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册问答式背诵提纲_第1页
全册问答式背诵提纲_第2页
全册问答式背诵提纲_第3页
全册问答式背诵提纲_第4页
全册问答式背诵提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问答式复习提纲

(含教材问题解答)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1.我国境内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早期人类?

元谋人、郧县人、蓝田人

2.元谋人生活的时间、地点、地位?

时间:距今约170万年。地点:云南元谋,地位: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

3.郧县人生活时间、发现地点?蓝田人生活时间、发现地点?

距今约110万—80万年。发现于湖北郧阳,距今约100万—50万年,发现于陕西蓝田。

4.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是什么?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

制作和使用工具,化石。

5.北京人被发现的地点?最重要的特征?生活年代?用火情况?使用何种工具?处于什么时代?

①北京周口店龙骨山;②直立行走;③距今约70-20万年;④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⑤打制石器;⑥旧石器时代。

6.北遗址地位和价值: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对研究人类

起源和古人类演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7.山顶洞人生活的地点、距今时间、外貌特征?

周口店龙骨山顶部距今约3万年。外貌特征:他们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属于晚期智人。

8.山顶洞人的用火情况?掌握什么技术?

知道人工取火,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读地图(P5)】

1.找到我国境内发现直立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化石的遗址?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第1页共41页

遗址:直立人:元谋人遗址、郧县人遗址、蓝田人遗址、北京人遗址、和县人遗址、南京人遗址;

早期智人:丁村人遗址、马坝人遗址、长阳人遗址、金牛山人遗址;

晚期智人:山顶洞人遗址、左镇人遗址。

2.找到既发现直立人又发现智人化石的地点?

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想一想(P6)】

北京人的头部呈现怎样的进化特征?

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吻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保留了古猿的一些特征。

【课后活动(P7)】

1.完成下表,并说说与北京人相比,山顶洞人有了哪些进步?

名称生活年代制作工具用火状况

距今约70万-20万已经会使用火,用火烧烤食物、防

北京人打制石器

年寒、照明、驱兽

制作打制石器和骨器,掌握了磨光

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可能已经知道人工取火

和钻孔技术

进步:山顶洞人已经是晚期智人,不仅使用打制石器,还会制作骨器,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山顶洞人可

能已会人工取火,而北京人仅会使用火。

2.请将下列石器的图片与它们的名称、使用说明用直线连接起来,想想考古学家将它们命名为砍砸器、尖状器、

刮削器的理由。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第2页共41页

第2课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1.距今约多少万年,我国开始对野生植物进行管理,距今约多少万年,南北方同时出现人工栽培农作物?

距今约2万年,距今约1万年。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那些农作物的国家?

水稻、粟和黍均发现于我国。

3.农业的起源和初步发展人类开始怎样的生活?生活状况怎样?原始农业出现有何意义?

人类开始定居生活。生活状况:磨制石器、制作陶器、饲养家畜。意义: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4.河姆渡人位于哪个省、那一大河流域、距今时间、房屋样式?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距今约7000年,房屋样式:干栏式建筑。

5.河姆渡人种植农作物以什么为主?使用生产工具是什么?饲养家畜有哪些?手工业有哪些?

农业:水稻,骨耜。

畜牧业:猪、狗为主。

手工业:使用天然漆,会制作陶器、玉器和简单的乐器骨哨,运用雕刻技术用象牙兽骨制成艺术品。出土了目前已知

最早的象牙雕刻器。

6.仰韶文化距今时间?主要分布地域?地位是什么?

时间地点: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7000-5000年,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地位:仰韶文化时期是原始氏族社会的大

发展时期。

7.半坡遗址地点、距今时间、房屋样式?

时间地点:陕西西安,距今约6000年,房屋样式:半地穴式房屋。

8.半坡遗址种植农作物是什么?畜牧业有何发展?手工业发展状况如何?

农业:种植作物:粟、黍,畜牧业:猪、狗。使用弓箭、渔叉进行渔猎。手工业:制作乐器陶埙。出土骨针、骨锥,

陶制和石制的纺轮,已会纺织、制衣。

9.河南灵宝西坡遗址发现的大房屋可能是氏族首领居住或处理部落事物的场所的发现表明了什么?

氏族成员地位平等,没有明显的阶级分化。

10.大汶口文化时间区域?墓葬有的随葬百余件成套的器物,有的一无所有,说明了什么?

时间区域:黄河下游和淮河中下游,距今约6300-4500年;表明当时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加快了迈向文明社会的步

伐。

【想一想(P12)】

为什么半坡人的房屋与河姆渡人的房屋类型不同?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第3页共41页

原因:半坡人(半地穴式房屋)和河姆渡人(干栏式建筑)房屋类型不同与自然环境有关。北方寒冷干旱,半地穴

式房屋利于取暖。南方温暖潮湿,干栏式房屋利于通风、防潮。

【课后活动(P14)】

下列哪些现象表明了原始农业的起源和发展?请在□内画“√”。

农作物的出现家畜饲养定居生活

☑☑☑

磨制石器□人工取火制作陶器

☑☑

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

1.早期城市初步形成的时间、原因、影响?

(1)时间:大约在5000多年前

(2)原因:原始社会的农业、畜牧业有了较大发展,人口增长并开始向区域中心集中。

(3)设施:影响:部分人从生产劳动脱离,专门从事管理,出现掌握政治、经济、军事和祭祀权力的王。

2.早期国家是怎样形成的?

以王为首的统治阶级依靠社会规范和暴力对内进行管理和统治,对外发动战争,从而形成了早期国家。

3.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有哪些?

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

4.良渚古城的时间地点、古城有哪些部分组成?地位是什么?

(1)时间地点:位于浙江余杭,距今约5300-4300年。

(2)古城组成:宫殿区、内城和外城。

(3)地位:规模在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

5.良渚古城的水利工程是什么?地位是什么?

水利工程:人工修建的水坝和自然山体组成。地位:是同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6.内城中部发现了人工堆筑的高台,上面建有大型广场和多组高等级建筑,附近还出土了炭化稻谷,这些考古发现的

价值是什么?

价值:这些发现反映了良渚社会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统治者较强的调动、组织能力。

7.良渚古城贵族墓地:陪葬品包括数十件至数百年精美的玉器,包括祭祀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着军事指挥权的玉钺。

这些考古发现的价值是什么?

价值:和随葬品稀少的普通墓葬对比鲜明,说明当时的社会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显。

8.良渚古城发现的意义?

意义: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距今约5000年,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9.陶寺都城的时间地点、墓葬特点说明了什么?地位价值?

时间地点:位于山西襄汾,距今约4300-4000年,说明当时阶级分化严重。地位价值: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第4页共41页

陶寺都城遗址的发现,表明当时黄河中游地区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

10.良渚古城、陶寺古城发现的意义有哪些?

(1)表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2)它们彼此之间不断地交流和融合,共同构成了早期中华文明的主体。

(3)经过持续的发展,走向一体,以中原地区为引领的文明新格局开始形成。

11.五六千年前,我国进入什么时期?当时黄河流域活动着那几个部落?

我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炎帝、黄帝、蚩尤等几个较大的部落。

12.我国联盟形成经历了那些战争?有何影响?

①阪泉之战。②涿鹿之战,影响炎黄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

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13.我国古代尧舜禹时期实行什么制度?实质是什么?这种制度选拔的标准是?后来为哪一制度所取代哪一制度?

①禅让制;②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③贤德;世袭制。

14.大禹治水的事迹中有何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创新精神、不屈不挠、坚持不懈、无私奉献等精神。

15.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由错居杂处的众多民族,在不断的交往、交流过程中逐渐融合而成。

【想一想(P17)】

从良渚古城和陶寺古城的考古发现,谈谈为什么说当时已进入文明社会?

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良渚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城的北面有一个复杂的水利系统,这反映了良渚社会的统治者有较强的调

动、组织能力;良渚古城内外的贵族墓地里有许多精美随葬品,这和城外随葬品稀少的普通墓地对比鲜明,说明当时

阶级分化明显。

陶寺都城宫城内有多处高等级建筑基址,说明统治者有较强调动、组织能力;陶寺都城城内有两处墓地,大型墓

葬中有许多表明墓主人尊贵身份的随葬品,很多小型墓葬没有任何随葬品,这说明当时阶级分化严重。

由此可知,良渚古城和陶寺都城已进入文明社会。

【材料研读(P18)】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

夏是也。

——梁启超《太古及三代载记》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华夏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特点;华夏族由错居杂处的众多民族,在长期不断交往、交流的过程中逐渐融合而成

【课后活动(P19)】

1.说说考古发现的遗迹遗物和远古传说对认识中华文明起源的意义。

考古发现的遗迹遗物:是研究古代文明的重要实物证据,它们为我们提供了直接了解古代人类生活方式、社会结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第5页共41页

构、文化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途径;出土的陶器、石器、玉器等文物,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人的生产工具、生活习惯

和审美观念;遗址中的建筑遗迹、墓葬和祭祀场所等,可以揭示古代社会的宗教信仰、社会等级和政治组织;此外,

考古发现还可以验证和补充历史文献的记载,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理解记忆)

远古传说: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历史事件和社会生活的想象和解释,它们往往蕴含着对古代社会的认识和理

解,反映了古代人的思想观念和文化价值观;远古传说中的人物和故事,如黄帝、炎帝等,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始祖,

也是中华文明的象征;还可以激发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理解记忆)

2.如何向游客介绍黄帝的事迹?

黄帝,名轩辕,是原始社会末期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

黄帝部落在阪泉与炎帝部落展开了一场大规模战争,最后炎帝失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后来,炎黄

部落联盟与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最终蚩尤战败,炎黄部落联盟的势力和声望大增,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这

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华人也以“炎黄子孙”

自称。(理解记忆)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标志中国早期国家的出现)建立者?建立时间?都城?所处于社会阶段?

①夏朝;禹;约公元前2070年都城:阳城②奴隶社会

2.夏朝制度有怎样的变革?

禹的儿子启继承王位。从此,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3.夏朝建立了那些国家机构?中心区域在哪里?

国家机构:夏朝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还制定了历法,称为“夏历”

中心区域:中心区域主要在今河南中西部、山西南部一带。

4.反映夏王朝文明进程的是什么遗址?该遗址反映了什么?

二里头遗址,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发展水平

5.夏朝的末代君主是谁?夏桀:

6.商朝的建立者是谁?建立时间?商朝强盛的原因有哪些?商朝多次迁都的原因是什么,直到什么事件后才相对稳定

下来?

①汤;公元前1600年②任用贤才,发展农、工、商业

③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商王盘庚迁都——殷(甲骨文发现于殷墟)

7.商朝的统治措施有哪些?

设置监狱,制定刑法,加强对奴隶和平民控制。

8.商朝的最后一个国王是谁?商纣王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第6页共41页

9.西周建立时间,建立者?定都?(公元前841年)发生在谁统治时期?西周最后一个国王是谁?西周何时被哪一民

族所灭?

①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牧野之战;②周厉王;③周幽王(烽火戏诸侯);④公元前771年

犬戎。

10.西周的重要政治制度是什么?实行的目的?分封的依据、对象?内容?实质?在当时起到什么作用?有何弊端?

①分封制(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2)依据: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

(3)分封对象:宗亲和功臣,

(4)内容:①周王授予诸侯的权力:建立诸侯国;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再分封。

②诸侯对周王的义务:向周王进献贡物,服从周王调兵。

(5)作用:①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积极)②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导致春

秋战国时期诸侯混乱局面。(消极)

(6)实质: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西周时期贵族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分封制)

弊端: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争霸埋下隐患。

11.归纳概括三代王朝兴盛和灭亡的相似之处,并说说从中能得到怎样的启示?

相似之处:

开国君主都是励精图治,爱惜民力,注重国家发展,任用贤才

灭国之君都是暴君,统治者荒淫无度、统治残暴、不爱惜民力……

启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作为统治者要勤于政事,爱惜民力,爱护百姓,任用贤才,广纳谏言……

【材料研读(P25)】

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周易·革》

对商王汤、周武王通过战争推翻旧王朝,这则材料持什么立场与态度?

“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的意思是商汤和周武王的革命符合天意,顺应民心,因此材料对商汤、周武王

通过战争推翻腐朽旧王朝之举持赞同(或支持)态度。

【想一想(P25)】

为什么西周要实行分封制?

西周疆域广大,兵力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扩大统治范围,

西周实行了分封制。

【课后活动(P27)】

请在下面对应的横线上填写示意图中人物相应的身份。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第7页共41页

第5课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1.我国第一个大分裂时期是在什么时期,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主要表现?

春秋战国;大动荡(战争频繁)、大变革(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大发展(经济、思想等)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经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生产力大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

政治:周王室衰微,分封制遭破坏;各国纷纷变法,确立封建制度;

社会:文士阶层活跃,受到重用;

军事:诸候争战,战争频繁(春秋以争霸战争为主,战国以兼并战争为主)

文化:私学兴起,百家争鸣。

2.东周时期分为哪两个时期?

(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分期:

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春秋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战国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3.王室衰微的表现有哪些?有什么影响?

(1)表现:①诸侯不再分封,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标志着西周时期的分封制逐步走向瓦解)②周王室仅

管辖洛邑一带。③诸侯不听从周王命,各自为政。④诸侯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

(2)影响:周王室地位不断下降,大的诸侯势力雄厚,拥有强大的影响。这时候,周天子已对国家的实际统治权,大

国诸侯操控政治,竞相角逐,使春秋时期的政治呈现出新面貌

4.诸侯争霸的原因?目的?口号?

原因: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目的:为了追逐自身的利益。

口号:尊王攘夷。

5.春秋霸主有哪几个?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第8页共41页

齐桓公(春秋首霸、管仲改革)、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

6.春秋争霸产生了什么影响?

①国家出现走向统一的趋势,促进民族交融,产生华夏认同观念;(积极)

②给人们带来沉重的灾难和痛苦。(消极)

7.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提高的重要标志是什么?带来了什么影响?

①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春秋时期)和推广(战国时期);

②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也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

8.春秋时期,商业有所发展,出现了什么?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

【材料研读(P29)】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材料中的“方伯”指一方诸侯之长。想一想:从周平王迁都洛邑,我国历史进入春秋时期之后,整个政治格局发

生什么样的变化?

周王室地位下降,诸侯各自为政,国家统治权实际上转移到了大国诸侯手里,他们操控政治、竞相角逐,国家

处于分裂割据状态。

【读地图(P30)】

1.观察春秋时期诸侯国的分布?

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2.找到曾经成为霸主的诸侯国所在位置。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第9页共41页

见上图红色圆圈位置

【想一想(P31)】

春秋时期民族关系有怎样的发展?

出现了民族交融,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课后活动(P32)】

结合所学,梳理从原始社会到春秋时期生产工具材质的变化?金属生产工具的优势是什么?

变化:从石器、木器、骨器到青铜器,再到铁器。

优势:生产效率更高,可以大范围扩大农业种植的区域。

第6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1.战国七雄是怎样形成的?写出“战国七雄”的名称。

①田氏代齐: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

②三家分晋:赵、魏、韩

③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

2.战国七雄战争的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战争性质:由春秋争霸转变为兼并。

3.战争的特点有哪些?有哪些著名的战役?

战争特点:规模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著名战役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

4.战争使七雄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

七雄格局变化:兼并战争激烈,各国此消彼长,魏、楚、齐、秦等先后崛起占据优势

5.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背景与目的?有哪些变法?

(1)背景:战国时期,各国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对外扩张。

(2)目的: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

(3)各国变法举例

魏国:①变法人物:李悝。②主要措施:制定新法,发展生产,稳定市场,任用人才。

楚国:①变法人物:吴起。②主要措施:针对楚国积弊,剥夺旧贵族政治、发展经济、增强军力。

6.商鞅变法(秦国公元前356年,秦孝公)根本原因是什么?目的?改革性质?

原因: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

目的: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性质: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7.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第10页共41页

(1)政治方面:①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加强中央集权)②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

是后来商鞅被处死的原因)③建立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加强基层管理)④严明法度,禁止私斗(法治)

(2)经济方面:①废除旧的土地制度(使封建土地所有制得以建立,最能体现新兴地主阶级的需求)②鼓励耕织,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积极性;国富)③统一度量衡。(便利赋税的征收)

(3)军事方面: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兵强)(有利于提高军队战斗力,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

8.商鞅变法有何意义?

使秦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面貌根本改变,综合国力增强,军队战斗力提高,成为最强盛诸侯国,为秦统一

中国奠定基础。

9.改革成功的原因?

顺应了时代潮流(最主要);统治者的支持;商鞅的个人才能和坚定的意志

10.有关“改革”主题的启示?

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能促进社会的进步),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要深化改革,勇

于创新,坚持科教兴国。

11.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有哪些?

农业发展

(1)冶铁技术:迅速提高,铁器种类和数量增多,使用日趋普遍。

(2)牛耕:进一步推广,耕作技术进步。

(3)农业发展影响:推动社会分工。

手工业与商业发展

(1)手工业:分工更细密,纺织、冶铁、青铜铸造、采矿、煮盐、竹木器、漆器、皮革、制陶、酿造等发展可观。

(2)商业:日益发达,货币流通广泛,出现一批中心城市,工商业主聚财,有的富比王侯。

12.李冰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的名称是什么?建在哪条江上?其功能?修建的影响?

①都江堰;②岷江;③灌溉、防洪、水运;

④影响: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至今还发挥着作用,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

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

【读地图(P34)】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第11页共41页

1.指出战国七雄的位置。

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

2.指出修筑长城的诸侯国。

赵国、燕国、秦国、魏国、楚国、齐国。

【想一想(P35)】

面对战国时期连绵不断的战争有什么样的感受?他们最渴望什么?

反对战争,希望结束战争。最渴望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材料研读(P37)】

(都江堰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华阳国志·蜀志》

都江堰的建成对周边地区的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

影响: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成,既解决了洪水泛滥的问题,也保障了周边地区的农业灌溉,为周边农业丰收提供

了有利条件。

【课后活动(P38)】

“商鞅虽死,秦法不灭”,试推测秦国统治者不废新法的原因?

原因: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面貌发生根本变化,综合国力大为增强,军队战斗力大

大提高,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所以秦国统治者不废除新法。

第7课百家争鸣

1.老子的国籍?核心思想?做事主张?辩证思维?处事主张?政治主张?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第12页共41页

(1)核心思想“道”:“道”的地位:是孕育万物的总根源,是万事万物运行的总规律。

(2)行事主张:人们应顺应事物内在规律行事。

(3)辩证思维: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认为事物有对立面且能相互转化,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等。

(4)处世主张:安于柔弱地位,以退为进,以柔克刚。

(5)政治主张:“无为而治”,追求“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2.老子的地位和著作?

(1)地位:道家学派创始人。

(2)著作:《老子》(又称《道德经》)是道家经典,集中体现其学说。

3.孔子的国籍?核心思想?政治主张?教育成就?

(1)国籍:春秋后期鲁国人

(2)思想核心:“仁”内涵:仁者爱人,有爱心和同情心

(3)政治主张:

①恢复西周礼乐文明,按西周制度和文化重建社会政治秩序

②反对苛政,提出“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认为德政可使民众心悦诚服,社会稳定)

(4)孔子的教育成就

①兴办私学:打破贵族垄断教育局面,主张有教无类,培养众多弟子(三千弟子),促进教育在民间发展。

②教学特点:注重道德和文化知识教育,总结出因材施教、举一反三等教学原则和方法,影响深远。

4.百家争鸣的背景?

战国时期,旧制度瓦解,新制度确立,“学在官府”格局打破,私学兴起,诸子百家涌现,学术思想活跃。

5.百家争鸣的主要学派及代表人物、思想和著作?

学派人物思想著作

实行“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拥护正义之战,“仁

儒家孟子《孟子》

者无敌”

儒家荀子实行礼治,提倡礼法并用,明确尊卑等级《荀子》

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选贤能治国,统一思想,提倡节俭《墨子》

道家庄子强调顺应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自由,保持人格独立《庄子》

君主治国靠法令、权术、威势,以法治国,树立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

法家韩非《韩非子》

制统治

兵家孙武《孙子兵法》奠定古代军事理论基础-

吴起、

兵家战国时期军事理论进一步发展,有兵法著作-

孙膑等

6.百家争鸣的意义?

促进思想文化繁荣,是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高峰,为古代思想文化发展奠定基础,对后世影响深远。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第13页共41页

【材料研读(P40)】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你认为孔子提倡“为政以德”“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什么积极意义?

“为政以德”即反对苛政,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

“道之以德”指以道德教化天下;

“齐之以礼”指用礼教来约束百姓。

“为政以德”体现了民本思想,有利于减轻压迫,改善民生;其道德教化和礼教思想,有利于社会风化,弘扬正

气。这些对于我们今天提倡以德治国、建设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想一想(P43)】

为什么说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原因: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各学派

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形成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所以说,百家争鸣促进

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课后活动(P43)】

1.说说下列孔子言论对我们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指导意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参考答案:孔子强调在学习上要秉持诚实求学和虚心请教的态度,向能者学习,甚至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要把

经常复习和探求新知相结合,要把学习和思考相结合。这对我们今天的学习仍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

——《墨子·尚贤上》

墨子的这段话表达了怎样的主张?结合墨子生活的时代,说说他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主张?

主张:“尚贤”即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

原因:战国时期,分封制、宗法制进一步瓦解,墨子站在小生产者的立场上,反对以血缘、地位、裙带关系授

官,希望统治者能够任用德才兼备的庶民参与国家政治。

第8课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1.先民为什么要研究并总结天文历法?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第14页共41页

指导农业生产

2.商朝天文记录是什么?《诗经》中天文记录是什么?春秋中是怎样记载的?

天文

(1)商朝天文记录:甲骨文有日食、月食记载。

(2)《诗经》记载公元前776年9月6日日食,是我国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春秋》记载公元前613年

哈雷彗星(研究认为)扫过北斗。

3.商朝是怎样完善历法的?战国时期有哪些新的发展?历法

商朝:历法逐渐完备,一年12个月,大小月区分,闰年增月,有干支纪日。

战国: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

4.战国时期的名医是谁?有何成就?战国时期的医学著作是什么?医学

(1)名医扁鹊:战国时期名医,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病,发明切脉诊法,望、闻、问、切四诊法被中医沿用。

(2)《黄帝内经》

5.甲骨文的内容?造字方法?地位?价值?

(1)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2)造字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3)地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4)价值:已经具备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

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6.青铜器的特点?用途?代表?

(1)特点:青铜铸造业由国家掌控,规模宏大,组织严密,分工细致,制作工艺高超。

(2)用途:主要用于祭祀及军事等方面,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

(3)代表:何尊、司母戊鼎(后母戊鼎):是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四羊方尊

7.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文物有哪些?展现了什么?表明了什么?

出土文物:有玉礼器和青铜器。(金杖、青铜树、青铜面具和青铜人像)

展现:展现了夏商时期丰富多彩的古蜀文明。表明:表明与中原王朝有密切关系。

8.《诗经》产生在什么时期?包含那三部分?有何价值?

(1)产生时期:西周和春秋时期。

(2)诗歌数量和分类: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3)价值: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诗歌总集;保存了丰富的先秦史料

9.“楚辞”产生的时间和地点?代表作?

①产生时期和地点:战国时期,楚国。

②创作者及特点:屈原等人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情感浓郁,想象丰富,创出新体诗歌。

③代表作:《离骚》,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是抒情长诗。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第15页共41页

10.《诗经》和“楚辞”两者的意义?

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深远。

【想一想(P44)】

制定历法,分出二十四节气的意义是什么?

意义:历法和二十四节气是用来指导农业生产的,在农业生产、人们的生活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材料研读(P48)】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诗经·秦风·无衣》

说说《诗经》中诗句反映的时代特征。

时代特征:王室衰微,社会动荡变化,战争频繁。表现出秦国战士们爱国感情和大无畏精神。

【课后活动(P49)】

1.你能辨认出下列甲骨文是什么字吗?试试看。

2.结合所学,说说夏商周时期科技与文化的成就对后世有什么深远影响。

天文、历法对我国农业生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扁鹊的医学成就和《黄帝内经》奠定了我国中医学的基础;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发展的重要阶段;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是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

《诗经》和“楚辞”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深远。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秦统一中国

1.秦灭六国的条件

(1)各国之间的战争影响了社会稳定,广大民众企盼结束战乱。

(2)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在经济和军事上超过东方六国。

(3)秦王嬴政积极筹划

2.秦朝何时建立?建立者是?都城位于?疆域界限分别是?

①公元前221年;②秦始皇;③陕西咸阳;④西至陇西,东至东海,南至南海,北至长城。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第16页共41页

3.秦朝完成统一的意义是?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

家。(秦朝的历史地位)

4.秦朝开创了什么政治制度?其内容?地方实行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有哪些影响?

①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②皇帝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一切军政大权);

三公九卿制——中央设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事务);(决断权在皇帝)

地方: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

③(郡县制的推行,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影响:积极方面—有利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消极方面—阻碍了中国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5.秦朝为巩固统一,在经济、文化、交通、军事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举措?有怎样的影响?

措施影响

①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改变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

经济

②统一度量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便利经济的发展。

使政令能够在全国顺利推行,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顺

文化统一文字(小篆)

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①车同轨,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并修

交通使秦朝陆路交通四通八达。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

筑贯通全国的道路;②开灵渠;

军事派蒙恬北击匈奴;②修筑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6.分别写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第一个有文字的王朝、第一个统一王朝的名称。(易混淆)

①夏;②商;③秦。

7.秦始皇的历史功绩:统一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最大功绩)

开创了中央集权制度,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

【读地图(P53)】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第17页共41页

1.指出秦灭六国的时间和路线。

公元前230年灭韩、公元前228年灭赵、公元前225年灭魏、

公元前223年灭楚、公元前222年灭燕、公元前221年灭齐。

2.秦灭六国采取的策略。

策略: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材料研读(P55)】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措施:秦始皇统一度量衡、车轨和文字。

意义:度量衡的统一,解决了各地换算的困难。统一车轨有利于车辆往来的方便。文字的统一,便利了国家政

令的发布和民间文化的交流,直接影响汉字的演进和发展,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秦始皇实行的这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利于巩固统一多民族的国家,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对后

世有深远的影响。

【想一想(P56)】

国家统一对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什么好处?

在统一的环境下,国家能够制定并实施统一的政策与措施,减少阻隔,促进国内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

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读地图(P56)】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第18页共41页

1.观察秦朝疆域的范围,说说其都城所在和疆域四至。

都城:咸阳。疆域四至: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2.找到灵渠的位置,指出灵渠连接的河流。

在秦朝形势图南部寻找,灵渠连接了湘水(湘江)和离水(漓江)。

【课后活动(P57)】

1.试比较周朝和秦朝统治的差异,填写下表的空白处。

项目周朝秦朝

最高统治者的称呼王皇帝

最高统治者的权力周天子在名义上是天下共主皇权至高无上

统治地方的方式建立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2.圆形方孔是我国古代货币的基本形制。查阅资料,说一说:圆形方孔为什么成为我国古代货币的基本形制?

原因:便于制造和携带方便。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1.秦朝暴政的表现有哪些?

①秦朝向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又连年在全国大规模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

②秦朝的法律非常严苛,刑罚极其残酷。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第19页共41页

③秦始皇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实施了“焚书坑儒”。

④秦始皇死后,继位的秦二世对民众的压迫更为残酷。

2.秦朝统治的特点?引发了哪场著名的农民起义?这场起义的时间、领导人物?起义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如何?

①暴政;②大泽乡起义;③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④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3.是谁率领起义军攻入咸阳、宣告秦朝灭亡?秦灭亡的时间是?

①刘邦;②公元前207年

4.秦末起义中,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起义军的领导者是?

①巨鹿之战;(“破釜沉舟”源于此)②项羽

5.秦朝灭亡的教训?暴政招致亡国,要执政为民,得民心者得天下。

【材料研读(P60)】

(秦二世)更始作阿房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是以陈涉(胜)……奋臂于大泽而天

下响应者,其民危也。

——贾谊《过秦论》

阅读材料,说说秦朝的施政与陈胜、吴广起义爆发的关系。

秦的暴政导致了陈胜、吴广起义,陈胜、吴广起义是对秦朝暴政的反抗。

【读地图(P60)】

1.找到渔阳的位置和陈胜、吴广起义的地点。

陈胜、吴广起义的地点是大泽乡,在地图上找出渔阳和大泽乡即可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第20页共41页

2.找到张楚政权的根据地,并说明陈胜、吴广起义军的进军路线。

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后,攻占陈县,建立了张楚政权,然后向西进军,直逼咸阳。

【想一想(P61)】

为什么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但反秦的浪潮并没有平息?

原因:秦朝的暴政,导致阶级矛盾尖锐;陈胜、吴广的革命精神鼓舞了广大人民起来反抗秦朝残暴的统治。

【课后活动(P62)】

1.你认为下列哪些举措与秦朝速亡有关联?请在□中画“√”。

2.结合秦末农民起义的史实,说明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发挥的作用?

秦始皇和秦二世统治时期,实行暴政,人民生活困苦,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天下群起响应。陈胜、吴广起

义起义失败后,项羽、刘邦领导的军队在斗争中逐渐壮大,最终推翻了秦朝。

由此可知,秦朝的统治者实行暴政失去民心,导致秦朝的灭亡,这说明人民群众影响了历史发展的进程。(言之

有理即可)

第11课西汉建立与“文景之治”

1.楚汉之争人物是?时间是?性质是?结果?有哪些典故?

(1)人物: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

(2)时间: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历时四年)。

(3)性质: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

(4)结果:垓下之战,项羽兵败自刎,刘邦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成语:四面楚歌、十面埋伏)

(5).典故:鸿门宴、暗度陈仓、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霸王别姬、乌江自刎

2.、西汉的建立者是?建立时间?都城?

①刘邦;②公元前202年;③陕西长安

3.西汉建立初期,借鉴秦朝灭亡的教训,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来恢复发展社会生产?这一政策遵循的是何种学派的

思想?实施的目的是什么?具体措施有哪些?

①休养生息政策:②道家;③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④让士兵还乡务农(解甲归田);

将奴婢释放为平民(释奴为民);鼓励农业生产;减轻赋税、减免徭役及兵役(轻徭薄赋)

4.汉高祖死后,继任的统治者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形成了哪一治世局面?该治世的具体表现

有哪些?

①“文景之治”(我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局面)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

5.汉文帝、景帝采取了哪些发展经济的措施?)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第21页共41页

①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②减轻赋税和徭役,三十税一;③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严刑苛法;④提倡勤俭

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拓展延伸】

1.【历史解释】项羽和刘邦进行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战争战争目的代表阶级战争性质

秦末农民反抗秦的暴政农民阶级农民战争

战争

楚汉之争帝位之争封建地主阶级封建统治阶级内

部争夺最高统治

权的斗争

2.【唯物史观】说一说刘邦为什么能够打败项羽取得楚汉之争的胜利?

项羽刚愎自用,失民心;刘邦善用人才,得民心。历史再次证明得民心者得天下

3.【历史解释】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和影响。

(1)原因:①主观上,汉初统治者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认识到与民休息的重要性。②客观上,由于秦朝

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西汉初年,经济凋敝,国家贫困,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统治者只有采取休养生息的

政策才能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

(2)影响: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行,使西汉自建立到武帝即位的60多年间,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比较稳定,出

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治世局面——“文景之治”。“文景之治”为汉武帝大一统局面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基础。

【想一想(P64)】

汉高祖为什么要采取休养生息政策?

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材料研读(P65)】

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

——《汉书·景帝纪》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说一说:文景时期出现了怎样的局面?出现这样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局面:文景之治。

原因:汉文帝十分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与民休息;汉景帝下诏准许缺少耕

地的农户迁到耕地有余、水利条件好的地方;文帝和景帝进一步把田租降到三十税一,有时免去田租;每逢灾荒之

年,国家积极赈济灾民,开放皇家专有的山林池泽,保障民众温饱;他们还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课后活动(P66)】

1.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cháo)错提出“务民于农桑,薄赋敛”。

文帝采纳了他们的建议,提倡以农为本。

想一想:为什么要实行以农为本的政策?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第22页共41页

一方面,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为当时社会之根本,农业收入是国家主要财源。另一方面,大量土地荒芜,人

民饥荒,国库亏空。为保障人民基本生存与社会安定,必须实行以农为本的政策。

2.议一议:与秦朝的横征暴敛相比,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对当时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好处?

能与民休息,使百姓安居乐业,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逐步恢复起来,粮价大大降低,农民能够

稳定地提供赋税、徭役,也促进了其他行业的发展。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汉朝统治进一步巩固。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1.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纳了谁的建议?推行什么政策?此政策的内容是什么?有何作用?

(1)主父偃(2)推恩令(3)内容: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

皇帝制定封号。

(4)作用:推恩令的实施,使得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汉武帝还采取了那些措施?

(1)将一些郡国豪强迁往京师一代

(2)建立刺史制度

3.汉武帝时期农业和手工业有哪些发展?

①注重发展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新修建的六辅渠、白渠等水利工程,灌溉田地数万顷,提高了粮食的产量。新

型播种工具耧车的发明,大大加快了播种速度。

②手工业的发展:这一时期,纺织、冶炼、制陶、酿造等手工业进一步发展。

4.针对私人铸币还没有完全禁绝;盐铁经营权大都掌握在豪强手中,汉武帝采取了那些措施?有何作用?

(1)收回铸币权: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2)盐铁官营

(3)平抑物价

(4)作用: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5.西汉初年奉行什么政策?有何作用?

西汉初年,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朝廷对地方的控制相对松弛,社会上各种学说流行,人们的思想不统一。

2.为了巩固统治汉武帝采取了谁的建议?采取了什么政策?此外汉武帝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董仲舒尊崇儒术长安兴办太学

6.汉武帝文化措施有哪些作用?

①使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②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③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7.西汉北击匈奴的背景有哪些?

(1)汉初,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日渐强大,不断袭扰中原地区。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第23页共41页

(2)西汉国力疲弱,被迫对匈奴实施“和亲”政策,并交纳贡品。

(3)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

8.北击匈奴的时间、战役、人物、结果?

公元前119年,漠北战役。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双方在漠北展开决战,匈奴大败,从此再也无力与西汉

对抗,部分匈奴开始西迁。

9.汉武帝大一统影响(意义):

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10.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家的态度有何不同?

秦始皇禁锢儒家思想(焚书坑儒),汉武帝推崇儒家学说。(“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11.有关“统一”主题的启示?

统一是国家发展的主流,我们坚决维护国家统一。

【拓展延伸】

1.【历史解释】列表比较汉武帝和秦始皇对儒学的态度:

汉武帝“罢黜百家,

秦始皇“焚书坑儒”

尊崇儒术”

采用法家的思想,对其他思想文化,特别是儒家文

不方式独尊儒术,以儒学为正统

化进行粗暴破坏

促进了汉朝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和西

点结果结果未能巩固统治,反而加速其灭亡

汉的兴盛。

相目的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

实质都是思想文化上的专制政策

2.【唯物史观】如何评价汉武帝?

(1)汉武帝统治时期,采取一系列措施:①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建立刺史制度,监视地方官吏、

豪强,加强中央集权;②经济上:中央统一铸造五株钱,实行盐铁官营和专卖,增加财政收入;③思想上:罢黜百家,,

尊崇儒术,使中央集权空前加强;4对外关系:派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开通,加强西域和中原的经

济文化交流。

(2)汉武帝是我国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

3.【唯物史观】议一议:人们为什么总把“秦皇汉武”并称?

(1)都是我国封建时代重要的君主;

(2)都采取了创新的制度来巩固中央集权;这些制度对后世影响巨大,且对封建社会历史起了推动作用;

(3)“秦皇汉武”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

4.【历史解释】秦始皇与汉武帝巩固统一措施的比较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第24页共41页

【材料研读(P69)】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说说董仲舒建议的内容你认为汉武帝为什么会接受他的建议?

内容: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原因:新儒学所宣扬的大一统,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为强化皇权提供了理论依据,迎合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

需要。

【想一想(P71)】

汉武帝在位时,西汉国力强盛,版图拓展。这与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哪些措施有关系?

汉武帝即位以后,采取多种有效措施:

推恩令、酎金夺爵等消除了诸侯国对抗中央的能力,

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的主导地位,

盐铁官营、平抑物价等强化经济管控的措施完全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从政治、思想和经济等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在国力强盛的基础上,汉王朝的影响

力远达边地少数民族地区,使汉王朝的版图得以拓展。

【读地图(P71)】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第25页共41页

1.找出西汉都城的位置。

西汉都城是长安,在地图中找出位置。

2.指出河西四郡的位置,说明其设立的意义?

河西四郡是指武威、张掖、酒泉和敦煌四郡,在地图中指出即可。

意义:促进河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保证丝绸之路畅通;巩固汉朝边防,加强控制西域;促进民族交融,有助

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课后活动(P72)】

1.梳理西汉统治者解决王国问题的重要措施,并谈谈解决王国问题对巩固统治的作用?

措施:汉武帝采纳主父偃“推恩”建议,削弱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后又以各种理由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

厉镇压他们的叛乱。

作用: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2.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家的态度有什么不同?这种“不同”背后有什么“相同”之处?

不同:秦始皇焚书坑儒,打击儒家思想;

汉武帝:尊崇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相同”之处:都加强思想控制。

第13课东汉的兴衰

1.汉朝分为哪两个时期?中间的一个短暂王朝是哪一朝代?

①西汉和东汉;②新朝。

2.东汉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①公元25年;②刘秀(光武帝);③河南洛阳,

3.东汉建立之初,形成怎样的治世?出现的原因?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第26页共41页

①光武中兴②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罚;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4.东汉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有哪些?

使用二牛一人一犁的耕作方法,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王景受命治理黄河,使被淹没的土

农业

地变成了良田

冶铁、制瓷等手工业发展较快。当时发明的水排,利用水利鼓风冶铁,提高了冶炼质量。

手工业

青瓷烧制技术走向成熟,已出现质量较高的瓷器

5.东汉中期以后,由于继位皇帝年幼,出现了什么现象?有何影响?

①外戚宦官交替专权;②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了衰亡。

6.东汉豪强大族势力膨胀的表现有哪些?产生了那些影响?

表现:①兼并土地,占有很大的田庄,拥有巨额财富,役使大量农民;②拥有私人武装,操控地方政权,为害一方。

影响:豪强大族势力膨胀是东汉晚期出现割据局面的重要因素。

7.东汉后期兴起了哪一农民起义?原因?影响?

①黄巾起义(184年,张角领导农民起义。)②原因: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朝政腐败,灾荒连年,社会动荡影响:③沉

重打击了东汉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拓展延伸】

1.【历史解释】

光武中兴和“文景之治”出现的共同原因有哪些?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统治者都善于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

都实行轻徭薄赋政策,减轻农民负担,并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都加强中央集权,都维护国家统一。

启示:统治者善于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等。

2.【历史解释】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和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比较

项目秦末陈胜、吴广起义东汉末年黄巾起义

爆发

公元前209年184年

时间

领导人陈胜、吴广张角

不同点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特点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

主要秦朝沉重的赋税、徭役,残酷的刑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导致东汉后期朝政腐败,时

原因罚等暴政,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局动荡不安;灾荒连年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第27页共41页

相同点都属于农民起义,都沉重打击了当时的黑暗统治,但结果都失败了

【想一想(P75)】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以及豪强大族势力的膨胀,对东汉统治产生了什么影响?

导致东汉中后期政治动荡,豪强大族势力割据一方,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使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材料研读(P76)】

小民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从来必可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