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8课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使用导航
新情境命题练:T1-11(建议用时:10-15分钟)当堂测试使用
重难探究专练:T1-17(建议用时:20-25分钟)单元测试或课下练习使用(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删减)
【新素养·史料实证】1.东晋初年,帝(司马睿)初镇江东,威名未著(显著),(王)敦与从弟(王)导
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曰:“王与马,共天下。”这段材料说明了()
A.王敦、王导有谋反之心B.东晋偏安江南导致政体混乱
C.东晋皇权被相权左右D.东晋政权得到了贵族的支持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东晋初年,帝(司马睿)初镇江东,威名未著(显著),(王)敦与从弟(王)导等同
心翼戴,以隆中兴”和所学可知,司马睿从东渡到登基,主要依赖了北方大族王导王敦兄弟的支持。在此期
间,王导位高权重,联合南北士族,支持东晋的统治,D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王敦、王导有谋反之心,
排除A项;题干没有涉及江南政体混乱,排除B项;题干没有涉及东晋皇权被相权左右,排除C项。故选
D项。
【跨学科·语文】2.《晋书》里说:“(东晋时期)晋主虽有南面之尊,无总御之实,宰辅执政,政出多门,
权去公家,遂成习俗”。这体现了东晋时期()
A.外戚宦官势力强大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门阀士族势力强大D.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晋主虽有南面之尊,无总御之实,宰辅执政,政出多门,权去公家,遂成习俗”和所学知
识可知,东晋时期门阀士族的权力增强,威胁到皇权的统治,国家宰相大多都出自门阀士族中,C项正确;
外戚宦官势力强大是东汉时期的政治特点,排除A项;材料中体现的是皇权被削弱,而不是中央集权加强,
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君主专制的削弱,排除D项。故选C项。
【新素养·历史解释】3.王导曾上书说:“教化万民的根本……在于兴办学校。学校兴办起来了,人们才得
以明晓五教之礼。”司马睿览奏后,听从了王导的建议。材料反映了()
A.王导主张健全法治B.东晋王朝重视发展教育
C.东晋豪门势力衰落D.司马睿善于向平民纳谏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兴办学校”“听从……建议”可知,东晋王朝的统治者们重视发展教育,B项正确;
王导主张的是通过教育教化万民,而不是健全法治,排除A项;东晋时期王与马,共天下,豪门势力衰落
第1页共12页.
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司马睿接受的是大臣王导的建议,不是平民的,排除D项。故选B项。
【新情境·漫画与历史】4.下图这一现象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特征()
A.西汉B.东汉C.西晋D.东晋
【答案】D
【解析】根据图片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晋时期司马睿从东渡到登基,主要依赖了北方大族王导、王敦
兄弟的大力支持,王导位高权重,联合南北士族,运筹帷幄,纵横捭阖,政令己出,王敦则总掌兵权,专
任征伐,后来又坐镇荆州,控制建康,出现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符合图片内容,D项正确;图片反
映的是东晋时期“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排除ABC项。故选D项。
【新情境·史料与历史】5.东晋时期,琅琊王氏势力强盛,王导把持政治,王敦致力于军事。司马睿举行登
基大典时,还邀请王导共坐御床,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这说明()
A.王导、王敦兄弟才能杰出B.司马睿善于用人
C.世家大族影响朝政D.东晋政权稳定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王与马,共天下”中“马”和“王”分别指的是司马睿和王导,317年,司马懿的曾孙
司马睿建立政权,定都建康,史称东晋,东晋是以王导为首的北方南下官僚贵族和南方大地主为支柱建立
的政权,司马睿在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敦,王氏子弟都作了高官,当时流传到“王与马,共天下”
这句话,真实地反映了东晋时期世家大族影响朝政,C项符合题意;王导、王敦兄弟才能杰出只是表面现象,
排除A项;司马睿善于用人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东晋政权稳定与题干矛盾,排除D项。故选C项。
【新情境·图示与历史】6.如图是东汉以后政权更替示意图,对该图的解释不符合史实的是()
A.东汉和西晋是全国统一王朝B.西晋结束了三国时期的分裂
C.西晋与东晋曾呈现南北对峙D.东晋时北方和西南政权很多
【答案】C
【解析】本题是逆向选择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晋建立于317年。西晋灭亡于316年,因此东晋是在
第2页共12页.
西晋灭亡后建立的政权,C项符合题意,选择C项;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东汉是全国统一王朝,280
年,西晋统一了全国,东汉和西晋是全国统一王朝的表述与史实相符,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263
年魏灭蜀,266年改国号为晋,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西晋结束了三国时期的分裂的
表述与史实相符,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西晋灭亡后,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
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东晋时北方和西南政权很多的表述与史实
相符,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新素养·时空观念】7.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其中最长的不过59年,最短的仅有23年。由此可
知南朝时期()
A.阶级矛盾尖锐B.政权更迭频繁C.社会相对稳定D.经济发展快速
【答案】B
【解析】根据“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其中最长的不过59年,最短的仅有23年”由此可知南朝时期
政权更迭频繁。420年东晋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此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总称
为南朝,它们的都城都在建康,B项正确;从材料反映的南朝四个朝代“最长的不过59年,最短的仅有23
年”不能说明阶级矛盾尖锐,排除A项;朝代更替频繁,社会动荡,排除C项;从朝代更替频繁中不能得出
经济发展迅速,排除D项。故选B项。
【新素养·史料实证】8.魏晋时期,我国南方地区垦田面积日益增多,耕作技术改进;手工业技术显著进步;
造船业兴旺,能制造载重2万斛(约2000吨)的大船;商业和城市繁荣,南朝萧梁时建康(今江苏南京)
拥有140余万人口,城内外的贸易市场10多个,来往船只成千上万。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优越的自然环境B.商品经济的兴盛发展
C.繁荣开放的海外贸易D.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中“垦田面积日益增多”“手工业技术显著进步”“造船业兴旺”“商业和城市繁荣”可知,这些
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为南方地区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D
项正确;南方优越的自然环境是是江南地区开发的客观原因,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宋朝时期随着城
市的发展,商品经济逐渐兴盛,排除B项;繁荣开放的海外贸易是在唐宋元时期,不是在魏晋时期,排除C
项;故选D项。
【跨学科·数学】9.下图所示是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变化,这种变化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第3页共12页.
A.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B.北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C.江南地区社会秩序安定D.农作物新品种大量引进
【答案】B
【解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
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B项正确;自然条件优越是
江南地区所具备的有利条件,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社会秩序安定是江南地区所具备的有利条件,
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没有大量引进农作物新品种,排除D项。故选B项。
【新情境·图表与历史】10.下列表格材料反映该时期()
东晋南朝时期汉水流域移民来源
今省份河南陕西四川山西安徽甘肃河北山东合计
侨县数1734182578192
所占比重(%)18.4736.9519.572.175.437.618.691.09100
A.南方经济落后B.北方经济凋敝C.北方人口南迁D.南方社会稳定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导致很多北方流民南迁,南方统治者为管理这些流民设
置了与之相对应的侨县,C项正确;题意图表中未提及南方经济落后,排除A项;题意图表中未提及北方
经济凋敝,排除B项;题意图表中未提及南方社会稳定,排除D项。故选C项。
【综合素养检测】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饮食还给,不忧冻俄,亦亡千金
之家。
——《汉书》
材料二西晋永嘉年间(307—313),中原战乱频仍,衣冠士族,往往举族南迁。史载著名者有林、
黄、陈、郑、詹、丘、何、胡八姓,本系中原大族,入闽后先在闽北定居,而后渐向闽中和沿海扩散。“八
姓入闽”是福建历史上第一次北方汉人大规模进入福建。
材料三西晋末,北方流民南迁人数激增,他们不但为常武地区增加了大批劳动力,而且带来了先
进的生产工具和农业技术。北方的小麦南朝时在江南大量种植,一年稻麦两熟,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提高了粮食产量,促进了常武地区经济的发展。
——《常州历史》
(1)据材料一,《汉书》所记载的江南地区主要的生产方式是什么?据材料二,指出材料中“八姓入闽”的
主要原因。
(2)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西晋末年常武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原因。
(3)比较材料一、三,概括古代中国江南的经济发展状况出现的变化。从江南变化原因中,你认为对我们
今天经济的发展有何启示?
第4页共12页.
【答案】(1)生产方式:火耕水耨;渔猎山伐。原因:中原战乱频繁。
(2)原因:北方人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北方人南迁增加了大批劳动力;北方农作物的引
入: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等。
(3)变化:由生产水平落后,地广人稀,土地尚未开发到生产水平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粮食产量提高;
由相对落后到逐步得到开发等。启示:重视科技;重视人才。
【解析】(1)生产方式:据材料一“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得出,火耕
水耨;渔猎山伐。原因:据材料二“西晋永嘉年间(307—313),中原战乱频仍,衣冠士族,往往举族南
迁。”得出,材料中“八姓入闽”的主要原因是中原战乱频繁。
(2)原因:据材料三“北方流民南迁人数激增,他们不但为常武地区增加了大批劳动力,而且带来了先进
的生产工具和农业技术。北方的小麦南朝时在江南大量种植,一年稻麦两熟,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提
高了粮食产量,促进了常武地区经济的发展。”及所学知识可知,西晋末年常武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原因有:
北方人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北方人南迁增加了大批劳动力;北方农作物的引入:南方自
然条件优越等。
(3)变化:比较材料一、三得出,古代中国江南的经济发展状况出现的变化是:由生产水平落后,地广人
稀,土地尚未开发到生产水平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粮食产量提高;由相对落后到逐步得到开发等。启
示: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从江南变化原因中去谈即可。如重视科技;重视人才。
1.下图为我国历史上某一政权形势图,对这一政权描述正确的是()
A.王室衰微,诸位争霸B.休养生息,巩固一统
C.短暂统一,民族内迁D.“王与马,共天下”
【答案】D
【解析】据图片信息“建康”并结合所学可知,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随后,镇守长江下游的皇族
司马睿于317年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司马睿和南下的北方山东大贵族王导交往密切,
第5页共12页.
他当皇帝,得益于王导为首的南北大贵族的拥戴,司马睿举行即位大典时,居然邀请王导共坐御床,时人
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D项正确;王室衰微,诸位争霸是春秋时期,排除A项;休养生息,巩固一统
属于西汉初期,排除B项;短暂统一,民族内迁是西晋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
2.(2024·山东临沂·一模)唐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
把江南风光写得神奇迷离,同时渗透出诗人对王朝兴亡盛衰的感慨。诗中所述朝代的都城在当时称为
()
A.长安B.南京C.建业D.建康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涉及的关键词“南朝”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指建康,历史上宋齐梁陈四个政权,史称“南
朝”,都以建康(今南京)为都城,D项正确;长安是西汉、隋、唐等朝代的都城,排除A项;南京这个名
称始于明朝,排除B项;建业是南京在东吴时期的名称,排除C项。故选D项。
3.从公元420年到589年,我国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朝,史称南朝。下列关于南朝的表述,正确
的是()
A.梁武帝在官渡之战中击败了袁绍B.成都是南朝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C.齐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D.南朝时的四个朝代均建都建康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都城都在建康,D项正确;东汉末期,曹操在官
渡之战中击败袁绍,排除A项;南朝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是南京,即当时的都城建康,排除B项;南
朝疆域最大的朝代是宋,排除C项。故选D项。
4.东晋初期,多次进行北伐,曾收复了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但东晋最终未能恢复中原,其主要原因是
()
A.南迁的北方人偏安东南B.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牵制
C.所有人民都不愿北伐D.军队战斗力弱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晋建立以后,统治者腐朽软弱,偏安东南,由于朝廷对北伐将
领成存疑虑,多方牵制,使北伐缺少后援,最终未能恢复中原,B项正确;南迁的北方人,怀念家乡,希望
晋朝能恢复中原。他们之中的杰出人物祖逖,为恢复中原作出巨大努力,排除A项;祖逖年轻时胸怀大志,
勤奋练武,夜半闻鸡起舞,随时准备报效国家。西晋末年,他流亡江南,要求司马睿出兵北伐。司马睿令
其自行招募军队,祖逖只好带领亲族、同乡100多家,于313年渡江北上,排除C项;东晋建立以后,统
治者腐朽软弱,偏安东南,排除D项。故选B项。
5.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其中最长的不过59年,最短的仅有23年,由此可知南朝时期()
A.民族关系融洽B.政权更选频繁
C.社会相对稳定D.经济发展快速
【答案】B
第6页共12页.
【解析】根据题干“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其中最长的不过59年,最短的仅有23年”可知,南朝时
期政权更迭频繁。420年东晋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此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总
称为南朝,它们的都城都在建康,B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政权的更替,与民族关系无关,排除A项;朝
代更替频繁,社会动荡,排除C项;从朝代更替频繁中不能得出经济发展迅速,排除D项。故选B项。
6.420年,刘裕废晋自立,此后至589年,江南地区有四个政权相继更迭,总称南朝,下列不属于南朝政
权的是()
A.陈B.晋C.齐D.宋
【答案】B
【解析】本题是逆向选择题,根据所学可知,东晋灭亡后,从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
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都,历史上称为“南朝”,晋不属于南朝政权,B项符合
题意,选择B项;陈、齐、宋都属于南朝政权,ACD项都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
7.东晋南朝时期的市场,除了大小城市中列肆贩卖、摆摊设点的正规“市”之外,还有农民的临时集市“草
市”,与周边少数民族交易的“夷市”等等。这反映了当时()
A.对外贸易的兴盛B.分裂局面已经结束
C.商业活动的频繁D.民族关系趋于和缓
【答案】C
【解析】据材料“东晋南朝时期,除了大小城市中列肆贩卖、摆摊设点的正规“市”之外,还有农民临时集市
的“草市”,军队设的“军市”,与周边民族进行贸易的“互市”等。”和结合所学可知,这反映当时商业贸易活
动的频繁,C项正确;东晋南朝时期的市场有正规“市”、草市和互市,“对外贸易的兴盛”表述不够全面,排
除A项;材料反映东晋南朝时期的商业活动频繁,不能体现“分裂局面已经结束”,排除B项;东晋南朝时
期的市场有正规“市”、草市和互市,“民族关系趋于和缓”表述不够全面,排除D项。故选C项。
8.历史漫画以幽默夸张的手法再现历史现象或事件,使抽象历史概念更加形象直观。图漫画内容反映了哪
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特征()
A.西汉B.东汉C.西晋D.东晋
【答案】D
【解析】根据漫画中的“王与马,公天下”,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西晋灭亡后,镇守长江下游的皇族司马睿于
317年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司马睿成为皇帝得益于以王导为首的南北大贵族的支持,他
在政治上依靠王导,在军事上依靠王导的堂兄王敦。司马睿举行即位大典时,居然邀请王导共坐御床,时
第7页共12页.
人称为“王与马,公天下”,D项正确;西汉是刘邦打败项羽后建立的政权;东汉是王莽的新政权被农民起义
推翻后,西汉宗室刘秀建立的;曹魏权臣司马炎废掉曹魏皇帝,自立为帝后建立西晋。他们建立政权均与
南北世家大族的拥戴无关,均与“王与马,公天下”的特征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
9.学习历史首先要注意时间概念,懂得计算年代。你认为司马睿于在317年重建晋王朝应该表述为()
A.3世纪初B.3世纪末C.4世纪初D.4世纪末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纪年把每100年叫做一个“世纪”,每个世纪头20年叫世纪初,最后10年
叫世纪末。317年是公元前4世纪初期,C项正确;其他选项的表述均与题干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
项。
10.七年级某班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示意图,对该图所示历史时期阶段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B.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C.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答案】D
【解析】根据示意题可知,该图反映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分立,北方长期战
乱,北方农民大量南迁,北魏孝文帝改革等促进了民族交融,因此其特征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项正
确;明清时期的阶段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排除A项;人类的起源时期反映的是中国境内
人类的活动,排除B项;夏商周时期反映的是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
11.(2024·湖北十堰·一模)东晋于咸和年间取消客籍户,将南迁人口一律编入正式户籍。此后,江南地区
逐渐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出现了“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的状况。材料意在表明()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B.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C.南方政权重视农业D.民族交融趋势增强
【答案】C
【解析】据材料“东晋于咸和年间取消客籍户,将南迁人口一律编入正式户籍。此后,……”可知,意在表明
第8页共12页.
南方统治者的重视。在魏晋时期,北方战乱,大量人口南迁,给南方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统
治者取消客籍,安置南迁的北方人,重视农业生产,C项正确;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完成南移,不是东晋,排
除A项;江南自然条件优越,比如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光热充足等,但材料未强调自然条件优越,排
除B项;民族交融指不同民族在长期交往交流中,彼此的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逐渐形成共同特征和相互依存关系的过程,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12.(2024·陕西·二模)以下是《史记》与《宋书》中对江南地区的不同记载。这一变化反映出()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
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
或火耕而耨……无积聚而多贫。
下。”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南朝沈约《宋书》
A.江南地区社会相对安定
B.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C.北方人口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D.江南地区农业生产技术先进、生产经验丰富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史记》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宋书》记载:‘江
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结合所学可知,这一变化反映出南方地
区得到初步开发,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C项正确;江南地区
社会相对安定,不是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也不是江南地区
得到开发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耨,从材料中看出,
北方人口还没南迁时,江南地区是落后的,排除D项。故选C项。
13.(2024·山西晋城·三模)从汉末至东晋,中原士民南迁长江流域;东晋时期,长江流域战火纷飞,民众
又继续南迁。“北人南迁”在当时产生的影响是()
A.激化了南方和北方的矛盾B.将战乱转移到长江以南
C.造成了北方长时间的战乱D.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从汉末至东晋,中原士民南迁长江流域;东晋时期,长江流域战火纷飞,民众又继续南
迁”,结合所学可知,汉末至东晋时期,北人南迁带去了大量先进技术和工具,促进江南地区的开发和发展,
D项正确;北人南迁是更高的生产力向南方发展,主要影响是促进南方的开发,而不是激化南方和北方的
矛盾,排除A项;这时期南方相对稳定,北人南迁没有将战乱转移到长江以南,排除B项;北方长时间战
乱才导致北人南迁,而非北人南迁造成北方长时间战乱,排除C项。故选D项。
14.以下文物共同佐证了南朝时期()
第9页共12页.
A.粮食作物的高产B.农业技术的进步C.商品贸易的繁荣D.手工业较为发达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南朝青瓷莲花尊、南朝青釉鸡头龙柄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都是南朝时期的
瓷器,见证了南朝时期手工业发展状况,D项正确;粮食作物主要是指水稻、小麦、玉米等,与题干信息
不符,排除A项;农业技术的进步主要表现在耕作制度、复种制度、灌溉技术等方面,与题干信息不符,
排除B项;商品贸易的繁荣主要表现是商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繁多等,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
项。故选D项。
15.(2024·湖北武汉·中考真题)下图是小历同学根据课堂学习内容绘制的思维导图。依此判断,他学习的
是()
A.江南地区的开发B.北方各族的内迁
C.黄河流域的统一D.中外文化的交流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思维导图中描述的是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西晋末年以来,北方人民
为了躲避战祸南下,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再加上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迅速发展,A项正确;北方各族内迁的地域是黄河流域,与江
南地区无关,排除B项;题干内容没有涉及黄河流域,排除C项;题干描述的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不是
文化内容,更不是中外文化的交流,排除D项。故选A项。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
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西汉《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意
指江南出产的丝棉布帛可以供天下人享用)。
第10页共12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同步发电机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版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续签与培训发展支持协议3篇
- 2025年度个人股权交易合同模板2篇
- 2025年度个人户外用品租赁融资合同范本民间版4篇
- 科技驱动下的校园安全教育新模式
- 二零二五年度出租车企业车辆油耗监控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车牌租赁企业信用评估合同协议4篇
- 二零二五年度车辆维修配件无偿借用合作协议4篇
- 2025年度企事业单位食堂及便利店整体承包合作协议3篇
- 跨学科教育背景下的多元职业发展
- 供油合同模板
- 《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课件
- 2025-2030年中国氯酸钠产业十三五规划及投资风险评估报告
- 中央2025年公安部部分直属事业单位招聘8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辽宁省葫芦岛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1月浙江高考英语听力试题真题完整版(含答案+文本+MP3)
- 《UL线材培训资识》课件
- 《精密板料矫平机 第1部分:型式和基本参数》
- 舞蹈课家长会
- 自来水质量提升技术方案
- 工业自动化生产线操作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