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鲁科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91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民以食为天,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原始农耕时代培植的世界上最早的农作物是①麦②水稻③粟④玉米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题文】《唐语林》记载:“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描述的是唐玄宗统治前期的社会景象。历史上称之为A.文景之治B.开皇之治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3、隋朝,这个中国古代大统一形势下的短命王朝,它是苦难与辉煌、伟大与罪恶并存的王朝。下列叙述与它的“辉煌”“伟大”无关的是()A.实现了南北重新统一B.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C.创设了科举制度D.开创了“文景之治”的局面4、与“魏晋南北朝”、“南方安定”、“北人南迁”、“奠定基础”等关键词相近的历史事件是()A.赤壁之战B.西晋短暂统一C.江南地区的开发D.孝文帝改革5、敢于直言,前后向唐太宗进谏200多次的大臣是()A.房玄龄B.杜如晦C.姚崇D.魏征6、假如你穿越时空,回到唐朝,你不可能见到的是()A.李白在喝酒作诗B.农民在用秧马拔秧C.敦煌美丽的壁画D.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7、下列反映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是()A.张骞出使西域B.丝绸之路的开通C.文成公主入藏D.精美的敦煌壁画8、宋代实行“重文轻武”政策的目的是()A.提高文臣的地位B.军队需要文臣掌权C.防止武将专横跋扈D.促进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9、对赤壁之战中曹操战败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B.骄傲自满,对孙、刘联军的战术未引起重视C.曹军疾疫流行,战斗力弱D.天意(刮东风)使曹操失败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0、【题文】唐朝时;泉州书生李明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顺便买了一本活字印刷的《金刚经》准备送给信佛教的妈妈。
错误:____
理由:____
____11、(1)观察如图,请将A.B两个选项填入对应的方框内。
A.河姆渡B.半坡。
(2)据如图写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分布特点。12、判断,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在古玩市场上发现一种瓷器明澈如冰,晶莹温润如玉,色泽是青中带绿与茶青色相近。这种瓷器可能出自唐代越窑。13、420589年的170年里;中国南方政权更替频繁这些政权都定都长安。
错误:______改正:______。14、新中国成立之初,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是______。15、商鞅变法的时间是公元前______年,目的是______从而使本国在争霸战争中获得优势地位。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6、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最伟大的功绩是建立元朝。17、公元前207年刘邦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将秦军主力歼灭。()18、清朝时,土尔扈特部在首领渥巴锡的率领下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书写了光辉的篇章。19、宋朝时“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全国重要粮仓。
20、功盖千秋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楚国人修建的。______(判断对错)2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夏朝。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识图题(共3题,共9分)22、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地区)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出发地点:刘家港B.郑和下西洋第一次到达的地点:古里C.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区之一:红海沿岸D.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区之一:非洲东海岸23、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古代史上辉煌灿烂的农耕文明,令世界瞩目。材料一(1)材料一中两项的生产农具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
(2)材料二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其中南移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苏湖熟,天下足。”“江南为之盛国矣。(3)材料中的“苏湖”指什么地方?当地从越南引进的粮食作物是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请你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些建议24、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让我们一起去了解这一时期人类创造的文明。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青铜器】图一图二(1)图二文物的出土地由此得名“鼎都”,你知道是今天哪个城市吗?
(2)这些青铜器的主要用途是什么?这些青铜器主要是用什么方法铸造而成的?
【甲骨文】图三图四(3)图三和图四中的文字形成于哪个朝代?它的发现有何重大意义?
(4)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结合材料谈谈你的感悟。评卷人得分五、列举题(共1题,共2分)25、填空题Ⅰ.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据此回答以下问题:(1)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_______;(2)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是在_______,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是在____;(3)元代被誉为“棉神”,在制棉工具和织造方法上作出重大贡献的是___________。Ⅱ.根据所给的信息,请将猜出人物的名字填在横线上:(4)敢于直言,经常提醒皇帝居安思危,喻为“一面镜子”,他是____________;(5)矢志不渝,终于第六次东渡日本成功,他是__________;(6)“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人们称他“诗仙”,他是__________;(7)他第一次把火药的配方记录下来,他是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六、辨析题(共3题,共18分)26、西晋分裂为东魏、西魏,后又分别为北齐、北周取代,统称北朝。27、对1000年前的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历来有两种评价:第一种主要持否定。认为这是一个不平等的、屈辱的条约。第二种主要持肯定。认为签订这个协定是件好事。你支持哪种评价,请结合史事,谈谈自己的看法。28、商朝的青铜文明灿烂辉煌,目前世界上已经发现的古代最大的青铜器是商朝的四羊方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原始农耕文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原始农耕时代培植的世界上最早的农作物是半坡人种植的粟和河姆渡人种植的水稻,故选B。【解析】【答案】B2、D【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主要的盛世局面。在大一统王朝统治下主要有四个;分别是汉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清初的康乾盛世。在唐玄宗统治前期即开元年间稳定了动荡的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才,提倡节俭、兴修水利,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开元盛世。故选答案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开元盛世【解析】【答案】D3、D【分析】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全国,隋炀帝时期,大运河贯通,正式形成科举制度.“文景之治”是在西汉初年出现的,不是在隋朝,故D错误.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隋朝时期的“辉煌”与“伟大”.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注意掌握隋朝时期的“辉煌”与“伟大”的表现.【解析】【答案】D4、C【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开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南方安定,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他们给南方带去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由此可知与题目所人关键词相近的历史事件是江南地区的开发.
故选C.
本题考查江南地区开发;魏晋南北朝时,北方战乱多,南方相对安定,许多人为躲避战乱,逃往江南地区,西晋后期以来,更多北方人迁到江南.给南方地区带去了劳动力;生产技术,使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江南经济发展和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知识.【解析】【答案】C5、D【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唐太宗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魏征前后向他进谏二百多次,是最著名的谏臣.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唐太宗纳谏和用人的认识;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注意扎实掌握唐朝的主要历史人物及其事迹.【解析】D6、B【分析】假如你穿越时空;回到唐朝,你不可能见到的是农民在用秧马拔秧。秧马是宋朝才出现的生产工具。
故选:B。
本题考查了唐朝繁荣景象。唐都长安规划整齐;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城北的大明宫含元殿,气势宏伟,富丽堂皇。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秧马是宋朝才出现的生产工具。【解析】B7、C【分析】7世纪时;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唐朝民族关系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本题以唐蕃关系为背景,考查了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需掌握唐朝民族关系的相关知识点。【解析】C8、C【分析】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的目的是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转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故选:C。
本题考查了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的目的。【解析】C9、D【分析】在赤壁之战中;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骄傲自满,对孙;刘联军的战术未引起重视,曹军疾疫流行,战斗力弱.这些都是导致曹操失败的原因.D选项表述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赤壁之战.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赤壁之战的时间、双方、影响.【解析】D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0、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的《金刚经》的相关内容。唐朝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毕昇发明的;所以唐朝还没有活字印刷术。
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雕版印刷;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活字印刷【解析】【答案】错误:活字印刷的《金刚经》
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毕昇发明的,唐朝的《金刚经》是雕版印刷品。11、略
【分析】
本题原始居民分布图为切入点;考查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
本题以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为背景,考查学生识图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1)依据所学;距今约6000多年的半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杭州余姚河姆渡村.故图中西安方框填B,靠近杭州方框填A.
(2)从图中可以看出;半坡和大汶口原始农耕文化位于黄河流域,河姆渡原始农耕文化位于长江流域.因此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分布特点分布在大江大河流域.
故答案为:
(1)
(2)分布在大江大河流域.12、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唐朝越窑的青瓷。题文中说“在古玩市场上发现一种瓷器明澈如冰,晶莹温润如玉,色泽是青中带绿与茶青色相近”。这种瓷器最可能是出自唐代越窑,因为越窑的青瓷,胎质细薄,釉色晶莹,人们赞美它“类玉”“类冰”。故本题正确。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开元盛世【解析】【答案】A13、略
【分析】420年东晋大将刘裕建立宋;结束了东晋的统治,此后南方经历了四个王朝,总称为“南朝”,这些政权都定都建康.
故答案为:
错误:长安;改正:建康.
本题考查南朝的更替;知道南朝的四个王朝都定都建康.
本题考查南朝的更替,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解析】长安;建康14、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共同纲领》的作用。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大会制定了《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故填:《共同纲领》。【解析】《共同纲领》。15、略
【分析】公元前356年;为了富国强兵,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实行变法,从而使本国在争霸战争中获得优势地位.
故答案为:
356;富国强兵.
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相关知识;要把握商鞅变法的时间和目的.
本题以商鞅变法为依托,考查学生准确识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解析】356;富国强兵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6、×【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成吉思汗历史功绩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公元1206年,在斡难河畔,蒙古各部首领召开了大会,一致推举铁木真为全蒙古的大汗,尊号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成吉思汗死后,他的后继者率蒙古军队相继灭亡西夏和金,对南宋形成包围之势。建立元朝的是忽必烈。故本题说法错误。17、×【分析】本题考查巨鹿之战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公元前207年,项羽楚军以少胜多,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所以本题叙述错误,故选F。。
【解析】F18、√【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清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土尔扈特部是蒙古族的一支;明朝末年迁至伏尔加河下游游牧,后受到沙皇俄国的压迫,在首领渥巴锡的率领下历经艰险,行程万里,终于回归祖国,受到了清政府的妥善安置。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书写了光辉的篇章。
【点评】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社会的危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19、√【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两宋经济重心南移的认识。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当时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太湖流域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粮仓。此题表述正确,故选T。
【解析】T20、×【分析】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它既能防洪,又能灌溉,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功盖千秋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秦国人修建的。故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相关史实。都江堰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相关史实。【解析】×21、×【分析】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故答案为:
×。
本题以“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秦朝建立的知识点。
本题以秦朝的建立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秦朝建立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解析】×四、识图题(共3题,共9分)22、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郑和下西洋的相关内容。认真观察图片,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为宣扬国威,明成祖派郑和出使西洋,1405年,郑和率领二万七千多人,乘坐二百多艘海船,率庞大的船队驶离刘家港,出长江口南下,浩浩荡荡地行驶在茫茫大海上,郑和下西洋第一次到达的地点古里。到1433年,郑和前后七次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比欧洲航海家远航早半个多世纪。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结合地图分析,从右到左下依次为A、B、C、D。【解析】从右到左下ABCD。
23、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古代农业生产工具曲辕犁、秧马相关知识。结合图片形状和所学内容可知,这是曲辕犁和秧马。曲辕犁是唐代中国劳动人民发明的耕犁。其辕曲,因以名,区别于直辕犁。曲辕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几处重大改进。首先是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牲畜。秧马是种植水稻时,用于插秧和拔秧的工具。从北宋时期开始大量使用,形如船,底平滑,首尾上翘,利于秧田中滑移。(2)本题主要考查经济重心南移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魏晋南北朝以来,由于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带来劳动力、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期,南方的农业生产水平超过了北方,经济重心转移到了南方。因而①为南宋。(3)本题主要考查宋代时的农业发展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苏湖”指太湖流域。宋朝时,南方的农业生产超过北方,当时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宋真宗时引进原产于越南的优良水稻品种占城稻,随着占城稻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水稻逐渐跃居粮食产量首位。(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本题是个开放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注重经济的均衡发展,减免赋税,保护农民的利益,减轻农民负担。【解析】(1)曲辕犁;秧马(顺序不能换)。(2)南宋;北民南迁带来劳动力、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3)太湖流域;占城稻。(4)注重经济的均衡发展,保护农民的利益。(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4、略
【分析】(1)本题考查青铜文明。本题图片二是司母戊鼎,在河南安阳出土,由此河南安阳得名“鼎都”。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2)本题考查青铜文明。商朝以后,青铜器的数量增加,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在铸造技术上,采用“泥范铸造法”,经过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金属液体、加工修整等工艺制成。(3)本题考查我国古老的文字。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本题的图片三是商朝的甲骨文。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4)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根据所学知识,我们觉得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绝,炎黄子孙的不懈努力成就辉煌历史,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解答本题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河南安阳。(2)青铜器的主要用途是祭祀。“泥范铸造法”。(3)商朝。意义: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言之有理即可)(4)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成就辉煌,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言之有理即可)
五、列举题(共1题,共2分)25、略
【分析】Ⅰ(1)本题考查的是隋朝大运河的中心的相关知识点。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开通了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故填:洛阳。(2)本题考查的是火药的相关知识点。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中期的书籍里,已有的火药配方的记载;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故填:唐朝末年和宋代。(3)本题考查的是黄道婆的相关知识点。元朝时期;推广棉花的种植。黄道婆在制棉工具和织造方法上最出了重大的贡献。故填黄道婆。
Ⅱ(4)本题考查的是魏征的相关知识点。唐太宗时期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他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魏征前后向他进言二百多次,是最著名的谏臣,受到了唐太宗的器重。故填:魏征。(5)本题考查的是鉴真的相关知识点。唐朝赴日本的使者和僧人很多,最用影响的是高僧鉴真。唐玄宗时,鉴真应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故填:鉴真。(6)本题考查的是李白的相关知识点。李白是唐朝著名诗人,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已经奇妙,语言勤快,人们称他为“诗仙”。故填:李白。(7)本题考查的是孙思邈的相关知识点。唐初著名的炼丹家和医药学家孙思邈在他的《丹经》一书中,第一次把火药的配方记录下来。故填:孙思邈。【解析】Ⅰ(1)洛阳(2)唐末;宋代(3)黄道婆Ⅱ(4)魏征(5)鉴真(6)李白(7)孙思邈六、辨析题(共3题,共18分)26、判断:错误;改正:把西晋改为北魏。【分析】【分析】后来北魏分裂;北方先后出现东魏;西魏和北齐、北周四个王朝,北魏和四个王朝统称为北朝,不是西晋。故答案为:判断:错误;改正:把西晋改为北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洗鞋店合作合同协议书
- 未转正员工旅游协议书
- 拆除钢筋棚安全协议书
- 工程款合同解除协议书
- 幼儿园园长合同协议书
- 湖南水利水电局协议书
- 贝拉结婚协议书
- 就业协议和意向协议书
- 男人结婚协议书
- 老年搭伙协议书
-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暑假作业含答案第一天
- 2024年中国甘脲行业调查报告
- 《辅助生殖技术探究》课件
- 森林火灾防控-深度研究
- 地下车库车位划线合同
- DBJ04-T 241-2024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汽车维修厂安全生产
- 湖北省十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含解析
- 2024年05月上海中国银联技术类社会招考(529)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操作规程
- 创新创业创造:职场竞争力密钥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