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物质分别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有CO2和H2O生成的是()A.木炭B.硫C.氢气D.酒精2、下列符号只有微观意义的是()A.Cl2B.2N2C.CuD.CO2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措施不符合此绿色环保理念的是rm{(}rm{)}A.垃圾分类,废金属、废纸等回收利用B.家具厂用水性漆替代油漆C.气代煤、电代煤,改善空气质量D.治污不达标工厂晚上生产4、下列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A.氧化铝A12O3B.氢氧化钾KOHC.氯化钙CaClD.碳酸H2CO35、钢笔的笔尖上有金属铱,已知铱原子的质子数是77,下列关于铱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核电荷数是77B.中子数是77C.电子数是77D.是金属元素的原子6、下列物质久置于敞口容器中,其质量增加且变质的是()A.浓盐酸B.浓硫酸C.食盐D.氢氧化钠固体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7、有关燃烧和灭火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燃烧必须同时满足3个条件可燃物燃烧只需耍同时满足2个条件.灭火只要破坏1个条件即可B.燃烧的剧烈程度与可燃物的性质,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等都有关C.物质完全燃烧的条件是氧气浓度大,可采取通风,增大接触面积的方法使燃料完全燃烧E.燃烧都是剧烈的,一定会发光放热,有烟有火焰E.燃烧都是剧烈的,一定会发光放热,有烟有火焰8、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关于这种物质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A.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B.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14C.该物质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D.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39、现有H2和O2混合气体40mL,点火爆炸后恢复到原来状态,体积减少36mL,则原混合气体中H2和O2的体积比可能是()

A.3:2

B.1:4

C.7:3

D.1:9

10、大蒜是常见的调味品之一.大蒜中主要成分大蒜素具有消毒杀菌作用.大蒜素的化学式为C6H10S3;下列是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蒜素属于氧化物。

B.大蒜素的一个分子由6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3个硫原子构成。

C.大蒜素中碳元素;氢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为6:10:3

D.大蒜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40.5%

11、下列关于物质鉴别和提纯的方法正确的是()A.用水鉴别白色粉末硫酸铜和硫酸钠B.用通过铜网的方法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O2C.用高温加热的方法除去C粉中的CuOD.用稀盐酸鉴别碳酸钠和碳酸钙粉末12、“保险粉”化学名为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主要用于印染工业.该化学品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O4═Na2S2O3+Na2SO3+X.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X的化学式为SO3B.该反应是放热反应C.Na2S2O4需要干燥密闭储存D.该反应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3、葡萄糖在人体缓慢氧化的反应可表示为:葡萄糖+氧气→酶二氧化碳+水,根据以上信息,可推知葡萄糖中一定含____元素,可能含____元素.14、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该图示从微观角度解释由B到C变化的实质是____;

(2)画出氢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1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图1~3是教科书上有关实验的装置图:

(1)图1是利用红磷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通过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能够在空气中燃烧的物质还有很多,比如木炭、硫磺等,那能否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上述实验,请说明理由____.

(2)图2是验证分子某性质的实验.A烧杯盛有用蒸馏水稀释过的酚酞溶液,B烧杯盛有少量浓氨水,实验中发现A烧杯中的液体由____色变为____色,通过此实验能够验证的分子性质是____.

(3)图3是电解水实验.此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通电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__;切断电源,用燃着的木条分别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检验反应产生的气体,其中负极端的玻璃管内产生气体的检验现象是____.16、工业生产中获得大量氧气的原料是____,分离时利用各物质的____不同达到分离的目的.17、小明对铁的锈蚀进行如下探究.室温时;将包有样品的滤纸包用大头针固定在橡胶塞上,迅速塞紧,装置如图.观察到量筒内水沿导管慢慢进入广口瓶(净容积为146mL).当温度恢复至室温,且量筒内水面高度不变时读数(此时瓶内氧气含量近似为零).记录起始和最终量筒的读数以及所需时间如下表.

。序号样品量筒起始。

读数/mL量筒最终。

读数/mL所需时间。

/min11g铁粉、0.2g碳和10滴水10070约1202lg铁粉、0.2g碳、10滴水和少量NaCl10070约7031g铁粉、10滴水(1)实验①和②说明NaCl可以____________(填“加快”或“减慢”)铁锈蚀的速率.

(2)实验开始后;广口瓶内温度有所上升,说明铁的锈蚀过程是_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过程.

(3)实验结束后取出滤纸包;观察到有红棕色物质生成,该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4)实验①和③是探究碳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请在表格空白处填写实验③的样品组成.

(5)该装置还可用于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根据上述数据计算氧气的体积含量是____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注意:若答对第(6)小题将奖励4分.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6)现仅提供:置筒、大烧杯、玻璃棒、水、滤纸包(内含1g铁粉、O.2g碳、10滴水和少量NaCl),请你帮助小明再设计一个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实验方案,画出实验装置示意图即可(注明滤纸包的位置).18、(2012秋•阿克苏市校级月考)(1)写出带有标号的仪器名c____e____

(2)如果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对图中装置作稍微的改动是____.目的是____.

(3)开始收集氧气的最适宜时刻是____.

(4)实验结束后应进行的操作是:先____再____.其目的是____

(5)有同学想验证一下氧气是否已经集满集气瓶,具体的操作是____.评卷人得分四、计算题(共1题,共10分)19、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它可以和冷水直接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但是它与煤油不会发生反应.把一小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投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如图a所示).可以看到钠块浮在水面上,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钠熔成小球,甚至会使钠和生成的氢气都发生燃烧.如果在上述盛蒸馏水的烧杯中先注入一些煤油,再投入金属钠,可以看到金属钠悬浮在煤油和水的界面上(如图b所示);同样与水发生剧烈的反应,但是不发生燃烧.

(1)钠和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2)氢氧化钠是一种碱;能让无色酚酞变为红色.如果预先在a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实验中可以看到液体颜色由______色变为______色.

(3)在第一个实验中;钠浮在水面上;在第二个实验中,钠悬浮在煤油和水的界面上.这两个现象说明了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D【分析】【分析】根据乙醇燃烧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解析】【解答】解:A.木炭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错误;

B.硫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硫;错误;

C.氢气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是水;错误;

D.酒精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正确;

故选D2、B【分析】【解答】解:A;表示氯气;表示一个氯分子;即有宏观意义,又有微观意义.故不选A;B、表示两个氮分子.只有微观意义.故选B;

C;表示铜元素;表示一个铜原子;表示铜.即有宏观意义;又有微观意义.故不选C;

D;表示二氧化碳;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即有宏观意义;又有微观意义.故不选D.

故选B

【分析】有关物质、元素的意义属于宏观意义,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意义属于微观意义.完整叙述出上述符号的意义即可轻松作答.3、D【分析】解:rm{A.}垃圾分类;废金属;废纸等回收利用,故符合“绿色、低碳、环保”理念;

rm{B.}家具厂用水性漆替代油漆;故符合“绿色;低碳、环保”理念;

C.气代煤;电代煤;改善空气质量,故符合“绿色、低碳、环保”理念;

rm{D.}治污不达标工厂晚上生产;不符合“绿色;低碳、环保”理念;

故选:rm{D}

“绿色;低碳、环保”理念”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防止环境污染,减缓生态恶化等,根据是否能达到这一理念进行分析判断。

“绿色、低碳、环保”理念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中考的热点之一,增强环保意识、充分理解节能环保的重要性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解析】rm{D}4、C【分析】【分析】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解析】【解答】解:A.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Al2O3;故正确;

B.氢氧化钾中;钾元素显+1价,氢氧根显-1价,其化学式为KOH,故正确;

C.氯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氯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CaCl2;故错误;

D.碳酸中,氢元素显+1价,碳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H2CO3;故正确.

故选C.5、B【分析】【分析】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解析】【解答】解:A;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铱原子的质子数是77,故其核电荷数是77,故选项说法正确.

B;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铱原子的质子数是77,其其核外电子数是77,无法确定其中子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C;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铱原子的质子数是77,故其核外电子数是77,故选项说法正确.

D;铱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铱原子是金属元素的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6、D【分析】【分析】根据各物质久置于敞口的容器中,从质量增加的原因考虑,变质必须是发生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解析】【解答】解: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质量减少,且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水蒸气,质量增加,但属于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故不正确;

C;食盐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在空气中存在时质量几乎不变化,故错误.

D;NaOH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还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使质量增加,故正确.

故选:D.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7、ABC【分析】【分析】A;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

B;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容易发生;

C;根据促进燃烧的方法分析;

D;根据燃烧的概念等分析;

E、根据燃烧的现象进行解答.【解析】【解答】解:A;燃烧的三个条件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三个缺一不可,可燃物燃烧要满足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只要消灭其中之一,就可灭火,故正确;

B;燃烧的剧烈程度与可燃物的性质;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氧气浓度等有关,故正确;

C;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是:(1)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2)增大氧气的浓度;故正确;

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例如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所以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错误.

E;燃烧都是剧烈的;不一定会同时发光放热,有烟有火焰,故错误;

故选:ABC.8、BD【分析】【分析】4.6g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根据燃烧的规律,生成的8.8g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和5.4g水中氢元素均来自于4.6g的可燃物,利用碳、氢元素的质量及可燃物的质量,可完成对描述的判断.【解析】【解答】解:8.8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8.8g××100%=2.4g;5.4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5.4g××100%=0.6g;

碳;氢元素质量和=2.4g+0.6g=3g;小于可燃物的质量4.6g,因此可燃物中除碳、氢元素外还应含有氧元素;

可燃物中碳、氢元素质量比=2.4g:0.6g=4:1,可燃物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1:3;

故选BD.9、AC【分析】

由2H2+O22H2O,可知氢和氧气反应后,所得的气体的体积减少.因体积减少36mL,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2H2O;两氢气和一体积氧气恰好完全反应;

故参加反应的氢气体积为:36mL×=24mL

参加反应的氧气体积为:36mL×=12mL

剩余(40mL-36mL)=4mL的气体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氧气;一种是氢气.

若剩余的气体是氧气;则原混合气体中,氢气的体积为24mL,氧气的体积为12mL+4mL=16mL;

若剩余的气体是氢气;则原混合气体中,氢气的体积为24mL+4mL=28mL,氧气的体积为12mL;

则原混合气体中H2和O2的体积比可能是24:16=3:2或28:12=7:3

故选AC

【解析】【答案】根据充分反应后体积减少36mL;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2体积氢气和一体积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则剩余的气体则有两种可能:①剩余气体为氢气;②剩余气体为氧气来分析解答.

10、AC【分析】

A、由大蒜素的化学式为C6H10S3可知;它由三种元素组成,不符合氧化物的概念,因为氧化物的定义是:两种元素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故A错误;

B;大蒜素的一个分子由6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3个硫原子构成;说法正确,故B正确;

C;大蒜素中碳元素、氢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10):(32×3)=36:5:48;而非6:10:3,因为6:10:3为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比,故C错误;

D、大蒜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00%=40.5%;故D正确.

故选A;C.

【解析】【答案】由大蒜素的化学式为C6H10S3可知:其分子构成;各元素的质量比;个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信息.

11、AB【分析】解:A;白色粉末硫酸铜和硫酸钠分别溶于水;形成蓝色、无色溶液,可以鉴别,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二氧化碳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说法正确。

C;C粉与氧化铜高温加热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说法错误。

D;碳酸钠和碳酸钙粉末均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鉴别,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B。

根据两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物质鉴别题的解题原理、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解析】AB12、BC【分析】【分析】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和常见元素化合价来计算某元素的化合价,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来分析反应类型、推断物质的化学式,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其保存方法.【解析】【解答】解:A、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O4=Na2S2O3+Na2SO3+X,Na原子个数前后相等,由S、O原子个数守恒,则X的化学式为SO2;说法错误;

B;该反应是个放热的反应;故正确.

C;由该化学品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可知,该物质应在干燥阴凉处密闭贮存,则说法正确;

D、Na2S2O3中Na元素为+1价,O元素为-2价,则由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知,S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SO2中S的化合价为+4价;硫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而氧元素的化合价前后均为-2价,没变,故错误;

故选BC.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3、略

【分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解析】【解答】解:CO2和H2O两种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生成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则葡萄糖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答案:碳、氢;氧.14、每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水分子【分析】【分析】(1)依据B到C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分析解答.

(2)根据氢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情况结合所学画出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即可.【解析】【解答】解:(1)根据B到C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可知;在通电时,(每个)水分子分解(或分裂或分成或破裂)成(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每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水分子;

(2)根据氢质子数=电子数=1可知:氢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答案:(1)每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水分子;

(2).15、略

【分析】【分析】(1)本题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用燃烧红磷的方法,因为磷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几乎不占空间,使得内外产生气压差,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因此在选择可燃物时,必须考虑到:燃烧的条件;生成物的状态;不与空气中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2)根据分子是运动的;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分析;

(3)根据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和结论分析回答.【解析】【解答】解:(1)根据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可知,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已知木炭;硫磺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气体,有同学提出可以用木炭、硫磺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这种观点不正确,其原因是:木炭、硫磺燃烧生成的产物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气体,瓶内压强变化不大,不能测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故答案为:;木炭;硫磺燃烧生成的产物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气体;瓶内压强变化不大,不能测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在图2验证分子性质的实验中.A烧杯盛有用蒸馏水稀释过的酚酞溶液;B烧杯盛有少量浓氨水,实验中发现A烧杯中的液体由无色变为红色,原因是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氨气分子通过运动溶解到酚酞试液中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化成红色;

故答案为:无;红;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3)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H2↑+O2↑;电解水正极产生的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且二者的体积比为1:2;通电一段时间后,切断电源,用燃着的木条分别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检验反应产生的气体,由于负极生成的是氢气,具有可燃性.所以,检验负极气体时观察到的现象是: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故答案为:2H2O2H2↑+O2↑;1:2;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16、略

【分析】【分析】根据工业上生产氧气选用空气做原料,利用空气中各组分气体的沸点不同来分离各种成分解答.【解析】【解答】解:工业上生产氧气选用空气做原料,利用空气中各组分气体的沸点不同来分离各种成分,故答案:空气;沸点.17、略

【分析】解:(1)实验①和②之间唯一的变量为是否有NaCl,根据含有NaCl的②组实验,反应所需的时间较短,得到NaCl能加快铁锈蚀的速率;

(2)通过温度升高;可以直接得出铁锈蚀的过程是放热的过程;

(3)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