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保密★启用前广东省肇庆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实行多都制,周都选址多为自古以来就形成的通都大邑,这里世族贵家云集,为政治中心。周王“流动办公”,频繁巡行于多座都邑之间并处理各项政务。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A.分封制度遭受挑战 B.统治权力高度集中 C.贵族势力受到制约 D.王权的影响力拓展【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西周时期。根据材料可知,西周的多个都城选址在世族贵家云集的通都大邑之地,周王频繁巡行于此,可以加强对此地的政治干预,起到扩大影响力和控制力的作用,D项正确;分封制度遭受挑战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A项;“统治权力高度集中”与题干及史实不符,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贵族势力受到制约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2.战国时期,各国除由国家直接对农民授田外,各国手中还保留着大量由国家直接经营的国有土地,这部分土地,使用奴隶耕种,以备各国选贤任能、奖励军功。该现象的出现()A.巩固了国有土地的地位 B.适应了兼并战争的需要C.阻碍了社会转型的进程 D.提升了各国的军事实力【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材料信息表明,各国掌握的土地分两部分,一部分直接授于农民,另一部分国家掌握,用于奖励人才和军功,结合时代特征,可知这适应了兼并战争的需要,B项正确;材料中各国掌握的国有土地的目的是“以备各国选贤任能、奖励军功”,不是固定不变,排除A项;“阻碍了社会转型的进程”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提升了各国的军事实力”在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3.1959年,在甘肃省武威磨咀子汉墓中出土了授予老人的“王杖诏令”简册10枚;1981年,武威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又征集到了出土于磨咀子汉墓的“王杖诏书令”木简26枚。这些诏令主要记载了尊敬老者、高年赐杖以及处决殴辱受杖老人等内容。据此可知,汉朝时期()A.政府注重基层治理 B.关注教化成为社会共识C.社会优抚体系初创 D.程朱理学影响范围扩大【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据材料可知,政府多次赐予老人“王杖”,结合所学可知,“王杖”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教化是古代政府基层治理的重要手段,A项正确;“成为共识”材料无法体现,排除B项;社会优抚有无形成体系,材料未体现,排除C项;程朱理学形成于宋代,材料时间是汉朝,排除D项。故选A项。4.公元214年,曹操在《敕有司取士勿废偏短令》中指出:“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并要求主管人事的部门“明思此义”,不要因品行上的缺点而摒弃“进取之士”。该诏令的实施()A.提高了寒门的政治地位 B.冲破了士族政治特权C.意图纠正科举制度弊端 D.扩大了政治统治基础【答案】D【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末年(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曹操生活在东汉末年,主要选官制度是察举制,此时被选拔的官员多重品德轻才能,或被门阀士族干预而重出身轻才能。材料中曹操选官把才能放在第一位,突破了旧制度的束缚,为众多才学出众之人创造了为官的上升渠道,扩大了政治统治基础,D项正确;材料信息只能证明曹操选官重视才能,给有进取之心的人提供了为官的上升渠道,不能证明寒门庶人地位的提高,排除A项;“冲破了士族政治特权”程度夸大,排除B项;科举制在隋朝时才创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5.两宋时期,很多被贬到岭南的官员,如黄庭坚、苏轼、胡旦等成为改变岭南地区社会面貌的有力推行者。据史料记载,广南西路梧州“衣冠礼度并同中州”,广南东路儋州亦“衣冠礼乐班班然”,海南琼州“民俗以变,可与中州比”等。这反映了该时期()A.岭南民众的民族认同感增强 B.全国文化中心南移至岭南C.贬官担负移风易俗政治职责 D.岭南社会面貌与中原一致【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据材料可知,被贬到岭南地区的官员本身文化素养极高,他们贬到岭南,自然会把先进文化带到领南地区,有助于岭南地区文化的发展,客观上增强了岭南地区民众对中州汉文化的认同,增强民族认同感,A项正确;结合所学,两宋时期,中国的经济和文化重心依然在江南地区,排除B项;结合材料可知,被贬到岭南的官员成为岭南地区移风易俗的推行者,但无法得出他们是否担负移风易俗的政治职责,C项错误;“岭南社会面貌与中原一致”的说法无法体现,也不符合历史事实,排除D项。故选A项。6.下表是学者对“摊丁入亩”政策实施后各省人丁、丁银变化情况统计(部分)。省份人丁差额(口)丁银增额(两)浙江增3641112611.03福建减592719136.43湖北增1838111070.456河南减10447337131.422广东减1008932142.34这表明“摊丁入亩”政策的实施()A.限制了人口的自由流动 B.解决了政府的财政困境C.增加了民众的生存压力 D.缓解了土地兼并的危机【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在众多人口减少的省份,丁银收入不降反增,说明百姓生存压力增大,人丁增长的省份,可推知人地矛盾突出,也会加剧人民的生存压力,C项正确;材料信息显示,人丁一栏人口数量有增有减,可推测人口流动加快,不是限制的结果,排除A项;“解决了政府的财政困境”夸大其作用,排除B项;表中河南等省人口下降,丁银收入反而有极大增长,有土地兼并加强之趋势,排除D项。故选C项。7.1905年晚清废除科举制度后,农村中比较有智力的分子不断地向城市跑,外县的向省会跑,外省的向首都与通商大埠跑。乡绅为寻找新出路不断外流,或转入新学,或参加新军,或投身工商业等,“轻去其乡的现象已一天比一天流行”。该现象反映了()A.城乡阶级结构发生巨变 B.城乡经济差距扩大C.城镇经济发展方兴未艾 D.近代乡村危机加剧【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时期(中国)。材料主旨信息为农村中的智力分子、乡绅等“轻去其乡的现象已一天比一天流行”,奔向城市或其他领域,该现象会导致农村原有的治理模式逐步瓦解,结合近代中国特征,新的治理模式又无从建立,这加速了农村的衰落,D项正确;阶级结构的变化材料无法体现,排除A项;“城乡经济差距扩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农村中的智力分子和乡绅流向城市的多个领域(新学、新军、工商业等),不能直接推断经济发展或城市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8.在民主根据地围绕中心任务,创作了《反维持》《捉汉奸》《我们都是神枪手》《左权将军》《我们在太行山上》等大量革命歌曲,印发给小学作为歌唱教材,先让小学生学会,然后回家教给全家。这表明,民主根据地的音乐教育()A.巩固了革命统一战线 B.成为根据地的工作重心C.传播形式趋于多样化 D.契合了民族战争的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根据题干“民主根据地”“《反维持》《捉汉奸》”及所学可知,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材料中大量革命歌曲为学生和家长所熟知,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和动员作用,符合时代和民族战争发展的需要,D项正确;材料主旨内容是通过革命歌曲让更多的民众了解民族革命,“巩固革命统一战线”与题干及史实不符,排除A项;从革命歌曲的名称可知是抗日战争时期,工作重心是抗日救国,争取民族独立,因此这时期工作重心是抗日,而不是音乐教育,排除B项;材料所示的革命歌曲传播只有一种形式——小学生教会全家人,“传播形式多样”的说法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9.中共中央在1949年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帝国主义的经济事业和文化事业,可以让它们暂时存在,由我们加以监督和管制。”1950年12月,政务院发布命令,对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在华有危害的企业进行管制、冻结或收归。这反映了的外交政策()A.受解放战争时局影响 B.突破了西方外交孤立C.兼具独立性与灵活性 D.践行“一边倒”外交方针【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9--1950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对待外国在中国的事业与企业,采取允许暂时存在或管制、冻结等措施,这都是由中共中央根据形势发展需要的自主决定,可以说明党的外交政策是独立性与灵活性的结合,C项正确;材料时间跨度是解放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初,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B项“突破了”材料无法体现,排除B项;材料反映建国前后政府对待西方国家在华事业与企业的措施,未涉及“一边倒”外交方针,排除D项。故选C项。10.2008年,某研究者对中国1300多名中高级公务员进行了问卷调查,把“您认为依法治国的首要任务是什么”的调查结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这折射出当代中国()A.依法治国思想内涵不断丰富 B.致力提升政府服务意识C.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D.民众权益受到法律保护【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材料中被调查的对象是中高级公务员,他们是落实国家法治思想的核心群体,27%的人认为是依法治官,68%的人认为是依法治理社会事务,合计95%的群体认为应该依法治官和依法治事,这一现象的出现得益于当代中国致力建设服务型政府,B项正确;“内涵丰富”应是法律内容的增加,与题意“依法治国”不符,排除A项;调查内容是“您认为依法治国的首要任务是什么”,与德治无关,排除C项;“民众权益受到法律保护”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1.屋大维登上权力顶峰后,随即对罗马城进行了大规模建设:奥古斯都广场、公民投票堂、路基乌司大会堂、马尔采鲁斯剧场、阿格里帕大浴场、马尔斯神庙、阿波罗神庙、朱比特神庙、奎里努斯神庙等。屋大维此举旨在()A.完善城市政治功能 B.宣扬君权神授理念C.树立城市建设典范 D.提升个人政治威望【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罗马)。结合材料设问“旨在”指向目的,结合屋大维身份是罗马帝国的缔造者,而大规模建设罗马城和众多的神庙,有利于加强其世俗权力和神权,起到提升威望和强化统治的作用,D项正确;材料中除了一般的政治功能的建筑设施外,还有大量神庙,“完善城市政治功能”的说法有以偏概全之嫌排除A项;“宣扬君权神授理念”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古代政治家的行为首先服务于政治,“树立城市建设典范”不是主要目的,排除C项。故选D项。12.面对拿破仑的入侵,德意志民众奋起反抗,除了人民起义,还爆发了由贵族、军官发起的起义,德国知识界也与德国资产阶级自由贵族政治家在反对拿破仑、争取民族独立问题的认识上日趋一致,他们团结在一起,汇成一股强大的反拿破仑思想洪流。该现象反映了当时德国()A.民族民主意识发展 B.成功阻止法国扩张C.民族大团结的实现 D.封建统治基础瓦解【答案】A【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19世纪(欧洲)。据材料可知,因为拿破仑的入侵,德国社会各个阶层在“反抗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方面达成了共识,这是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表现,反映了德国民族民主意识的发展,A项正确;德国有没有成功阻止拿破仑的入侵,在材料无法体现,排除B项;当时的德国尚未实现统一,并不能实现民族大团结,排除C项;材料主旨强调的是德国民族意识的发展,而非封建统治的瓦解,排除D项。故选A项。13.1626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贸易清单中首次出现了在中国采购的瓷质茶杯,据统计,1629年购买了250只,1633年购买了1325只,1643年25000只,到1740年购买中国的各类茶具达110000件,1760年更是高达2000000件。据此可知,当时荷兰国内()A.民众货币收益增长 B.日常生活方式发生变化C.进口瓷器物美价廉 D.收藏东方文物蔚然成风【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材料信息表明17—18世纪,荷兰进口了大量的中国茶杯,推知茶杯流入欧洲或荷兰,根据茶杯的用途:饮茶,联系所学知识,近代有大量的新物种流入欧洲,被欧洲各国人民所接受,风靡一时,其中有茶叶、咖啡、蔗糖等,结合用途和数量可知新式饮料广受追捧,荷兰民众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变,B项正确;民众货币收入增长材料无法体现,排除A项;材料信息得不出瓷器价格高低与否,排除C项;进口物品是生活化的瓷质茶杯,文物收藏应该是高档瓷器,两者概念有本质区别,排除D项。故选B项。14.下图为英国与其他地区工人工资水平收入差异图。据此推测,当时英国()A.国内市场日益缩小 B.工场手工业技术进步C.产业升级进程加快 D.生产流水线应用广泛【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525年后英国伦敦工人工资水平长期领先,1775年后与其他地区的工资水平差距扩大,结合时代背景——工业革命,可推测当时英国产业升级进程加快,C项正确;高工资会促进人地分离和工业发展,国内市场应是不断扩大,不是缩小,排除A项;材料时间跨度大,涉及了手工工场和机器工厂生产两个时期,排除B项;流水线应用情况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15.1978年,卡特政府在颁布的《文官制度改革法》中规定,在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低级文官时,对妇女、黑人和其他少数族裔人群的录用比例,要根据性别、种族或民族在其所在城市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而定。卡特政府的举措()A.克服了多党制的社会弊端 B.平衡了美国各阶层间的利益C.增强了政治运行的稳定性 D.回应了社会发展的现实诉求【答案】D【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目的题、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8年美国。材料《文官制度改革法》规定,在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文官时,所在城市的女性及非白种人按比例确定,这与当时美国的社会中追求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及黑人运动有关,所以卡特政府的举措回应了社会发展的现实诉求,D项正确;多党制的本质是资产阶级内部不同集团轮流执政,是资本主义国家固有特征,材料所述举措不能克服,排除A项;材料反映美国社会要求性别、种族平等,未涉及不同阶层,排除B项;文官在资产阶级各政党之间保持中立增强了政治运行的稳定性,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6.2022年美国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计划五年内投入520亿美元加强其半导体研发和制造能力;韩国、日本、欧盟、中国等也相继宣布对各自半导体行业进行大规模补贴。这表明()A.全球科技竞争态势加剧 B.半导体行业被西方垄断C.西方国家内部发展平衡 D.美国科技霸主地位动摇【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今世界。材料中有较多的国家对本国半导体行业进行大规模补贴,这是国家重视本国半导体行业发展的表现,材料中涉及国家或组织数量多,可以得出全球科技竞争态势加剧,A项正确;材料中有中国出现,不能体现半导体行业被西方垄断,排除B项;材料信息对内能得出政府重视,对外能得出竞争加剧,但材料信息无法推论出西方国家内部发展平衡,排除C项;材料只是反映科技竞争的加剧,无法得出美国科技霸主地位动摇,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古代统治者都高度重视赋税征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福建建阳县田赋案案件起因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李六成接任建阳县知县,因见民间钱粮历年拖欠,前官多致挂误,于是遍访舆情,发现阳邑民田皆系下则(不肥沃),明朝初年每亩只征银五分一厘,后加至七分三厘一丝五忽,赋重田硗(薄),民力难完,以至积逋累累。李六成目击其艰,遂私自下调税额,将已开垦的田地归入未垦荒地,用其征赋来弥补降税之田的差额。——据《闽浙总督郝玉麟奏陈福建建阳田粮始末酌办清厘征粮册籍折》案件判决乾隆元年(1736年)十月二十八日,户部大学士张廷玉等经密议后提出处理意见:清朝中央政府放弃已垦荒田695顷余的田赋收入,将向中央上报的奏销册改为每亩征银六分一厘四毫,使其与李六成在1686年私自减则以来的该县实征册科则相符。同时删去本不存在的荒田695顷的记载。并且将该县存在的虚粮八百余两中无从征收的631两余予以豁除。同时针对李六成自行减则及其在赋税征收问题上引起的混乱,决定“罚俸一年”。乾隆帝批准执行。——据《大学士张廷玉等为请照建阳县册载亩数赋额征收并改正部册事奏折》学者评价这种处理看起来是十分宽松的,并为今天的史家引为清朝政府对垦复或新辟土地升科条例执行时往往采取宽厚措施的例证。——摘编自何平《从乾隆建阳田赋案论清代的赋税管理》(1)根据“案件起因”和“案件判决”,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建阳县知县李六成行为引发的后果。(2)综合上述材料信息,简析清廷采取“宽厚”措施处理该案件的缘由。【答案】(1)李六成的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清政府赋税管理规定,冲击了法律制度和政府权威;减轻了百姓的赋税负担;减少了政府的赋税收入;田赋造假,容易导致赋税征收的混乱;将已开垦的田地归入未垦荒地,对以后的劝垦及纳税带来隐患;等等。(2)知县李六成的行为虽然不合法,但他体恤百姓的艰辛,这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建阳县地瘠民贫,如补税或恢复旧制,脱离实际,完纳困难;案件从发生到判决,历时近50年,李六成所定的赋制早已约定成俗,如增加势必会引起民众的不满,激化矛盾;本地原来的田赋记录多错误较混乱;清政府合理的让步,也是其法律灵活性的突出表现;等等。【解析】【小问1】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朝时期。由材料“李六成目击其艰,遂私自下调税额,将已开垦的田地归入未垦荒地,用其征赋来弥补降税之田的差额。”“同时针对李六成自行减则及其在赋税征收问题上引起的混乱,决定‘罚俸一年’。乾隆帝批准执行。”及所学可得出李六成的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清政府赋税管理规定,冲击了法律制度和政府权威;减轻了百姓的赋税负担;由材料“同时删去本不存在的荒田695顷的记载。并且将该县存在的虚粮八百余两中无从征收的631两余予以豁除。”可得出减少了政府的赋税收入;田赋造假,容易导致赋税征收的混乱;由材料“清朝中央政府放弃已垦荒田695顷余的田赋收入,将向中央上报的奏销册改为每亩征银六分一厘四毫,使其与李六成在1686年私自减则以来的该县实征册科则相符。同时删去本不存在的荒田695顷的记载。”可得出将已开垦的田地归入未垦荒地,对以后的劝垦及纳税带来隐患。【小问2】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朝时期。由材料“李六成接任建阳县知县,因见民间钱粮历年拖欠,前官多致挂误,于是遍访舆情,发现阳邑民田皆系下则(不肥沃)”及所学可得出知县李六成的行为虽然不合法,但他体恤百姓的艰辛,这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由材料“清朝中央政府放弃已垦荒田695顷余的田赋收入,将向中央上报的奏销册改为每亩征银六分一厘四毫,使其与李六成在1686年私自减则以来的该县实征册科则相符。同时删去本不存在的荒田695顷的记载。并且将该县存在的虚粮八百余两中无从征收的631两余予以豁除。”及所学可得出建阳县地瘠民贫,如补税或恢复旧制,脱离实际,完纳困难;由材料“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李六成接任建阳县知县,因见民间钱粮历年拖欠,前官多致挂误,于是遍访舆情”“乾隆元年(1736年)十月二十八日,户部大学士张廷玉等经密议后提出处理意见”及所学可得出案件从发生到判决,历时近50年,李六成所定的赋制早已约定成俗,如增加势必会引起民众的不满,激化矛盾;由材料“同时删去本不存在的荒田695顷的记载。并且将该县存在的虚粮八百余两中无从征收的631两余予以豁除。”可得出本地原来的田赋记录多错误较混乱;由材料“同时针对李六成自行减则及其在赋税征收问题上引起的混乱,决定‘罚俸一年’。乾隆帝批准执行。”及所学可得出清政府合理的让步,也是其法律灵活性的突出表现。18.“治国者,以奉法为重”,大国外交必重国际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530年以后,欧洲进入了所谓“宗教战争”时代,各国新兴君主为广开财源以宗教信仰为借口对土地和黄金等财富展开激烈争夺。面对和平的丧失,神学家维多利亚继承了古罗马法律思想,并创造性地将万民法的范围扩展到远远逾越其传统界限的领域。正是依靠他的理论,所谓“国际法之父”雨果·格劳秀斯才建构起“富有灵感的体制”。因此,与格劳秀斯相比,维多利亚更有资格被视为近代国际法的“奠基者”或“先驱者”。——摘编自陶永新《从万民法到国际法——近代国际法概念演进考》材料二1899年第一次海牙和平会议召开,共有26个国家参加,其中来自欧洲20个,亚洲4个,美洲2个。会议签订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公约》:在维持普遍和平的强烈愿望的激励下;决心竭尽全力促进国际争端的友好解决;认识到文明国家集团各成员国的联合一致;愿意扩大法律的适用范围和加强国际正义感;深信在各独立国家之间设立一个各国均能参加的常设仲裁法庭将对达到此目的作出有效的贡献。——据《国际条约集(1872—1916)》(1)根据材料一,概括维多利亚“万民法”的新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维多利亚法学新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公约》的特点及其影响。【答案】(1)新内涵:范围适用于国与国之间关系(或欧洲国际关系)。背景: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区之间长期的隔绝状态,国家间的联系增多;宗教改革,使罗马天主教会受到冲击,君主势力快速上升;欧洲有大量古罗马时期的法律遗存;文艺复兴运动,改变了人们观念,开阔了人类视野;早期殖民扩张时期,列强间战争频发,列强与殖民地的武装冲突不断;民族国家的诞生,国家主权意识的增长;等等。(2)特点:近代国际法的实施范围实际已突破欧洲地区,影响范围扩大;欧洲占主导地位;以扩大国际和平为宗旨;公约的实施有了制度保障;等等。影响: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国际合作和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的稳定与和平;本质上是维护欧洲利益的工具。【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与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世界。第一小问新内涵,根据材料一“面对和平的丧失,神学家维多利亚继承了古罗马法律思想,并创造性地将万民法的范围扩展到远远逾越其传统界限的领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范围适用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第二小问背景,根据材料“1530年以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区之间长期的隔绝状态,国家间的联系增多与宗教改革,使罗马天主教会受到冲击,君主势力快速上升;欧洲有大量古罗马时期的法律遗存;根据材料一“神学家维多利亚继承了古罗马法律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有大量古罗马时期的法律遗存;根据材料一“各国新兴君主为广开财源以宗教信仰为借口对土地和黄金等财富展开激烈争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早期殖民扩张时期,列强间战争频发,列强与殖民地的武装冲突不断与民族国家的诞生,国家主权意识的增长。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与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世界。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二“1899年第一次海牙和平会议召开,共有26个国家参加,其中来自欧洲20个,亚洲4个,美洲2个”可知,近代国际法的实施范围实际已突破欧洲地区,影响范围扩大并且欧洲占主导地位;根据材料二“在维持普遍和平的强烈愿望的激励下”可知,以扩大国际和平为宗旨;根据材料二“会议签订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公约》”可知,公约的实施有了制度保障。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二“在维持普遍和平强烈愿望的激励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利于维护世界的稳定与和平;根据材料二“深信在各独立国家之间设立一个各国均能参加的常设仲裁法庭将对达到此目的作出有效的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国际合作和交流;根据材料二“1899年第一次海牙和平会议召开,共有26个国家参加,其中来自欧洲20个,亚洲4个,美洲2个”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质上是维护欧洲利益的工具。19.下表是某教师采用主题教学的方式,设计的关于“宋朝”历史的教学思路。阅读材料,完成要求。主题:“流动”的宋王朝立意立意依据江海奔流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百物周流繁华的城市、新生的纸币、和平的榷场、跨海的丝路重心南流形成了江东经济甲天下,头枕东南、面向海洋的经济新格局,引发了东南科举冠天下的文化新趋势四民合流科举竞流、婚姻交流、土地转流——摘编自苗颖《“流动”的王朝》参照材料主题设计思路,围绕“‘流动’的____________”提炼一个中国近代史发展主题,并运用相关知识进行阐述。(要求:可从时段、群体或发展特点等角度提炼主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答案】主题:“流动”的晚清王朝。阐述:1840年中国国门被迫打开,西方商品海量流入中国,中国白银大量流出,造成晚清政府财政拮据,财政危机日益严重。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西方工业化输出原材料,也成为西方工业产品的目的地,这种双向的流动,客观上推动了晚清时期中国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加强了世界大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传统手工业和小农经济从业者逐步破产,大量人口从乡村流动到城市,从农业领域涌向其他行业,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东部地区快速发展,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扩大。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也加速了晚清王朝权力的下移,中央集权削弱,晚清政府统治危机扩大,同时,也为大量汉族官员开辟了上升的机遇。综上所述,晚清时期,白银外流、商品流动、人口流动、权力更迭等,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生态,也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近代中国。首先,根据材料“‘流动’的宋王朝”及设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主题:“流动”的晚清王朝。其次,结合材料“江海奔流、百物周流、重心南流、四民合流”及所学知识可知,分别从鸦片战争的影响;自然经济的缓慢解体;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等方面分析说明,例如:1840年中国国门被迫打开,西方商品海量流入中国,中国白银大量流出,造成晚清政府财政拮据,财政危机日益严重。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西方工业化输出原材料,也成为西方工业产品的目的地,这种双向的流动,客观上推动了晚清时期中国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加强了世界大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传统手工业和小农经济从业者逐步破产,大量人口从乡村流动到城市,从农业领域涌向其他行业,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东部地区快速发展,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扩大。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也加速了晚清王朝权力的下移,中央集权削弱,晚清政府统治危机扩大,同时,也为大量汉族官员开辟了上升的机遇。最后,总结升华,明确主旨,晚清时期,白银外流、商品流动、人口流动、权力更迭等,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生态,也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注意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晚清中国出现了大量“官督商办”企业,这些企业名为“商办”,实由官府控制。现代股份制企业要求以严格、科学的经营管理作为保证,否则,企业就根本不可能有效地运作。所以,“官督商办”企业的腐败性是它们适应不了商品经济日益发展条件下激烈的市场竞争的直接原因。其结果引起了“官督商办”企业本身及其从业人员的分化与转化。——摘编自(美)费维恺著,虞和平译《中国早期工业化》等材料二随着贸易半径的扩大,特别是海外贸易的兴起,英国商人在继承了旧的组织形式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合伙制的组合形式,最终开创了具有近代意义的股份公司。到17世纪末,英国商人不再用获得特许状就可以成立一个法人企业,摆脱了国家对股份公司的控制,具备了私人企业的性质。——摘编自李新宽《重商主义时代英国企业组织制度的演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英两国早期企业的不同。(2)某学者认为,社会环境的差异是中英两国早期企业不同命运的主要原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该观点。(要求:赞成、反对或另提出一个主要原因均可,并阐述理由)【答案】(1)不同:资金来源不同:中国“官督商办”企业创办资金来源于政府和民间商人;英国早期企业资金主要来自海外贸易。产生时代背景不同:中国“官督商办”企业产生于晚清政府内忧外患之际;英国早期企业产生于近代早期殖民扩张时期。企业独立性不同:晚清政府控制“官督商办”企业,为维护政府统治服务;英国早期企业在旧的组织形式基础上,不断探索合伙制,后又摆脱了国家的控制,独立性更强。作用不同:中国“官督商办”受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双重压迫,发展艰难;英国早期企业助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2)示例赞成该学者的观点阐述:近代西方列强侵略,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晚清政府统治危机加深,洋务派为挽救危机和解决资金不足问题创办了“官督商办”企业,但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严重脱节,管理方式落后,在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下最终走向失败。近代新航路开辟后,海外贸易兴起,英国积极参与海外殖民扩张,掠夺丰厚利润,开拓广阔市场,推动本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英国民主政治的确立。良好的政治、经济环境,为近代意义企业的诞生培育了成长的沃土。总结:中国“官督商办”企业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兴起,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消亡。英国早期企业兴起于早期殖民扩张时期,为英国社会成功转型提供了强大动力。【解析】【小问1】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晚清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一“这些企业名为‘商办’,实由官府控制”与材料二“随着贸易半径的扩大,特别是海外贸易的兴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金来源不同是中国“官督商办”企业创办资金来源于政府和民间商人;英国早期企业资金主要来自海外贸易;根据材料一“晚清中国”与“到17世纪末,英国商人不再用获得特许状就可以成立一个法人企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产生时代背景不同,中国“官督商办”企业产生于晚清政府内忧外患之际;英国早期企业产生于近代早期殖民扩张时期;根据材料一“晚清中国出现了大量‘官督商办’企业,这些企业名为‘商办’,实由官府控制”与材料二“英国商人在继承了旧的组织形式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合伙制的组合形式,最终开创了具有近代意义的股份公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企业独立性不同,晚清政府控制“官督商办”企业,为维护政府统治服务;英国早期企业在旧的组织形式基础上,不断探索合伙制,后又摆脱了国家的控制,独立性更强;根据材料一“‘官督商办’企业的腐败性是它们适应不了商品经济日益发展条件下激烈的市场竞争的直接原因”与材料二“17世纪末,英国商人不再用获得特许状就可以成立一个法人企业,摆脱了国家对股份公司的控制,具备了私人企业的性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作用不同,中国“官督商办”受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双重压迫,发展艰难;英国早期企业助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小问2】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晚清时期的中国。首先,依据材料提出自身的看法,如赞成、反对或另提出一个主要原因均可。根据材料二“随着贸易半径的扩大,特别是海外贸易的兴起,英国商人在继承了旧的组织形式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合伙制的组合形式,最终开创了具有近代意义的股份公司。”可知,其看法为赞成。其次,依据材料结合近现代世界商业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与史实,进行证明其观点。可以从中国的历史背景与西方的历史背景进行阐述。从中国角度看,根据材料一“晚清中国出现了大量‘官督商办’企业,这些企业名为“商办”,实由官府控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西方列强侵略,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晚清政府统治危机加深,洋务派为挽救危机和解决资金不足问题创办了“官督商办”企业,但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严重脱节,管理方式落后,在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下最终走向失败。从近代西方的角度看,根据材料二“随着贸易半径的扩大,特别是海外贸易的兴起,英国商人在继承了旧的组织形式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合伙制的组合形式,最终开创了具有近代意义的股份公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新航路开辟后,海外贸易兴起,英国积极参与海外殖民扩张,掠夺丰厚利润,开拓广阔市场,推动本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英国民主政治的确立。良好的政治、经济环境,为近代意义企业的诞生培育了成长的沃土。最后,总结归纳,完成表述。如中国“官督商办”企业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兴起,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消亡。英国早期企业兴起于早期殖民扩张时期,为英国社会成功转型提供了强大动力。保密★启用前广东省肇庆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实行多都制,周都选址多为自古以来就形成的通都大邑,这里世族贵家云集,为政治中心。周王“流动办公”,频繁巡行于多座都邑之间并处理各项政务。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A.分封制度遭受挑战 B.统治权力高度集中 C.贵族势力受到制约 D.王权的影响力拓展【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西周时期。根据材料可知,西周的多个都城选址在世族贵家云集的通都大邑之地,周王频繁巡行于此,可以加强对此地的政治干预,起到扩大影响力和控制力的作用,D项正确;分封制度遭受挑战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A项;“统治权力高度集中”与题干及史实不符,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贵族势力受到制约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2.战国时期,各国除由国家直接对农民授田外,各国手中还保留着大量由国家直接经营的国有土地,这部分土地,使用奴隶耕种,以备各国选贤任能、奖励军功。该现象的出现()A.巩固了国有土地的地位 B.适应了兼并战争的需要C.阻碍了社会转型的进程 D.提升了各国的军事实力【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材料信息表明,各国掌握的土地分两部分,一部分直接授于农民,另一部分国家掌握,用于奖励人才和军功,结合时代特征,可知这适应了兼并战争的需要,B项正确;材料中各国掌握的国有土地的目的是“以备各国选贤任能、奖励军功”,不是固定不变,排除A项;“阻碍了社会转型的进程”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提升了各国的军事实力”在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3.1959年,在甘肃省武威磨咀子汉墓中出土了授予老人的“王杖诏令”简册10枚;1981年,武威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又征集到了出土于磨咀子汉墓的“王杖诏书令”木简26枚。这些诏令主要记载了尊敬老者、高年赐杖以及处决殴辱受杖老人等内容。据此可知,汉朝时期()A.政府注重基层治理 B.关注教化成为社会共识C.社会优抚体系初创 D.程朱理学影响范围扩大【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据材料可知,政府多次赐予老人“王杖”,结合所学可知,“王杖”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教化是古代政府基层治理的重要手段,A项正确;“成为共识”材料无法体现,排除B项;社会优抚有无形成体系,材料未体现,排除C项;程朱理学形成于宋代,材料时间是汉朝,排除D项。故选A项。4.公元214年,曹操在《敕有司取士勿废偏短令》中指出:“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并要求主管人事的部门“明思此义”,不要因品行上的缺点而摒弃“进取之士”。该诏令的实施()A.提高了寒门的政治地位 B.冲破了士族政治特权C.意图纠正科举制度弊端 D.扩大了政治统治基础【答案】D【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末年(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曹操生活在东汉末年,主要选官制度是察举制,此时被选拔的官员多重品德轻才能,或被门阀士族干预而重出身轻才能。材料中曹操选官把才能放在第一位,突破了旧制度的束缚,为众多才学出众之人创造了为官的上升渠道,扩大了政治统治基础,D项正确;材料信息只能证明曹操选官重视才能,给有进取之心的人提供了为官的上升渠道,不能证明寒门庶人地位的提高,排除A项;“冲破了士族政治特权”程度夸大,排除B项;科举制在隋朝时才创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5.两宋时期,很多被贬到岭南的官员,如黄庭坚、苏轼、胡旦等成为改变岭南地区社会面貌的有力推行者。据史料记载,广南西路梧州“衣冠礼度并同中州”,广南东路儋州亦“衣冠礼乐班班然”,海南琼州“民俗以变,可与中州比”等。这反映了该时期()A.岭南民众的民族认同感增强 B.全国文化中心南移至岭南C.贬官担负移风易俗政治职责 D.岭南社会面貌与中原一致【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据材料可知,被贬到岭南地区的官员本身文化素养极高,他们贬到岭南,自然会把先进文化带到领南地区,有助于岭南地区文化的发展,客观上增强了岭南地区民众对中州汉文化的认同,增强民族认同感,A项正确;结合所学,两宋时期,中国的经济和文化重心依然在江南地区,排除B项;结合材料可知,被贬到岭南的官员成为岭南地区移风易俗的推行者,但无法得出他们是否担负移风易俗的政治职责,C项错误;“岭南社会面貌与中原一致”的说法无法体现,也不符合历史事实,排除D项。故选A项。6.下表是学者对“摊丁入亩”政策实施后各省人丁、丁银变化情况统计(部分)。省份人丁差额(口)丁银增额(两)浙江增3641112611.03福建减592719136.43湖北增1838111070.456河南减10447337131.422广东减1008932142.34这表明“摊丁入亩”政策的实施()A.限制了人口的自由流动 B.解决了政府的财政困境C.增加了民众的生存压力 D.缓解了土地兼并的危机【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在众多人口减少的省份,丁银收入不降反增,说明百姓生存压力增大,人丁增长的省份,可推知人地矛盾突出,也会加剧人民的生存压力,C项正确;材料信息显示,人丁一栏人口数量有增有减,可推测人口流动加快,不是限制的结果,排除A项;“解决了政府的财政困境”夸大其作用,排除B项;表中河南等省人口下降,丁银收入反而有极大增长,有土地兼并加强之趋势,排除D项。故选C项。7.1905年晚清废除科举制度后,农村中比较有智力的分子不断地向城市跑,外县的向省会跑,外省的向首都与通商大埠跑。乡绅为寻找新出路不断外流,或转入新学,或参加新军,或投身工商业等,“轻去其乡的现象已一天比一天流行”。该现象反映了()A.城乡阶级结构发生巨变 B.城乡经济差距扩大C.城镇经济发展方兴未艾 D.近代乡村危机加剧【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时期(中国)。材料主旨信息为农村中的智力分子、乡绅等“轻去其乡的现象已一天比一天流行”,奔向城市或其他领域,该现象会导致农村原有的治理模式逐步瓦解,结合近代中国特征,新的治理模式又无从建立,这加速了农村的衰落,D项正确;阶级结构的变化材料无法体现,排除A项;“城乡经济差距扩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农村中的智力分子和乡绅流向城市的多个领域(新学、新军、工商业等),不能直接推断经济发展或城市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8.在民主根据地围绕中心任务,创作了《反维持》《捉汉奸》《我们都是神枪手》《左权将军》《我们在太行山上》等大量革命歌曲,印发给小学作为歌唱教材,先让小学生学会,然后回家教给全家。这表明,民主根据地的音乐教育()A.巩固了革命统一战线 B.成为根据地的工作重心C.传播形式趋于多样化 D.契合了民族战争的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根据题干“民主根据地”“《反维持》《捉汉奸》”及所学可知,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材料中大量革命歌曲为学生和家长所熟知,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和动员作用,符合时代和民族战争发展的需要,D项正确;材料主旨内容是通过革命歌曲让更多的民众了解民族革命,“巩固革命统一战线”与题干及史实不符,排除A项;从革命歌曲的名称可知是抗日战争时期,工作重心是抗日救国,争取民族独立,因此这时期工作重心是抗日,而不是音乐教育,排除B项;材料所示的革命歌曲传播只有一种形式——小学生教会全家人,“传播形式多样”的说法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9.中共中央在1949年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帝国主义的经济事业和文化事业,可以让它们暂时存在,由我们加以监督和管制。”1950年12月,政务院发布命令,对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在华有危害的企业进行管制、冻结或收归。这反映了的外交政策()A.受解放战争时局影响 B.突破了西方外交孤立C.兼具独立性与灵活性 D.践行“一边倒”外交方针【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9--1950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对待外国在中国的事业与企业,采取允许暂时存在或管制、冻结等措施,这都是由中共中央根据形势发展需要的自主决定,可以说明党的外交政策是独立性与灵活性的结合,C项正确;材料时间跨度是解放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初,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B项“突破了”材料无法体现,排除B项;材料反映建国前后政府对待西方国家在华事业与企业的措施,未涉及“一边倒”外交方针,排除D项。故选C项。10.2008年,某研究者对中国1300多名中高级公务员进行了问卷调查,把“您认为依法治国的首要任务是什么”的调查结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这折射出当代中国()A.依法治国思想内涵不断丰富 B.致力提升政府服务意识C.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D.民众权益受到法律保护【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材料中被调查的对象是中高级公务员,他们是落实国家法治思想的核心群体,27%的人认为是依法治官,68%的人认为是依法治理社会事务,合计95%的群体认为应该依法治官和依法治事,这一现象的出现得益于当代中国致力建设服务型政府,B项正确;“内涵丰富”应是法律内容的增加,与题意“依法治国”不符,排除A项;调查内容是“您认为依法治国的首要任务是什么”,与德治无关,排除C项;“民众权益受到法律保护”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1.屋大维登上权力顶峰后,随即对罗马城进行了大规模建设:奥古斯都广场、公民投票堂、路基乌司大会堂、马尔采鲁斯剧场、阿格里帕大浴场、马尔斯神庙、阿波罗神庙、朱比特神庙、奎里努斯神庙等。屋大维此举旨在()A.完善城市政治功能 B.宣扬君权神授理念C.树立城市建设典范 D.提升个人政治威望【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罗马)。结合材料设问“旨在”指向目的,结合屋大维身份是罗马帝国的缔造者,而大规模建设罗马城和众多的神庙,有利于加强其世俗权力和神权,起到提升威望和强化统治的作用,D项正确;材料中除了一般的政治功能的建筑设施外,还有大量神庙,“完善城市政治功能”的说法有以偏概全之嫌排除A项;“宣扬君权神授理念”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古代政治家的行为首先服务于政治,“树立城市建设典范”不是主要目的,排除C项。故选D项。12.面对拿破仑的入侵,德意志民众奋起反抗,除了人民起义,还爆发了由贵族、军官发起的起义,德国知识界也与德国资产阶级自由贵族政治家在反对拿破仑、争取民族独立问题的认识上日趋一致,他们团结在一起,汇成一股强大的反拿破仑思想洪流。该现象反映了当时德国()A.民族民主意识发展 B.成功阻止法国扩张C.民族大团结的实现 D.封建统治基础瓦解【答案】A【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19世纪(欧洲)。据材料可知,因为拿破仑的入侵,德国社会各个阶层在“反抗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方面达成了共识,这是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表现,反映了德国民族民主意识的发展,A项正确;德国有没有成功阻止拿破仑的入侵,在材料无法体现,排除B项;当时的德国尚未实现统一,并不能实现民族大团结,排除C项;材料主旨强调的是德国民族意识的发展,而非封建统治的瓦解,排除D项。故选A项。13.1626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贸易清单中首次出现了在中国采购的瓷质茶杯,据统计,1629年购买了250只,1633年购买了1325只,1643年25000只,到1740年购买中国的各类茶具达110000件,1760年更是高达2000000件。据此可知,当时荷兰国内()A.民众货币收益增长 B.日常生活方式发生变化C.进口瓷器物美价廉 D.收藏东方文物蔚然成风【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材料信息表明17—18世纪,荷兰进口了大量的中国茶杯,推知茶杯流入欧洲或荷兰,根据茶杯的用途:饮茶,联系所学知识,近代有大量的新物种流入欧洲,被欧洲各国人民所接受,风靡一时,其中有茶叶、咖啡、蔗糖等,结合用途和数量可知新式饮料广受追捧,荷兰民众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变,B项正确;民众货币收入增长材料无法体现,排除A项;材料信息得不出瓷器价格高低与否,排除C项;进口物品是生活化的瓷质茶杯,文物收藏应该是高档瓷器,两者概念有本质区别,排除D项。故选B项。14.下图为英国与其他地区工人工资水平收入差异图。据此推测,当时英国()A.国内市场日益缩小 B.工场手工业技术进步C.产业升级进程加快 D.生产流水线应用广泛【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525年后英国伦敦工人工资水平长期领先,1775年后与其他地区的工资水平差距扩大,结合时代背景——工业革命,可推测当时英国产业升级进程加快,C项正确;高工资会促进人地分离和工业发展,国内市场应是不断扩大,不是缩小,排除A项;材料时间跨度大,涉及了手工工场和机器工厂生产两个时期,排除B项;流水线应用情况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15.1978年,卡特政府在颁布的《文官制度改革法》中规定,在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低级文官时,对妇女、黑人和其他少数族裔人群的录用比例,要根据性别、种族或民族在其所在城市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而定。卡特政府的举措()A.克服了多党制的社会弊端 B.平衡了美国各阶层间的利益C.增强了政治运行的稳定性 D.回应了社会发展的现实诉求【答案】D【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目的题、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8年美国。材料《文官制度改革法》规定,在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文官时,所在城市的女性及非白种人按比例确定,这与当时美国的社会中追求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及黑人运动有关,所以卡特政府的举措回应了社会发展的现实诉求,D项正确;多党制的本质是资产阶级内部不同集团轮流执政,是资本主义国家固有特征,材料所述举措不能克服,排除A项;材料反映美国社会要求性别、种族平等,未涉及不同阶层,排除B项;文官在资产阶级各政党之间保持中立增强了政治运行的稳定性,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6.2022年美国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计划五年内投入520亿美元加强其半导体研发和制造能力;韩国、日本、欧盟、中国等也相继宣布对各自半导体行业进行大规模补贴。这表明()A.全球科技竞争态势加剧 B.半导体行业被西方垄断C.西方国家内部发展平衡 D.美国科技霸主地位动摇【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今世界。材料中有较多的国家对本国半导体行业进行大规模补贴,这是国家重视本国半导体行业发展的表现,材料中涉及国家或组织数量多,可以得出全球科技竞争态势加剧,A项正确;材料中有中国出现,不能体现半导体行业被西方垄断,排除B项;材料信息对内能得出政府重视,对外能得出竞争加剧,但材料信息无法推论出西方国家内部发展平衡,排除C项;材料只是反映科技竞争的加剧,无法得出美国科技霸主地位动摇,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古代统治者都高度重视赋税征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福建建阳县田赋案案件起因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李六成接任建阳县知县,因见民间钱粮历年拖欠,前官多致挂误,于是遍访舆情,发现阳邑民田皆系下则(不肥沃),明朝初年每亩只征银五分一厘,后加至七分三厘一丝五忽,赋重田硗(薄),民力难完,以至积逋累累。李六成目击其艰,遂私自下调税额,将已开垦的田地归入未垦荒地,用其征赋来弥补降税之田的差额。——据《闽浙总督郝玉麟奏陈福建建阳田粮始末酌办清厘征粮册籍折》案件判决乾隆元年(1736年)十月二十八日,户部大学士张廷玉等经密议后提出处理意见:清朝中央政府放弃已垦荒田695顷余的田赋收入,将向中央上报的奏销册改为每亩征银六分一厘四毫,使其与李六成在1686年私自减则以来的该县实征册科则相符。同时删去本不存在的荒田695顷的记载。并且将该县存在的虚粮八百余两中无从征收的631两余予以豁除。同时针对李六成自行减则及其在赋税征收问题上引起的混乱,决定“罚俸一年”。乾隆帝批准执行。——据《大学士张廷玉等为请照建阳县册载亩数赋额征收并改正部册事奏折》学者评价这种处理看起来是十分宽松的,并为今天的史家引为清朝政府对垦复或新辟土地升科条例执行时往往采取宽厚措施的例证。——摘编自何平《从乾隆建阳田赋案论清代的赋税管理》(1)根据“案件起因”和“案件判决”,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建阳县知县李六成行为引发的后果。(2)综合上述材料信息,简析清廷采取“宽厚”措施处理该案件的缘由。【答案】(1)李六成的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清政府赋税管理规定,冲击了法律制度和政府权威;减轻了百姓的赋税负担;减少了政府的赋税收入;田赋造假,容易导致赋税征收的混乱;将已开垦的田地归入未垦荒地,对以后的劝垦及纳税带来隐患;等等。(2)知县李六成的行为虽然不合法,但他体恤百姓的艰辛,这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建阳县地瘠民贫,如补税或恢复旧制,脱离实际,完纳困难;案件从发生到判决,历时近50年,李六成所定的赋制早已约定成俗,如增加势必会引起民众的不满,激化矛盾;本地原来的田赋记录多错误较混乱;清政府合理的让步,也是其法律灵活性的突出表现;等等。【解析】【小问1】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朝时期。由材料“李六成目击其艰,遂私自下调税额,将已开垦的田地归入未垦荒地,用其征赋来弥补降税之田的差额。”“同时针对李六成自行减则及其在赋税征收问题上引起的混乱,决定‘罚俸一年’。乾隆帝批准执行。”及所学可得出李六成的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清政府赋税管理规定,冲击了法律制度和政府权威;减轻了百姓的赋税负担;由材料“同时删去本不存在的荒田695顷的记载。并且将该县存在的虚粮八百余两中无从征收的631两余予以豁除。”可得出减少了政府的赋税收入;田赋造假,容易导致赋税征收的混乱;由材料“清朝中央政府放弃已垦荒田695顷余的田赋收入,将向中央上报的奏销册改为每亩征银六分一厘四毫,使其与李六成在1686年私自减则以来的该县实征册科则相符。同时删去本不存在的荒田695顷的记载。”可得出将已开垦的田地归入未垦荒地,对以后的劝垦及纳税带来隐患。【小问2】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朝时期。由材料“李六成接任建阳县知县,因见民间钱粮历年拖欠,前官多致挂误,于是遍访舆情,发现阳邑民田皆系下则(不肥沃)”及所学可得出知县李六成的行为虽然不合法,但他体恤百姓的艰辛,这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由材料“清朝中央政府放弃已垦荒田695顷余的田赋收入,将向中央上报的奏销册改为每亩征银六分一厘四毫,使其与李六成在1686年私自减则以来的该县实征册科则相符。同时删去本不存在的荒田695顷的记载。并且将该县存在的虚粮八百余两中无从征收的631两余予以豁除。”及所学可得出建阳县地瘠民贫,如补税或恢复旧制,脱离实际,完纳困难;由材料“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李六成接任建阳县知县,因见民间钱粮历年拖欠,前官多致挂误,于是遍访舆情”“乾隆元年(1736年)十月二十八日,户部大学士张廷玉等经密议后提出处理意见”及所学可得出案件从发生到判决,历时近50年,李六成所定的赋制早已约定成俗,如增加势必会引起民众的不满,激化矛盾;由材料“同时删去本不存在的荒田695顷的记载。并且将该县存在的虚粮八百余两中无从征收的631两余予以豁除。”可得出本地原来的田赋记录多错误较混乱;由材料“同时针对李六成自行减则及其在赋税征收问题上引起的混乱,决定‘罚俸一年’。乾隆帝批准执行。”及所学可得出清政府合理的让步,也是其法律灵活性的突出表现。18.“治国者,以奉法为重”,大国外交必重国际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530年以后,欧洲进入了所谓“宗教战争”时代,各国新兴君主为广开财源以宗教信仰为借口对土地和黄金等财富展开激烈争夺。面对和平的丧失,神学家维多利亚继承了古罗马法律思想,并创造性地将万民法的范围扩展到远远逾越其传统界限的领域。正是依靠他的理论,所谓“国际法之父”雨果·格劳秀斯才建构起“富有灵感的体制”。因此,与格劳秀斯相比,维多利亚更有资格被视为近代国际法的“奠基者”或“先驱者”。——摘编自陶永新《从万民法到国际法——近代国际法概念演进考》材料二1899年第一次海牙和平会议召开,共有26个国家参加,其中来自欧洲20个,亚洲4个,美洲2个。会议签订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公约》:在维持普遍和平的强烈愿望的激励下;决心竭尽全力促进国际争端的友好解决;认识到文明国家集团各成员国的联合一致;愿意扩大法律的适用范围和加强国际正义感;深信在各独立国家之间设立一个各国均能参加的常设仲裁法庭将对达到此目的作出有效的贡献。——据《国际条约集(1872—1916)》(1)根据材料一,概括维多利亚“万民法”的新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维多利亚法学新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公约》的特点及其影响。【答案】(1)新内涵:范围适用于国与国之间关系(或欧洲国际关系)。背景: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区之间长期的隔绝状态,国家间的联系增多;宗教改革,使罗马天主教会受到冲击,君主势力快速上升;欧洲有大量古罗马时期的法律遗存;文艺复兴运动,改变了人们观念,开阔了人类视野;早期殖民扩张时期,列强间战争频发,列强与殖民地的武装冲突不断;民族国家的诞生,国家主权意识的增长;等等。(2)特点:近代国际法的实施范围实际已突破欧洲地区,影响范围扩大;欧洲占主导地位;以扩大国际和平为宗旨;公约的实施有了制度保障;等等。影响: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国际合作和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的稳定与和平;本质上是维护欧洲利益的工具。【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与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世界。第一小问新内涵,根据材料一“面对和平的丧失,神学家维多利亚继承了古罗马法律思想,并创造性地将万民法的范围扩展到远远逾越其传统界限的领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范围适用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第二小问背景,根据材料“1530年以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区之间长期的隔绝状态,国家间的联系增多与宗教改革,使罗马天主教会受到冲击,君主势力快速上升;欧洲有大量古罗马时期的法律遗存;根据材料一“神学家维多利亚继承了古罗马法律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有大量古罗马时期的法律遗存;根据材料一“各国新兴君主为广开财源以宗教信仰为借口对土地和黄金等财富展开激烈争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早期殖民扩张时期,列强间战争频发,列强与殖民地的武装冲突不断与民族国家的诞生,国家主权意识的增长。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与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世界。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二“1899年第一次海牙和平会议召开,共有26个国家参加,其中来自欧洲20个,亚洲4个,美洲2个”可知,近代国际法的实施范围实际已突破欧洲地区,影响范围扩大并且欧洲占主导地位;根据材料二“在维持普遍和平的强烈愿望的激励下”可知,以扩大国际和平为宗旨;根据材料二“会议签订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公约》”可知,公约的实施有了制度保障。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二“在维持普遍和平强烈愿望的激励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利于维护世界的稳定与和平;根据材料二“深信在各独立国家之间设立一个各国均能参加的常设仲裁法庭将对达到此目的作出有效的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国际合作和交流;根据材料二“1899年第一次海牙和平会议召开,共有26个国家参加,其中来自欧洲20个,亚洲4个,美洲2个”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质上是维护欧洲利益的工具。19.下表是某教师采用主题教学的方式,设计的关于“宋朝”历史的教学思路。阅读材料,完成要求。主题:“流动”的宋王朝立意立意依据江海奔流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百物周流繁华的城市、新生的纸币、和平的榷场、跨海的丝路重心南流形成了江东经济甲天下,头枕东南、面向海洋的经济新格局,引发了东南科举冠天下的文化新趋势四民合流科举竞流、婚姻交流、土地转流——摘编自苗颖《“流动”的王朝》参照材料主题设计思路,围绕“‘流动’的____________”提炼一个中国近代史发展主题,并运用相关知识进行阐述。(要求:可从时段、群体或发展特点等角度提炼主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答案】主题:“流动”的晚清王朝。阐述:1840年中国国门被迫打开,西方商品海量流入中国,中国白银大量流出,造成晚清政府财政拮据,财政危机日益严重。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西方工业化输出原材料,也成为西方工业产品的目的地,这种双向的流动,客观上推动了晚清时期中国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加强了世界大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传统手工业和小农经济从业者逐步破产,大量人口从乡村流动到城市,从农业领域涌向其他行业,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东部地区快速发展,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扩大。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也加速了晚清王朝权力的下移,中央集权削弱,晚清政府统治危机扩大,同时,也为大量汉族官员开辟了上升的机遇。综上所述,晚清时期,白银外流、商品流动、人口流动、权力更迭等,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生态,也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超市季节性促销员劳动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智能家居砌墙装修承包合同范本2篇
- 二零二五版3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海上货物运输事故处理及赔偿协议2篇
- 二零二五版综合性博士后研究人员聘用合同书3篇
- 二零二五版物联网技术培训服务合同样本2篇
- 二零二五年度版权买卖合同(图书)5篇
- 二零二五版劳动合同法下社保购买期限及权益保障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餐厅线上线下融合推广承包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网络广告投放合同封面素材2篇
- 二零二五版电影IP授权与赞助合同3篇
-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 白酒代理合同范本
- 税前工资反算表模板
- 广东省深圳市2023年中考英语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 MOOC 电工学(电气工程学概论)-天津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2019级水电站动力设备专业三年制人才培养方案
- 室内装饰装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洗浴中心活动方案
- 送电线路工程施工流程及组织措施
- 韩国文化特征课件
- 抖音认证承诺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