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与管理实践指南_第1页
城市规划与管理实践指南_第2页
城市规划与管理实践指南_第3页
城市规划与管理实践指南_第4页
城市规划与管理实践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规划与管理实践指南TOC\o"1-2"\h\u29056第1章城市规划概述 4247041.1城市规划的起源与发展 4120841.2城市规划的基本理论 4223831.3城市规划的层次与类型 411114第2章城市规划管理体系 5277482.1城市规划管理体系概述 5189142.1.1城市规划管理体系概念 527092.1.2城市规划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 5198782.1.3城市规划管理体系的功能 57402.2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体系 6322652.2.1发展历程 6146972.2.2现状 6185742.2.3特点 6164472.3城市规划管理法律法规 7284132.3.1法律层面 7209282.3.2行政法规层面 728682.3.3部门规章层面 7280492.3.4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层面 715994第3章城市发展战略与规划 7141323.1城市发展战略概述 7205653.1.1定义 7271263.1.2类型 7248883.1.3制定原则 854873.2城市总体规划 8142163.2.1内容 8120183.2.2编制方法 886393.2.3实施保障 9101503.3城市专项规划 9324433.3.1类型 9297133.3.2内容 9177893.3.3编制要点 96499第4章城市空间布局与规划 10286404.1城市空间布局原则 10137704.1.1综合平衡原则 1020704.1.2公平性原则 10257364.1.3可持续发展原则 10222444.1.4灵活适应性原则 1091294.2城市居住空间规划 10248274.2.1居住用地布局 10206254.2.2居住区规划 1050894.2.3住房政策与规划 11147664.3城市公共设施规划 11182384.3.1公共设施分类与布局 11304894.3.2公共交通规划 1175724.3.3教育设施规划 1122884.3.4医疗卫生设施规划 11265334.3.5文化体育设施规划 1129087第5章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 1120655.1城市交通规划概述 11295735.1.1城市交通规划的内涵 112535.1.2城市交通规划的目标 1252595.1.3城市交通规划的原则 12255255.1.4城市交通规划的方法 12244865.2城市道路与交通设施规划 12232165.2.1城市道路网络规划 12234045.2.2交通设施布局 1321415.2.3交通设施设计 1397435.3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1324585.3.1公共交通规划目标 13272685.3.2公共交通规划策略 1384055.3.3公共交通网络布局 14162935.3.4公共交通设施配置 14188225.4城市交通管理策略 1427085.4.1城市交通管理策略 14302995.4.2城市交通管理措施 14241635.4.3城市交通管理手段 1415262第6章城市生态环境规划 15239746.1城市生态环境规划概述 1575106.1.1定义 15133416.1.2目标 15227066.1.3原则 15125216.1.4方法 1552006.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15113056.2.1城市绿地分类 16194326.2.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原则 16282846.2.3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内容 1667146.3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16209276.3.1城市生态环境保护 16234006.3.2城市生态环境治理 1619573第7章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规划 17130937.1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概述 17260477.1.1定义与范围 1775237.1.2保护目标 17158267.1.3保护原则 1795707.2城市历史文化资源调查与评价 17305337.2.1调查内容 18323407.2.2调查方法 18285957.2.3评价体系 18209687.3城市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策略 18272627.3.1保护框架与空间格局 18318777.3.2保护措施 1899267.3.3利用与展示 1827639第8章城市规划实施与管理 19250198.1城市规划实施概述 19155738.1.1城市规划实施的基本原则 1943548.1.2城市规划实施的主要内容 19214998.1.3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9155568.2城市规划管理程序与制度 20237388.2.1城市规划管理基本程序 20244728.2.2城市规划管理制度 2065798.2.3城市规划管理措施 2088158.3城市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2096028.3.1政策保障 20156548.3.2资金保障 20270268.3.3技术保障 21185458.3.4人才保障 2112468.3.5社会保障 2129742第9章城市规划监测与评估 21269829.1城市规划监测概述 21280199.1.1定义与目的 21283209.1.2任务与内容 21229849.1.3方法与技术 21184879.2城市规划评估方法 2230129.2.1评价指标体系法 22206279.2.2模型分析法 2213949.2.3专家咨询法 22307519.2.4公众参与法 22232139.3城市规划监测与评估体系 22307059.3.1监测与评估组织机构 22131279.3.2监测与评估制度 22251089.3.3监测与评估指标体系 2293949.3.4监测与评估方法 22234129.3.5监测与评估结果运用 2314415第10章城市规划发展趋势与展望 232650810.1国际城市规划发展趋势 232786510.2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现状与挑战 231397110.3未来城市规划发展展望与策略 23第1章城市规划概述1.1城市规划的起源与发展城市规划作为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其历史可追溯至古代文明时期。早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城市建设就已经有了规划的意识。但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城市规划起源于19世纪工业革命时期,伴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问题逐渐凸显,城市规划逐渐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在我国,城市规划的历史源远流长。古代城市建设就有严格的规划制度,如《周礼·考工记》中关于都城建设的规划。20世纪初,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念传入我国,我国开始系统地学习和借鉴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新中国成立后,城市规划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体系。1.2城市规划的基本理论城市规划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人文主义城市规划理论:强调城市规划应以人为核心,关注人的需求,提倡人性化的城市环境设计。(2)生态城市规划理论:主张城市规划应遵循生态学原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3)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城市规划应考虑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代际公平。(4)空间结构理论:研究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演变及其与城市规划的关系。(5)城市设计理论:关注城市公共空间、建筑形态、景观风貌等方面的设计,提升城市品质。1.3城市规划的层次与类型城市规划按照层次可分为以下几类:(1)宏观城市规划:主要包括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等,关注城市与区域发展的整体布局。(2)中观城市规划:主要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专项规划等,关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3)微观城市规划:主要包括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等,关注具体地块的开发利用和建设控制。城市规划按照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类:(1)综合性城市规划:涵盖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如城市总体规划。(2)专项规划:针对城市某一特定领域进行规划,如交通规划、绿地系统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3)开发规划:针对具体开发项目进行规划,如新区开发规划、旧城改造规划等。(4)实施性规划:为实现既定规划目标,制定的具体实施方案和时间表,如近期建设规划。第2章城市规划管理体系2.1城市规划管理体系概述城市规划管理体系是指城市规划编制、审批、实施和监督的一整套组织架构、制度安排和运行机制。它是城市有序、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章将从城市规划管理体系的概念、构成要素和功能等方面进行概述。2.1.1城市规划管理体系概念城市规划管理体系是城市规划活动在时间、空间和层次上的有机组合,是实现城市规划目标的关键环节。它包括规划编制、审批、实施和监督四个阶段,涉及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等多方主体。2.1.2城市规划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城市规划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构成要素:(1)规划编制:包括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等。(2)规划审批:涉及规划方案的审批、修订和公示等环节。(3)规划实施:包括规划项目的立项、建设、验收等阶段。(4)规划监督:对规划实施过程的监督、检查和评估。(5)组织机构:设立专门的城市规划管理机构,负责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2.1.3城市规划管理体系的功能城市规划管理体系具有以下功能:(1)引导城市发展方向,促进城市有序、高效、可持续发展。(2)保障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公正性。(3)提高城市规划实施的效果,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4)促进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等各方主体的协同合作。2.2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体系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体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规划管理体系。本节将从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体系的发展历程、现状和特点等方面进行阐述。2.2.1发展历程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体系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计划经济时期:城市规划管理体系以行政指令为主,注重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2)改革开放初期:城市规划管理体系逐步引入市场经济机制,强调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3)市场经济时期:城市规划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注重规划实施和监督,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规划管理体系。2.2.2现状目前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规划编制:形成以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为主体的规划体系。(2)规划审批:设立规划审批机构,完善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3)规划实施:建立健全规划项目立项、建设、验收等环节的管理制度。(4)规划监督:加强对规划实施过程的监督、检查和评估,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2.2.3特点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体系具有以下特点:(1)主导:在城市规划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保障城市规划的权威性和实施力度。(2)多元参与: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等多元主体参与城市规划管理,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公正性。(3)法治保障:建立健全城市规划管理法律法规,保证规划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2.3城市规划管理法律法规城市规划管理法律法规是城市规划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城市规划的权威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本节将对我国城市规划管理法律法规体系进行梳理。2.3.1法律层面我国城市规划管理法律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这些法律为城市规划管理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2.3.2行政法规层面国务院发布的《城市规划条例》等行政法规,对城市规划管理的目标、原则、程序等进行了具体规定。2.3.3部门规章层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自然资源部等相关部门发布的部门规章,对城市规划管理的具体操作进行了规范。2.3.4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层面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以满足城市规划管理的实际需求。通过以上对城市规划管理法律法规的阐述,可以看出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城市规划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为城市规划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第3章城市发展战略与规划3.1城市发展战略概述城市发展战略是城市规划与管理的核心,关系到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整体布局。本节将从城市发展战略的定义、类型和制定原则等方面进行概述。3.1.1定义城市发展战略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为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目标,制定的关于城市发展方针、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和发展措施等方面的总体谋划。3.1.2类型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城市发展战略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按照发展目标的不同,可分为经济增长型、社会和谐型、环境友好型、科技创新型等战略。(2)按照发展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全球城市战略、国家城市战略、区域城市战略和地方城市战略。(3)按照制定主体的不同,可分为主导型、市场引导型和公众参与型等战略。3.1.3制定原则城市发展战略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1)前瞻性:充分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2)科学性:以科学研究为基础,保证战略制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3)协同性:协调城市内部及与周边地区的关系,形成合力。(4)动态性:根据城市发展变化,适时调整战略目标和措施。(5)可持续性:注重经济、社会、环境三者之间的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3.2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是指导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依据。本节将从城市总体规划的内容、编制方法和实施保障等方面进行阐述。3.2.1内容城市总体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城市性质和发展目标:明确城市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和战略思想。(2)城市规模和空间布局:预测城市人口规模,确定城市用地规模和空间布局。(3)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交通、供水、供电、排水、通信等基础设施。(4)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5)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和治理措施。3.2.2编制方法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应采用以下方法:(1)调查研究:收集和分析城市现状及发展条件。(2)预测分析:预测城市发展趋势和需求。(3)方案比较:提出多种规划方案,进行综合比较。(4)公众参与: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民主性。3.2.3实施保障为保证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应采取以下措施:(1)政策保障: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保障规划的实施。(2)组织保障: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的组织机构。(3)资金保障:多渠道筹集资金,保证规划项目顺利实施。(4)监督评估:建立规划实施的监督评估机制,定期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3.3城市专项规划城市专项规划是针对城市发展中的特定问题或领域进行的规划。本节将从城市专项规划的类型、内容和编制要点等方面进行介绍。3.3.1类型城市专项规划主要包括以下类型:(1)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如交通、能源、水利等。(2)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如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3)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如水环境、大气环境、生态修复等。(4)历史文化保护专项规划: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等。3.3.2内容城市专项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现状分析:分析专项规划领域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2)规划目标:明确专项规划的发展目标和战略思想。(3)规划方案:提出具体的规划措施和项目布局。(4)实施策略:制定专项规划的实施步骤、时间表和保障措施。3.3.3编制要点城市专项规划的编制应关注以下要点:(1)问题导向:针对实际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2)协同发展:注重与其他规划的衔接,形成合力。(3)技术创新:运用先进技术,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4)公众参与: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提高规划的民主性。第4章城市空间布局与规划4.1城市空间布局原则城市空间布局是城市规划与管理的核心内容,关乎城市的功能布局、交通组织、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合理高效的城市空间布局应遵循以下原则:4.1.1综合平衡原则城市空间布局应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实现各类用地的平衡与协调。在规划过程中,要注重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保证城市空间布局的合理性与可行性。4.1.2公平性原则城市空间布局应充分考虑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需求,保障居民享有公平的居住、就业、教育、医疗等权利。要注重改善弱势群体的居住条件,提高城市空间的包容性。4.1.3可持续发展原则城市空间布局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充分考虑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注重提高城市空间的生态效益,降低环境污染,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4.1.4灵活适应性原则城市空间布局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以满足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要注重规划的前瞻性,预留一定的发展空间,便于城市空间的调整和优化。4.2城市居住空间规划城市居住空间规划是城市空间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以下为城市居住空间规划的关键内容:4.2.1居住用地布局居住用地布局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人口规模,合理确定居住用地的比例和分布。要注重居住用地的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形成合理的居住空间结构。4.2.2居住区规划居住区规划应充分考虑居民的生活需求,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设施、交通设施和绿地系统。要注重居住区的规模、密度和形态,提高居住区的环境品质和居住舒适度。4.2.3住房政策与规划住房政策与规划应关注住房供需平衡,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要注重保障性住房建设,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同时引导房地产市场有序发展。4.3城市公共设施规划城市公共设施规划是城市空间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以下为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的关键内容:4.3.1公共设施分类与布局公共设施规划应按照功能、规模和服务范围进行分类,合理布局。要注重公共设施的集聚效应,提高公共设施的服务水平和利用效率。4.3.2公共交通规划公共交通规划应构建高效、便捷、安全的公共交通体系,满足居民的出行需求。要注重公共交通与城市空间布局的协同发展,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4.3.3教育设施规划教育设施规划应充分考虑人口结构、学龄人口分布等因素,合理配置各级各类学校。要注重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设施的服务水平。4.3.4医疗卫生设施规划医疗卫生设施规划应关注居民的健康需求,合理布局医疗机构。要注重医疗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覆盖范围。4.3.5文化体育设施规划文化体育设施规划应丰富城市文化生活,提高居民身体素质。要注重文化体育设施的多样性和特色性,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兴趣群体的需求。第5章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5.1城市交通规划概述城市交通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实现城市交通系统的高效、安全、便捷和可持续发展。本章将从城市交通规划的内涵、目标、原则及方法等方面进行概述。5.1.1城市交通规划的内涵城市交通规划是指对城市交通系统进行全面、系统的组织和设计,以优化交通资源配置,提高交通运行效率,保障交通安全,降低交通污染,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5.1.2城市交通规划的目标城市交通规划的主要目标包括:(1)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2)保障交通安全,减少交通;(3)缓解交通拥堵,提高道路通行能力;(4)优化交通结构,促进公共交通发展;(5)降低交通污染,保护城市环境。5.1.3城市交通规划的原则城市交通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1)以人为本,关注民生;(2)统筹兼顾,协调发展;(3)科学规划,合理布局;(4)创新驱动,持续改进。5.1.4城市交通规划的方法城市交通规划方法包括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具体方法有:(1)交通调查与分析;(2)交通需求预测;(3)交通网络设计;(4)交通组织与管理。5.2城市道路与交通设施规划城市道路与交通设施是城市交通系统的硬件基础,本节将从城市道路网络规划、交通设施布局及设计等方面进行阐述。5.2.1城市道路网络规划城市道路网络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1)分级明确,层次清晰;(2)布局合理,联系便捷;(3)功能完善,保障安全;(4)预留发展,适应需求。5.2.2交通设施布局交通设施布局应考虑以下因素:(1)城市空间布局;(2)交通需求分布;(3)土地利用效率;(4)环境保护要求。5.2.3交通设施设计交通设施设计应关注以下方面:(1)道路线形设计;(2)交通设施结构设计;(3)交通设施景观设计;(4)交通安全设施设计。5.3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将从公共交通规划的目标、策略、网络布局及设施配置等方面进行阐述。5.3.1公共交通规划目标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主要目标包括:(1)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2)优化公共交通网络布局;(3)提高公共交通运营效率;(4)促进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协调。5.3.2公共交通规划策略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策略包括:(1)强化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2)优化公共交通线网布局;(3)提高公共交通运营管理水平;(4)引导交通需求向公共交通转移。5.3.3公共交通网络布局公共交通网络布局应遵循以下原则:(1)覆盖广泛,满足需求;(2)结构合理,层次分明;(3)换乘便捷,提高效率;(4)预留发展,适应变化。5.3.4公共交通设施配置公共交通设施配置应关注以下方面:(1)公共交通站点设施;(2)公共交通枢纽设施;(3)公共交通运营车辆;(4)公共交通智能化系统。5.4城市交通管理策略城市交通管理是实现城市交通系统高效运行的关键环节,本节将从城市交通管理策略、措施及手段等方面进行阐述。5.4.1城市交通管理策略城市交通管理策略包括:(1)需求管理策略;(2)供给管理策略;(3)系统管理策略;(4)安全管理策略。5.4.2城市交通管理措施城市交通管理措施主要包括:(1)交通组织优化;(2)交通信号控制;(3)交通需求管理;(4)交通安全保障。5.4.3城市交通管理手段城市交通管理手段包括:(1)法律法规手段;(2)经济手段;(3)技术手段;(4)宣传教育手段。第6章城市生态环境规划6.1城市生态环境规划概述城市生态环境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本章将从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定义、目标、原则及方法等方面进行概述。6.1.1定义城市生态环境规划是指在城市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系统分析、评价和预测,制定相应的规划目标和措施,以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种规划活动。6.1.2目标(1)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维护生态平衡。(2)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居民生活质量。(3)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6.1.3原则(1)尊重自然,保护生态。(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3)合理布局,优化结构。(4)全民参与,共同维护。6.1.4方法(1)城市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2)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目标与指标体系构建。(3)城市生态环境规划方案制定。(4)城市生态环境规划实施与监测。6.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重要内容,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6.2.1城市绿地分类(1)公共绿地:主要包括公园、广场、风景名胜区等。(2)防护绿地:主要包括城市绿带、防护林带等。(3)生产绿地:主要包括苗圃、园艺场等。(4)附属绿地:主要包括居住区绿地、单位绿地等。6.2.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原则(1)整体性原则:城市绿地系统应与城市规划相协调,形成完整的绿地网络。(2)生态优先原则:充分发挥绿地的生态功能,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3)多样性原则:丰富绿地类型,提高城市绿地系统的综合效益。(4)均质分布原则:保证城市绿地系统分布均衡,方便居民使用。6.2.3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内容(1)绿地系统布局。(2)绿地规模与结构。(3)绿地景观设计。(4)绿地设施配置。6.3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是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核心任务,旨在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6.3.1城市生态环境保护(1)水环境保护:加强水污染防治,保障城市水环境安全。(2)大气环境保护: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3)土壤环境保护:防治土壤污染,保障土壤环境质量。(4)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6.3.2城市生态环境治理(1)城市固体废物治理:推进垃圾分类,提高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水平。(2)城市噪声治理:控制噪声污染,改善城市声环境。(3)城市绿化与美化: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提升城市景观品质。(4)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项目实施:落实规划措施,保证项目实施效果。第7章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规划7.1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概述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文化、科学、艺术价值。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对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本节将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定义、目标、原则等方面进行概述。7.1.1定义与范围历史文化名城是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特殊文化价值、代表某一时期或几个时期的历史文化特点,并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需要予以特别保护的城市。历史文化名城的范围主要包括:古城墙、护城河、历史街区、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古树名木等。7.1.2保护目标(1)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持续性。(2)促进历史文化名城的合理利用,发挥其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作用。(3)提高市民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保护氛围。7.1.3保护原则(1)尊重历史,保护真实。(2)科学规划,分类指导。(3)整体保护,突出重点。(4)合理利用,促进发展。7.2城市历史文化资源调查与评价对城市历史文化资源进行调查与评价,是制定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的基础。本节将从调查内容、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阐述。7.2.1调查内容(1)历史文化资源的类型、数量、分布、保存状况等基本信息。(2)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特色、历史演变等。(3)历史文化资源所在地的社会经济状况、环境保护要求等。7.2.2调查方法(1)文献资料收集。(2)现场踏勘。(3)访谈、问卷调查。(4)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技术手段。7.2.3评价体系(1)历史文化价值评价。(2)科学艺术价值评价。(3)社会价值评价。(4)环境价值评价。(5)利用价值评价。7.3城市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策略根据历史文化资源调查与评价结果,制定针对性的保护规划策略,是保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有序进行的关键。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7.3.1保护框架与空间格局(1)明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构建保护框架。(2)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空间格局,维护其整体风貌。7.3.2保护措施(1)加强文物保护,修复受损文物。(2)保护历史街区、传统风貌区,严格控制建设活动。(3)加强风景名胜、古树名木等生态资源保护。(4)改善基础设施,提高居民生活水平。7.3.3利用与展示(1)合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旅游业等。(2)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宣传推广,提高知名度。(3)开展历史文化教育活动,提高市民保护意识。(4)建立历史文化展示体系,展现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第8章城市规划实施与管理8.1城市规划实施概述城市规划实施是城市发展规划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环节,是将规划理念和设计转化为具体城市形态和功能的过程。本节主要从城市规划实施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以及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概述。8.1.1城市规划实施的基本原则(1)合法性原则:城市规划实施应遵循国家法律法规,保证规划内容和实施过程的合法性。(2)科学性原则:城市规划实施应基于科学研究和实证分析,保证规划目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3)协调性原则:城市规划实施应注重各部门、各领域之间的协同配合,保证规划实施的顺利进行。(4)持续性原则:城市规划实施应充分考虑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城市长期繁荣稳定。8.1.2城市规划实施的主要内容(1)规划审批:对城市规划编制成果进行审批,保证规划符合法律法规和城市发展需求。(2)规划实施:根据批准的规划方案,开展城市建设、管理和维护工作。(3)规划调整:根据城市发展实际,适时对规划内容进行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城市发展需求。(4)规划评估:对城市规划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为下一轮规划编制和实施提供依据。8.1.3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加强公众参与,提高规划实施的透明度和公正性。(2)强化规划实施监管,保证规划内容得到有效执行。(3)注重规划实施过程中的沟通与协调,形成合力。(4)建立动态调整机制,适应城市发展需求。8.2城市规划管理程序与制度城市规划管理是实现城市规划目标的重要手段。本节主要介绍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程序、管理制度以及相关措施。8.2.1城市规划管理基本程序(1)规划编制:根据城市发展需求,组织编制城市规划。(2)规划审批:对编制完成的规划进行审查和批准。(3)规划实施:按照批准的规划方案,组织城市建设、管理和维护。(4)规划评估:定期对规划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措施。8.2.2城市规划管理制度(1)规划委员会制度:设立城市规划委员会,负责城市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等环节的决策。(2)专家咨询制度:在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邀请专家进行咨询和论证。(3)公众参与制度:广泛征求公众意见,提高规划实施的社会认同度。(4)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对规划实施过程的监督检查,保证规划得到有效执行。8.2.3城市规划管理措施(1)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为城市规划管理提供法制保障。(2)建立健全城市规划管理机构,提高管理效能。(3)加强城市规划队伍建设,提高规划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4)加大财政投入,保障城市规划管理的经费需求。8.3城市规划实施保障措施为保证城市规划实施顺利进行,本节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保障措施:8.3.1政策保障(1)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和促进城市规划实施。(2)落实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城市规划实施。(3)完善配套政策,保障城市规划实施所需的政策支持。8.3.2资金保障(1)加大财政投入,保障城市规划实施经费。(2)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规划实施。(3)加强资金监管,保证资金使用效益。8.3.3技术保障(1)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城市规划实施的科学性。(2)加强技术培训,提高规划实施人员的技术水平。(3)建立技术支持体系,为城市规划实施提供技术保障。8.3.4人才保障(1)加强城市规划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2)建立人才激励机制,鼓励优秀人才投身城市规划实施工作。(3)开展人才培训,提升规划实施队伍的整体能力。8.3.5社会保障(1)加强公众参与,提高规划实施的透明度和公正性。(2)建立健全社会监督机制,保障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公众权益。(3)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全社会对城市规划实施的认识和支持。第9章城市规划监测与评估9.1城市规划监测概述城市规划监测作为城市规划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跟踪和评估城市规划实施过程及成效。本章将从城市规划监测的定义、目的、任务以及方法等方面进行概述。9.1.1定义与目的城市规划监测是指对城市规划编制、审批、实施、调整等各环节进行系统性、持续性跟踪与评估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保证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为城市规划决策提供依据。9.1.2任务与内容城市规划监测的主要任务包括:评估城市规划实施成效、发觉规划实施中的问题、为规划调整提供依据。监测内容涵盖城市规划的各个方面,如土地利用、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9.1.3方法与技术城市规划监测方法主要包括现场调查、数据分析、遥感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在规划监测中的应用逐渐广泛。9.2城市规划评估方法城市规划评估是对城市规划实施效果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的过程。本节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城市规划评估方法。9.2.1评价指标体系法评价指标体系法是通过构建一系列反映城市规划实施效果的指标,对规划实施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