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管理体系构建与实践操作经验分享TOC\o"1-2"\h\u19041第一章环境管理体系概述 2114101.1环境管理体系的定义与意义 2245661.2环境管理体系的发展历程 2315091.2.1早期环境管理 2701.2.2环境管理体系理念的提出 2188701.2.3环境管理体系的推广与应用 331521.2.4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310738第二章环境管理体系构建基础 367022.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与法规 3168372.2环境管理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方法 49993第三章策划与设计 4215823.1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486393.1.1环境因素识别 4134073.1.2环境因素评价 5234473.2环境目标与指标的制定 563633.2.1环境目标制定 560713.2.2环境指标制定 618650第四章组织结构与职责 6305274.1环境管理体系组织结构设计 614954.2环境管理体系职责分配 712077第五章资源配备与管理 731985.1人力资源配备与管理 778045.2设备与设施资源配备与管理 82269第六章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编写 8199946.1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编写要求 82456.1.1文件编写的基本原则 8290926.1.2文件编写的主要内容 843546.2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审核与发布 9304876.2.1文件审核 9284136.2.2文件发布 925801第七章环境管理体系运行与维护 1059177.1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监控 101047.1.1监控目的与原则 10208327.1.2监控内容与方法 10201897.2环境管理体系持续改进 101027.2.1持续改进的必要性 10154187.2.2持续改进的途径 11276867.2.3持续改进的实施 1129722第八章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 1139078.1内部审核的实施与技巧 11302498.1.1内部审核概述 11256098.1.2内部审核的实施步骤 1240018.1.3内部审核技巧 12221108.2管理评审的组织与实施 12271418.2.1管理评审概述 12271778.2.2管理评审的组织 1282908.2.3管理评审的实施 1225083第九章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与监督 1361029.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流程 13204819.2环境管理体系监督与检查 1332059第十章环境管理体系实践案例分析 14295310.1企业环境管理体系构建案例 14642910.2企业环境管理体系改进案例 15第一章环境管理体系概述1.1环境管理体系的定义与意义环境管理体系(EnvironmentalManagementSystem,简称EMS)是一种系统化的管理方法,旨在通过组织内部的管理活动,对环境问题进行有效识别、评价和控制,以达到持续改进环境表现的目的。环境管理体系包括制定环境方针、目标、指标和计划,实施环境管理措施,监控和评价环境表现,以及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组织的环境意识,强化员工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2)促进组织遵守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降低违法风险。(3)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4)提升组织形象,赢得社会公众的信任和支持。1.2环境管理体系的发展历程环境管理体系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2.1早期环境管理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这一时期,各国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如美国的《清洁空气法》、《清洁水法》等。但是这一阶段的环境管理主要侧重于末端治理,即对污染物进行处理和排放,尚未形成系统化的环境管理体系。1.2.2环境管理体系理念的提出20世纪80年代,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并于1987年发布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该标准提出了环境管理体系的框架,包括环境方针、策划、实施与运行、检查和改进等环节。ISO14001的发布,标志着环境管理体系理念的正式提出。1.2.3环境管理体系的推广与应用自ISO14001发布以来,环境管理体系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制定了自己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如欧盟的EMAS、美国的ISO14001等。环境管理体系在各类组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不仅包括企业,还包括非组织、教育机构等。1.2.4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的不断发展,组织在实施过程中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保护要求和组织内部管理需求,环境管理体系需要持续改进。这包括更新环境方针、目标、指标和计划,优化环境管理措施,提高环境表现等。在此基础上,环境管理体系的发展还将面临诸多挑战,如气候变化、资源紧张、生态系统退化等。组织需不断创新环境管理理念和方法,以应对这些挑战。第二章环境管理体系构建基础2.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与法规环境管理体系(EMS)的构建,首先需遵循一系列的标准与法规。这些标准与法规旨在指导企业或组织在环境管理方面实施有效控制,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是全球公认的环境管理体系基础标准。该标准提供了建立、实施、维护和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的框架,包括环境方针、策划、实施和运行、检查和纠正措施、管理评审等环节。在我国,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主要包括GB/T240012016《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等。国家环保法律法规、政策和规划也是环境管理体系构建的重要依据。例如,《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等政策文件。2.2环境管理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方法环境管理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1)领导作用:高层领导应充分重视环境管理体系的建设,明确环境管理的目标和方向,保证资源的合理配置。(2)全员参与:环境管理不仅是管理层的工作,全体员工都应参与其中,共同为实现环境目标努力。(3)过程方法:通过识别、评价和优化组织的各个过程,实现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4)系统管理:将环境管理体系与组织的其他管理体系(如质量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相整合,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5)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应不断调整和完善,以适应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环境管理体系构建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策划:明确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目标、指标和任务,制定环境管理方案。(2)实施:根据策划阶段制定的方案,开展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工作,包括培训、资源配置、制度建设等。(3)检查:对环境管理体系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评估其有效性,发觉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4)纠正措施:针对检查中发觉的问题,采取纠正措施,保证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5)管理评审:定期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保证其持续适应组织的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通过以上原则和方法的指导,组织可以构建起一个科学、合理、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第三章策划与设计3.1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3.1.1环境因素识别环境因素识别是环境管理体系构建的基础环节。组织应依据自身的生产、经营和服务活动,系统识别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因素。具体步骤如下:(1)梳理组织活动:全面梳理组织的各项生产、经营和服务活动,包括原料采购、生产加工、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2)识别环境因素:根据组织活动,识别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如废气、废水、固废、噪声、能源消耗等。(3)分析影响程度:对识别出的环境因素进行分类,分析其对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包括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3.1.2环境因素评价环境因素评价是对识别出的环境因素进行量化分析,以确定其对环境影响的程度。具体方法如下:(1)评价标准:制定评价标准,包括国家和地方的环境保护法规、标准、行业规范等。(2)评价方法: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如专家评分法、层次分析法等。(3)评价结果:根据评价方法,得出各环境因素的影响程度,为后续环境管理提供依据。3.2环境目标与指标的制定3.2.1环境目标制定环境目标是组织在环境管理方面所追求的总体目标,应具有以下特点:(1)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要求。(2)与组织的长远发展战略相结合。(3)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具体步骤如下:(1)分析组织现状:结合组织活动、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结果,分析组织在环境管理方面的现状。(2)制定环境目标:根据组织现状,制定具有挑战性和可实现性的环境目标。(3)分解环境目标:将环境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年度目标和部门目标,保证目标的实施与落实。3.2.2环境指标制定环境指标是衡量组织环境目标实现程度的具体指标,应具有以下特点:(1)与组织活动密切相关。(2)具有明确的计算方法和数据来源。(3)易于监测和评估。具体步骤如下:(1)筛选环境指标:根据组织活动、环境目标和评价标准,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环境指标。(2)制定环境指标体系:将筛选出的环境指标进行整合,形成环境指标体系。(3)实施环境监测:根据环境指标体系,开展环境监测工作,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以上策划与设计,组织可以明确环境管理方向,为实现环境目标提供有力保障。第四章组织结构与职责4.1环境管理体系组织结构设计环境管理体系组织结构设计是保证环境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基础。企业应结合自身的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组织架构等因素,设计出适合自身的环境管理体系组织结构。以下是环境管理体系组织结构设计的关键要素:(1)明确环境管理体系的层级结构,包括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和监督层。(2)设立专门的环境管理部门,负责企业环境管理工作的策划、组织、实施和监督。(3)在决策层设立环境管理决策机构,如环境管理委员会,负责对企业环境管理政策、目标和计划进行审议和决策。(4)在管理层设立环境管理执行机构,如环境管理部,负责组织、协调和实施企业环境管理工作。(5)在执行层设立环境管理实施部门,如生产部门、设备部门等,负责具体的环境管理措施的落实。(6)在监督层设立环境管理监督部门,如审计部门、安全监管部门等,负责对企业环境管理工作的合规性进行监督和检查。4.2环境管理体系职责分配为保证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企业应对各级职责进行明确分配。以下为环境管理体系职责分配的关键内容:(1)决策层职责:制定企业环境管理政策、目标和计划,对企业环境管理工作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2)管理层职责:负责组织、协调和实施企业环境管理工作,保证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3)环境管理部门职责:策划、组织、实施和监督企业环境管理工作,提供环境管理方面的技术支持和服务。(4)环境管理执行部门职责:根据企业环境管理政策、目标和计划,落实具体的环境管理措施。(5)环境管理监督部门职责:对企业环境管理工作的合规性进行监督和检查,保证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6)全体员工职责:积极参与企业环境管理工作,遵守环境管理规章制度,提高自身环保意识。通过明确各级职责,企业可以保证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为实现环境管理目标提供有力保障。第五章资源配备与管理5.1人力资源配备与管理环境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离不开人力资源的支撑。为保证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企业应重视人力资源的配备与管理。企业应根据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与权限。在此基础上,企业应制定完善的招聘与选拔制度,保证招聘到具备相应能力与素质的员工。同时企业还应关注员工的培训与发展,提高其在环境管理方面的专业素养。企业应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环境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通过设立环保奖金、晋升通道等激励措施,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精神。企业还应关注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通过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员工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责任感,使其在日常工作中自觉践行环保理念。5.2设备与设施资源配备与管理设备与设施资源是环境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的基础。为保证环境管理体系的顺利进行,企业应重视设备与设施资源的配备与管理。企业应根据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合理选择和配置设备与设施。在采购过程中,企业应充分考虑设备的环保功能、能效指标等因素,保证设备与设施符合国家环保标准。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设备管理制度,包括设备的使用、维护、检修、报废等环节。通过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修,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降低故障率。同时企业还应关注设备与设施的更新换代。环保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应适时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设备与设施,引进先进的环保设备,提高整体环保水平。企业应加强对设备与设施资源的监控。通过建立设备运行数据监测系统,实时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及时发觉并解决潜在的环境风险。人力资源和设备与设施资源的配备与管理是环境管理体系构建与实践的关键环节。企业应充分重视这两方面的工作,为环境管理体系的顺利运行提供有力保障。第六章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编写6.1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编写要求6.1.1文件编写的基本原则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文件内容应符合我国及地方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要求。(2)符合企业实际情况:文件应结合企业的生产工艺、设备设施、管理水平等实际情况进行编写。(3)系统性:文件应涵盖环境管理体系的所有要素,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4)可操作性:文件应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便于员工理解和执行。6.1.2文件编写的主要内容环境管理体系文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环境方针:明确企业环境管理的总体目标、原则和承诺。(2)环境目标、指标和计划: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环境目标、指标和实施计划。(3)管理职责与权限:明确企业内部各部门、岗位的环境管理职责和权限。(4)程序文件:对环境管理体系的关键过程进行详细描述,包括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控制等方面的内容。(5)作业指导书:针对具体的环境管理活动,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方法。(6)记录表单:用于记录环境管理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以便于追溯和持续改进。6.2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审核与发布6.2.1文件审核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在编写完成后,应进行严格的审核。审核过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1)初审:由文件编写人所在部门负责人对文件进行初审,保证文件内容符合企业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要求。(2)复审:由企业环境管理部门对文件进行复审,对文件内容进行全面审查,保证文件系统的完整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3)终审:由企业高层管理者对文件进行终审,对文件的合规性、有效性进行最终确认。6.2.2文件发布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经审核通过后,应进行发布。发布过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1)文件编号:为便于管理和追溯,应对文件进行统一编号。(2)发布范围:明确文件的发布范围,保证相关部门和岗位能够获取到文件。(3)发布方式:采用纸质、电子或两者结合的方式发布文件,保证文件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4)文件发放:将文件发放给相关部门和岗位,并要求签收确认。(5)培训与宣贯:对文件内容进行培训与宣贯,保证员工理解并掌握文件要求。第七章环境管理体系运行与维护7.1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监控7.1.1监控目的与原则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监控的目的是保证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及时发觉和纠正不符合项,提高组织环境管理水平。监控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客观公正:监控过程中,应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避免个人情感和偏见对监控结果的影响。(2)全面覆盖:监控范围应涵盖环境管理体系的所有要素和过程,保证监控的全面性。(3)持续改进:通过监控,发觉环境管理体系的不足之处,为持续改进提供依据。7.1.2监控内容与方法监控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定期对组织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保证环境管理体系的适应性。(2)法律法规合规性检查:检查组织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情况,保证合规性。(3)管理体系文件与记录:检查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和记录的完整性和有效性。(4)过程控制与绩效指标:监控关键过程和绩效指标,评估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监控方法主要包括:(1)内部审核:定期开展内部审核,检查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标准要求。(2)监测与测量:对关键过程和绩效指标进行监测与测量,收集数据进行分析。(3)环境调查:对环境进行调查,分析原因,采取预防措施。7.2环境管理体系持续改进7.2.1持续改进的必要性环境管理体系持续改进是组织发展的必然要求,旨在不断提高环境管理水平,降低环境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持续改进有助于组织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提高市场竞争力和适应能力。7.2.2持续改进的途径(1)持续改进策略:制定明确的持续改进目标和计划,保证改进工作的有序进行。(2)管理评审:定期开展管理评审,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全面的审查和评价,识别改进机会。(3)沟通与交流:加强内部沟通与交流,鼓励员工提出改进建议,激发创新思维。(4)培训与教育:提高员工的环境意识和管理能力,为持续改进提供人力支持。(5)技术创新:积极采用先进的环境保护技术,提高环境管理体系的效率和效果。(6)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效率。7.2.3持续改进的实施(1)制定改进计划:根据管理评审结果和改进需求,制定具体的改进计划,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间。(2)实施改进措施:按照改进计划,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改进目标的实现。(3)监测改进效果: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验证改进成果。(4)持续优化:根据监测结果,对改进措施进行优化和调整,形成良性循环。第八章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8.1内部审核的实施与技巧8.1.1内部审核概述内部审核是环境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验证体系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保证体系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内部审核的实施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技巧,以下对内部审核的实施与技巧进行详细阐述。8.1.2内部审核的实施步骤(1)审核策划:确定审核范围、审核时间、审核人员、审核依据等。(2)审核准备:收集相关文件、资料,了解审核对象的基本情况。(3)审核实施:现场查看、询问、查阅文件,记录审核发觉。(4)审核报告:整理审核发觉,编写审核报告。(5)审核后续活动:对审核发觉的问题进行整改,跟踪验证整改效果。8.1.3内部审核技巧(1)熟悉审核标准:内部审核人员应熟悉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保证审核的准确性。(2)制定审核计划:合理规划审核时间、地点,保证审核的全面性。(3)采取抽样检查:在审核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抽样方法,保证审核结果的客观性。(4)做好沟通:与审核对象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实际情况,保证审核结果的准确性。(5)注重证据收集:收集充分的证据,保证审核结论的可靠性。8.2管理评审的组织与实施8.2.1管理评审概述管理评审是环境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旨在评价体系运行效果,识别改进机会,保证体系持续有效。管理评审的组织与实施对体系改进具有重要意义。8.2.2管理评审的组织(1)确定评审周期:根据体系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管理评审的周期。(2)确定评审范围:明确管理评审的范围,包括体系文件、体系运行情况等。(3)确定评审人员:选择熟悉体系、具有评审能力的人员参与管理评审。(4)准备评审资料:收集体系运行相关数据、报告等,为管理评审提供依据。8.2.3管理评审的实施(1)评审会议:召开评审会议,讨论体系运行情况,识别改进机会。(2)评审报告:整理评审成果,编写评审报告。(3)制定改进措施:针对评审发觉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4)跟踪验证: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验证,保证改进效果。(5)持续改进:根据管理评审结果,不断优化环境管理体系,提升体系运行效果。第九章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与监督9.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流程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是保证企业环境管理达到一定标准的重要手段。以下是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基本流程:(1)前期准备:企业应成立专门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小组,负责整个认证过程的组织与协调。小组需要收集相关资料,包括企业的基本情况、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等。(2)体系建立:企业应依据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体系应包括环境方针、目标、计划、实施、监控、评审和改进等方面的内容。(3)内部审核:企业应对建立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以评估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内部审核应覆盖所有相关部门,保证体系运行正常。(4)管理评审:企业高层应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管理评审,以评价体系的适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管理评审应定期进行,以持续改进体系。(5)认证申请:企业向具有资质的认证机构提交认证申请,提交的材料包括企业基本资料、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报告等。(6)现场审核:认证机构派遣审核员到企业进行现场审核。审核员将依据ISO14001标准,对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估。(7)审核报告:审核员根据现场审核情况,编制审核报告。报告将详细记录审核过程中发觉的问题和不符合项。(8)问题整改:企业应对审核报告中指出的问题进行整改,保证环境管理体系符合标准要求。(9)认证证书:整改合格后,企业将获得认证机构颁发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9.2环境管理体系监督与检查环境管理体系监督与检查是保证企业持续遵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措施。以下是对环境管理体系监督与检查的要点:(1)监督机制: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持续监督。监督机制应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2)内部监督:企业内部应设立专门的环境管理体系监督部门,定期对各部门的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体系文件的执行情况、环境管理措施的落实情况等。(3)外部监督:企业应主动接受行业和社会的监督。外部监督机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学暑假实习报告范文集合四篇
- 春季开学典礼校长演讲稿集合5篇
- 大学毕业生自我鉴定(8篇)
- 幼儿教师辞职申请书集锦9篇
- 地理教师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 顺驰太阳城二期可行性研究报告
- 休闲食品的品牌战略比较
-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 借款约束协议书(2篇)
- 2025年果蔬自动清选、分级设备合作协议书
- 麻醉科工作计划
- 2024年新进员工试用期考核标准3篇
- 《英美文化概况》课件
- 四川省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卷 含解析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复习试题(含答案)
- 【MOOC】中级财务会计-北京交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4年医院康复科年度工作总结(4篇)
- 《园林政策与法规》课件
- 扬尘防治(治理)监理实施细则(范本)
- 五金耗材材料项目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读书分享《终身成长》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