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河南省商丘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1全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左传·隐公四年》,载卫国内乱,公子州吁通过政变上台而担心君位不稳,其亲信建议“王觐为可”。成公十五年曹国公子臧刚即位,“诸侯将见子臧于王,而立之”。据此可推断,当时()A.政治伦理关系严密而有序 B.礼崩乐坏的局面尚未形成C.王权统治合法性得到重视 D.周王仍有较大政治影响力【答案】D【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春秋时期(中国)。卫国公子通过政变上台,担心君位不稳,臣子提议朝觐周天子以维护君位,鲁国公子即位之后也强调要通过觐见周天子来获得合法性,这说明在春秋时期,周天子依然有一定的影响力,D项正确;卫国公子通过政变上台,这说明当时政治伦理关系并非严密有序,排除A项;非正当途径上台的国君寻求周天子的支持以维护统治,这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礼崩乐坏,排除B项;卫国公子即位之后,担心地不是王权统治的合法性,而是是否能维君位稳定,排除C项。故选D项。2.下面所示为847年法兰克王国颁布的《莫尔森法令》的部分内容。这表明法兰克()我们希望你们了解,我们要授予我们忠诚的臣属以权利,我们不希望做任何对他们不利的事情。同样我们告诫你们和其他忠诚的臣属,你们也要授权你们的人,也不要做任何对他们不利的事情。同时,我们希望属于我们的人,不论他是哪个王国的人,都要跟随自己的领主进攻敌人,或满足领主其他方面的需要,除非他自己的王国遭到攻击,而全体人民都要进行抗击。A.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B.封君封臣制渗透契约理念C.国王成为领主最高统治者 D.有限王权思想被广泛接受【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根据材料可知,在法兰克王国中,领主及其附庸之间存在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通过法令的形式进行确定的,双方之间的关系为社会普遍知晓,这说明封君与封臣之间的关系蕴含着鲜明的契约思想,B项正确;封君封臣制度下,没有实现中央集权,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出国王的地位,排除C项;这种“契约化”的关系旨在维护封建统治,未体现出对王权的约束,且“广泛接受”无从得出,排除D项。故选B项。3.1935年,中共中央在此前设置的中央派遣巡视员对地方党委进行监督和指导的工作方式下,创造性地提出对组织基础较弱的地区,派遣巡视人员考察和指导中要尽可能提前征求地方党部的意见,并实行由地方政府派遣巡视员的新模式。这些举措()A.旨在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B.充分地调动了群众参政积极性C.有效解除了对根据地的围剿 D.贯彻了集中与民主相统一原则【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5年。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共中央对地方根据地一方面加强巡查、巡视,强化根据地的党组织建设,加强集中治理;另一方面,根据地方的特殊性,给予一定的民主权利和自治权利,体现了民主性,D项正确;“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存在于解放战争时期,应为“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排除A项;“群众参政”不合题意,应为“地方党部”,排除B项;“有效解除了”不合史实,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排除C项。故选D项。4.时人评价王安石的新政时指出:“均输徙贵就贱,用近易远……豪商大贾皆疑而不敢动……变易既行而不与商贾争利,未之闻也。”也有人指出其不可与桑弘羊“均瑜”混为一谈,是“法术不正,唯利是嗜”。这些观点实际上反映出王安石变法()A.触碰到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 B.未能为政府拓展财源C.有利于遏制北宋的土地兼并 D.加重了民众赋役负担【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当时有人认为“均输法”打击了富豪商贾对市场的信心,是与商人争夺市场利益的行为,且无法与西汉均输法同日而语,破坏了“祖宗之法”,这实际上反映出变法危害到利益集团的既得利益,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知识可知,王安石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北宋政府的财政收入,“未能为政府拓展财源”的说法不恰当,排除B项;材料主要反映既得利益集团对于王安石变法的反对,没有涉及土地兼并问题,排除C项;材料没有说明王安石变法与民众的赋税的联系,无法得出“加重了民众赋役负担”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A项。5.下面是1945年国民政府第一次司法考试及格人员情况表(单位:人)。据此推可知()职别党籍别法院书记官监狱官会计人员统计人员总计党员301035479非党员148321266总计44186716145A.民主共和制不断发展 B.宪政活动拥有一定的社会基础C.司法独立性难以保证 D.国民党一党专政统治得到确认【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5年的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党国”体制下的公务员体制不可避免受到党的派性影响,司法官员群体中党员占据“半壁江山”,这使得司法官员难以保持“政治中立”原则,司法深受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制约而无法保证独立性,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在司法考试录取中国民党的党员占大不分,说明其实行的是一党专制,而非民主政治不断方展,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司法官员群体中的成分,无法得出“社会基础”,排除B项;1931年国民党主持的国民会议通过《训政时期约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国民党一党专政的统治,排除D项。故选C项。6.明代隆庆年间,四川营山县知县“王廷稷复申明前法,下令于民,曰保甲乡约,惟分为二故……爰议条款节目,保甲十有一、曰量地里、曰严稽查、曰革优免……乡约五:曰列职司、曰设处所、曰定日期、曰序仪节、曰纪善恶。”这反映出()A.乡约具有强制性的制度规范 B.基层治理中政府和民间力量相结合C.州县长官拥有广泛政治权力 D.地方开始推行德法并济的治理模式【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王廷稷复申明前法,下令于民,曰保甲乡约,惟分为二故……爰议条款节目,保甲十有一、曰量地里、曰严稽查、曰革优免……乡约五:曰列职司、曰设处所、曰定日期、曰序仪节、曰纪善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四川营山县乡约的职能完备,且与保甲制既有明确分工又互为补充,这有利于将民间乡约的教化作用与具有基层政府管理性质的保甲制相结合,共同推动基层社会的治理与管控,B项正确;材料主要说明乡约管理与基层政府管理的结合,没有体现乡约具有强制性,排除A项;材料只说明州县长官在推动基层治理的重要作用,而非拥有广泛政治权力。排除C项;材料没有展现德法并济的治理模式的发展历程,无法得出“地方开始推行德法并济的治理模式”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7.罗马某法学家指出,如果一个被控犯有重罪的被告在你处寄存了一笔钱,他被判刑终生流放,他的财产被没收,那么这笔钱不应仅以自然法及万民法中关于契约的规定为依据归还给他,而是应将这笔钱上交给国家。这主要表明罗马法()A.具有一定人性化的发展趋势 B.缺乏统一的司法标准C.注重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强调契约应符合正义【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古代(罗马)。根据材料可知,罗马法中对契约的诚信原则是建立在正义的基础上的,该被告丧失了公民身份且犯有重罪,因此该笔钱具有一定的非正义性,罗马法虽然重视契约意识,但是又强调契约应符合维护法律秩序的正义,D项正确;材料中提到将被告寄存的钱上交给国家,反而有没收其财产的意思,这并非人性化的体现,排除A项;材料主要是在讲对被告寄存财物的处理方式,没有涉及司法标准是否统一的问题,排除B项;材料的核心是将被告寄存的钱上交给国家,没收其财产,与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表述相悖,排除C项。故选D项。8.1982年,党的十二大的政治报告中将“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特征。1986年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删除了“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相关定义,而是着重解释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具体要求。这一变化()A.反映出党的工作重点发生转移 B.体现了主流价值观念的变化C.适应了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 D.推动了中国的民主法治建设【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初期的精神文明建设注重巩固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对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对“四有”要求的重点阐述,更契合当时社会主义实践要求,适应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C项正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排除A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始终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思想成果,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民主法治建设,排除D项。故选C项。9.清初,政府设立理藩院,主要管理漠南蒙古事务,而后理藩院大臣逐渐拥有参政议政的权力,主要负责少数民族的封睡、会盟、宗教、游牧、射猎、征发、纳贡等事项,并会同刑部制定少数民族刑法。理藩院的设立()A.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旨在加强北部边疆防御力量C.大大强化了清朝闭关锁国政策 D.极大削弱了内阁的决策权力【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理藩院主要是清朝政府统治蒙古、回部及西藏等少数民族的最高权力机构,其设立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A项正确;理藩院与加强北部边防力量无关,排除B项;理藩院主要是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与闭关锁国政策无关,排除C项;内阁不是法定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无决策权,排除D项。故选A项。10.有学者指出,17世纪中叶《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使得“欧洲精神和文化的整体性意识根深蒂固地保存下来”,经过改造的欧洲“形成了一个由共同法律所约束的法治社会”。据此可知,威斯特伐利亚体系()A.具有鲜明的进步性和近代化意义 B.改变了欧洲政治力量对比C.推动了近代外交制度进一步发展 D.严格贯彻了大国均势原则【答案】A【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17世纪中叶(欧洲)。根据材料可知,《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之后,欧洲作为一个整体的意识被保存下来,形成了一个由共同法律所约束的法治社会,这说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为欧洲的共同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这种国际关系的构建具有鲜明的进步性和近代化意义,A项正确;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强调的是欧洲整体,并没有凌驾于欧洲其他国家之上的一个强大的中心,因此没有改变欧洲政治力量对比,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对欧洲的影响,而非对近代外交制度的影响,排除C项;D项过分夸大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排除D项。故选A项。11.下面是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示意图(截至2017年5月)。据此可知,中国()A.致力于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B.为推进全球治理贡献力量C.保障了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D.主导建立了国际政治新秩序【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91-2017年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新时期中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维和行动,为世界秩序的稳定和发展贡献力量,为推动全球治理贡献力量,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新型区域合作,排除A项;“保障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主导建立了国际政治新秩序,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12.有观点认为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一张百元美钞成本不足一美元,而其他国家要获得这样一张钞票,必须提供价值100美元的商品和服务……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麻烦……尽情享受由他国结账的挥霍。这反映出()A.滞胀危机的难以避免 B.资本主义世界秩序不稳定C.美元的霸权主义本质 D.国际贸易体系的弊端显露【答案】C【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20世纪40年代(世界)。根据材料可知,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向其它国家转嫁经济风险,即“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麻烦……尽情享受由他国结账的挥霍”,这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成为美国实行霸权主义的手段,在本质上是美元霸权主义,C项正确;“滞胀危机”与材料所描述的现象并无关联,排除A项;布雷顿森林体系有助于维护世界经济秩序,但是材料主旨强调的是这一体系实际上造成了美国和其它国家在同一货币体系下的不对等关系,B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B项;布雷顿森林体系是货币体系,而非贸易体系,排除D项。故选C项。13.白居易在《策林》中对唐初旧制进行回溯:“庸必算丁口,租必计桑田。不求土所无,不强人所难。量入以为出,上足下亦安。”还有时人指出:“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天下为家,法制均一。”这些观点折射出当时()A.赋役合并符合经济发展要求 B.租庸调制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C.两税法存在税负不均弊端 D.两税法实行具有一定现实原因【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材料主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中国)。根据材料概括可知,两税法实行以后,时人对唐初的租庸调制进行评价时,赞扬了租庸调制中体现的公平价值,税目清晰、税负公平等优点,这实际上折射出两税法实行后出现的因税目不明而导致的税负不均的弊端,C项正确;赋役合并是明朝时期的赋税改革实行的,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排除A项;材料是回溯以前的赋税制度,而非强调租庸调制的作用,主要是反映两税法的弊端,排除B项;材料通过论述租庸调制度的积极作用,反馈的是两税法的弊端而非必须实行的现实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14.宋代户籍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户籍由士族身份世袭制开始向职业身份世袭制过渡,如主、客户之划分和客户入籍,专门从事某项生产经营的专业户出现,且地籍与户籍分离。这些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生()A.有效减轻民众赋役负担 B.表明户籍的财政功能丧失C.旨在加强对流民的管控 D.受到土地兼并加剧的影响【答案】D【解析】本题为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选项用词可知,这是目的题、影响题。时空范围为宋代(中国)。宋代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土地兼并严重,租佃制发展较快,在此背景之下,宋代的户籍制度随之发生变化,如主客户的划分、户籍和地籍的分离等,D项正确;户籍制度的变化并不会有效减轻民众的赋役负担,排除A项;B项表述绝对,排除B项;材料中涉及到的是户籍制度的转变,这种转变是应对土地兼并带来的社会变化,进而保障国家财政收入,而非为了加强对流民的控制,排除C项。故选D项。15.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德国的社会保险制度逐步确立并发展,从19世纪80年代起先是覆盖产业工人,即蓝领工人,继而推广到白领工人和其他行业的雇佣劳动力,社会保险种类也由“意外事故保险法”一种增至《疾病保险法》多种门类。这主要得益于德国()A.代议制度的不断完善 B.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C.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 D.阶级矛盾的日益缓和【答案】B【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范围为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德国)。根据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的德国正处于工业革命时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为了缓和社会阶级矛盾,因此其保险制度逐步确立并得到发展,D项正确;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德国的代议制并未有不断完善的历程,排除A项;国际地位的提升和国内社会保险制度的确立并无因果联系,排除C项;阶级矛盾缓和是社会保险制度确立发展的结果,而非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16题14分,第17题15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共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为解决长期以来妇女代表性不足的问题、增加妇女的政治代表比例、促进政治民主和公平,国际社会中通常采用性别配额制的选举方法,在以联合国《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为代表的公约及妇女运动的努力下,包括联合国、各国议会联盟、欧盟理事会等纷纷呼吁其成员国在选举中妇女占比至少达到30%。英国的性别配额制首先于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社会民主党选举中,为在大选中赢得更多的席位,1993年工党首次正式确认采用性别配额制,英国国内其他政党基于自身利益也在积极响应。——摘编自谢飞先《英国议会选举性别配额制的发展动因分析》材料二1978年,中国妇女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了建国以来妇女问题的经验教训,报告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实现妇女彻底解放的金光大道。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和恢复,妇女需要合法民主的渠道进行政治参与与政治监督。在1978年到1995年间,我国县、乡级妇女组织分别达到2810个和65145个,广大基层妇女开始逐渐走向政治舞台,积极主动参与县、乡基层组织的政治事务管理;1990年,员性别构成中妇女约有70多万人,占总数的14.5%,城市女党员人数高于农村;根据调查发现,在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的一般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中,1982年妇女占24%,男性占76%;1990年,妇女占26%,男性占74%,且半数以上省市区都选拔了妇女高级知识分子进入领导班子。——摘编自张茜《改革开放初期妇女政治参与研究(1978~1995)》(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推动英国选举性别配额制发展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妇女参政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妇女参政的认识。【答案】(1)原因:国际社会与国际组织的倡导;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及世界妇女运动的发展;英国政党政治的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及人们思想的解放。(2)特点:妇女政治参与的主动性增强;适应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的要求;深受国家民主建设政策的影响和号召:妇女政治参与的涉及面广泛(从基层到国家机关);参政人数多且不断扩大;城乡参政情况存在差异;参政水平仍待提高。认识:妇女参政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妇女参政有助于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妇女参政是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的重要表现;推动妇女参政的发展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解析】【小问1】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80、90年代(英国)。据材料一“在以联合国《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为代表的公约及妇女运动的努力下,包括联合国、各国议会联盟、欧盟理事会等纷纷呼吁其成员国在选举中妇女占比至少达到30%”可知,国际社会与国际组织的倡导;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及世界妇女运动的发展;据材料一“为在大选中赢得更多的席位,1993年工党首次正式确认采用性别配额制,英国国内其他政党基于自身利益也在积极响应”和所学可知,英国政党政治的推动;据所学可知,社会经济发展及人们思想的解放。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和现代(世界)。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二“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和恢复,妇女需要合法民主的渠道进行政治参与与政治监督”可知,适应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的要求;深受国家民主建设政策的影响和号召;据材料二“广大基层妇女开始逐渐走向政治舞台,积极主动参与县、乡基层组织的政治事务管理”可知,妇女政治参与的涉及面广泛(从基层到国家机关);妇女政治参与的主动性增强;据材料二“1990年,员性别构成中妇女约有70多万人,占总数的14.5%”可知,参政人数多且不断扩大;据材料二“城市女党员人数高于农村;”可知,城乡参政情况存在差异;据材料二“在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的一般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中,1982年妇女占24%,男性占76%;1990年,妇女占26%,男性占74%”可知,参政水平仍待提高。第二小问认识,从原因、影响两个角度去分析,妇女参政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妇女参政有助于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妇女参政是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的重要表现;推动妇女参政的发展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秦朝对官吏的考核分德、才两个方面,除每年定期的地方对中央的上计制度外,还有定期或不定期的考核。西汉初年刘邦制定了《上计律》,官吏考核结果与奖惩结合得更为紧密,统治者根据对官吏的考核结果对官员奖惩。魏晋的考课法称“都官考课七十二法”,此后文官考核均属吏部置专职机构主持。宋朝官吏考核机构更加专门化,分为审官院和考课院两种机构。宋代中央派出的监司官员,既对中央官吏进行考察又作为监察官吏接受考课法的监督,这种对考绩官本身的双重考绩制度是宋代对官吏考核制度的发展。然而考核中的客观标准不尽统一,实施中难以避免营私舞弊现象,特别是王朝后期更是流于形式。——摘编自姜辉《中国古代文官考核制度研究》材料二随着20世纪末期管理科学的发展,许多学者认识到传统文官考核功能过于狭小,除传统考核目的,也可测定雇员的素质特别是潜在的发展前景,同时作为雇员自我评估和自我得到信息反馈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众多学者的推动下,在传统的人事部门官员评估和顾问评估外,美国政府致力于发动文官本人对自己的表现进行个人总站和评估,以达到应用考核的“发展功能”的目的;此外增加“同级评估”的补充办法,主要涉及特定部门中同级同事的评估;而对于部门主管等文官群体来说,“下属评估”成为限制其修改部门政策的一种重要工具。1993年戈尔副总统向克林顿提交了“绩效评估”计划,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对文官的日常工作进行评估。——摘编自石庆环《论20世纪末美国文官考核制度的变革》(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文官考核制度的特点,并对其评价。(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比于中国古代,20世纪末美国文官考核制度的不同之处,并简析其原因。【答案】(1)特点:考核机构的专门化;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考核结果与官员奖惩相结合;重视考核的监督监察;考核制度的制度化、规范化。评价:是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提高行政效事;是打击贪污腐败、推动廉政建设的重要途径。局限性:考核标准多面杂,考核过程出现营私舞弊、弄虚作假现象;随着封建帝制的腐败,最终流于形式。(2)不同之处:考核主体的多元化;考核方式的现代化(渗透现代公共管理思想和模式);考核功能注重推动个人发展;涉及对上级官员的监督和制衡;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原因:现代公共管理学的发展;适合现代化经济发展的要求;美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第一小问特点:由材料“魏晋的考课法称‘都官考课七十二法’,此后文官考核均属吏部置专职机构主持。宋朝官吏考核机构更加专门化,分为审官院和考课院两种机构。”可得出考核机构的专门化;由材料“秦朝对官吏的考核分德、才两个方面,除每年定期的地方对中央的上计制度外,还有定期或不定期的考核。”可得出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由材料“宋代中央派出的监司官员,既对中央官吏进行考察又作为监察官吏接受考课法的监督,这种对考绩官本身的双重考绩制度是宋代对官吏考核制度的发展。”可得出考核结果与官员奖惩相结合;由材料“西汉初年刘邦制定了《上计律》,官吏考核结果与奖惩结合得更为紧密,统治者根据对官吏的考核结果对官员奖惩。”及所学可得出重视考核的监督监察;由材料“宋朝官吏考核机构更加专门化,分为审官院和考课院两种机构。”可得出考核制度的制度化、规范化。第二小问评价:由材料“秦朝对官吏的考核分德、才两个方面,除每年定期的地方对中央的上计制度外,还有定期或不定期的考核。”及所学可得出是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由材料“西汉初年刘邦制定了《上计律》,官吏考核结果与奖惩结合得更为紧密,统治者根据对官吏的考核结果对官员奖惩。”及所学可得出有助于提高行政效事;由材料“宋代中央派出的监司官员,既对中央官吏进行考察又作为监察官吏接受考课法的监督,这种对考绩官本身的双重考绩制度是宋代对官吏考核制度的发展。”及所学可得出是打击贪污腐败、推动廉政建设的重要途径;由材料“然而考核中的客观标准不尽统一,实施中难以避免营私舞弊现象,特别是王朝后期更是流于形式。”及所学可得出考核标准多面杂,考核过程出现营私舞弊、弄虚作假现象;随着封建帝制的腐败,最终流于形式。【小问2】本题是对比、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末的美国。第一小问不同之处:由材料“在众多学者的推动下,在传统的人事部门官员评估和顾问评估外,美国政府致力于发动文官本人对自己的表现进行个人总站和评估”“此外增加‘同级评估’的补充办法,主要涉及特定部门中同级同事的评估”可得出考核主体的多元化;由材料“而对于部门主管等文官群体来说,‘下属评估’成为限制其修改部门政策的一种重要工具”及所学可得出考核方式的现代化(渗透现代公共管理思想和模式);涉及对上级官员的监督和制衡;由材料“美国政府致力于发动文官本人对自己的表现进行个人总站和评估,以达到应用考核的‘发展功能’的目的”可得出考核功能注重推动个人发展;由材料“1993年戈尔副总统向克林顿提交了‘绩效评估’计划,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对文官的日常工作进行评估。”可得出引进市场竞争机制。第二小问原因:由材料“随着20世纪末期管理科学的发展,许多学者认识到传统文官考核功能过于狭小”及所学可得出现代公共管理学的发展;由材料“在众多学者的推动下,在传统的人事部门官员评估和顾问评估外,美国政府致力于发动文官本人对自己的表现进行个人总站和评估”“而对于部门主管等文官群体来说,‘下属评估’成为限制其修改部门政策的一种重要工具”及所学可得出美国民主政治的发展;由材料“1993年戈尔副总统向克林顿提交了‘绩效评估’计划,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对文官的日常工作进行评估。”及所学可得出适合现代化经济发展的要求。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白银充当法定货币史从明中期肇始至清末民国间结束,中国一度被西方人成为“白银帝国”。明太祖在洪武八年,曾公布钱、钞、金、银的比价关系,白银的地位开始与钱、钞不相上下,而当时“洪武通宝”铜钱和“大明通行宝钞”纸币作为法定货币,禁止金银作为货币流通交易,但由于宝钞发行过滥、持续贬值。嘉靖年间以后,大量商品开始用银计价,嘉靖、万历年间的工资、田赋、盐课、关税、官府收入、外贸交易都大量用银。——摘编自李勇五《中国明清银本位货币制度研究》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当时中国的国内形势及国际范围内的经济危机共同促成了币制改革。面对严重的财政金融危机,南京国民政府于1935年11月宣布实施“法币”政策,以后市场上的一切交易均以法币为限,用以防止白银的大量外流。一个稳定、统一的货币政策有利于商品的自由流通和统一市场的形成,并刺激了工农业的发展。由于确定了法币的对外汇率,法币的稳定性相对增强,国内储蓄日渐增多,如1936年存款总数从币制改革前的27亿元增加到35亿元。正如英国罗斯评价:“(英美)帮助国民政府完成币制改革,其根本目的在于保护自身在华经济利益而非帮助中国走出经济困境”,国民政府用不兑现的纸币代替银币,为后来的通货膨胀提供了条件。——摘编自吴小静《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明清银本位货币制度确立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背景并简析其影响。【答案】(1)原因:宝钞货币体系的信用危机;商品经济的发展;国家赋役政策的调整;中外贸易的发展,白银流入中国。(任答三点即可)(2)背景:国内货币市场的混乱;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白银大量外流;应对帝国主义的侵略;维护国民党统治的需要(任答两点即可)积极影响:整饬了货币的流通秩序;废除了以“银”为本位制的货币制度,减缓了白银的大量外流;法币的发行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推动了中国货币制度的近代化进程;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统一市场的发展;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准备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提供了抗战所必要的物质基础。(任答两点即可)局限性:便利了英美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为后来的通货膨胀埋下了伏笔。(任答一点即可)【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据材料一“宝钞发行过滥、持续贬值”并结合所学可知,宝钞货币体系的信用危机;据材料一“大量商品开始用银计价”并结合所学可知,商品经济的发展;据材料一“嘉靖、万历年间的工资、田赋、盐课、关税、官府收入、外贸交易都大量用银”并结合所学可知,国家赋役政策的调整;中外贸易的发展,白银流入中国。【小问2】本题是背景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35年(中国)。第一小问背景,据材料二“中国的国内形势及国际范围内的经济危机共同促成了币制改革。面对严重的财政金融危机”并结合所学可知,国内货币市场的混乱;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据材料二“用以防止白银的大量外流”并结合所学可知,白银大量外流;据所学可知,应对帝国主义的侵略;维护国民党统治的需要。第二小问影响,要一分为二地分析;积极影响:据材料二“一个稳定、统一的货币政策有利于商品的自由流通和统一市场的形成”并结合所学可知,整饬了货币的流通秩序;据材料二“以后市场上的一切交易均以法币为限,用以防止白银的大量外流”并结合所学可知,废除了以“银”为本位制的货币制度,减缓了白银的大量外流;据材料二“由于确定了法币的对外汇率,法币的稳定性相对增强”并结合所学可知,法币的发行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推动了中国货币制度的近代化进程;据材料二“一个稳定、统一的货币政策有利于商品的自由流通和统一市场的形成,并刺激了工农业的发展”并结合所学可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统一市场的发展;据所学可知,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准备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提供了抗战所必要的物质基础。局限性:据材料二“(英美)帮助国民政府完成币制改革,其根本目的在于保护自身在华经济利益而非帮助中国走出经济困境”并结合所学可知,便利了英美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据材料二“国民政府用不兑现的纸币代替银币,为后来的通货膨胀提供了条件”并结合所学可知,为后来的通货膨胀埋下了伏笔。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古代社会注重运用多样的治理策略——道德教化、科举引导、榜样激励、乡贤治理及宗族家训族法和乡规民约的规范,以实现淳风化俗,民德归厚的治理目标。中国古代基层社会治理策略是以儒家学说为中心,即以德治为主,礼法兼用。“士绅阶层”成为基层社会的治理力量,在经济上,他们带领乡邻搞地方建设,既是倡导者,又是组织者,还是监督者。在礼法上,制定或修订地方的乡规民约,是乡邻私怨和纠纷的仲裁者;还是违德败俗行为的判决人。中国古代社会基层治理策略于当今的基层社会治理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摘编自《中国古代基层社会治理思想、策略及目标探析》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答案】示例:论题:宗族和儒学士人群体有力地维护了中国古代基层社会稳定。阐述:中国古代社会治理的关键在基层治理,在这其中,宗族与儒学士人发挥了巨大作用。宋朝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并发展出理学,如朱熹的《家礼小学》成为家庭和儿童的行为规范。宋朝以后,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如《吕氏乡约》,这些有利于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宗族是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最普遍的社会组织。到了宋元时期,以范仲淹为代表的官僚开始以家族为纽带设置义庄参与社会救济,缓和了社会矛盾。明清时期,宗族正式进入庶民化时代,编族谱、修祠堂、行祭祀成为普遍的社会活动,宗族组织也成为遍布基层社会的重要民间组织。总之,宗族和儒学士人共同构成了中国基层社会官民合治的治理模式,也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稳定。【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现象阐释题。时空是:古代中国。首先,阅读材料,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拟定观点,依据材料“中国古代基层社会治理策略是以儒家学说为中心,即以德治为主,礼法兼用。‘士绅阶层’成为基层社会的治理力量”,可得出观点宗族和儒学士人群体有力地维护了中国古代基层社会稳定。其次,围绕观点尽心论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可从经济引领和相约制定、族谱、祠堂的建设等方面进行论述,如宋朝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并发展出理学,如朱熹的《家礼小学》成为家庭和儿童的行为规范。宋朝以后,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如《吕氏乡约》,这些有利于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宗族是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最普遍的社会组织。到了宋元时期,以范仲淹为代表的官僚开始以家族为纽带设置义庄参与社会救济,缓和了社会矛盾。明清时期,宗族正式进入庶民化时代,编族谱、修祠堂、行祭祀成为普遍的社会活动,宗族组织也成为遍布基层社会的重要民间组织。最后,回扣主题,总结归纳,宗族和儒学士人共同构成了中国基层社会官民合治的治理模式,也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稳定。
河南省商丘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1全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左传·隐公四年》,载卫国内乱,公子州吁通过政变上台而担心君位不稳,其亲信建议“王觐为可”。成公十五年曹国公子臧刚即位,“诸侯将见子臧于王,而立之”。据此可推断,当时()A.政治伦理关系严密而有序 B.礼崩乐坏的局面尚未形成C.王权统治合法性得到重视 D.周王仍有较大政治影响力【答案】D【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春秋时期(中国)。卫国公子通过政变上台,担心君位不稳,臣子提议朝觐周天子以维护君位,鲁国公子即位之后也强调要通过觐见周天子来获得合法性,这说明在春秋时期,周天子依然有一定的影响力,D项正确;卫国公子通过政变上台,这说明当时政治伦理关系并非严密有序,排除A项;非正当途径上台的国君寻求周天子的支持以维护统治,这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礼崩乐坏,排除B项;卫国公子即位之后,担心地不是王权统治的合法性,而是是否能维君位稳定,排除C项。故选D项。2.下面所示为847年法兰克王国颁布的《莫尔森法令》的部分内容。这表明法兰克()我们希望你们了解,我们要授予我们忠诚的臣属以权利,我们不希望做任何对他们不利的事情。同样我们告诫你们和其他忠诚的臣属,你们也要授权你们的人,也不要做任何对他们不利的事情。同时,我们希望属于我们的人,不论他是哪个王国的人,都要跟随自己的领主进攻敌人,或满足领主其他方面的需要,除非他自己的王国遭到攻击,而全体人民都要进行抗击。A.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B.封君封臣制渗透契约理念C.国王成为领主最高统治者 D.有限王权思想被广泛接受【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根据材料可知,在法兰克王国中,领主及其附庸之间存在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通过法令的形式进行确定的,双方之间的关系为社会普遍知晓,这说明封君与封臣之间的关系蕴含着鲜明的契约思想,B项正确;封君封臣制度下,没有实现中央集权,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出国王的地位,排除C项;这种“契约化”的关系旨在维护封建统治,未体现出对王权的约束,且“广泛接受”无从得出,排除D项。故选B项。3.1935年,中共中央在此前设置的中央派遣巡视员对地方党委进行监督和指导的工作方式下,创造性地提出对组织基础较弱的地区,派遣巡视人员考察和指导中要尽可能提前征求地方党部的意见,并实行由地方政府派遣巡视员的新模式。这些举措()A.旨在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B.充分地调动了群众参政积极性C.有效解除了对根据地的围剿 D.贯彻了集中与民主相统一原则【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5年。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共中央对地方根据地一方面加强巡查、巡视,强化根据地的党组织建设,加强集中治理;另一方面,根据地方的特殊性,给予一定的民主权利和自治权利,体现了民主性,D项正确;“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存在于解放战争时期,应为“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排除A项;“群众参政”不合题意,应为“地方党部”,排除B项;“有效解除了”不合史实,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排除C项。故选D项。4.时人评价王安石的新政时指出:“均输徙贵就贱,用近易远……豪商大贾皆疑而不敢动……变易既行而不与商贾争利,未之闻也。”也有人指出其不可与桑弘羊“均瑜”混为一谈,是“法术不正,唯利是嗜”。这些观点实际上反映出王安石变法()A.触碰到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 B.未能为政府拓展财源C.有利于遏制北宋的土地兼并 D.加重了民众赋役负担【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当时有人认为“均输法”打击了富豪商贾对市场的信心,是与商人争夺市场利益的行为,且无法与西汉均输法同日而语,破坏了“祖宗之法”,这实际上反映出变法危害到利益集团的既得利益,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知识可知,王安石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北宋政府的财政收入,“未能为政府拓展财源”的说法不恰当,排除B项;材料主要反映既得利益集团对于王安石变法的反对,没有涉及土地兼并问题,排除C项;材料没有说明王安石变法与民众的赋税的联系,无法得出“加重了民众赋役负担”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A项。5.下面是1945年国民政府第一次司法考试及格人员情况表(单位:人)。据此推可知()职别党籍别法院书记官监狱官会计人员统计人员总计党员301035479非党员148321266总计44186716145A.民主共和制不断发展 B.宪政活动拥有一定的社会基础C.司法独立性难以保证 D.国民党一党专政统治得到确认【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5年的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党国”体制下的公务员体制不可避免受到党的派性影响,司法官员群体中党员占据“半壁江山”,这使得司法官员难以保持“政治中立”原则,司法深受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制约而无法保证独立性,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在司法考试录取中国民党的党员占大不分,说明其实行的是一党专制,而非民主政治不断方展,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司法官员群体中的成分,无法得出“社会基础”,排除B项;1931年国民党主持的国民会议通过《训政时期约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国民党一党专政的统治,排除D项。故选C项。6.明代隆庆年间,四川营山县知县“王廷稷复申明前法,下令于民,曰保甲乡约,惟分为二故……爰议条款节目,保甲十有一、曰量地里、曰严稽查、曰革优免……乡约五:曰列职司、曰设处所、曰定日期、曰序仪节、曰纪善恶。”这反映出()A.乡约具有强制性的制度规范 B.基层治理中政府和民间力量相结合C.州县长官拥有广泛政治权力 D.地方开始推行德法并济的治理模式【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王廷稷复申明前法,下令于民,曰保甲乡约,惟分为二故……爰议条款节目,保甲十有一、曰量地里、曰严稽查、曰革优免……乡约五:曰列职司、曰设处所、曰定日期、曰序仪节、曰纪善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四川营山县乡约的职能完备,且与保甲制既有明确分工又互为补充,这有利于将民间乡约的教化作用与具有基层政府管理性质的保甲制相结合,共同推动基层社会的治理与管控,B项正确;材料主要说明乡约管理与基层政府管理的结合,没有体现乡约具有强制性,排除A项;材料只说明州县长官在推动基层治理的重要作用,而非拥有广泛政治权力。排除C项;材料没有展现德法并济的治理模式的发展历程,无法得出“地方开始推行德法并济的治理模式”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7.罗马某法学家指出,如果一个被控犯有重罪的被告在你处寄存了一笔钱,他被判刑终生流放,他的财产被没收,那么这笔钱不应仅以自然法及万民法中关于契约的规定为依据归还给他,而是应将这笔钱上交给国家。这主要表明罗马法()A.具有一定人性化的发展趋势 B.缺乏统一的司法标准C.注重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强调契约应符合正义【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古代(罗马)。根据材料可知,罗马法中对契约的诚信原则是建立在正义的基础上的,该被告丧失了公民身份且犯有重罪,因此该笔钱具有一定的非正义性,罗马法虽然重视契约意识,但是又强调契约应符合维护法律秩序的正义,D项正确;材料中提到将被告寄存的钱上交给国家,反而有没收其财产的意思,这并非人性化的体现,排除A项;材料主要是在讲对被告寄存财物的处理方式,没有涉及司法标准是否统一的问题,排除B项;材料的核心是将被告寄存的钱上交给国家,没收其财产,与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表述相悖,排除C项。故选D项。8.1982年,党的十二大的政治报告中将“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特征。1986年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删除了“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相关定义,而是着重解释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具体要求。这一变化()A.反映出党的工作重点发生转移 B.体现了主流价值观念的变化C.适应了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 D.推动了中国的民主法治建设【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初期的精神文明建设注重巩固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对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对“四有”要求的重点阐述,更契合当时社会主义实践要求,适应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C项正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排除A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始终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思想成果,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民主法治建设,排除D项。故选C项。9.清初,政府设立理藩院,主要管理漠南蒙古事务,而后理藩院大臣逐渐拥有参政议政的权力,主要负责少数民族的封睡、会盟、宗教、游牧、射猎、征发、纳贡等事项,并会同刑部制定少数民族刑法。理藩院的设立()A.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旨在加强北部边疆防御力量C.大大强化了清朝闭关锁国政策 D.极大削弱了内阁的决策权力【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理藩院主要是清朝政府统治蒙古、回部及西藏等少数民族的最高权力机构,其设立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A项正确;理藩院与加强北部边防力量无关,排除B项;理藩院主要是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与闭关锁国政策无关,排除C项;内阁不是法定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无决策权,排除D项。故选A项。10.有学者指出,17世纪中叶《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使得“欧洲精神和文化的整体性意识根深蒂固地保存下来”,经过改造的欧洲“形成了一个由共同法律所约束的法治社会”。据此可知,威斯特伐利亚体系()A.具有鲜明的进步性和近代化意义 B.改变了欧洲政治力量对比C.推动了近代外交制度进一步发展 D.严格贯彻了大国均势原则【答案】A【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17世纪中叶(欧洲)。根据材料可知,《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之后,欧洲作为一个整体的意识被保存下来,形成了一个由共同法律所约束的法治社会,这说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为欧洲的共同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这种国际关系的构建具有鲜明的进步性和近代化意义,A项正确;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强调的是欧洲整体,并没有凌驾于欧洲其他国家之上的一个强大的中心,因此没有改变欧洲政治力量对比,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对欧洲的影响,而非对近代外交制度的影响,排除C项;D项过分夸大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排除D项。故选A项。11.下面是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示意图(截至2017年5月)。据此可知,中国()A.致力于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B.为推进全球治理贡献力量C.保障了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D.主导建立了国际政治新秩序【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91-2017年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新时期中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维和行动,为世界秩序的稳定和发展贡献力量,为推动全球治理贡献力量,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新型区域合作,排除A项;“保障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主导建立了国际政治新秩序,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12.有观点认为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一张百元美钞成本不足一美元,而其他国家要获得这样一张钞票,必须提供价值100美元的商品和服务……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麻烦……尽情享受由他国结账的挥霍。这反映出()A.滞胀危机的难以避免 B.资本主义世界秩序不稳定C.美元的霸权主义本质 D.国际贸易体系的弊端显露【答案】C【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20世纪40年代(世界)。根据材料可知,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向其它国家转嫁经济风险,即“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麻烦……尽情享受由他国结账的挥霍”,这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成为美国实行霸权主义的手段,在本质上是美元霸权主义,C项正确;“滞胀危机”与材料所描述的现象并无关联,排除A项;布雷顿森林体系有助于维护世界经济秩序,但是材料主旨强调的是这一体系实际上造成了美国和其它国家在同一货币体系下的不对等关系,B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B项;布雷顿森林体系是货币体系,而非贸易体系,排除D项。故选C项。13.白居易在《策林》中对唐初旧制进行回溯:“庸必算丁口,租必计桑田。不求土所无,不强人所难。量入以为出,上足下亦安。”还有时人指出:“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天下为家,法制均一。”这些观点折射出当时()A.赋役合并符合经济发展要求 B.租庸调制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C.两税法存在税负不均弊端 D.两税法实行具有一定现实原因【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材料主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中国)。根据材料概括可知,两税法实行以后,时人对唐初的租庸调制进行评价时,赞扬了租庸调制中体现的公平价值,税目清晰、税负公平等优点,这实际上折射出两税法实行后出现的因税目不明而导致的税负不均的弊端,C项正确;赋役合并是明朝时期的赋税改革实行的,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排除A项;材料是回溯以前的赋税制度,而非强调租庸调制的作用,主要是反映两税法的弊端,排除B项;材料通过论述租庸调制度的积极作用,反馈的是两税法的弊端而非必须实行的现实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14.宋代户籍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户籍由士族身份世袭制开始向职业身份世袭制过渡,如主、客户之划分和客户入籍,专门从事某项生产经营的专业户出现,且地籍与户籍分离。这些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生()A.有效减轻民众赋役负担 B.表明户籍的财政功能丧失C.旨在加强对流民的管控 D.受到土地兼并加剧的影响【答案】D【解析】本题为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选项用词可知,这是目的题、影响题。时空范围为宋代(中国)。宋代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土地兼并严重,租佃制发展较快,在此背景之下,宋代的户籍制度随之发生变化,如主客户的划分、户籍和地籍的分离等,D项正确;户籍制度的变化并不会有效减轻民众的赋役负担,排除A项;B项表述绝对,排除B项;材料中涉及到的是户籍制度的转变,这种转变是应对土地兼并带来的社会变化,进而保障国家财政收入,而非为了加强对流民的控制,排除C项。故选D项。15.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德国的社会保险制度逐步确立并发展,从19世纪80年代起先是覆盖产业工人,即蓝领工人,继而推广到白领工人和其他行业的雇佣劳动力,社会保险种类也由“意外事故保险法”一种增至《疾病保险法》多种门类。这主要得益于德国()A.代议制度的不断完善 B.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C.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 D.阶级矛盾的日益缓和【答案】B【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范围为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德国)。根据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的德国正处于工业革命时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为了缓和社会阶级矛盾,因此其保险制度逐步确立并得到发展,D项正确;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德国的代议制并未有不断完善的历程,排除A项;国际地位的提升和国内社会保险制度的确立并无因果联系,排除C项;阶级矛盾缓和是社会保险制度确立发展的结果,而非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16题14分,第17题15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共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为解决长期以来妇女代表性不足的问题、增加妇女的政治代表比例、促进政治民主和公平,国际社会中通常采用性别配额制的选举方法,在以联合国《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为代表的公约及妇女运动的努力下,包括联合国、各国议会联盟、欧盟理事会等纷纷呼吁其成员国在选举中妇女占比至少达到30%。英国的性别配额制首先于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社会民主党选举中,为在大选中赢得更多的席位,1993年工党首次正式确认采用性别配额制,英国国内其他政党基于自身利益也在积极响应。——摘编自谢飞先《英国议会选举性别配额制的发展动因分析》材料二1978年,中国妇女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了建国以来妇女问题的经验教训,报告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实现妇女彻底解放的金光大道。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和恢复,妇女需要合法民主的渠道进行政治参与与政治监督。在1978年到1995年间,我国县、乡级妇女组织分别达到2810个和65145个,广大基层妇女开始逐渐走向政治舞台,积极主动参与县、乡基层组织的政治事务管理;1990年,员性别构成中妇女约有70多万人,占总数的14.5%,城市女党员人数高于农村;根据调查发现,在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的一般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中,1982年妇女占24%,男性占76%;1990年,妇女占26%,男性占74%,且半数以上省市区都选拔了妇女高级知识分子进入领导班子。——摘编自张茜《改革开放初期妇女政治参与研究(1978~1995)》(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推动英国选举性别配额制发展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妇女参政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妇女参政的认识。【答案】(1)原因:国际社会与国际组织的倡导;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及世界妇女运动的发展;英国政党政治的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及人们思想的解放。(2)特点:妇女政治参与的主动性增强;适应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的要求;深受国家民主建设政策的影响和号召:妇女政治参与的涉及面广泛(从基层到国家机关);参政人数多且不断扩大;城乡参政情况存在差异;参政水平仍待提高。认识:妇女参政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妇女参政有助于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妇女参政是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的重要表现;推动妇女参政的发展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解析】【小问1】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80、90年代(英国)。据材料一“在以联合国《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为代表的公约及妇女运动的努力下,包括联合国、各国议会联盟、欧盟理事会等纷纷呼吁其成员国在选举中妇女占比至少达到30%”可知,国际社会与国际组织的倡导;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及世界妇女运动的发展;据材料一“为在大选中赢得更多的席位,1993年工党首次正式确认采用性别配额制,英国国内其他政党基于自身利益也在积极响应”和所学可知,英国政党政治的推动;据所学可知,社会经济发展及人们思想的解放。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和现代(世界)。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二“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和恢复,妇女需要合法民主的渠道进行政治参与与政治监督”可知,适应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的要求;深受国家民主建设政策的影响和号召;据材料二“广大基层妇女开始逐渐走向政治舞台,积极主动参与县、乡基层组织的政治事务管理”可知,妇女政治参与的涉及面广泛(从基层到国家机关);妇女政治参与的主动性增强;据材料二“1990年,员性别构成中妇女约有70多万人,占总数的14.5%”可知,参政人数多且不断扩大;据材料二“城市女党员人数高于农村;”可知,城乡参政情况存在差异;据材料二“在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的一般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中,1982年妇女占24%,男性占76%;1990年,妇女占26%,男性占74%”可知,参政水平仍待提高。第二小问认识,从原因、影响两个角度去分析,妇女参政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妇女参政有助于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妇女参政是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的重要表现;推动妇女参政的发展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秦朝对官吏的考核分德、才两个方面,除每年定期的地方对中央的上计制度外,还有定期或不定期的考核。西汉初年刘邦制定了《上计律》,官吏考核结果与奖惩结合得更为紧密,统治者根据对官吏的考核结果对官员奖惩。魏晋的考课法称“都官考课七十二法”,此后文官考核均属吏部置专职机构主持。宋朝官吏考核机构更加专门化,分为审官院和考课院两种机构。宋代中央派出的监司官员,既对中央官吏进行考察又作为监察官吏接受考课法的监督,这种对考绩官本身的双重考绩制度是宋代对官吏考核制度的发展。然而考核中的客观标准不尽统一,实施中难以避免营私舞弊现象,特别是王朝后期更是流于形式。——摘编自姜辉《中国古代文官考核制度研究》材料二随着20世纪末期管理科学的发展,许多学者认识到传统文官考核功能过于狭小,除传统考核目的,也可测定雇员的素质特别是潜在的发展前景,同时作为雇员自我评估和自我得到信息反馈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众多学者的推动下,在传统的人事部门官员评估和顾问评估外,美国政府致力于发动文官本人对自己的表现进行个人总站和评估,以达到应用考核的“发展功能”的目的;此外增加“同级评估”的补充办法,主要涉及特定部门中同级同事的评估;而对于部门主管等文官群体来说,“下属评估”成为限制其修改部门政策的一种重要工具。1993年戈尔副总统向克林顿提交了“绩效评估”计划,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对文官的日常工作进行评估。——摘编自石庆环《论20世纪末美国文官考核制度的变革》(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文官考核制度的特点,并对其评价。(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比于中国古代,20世纪末美国文官考核制度的不同之处,并简析其原因。【答案】(1)特点:考核机构的专门化;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考核结果与官员奖惩相结合;重视考核的监督监察;考核制度的制度化、规范化。评价:是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提高行政效事;是打击贪污腐败、推动廉政建设的重要途径。局限性:考核标准多面杂,考核过程出现营私舞弊、弄虚作假现象;随着封建帝制的腐败,最终流于形式。(2)不同之处:考核主体的多元化;考核方式的现代化(渗透现代公共管理思想和模式);考核功能注重推动个人发展;涉及对上级官员的监督和制衡;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原因:现代公共管理学的发展;适合现代化经济发展的要求;美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第一小问特点:由材料“魏晋的考课法称‘都官考课七十二法’,此后文官考核均属吏部置专职机构主持。宋朝官吏考核机构更加专门化,分为审官院和考课院两种机构。”可得出考核机构的专门化;由材料“秦朝对官吏的考核分德、才两个方面,除每年定期的地方对中央的上计制度外,还有定期或不定期的考核。”可得出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由材料“宋代中央派出的监司官员,既对中央官吏进行考察又作为监察官吏接受考课法的监督,这种对考绩官本身的双重考绩制度是宋代对官吏考核制度的发展。”可得出考核结果与官员奖惩相结合;由材料“西汉初年刘邦制定了《上计律》,官吏考核结果与奖惩结合得更为紧密,统治者根据对官吏的考核结果对官员奖惩。”及所学可得出重视考核的监督监察;由材料“宋朝官吏考核机构更加专门化,分为审官院和考课院两种机构。”可得出考核制度的制度化、规范化。第二小问评价:由材料“秦朝对官吏的考核分德、才两个方面,除每年定期的地方对中央的上计制度外,还有定期或不定期的考核。”及所学可得出是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由材料“西汉初年刘邦制定了《上计律》,官吏考核结果与奖惩结合得更为紧密,统治者根据对官吏的考核结果对官员奖惩。”及所学可得出有助于提高行政效事;由材料“宋代中央派出的监司官员,既对中央官吏进行考察又作为监察官吏接受考课法的监督,这种对考绩官本身的双重考绩制度是宋代对官吏考核制度的发展。”及所学可得出是打击贪污腐败、推动廉政建设的重要途径;由材料“然而考核中的客观标准不尽统一,实施中难以避免营私舞弊现象,特别是王朝后期更是流于形式。”及所学可得出考核标准多面杂,考核过程出现营私舞弊、弄虚作假现象;随着封建帝制的腐败,最终流于形式。【小问2】本题是对比、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末的美国。第一小问不同之处:由材料“在众多学者的推动下,在传统的人事部门官员评估和顾问评估外,美国政府致力于发动文官本人对自己的表现进行个人总站和评估”“此外增加‘同级评估’的补充办法,主要涉及特定部门中同级同事的评估”可得出考核主体的多元化;由材料“而对于部门主管等文官群体来说,‘下属评估’成为限制其修改部门政策的一种重要工具”及所学可得出考核方式的现代化(渗透现代公共管理思想和模式);涉及对上级官员的监督和制衡;由材料“美国政府致力于发动文官本人对自己的表现进行个人总站和评估,以达到应用考核的‘发展功能’的目的”可得出考核功能注重推动个人发展;由材料“1993年戈尔副总统向克林顿提交了‘绩效评估’计划,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对文官的日常工作进行评估。”可得出引进市场竞争机制。第二小问原因:由材料“随着20世纪末期管理科学的发展,许多学者认识到传统文官考核功能过于狭小”及所学可得出现代公共管理学的发展;由材料“在众多学者的推动下,在传统的人事部门官员评估和顾问评估外,美国政府致力于发动文官本人对自己的表现进行个人总站和评估”“而对于部门主管等文官群体来说,‘下属评估’成为限制其修改部门政策的一种重要工具”及所学可得出美国民主政治的发展;由材料“1993年戈尔副总统向克林顿提交了‘绩效评估’计划,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对文官的日常工作进行评估。”及所学可得出适合现代化经济发展的要求。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白银充当法定货币史从明中期肇始至清末民国间结束,中国一度被西方人成为“白银帝国”。明太祖在洪武八年,曾公布钱、钞、金、银的比价关系,白银的地位开始与钱、钞不相上下,而当时“洪武通宝”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机器买卖合同
- 2025资金托管合同范本资金托管协议书
- 2025进料加工贸易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法人股东退出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景区保洁员劳动合同3篇
- 2025年度兼职协议书-企业数据分析师兼职服务协议3篇
- 2025年度养牛产业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合作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建筑经营权承包管理协议书3篇
- 2025年度退股投资者关系维护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村自建房农村自建房施工安全责任合同
- 初中七年级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策略(课件)
- 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 含答案
- 服装厂安全教育培训规章制度
- 车辆修理厂自查自纠整改方案及总结报告
- 2024版成人脑室外引流护理TCNAS 42─20241
- 湖北省八校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 第一单元 《拉起手》 教案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期末测试卷(试题)-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旅游大数据》-课程教学大纲
- 工艺以及质量保证措施,工程实施的重点、难点分析和解决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