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绿道经典案例分析-课件_第1页
国内外绿道经典案例分析-课件_第2页
国内外绿道经典案例分析-课件_第3页
国内外绿道经典案例分析-课件_第4页
国内外绿道经典案例分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绿道——人为开发的景观相交叉的一种自然走廊国内外绿道经典案例分析国内:1、嘉兴绿道2、深圳绿道3、广州绿道国外:1、伦敦绿道2、美国绿道3、法国绿道嘉兴嘉兴绿道

2011年5月18日,嘉兴市通过《嘉兴市区生态绿道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明确通过3年的时间,按照“一年成线,两年成网,三年成景”的总体目标,建成约350公里的城市绿道以及相对完善的社区绿道系统。嘉兴绿道结构规划

嘉兴全市的绿道网结构呈现“两环六放射”形状。两环包括内环绿道和外环绿道:内环绿道是指沿市区外环河、湘家荡设置的绿道;外环绿道是由北部古镇绿道、南部滨海绿道、西部乌镇—盐官绿道和东部丁栅—乍浦绿道组成;六放射是指沿市区呈放射状的六条主干河道设置的连接各副城的绿道,包括:苏州塘绿道嘉善绿道(沿三店塘—嘉善市河)平湖绿道(沿平湖塘)海盐绿道(沿海盐塘)海宁绿道(沿长水塘—尖山)桐乡绿道(沿杭州塘)。嘉兴各部分绿道主要特征

嘉兴市域绿道网主要有湘家荡旅游度假区、嘉兴国际商务区,涉及西部湿地公园、中央公园等生态景观区,是嘉兴市红色旅游、运河旅游、现代商务活动的主要通道。突出绿水绕城、越韵吴风的人文自然景观特征。

嘉兴各部分绿道主要特征苏州塘绿道主要有王江泾湿地生态保护区及莲泗荡生态旅游度假区,涉及芦席汇历史街区、落帆亭、文生修道院等景点,再现运河漕运的历史景象。突出运河文化和生态湿地特征。嘉善绿道主要有湘家荡旅游度假区、(嘉善副城)魏塘名人文化旅游区。以生态度假、名人文化旅游为主要特征。平湖绿道主要有平湖副城(包括东湖景区)。突出生态农业景观、花园城市景观特征。海盐绿道主要有嘉兴国际商务区、沈荡湿地、海盐副城(包括观海园)。体现商务文化、农业休闲、湿地旅游、滨海观光等功能。海宁绿道主要有嘉兴国际商务区、百步镇、尖山旅游度假区。体现旅游度假、休闲购物、康体运动等功能。桐乡绿道主要有桐乡副城、崇福镇、白漾荡水源保护区。以京杭运河为纽带,突出运河文化、农业休闲等功能。深圳深圳绿道

从2010年起,广东将用3年左右时间,在珠三角地区率先建成全长约1690km的区域绿道,连接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都市区,串联200多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郊野公园、滨水公园和历史文化遗迹等场所,直接服务人口约2565万人,能增加约30万个就业机会。深圳绿道总体规划

以绿为脉,串联山、水、园、路、生态空间要素,构筑生态安全屏障。绿道网以基本生态控制线为基础,连接了全市13座山体,15个风景名胜区,1000个公园,12条河流,总长度超过252km的海岸线,深南大道、宝安大道等重要的景观性道路。以特色为核,挖掘历史文化与景观资源特色内涵,彰显城市特色精髓。串联起全市约1000个公园、广场、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等兴趣点。以道为媒,支持步行机非机动交通出行,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深圳绿道空间布局结构全市绿道层级划分全市绿道网分为区域绿道、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3个层次。区域绿道是连接城市与城市,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支撑系统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的绿道。城市绿道是连接城市内重要功能组团,对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的绿道。社区绿道则连接区级公园、小游园和街头绿地,主要为附近居民提供服务总体空间布局方式

结合深圳独具特色的“组团-轴带式”城市空间布局特征,规划以“四横八环十六纵”来构建绿道网络骨架。珠三角绿道网经过深圳市的区域绿道有两条,分别为区域绿道2号线(含大运支线)、区域绿道5号线,总长度约300km。区域绿道2号线(深圳段)由深圳宝安的润龙山进入深圳市域范围内,由西向东延伸至龙岗区坝光村。2号线宝安段沿途穿越凤凰山,罗田森林公园、洋涌河以及老虎坑水库、长流陂水库、七沥水库、屋山水库、铁岗水库等5个水库。区域绿道2号线大运支线南起仙湖植物园,北至大运公园,线路总长约23km,连接了深圳水库、大望社区、雁田水库、龙口水库、神仙岭水库等兴趣点。

5号绿道由光明森林公园进入深圳市域范围内,由北向南延伸至银湖森林接入2号绿道,全长约62km,连接了光明森林公园、大水坑水库、茜坑水库、横坑水库、石樟坑水库、银湖山郊野公园等多处景观优质地区。5号线在光明森林公园处预留了与东莞的城际交接面。深圳城市绿道与社区绿道

城市绿道分为滨海风情绿道、山海风光绿道、滨河休闲绿道、都市活力绿道四种类型,共25条线路,总长度约500km。其中以2条滨海风情绿道为线索,可以凸显城市滨海特质;以16条山海风光绿道为纽带,可以沟通山海、强化山-海-城市特色体验;以6条滨河休闲绿道脉络,可以提升城市生态与环境品质;1条都市活力绿道为脉络,可以展现都市活力,倡导绿色生活理念。社区绿道以城市组团为基本单位进行组织,总体布局遵循整体性、可达性、多样性的规划原则,所谓整体性,即要求社区绿道接入全市绿道网络(包括区域绿道、城市绿道),并尽可能的串联起区内主要河滨、林荫道路、公园、广场、街头绿地、文物古迹、标志性城市节点、商业步行街等公共空间,与都市生活建立紧密联系。广州绿道广州市绿道建设结合了广州“山、水、城、田、海”的自然格局和人文历史资源,利用原有的森林、田园、水体等生态资源,建成了流溪河、芙蓉嶂、增江、天麓湖、莲花山、滨海等6条主干绿道,总长1060公里,将十区和两个县级市的98个镇街贯通成网,串联234个城市景观节点和42个亚运场馆,几乎连通了广州所有历史人文底蕴最足和自然景观最美的地段,总覆盖面积达1800平方公里。其中,绿道穿越中心城区的路段长393公里。绿道沿线初步建成驿站99个。越秀区:连接麓湖公园、海珠广场、珠江沿岸、二沙岛等景点;海珠区:连接洲头咀公园、孙中山大元帅、琶州会展中心等景点;荔湾区:连接花博园、陈家祠、沙面、白鹅潭等景点;天河区:连接中轴线广场、广州歌剧院、海心沙公园等景点;白云区:连接流溪河、农业观光基地、花卉基地等景点;黄埔区:连接南海神庙、南湾村、碧山村、长洲岛等景点;花都区:连接芙蓉嶂景区、洪秀全故居、圆玄道观等景点;番禺区:连接宝墨园、余荫山房、亚运城、莲花山等景点;南沙区:连接黄山鲁森林公园、大角山滨海公园等景点;萝岗区:连接天鹿湖森林公园、南岗河、香雪公园等景点;从化市:连接流溪河森林公园、北回归线标示塔公园等景点;增城市:连接何仙姑景区、天然沙滩泳场、鹤之洲景区等景点绿道驿站和地铁单车站实行“通借通还”了。荔湾区11个绿道驿站已全部投入运营,市民在驿站借单车,可在全市范围内归还。根据广州市的历史文化区以及生态文化区特色,驿站的建设也各具特色。在龙溪大道旁边的花博园驿站,体现的是花卉湿地的主题。整个驿站以木头建筑为主,充满原生态风情。增埗驿站则是浓浓的工业厂房品味,整个驿站建在增埗公园的工业塔下,体现这里的工业历史悠久。这些驿站的空间大多非常广阔。据了解,部分驿站的占地面积甚至达到了2000平方米骑车人士可以在驿站休息,享受驿站提供的服务,部分还是免费的,如免费地图以及饮用水补给。广州市绿道建设的提出非常及时:因为广州市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发展,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已是非常严重,以绿道建设为契机加强区域环境的治理将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将极大推动区域生态网络、人居环境的改善,创造怡人的生活、休闲环境,有利人的健康和发展,将有利于推动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模式。活跃经济:推动旅游、户外运动、生态产业、绿色产业、房地产等产业的发展,推动服务业的发展,也通过改善城市、区域环境增强城市、区域的竞争力、吸引力,起到推动产业升级的效果,还能够带动沿线新农村的建设,使沿线农村获得一定的发展动力将在一定程度上重塑区域内人们的绿色生活模式,从而也推动人们的观念进步。伦敦东南绿链

伦敦东南绿链(TheSouthEastLondonGreenChain)始建于1977年,由伦敦的东南部4个行政区和大伦敦委员会合作建设。现今,在伦敦的周边已经建设了将近300个绿色项链状的开放空间,面积相当于伦敦市区的7倍。(1)保护环境的基地。通过绿色空间的建设控制了不合理的建设活动,有效地保护和改善了伦敦的公共开放空间。来自4个行政区的该项目工作人员辛勤工作,以确保现在和未来的伦敦绿色开放空间和野生动植物的存在,并给所有市民带来愉悦。(2)市民的休憩场所。在这条绿色项链中,人们可以欣赏到从学校操场到古代森林和迷人花园之类的很多景象,人们可以在开满鲜花的草地上野餐,在整洁的花园中徜徉,甚至可以参观一个离市区只有约11.3km(3)追忆历史的走廊。整条伦敦东南绿链具有浓郁的历史韵味。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昔日宫殿的庄严、议院的辉煌、修道院的变迁、水晶宫的神奇和水利大坝的雄伟。(4)运动健身的空间。对于喜欢运动的市民来说,这里简直是一个再理想不过的运动空间,绿链内可以进行高尔夫球、网球、足球、橄榄球、田径和游泳等多种体育健身项目。

功能目标

美国现有的绿色空间网络世界范围的“绿道热”正一浪高过一浪。说到“绿道”,就绕不过美国这扇门,因为美国是最早推出“绿道理念”的国家之一。全国现有绿道有三类:国家级自然风景类,历史保护类和新规划的千年步道。然而,有些步道具有双重类别例如“历史性的千年古道”。美国的概述

美国市民则主要居住在西落基山脉和喀斯喀特山区,这些都属于世界上最壮观的山脉。美国东部和西部海岸线长达数千英里,拥有超过一百多条重要的的河流,河流系统和绿道的骨架构成“巨大的环流体系”。美国有超过16万英里或256,000公里的废弃铁路。其中,超过19,000公里铁路将转换为游径。其余的仍然是美国区域内游径网络构建潜在的资源,其为美国建立大范围高品质的全国性的绿园道/绿色空间网络提供了契机。美国最早、最长也最著名的“准绿道”首推蜿蜒于辽阔的美国东海岸的艾巴拉希亚小路,途经美国14个州,全长约3300公里。之所以称之为“准绿道”,是因为它跟时下设计周到的绿道还不能同日而语:这条诞生于250多年前的羊肠小道原本只有商人和绿林好汉光顾,后来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加宽和奠基,到19世纪初叶时已发展为马匹和人力车可通行的交通要道。再后来,小道上越来越多的路段被铺上了水泥、沥青或草坪,自行车、摩托车乃至小汽车都能顺利通过。但到了最后,随着高速公路的不断延伸以及新航线的不断开辟,这条小道的交通功能却难以被看好,并在不知不觉中降格为健身道,而且规格也较低。由于沿途地形复杂、河川纵横,加上年久失修,这条被美国野外健身爱好者戏称为“超级健身道”的小路不得不时断时续,但人们总可以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发现不远处的一个或多个连接点,从而“柳暗花明又一村”。

上世纪80年代,这条世界最长“准绿道”终于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当时平均每年都要吸引至少500万健身者,其中有的还来自海外的日本、英国等国家,其最吸引人之处包括沿途遍布的名胜古迹和小路本身散发出来的浓重历史感和神秘感,以及周边随处可见的青山绿水。在蜂拥而来的健身者中,最多的是徒步长征者。值得一提的是一名年逾八旬的老翁:他单枪匹马花了整整三年工夫才走到了小路的末端,沿途还写下了大量日记,向众人展示了这条小道旁的众多人文景致。在他的感召下,又有数以万计健身者——其中至少有一半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投入了艾巴拉希亚小路“缠绵的怀抱”,并积极参与了小路上各种各样的健身比赛。时下,因为美国大城小镇新修的绿道星罗棋布,越来越多健身者转而选择了平坦、安全、高标准的“人工绿道”,但对于那些真正迷恋艾巴拉希亚小路的人来说,其神秘、惊险和历史的魅力仍然是难以抗拒的。美国政府已投入巨资,正在东海岸建造一条从美国东北部的缅因州延伸至美国南部佛罗里达州,全长约4800公里的世界最长的高规格绿道,整个工程还包括整合、改造或延伸诸如艾巴拉希亚小路一类被废弃小路。这也是全美首条集休闲娱乐、户外活动和文化遗产旅游于一体的绿道,连接了加拿大和美国两个国家以及重要的州府、大学校园、国家公园和历史文化遗迹,途经15个州、23个大城市和122个城镇。目前,新绿道已建成25%,免费向人们开放。全部建成后,可为沿途各州带来约166亿美元的旅游收入,为超过38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