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月考卷02(考试版A4)【测试范围:1~15课】(统编版2024)_第1页
第三次月考卷02(考试版A4)【测试范围:1~15课】(统编版2024)_第2页
第三次月考卷02(考试版A4)【测试范围:1~15课】(统编版2024)_第3页
第三次月考卷02(考试版A4)【测试范围:1~15课】(统编版2024)_第4页
第三次月考卷02(考试版A4)【测试范围:1~15课】(统编版202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02(统编版2024)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

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七年级上册第1~15课(1~12课占比43%,12~15课占比57%)。

5.难度系数:0.75

6.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

求。

1.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曾播放过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通过这部专题片我们不可能看到

的原始人类生活场景有()

A.元谋人使用石器劳动B.北京人用火御寒照明

C.北京人使用磨制石器猎取动物D.山顶洞人用穿孔骨针缝制衣物

2.良渚古城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距今5300﹣4300年,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城内外祭坛上

权贵们的墓地里,随葬着数十件至数百件数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器,这和其他随葬品较少的普通墓葬对

比鲜明。这些考古发现说明当时()

A.出现了社会阶级分化B.建筑水平高超

C.墓葬文化已经体现儒家礼制D.玉器制作分工细化

3.距今5000年左右,长江流域、黄河流域、辽河流域分别出现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和红山文化。在上述

文化遗址中,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发现了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材料反映出中国早期文明()

A.只分布在北方地区B.呈现多元一体特征

C.体现出了阶级分化D.领先世界其他地区

4.《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

第1页共8页.

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稣、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其中“选贤与能”

指的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

A.君主制B.世袭制C.禅让制D.宗法制

5.《竹书纪年》曾记载:“自禹至桀十七世,……用岁四百七十一年。”但因未留下文字,故夏朝历史一直

存疑,直至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挖掘,为夏朝的存在提供了考古学依据。由此可见()

A.考古发现可以印证文献记载B.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C.考古发现创造新的古代文明D.史书记载比考古发现更真实可信

6.初中生小明在学校组织的“爱我家国,以诗述史”主题活动中,为图中的文物配上了诗句,其中符合史

实的是()

A.①半坡村稻谷飘香,旧石器砰砰作响B.②火光照耀周口店,采集狩猎打石器

C.③人文初祖真豪杰,制陶挖井造宫室D.④春秋争霸竞登台,吴越之地恩仇起

7.有人说战争是“乱”,有人说战争是“变”。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大动荡时期,也是我国

历史发展的重要演变和发展时期。对该历史时期“变”的本质理解正确的是()

A.封建经济出现飞跃,生产工具革新B.争霸兼并战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

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封建制度形成D.人民蒙受深重灾难,起义不断爆发

8.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观察、分析历史事实时所处的立场和看法。下列对春秋战

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叙述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各阶层都对社会变革提出自己的主张

B.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

D.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9.党的二十大报告再一次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

要求。“与这一思想相近的学派是()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

10.《殷商贞卜文字考》中提到,“闻河南之汤阴发现古龟甲兽骨,其上皆有刻辞”。其后“乃恍然悟此卜辞

者,实为殷室王朝之遗物。其文字虽简略,然可正史家之违失”。这反映出,甲骨文()

第2页共8页.

A.所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B.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文字

C.可以用于考证商朝历史D.已具备汉字的基本结构

11.一月(正月)古时本来叫“政月”,秦朝为避始皇名讳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zh

ēng”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特征之一是()

A.君权神授B.中央集权C.皇帝独尊D.皇位世袭

12.如表行政区划表(部分)反映的是秦朝()

郡名辖区

陇西郡上封县、冀县、故道县……

辽东郡新昌县、房县、文县……

南海郡番禺县、四会县、博罗县、龙川县

A.设立了中央政权机构B.确立皇帝制度

C.地方实行郡县制D.消除了地域差异

13.学习历史,首先要注意时间概念,懂得计算年代,现在世界上通用的是公元纪年,公元纪年把每100

年叫做一个“世纪”。习惯上每个世纪头20年叫某世纪初,最后10年又叫某世纪末。据此刘邦于公元

前202年建立汉朝,时间上应该表述为()

A.公元前3世纪初B.公元前3世纪末

C.公元前2世纪初D.公元前2世纪末

14.司马迁在《史记》中对陈胜的评价:“陈胜虽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竞亡秦,由涉首事也。”说明陈胜

吴广在推翻秦朝统治的斗争中,起到的作用是()

A.首先发动,具有首创精神B.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C.最终推翻了秦朝的统治D.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15.人口数量是一个国家最基本、最重要的国情。如图是秦末至西汉文帝时期的人口数量变化表。a阶段人

口数量下滑和b阶段人口数量迅速提升,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

A.大乱之后,必有大治B.兴衰纷乱,循环往复

C.科技进步,人丁兴旺D.重视民生,以民为本

16.汉武帝在经济上采纳桑弘羊的主张,由政府直接经营运输和贸易;同时军事上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大

第3页共8页.

将,解除了匈奴的威胁。这些措施旨在()

A.减轻农民负担B.削弱诸侯王实力

C.加强君主专制D.巩固国家大一统

17.考证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手段。从如图所示两枚钱币的考证中我们能够获取正确的信息是()

A.铜钱是秦汉时唯一货币B.青铜业发展到鼎盛时期

C.秦汉时期商业快速发展D.统治者加强经济上控制

18.以下文物或模型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东汉阶级对立和社会动乱情形的是()

A.陶院落(模型)B.东汉彩绘陶击鼓说唱俑C.东汉宅院画像砖D.“汉并天下”瓦当

19.“东汉中期以后,东汉政权内部出现了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任用亲信,诛杀异己,导致政治腐朽不堪,

社会混乱,人民遭殃,动摇了东汉的统治。”该材料主要揭示的是()

A.东汉前期,皇帝本人能够控制国家的最高权力

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加速了东汉王朝的衰亡

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治理能力强

D.东汉中期以后,皇帝仍能控制国家政治权力

20.历史漫画能简明地反映一定的历史现象。如图漫画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豪强势力膨胀B.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第4页共8页.

C.农民起义爆发D.社会安定,经济繁荣

21.历史学习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下面表格列出的史实能够证明()

时期史实

西汉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管辖西域36国

东汉东汉明帝时,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长期留守西域,经营西域30多年

A.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B.西藏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

C.东汉时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D.汉武帝时就对西域进行了有效管辖

22.季羡林先生曾说:“在世界上延续时间长、真正形成独立体系的文化只有四个﹣﹣中国、印度、阿拉伯

和西欧。这四大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新疆地区。其所以能够在这里汇流,则须

归功于贯穿全区的丝绸之路。”这段话不能说明()

A.丝绸之路是一条世界多元文化融汇的通道

B.丝绸之路促进了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C.世界古老文化的源头在中国的新疆地区

D.丝绸之路是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

23.《后汉书•蔡伦传》记载:“伦乃造意,用树皮、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

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下列关于造纸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②蔡侯纸原料易找,易于推广

③造纸术的改进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④蔡侯纸的发明促进了书法艺术的发展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4.司马迁写作历史前,游历各地,搜集民间传说,考证文献记载,辨别文献真伪,在此基础上“究天人

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完成《史记》的著述。这表明司马迁著史()

A.坚持“有闻必录”原则B.轻视文献记载的价值

C.忽略实地考察的真实性D.注重搜集鉴别历史材料

25.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

精神命脉。”下列关于我国两汉时期科技文化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B.华佗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医圣”

C.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是早期佛教的不同派别,受到下层民众的信奉

第5页共8页.

D.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0分。

26.秦汉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发展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如图是一位教师讲授秦朝历史时的板书设计

材料二这一措施既不用火烧,又不用活埋,却比活埋、火烧厉害十倍。他不像秦始皇那样,盲目地

毁灭文化,而是利用权力把对专制统治者有利的文化抬举到一尊的地位,把于其不利的文化指为邪说

而皆绝其道。这是汉武帝的高明之处。

——《中国儒学发展史》

材料三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初至武帝即位的七十年间当时国内政治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社会

极为富足。

——《剑桥中国史》

材料四汉武帝在开发利源方面最重要的还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包括……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

的专利等这套新经济政策的设计者是桑弘羊、孔仅等。

——《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该板书反映的是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项制度中的哪一举措对后世

影响最为深远。(6分)

(2)根据材料二,分别指出秦始皇“火烧”“活埋”与汉武帝“皆绝其道”“抬举到一尊”的措施是什

么?两者有何共同目的?(4分)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历史上将汉初安定、富足的局面称为什么?这局面的形成与汉初哪一

政策有关?(4分)

(4)据材料三,分析汉武帝实行经济大一统的措施。(至少2点,不得抄原文)(2分)

第6页共8页.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而府库余货财。

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史记•平准书》

材料二伏念天下离王莽之害久矣……祸拏未解,兵连不息,刑法弥深,赋敛愈重……父子流亡,夫

妇离散,庐落丘墟……匹夫僮妇,咸怀怨怒。

——《后汉书•列传•桓谭冯衍列传》

材料三王莽改制,每一条令下达后,必有苛刻的惩罚办法相随。而其条令多不便于民,犯令者多,

于是全国上下,自公卿至百姓,陷于囹圄者不可胜数。

——李光霁《论王莽改制的历史背景和失败原因》

材料四建武十七年冬,刘秀回到家乡,大宴亲戚父老,宴席上道:“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

——《后汉书》

(1)材料一说的是中国历史上哪一个太平治世?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当时的社会情境。(6分)

(2)材料二、材料三反映了东汉建立初期面临着哪些社会问题?(4分)

(3)针对东汉初期的社会问题,刘秀“欲以柔道行之”,你认为刘秀开出的“柔道”的治疗方案有哪

些?(4分)

(4)刘秀的这些治疗方案,“药效”如何?谈谈你的认识。(4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当时没有人去过西域,传说西行之路上有寸草不生的漫漫黄沙,还有烈火熊熊的火焰山,日

落后昆仑山上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