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上外版八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485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1、如图为小宇同学发明的给鸡喂水的自动装置。下列是同学们关于此装置的讨论;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瓶内灌水时必须灌满,否则瓶子上端有空气,水会迅速流出来B.大气压可以支持大约10米高的水柱,瓶子太短,无法实现自动喂水C.若外界大气压突然降低,容器中的水会被吸入瓶内,使瓶内的水面升高D.只有当瓶口露出水面时,瓶内的水才会流出来2、下列各组元素符号均表示金属元素的一组是()A.Fe、Cu、Si、ZnB.Ag、Cu、Al、SC.Na、Al、Hg、PD.Fe、Cu、Ag、Zn3、今有6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NaNO3溶液,欲将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应采用的方法是()A.把溶剂蒸发掉一半B.加入6gNaNO3晶体C.把溶剂蒸发掉30gD.加入20%的NaNO3溶液30g4、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属于学习行为的是()A.蜘蛛结网B.鹦鹉学舌C.鸟类孵卵D.蜜蜂筑巢5、生态系统的碳-氧循环中,能使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内,又能将其释放到大气中的生物是()A.人类B.细菌、真菌C.哺乳动物D.绿色植物6、关于原子、分子、离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B.分子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D.金属原子失去电子会形成阳离子7、下列描述中,属于气候的是()A..狂风暴雨B..东边日出西边雨C.清明时节雨纷纷D..秋高气爽8、挑东西用扁担而不用圆木棒,是因为扁担压在肩上的面积大,可以()A.减小压力B.减小压强C.增大压强D.增大摩擦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9、微风吊扇通电后扇叶转动,使微风吊扇转动的工作原理是____.拔下插头,在插头处接发光二极管,用手旋转叶片,发光二极管发光,这是____现象,人们利用这一原理制成了____.
10、发电机通常有直流发电机和交流发电机两种,交流发电机发出的是____和____都发生变化的电流.11、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以分为____和____两大类。从世界范围看,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较多的是____、____、____等。12、如图甲所示电路中,R0为定值电阻,R1为滑动变阻器.图乙是该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与电流关系的图象.则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是____Ω,电源电压是____V.
13、仅凭肉眼的观察和简单的测量,是否能知道自己所有的性状,____,原因是____。14、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a(H2RO4)2,则元素R的化合价是____;写出该元素以相同化合价形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15、在学习《神经调节》一节时,老师请同桌同学之间体验“膝跳反射”,向南第一次给晓东做的时候,晓东小腿不自觉迅速跳起,第二次做的时候,晓东的小腿未动。关于上述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____(填字母)。第一次实验时,神经传导途径是____。(填图中序号)
A.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B.膝跳反射时;膝部的韧带是感受器。
C.第二次实验时大脑控制了韧带的活动。
D.两次实验说明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两方面的功能。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6、水果存久了重量会减轻,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17、农民给植物松土是为了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18、把萌发的种子放在保温瓶中几小时后,保温瓶中的温度较原来降低了19、柳树重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柳树从水中吸收氧气,把氧气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20、蔬菜大棚内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增加产量。评卷人得分四、解答题(共1题,共8分)21、只要留心;利用身边的生活用品可以做不少物理小实验.如图26所示,塑料吸管与纸巾摩擦后会吸引小泡沫,说明吸管带了电.那么用纸巾摩擦过的塑料吸管带的是正电还是负电呢?给你玻璃棒.丝绸.橡胶棒.毛皮.塑料吸管.纸巾和细线,请设计一个可行的实验方案对此问题进行探究.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1、D【分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大气压.大气压能支持10.336米高的水柱;当瓶口露出水面,瓶内就会进入空气,水就会流出来,瓶内空气加上水的压强等于大气压。
【解答】A;瓶子内的水压力不超过10米水柱;也就是说没有大气压大,被大气压封在瓶内,如瓶内有空气,会产生一个气压与水压共同作用(对抗)大气压力,当其合并的压力大于大气压,则水会流出,小于大气压则水同样不会流出;
B;因为大气压能支持10.336米高的水柱瓶子在长度在10米范围内;正好可以被大气压支持,故本选项错误;
C;如果大气压降低;瓶内的水面将下降,大气压升高,才会将水压回去,故本选项错误;
D;当瓶口露出水面时;空气通过瓶口进入瓶内,使瓶内气体压强和液体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水从瓶内流出;当水面刚好封住瓶口时,瓶内气体压强好等于外界大气压时,水停止流出,故本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2、D【分析】【解答】A.硅中没有金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A错;
B.硫中没有金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B错;
C.磷中没有金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C错;
D.铁;铜、银、锌中都带有钅字旁;都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D正确。
【分析】根据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固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石”字旁,气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气”字头,进行分析解答3、C【分析】【解答】A、把溶剂蒸发掉一半,则溶液的质量=60g﹣60g×(1﹣10%)×=33g,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18.2%;故A不正确;
B、加入6gNaNO3晶体,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18.2%;故B不正确;
C、把溶剂蒸发掉30g,则溶液的质量=60g﹣30g=30g,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20%;即蒸发溶剂质量为原溶液质量一半时;由于溶质质量不变而溶液质量减小一半,因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故C正确;
D、加入20%的NaNO3溶液30g,则所得混合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13.3%;故D不正确;
故选C.
【分析】欲将6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NaNO3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即通过改变溶液的组成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0%的溶液;分析所采用的方法对溶液组成的改变,利用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式求出改变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做出判断.4、B【分析】【解答】学习行为是指动物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在环境因素作用下,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如鹦鹉学舌。蜘蛛结网;鸟类孵卵和蜜蜂筑巢都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动物学习行为的判断,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5、D【分析】【解答】地球上种类繁多的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气又以气体的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生物圈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D正确.
【分析】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气又以气体的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生物圈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据此解答。6、A【分析】【分析】1;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分析;2、根据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进行分析;3、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4、根据离子的形成进行分析。
【解答】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故说法错误;
B;化学反应中;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故说法正确;
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说法正确;
D;原子失电子形成阳离子;得电子形成阴离子,故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7、D【分析】【分析】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况;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本题考查了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解答的关键是要找出二者的区别,理解答题即可.
【解答】解:狂风暴雨;东边日出西边雨、清明节阴雨绵绵等表示的都是某个地方短时间内的阴晴、雨雪等状况;属于天气;秋高气爽表示的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属于气候.故D符合题意.
故选:D.8、B【分析】【分析】解答本题关键是首先要清楚扁担做成扁的比做成圆的接触面积大;然后由面积增大去联系相关的知识进行分析,从而解答本题.【解答】解:扁担做成扁的相比做成圆的,只是在形状;面积上有所不同,所以并不会减小压力、不会增大摩擦.
扁担之所以做成扁的;其目的是通过增大肩膀的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对肩膀的压强.
故选B.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9、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电磁感应发电机.【分析】【解答】微风吊扇内部电动机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的原理工作的;拔下插头;在插头处接发光二极管,用手旋转叶片,发光二极管发光,这是由于线圈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造成的,即电磁感应现象,人们利用这一原理制成了发电机.
故答案为: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电磁感应;发电机.
【分析】(1)电动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的原理制成的;(2)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就会产生电流,该现象称为电磁感应现象,发电机就是利用该现场制成的.10、大小方向【分析】【解答】交流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制成的;它发出的交变电流的大小.方向都在做周期性变化,称为交流电.
故答案为:大小;方向.
【分析】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都变化的电流是交流电.11、有害气体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分析】【解答】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很多;但有害物质主要分成气体和粉尘两类,气体主要是三大有害气体。
【分析】本题考查空气污染物,其中三大有害气体不包括二氧化碳。12、5012【分析】【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R0与R1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由图象可知,当电路中的电流I=0.2A时,R1的电功率P1=2W;
由P=I2R可得,R1接入电路的电阻:
R1===50Ω;
由图象可知,当电路中的电流I′=0.4A时,R1的电功率P1′=3.2W;
此时R1接入电路的电阻:
R1′===20Ω;
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由I=可得;电源的电压:
U=I′(R0+R1′)=0.4A×(R0+20Ω);
当电路中的电流I=0.2A时;电源的电压:
U=I(R0+R1)=0.2A×(R0+50Ω);
解得:R0=10Ω;
电源的电压U=I(R0+R1)=0.2A×(10Ω+50Ω)=12V.
故答案为:50;12.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R0与R1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图象可知,电路中的电流是0.2A时R1的电功率,根据P=I2R求出R1接入电路的电阻;由图象读出电路中的电流为0.4A时R1的电功率,根据P=I2R求出R1接入电路的电阻;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表示出电源的电压,利用电源的电压不变得出等式求出R0的阻值,进一步求出电源的电压.13、不能肉眼无法观察到生物的生理特征。【分析】【解答】仅凭肉眼的观察和简单的测量;不能知道自己所有的性状,原因是无法观察到生物的生理特征。
【分析】肉眼能观察到某些生物的形态结构、行为方式,无法观察到生物的生理特征。比如人的血型、圣女果的味道。14、+5|R2O5【分析】【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Ca(H2RO4)2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先读后写,后读先写;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即可正确解答.【解答】解:钙元素显+2价,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Ca(H2RO4)2中R元素的化合价是x;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可得:(+2)+(+1)×4+2x+(-2)×8=0;
则x=+5价.
R元素显+5价;氧元素显-2价;
则R元素与氧元素形成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2O5.
故答案为:+5;R2O5.15、C15342【分析】【分析】图中1是感受器;2是效应器,3是神经中枢,4是传出神经,5是传入神经,6是白质.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解答】(1)膝跳反射实验的操作步骤:①每两位同学一组;两人轮换进行实验.一位同学作为受试者坐在椅子上,一条腿着地,另一条腿自然地搭在这条腿上.②另一位同学用手掌内侧的边缘,迅速叩击一下受试同学上面的那条腿膝盖下面的韧带.同时观察到这条腿有突然向前伸出的反应即膝跳反射.向南第一次给晓东做的时候,晓东小腿不自觉迅速跳起,第二次做的时候,晓东的小腿未动是由于大脑控制了效应器的活动.
(2)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故答案为:(1)C
(2)15342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6、A【分析】【解答】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植物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水果存久了,水果进行长时间的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导致重量会减轻。因此水果存久了重量会减轻,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呼吸作用是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上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呼吸作用反应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17、A【分析】【解答】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农民给植物松土,是为了让根部能够得到更多的氧气,促进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18、B【分析】【解答】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同时一部分能量是以热的形式散失,所以瓶内的温度会升。故此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生物细胞利用氧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在生物体的线粒体中进行的。19、B【分析】【解答】土的重量只减少了很少一部分;说明植物的生活还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但量很少;只浇灌纯净的水5年后,被柳树吸收后大部分(99%)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一部分作为了光合作用的原料。而柳树苗从空气中吸收的氧气是用来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的,会使重量减轻;而柳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茶叶采摘与加工茶园租赁合作协议
- 塌陷区治理改造方案
- 医学考试题试题及答案
- 嵌入式管理面试题及答案
- 前台走廊物资采购方案
- 投资集团面试题及答案
- 企业重点目标分解方案
- 差旅住宿品质保障与客户评价反馈合同
- 小区上水改造项目方案
- 食品安全员专业能力培训大纲
- 《Hadoop大数据平台构建》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
- 氨基磺酸镍电镀工艺
- 轻型门式刚架钢结构设计计算书
- 生物药物知识讲座
- 信息安全运维中心建设思路
- 医院感染的血液透析隔离技术
- 《颈部肿块》课件
- 构造地质学课件
- 工贸企业外委施工安全管理督导检查表
- Unit 6 Meet my family A Let's learn(教学设计)人教PEP版英语四年级上册
- 主播岗位KPI绩效考核指标(以抖音为例)-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