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情绪对孩子的影响_第1页
父母情绪对孩子的影响_第2页
父母情绪对孩子的影响_第3页
父母情绪对孩子的影响_第4页
父母情绪对孩子的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父母情绪对孩子的影响【篇一:父母情绪对孩子的影响】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影响,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最直接的生活与成长伙伴,父母的情绪直接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发育。社会学家认为,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行为,尤其是情绪,是幼儿心理健康发育的直接影响因素;父母的行为是孩子的标杆,是孩子心理发育的影响指针。研究表明,父母在家中情绪友善平和,接人待物谦虚礼貌,有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发育;而如果父母在家里经常情绪恶劣,吵架斗嘴,则会让幼儿经常处于紧张和恐惧之中,对于孩子的心理发育极其不利。因而,从幼儿的心理健康发育角度出发,家长在日常家庭生活中要注特别意情绪控制,谨防幼儿因父母不良情绪而影响正常的心理发育。好育园专家提醒家长,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以下几点情绪控制特别需要注意: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动粗父母在孩子面前不做任何避让的吵架动粗,或者家长与他人吵架动粗,都会让孩子产生紧张心理和恐惧感。家长经常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会让孩子精神高度不安,心理会滋生不安全的感觉。因而,家长们必须谨记不要或尽量不在孩子面前吵架动粗。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或表露颓废的情绪父母是孩子的最大靠山,父母对生活的态度直接影响孩子的生活安全感和成长信心。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或者经常表露颓废的情绪,会使孩子过早接触到社会或生活方面的压力,会让孩子心理产生不安全感,对生活怀疑或颓废的生活态度可能会因此伴随孩子的成长,会让孩子身心过早受到不该承受的压力。因而,特别需要提醒家长朋友们,无论你暂时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为了孩子的健康发育,请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或表露颓废的情绪。不要在孩子面前责骂或批评他人有些家长经常毫不避讳地在孩子面前责骂或批评他人,这些家长以为,孩子年幼不懂事,在他们面前责骂或批评他人对孩子没有什么影响。事实上,这不仅是一种非常不好的处世方式,更是一种有害于幼儿健康成长的不良教育方式。这样的行为会让孩子对于家长日常正规教育产生怀疑,也会让孩子因此也学会这种不良的处世方式,会扭曲孩子的心灵,让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极大的影响。不要在孩子面前用偏激的语气来表达对事物的看法一些家长朋友性格比较极端,对于事物的看法也比较偏激,往往会在孩子无所避讳地发表过激的语言。心理专家认为,家长过激的言语和情绪会让孩子的心理也往偏激的方向转化,会让孩子的性格塑造和心理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因而,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不要在孩子面前用偏激的语气来表达对事物的看法。【健康育儿编辑整理】微信扫一扫,免费关注”健康育儿”微信平台.每日精彩育儿知识推送给您.或添加我们的微信号:jkye365(公众账号搜索jkye365长按复制)【篇二:父母情绪对孩子的影响】情绪引导这里我们谈论到的情绪引导的对象是父母。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成人的“情绪”是如何产生的?了解我们“情绪”的产生在阐述“情绪引导”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的是“情绪”来自于人类“目的性逻辑思维”总结性的外在表现。也就是说,当人们在借鉴已经储存的“社会经验类信息”、“生活经验类信息”和“科学知识类信息”的基础上,完成自我“目的性逻辑思维”编织后,在运用外在表现方式进行逻辑思维目的实现的过程中,出现与原来编织的“目的性逻辑思维”不对等的现象时,所引发的逻辑思维思维不愿意进行自我修改和放弃的外在表现现象,这种逻辑思维外在表现现象就是所谓的“情绪”。既然如此,父母就应该知道,只有在对某种事物的外在表现现象进行关注后,才有可能进行自我的“目的性逻辑思维”的编制,也就才有可能出现“情绪”性的逻辑思维外在表现现象。而因为“情绪”引发的“目的性逻辑思维”外在表现现象,就是“情绪性逻辑思维”外在表现现象。“情绪性逻辑思维”与可能形成的培育结果我们知道,成年人在逻辑思维外在表现过程中,会经常呈现出“平视性”和“仰视性”的社会特性,这种特性会使成年人在与孩子进行信息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常处于绝对主动的总结性外在表现状况。如果在这个表现状况过程中形成“情绪性逻辑思维”,那么这种“情绪有人很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喜怒哀乐,不形于色。中国自古就有“报喜不报忧”之说。不过,这里所谓的控制情绪,其实只是把坏情绪埋藏在心底,这只能叫作压抑情绪。跟情绪管理学所说的控制并调节的情绪,不是一回事,甚至可以说是南辕北辙。那些善于压抑自己情绪的人,一是因为他在某种压抑环境里不得不隐藏自己的真实情感,时间长了也许就成了习惯;二是现代人通常浮躁而忙碌,无暇顾及自己的真实感受,不会用心感受自己和他人的情感情绪,显得麻木而迟钝。一个简单的测试你的情绪谁在作主?请看下面的选择题——面对一件令人生气的事情,你一般是这样做的:a.屏住,告诉自己不能发火,将怒气深埋内心,假装什么也没有发生过。b.发飙,会用骂人、动手等行为,向对方表示“我很生气”。c.心里怒火万丈,但是不会主动找对方沟通化解,只是等待时间或别人的解决。d.感觉到自己的情绪处在愤怒状态,但是努力想办法,寻找适合的方式主动跟对方沟通,以期解决问题。情绪管理学的解说a。表面看上去,这是一种情绪控制行为,其实是一种情绪压抑,并非真正意义上控制和调节情绪。压抑情绪的后果是积聚已久的消极情绪到了一触即发的时候,一切都会失控,而且无法挽回。b。完全让自己的情绪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失掉了理智的掌控,显得失控而放肆,恶语伤人只会使事情激化,后果更严重。c。是一种被动消极的状态,让自己的情绪跟着别人的感觉和情绪走,消极地等待时间的化解,被动地等待别人的主动。d。是相对较好的情绪管理方法。意识到了自己的情绪状态——生气愤怒,但是,没有让自己的情绪失控和激化,而且避免了“自我被动状态”,经过理智分析,找到不良情绪的根源,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化解这种情绪。作情绪的主人,首先要学会体察情绪对父母来说,如何作自己情绪的主人尤其重要。那么,我们该如何体察和了解自己的情绪?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日常生活中父母经常遭遇的一个情景——面对添乱的宝宝忙了一天,妈妈下班回家,正在厨房手忙脚乱地洗菜准备烧饭,一个电话打过来。妈妈只能放下手里的活儿去接电话。电话里,对方抱怨同事,抱怨客户,抱怨老公,向妈妈倒了一大堆“情绪垃圾”……妈妈好不容易挂了电话回到厨房,发现宝宝玩水玩得不亦乐乎,浑身上下湿掉了。继续烧饭,还是收拾孩子、给他换衣服?妈妈火冒三丈。这里有3种选择,你会是什么样的表现?1.(孩子是存心捣蛋)大声吼孩子,劈头盖脸地一顿臭骂;2.(知道不完全是孩子的不对,但是心里的火气实在憋不住)怒气冲冲地给孩子换衣服,怒气冲冲地唠唠叨叨;3.(哦,我现在疲惫加烦躁,朝孩子发火多半是我的错,我不累的时候,孩子玩水,我的火气好像没这么大。但是,我现在实在憋得慌)得,坐下来喝杯茶,吃个苹果,休息一刻钟,晚饭晚一点开饭问题不大。分析:有1、2表现的大人,爆发以后往往会选择后悔,发现自己不应该这样对待孩子。这是发生在父母身上最常见、最典型的“迁怒”行为。第3种表现的父母,则清醒地体察到自己情绪,知道自己怒气的真正原因,并且在自己生气的时候及时合理控制住情绪。这是对自己情绪负责、对孩子负责的妈妈。简说“情绪abc理论”:情绪受人的信念控制为什么面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不同的时候会有不同的情绪反应呢?通常情况下,我们都会认为诱发性事件直接导致了人的情绪和行为结果,即发生了什么事情就会引起什么样的的情绪体验。是这样简单吗?“情绪abc理论”的创始人爱丽斯是这样解释的:正是由于我们头脑里有的一些不合理的看法,才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这些看法就像寄生虫一样,寄生在我们的大脑里。如果不及时清除这些寄生虫,久而久之,就会滋生病毒,导致情绪混乱,从而引起情绪障碍,影响到自己的生活。所以,我们的情绪受我们的看法所控制。情绪abc理论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看法;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情绪abc理论图示表面上是诱发性事件a导致了人的情绪和行为结果c,即事情引起了情绪。实际并不如此,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体验;同样的人,在不同的情况下,也会有不同的情绪体验。因为有一个b在中间作怪。就像“添乱宝宝”的情景中,孩子玩水就是诱发性事件a,有的妈妈认为就是孩子在故意捣乱,要好好收拾他一下;有的妈妈则认为不是孩子的错,是自己感染了太多的负面情绪,才郁闷火大,所以,冲孩子发火是不对的。这里,正是对“孩子玩水”事件的看法(b)不同,才带来了不同的结果(c)。由此可见,冷静体察自己情绪的关键在于,你是否能理性看待事情的全部,是否有正确的想法。掌控情绪,了解自己的情绪类型,现在社会,人们忙碌于自己的生活,烦恼于自己的工作,很容易忽略自己的内心感受,更无暇顾及自己的情绪。下面这个小测试,也许能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绪类型。小测试:你属于哪种情绪类型?①1、如果让你选择,你更愿意:a.同许多人一起工作(3分)b.和少数人一起工作(2分)c.独自工作(1分)2、当你因为解闷而读书时,你喜欢选择:a.史书、传记类(1分)b.通俗小说(2分)c.科幻小说(3分)3、你对恐怖影片反应是:a.不能忍受(1分)b.害怕(3分)c.喜欢(2分)4、以下哪种情况符合你?a.很少关心他人的事(1分)b.关心熟人的生活(2分)c.爱听新闻,关心别人的生活细节(3分)5、你看电影时会哭或者觉得想哭吗?a.经常(3分)b.有时(2分)c.从不(1分)6、遇到朋友熟人时你经常:a.点头问好(1分)b.微笑和问候(2分)c.拥抱他们(3分)7、如果陌生人向你讲述他的经历,你会:a.显示你有点兴趣(2分)b.很感兴趣(3分)c.打断他,做自己的事(1分)8、被问及私人问题,你会:a.感到气愤,拒绝回答(3分)b.平静说出你认为适当的话(1分)c.虽不快,但还是回答(2分)9、在路上发现有个孩子单独在哭,你会:a.想说些安慰话,但有些顾虑(2分)b.问他是否需要帮助(3分)c.不加理睬(1分)10、你的朋友之间发生了矛盾,你会:a.觉得不开心,但无能为力(2分)b.假装不知道(1分)c.尽力为他们和解(3分)11、你送礼物给朋友:a.仅仅是在新年和生日(1分)b.全凭兴趣(3分)c.你觉得有愧或有求于他们时(2分)12、一个刚相识的人对你说了些恭维话,你会:a.感到窘迫(2分)b.谨慎地观察对方(1分)c.非常喜欢听,并开始喜欢对方(3分)13、如果你家里发生了意外,上班时你会:a.心情不好,并显露出来(3分)b.工作时把烦恼丢在一边(1分)c.尽量理智对待(2分)14、一个好友因为误会而要和你断交,你会:a.感到伤心并积极争取(2分)b.短时间内感到心痛(3分)c.无可奈何(1分)15、一只迷路的小猫闯进你家,你会:a.收养并照顾它(3分)b.扔出去(1分)c.尝试给它找个主人(2分)16、朋友送来的而你又不需要的礼物,你会:a.随处一扔(1分)b.保存多年(3分)c.两年清理一次(2分)17、同一个容易羞怯或紧张的人说话时,你会:a.因此感到不安(2分)b.尽量调节气氛(3分)c.有点生气(1分)18、你有没有毫无理由地觉得害怕?a.经常(3分)b.偶尔(2分)c.从不(1分)19、下面几种情况哪个与你比较相符?a.十分留心自己的感情(2分)b.总是凭感情办事(3分)c.从来不会感情用事(1分)测试分析:★6~26分:理智型情绪。你常常用理智来克制自己的情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即使内心波涛汹涌,外表也表现得风平浪静。不过有时候过于理性会让人觉得你缺乏人情味,有可能会听到人们在背后说你是“冷血动物”。过于隐瞒和压制自己的情绪表现,会让你的一些不良情绪得不到及时发泄和疏通。建议:有时候不妨放弃一下你的理性,张扬一下你的情绪,展露你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一面;不需要总是保持理性的分析与判断,不需要永远隐瞒内心情绪,大哭一场就能发泄你心中的不快,开怀大笑会让你的快乐加倍。你尤其需要学会多分享别人的情感体验,以提高自己的移情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