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湖北省十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2024年1月)本试题卷共6页,共19道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并将考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3.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689—1690年,英国议会将拨付给国王的永久性收入作了划分:一部分供王室和政府的日常开支,一部分则用于战争等非常财政支出。威廉三世在1695年12月月底召开的议会上,发言说,“目前王室专款的金额无法维持我的正常生活了,你们应该对此表示关注”。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A.英国责任内阁制逐步完善 B.君主立宪制受到了冲击C.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得到维护 D.国王试图挑战议会权威地位【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95年12月(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英国议会将拨付给国王的永久性收入作了划分,国王的收入受到限制,这是议会限制王权的表现,说明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得到维护,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责任内阁制逐步完善,排除A项;议会对王权的限制有利于完善君主立宪制而不是冲击,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议会限制王权,侧面反映出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而不是国王试图挑战议会权威地位,排除D项。故选C项。2.如图为一幅版画,刻画了1939年根据地农民出工的情景。版画所示的历史事件有利于()A.边区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愿望 B.中国的民族解放战争取得成功C.解放区维护人民民主政治权利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功【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9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1939年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农民出工的情景反映了抗日根据地的建设,有利于边区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愿望,A项正确;农民出工情况无法直接促进中国的民族解放战争取得成功,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根据地建设,与解放区维护人民民主政治权利无关,排除C项;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3.梁启超在《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中反思戊戌变法运动时说:“为了防止别人争权而把他应有的权力收掉,必然导致大家讳忌争权而遇事推诿,其恶果是‘因噎而废食者必死,防弊而废事者必亡’。”材料旨在说明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是()A.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B.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C.维新派改革措施的失当 D.改革缺乏必要社会基础【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98年(中国)。结合所学可知,戊戌变法时期,在短时间内发布大量诏令,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领域,但并未考虑到这些诏令能否实施,带有较为明显的急功近利色彩,说明维新人士缺乏政治经验,维新派改革措施的失当,C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民族资产阶级,排除A项;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是维新变法的背景,排除B项;题干中涉及的是戊戌变法中改革政令实行过程中的问题,并未提及变法的社会基础,排除D项。故选C项。4.唐代的取士制度主要有常科和制举两大系统。常科指在规定时间内考试与录取;制举由天子下诏.内外官举荐,不定期举行,内外官的举荐,可称“他荐”,他荐之外,还有自荐,亦即“自举”。据此推知,唐朝推行“制举”最有可能是为了()A.促使科举制度最终完善 B.使文官成为官员主体C.选拔特殊才能之人 D.结束贵族政治历史【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本题材料可知,唐朝科举考试中“制举”是皇帝临时下诏选拔官员,有利于选拔特殊才能之人,C项正确;宋代科举制进一步完善,排除A项;宋代科举录取比例增加,使文官成为官员主体,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贵族特权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5.美国文官制度建立后,历任美国总统仍会受到种种压力,自觉或不自觉地要酬谢其支持者,任命一些照顾性官员。有些总统往往故意保留许多肥缺,不急于补充,以此作为获得支持的筹码。这说明美国()A.文官阶层逐渐抛弃中立原则 B.政党分肥制的影响依然存在C.总统权力受到文官制度制约 D.文官系统冲击分权制衡体制【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近代的美国。政党分肥制就是竞争获胜的政党,将行政职位分配给本党主要骨干的做法。根据材料可知,美国文官制度建立之后,仍然存在总统照顾支持者而任命一些官员,说明政党分肥制的影响依然存在,B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文官的政治倾向性,无法得出文官阶层逐渐抛弃中立原则,排除A项;材料中总统照顾支持者而任命一些官员,没有体现权力受到文官制度制约,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及分权制衡,排除D项。故选B项。6.《唐律疏议》规定:“祖父母、父母老疾无侍……及冒哀求仕者,徒一年”“祖父母、父母及夫犯死罪,被囚禁,而子孙及妻妾作乐,徒一年半”。材料说明唐朝()A.封建礼仪制度逐渐完备 B.律令的儒家化进程开始C.法律彰显人文主义思想 D.治国思想将礼法相结合【答案】C【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唐朝(中国)。根据材料中的法律规定可知,唐代法律中强调伦常关系,注重孝道,这说明法律彰显人文主义思想,C项正确;材料主旨是法律而非礼制,排除A项;律令儒家化进程始于汉代,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出治国思想,而是体现了法律彰显的人文主义思想,排除D项。故选C项。7.1804年,法国政府颁布《法国民法典》,共有条款2281条,详细规定了资本主义的财产制度和公民平等的原则,保证了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还规定了一系列保障契约自由和契约法律效力的条款。由此可知,该法典()A.以法律形式维护了革命成果 B.旨在维护资产阶级共和政体C.为拿破仑军事独裁提供依据 D.保证了司法程序的公正公开【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1804年(法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拿破仑政府颁布的《法国民法典》,以国家意志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其实质是以法律形式维护了革命成果,A项正确;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民法典》与维护共和政体无关,排除B项;材料中《法国民法典》保护的是公民权利及私有财产,与军事独裁无关,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法国民法典》对司法程序的相关论述,选项表述不准确,排除D项。故选A项。8.1982年邓小平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这一论述()A.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B.强调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C.开启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D.反映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调整【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82年(中国)。据题意可知,邓小平这一论述表明了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才能保障物质文明的建设,从而推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走向胜利,B项正确;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排除A项;“开启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还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并未调整,排除D项。故选B项。9.唐代关中是一个多民族杂居之地,渭北本有稽胡、羌族,后又有突厥、铁勒、回纥,吐谷浑、党项徙入,京师长安更是各族文化荟萃。这一现象的出现()A.增强了农耕文明的影响力 B.刺激了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C.得益于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D.推动了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原因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唐朝(中国)。由于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交流比较频繁,因此出现了关中是一个多民族杂居之地,京师长安更是各族文化荟萃的现象,C项正确;民族交流不仅是农耕文明对少数民族的影响,也包含少数民族对农耕文明的影响,排除A项;北方民族交融和经济重心南移无直接关系,排除B项;材料中所述事情是贞观之治的表现,而不是推动了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排除D项。故选C项。10.维也纳会议中签订的《最后议定书》规定,对于必须或将要更换“主人”的各国,对其本国居民和外国人,应给予其6年期限,处理其所得财产,并给予其选择所属国家的权利。这一规定()A.避免了国家之间的边界争端 B.构建了欧洲均势的格局C.有助于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 D.促进了外交制度的建立【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据材料“对其本国居民和外国人,应给予其6年期限,处理其所得财产,并给予其选择所属国家权利。”并结合所学可知,维也纳会议中签订的《最后议定书》确定国境发生变动的国民可以自由选择国籍,这样会使得边境居民往周边同一民族居多的国家迁移,从而有助于每个国家形成主体民族,推动欧洲民族国家的成长,C项正确;A项错在避免了说法绝对化,排除A项;材料中的规定有助于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材料中的《最后议定书》与欧洲格局不相关,排除B项;材料中的相关规定有助于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据材料无法得出《最后议定书》促进外交制度建立,排除D项。故选C项。11.1954年6月13日,中共中央致电在日内瓦的周恩来:“为了积极争取东南亚这些国家,以巩固远东与世界和平,在目前条件下,我国和印度、印尼、缅甸签订双边或多边互不侵犯条约或集体安全公约,对亚洲和平和孤立美国是有利的。”这表明新中国()A.积极创造国家建设的国际环境 B.加快与东南亚国家外交进程C.摆脱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D.坚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4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中国和印度等国家签订双边或多边互不侵犯条约或集体安全公约目的是为了争取东南亚国家,以巩固远东、亚洲与世界的和平,结合所学知识,1954年我国正在进行一五计划,所以,材料表明新中国积极创造国家建设的和平的国际环境,A项正确;“加快与东南亚国家外交进程”不是主要内容,争取东南亚国家也是为了创造国家建设的和平的国际环境,排除B项;据材料,中国和印度等国家签订双边或多边互不侵犯条约或集体安全公约对“孤立美国是有利的”,可见仍未摆脱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排除C项;据所学,“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指的是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这与材料不一致,排除D项。故选A项。12.据统计,1975—1994年美国、德国(联邦德国)的货币在世界外汇储备总量所占比例如表所示。据此推知,产生这一变化的重要因素是()时间1975年1985年1994年美元76.8%53.%48.9%德国马克-13.2%16.1%A.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B.欧盟政治的影响力扩大C.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D.关贸总协定的成功建立【答案】B【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范围为1975—1994年(世界)。根据材料可知,1975—1994年美国、德国(联邦德国)的货币在世界外汇储备总量所占比例可以看出,德国马克的占比在上升,美元的占比在下降,这说明德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在上升,美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在下降,这体现了多极化趋势,而德国的发展得益于欧盟成立之后,其政治影响力的提升,B项正确;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美国和德国都有促进作用,并不能解释美元占比下降现象,排除A项;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基本瓦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关贸总协定是贸易协定,建立于1947年,其对货币的影响有限,排除D项。故选B项。13.南宋时期,临安府设置了征收商税及其他税收的机构“都商税院”,在各州、府设“都税务”,各军、县、镇也设置相应的税务机构,负责征收商税。这些举措()A.提升了商人经济地位 B.完善了政府治理体系C.意调整重农抑商政策 D.解决了政府财政困难【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临安府设置了征收商税及其他税收的机构‘都商税院’,在各州、府设‘都税务’,各军、县、镇也设置相应的税务机构,负责征收商税。”并结合所学可知,南宋时期,税务机构的设置反映出宋代政府的治理体系和效能有所提高,有利于政府治理体系的完善,B项正确;材料的主旨信息是政府通过设置税收机构完善对商业的管理,并非提升了商人的经济地位,排除A项;宋代抑商政策虽有所放松,但材料所述举措并非为了调整重农抑商政策,排除C项;“解决了”的表述太过绝对,且材料未体现具体的纳税数额,排除D项。故选B项。14.雍正、乾隆时期,政府曾专门颁布法令,要求各族设立族正,以加强对宗族的改造,发挥其教化、治安基层社会的作用。这反映出该时期()A.基层治理体系已高度成熟 B.政府重视宗族组织的作用C.乡绅阶层主导了基层社会 D.宗法社会被行政统治消解【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雍正、乾隆时期(中国)。据材料“专门颁布法令,要求各族设立族正,以加强对宗族的改造,发挥其教化、治安基层社会的作用”和所学可知,政府专门颁布法令设置“族正”管理各地宗族,发挥其教化、治安基层社会的作用,反映出宗族组织被政府利用,已纳入官府轨道,B项正确;基层治理高度发展成熟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乡绅阶层主要由科举及第未仕或落第士子、当地较有文化的中小地主、退休回乡或长期赋闲居乡养病的中小官吏、宗族元老等一批在乡村社会有影响的人物构成,其范围超出了材料涉及的宗族组织,排除C项;宗法社会被行政统治消解与“加强对宗族的改造,发挥其教化、治安基层社会的作用”的现象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5.18世纪后期开始,英国民众的劳动实践日益专门化、规范化,并且在时间上有了严格的要求,规定了什么时候开始上班和下班,一天工作多少小时,一周工作多少天,等等。这些变化()A.提高了工人劳动积极性 B.加大了工人劳动强度C.增强了人们的时间观念 D.恶化了城市生活环境【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据材料“在时间上有了严格的要求,规定了什么时候开始上班和下班,一天工作多少小时,一周工作多少天”可知,时间要求的出现,反映了工业革命增强了人们的时间观念,C项正确;;材料内容与提升人们的劳动积极性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工人的劳动强度,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城市生活环境的恶化,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材料一古代太原市行政区划历史变迁时代城市行政设置(最高级别)所属区划地方行政体制秦城市郡坡治所太原郡以器治天下。全国分36郡。山西有雁门郡、代郡、太原郡、河东都、上党郎.西汉晋阳郡级治所(时木设部级治所)井州刺史部太原群沿袭秦朝的郡县制,并将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亦称部),设立部、郡、县的三级体系东汉晋阳州级治所并州刺史太原郡因西汉旧治,设并州制史部级治所,统一管理所辖郡县三国槐晋阳州级治所并州刺史太原国行政体制因汉之旧治,设州、郡、县三级。大原地区属魏辖区。另设有相当于郡级的王国,相当于县级的公国和侯国西晋晋阳州坡治所并州刺史太原国沿汉魏日制设州、郡、县三级隋晋阳州级治所并州州、县两级制唐晋阳北都河东道并州唐初因隋制,设州、县两级制;贞观初年(627年)全国分10道;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增至15道,并分为道、州、县三级制;中唐后又设置节度使北京兼为河东节度使治河东道太原府北宋太原路级治所河东路太原府路、州(府、军、监)、县三级明太原省级治所山西布政使司太原府布政使司(省)、府(直隶州)、州、县清太原省级治所山西省太原府省、府(直隶州)、州县——摘编自沈旸《丛衣集》材料二因元代中央宰相机构为中书省,派高级官员外出镇遏地方,称“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人评价说:“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其官员秩略同,所以达远迩、均劳逸,参错出入,而天下事方如指掌矣。”行省辖区广阔,权力集中,地方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有明显差异。——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太原为例,简析汉晋时期的州与唐代的道作为地方行政区划的相同点。(2)根据材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的特征,并说明其不断演变的原因。【答案】(1)相同点:都由监察体制转变为行政区实体;最初都是最高一级地方行政区,后地位下降。(2)特点:古代:县级政区最稳定,统县政区变化频繁;层级数量反复增减,但总体以二、三级为主;高层政区、统县政区由虚而实(原监察区或军事区转化为行政区)。原因: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需要;疆域的扩大和社会发展加大了国家治理难度(现实社会的需要和制约);古代中国政治传统的影响等。【解析】【小问1】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设并州制史部级治所,统一管理所辖郡县……行政体制因汉之旧治,设州、都、县三级……布政使司(省)、府(直隶州)、州、县……贞观初年(627年)全国分10道;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增至15道,并分为道、州、县三级制;中唐后又设置节度使……”和所学从性质变化、地位变化等角度分析州和道作为地方行政区划的相同点,都由监察体制转变为行政区实体;最初都是最高一级地方行政区,后地位下降。【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和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 古代太原市行政区划历史变迁”表格信息,可得出县级政区最稳定,统县政区变化频繁;层级数量反复增减,但总体以二、三级为主;根据材料一“作为地方高层的道、省、州等统县政区,主要由原监察区或军事区等虚区转化而来”可得出高层政区、统县政区由虚而实(原监察区或军事区转化为行政区)。第二小问原因,可以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疆域的扩大和社会发展;古代中国政治传统等角度去说明。17.【近代以来中国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材料一随着八股取士之制被废止,改革传统的选官制度,建立近代化的文官考试选任制度从清末新政时期起,开始有了实质性的发展。1901年3月,清廷设立督办政务处,作为推行新政的总汇机关。新政时期主要有经济特科取士制、学堂教育选才制、留学生录用制、议员选举制等。1912年年初,南京临时政府所拟定的文官选任制度,贯彻了孙中山以“考选之法”“网罗天下英才”的思想。——摘编自关学增《近代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及其得失》材料二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推行所谓的“五权宪政”,中央政府由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和监察院构成,其中考试院为最高考试机构和人事管理机构,负责对各类政府官员的考任工作。南京国民政府的公务员制度以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为基础,继承、吸收了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先后颁布了各市地有关公务员人事管理的法律法规,如《公务员交代条例》《限制官吏兼职案》《公务员服务法》《公务员任用法》等。这些法规虽未真正完全付诸实施,但对当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诸如人才选拔、任用管理等具体工作有一定价值。——摘编自廉茵《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初期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变革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制度改革的特点,并简评其改革成效。【答案】(1)历史背景:清政府统治危机的加深科举制度无法适应改革需要;新式学堂的推广;留学潮的出现;孙中山文官思想和民国政治的发展。(2)特点:将西方文官制度与传统科举制度相结合;立法保障。简评: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行政效率;对后来的公务员制度有借鉴意义;公务员制度改革服务于国民党独裁统治,效果有限。【解析】【小问1】本题为背景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近代(中国)。历史背景:根据材料“随着八股取士之制被废止,改革传统选官制度,建立近代化的文官考试选任制度从清末新政时期起”可知,清政府统治危机的加深科举制度无法适应改革需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式学堂的推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留学潮的出现;根据材料“1912年年初,南京临时政府所拟定的文官选任制度,贯彻了孙中山以‘考选之法’‘网罗天下英才’的思想。”可知,孙中山文官思想的影响以及民国政治的发展。【小问2】本题为特点类、影响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近代(中国)。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南京国民政府的公务员制度以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为基础,继承、吸收了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可知,将西方文官制度与传统科举制度相结合;根据材料“先后颁布了各市地有关公务员人事管理的法律法规,如《公务员交代条例》《限制官吏兼职案》《公务员服务法》《公务员任用法》等”可知,有立法保障。第二小问简评: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制度改革以考试方式选拔公务员,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扩大了统治基础;公务员制度改革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根据材料“ 对当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诸如人才选拔、任用管理等具体工作有一定价值。”可知,对后来的公务员制度有借鉴意义;根据材料“这些法规虽未真正完全付诸实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务员制度改革服务于国民党独裁统治,效果有限。18.【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历史与特点】材料一1832年改革法、1834年济贫法修正案和1835年市政法案的颁行,英国逐渐形成民选的地方议会,主要有郡议会、自治市议会等,这标志着英国地方自治体制具有了现代化和规范化的特征……1979年以来,面对地方公共服务和组织碎片化,以及中央政府不断试图削弱地方当局的情况,英国出现了社区治理。地方政府的作用不应该是提供个别的服务,而是应该关注整个地区的居民幸福,关注社区总的经济、文化和自然的健康和谐发展。社区治理提倡用多元主义的方法来提供服务,社区治理承认地方当局目前在地方仅仅是几种服务提供者之一、但是他们的民主价值是有别于其他组织的,地方政府演变为政策的推动者和社区领导者。——摘编自孙宏伟《英国地方自治体制研究》材料二现代北欧等国社区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处理社区内与社区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大小事务,包括社区服务、幼儿园、小学和初中教育、保健中心及初级保健服务、老年关照、社会福利、文化与休闲等。在处理社区事务时,社区政府可以处理法律未作具体规定的事务,即享用“一般权限”原则。除了社区议会和社区政府两大主体外,社区中还有众多的居民理事会,其职责是使居民都有机会对以社区议会为中心的社区政府提供的所有服务直接参与管理和监督。社区除了有政府的服务之外,还有非政府组织的服务、企业的服务和志愿者的服务。——摘编自谷中原、朱梅《社区保障概论》(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中期以来英国地方自治体制的发展演变,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欧等国社区治理的特点及积极影响。【答案】(1)发展演变:出现社区治理;地方政府的职能范围扩大,关注居民的幸福;强调多元管理;地方政府成为政策的推动者和社区领导者。原因:英国地方自治的传统;新自由主义的影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多元主义的影响;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民众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观念的转变。(2)特点:政府主导,服务职能全面;社区政府享有“一般权限”原则;居民直接参与;服务组织多元。影响:便利了社区居民的生活;提高了社区政府的服务效能;为其他国家的社区治理提供借鉴。【解析】【小问1】本题为特点类、影响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19世纪中期以来(英国)。发展演变:根据材料“1979 年以来,面对地方公共服务和组织碎片化,以及中央政府不断试图削弱地方当局的情况,英国出现了社区治理”可知,出现社区治理;根据材料“地方政府的作用不应该是提供个别的服务,而是应该关注整个地区的居民幸福,关注社区总的经济、文化和自然的健康和谐发展”可知,地方政府的职能范围扩大,关注居民的幸福;根据材料“社区治理提倡用多元主义的方法来提供服务,社区治理承认地方当局目前在地方仅仅是几种服务提供者之一”可知,强调多元管理;根据材料“地方政府演变为政策的推动者和社区领导者”可知,地方政府成为政策的推动者和社区领导者。原因:根据材料“英国逐渐形成民选的地方议会,主要有郡议会、自治市议会等,这标志着英国地方自治体制具有了现代化和规范化的特征”可知,英国地方自治的传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自由主义的影响;从物质基础看,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社区治理提倡用多元主义的方法来提供服务”可知,多元主义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众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观念的转变。【小问2】本题为特点类、影响类材料题。时空:现代北欧地区。特点:根据材料“现代北欧等国社区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处理社区内与社区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大小事务,包括社区服务、幼儿园、小学和初中教育、保健中心及初级保健服务、老年关照、社会福利、文化与休闲等”可知,政府主导,服务职能全面;根据材料“在处理社区事务时,社区政府可以处理法律未作具体规定的事务,即享用‘一般权限’原则。”可知,社区政府享有“一般权限”原则;根据材料“其职责是使居民都有机会对以社区议会为中心的社区政府提供的所有服务直接参与管理和监督”可知,居民直接参与;根据材料“社区除了有政府的服务之外,还有非政府组织的服务、企业的服务和志愿者的服务”可知,服务组织多元。影响:社区职能丰富,便利了社区居民的生活;居民对社区政府的监督有助于提高社区政府的服务效能;北欧地区的社会治理为其他国家的社区治理提供借鉴。19.【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的关系】材料1400—1800、年主要的环球贸易路线——摘编自【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出一个论题,并加以简要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持论有据,表述清晰)【答案】论题:世界市场的拓展推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不断发展。论述:新航路开辟之后,世界市场不断拓展,由于各地经济水平的差异,世界性的生产分工逐渐出现:欧洲生产手工业产品,非洲提供劳动力,美洲提供原料,亚洲提供奢侈品。世界经济发展,初步形成了早期的国际分工,这影响了各地区未来社会的发展。各地经济水平的差异与不同的分工,促进了货币的流动,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欧洲从美洲获取金银,再用金银换取亚洲的瓷器、香料、纺织品等,明后期,世界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而欧洲、非洲、美洲之间的大西洋三角贸易则为英国带来了巨额的财富与广阔的海外市场,刺激了英国制造业的迅速发展。总之,世界市场的不断拓展,推动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拓展。【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1400年至1800年(世界)。首先,阅读材料,拟定论题。根据图片信息“1400——1800年主要的环球贸易路线”,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世界市场的拓展推动了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发展”。其次,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考生可以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大洲主要承担的不同经济活动为切入点,结合相关史实,阐述世界市场拓展对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结合所学,首先分析世界市场拓展对国际分工的影响,如:新航路开辟之后,世界市场不断拓展,由于各地经济水平的差异,世界性的生产分工逐渐出现:欧洲生产工业产品,非洲提供劳动力,美洲提供原料,亚洲提供奢侈品。世界经济发展,初步形成了早期的国际分工,这影响了各地区未来社会的发展。接着分析世界市场拓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如:各地经济水平的差异与不同的分工,促进了货币的流动,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在三角贸易中,欧洲从美洲获取金银,再用金银换取亚洲的瓷器、香料、纺织品等,明后期,世界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而欧洲、非洲、美洲之间的大西洋三角贸易则为英国带来了巨额的财富与广阔的海外市场,刺激了英国制造业的迅速发展。最后进行总结,升华主题,如:世界市场的不断拓展,推动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拓展。言之有理即可。湖北省十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2024年1月)本试题卷共6页,共19道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并将考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3.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689—1690年,英国议会将拨付给国王的永久性收入作了划分:一部分供王室和政府的日常开支,一部分则用于战争等非常财政支出。威廉三世在1695年12月月底召开的议会上,发言说,“目前王室专款的金额无法维持我的正常生活了,你们应该对此表示关注”。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A.英国责任内阁制逐步完善 B.君主立宪制受到了冲击C.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得到维护 D.国王试图挑战议会权威地位【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95年12月(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英国议会将拨付给国王的永久性收入作了划分,国王的收入受到限制,这是议会限制王权的表现,说明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得到维护,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责任内阁制逐步完善,排除A项;议会对王权的限制有利于完善君主立宪制而不是冲击,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议会限制王权,侧面反映出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而不是国王试图挑战议会权威地位,排除D项。故选C项。2.如图为一幅版画,刻画了1939年根据地农民出工的情景。版画所示的历史事件有利于()A.边区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愿望 B.中国的民族解放战争取得成功C.解放区维护人民民主政治权利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功【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9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1939年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农民出工的情景反映了抗日根据地的建设,有利于边区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愿望,A项正确;农民出工情况无法直接促进中国的民族解放战争取得成功,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根据地建设,与解放区维护人民民主政治权利无关,排除C项;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3.梁启超在《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中反思戊戌变法运动时说:“为了防止别人争权而把他应有的权力收掉,必然导致大家讳忌争权而遇事推诿,其恶果是‘因噎而废食者必死,防弊而废事者必亡’。”材料旨在说明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是()A.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B.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C.维新派改革措施的失当 D.改革缺乏必要社会基础【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98年(中国)。结合所学可知,戊戌变法时期,在短时间内发布大量诏令,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领域,但并未考虑到这些诏令能否实施,带有较为明显的急功近利色彩,说明维新人士缺乏政治经验,维新派改革措施的失当,C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民族资产阶级,排除A项;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是维新变法的背景,排除B项;题干中涉及的是戊戌变法中改革政令实行过程中的问题,并未提及变法的社会基础,排除D项。故选C项。4.唐代的取士制度主要有常科和制举两大系统。常科指在规定时间内考试与录取;制举由天子下诏.内外官举荐,不定期举行,内外官的举荐,可称“他荐”,他荐之外,还有自荐,亦即“自举”。据此推知,唐朝推行“制举”最有可能是为了()A.促使科举制度最终完善 B.使文官成为官员主体C.选拔特殊才能之人 D.结束贵族政治历史【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本题材料可知,唐朝科举考试中“制举”是皇帝临时下诏选拔官员,有利于选拔特殊才能之人,C项正确;宋代科举制进一步完善,排除A项;宋代科举录取比例增加,使文官成为官员主体,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贵族特权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5.美国文官制度建立后,历任美国总统仍会受到种种压力,自觉或不自觉地要酬谢其支持者,任命一些照顾性官员。有些总统往往故意保留许多肥缺,不急于补充,以此作为获得支持的筹码。这说明美国()A.文官阶层逐渐抛弃中立原则 B.政党分肥制的影响依然存在C.总统权力受到文官制度制约 D.文官系统冲击分权制衡体制【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近代的美国。政党分肥制就是竞争获胜的政党,将行政职位分配给本党主要骨干的做法。根据材料可知,美国文官制度建立之后,仍然存在总统照顾支持者而任命一些官员,说明政党分肥制的影响依然存在,B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文官的政治倾向性,无法得出文官阶层逐渐抛弃中立原则,排除A项;材料中总统照顾支持者而任命一些官员,没有体现权力受到文官制度制约,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及分权制衡,排除D项。故选B项。6.《唐律疏议》规定:“祖父母、父母老疾无侍……及冒哀求仕者,徒一年”“祖父母、父母及夫犯死罪,被囚禁,而子孙及妻妾作乐,徒一年半”。材料说明唐朝()A.封建礼仪制度逐渐完备 B.律令的儒家化进程开始C.法律彰显人文主义思想 D.治国思想将礼法相结合【答案】C【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唐朝(中国)。根据材料中的法律规定可知,唐代法律中强调伦常关系,注重孝道,这说明法律彰显人文主义思想,C项正确;材料主旨是法律而非礼制,排除A项;律令儒家化进程始于汉代,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出治国思想,而是体现了法律彰显的人文主义思想,排除D项。故选C项。7.1804年,法国政府颁布《法国民法典》,共有条款2281条,详细规定了资本主义的财产制度和公民平等的原则,保证了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还规定了一系列保障契约自由和契约法律效力的条款。由此可知,该法典()A.以法律形式维护了革命成果 B.旨在维护资产阶级共和政体C.为拿破仑军事独裁提供依据 D.保证了司法程序的公正公开【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1804年(法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拿破仑政府颁布的《法国民法典》,以国家意志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其实质是以法律形式维护了革命成果,A项正确;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民法典》与维护共和政体无关,排除B项;材料中《法国民法典》保护的是公民权利及私有财产,与军事独裁无关,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法国民法典》对司法程序的相关论述,选项表述不准确,排除D项。故选A项。8.1982年邓小平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这一论述()A.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B.强调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C.开启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D.反映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调整【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82年(中国)。据题意可知,邓小平这一论述表明了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才能保障物质文明的建设,从而推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走向胜利,B项正确;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排除A项;“开启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还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并未调整,排除D项。故选B项。9.唐代关中是一个多民族杂居之地,渭北本有稽胡、羌族,后又有突厥、铁勒、回纥,吐谷浑、党项徙入,京师长安更是各族文化荟萃。这一现象的出现()A.增强了农耕文明的影响力 B.刺激了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C.得益于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D.推动了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原因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唐朝(中国)。由于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交流比较频繁,因此出现了关中是一个多民族杂居之地,京师长安更是各族文化荟萃的现象,C项正确;民族交流不仅是农耕文明对少数民族的影响,也包含少数民族对农耕文明的影响,排除A项;北方民族交融和经济重心南移无直接关系,排除B项;材料中所述事情是贞观之治的表现,而不是推动了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排除D项。故选C项。10.维也纳会议中签订的《最后议定书》规定,对于必须或将要更换“主人”的各国,对其本国居民和外国人,应给予其6年期限,处理其所得财产,并给予其选择所属国家的权利。这一规定()A.避免了国家之间的边界争端 B.构建了欧洲均势的格局C.有助于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 D.促进了外交制度的建立【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据材料“对其本国居民和外国人,应给予其6年期限,处理其所得财产,并给予其选择所属国家权利。”并结合所学可知,维也纳会议中签订的《最后议定书》确定国境发生变动的国民可以自由选择国籍,这样会使得边境居民往周边同一民族居多的国家迁移,从而有助于每个国家形成主体民族,推动欧洲民族国家的成长,C项正确;A项错在避免了说法绝对化,排除A项;材料中的规定有助于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材料中的《最后议定书》与欧洲格局不相关,排除B项;材料中的相关规定有助于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据材料无法得出《最后议定书》促进外交制度建立,排除D项。故选C项。11.1954年6月13日,中共中央致电在日内瓦的周恩来:“为了积极争取东南亚这些国家,以巩固远东与世界和平,在目前条件下,我国和印度、印尼、缅甸签订双边或多边互不侵犯条约或集体安全公约,对亚洲和平和孤立美国是有利的。”这表明新中国()A.积极创造国家建设的国际环境 B.加快与东南亚国家外交进程C.摆脱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D.坚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4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中国和印度等国家签订双边或多边互不侵犯条约或集体安全公约目的是为了争取东南亚国家,以巩固远东、亚洲与世界的和平,结合所学知识,1954年我国正在进行一五计划,所以,材料表明新中国积极创造国家建设的和平的国际环境,A项正确;“加快与东南亚国家外交进程”不是主要内容,争取东南亚国家也是为了创造国家建设的和平的国际环境,排除B项;据材料,中国和印度等国家签订双边或多边互不侵犯条约或集体安全公约对“孤立美国是有利的”,可见仍未摆脱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排除C项;据所学,“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指的是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这与材料不一致,排除D项。故选A项。12.据统计,1975—1994年美国、德国(联邦德国)的货币在世界外汇储备总量所占比例如表所示。据此推知,产生这一变化的重要因素是()时间1975年1985年1994年美元76.8%53.%48.9%德国马克-13.2%16.1%A.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B.欧盟政治的影响力扩大C.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D.关贸总协定的成功建立【答案】B【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范围为1975—1994年(世界)。根据材料可知,1975—1994年美国、德国(联邦德国)的货币在世界外汇储备总量所占比例可以看出,德国马克的占比在上升,美元的占比在下降,这说明德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在上升,美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在下降,这体现了多极化趋势,而德国的发展得益于欧盟成立之后,其政治影响力的提升,B项正确;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美国和德国都有促进作用,并不能解释美元占比下降现象,排除A项;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基本瓦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关贸总协定是贸易协定,建立于1947年,其对货币的影响有限,排除D项。故选B项。13.南宋时期,临安府设置了征收商税及其他税收的机构“都商税院”,在各州、府设“都税务”,各军、县、镇也设置相应的税务机构,负责征收商税。这些举措()A.提升了商人经济地位 B.完善了政府治理体系C.意调整重农抑商政策 D.解决了政府财政困难【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临安府设置了征收商税及其他税收的机构‘都商税院’,在各州、府设‘都税务’,各军、县、镇也设置相应的税务机构,负责征收商税。”并结合所学可知,南宋时期,税务机构的设置反映出宋代政府的治理体系和效能有所提高,有利于政府治理体系的完善,B项正确;材料的主旨信息是政府通过设置税收机构完善对商业的管理,并非提升了商人的经济地位,排除A项;宋代抑商政策虽有所放松,但材料所述举措并非为了调整重农抑商政策,排除C项;“解决了”的表述太过绝对,且材料未体现具体的纳税数额,排除D项。故选B项。14.雍正、乾隆时期,政府曾专门颁布法令,要求各族设立族正,以加强对宗族的改造,发挥其教化、治安基层社会的作用。这反映出该时期()A.基层治理体系已高度成熟 B.政府重视宗族组织的作用C.乡绅阶层主导了基层社会 D.宗法社会被行政统治消解【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雍正、乾隆时期(中国)。据材料“专门颁布法令,要求各族设立族正,以加强对宗族的改造,发挥其教化、治安基层社会的作用”和所学可知,政府专门颁布法令设置“族正”管理各地宗族,发挥其教化、治安基层社会的作用,反映出宗族组织被政府利用,已纳入官府轨道,B项正确;基层治理高度发展成熟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乡绅阶层主要由科举及第未仕或落第士子、当地较有文化的中小地主、退休回乡或长期赋闲居乡养病的中小官吏、宗族元老等一批在乡村社会有影响的人物构成,其范围超出了材料涉及的宗族组织,排除C项;宗法社会被行政统治消解与“加强对宗族的改造,发挥其教化、治安基层社会的作用”的现象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5.18世纪后期开始,英国民众的劳动实践日益专门化、规范化,并且在时间上有了严格的要求,规定了什么时候开始上班和下班,一天工作多少小时,一周工作多少天,等等。这些变化()A.提高了工人劳动积极性 B.加大了工人劳动强度C.增强了人们的时间观念 D.恶化了城市生活环境【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据材料“在时间上有了严格的要求,规定了什么时候开始上班和下班,一天工作多少小时,一周工作多少天”可知,时间要求的出现,反映了工业革命增强了人们的时间观念,C项正确;;材料内容与提升人们的劳动积极性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工人的劳动强度,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城市生活环境的恶化,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材料一古代太原市行政区划历史变迁时代城市行政设置(最高级别)所属区划地方行政体制秦城市郡坡治所太原郡以器治天下。全国分36郡。山西有雁门郡、代郡、太原郡、河东都、上党郎.西汉晋阳郡级治所(时木设部级治所)井州刺史部太原群沿袭秦朝的郡县制,并将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亦称部),设立部、郡、县的三级体系东汉晋阳州级治所并州刺史太原郡因西汉旧治,设并州制史部级治所,统一管理所辖郡县三国槐晋阳州级治所并州刺史太原国行政体制因汉之旧治,设州、郡、县三级。大原地区属魏辖区。另设有相当于郡级的王国,相当于县级的公国和侯国西晋晋阳州坡治所并州刺史太原国沿汉魏日制设州、郡、县三级隋晋阳州级治所并州州、县两级制唐晋阳北都河东道并州唐初因隋制,设州、县两级制;贞观初年(627年)全国分10道;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增至15道,并分为道、州、县三级制;中唐后又设置节度使北京兼为河东节度使治河东道太原府北宋太原路级治所河东路太原府路、州(府、军、监)、县三级明太原省级治所山西布政使司太原府布政使司(省)、府(直隶州)、州、县清太原省级治所山西省太原府省、府(直隶州)、州县——摘编自沈旸《丛衣集》材料二因元代中央宰相机构为中书省,派高级官员外出镇遏地方,称“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人评价说:“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其官员秩略同,所以达远迩、均劳逸,参错出入,而天下事方如指掌矣。”行省辖区广阔,权力集中,地方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有明显差异。——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太原为例,简析汉晋时期的州与唐代的道作为地方行政区划的相同点。(2)根据材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的特征,并说明其不断演变的原因。【答案】(1)相同点:都由监察体制转变为行政区实体;最初都是最高一级地方行政区,后地位下降。(2)特点:古代:县级政区最稳定,统县政区变化频繁;层级数量反复增减,但总体以二、三级为主;高层政区、统县政区由虚而实(原监察区或军事区转化为行政区)。原因: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需要;疆域的扩大和社会发展加大了国家治理难度(现实社会的需要和制约);古代中国政治传统的影响等。【解析】【小问1】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设并州制史部级治所,统一管理所辖郡县……行政体制因汉之旧治,设州、都、县三级……布政使司(省)、府(直隶州)、州、县……贞观初年(627年)全国分10道;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增至15道,并分为道、州、县三级制;中唐后又设置节度使……”和所学从性质变化、地位变化等角度分析州和道作为地方行政区划的相同点,都由监察体制转变为行政区实体;最初都是最高一级地方行政区,后地位下降。【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和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 古代太原市行政区划历史变迁”表格信息,可得出县级政区最稳定,统县政区变化频繁;层级数量反复增减,但总体以二、三级为主;根据材料一“作为地方高层的道、省、州等统县政区,主要由原监察区或军事区等虚区转化而来”可得出高层政区、统县政区由虚而实(原监察区或军事区转化为行政区)。第二小问原因,可以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疆域的扩大和社会发展;古代中国政治传统等角度去说明。17.【近代以来中国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材料一随着八股取士之制被废止,改革传统的选官制度,建立近代化的文官考试选任制度从清末新政时期起,开始有了实质性的发展。1901年3月,清廷设立督办政务处,作为推行新政的总汇机关。新政时期主要有经济特科取士制、学堂教育选才制、留学生录用制、议员选举制等。1912年年初,南京临时政府所拟定的文官选任制度,贯彻了孙中山以“考选之法”“网罗天下英才”的思想。——摘编自关学增《近代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及其得失》材料二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推行所谓的“五权宪政”,中央政府由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和监察院构成,其中考试院为最高考试机构和人事管理机构,负责对各类政府官员的考任工作。南京国民政府的公务员制度以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为基础,继承、吸收了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先后颁布了各市地有关公务员人事管理的法律法规,如《公务员交代条例》《限制官吏兼职案》《公务员服务法》《公务员任用法》等。这些法规虽未真正完全付诸实施,但对当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诸如人才选拔、任用管理等具体工作有一定价值。——摘编自廉茵《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初期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变革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制度改革的特点,并简评其改革成效。【答案】(1)历史背景:清政府统治危机的加深科举制度无法适应改革需要;新式学堂的推广;留学潮的出现;孙中山文官思想和民国政治的发展。(2)特点:将西方文官制度与传统科举制度相结合;立法保障。简评: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行政效率;对后来的公务员制度有借鉴意义;公务员制度改革服务于国民党独裁统治,效果有限。【解析】【小问1】本题为背景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近代(中国)。历史背景:根据材料“随着八股取士之制被废止,改革传统选官制度,建立近代化的文官考试选任制度从清末新政时期起”可知,清政府统治危机的加深科举制度无法适应改革需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式学堂的推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留学潮的出现;根据材料“1912年年初,南京临时政府所拟定的文官选任制度,贯彻了孙中山以‘考选之法’‘网罗天下英才’的思想。”可知,孙中山文官思想的影响以及民国政治的发展。【小问2】本题为特点类、影响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近代(中国)。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南京国民政府的公务员制度以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为基础,继承、吸收了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可知,将西方文官制度与传统科举制度相结合;根据材料“先后颁布了各市地有关公务员人事管理的法律法规,如《公务员交代条例》《限制官吏兼职案》《公务员服务法》《公务员任用法》等”可知,有立法保障。第二小问简评: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制度改革以考试方式选拔公务员,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扩大了统治基础;公务员制度改革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根据材料“ 对当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诸如人才选拔、任用管理等具体工作有一定价值。”可知,对后来的公务员制度有借鉴意义;根据材料“这些法规虽未真正完全付诸实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务员制度改革服务于国民党独裁统治,效果有限。18.【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历史与特点】材料一1832年改革法、1834年济贫法修正案和1835年市政法案的颁行,英国逐渐形成民选的地方议会,主要有郡议会、自治市议会等,这标志着英国地方自治体制具有了现代化和规范化的特征……1979年以来,面对地方公共服务和组织碎片化,以及中央政府不断试图削弱地方当局的情况,英国出现了社区治理。地方政府的作用不应该是提供个别的服务,而是应该关注整个地区的居民幸福,关注社区总的经济、文化和自然的健康和谐发展。社区治理提倡用多元主义的方法来提供服务,社区治理承认地方当局目前在地方仅仅是几种服务提供者之一、但是他们的民主价值是有别于其他组织的,地方政府演变为政策的推动者和社区领导者。——摘编自孙宏伟《英国地方自治体制研究》材料二现代北欧等国社区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处理社区内与社区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大小事务,包括社区服务、幼儿园、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汉语方言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理工职业学院《公路施工组织与概预算》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小学物品领用制度
- 浙江传媒学院《建筑技术的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摄影技术与训练》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缺陷管理与生产效率提升措施
- 双十二家居设计解析
- 专业基础-房地产经纪人《专业基础》点睛提分卷1
- 房地产经纪综合能力-《房地产经济综合能力》押题密卷
- 家长会学生发言稿 马晓丽
- 2025年中国南水北调集团限公司总部招聘工作人员(27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面神经炎护理措施分析》3900字(论文)
- 缝纫技能培训课件
- 《翻板式隔爆阀性能试验方法》
- 2024年销售岗位工作总结
- 数字化解决方案设计师职业技能竞赛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采购管理实务案例库
- JGJT46-202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标准》条文解读
- 2024-2030年中国钢结构行业发展需求及投资规划分析报告版
- 2022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24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