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绥江大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白石绥江大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白石绥江大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白石绥江大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白石绥江大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建贵阳至广州铁路GGTJ-11标段(白石绥江大桥工程)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中国铁建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复核: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中国铁建十六局集团

贵广铁路工程指挥部

编制时间:年月日

目录

1、编制依据、范围及原则...................................1

1.1编制依据.............................................1

1.2编制范围.............................................2

1.3编制原则..............................................2

2、工程概况...............................................3

2.1工程简介..............................................3

2.2主要技术标准........................................3

2.3位置环境..............................................4

2.3.1地形地貌..........................................4

2.3.3水文地质特征及环境评价..............................6

2.3.4地震动参数........................................6

2.4主要工程数量..........................................7

3、总体施工方案...........................................8

3.1施工组织机构图........................................8

3.2施工总平面规划........................................8

3.3总体施工方案..........................................9

3.4总体施工顺序安排...................................10

3.4.1施工程序.........................................10

3.4.2施工工艺顺序.....................................12

3.5内业资料.............................................12

3.5.1成立施工内业资料管理小组.........................12

3.5.2施工内业资料的管理.................................13

3.5.3资料的归档管理细则.................................13

3.5.4内业资料的移交.....................................14

3.5.5内业资料归档.....................................14

4、施工进度计划及资源配置................................15

4.1进度计划指标.........................................15

4.2工期目标及进度计划.................................16

4.3劳动力安排...........................................16

4.4主要机械设备........................................17

4.5各部位材料.........................................17

5、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及工艺、试验检测....................18

5.1施工方案.............................................18

5.1.1栈桥施工方案......................................18

5.1.2基础及墩台身施工方案..............................23

5.1.3跨公路安全施工方案................................24

5.2施工方法及工艺......................................25

5.2.1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25

5.2.2承台施工方法及工艺................................35

5.2.3桥梁墩台施工方法及工艺............................38

5.3施工控制措施........................................44

5.3.1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措施............................44

5.3.2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44

5.3.3墩(台)施工技术措施..............................45

5.4悬灌法施工连续箱梁..................................46

5.4.1悬灌法施工连续箱梁施工方案........................46

5.4.2悬灌法施工连续箱梁施工工艺........................47

5.4.3悬灌法施工连续箱梁施工方法、工艺说明..............51

5.5耐久性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及措施.........................78

5.5.1混凝土质量标准.....................................78

5.5.2保证混凝土质量满足耐久性的主要途径.................78

5.5.3保证混凝土耐久性的技术措施.........................79

5.5.4控制混凝土不开裂的措施.............................87

5.5.5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措施..........................87

5.5.6质量控制与要求...................................94

5.6桥梁监测.............................................95

5.7桥梁沉降控制.........................................96

5.8跨公路施工安全措施...................................99

5.8.1桩基及承台施工安全技术措施........................99

5.8.2安全通道防护措施..................................101

5.9通航安全防护措施..................................102

5.9.1灯浮标志........................................103

5.9.2钢漂护舷制作、安装................................103

5.9.3桥柱标..........................................104

6、简支箱梁架设的施工工艺和方法.........................105

7、桥面系及附属工程施工.................................105

8、砌体工程.............................................105

9、各项保证措施.........................................105

9.1雨季施工保证措施....................................105

9.1.1准备工作........................................105

9.1.2雨季施工组织管理保证措施..........................106

9.1.3雨季基坑施工技术保证措施..........................106

9.1.4雨季钢筋施工技术保证措施.........................107

9.1.5雨季混凝土施工技术保证措施.......................107

9.2防洪、防风措施......................................107

9.3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108

9.3.1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108

9.3.2质量管理职责....................................108

9.3.3质量保证措施....................................109

9.3.4关键项目的质量保证措施............................117

9.4安全目标,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118

9.4.1安全目标..........................................118

9.4.2安全保证体系....................................119

9.4.3安全保障措施....................................119

9.4.4施工保证措施....................................122

9.5工期目标及保证措施..................................124

9.5.1工期目标........................................124

9.5.2组织保证措施....................................124

9.5.3制度保证措施....................................125

9.5.4技术保证措施....................................126

9.5.5劳力、材料、机械保证措施..........................128

9.5.6特殊时段工期保证措施............................129

9.5.7工程进度的监控方法..............................130

9.6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文明施工措施......................130

9.6.1职业健康、劳动卫生保障目标........................130

9.6.2文明施工措施....................................132

9.7施工环保、水土保持及文物保护措施....................136

9.7.1施工环保、水保目标...............................136

9.7.2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137

9.7.3化石、文物保护措施...............................141

10、安全应急预案........................................142

10.1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142

10.2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及组织机构各部门职责....143

10.3应急救援预案启动条件..............................144

10.4应急救援资源配备情况............................144

10.5应急响应........................................145

10.6应急终止与现场恢复..............................147

11、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147

12、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49

12.1适用范围...........................................150

12.2事故分类.........................................150

12.3组织机构.........................................150

12.3.1应急指挥领导小组.................................150

12.3.2应急救援办公室.................................150

12.3.3工地现场应急指挥部.............................151

12.3.4服务保障组.....................................151

12.3.5事故调查组.....................................151

12.4职责...............................................151

12.4.1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职责...........................151

12.4.2总指挥与副总指挥职责...........................151

12.4.3应急救援办公室职责.............................152

12.4.4现场应急指挥部职责.............................152

12.4.5后勤保障组职责.................................152

12.4.6事故调查组职责.................................152

12.5应急反应能力.....................................152

12.5.1应急队伍.......................................152

12.5.2应急设施.......................................153

12.5.3应急反应程序...................................153

12.6预案的培训、演习与管理.............................155

12.7编制的法律依据...................................155

附件:白石绥江大桥形象进度图

白石绥江大桥平面布置图

墩身模板简算书

栈桥计算书

白石绥江大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编制依据、范围及原则

1.1编制依据

⑴国家、铁道部、广东省颁布的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规

定;

⑵铁道部颁布的现行施工规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试验规

程、安全规程、施工指南以及水保、环保行业标准等;

⑶新建时速200公里(预留提速250公里)铁路设计、施工技术

条件,施工指南及相关规定;

⑷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的新建铁路贵阳至广

州线贺州至广州段GGTJ-11标白石绥江大桥施工图;

⑸铁道部“关于印发《客运专线铁路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指南》

的通知”(工管工[2007]72号);

⑹贵广铁路公司筹备组编制的《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⑺中国铁建十六局集团与贵广铁路公司筹备组签订的合同文件

中的相关承诺;

⑻现行铁路施工、材料、机具设备等定额;

⑼铁道部下发的“关于新建贵阳至广州铁路初步设计、环境影响

报告书、水土保持方案的批复”文件;

Q0)现场详细的施工技术勘测调查资料;

⑪为完成本合同段工程拟投入的施工管理、专业技术人员、机械

设备等资源;

⑫我公司拥有的科技成果、工法成果、机械设备状况、施工技术

与管理水平;

⑬广东省西江航道局文件(西航道[2009]32号)和广东省肇庆

市水利局文件(肇水管[2009]31号)。

1.2编制范围

新建铁路贵阳至广州线贺州至广州段铁路GGTJ-11标段:白石

绥江大桥(DK706+330.25〜+793.56),桥全长463.31m。

1.3编制原则

⑴满足建设项目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做到及时编制,切

实做到指导施工的作用,且一经制定,就要严格按其实施,不得随意

更改,维护其严肃性,保证施工有序进行;

⑵要在充分调查当地的自然环境、水文地质、气候气象、交通运

输等条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的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⑶满足建设工期和工程安全、质量目标,符合施工安全、环境保

护、水土保持、地质灾害防治和风险管理等要求。针对可能发生的对

工程建设造成不良影响的各类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建立预警机制并

做出相应预案;

⑷要体现科学性、合理性,管理目标明确,指标量化、措施具体、

针对性强;

⑸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保证施工质量和

安全,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实现工程质量、先进技术和经

济合理的协调统一;

⑹充分考虑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少占土地,保护农田;

安排好环保、水保及文物保护工作;

⑺不影响河道正常通航要求;

⑻结合工程实际安排科研及试验项目;

⑼内容要重点突出、简繁得当、表述清楚、语言简练,强调科学性、

实施性、操作性、严密性和可靠性,保证措施部分,不写空话、套话。

2、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新建贵广铁路GGTJT1标段白石绥江大桥位于石涧镇白石村,桥

址处位于低丘陵地貌,山间谷地平坦处多为水田。桥址附近植被发育,

主要植被有竹、柑橘等。本桥在DK705+550〜DK706+740之间跨越绥

江宽175m,水深4.5m〜5.5m水流平缓,流向自右向左,线路与其夹

角为80°。在DK706+510.2〜+522.2跨越省道S263线,跨越处S263

为S弯中间的直线段位置,为四车道,沥青路面,路宽11.8米,线

路与其夹角800oDK706+750〜+755为一条宽5m的水泥路。

桥跨越的绥江为VI级航道,坐高通航水位27.31m,通航净高6.0m,

净宽2x46m。

桥跨布置采用6-32m组合箱梁+(40+56+56+40)m预应力混凝土

连续梁+2-32m组合箱梁,桥中心里程为DK706+563.9,全长为

463.31m,基础采用桩基础和承台组合,桥墩采用双线圆端形实心桥

墩,桥台采用双线矩形空心桥台。

2.2主要技术标准

⑴铁路等级:I级。

⑵正线数目:双线。

⑶路段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200公里/小时,预留提速(250

公里/小时)条件。

⑷牵引种类:电力。

⑸闭塞方式:自动闭塞。

⑹建筑限界:满足开行双层集装箱列车运输要求。

2.3位置环境

2.3.1地形地貌

本桥位于低山丘陵区,地势起伏变化大,山坡自然坡度15〜45°,

植被发育。

2.3.2工程地质

1、工程地质特征

⑴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

(1)2素填土(Q4ml):褐黄色,主要由粘性土及碎石组成,稍湿,

松散。层厚1.00〜1.50m,该层主要分布桥址区村庄道路旁。

(2)17粉质黏土(Q4al+pl):深灰、灰褐色,软塑,局部含少量

铁锌质。层厚9.40~14.00m,该层主要分布于

DK706+401.80~DK706+467.20。

(2)1-2粉质黏土(Q4al+pl):黄褐、灰褐色,硬塑,土质均匀,

层面埋深1.50-9.40m,层面标高12.60〜22.14m,层厚3.SO­

IL80m,该层主要分布DK706+434.50及DK706+499.90处。

(2)8-2砾砂(Q4al+pl):砾砂:浅黄色,饱和,松散,砂粒成份主要

由石英,长石组成,砂质较纯,份选性良好.层面埋深5.60〜6.00m,

层面标高17.44〜18.84m,层厚3.30〜12.40m,该层分布桥址区

DK706+573.25-DK706+725.900

(2)9-2粗圆砾土(Q4al+pl):层面埋深13.60〜18.00m,层面标

高6.44〜10.70m,层厚1.00~5.40m,该层分布桥址区DK706+573.25

及DK706+685.28。

(2)10-1卵石土(Q4al+pl):浅褐色、灰白色,饱和,密实。卵

粒成分以石英质为主,粒径3〜8cm,呈亚圆状〜次棱角状,含量约

占55~60%,粒间充填粉粘粒及中粗砂粒。层面埋深13.30m,层面标

高10.34m,层厚2.15m,该层分布桥址区DK706+499.90附近。

(4)3-1粉质黏土(Q4el+dl):红褐色、褐黄色,硬塑,由花岗岩

及角页岩风化而成,以粉、粘粒为主,含较多石英砂粒及云母碎片,

土质均匀性较差,粘性较弱。层面埋深0.00-1.00m,层面标高

25.48〜48.14m,层厚1.85〜17.20m,该层主要分布

DK706+286.94^706+369.13及DK706+791.36地段。

(33)1-1花岗岩:麻黄色、黄褐色,全风化,原岩结构清晰,主

要由粉、粘粒、石英砂粒及云母碎片组成,岩质极软,手捏即碎,遇

水软散。岩芯呈土柱状,块状。层厚0.80〜7.15m,层面标高&00〜

45.95m,该层分布于桥址区DK706+286.94>DK706+401.80.

DK706+467.20^DK706+791.36。

(33)1-2花岗岩:黄褐色,强风化,中细粒花岗结构,矿物以石

英、长石、云母为主,裂隙发育,沿碎裂面多具锦、铁质渲染,岩质

较软,敲击易碎。岩芯呈短柱状、碎块状,节长3〜25cm。层厚1.00〜

11.60m,层面标高-0.46〜44.40m,该层桥该层分布于桥址区

DK711+138.88〜DK712+327.310

(33)1-3花岗岩:青灰色,弱风化,中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

造,矿物成份以石英、长石及云母为主,微裂隙较发育,岩质坚硬,

锤击声脆。岩芯较完整,呈短柱状为主,节长4〜75cm,RQD=40〜90%。

最大揭露层厚13.90m,层面标高24.85-9.92m,该层分布于桥址

DK706+286.94>Dk706+40L8〜+499.9及DK706+758.56〜+791.36。

(29)6-1角岩:黄褐色,全风化,原岩结构清晰,主要由粉、粘

粒及粉、细砂组成,岩质极软,手捏即碎,遇水软散。岩芯呈土柱状。

层厚6.20〜22.40m,层面标高12.10〜42.04m,该层桥址区

DK706+286.9OK706+311.69分布。

(29)6-2角岩:黄褐色、红褐色,强风化,页理状结构,裂隙发

育,岩质较软,敲击易碎。岩芯呈碎块状。层厚1.30~6.20m,层面

标高-5.96〜14.80m,该层桥址区DK706+286.94~DK706+369.13及

DK706+499.99分布。

(29)6-3角岩:灰色,弱风化,页理状结构,层状构造,裂隙较

发育,岩质坚硬,不易击碎。岩芯较完整,呈短柱状为主,节长4〜

43cm,RQD=52%,,岩芯呈柱状,最大揭露层厚4.00m,层面标高-9.06〜

3.30m,该层桥址区DK706+286.94^706+311.69及DK706+401.80分

布。

⑵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

贵州台侧DK706+290"DK706+338段左右各20m,发育一小型溜坍

体,厚度约4m;广州台侧DK706+度7~DK706+800段左右各20m,发育

一小型溜坍,厚度约5m,其中土层厚约2m,全风化层厚约3m,前缘宽

度约为30m。

2.3.3水文地质特征及环境评价

在桥址区采集地下水样进行水质分析,据《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

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文)的判定,地下水样无侵

蚀性。

2.3.4地震动参数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该桥所在地区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o

2.4主要工程数量

白石绥江大桥主要工程数量表

工程项目说明单位数量合计

Ol.Om钻孔桩米2043.25

中1.25m钻孔桩米406.54

①1.5m钻孔桩米646.61

钻钻孔桩C30钢筋混凝土钻孔桩桩身,H1环境立方米2559.2

桩钻孔桩钢筋吨146.551

钢护筒制作、安装、拆除吨89.423

承台C30钢筋混凝土承台,H1环境立方米1726.94

承台钢筋吨23.588

桥C30混凝土台身,顶帽立方米683

台钢筋台顶、垫石、顶帽、台身吨24.574

台C30钢筋混凝土墩身立方米3078.9

身桥

C35钢筋混凝土墩身立方米840.8

钢筋垫石、顶帽、托盘、墩身吨135.6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组合箱梁32m组合箱梁孔8

特殊跨度(40+2X56+40)m预应力连续梁联1

部桥面系含防水层、挡渣墙、人行道板等延长米463.3

钢栏杆单侧延长米463.3

面盆式支座PZ-6000孔8

伸缩缝套10

防落网跨高速公路平方米391

C20混凝土检查台阶立方米12.4

M10水泥砂浆砌片石锥体护坡立方米95.7

附台锥体填级配碎石台锥体、垫层立方米808.5

干砌片石石锥立方米25.6

程梁下开挖土方梁体下立方米878

弃土方运距500m立方米4286

泥浆外运运距500m立方米2697

3、总体施工方案

3.1施工组织机构图

一项目部经理:张学坡

3.2施工总平面规划]

一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吕伏河

场土也布置:白石绥八1/1.小;/、卬DCDJ右工,施工场区主要设

1一

8

分别从绥江两岸沿桥位搭设,将8#和9#之间留设一跨进行通航。11#

墩和广州台便道从10#和11#墩中间的水泥路进入。

混凝土供应:本桥施工所需混凝土由3#拌和站供应,混凝土由

运输车运至工地后用混凝土输送泵泵送入模。3#拌和站位于

DK706+532.6线路右侧,运距约200m,配置8台混凝土输送车运输。

施工用水:该桥主要用水为混凝土养护和钻孔桩用水,桥址1#

和2#墩之间有一水渠,满足1#〜6#墩施工;7#〜12#墩台采用绥江的

江水,经化验该水渠的水和绥江的水均对混凝土无侵蚀作用,可以用

作施工用水。

施工用电:施工用电由高压电网接入供电为主,自备发电机为辅。变

压器设在白石绥江大桥下,其容量为315KW,可以满足施工用电需求。沿

线路架设纵向干线到桥址处,采用三相五线制,每个墩处都设有配电柜。

3.3总体施工方案

本桥施工,我们选择了富有经验的架子六队进行施工,按多个工

作面同时平行作业施工。陆地承台放坡开挖,人工配合挖掘机清基,

施作临时防护。桩基采用冲击钻成孔、导管法灌注成桩的方法施工。

本桥为八孔组合简支箱梁和四跨连续梁桥,采用圆端形实心墩,桥台

采用矩形空心桥台。桥梁实心墩采用整体钢模板一次立模浇筑成型,桥台

采用定型钢模两次浇筑成型。施工中对桩基、承台、墩台身施工进行合理

组织,形成平行和流水作业的局面。

1500cm1000cm1000cm/

值班室||L

------------1

成品区加工区原材料区§

3500cm

钢筋加工棚平面布置图

桩基础:全桥墩台身基础均为钻孔灌注桩基础,其中7、8、9、

10号墩的桩基均处于绥江中,采用钢板桩围堰施工,其他陆地上的

桩基采用常规法施工,5、6号墩位于道路两侧,开挖基坑过程中,

需对路基进行防护。11号墩位于水泥路旁,施工过程中道路需改移

后施工。全桥共用冲击钻机12台。护筒采用14mm钢板卷制,直径比

桩径大40cm,长度为3米。钢筋笼集中加工,分节预制,节段长不

大于18米。用特制平板车运至墩旁,吊装入孔。混凝土由搅拌站集

中生产,罐车运输,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

承台:陆地承台施工采用人工配合机械进行开挖。基坑开挖时,

准备抽水机及时排除地下水,其中5、6号桥墩靠近S263省道公路,

其基坑开挖时要进行边坡防护,具体防护方案详见5.1.2。水中墩承

台采用钢板桩围堰进行围护。承台模板采用大块定型钢模板,混凝土

一次浇注成型,插入式振动棒分层振捣密实。

墩身:墩身采用定做的无桁架大块钢模浇筑,使用拉筋固定模板。

本桥墩身为实心墩,为保证混凝土的内在和外观质量,实心墩混凝土

一次性浇注完成。混凝土在搅拌站集中拌制,罐车运输,泵送入模。

3.4总体施工顺序安排

3.4.1施工程序

⑴征地拆迁:与当地政府取得联系后,政府根据国家规定以及当

地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征地赔偿金额,规划好施工用地,并组织相关人

员对铁路征地界限进行放样,完成土地征收工作;

⑵场地清理:场地征收完成后,完成了对场地的平整,各类机械

设备及时上场。待征地界限内的各种农作物及经济作物和建筑物完成

搬迁后,对地表进行清理,并平整施工场地,满足机械及施工要求;

⑶测量放线:场地平整完成以后,对临时征用的场地进行合理的

规划,使场地能够满足施工各种要求,并对铁路正线上的各种特征点

进行放样,以此作为现场核对的依据;

⑷现场核对:根据测量放线提供的资料和设计院提供的图纸,核

对现场的地形以及地貌和地物与图纸上的地形以及地貌和地物,以及

地物与铁路线路的关系和相对的位置,与图纸不符的地方已经及时与

设计单位进行联系;

⑸开工报告:测量进行放线完毕,材料进场后检验合格,施工组

织报监理工程师审核通过,机械设备和人员都到位后及大临设施完成

以后,方可申请开工;

⑹工程实施:同意开工后,进入到施工状态,各项工作均仔细、

认真,严格按照施工程序进行施工。对各班组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

交底到每个工班组中的每一个人,树立务实观念,分清责任划分;

⑺施工自检:当施工过程中完成某一道工序时,现场工程师先进

行检查,现场工程师检查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后,报质检工程师检查,

待质检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报监理工程师检查;

⑻报检签证:当完成某一道工序时,自检合格以后,报监理工程

师检查,待监理工程师检查各项要求均符合标准并对该道工序签字认

可,方可进行到下一道工序;

⑼试验检测:在某道工序施工过程中,现场随机对各种施工用材

进行取样检测,并由监理工程师旁站见证,以此作为材料检测标准,

材料是否合格直接就决定了工程质量;

⑩质量评定:根据检测的数据来进行分析,由检测数据得出的检

测结果,并以此结果作为评定的依据;

⑪工程验收:当工程完成后,应组织相关人员对工程进行验收,

对工程的质量进行定论,要求内实外美;

⑫土地复垦:当工程完成以后,对临时征收的土地进行复原工作,

将土地归还,并恢复原状;

⑬工程保修:当工程竣工后,在保修期内对工程进行维修。

3.4.2施工工艺顺序

为确保按时完成,并为按时铺架创造条件,各工序平行流水作业。

施工作业顺序为:墩台及基础施工从广州台向贵州台同时展开施工,

具体到每个墩台,施工顺序为:桩基础-承台-墩台身,具体到每个桩

基的施工,为防止塌孔,钻孔采用跳打、间隔的施工顺序,即相邻钻

孔不同时施工。

施工前先做好对地质和施工图审核工作,以“试验先行、样板引

路”为原则,开工后按平行流水作业法组织全面展开施工。

总体施工顺序:施工准备——》测量放样——>桩基础施工

承台施工一>墩、台身施工一>支承垫石一>台后过渡段回填

架设梁片一>桥面防水——>桥面附属工程,各工序之间紧密联系,

平行流水作业,确保工期。

3.5内业资料

3.5.1成立施工内业资料管理小组

由项目部总工程师负责组织,项目部工程部具体组织实施。项目

部工程部、各架子队及下属各工班组分别设置专职资料员1人,负责

施工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移交工作。资料员要配备责任心强、

工作细致耐心的人员担任,无特殊原因,整个项目施工期间,不允许

调离岗位。资料员必须进行岗前专业培训,熟悉贯标程序文件,有现

场施工经验,基本上熟悉各项单位工程的分项施工工序。

3.5.2施工内业资料的管理

⑴工程项目开工前,由工程部负责组织编制单位、分部、分项、

检验批工程的分类,以便确定资料填报的分类别管理。对于具体的资

料填报格式,凡是贵广铁路指挥部和监理工程师没有明确的,均由工

程部负责统一填报表格形式,以便于资料的统一性、完整性。

⑵检验、测量、实验资料的填报分别由现场质检、测量、实验工

程师填报,由项目总工程师进行审核签字,质检工程师进行资料汇总整

理,并负责上报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批。每一道工序的资料各部门签

字完善以后,质检工程师负责资料收集整理,然后移交资料员归档。

⑶资料填写采用适宜长久保存的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一律采用宋

体,纸面要干燥、整洁、清晰,易于辨认。各种检验、测量、试验资料

要求签字齐全,符合监理细则和铁道部有关档案室的要求。工程各种资

料尽量统一按照A4幅面设置,由项目部统一组织印刷发放使用。如若业

主或监理工程师要求各种资料必须打印,则按照其相应要求进行填报。

(4)各种资料的填报要求与工程同步进行,由资料员负责收集、

整理,随单位工程、分部工程的完成归档,按要求移交项目施工技术

部归档保存。工程竣工后,由局指挥部工程部组织项目部集中编排归

档,在贵广铁路公司筹备组工程部要求的期限内移交业主。

3.5.3资料的归档管理细则

⑴案卷组成:案卷封面、卷脊、卷内目录、卷内文件齐全。

⑵卷内文件资料,一般按照文字资料在前,图样在后的原则。

⑶案卷题名:

①项目名称、起讫里程、单位工程(含分部、分项)名称及文件名称。

②桥梁工程项目标明结构、部位的名称。

③编制单位在正式向业主移交前应填写具体的施工项目部,正

式向业主移交时再填写成局集团指挥部。

④案卷的装订、组卷要按照贵广铁路公司筹备组或监理工程师

的具体要求编制。

3.5.4内业资料的移交

按照贵广铁路公司筹备组或监理工程师的具体要求,按时、保质

保量的完成移交手序。

3.5.5内业资料归档

内业资料文件的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见表3.5-1内业资料文件的归

档范围及保管期限。

表3.5—1内业资料文件的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

序号归档文件保管期限责任单位

1开工报告、工程技术要求、技术交底、图纸会审记录永久工程部

2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重要会审纪要永久工程部

3重大安全质量事故及处理情况报告永久工程部

4分项工程开工申请及附件长期工程部

5原材料及构件出厂证明、质量鉴定报告长期实验室

6原材料试验报告长期实验室

7设计变更、工程更改洽商单、材料代用审批手续永久工程部

8施工原始资料长期工程部

9试验材料汇总表长期实验室

10中间检验报验单及试验资料长期实验室

11隐蔽工程验收记录长期工程部

12工程记录及测试、沉降观测记录长期测量室

13单位、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检验评定记录长期安质部

14施工总结永久工程部

15工程声像资料永久工程部

16监理工程师通知、开(停、复)工令许可证长期工程部

17施工质量检验分析长期安质部

18工程计量与支付证书长期计划部

19工程交竣工申请报告永久工程部

20工程交竣工验收报告永久工程部

21竣工验收鉴定书、验收委员会名册永久工程部

22工程决算报告永久计划部

23竣工图永久工程部

4、施工进度计划及资源配置

4.1进度计划指标

桥梁进度指标见表4.1-1、表4.1-2、表4.1-3。

表4.1-1单根钻孔灌注桩分项作业进度指标表

序号施工项目作业时间(h)控制工期时间(d)备注

1钻机搬运就位60.25

2准备工作60.25

3钻孔1205机械化操作,连续作业

4清孔、提钻60.25机械化操作,连续作业

5检孔20.08

6下钢筋笼40.16连续作业

7下导管20.08连续作业

8二次清孔40.16机械化操作,连续作业

9灌注碎60.25机械化操作,连续作业

10不可预见因素120.5

合计1687.0桩基平均钻孔时间

表4.1-2承台分项作业进度指标表

序号施工项目作业时间(h)控制工期时间(d)备注

1准备工作482.0承台基坑开挖、凿除桩头等

2绑扎钢筋241.0

3架立模板241.0

4浇筑碎60.2

5不可预见因素120.5

合计1144.8

表4.1-3墩台身分项作业进度指标表

序号施工项目作业时间(h)控制工期时间(d)备注

1准备工作241.0

2架立模板482.0

3浇筑碎80.3

4不可预见因素241.0

合计1044.3

4.2工期目标及进度计划

本桥计划于2009年6月1日正式开工,到2010年9月10日完

工。具体施工进度计划安排见表4.2T。

表4.2-1白石绥江大桥分项工程进度安排表

作业时间

桥名分项名称开工日期完工日期

(天)

施工准备522009年4月10H2009年5月29日

石钻孔桩基础施工1382009年6月1日2009年10月16日

绥承台972009年9月10日2009年12月15日

大桥墩、台身982009年10月15日2010年1月20日

桥简支箱梁架设及现浇1972010年2月10H2010年8月25日

桥面系312010年8月28日2010年9月28日

表4.2-2白石绥江大桥施工进度横道图

2009

2010

时间(天)

3456789101112123456789

施工准备52一

桩基础138

承台97

桥墩、台身98

箱梁架设197

桥面系31一

4.3劳动力安排

本桥梁部以下结构由架子六队负责施工,人数107人。

表4.3T劳动力安排情况

序号职称及工种人数工作内容备注

1管理、技术人员12负责桥梁的全面工作

2桩基工25负责桩基的成孔工作12台钻机

3钢筋工20负责桩基、承台、墩身、桥台等钢筋的加工安钢筋班

4模板工22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