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医学伦理学与文化背景课件_第1页
第二章 医学伦理学与文化背景课件_第2页
第二章 医学伦理学与文化背景课件_第3页
第二章 医学伦理学与文化背景课件_第4页
第二章 医学伦理学与文化背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医学伦理学与文化背景第二章医学伦理学与文化背景第二章医学伦理学与文化背景[主要内容]我国现代医学伦理学的产生有其历史必然性,它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首先,我国现代伦理学继承发扬了祖国优良医德传统。古代医学一开始就包含着丰富的医德观念,许多著名医家将治病救人作为医学职业的医德信条。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医学在中国的传播,祖国医学受到了严重挑战。近代名医施今墨积极提倡中医西医结合,在医学道德方向颇有建树,认为;“从医治病,医德至关重要”,指出:“医者,医病者也。对官员者阿说取媚,对贫贱者横眉轻便,小人之举也。”第二章医学伦理学与文化背景

我国近代著名医学教育家和医学伦理学的先驱者宋国宾撰著的《医业伦理学》是我国西医界第一部医学伦理学著作,他以“仁”、“义”道德观为基础。在手术方面,强调选择手术的三个必要条件,要求医生对社会应尽三项义务。其次,我国现代医学伦理学继承发扬了国外优良医德传统。西方最早论述医德的是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他所著的<希波克拉底誓词>,为医取信于民提供了思想武器,给西方各国的医生树立了楷模。其基本思想主要有四个方面。印度外科鼻祖妙闻,内科鼻祖阁逻边,对医师职业和医学伦理作了一系列论述。阿拉伯名医迈蒙尼提斯在其祷文中提出行医要求,它与希波克拉底誓言都是西方医德的重要文献。第二章医学伦理学与文化背景世界上第一本《医学伦理学》是爱丁堡医生帕茨瓦尔在1803年编著出版的,此书成为英美医学团体医德守则的范本。

18世纪,德国柏林大学教授、医生胡弗兰镕在医治病人过程中提出了医德十在西方医学界广为流传。医学从15世纪起一直到20世纪漫长历史发展中,以人为出发点,把为病人治病作为自己职业的首位。概括医学人道主义的内容大致有四个方面。即:把医学看作是全人类的事业;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和人格尊严;谴责和反对不人道行为;给予战俘、拘留犯和N3B以人道的待遇。第二章医学伦理学与文化背景

我国现代医学伦理学形成有其一定的主客观基础: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本质上劳动人民成了社会的主人,大家都有共同的社会理想和目标,这是形成现代医学伦理学的客观基础。同时,主观条件即医务人员长期在共产党领导下,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在实践中不断产生医德信念。现代医学伦理学形成还具有一定的医学基础,随着医学模式转变,必须建立整体论医学,强调将生物和社会、治疗和预防等五个因家辨证地统一起来,医学伦理学将拓宽和深化研究,不断探讨新课题。社会主义医学伦理学所以存在和发展有客观基础及主观条件,因此决定了它具有不同于以往时代医德的基本特征:即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崇高目标,以实践为根本目的。第二章医学伦理学与文化背景第二章医学伦理学与文化背景

医学伦理思想作为人类智慧的产物,其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特定的文化土壤和自然地理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下,医学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思维模式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了解医学伦理思想的发展轨迹,认识不同医学伦理思想之间的差异,寻求共同点与可以交融的契合点,无疑将为医学伦理学的发展,特别是使医学伦理思想真正成为指导医学发展的道德准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悬壶济世造福百姓第二章医学伦理学与文化背景杏林佳话(神医董奉

)在三国时代,庐山有位名医叫董奉,他医道高明,技术精湛,据传有起死回生之术。他看病有一个特点,就是从不收取病人的报酬,但是他对找他看病的人有个要求:凡是重病被治好了,要在他的园子里栽5棵杏树;轻病被治好的则栽种1棵。一年年过去了,经他治愈的病人数不甚数,他园子里的杏树也已聚棵成林,每到杏子成熟的季节,远远望去,一片繁枝绿叶中,累累红杏挂满枝头,煞是好看。后来,董奉又告诉人们,凡是到他的杏林来买杏的人,不要付钱,只要拿一些粮谷放在仓中,就可以去林中取杏。于是,每年董奉用杏换来的粮食堆满了仓库,他又拿这些粮食救济了无数贫民。近现代的一些医药团体、杂志刊物也常以“杏林”命名。“杏林”,已成为医界的别称。有关“杏林”的佳话,不仅成为民间和医界的美谈,而且也成为历代医家激励、鞭策自己要努力提高医技,解除病人痛苦的典范,“杏林”也成了医学界的代名词。第二章医学伦理学与文化背景第二章医学伦理学与文化背景第一节医学伦理学的形成与发展1一、古代医学伦理学2二、近现代医学伦理学

3三、当代医学伦理学4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悬壶济世造福百姓以高尚医德立身以精湛技术救人第二节医德的文化土壤1一、文化与医德2二、中国文化与医德

4第二章医学伦理学与文化背景第一节医学伦理学的形成与发展医学伦理是随着医学职业进程产生与发展起来的职业道德规范体系。追溯人类文明的历史,迄今为止,医学伦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古代医德学、近现代医学伦理学以及当代生命伦理学三个阶段。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悬壶济世造福百姓第二章医学伦理学与文化背景一、古代医学伦理学(一)中国古代医德思想1、中国古代医德思想的萌芽2、中国古代医德思想的形成3、中国古代医德思想的发展4、中国古代医德思想的成熟总之,我国医学伦理道德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医疗实践中不断发展,经过历代医家的实践探索和立论著作,逐渐形成发展,并日臻完善和成熟,从而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了较完整的医学伦理学思想。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悬壶济世造福百姓以高尚医德立身以精湛技术救人第二章医学伦理学与文化背景一、古代医学伦理学(二)国外古代医德思想人类其它文明的古代医德思想十分丰富,具有代表性的有:以古希腊、罗马为发源地的西方医学道德,以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为代表的东方医学伦理道德体系。1、古希腊医德思想2、古罗马医德思想3、古印度医德思想4、阿拉伯医德思想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悬壶济世造福百姓以高尚医德立身以精湛技术救人第二章医学伦理学与文化背景二、近现代医学伦理学文艺复兴后,人道主义的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渗透到医学领域,医学人道主义的内涵不断丰富,成为中西医学伦理思想的核心和灵魂。医学伦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地位得到确立,医学伦理思想发展到一个重要时期。(一)中国近现代医学伦理学的确立与演变中国近现代医学伦理思想是在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大背景下,中西医学文化冲突与协调的结果,大致经历了从爱国主义和革命人道主义向社会主义医学人道主义的发展演变。1、中国近代医学伦理学概述2、中国现代医学伦理学的发展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悬壶济世造福百姓第二章医学伦理学与文化背景二、近现代医学伦理学(二)国外近、现代医学伦理学概述国外近代的医学伦理道德是从14世纪到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后开始的。这一时期的医学伦理道德以实验医学为特点。医学日益发展成一种社会化的事业,医生和病人的关系逐渐扩大为系统性的社会关系,医学伦理关系的内涵不断扩充,医学伦理学逐步走向成熟。1、国外近代医学伦理学的确立2、国外现代医学伦理学的发展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悬壶济世造福百姓第二章医学伦理学与文化背景三、当代医学伦理学当代医学实践和医学科学发展对医学伦理学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生命与健康的新课题,将当代医学伦理学推向了生命伦理学发展的最新阶段。(一)生命伦理学的兴起1、社会背景2、人文背景3、科学技术背景4、卫生事业背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悬壶济世造福百姓第二章医学伦理学与文化背景三、当代医学伦理学(二)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内涵生命伦理学是一个新领域,其学科研究和发展还只是一个开始,还有待于更准确的理论构建和更深入的跨学科研究。1、生命伦理学的体系(1)理论生命伦理学。理论生命伦理学包括元生命伦理学和文化生命伦理学。(2)临床伦理学。(3)生命研究伦理学。(4)社会生命伦理学。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悬壶济世造福百姓以高尚医德立身以精湛技术救人第二章医学伦理学与文化背景三、当代医学伦理学2、生命伦理学的理论基础3、生命伦理学的基本问题(1)生命控制:包括避孕、流产、人工授精、无性繁殖等;(2)行为控制:(3)人体实验:包括知情同意权;病人利益与科学公益、人类利益的矛盾等。(4)医疗卫生资源分配:包括宏观分配和微观分配;卫生政策与法规等。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悬壶济世造福百姓以高尚医德立身以精湛技术救人第二章医学伦理学与文化背景第二章医学伦理学与文化背景第二章医学伦理学与文化背景第二节医德的文化土壤在对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医学伦理思想进行描述时,我们发现每一种医学伦理思想都毫无例外地与社会文化密切关联。无论是医疗活动的产生和发展,还是医学伦理思想的演进和转化,都离不开文化土壤的滋养和影响。要真正理解医学伦理思想的内涵,就必须对医学伦理思想的文化内涵进行考察。一、文化与医德(一)文化背景中的医德观1、医德观的文化内涵2、文化视野中的医德观演变(1)神文化模式与“天”理医学伦理思想。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悬壶济世造福百姓第二章医学伦理学与文化背景一、文化与医德(2)物文化模式与“物”理医学伦理思想。(3)人文化模式与“人”理医学伦理思想。(二)文化传统与医德的民族标记中西方用不同方式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从而也导致了中西方不同的医学伦理观念和行为标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为医学伦理思想打上了独特的民族标记。1、中国传统文化与医学道德几千年的中华文化传统塑造了中国人独具特色的医学道德。(1)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性特点,贯穿中国医学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本身的认识,也反映在医德的要求上。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悬壶济世造福百姓以高尚医德立身以精湛技术救人第二章医学伦理学与文化背景一、文化与医德(2)中华传统主流文化儒家“仁学”思想,构成了中国医学人道主义的中心观念。(3)受儒家“内圣外王”文化的熏陶,医生的道德修养被放在比技术学习和研究更为重要的地位。(4)医家全面接受了儒家义利学说,谨于义利之辩。(5)中国素称礼仪之邦,儒家“礼”文化成为医德医风的重要组成部分。(6)儒家“三纲五常”的宗法观念也影响了历代医家的道德观念,束缚了医学的发展。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悬壶济世造福百姓第二章医学伦理学与文化背景一、文化与医德2、西方传统文化与医学道德在西方文化的熏陶下,西方的医学伦理思想有着自己的特色。(1)西方文化强调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准则,形成了西方医学伦理思想对人的高度尊重和关注。(2)西方的思维方式重逻辑,重分析,突破传统,探求真知,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的观点,开启了西方道德理性主义的先河,对西方传统医德观念有着深刻的影响。(3)西方文化中的宗教伦理思想对其医学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医学伦理思想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悬壶济世造福百姓以高尚医德立身以精湛技术救人第二章医学伦理学与文化背景(三)医德的文化理论基础虽然在内涵和侧重点上会有一些差异,但是中西医学伦理思想的文化理论基础是大致相同的,可以分为:生命论、公益论、义务论和后果论四种。1、生命论(1)生命神圣论。(2)生命质量论。(3)生命价值论。(4)医学人道主义。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悬壶济世造福百姓第二章医学伦理学与文化背景【案例】随俗为变扁鹊的医学知识十分丰富,名闻天下。为了给百姓治病,他长期游历在民间行医。他每到一个地方,总是注意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和多发病、常见病。据《史记·扁鹊传》记载:当他行医路过赵国都城邯郸的时候,听说那里的人尊重妇女,且当地患妇女病的人也比较多,他便作“带下医”(妇产科医生),当他路过周国都城雒阳,(今河南洛阳),听说当地人尊敬老人,而老人耳目失聪者较多,他就作耳目痹医(五官科医生),后来,到了秦国咸阳一带,听说当地人喜爱小儿,他便为小儿医(小儿科医生)。为了便利群众,他什么病都看,随当地风俗而变,走到哪里,就满足那里人民的需要,深受百姓的欢迎。试问:“随俗为变”体现了什么样的医德思想?第二章医学伦理学与文化背景(三)医德的文化理论基础2、公益论公益论是指以社会公众利益为原则,强调社会公益与个人健康利益相统一的医学伦理观。3、义务论医学义务论是规范医学伦理学的理论体系,它以医德义务和责任为中心,研究和探讨医务人员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并对医务人员的行为动机和意向进行研究,以保证医务人员的行为合乎道德。4、后果论医学后果论是以医学行为后果作为确定医学道德规范的最终依据,而无须考察行为动机的医学伦理学理论。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第二章医学伦理学与文化背景案例

2005年12月11日,齐齐哈尔籍民工王建民突然倒在北京火车站候车室。他双手捂着肚子满地打滚,喊疼,不时从嘴里吐出带血的东西。同伴都贵发见状不好,忙挂“120”叫来急救车,将王建民送进了附近的北京同仁医院。可是,贫穷的都贵发连5元钱的挂号费都拿不出来,医院停止救治。无奈,都贵发只好扶着疼得直不起腰的王建民走出同仁医院。途中,两人遇到王建民的一位朋友。那位朋友带着王建民返回同仁医院,替他交了挂号费。因买不起别的药,只打了一针药价为1.8元的止痛针,随后又离开医院,回到暂时栖身的北京站候车室。第二章医学伦理学与文化背景第二天中午,王建民疼得更厉害了,北京站公安段一位民警帮都贵发把王建民抬上救护车,并陪同前往同仁医院。都贵发恳求医生先治疗后筹钱。医生答复:钱送来了才能治疗。从12日中午一直到13日凌晨,王建民躺在走廊的担架上不停地喊疼、喊救命。13日晚,在同仁医院期待了19个小时的王建民死在离抢救室不到10米的男厕所门口。死前,他大口大口地吐黑血,走廊墙壁上都是血点儿。14日上午9时30分左右,王建民被送进该院太平间。一个宝贵的生命就因为身上没带钱而悲哀地逝去。第二章医学伦理学与文化背景案例据目击者称,王建民前晚在同仁医院急诊一楼厕所门口死去,这离最近的抢救室不到10米。第二章医学伦理学与文化背景二、中国文化与医德要真正有效地发挥中国医学伦理思想的调控功能,就必须立足于中国的文化土壤,继承发扬中华传统医德的优秀传统,借鉴吸收西方文化中的先进医学伦理思想,切实加强社会主义医德建设。(一)深植于中华文化的优秀医德传统1、中国医德传统的民族文化影响(1)义利观与“仁医”思想。(2)修身观与“礼医”思想。总之,中国医德传统带有浓郁的中国文化的韵味,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医德文化。其中虽然不免有封建唯心文化思想的糟粕,但更多的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优秀的医德传统。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悬壶济世造福百姓第二章医学伦理学与文化背景二、中国文化与医德2、祖国优秀的医德传统中国几千年的文明不但在医药实践方面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而且在医药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优秀医德传统,内容博大精深,也广为世人所称颂,(1)仁爱救人、赤诚济世的事业准则。受儒家“仁爱”思想的影响,“医乃仁术”是中国传统医德的核心思想,治病救人是古代医家的理念。“仁”谓仁爱之心,仁术就是“救人生命”、“活人性命”的技术。(2)薄名利、清廉正直的道德品质。(3)虚心好学、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4)一视同仁、纤毫勿失的职业操守。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悬壶济世造福百姓以高尚医德立身以精湛技术救人第二章医学伦理学与文化背景传统医德故事及思考:【案例】葱导尿管

孙思邈不仅认真学习,而且在碰到疑难病无法治疗时,也从不畏缩,而是勤于思考,深入研究,尽力找出治疗的办法。有一次,一个病人得了尿闭证(尿潴留)不能小便,急忙找来孙思邈治疗。孙思邈看他的小肚子涨得那么厉害,心想,吃药怕来不及了,便想找一根管子插进尿道试验。想到葱管又空而且又软又细,不妨用它来试试,便要了一根细葱,在葱叶尖的一头切去少许,细心地慢慢地插进了病人的尿道,再用劲一吹,,不一会儿,·尿果然沿着葱管流了出来,病人胀大的小肚子慢慢地瘪了下去,病人尿闭证的痛苦顿时消失。孙思邈是迄今使用导尿术治疗尿潴留最早的人。谈谈孙思邈医德思想对中国医学人文精神的深远影响?第二章医学伦理学与文化背景《大医精诚》

只有具备"精"和"诚"的医家才是"大医",即高尚而优秀的医家。总之,他全面论述了医生品德、专业学习、对病人的态度、与同道的关系等方面的医德准则。而且还紧密结合临床实际,使伦理渗透于医理之中,进行医德教育和评价。其巨著是中国医德史上的光辉文献,对后世医德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二章医学伦理学与文化背景丁秀兰:选择做医务工作者,就是选择了奉献弘扬奉献精神重要的是超越自我、大写人生、从我做起,在“我为人人”的点滴奉献中,把自己锤炼成“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以高尚医德立身以精湛技术救人悬壶济世造福百姓“医学伦理学”示范课

泸州医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心理教研室张介平――为抗击非典殉职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丁秀兰第二章医学伦理学与文化背景二、中国文化与医德(二)中华文化土壤中的医德思索历史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新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新问题的出现。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的医德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急待解决的问题。1、医德发展的逻辑出发点2、医德之路上的难题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悬壶济世造福百姓以高尚医德立身以精湛技术救人第二章医学伦理学与文化背景二、中国文化与医德(三)继往开来,加强社会主义医德建设社会主义医德建设问题,既与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等特殊国情密切相关,也不能离开不同文化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进一步加强的国际大背景。因此,如何批判继承中华传统医德,扬弃西方医德,就成了中国社会主义医德建设的首要问题。1、本土文化基石,继承与弘扬祖国优秀医德传统2、外来文化精华,同化与融合西方优秀医德思想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悬壶济世造福百姓第二章医学伦理学与文化背景第二章医学伦理学与文化背景[复习要点]1、认识社会主义医德是传统医德发展的产物。2、医学人道主义的具体内容是什么?3、掌握社会主义医德形成的主客观基础。4、整体伦理学包括哪些内容,在医家实践中如何具体表现。5、了解社会主义医学伦理学发展概况及基本特征。第二章医学伦理学与文化背景思考题1、简述中外医学伦理的发展历史及各时期代表人物的思想。2、中国传统医德的主要优良传统和主要缺陷有那些?3、生命论、公益论、义务论、后果论各有哪些主要观点?4、谈谈你对社会主义医德建设的看法。以高尚医德立身以精湛技术救人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悬壶济世造福百姓第二章医学伦理学与文化背景试题

[A1型题]1、我国西医界第一部医学伦理学著作<医业伦理学>的作者是:A.张仲景B.孙思邈c.陈实功D,宋国宾E.施今墨答案:D2、西方最早论述医德的名医是A.妙闻B.迈蒙尼提斯c.胡弗兰德D.希波克拉底E.帕茨瓦尔答案:D第二章医学伦理学与文化背景3、毛泽东同志给延安医大题词,是在:A.1932年B.1938年C.1941年D.1930年E1931年答案:C4.我国西医界第一部(医业伦理学>是以下列传统道德观为基础的

A.“仁”

B.“义”

C.“善”D.“美”E.“仁”和“义”答案:E5、世界上第一本(医学伦理学)著作是谁编著的:A.1803年,帕茨瓦尔B.1803年,迈蒙尼提斯C1836年,胡弗兰德D.1803年,休漠D.1898年,宋国宾答案:A第二章医学伦理学与文化背景6.社会主义医学伦理学的客观基础是:

A.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人民成了社会的主人并有共同的理想和目标

B.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医患具有共同的防治疾病利益

c.以公有制为主体,兼有其他经济成分为补充的所有制结构

D.医务人员与病人有着共同的理想和目标

E.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答案:A7、在抗日战争,为我国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是印度医生:A.哈里森B.白求恩c.柯棣华D.马海德E.斯诺答案:C8.我国第一本医德医风专刊是:

A.《医业伦理科》B.《医学伦理学》c.《伦理学》D.《医学与哲学》E.《中国医学伦理学》答案:E第二章医学伦理学与文化背景9、近代名医积极提倡中西医结合,为发扬祖国的医药科学作出重要贡献的是:A.孙思邈B.华佗c.宋国宾D.施今墨K.吴尚先答案:D10、社会主义医学伦理学形成,具有和医学基础:A.一定的客观基础B.一定的主观条件c.一定的医学基础D.一定的客观基础和一定的主观条件E.一定的客观基础和一定的医学基础答案:D11、我国近代医学伦理学家宋国宾,在《医业伦理学中》,强调选择手术的必要条件:A.即非需要时不施手术,无希望时不施手术B.即非必要时不施手术,无可能时不施手术c。即非急需时不施手术,无希望时不施手术D.即非必要时不施手术,无可能时不施手术病人不承诺时不施手术E.以上都不完整答案:E第二章医学伦理学与文化背景12、印度内科鼻祖阁逻边提出,待病人应有四德:A.待病人的技术,愿为患者生理服务,爱护并关切患者B.待病人的知识,愿为患者心理服务,照顾患者,清洁c.待病人的知识,愿为患者服务,爱护患者,清洁D.待病人的知识,愿为患者服务,关切患者,清洁E.待病人的知识,愿为患者服务,爱护并关切患者,清洁答案:E13、医学人道主义的内容大致有:A.把医学看作是全人类的事业,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给予战俘和囚犯以人道的待遇。B.把医学看作是全人类的事业。尊重病人的人格尊严,谴责和反对不人道行为,给予战俘,拘备犯和囚犯以人道的待遇。c.把医学看作是全人类的事业,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和人格尊严。D.把医学看作是全人类的事业,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和人格尊严给予战俘、拘留犯以人道的待遇。E、以上都对答案:E14、社会主义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特征不包括:A.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B.以医学发展为动力c.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崇高目标D.以实践为根本目的E.以唯物史论为理论基础,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祟高目标,以实践为根本目的答案:B第二章医学伦理学与文化背景[A2型题]15、肖xx,28岁,因不规则发热2月余,巩膜发黄,40多天入院。患者提及7一13岁时有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绞痛史,并再三问及会否是癌。入院初步诊断:胆道感染并发细菌性脓疡。住院后作十二指肠引流,并进行多项检查,超声波示;肝区有较密的密集微波。SGPT210。2—FP+剖腹检查:为晚期肝癌,已有腹腔转移,肠系膜根部结节,活检为转移性腺癌(剖腹前患者要求如实了解病性,以作好准备)。诊断结果告知家属和单位领导后,他们都要求积极抢救,为患者进行保密面对此案例,医务人员从伦理学角度分析,应如何选择行为?A.满足家属和单位领导要求,积极抢救治疗B。为免使患者精神崩溃,做好保密工作c.尊重患者权利,如实告诉病情D.考虑保护性医疗制度,适当对症治疗E.尊重患者权利,在治疗同时可适当告诉病情答案:E第二章医学伦理学与文化背景16、一舌癌患考拒绝接受手术治疗,在无承诺的情况下,医师从病人安危考虑,舌三分之一切除术,患者术后感到十分气愤向法院起诉,追究医生责任。面对此案例从医学伦理学角度分析,最佳选择是:A.从病人安危考虑,施行舌切除术B.患考拒绝手术,就不要施行手术c.与患者说明情况后,以坚持拒绝手术,从病人安危考虑,应作舌切除术D.必须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在不同意情况下,不施行手术E.尊重患者权利,切实从患者的安危考虑,尽量取得知情同意,再进行舌切除术答案:E第二章医学伦理学与文化背景[B1型题]题17—20A.“医者,医病者也。对富贵者阿换取媚,对贫贱考横眉轻慢,B.“良医当勤其行学,忠其行事,出其热忱,修其仪表”C.“我愿尽余之能力及多0断力所及,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信条”D.“病家求医,奋以生死”E.“医生在病人面前,该考虑他的病情,而不是病人的地位和钱财”17.宋国宾答案:B18.施今墨答案:A19.希波克拉底答案:C20.胡弗兰德答案:E第二章医学伦理学与文化背景题21—24A、要求医学对社会应尽疾病与死亡之预防,疾病发生后之补救,致死原因之研究等三项义务。B、在医治病人过程中提出了医掘十二箴。C、在持文中提出,在行医中不能有贫欲、吝念、虚荣和名利侵扰。D、“对于医生,应该注意督促他们看病仔细一点,不要马马虎虎”。E、“要给老百姓看病”,“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要结合进行”。21.胡弗兰德曾经答案:B22.迈蒙尼提斯曾在答案:C23.宋国宾曾说答案:A24.毛泽东曾指出答案:D第二章医学伦理学与文化背景【历年考题点津】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某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A.《纽伦堡法典》

B.《赫尔辛基宣言》

C.《希波克拉底誓言》

D.《大医精诚》

E.《伤寒杂病论》1.西方最早的经典医德文献是答案:C2.制定有关人体实验的基本原则的是答案:A3.反映孙思邈的医德思想和境界的是答案:D4.社会主义市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