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稻虾综合种养技术规范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稻虾(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clarkii)综合种养技术的稻田选择、田间工程、水稻栽种与管理、苗种放养、养殖管理、捕捞收获、储存与运输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XX省稻田小龙虾综合种养。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GB/T22213水产养殖术语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471绿色食品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NY/T755绿色食品渔药使用准则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SC/T1135.1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通则SC/T1135.4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第4部分:稻虾(克氏原螯虾)3术语和定义GB/T22213、SC/T1135.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小龙虾crayfish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clarkii),俗称小龙虾。3.2稻虾轮作rotationofriceandcrayfish在稻田中种植一季水稻,水稻收获后养殖一季小龙虾的一种种养模式。3.3稻虾共作cocultureofriceandcrayfish在水稻生长期的稻田中养殖小龙虾,小龙虾与水稻在稻田中共同生长的一种种养模式。4稻田选择4.1土质土质以壤土或黏土为宜,田埂坚固结实不漏水。4.2水源水质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应符合GB11607和NY/T391的规定。4.3面积面积以30亩~50亩为宜,长方形。5田间工程5.1有环沟模式5.1.1开挖环沟开挖“回”型环沟,沟上口宽3m~5m,下口宽1m~2m,沟深0.8m~1.2m,坡比1:(1~1.2),沟占比不超过稻田总面积的10%。除开沟部分外,其它部分不得开挖,田间开沟土方用于构筑圩埂,不得外运。稻田内一边留4m~5m宽的机耕便道(不开挖或底部留涵管)。田间工程设计规划示意图见附录A.1、A.2。5.1.2加固田埂利用开挖环沟的泥土逐层夯实加固、加宽、加高田埂。改造后的田埂坡比为1:1,埂高出田面1.0m~1.2m,埂面宽2.0m~3.5m。5.2无环沟模式该模式不开挖环沟,保留稻田中原有的排水沟,将稻田四周田埂加高至0.6m~0.8m,埂面宽1.0m~1.2m,适宜稻虾轮作。5.3进、排水设施进水系统为明渠,有效水位截面不低于0.2m2。进水口用节制闸(阀)控制,进水口为直径为20cm~40cm的PVC管,高于养殖最高水位20cm~30cm,管口套孔径0.18mm(80目)双层长型筛网。排水系统由排水沟和排水口组成,排水沟宽1m~3m,沟底低XX面40cm~50cm,排水口位于沟底的最低处,与排水沟相通,排水口设置排水管,排水管设置孔径0.425mm(40目)防逃网片。5.4防逃设施用硬质塑料薄膜等沿田埂四周围成封闭防逃墙,地面以XX40cm~50cm,下埋10cm~20cm。5.5增氧设施按照0.1kW/亩~0.2kW/亩功率安装微孔或推水增氧设施。6水稻栽种与管理6.1稻种选择选择适应本地区的优良品种。6.2施肥插秧前施足基肥,水稻栽插后根据水稻长势施用分蘖肥和X肥,方法参照SC/T1135.4的规定执行。不应使用对克氏原整虾有害的氨水、碳酸氢铵等化肥。肥料使用应符合NY/T394规定。6.3插秧时间与方法4月下旬至5月中旬育秧,5月下旬至6月中旬移栽,采用钵/毯苗机插。每亩栽插穴数不低于1.2万穴,杂交籼(粳)稻每穴2苗,常规粳稻每穴4苗~5苗。移栽后2d~3d,露田通气2次~3次。6.4水位控制插秧前根据小龙虾生长需求调节水位;插秧后,进入共作期,前期做到薄水返青、浅水分蘖,水位控制在3cm~5cm;够苗晒田(水稻移栽后35d~45d,达到目标苗数的80%~85%时开始晒田),将田面水排干,进行晒烤,轻烤2次,每次3d~5d。孕X期水位控制在20cm~40cm;之后一直保持深水灌溉,或者淹水灌溉;高温期间水位控制15cm~20cm;收获前10d排水干田,待田干后即可收割水稻。各月份水位控制见表1。表1稻虾综合种养各月份水位管理情况时间1月~2月3月~4月上旬4月中旬~5月下旬6月7月~9月10月11月~12月田面水深(cm)503040~50515~20020~506.5病虫害防治遵循“生态控害、绿色防控”原则。推行种苗处理,减少XX用药;使用高效低毒药物进行化学除草;安装杀虫灯、使用性诱剂等物理、生物方法控制害虫;施用药剂应保证对小龙虾安全。农药使用应符合NY/T1276和NY/T393的规定。6.6收割根据水稻品种特性,在10月~12月进行适时收获。7苗种放养7.1放养前准备7.1.1稻田消毒稻田改造或水稻收割后,加水至田面以上10cm,用生石灰75kg/亩~100kg/亩带水消毒。7.1.2种植水草稻虾轮作模式:稻田消毒7d~10d后移栽水草,XX中移栽伊乐藻、菹草等,保持水草行距8m~10m,株距2m~4m,栽植面积控制在30%左右;有环沟模式中环沟种植伊乐藻、菹草、水花生等,栽植面积控制在50%左右。稻虾共作模式:上茬小龙虾捕净清塘消毒7d~10d后,环沟补种轮叶黑藻、水花生,保持水草覆盖率在40%左右。7.2苗种质量就近选择规格整齐、体质健壮、附肢齐全、体呈青色、有XX、无伤病虾苗,运输时间不超过2h。7.3放养规格、密度和时间稻虾轮作模式:3月中旬至4月上旬,投放规格200只/kg~300只/kg的人工繁育虾苗5000只/亩~6000只/亩。稻虾共作模式:上茬小龙虾清塘、消毒,毒性消失后,放养规格100只/kg~200只/kg的虾苗3000只/亩~4000只/亩。放养情况见表2。表2苗种放养情况放养情况模式稻虾轮作稻虾共作放养规格虾苗200只/kg~300只/kg虾苗100只/kg~200只/kg放养密度虾苗5000只/亩~6000只/亩虾苗3000只/亩~4000只/亩放养时间3月中旬至4月上旬上茬小龙虾清塘、消毒,毒性消失后放养7.4放养方法7.4.1苗种处理选择晴天早晨放苗,放养时,先将虾苗用稻田水浸泡20s左右,提起搁置2min~3min,再浸泡20s,再搁置2min~3min,如此反复2次~3次。7.4.2苗种放养稻虾轮作模式:将虾苗均匀取点、分开轻放到浅水区或水草较多的地方,让其自行进入水中。稻虾共作模式:虾苗先投放于环沟中,待秧苗返青后提升环沟水位。8养殖管理8.1饲料与投喂投喂以配合饲料为主,饲料质量应符合NY/T471规定;5月前投喂粗蛋白质含量为32%~36%饲料,6月后投喂粗蛋白质含量28%~32%饲料,日投饲量占存田虾总量的3%~8%,具体投喂量应根据天气、水温、水质状况和摄食等情况灵活掌握。8.2水质调控正常天气条件下,每7d~10d加水1次;高温季节,3d~5d加水1次;每次加5cm~10cm,加水后使用生物制剂1次。晴天的中午开启增氧机2h,连续阴雨天、气压较低时开机。保持养殖过程中水质pH7.5~9.0,透明度30cm~40cm,氨氮≤0.05mg/L,亚硝态氮≤0.01mg/L。8.3病害防治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治疗用药应符合NY/T755规定。放苗前用生石灰化水清除敌害生物和残留虾;养殖期间定期用碘制剂等高效低毒的消毒剂消毒水体;定期在饲料中添加大黄、维生素C、壳聚糖等免疫增强剂,提高小龙虾免疫力。小龙虾蜕壳期不得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养殖期间严禁施用抗菌类和杀虫类水产用兽药,不得使用菊酯类农药。8.4日常管理巡田每天早、晚各巡田1次,观察水色变化、小龙虾活动和摄食情况;检查池埂有无渗漏,防逃设施是否完好,发现问题及时解决。8.4.2生长与病害检查每10d抽样1次,检查小龙虾的生长、摄食情况,检查有无病害。8.4.3记录按规定要求做好养殖生产记录,保存期限不低于2年。9捕捞收获一般情况下,养殖40d左右,部分小龙虾达到上市规格,使用地笼网捕捞,根据市场需求选用最适网目的笼梢捕大留小,捕出水的小龙虾不回塘。10储存与运输10.1储存小龙虾短期储存,应放置于阴凉避风处,保持虾体表面和鳃湿润。10.2包装虾苗采用专用塑料筐,每框盛放虾苗厚度不宜超过5cm。成品虾采用泡沫箱或大型塑料框包装,应在箱或框内底部放置冰块,冰块用塑料袋(瓶)密封。10.3运输根据运输季节、距离、数量、规格选择不同的装载容器和运输工具。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