎皮下免疫治疗的临床操作规范.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8;25(1):1-12.

7.BaoY,ChenJ,ChengL,etal.ChineseGuidelineonallergenimmunotherapyforallerg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