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矿山植被重建生态效益评估指南》(T-CSF 002-2022)_第1页
《露天矿山植被重建生态效益评估指南》(T-CSF 002-2022)_第2页
《露天矿山植被重建生态效益评估指南》(T-CSF 002-2022)_第3页
《露天矿山植被重建生态效益评估指南》(T-CSF 002-2022)_第4页
《露天矿山植被重建生态效益评估指南》(T-CSF 002-202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13.020.30

A21

CSF

团体标准

T/CSF02-2022

露天矿山植被重建生态效益

评估指南

Guidelinesforecologicalbenefitassessmentofvegetationrestorationin

open-pitmine

2022-04-06发布2022-04-06实施

中国林学会发布

T/CSF02-2022

露天矿山植被重建生态效益评估指南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露天矿山植被重建生态效益评估的指标体系,指标计算和综合评估的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露天矿山植被重建的生态效益评估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HJ479环境空气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HJ481环境空气氟化物的测定石灰滤纸采样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HJ482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LY/T1271森林植物与森林枯枝落叶层全氮、磷、钾、钠、钙、镁的测定

LY/T2253造林项目碳汇计量监测指南

LY/T2497防护林体系生态效益监测技术规程

LYT2988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计量指南

DB11/T953林业碳汇计量监测技术规程

3基本术语

3.1

露天矿山open-pitmine

通过采取剥离围岩、表土或砾石等开挖措施,直接从地表开挖区采出矿产资源的采矿场及其排土场、

尾矿库。

3.2

贴近度closenessdegree

表征植被重建后的露天矿山与矿区最佳恢复状态生态效益的差距。贴近度值越小,植被重建状况越

1

T/CSF02-2022

理想。

3.3

相对近似度relativeapproximationdegree

表征植被重建后的露天矿山与矿区最佳恢复状态生态效益的相对近似程度。贴近度相同时,相对近

似程度的值越小,植被重建状况越理想。

4评估指标体系

露天矿山植被重建生态效益评估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露天矿山植被重建生态效益评估指标体系

功能类型指标基本指标

植被覆盖率

植被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

生物量

土壤侵蚀量

蓄水量

水土保持

水质

固碳量

土壤孔隙度

土壤质量土壤肥力

土壤重金属含量

滞尘量

净化环境大气污染物吸收量

负氧离子产生量

5评估指标计算方法

5.1植被

5.1.1植被覆盖率

植被覆盖率的计算如公式(1):

2

T/CSF02-2022

PAA100%

VCVC(1)

式中:

PVC—植被覆盖率,无量纲;

2

AVC—植被重建地面积,单位为hm;

A—裸露矿山总面积,单位为hm2。

值越大,则植被重建效果越好;反之,则较差。

5.1.2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的计算如公式(2):

s

Hpilnpi

i1(2)

式中:

H—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无量纲;

S—植被重建地植物种数量,单位为个;

pi—第i种植物的个数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无量纲。

H值越大,则植被重建效果越好;反之,则较差。

5.1.3生物量

生物量的计算如公式(3):

BBBB

TREESHRUBHERB(3)

式中:

B—植被重建地生物量,单位为t.d.m;

BTREE—植被重建地乔木层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物量,单位为t.d.m,具体测定方法见LY/T2988;

3

T/CSF02-2022

BSHRUB—植被重建地灌木层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物量,单位为t.d.m,具体测定方法见LY/T2988;

BHERB—植被重建地草本层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物量,单位为t.d.m,具体测定方法见LY/T2988。

B值越大,则植被重建效果越好;反之,则较差。

5.2水土保持

5.2.1土壤侵蚀量

土壤侵蚀减少量的计算如公式(4):

QAXX

VC0(4)

式中:

Q—植被重建地土壤侵蚀减少量,单位为t/a;

2

AVC—植被重建地面积,单位为hm;

X—植被重建地土壤侵蚀模数,单位为t/(hm2·a);

2

X0—基础对照区土壤侵蚀模数,单位为t/(hm·a)。

Q值越大,则植被重建效果越好;反之,则较差。

5.2.2蓄水量

蓄水量的计算如公式(5):

G10APEC

WVC(5)

式中:

3

GW—植被重建地蓄水量,单位为m/a;

—植被重建地面积,单位为hm2;

P—降雨量,单位为mm/a;

E—单位面积植被重建地蒸发量,单位为mm/a;

C—单位面积地表径流量,单位为mm/a。

值越大,则植被重建效果越好;反之,则较差。

5.2.3水质

4

T/CSF02-2022

水质改善的计算如公式(6):

GGWW

WQW0(6)

式中:

GWQ—水质改善指标,单位为kg/a;

3

GW—植被重建地蓄水量,单位为m/a;

W—植被重建地单位水体积污染物含量,单位为kg/m3,具体包括溶解性固体、悬浮性固体、总氮、

总磷、总有机碳;

3

W0—基础对照区单位水体积污染物含量,单位为kg/m。

值越大,则植被重建效果越好;反之,则较差。

5.2.4固碳量

植被重建后的固碳量计算如公式(7):

CCCCCC

cuABBBDWLISC(7)

式中:

Ccu—区域内固碳量,单位为t/a;

CAB—区域内地上生物量碳储量的变化量,单位为t/a,按附录A的方法进行计算;

CBB—区域内地下生物量碳储量的变化量,单位为t/a,为植被重建地土壤层以下所有活根的生物

量,细根(直径≤2mm)不纳入本部分计算,具体测定方法见DB11/T953;

CDW—区域内枯死木碳储量的变化量,单位为t/a,按附录B的方法进行计算;

CLI—区域内枯落物碳储量的变化量,单位为t/a,按附录B的方法进行计算;

CSC—区域内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变化量,单位为t/a,通过公式CDW=AVCQC计算,其中AVC为

2

植被重建地面积,单位为hm;QC为植被重建地单位面积土壤中有机碳含量年际变化值,单位为t/

(hm2·a)。

值越大,则植被重建效果越好;反之,则较差。

5

T/CSF02-2022

5.3土壤质量

5.3.1土壤孔隙度

5.3.1.1土壤总孔隙度变化率

土壤总孔隙度变化率的计算如公式(8):

TPTP

Pi0

TPi(8)

TP0

式中:

P—第i种植被重建类型土壤总孔隙度变化率,无量纲;

TPi

TPi—第i种植被重建类型土壤总孔隙度,无量纲;

TP0—基础对照区土壤总孔隙度,无量纲。

值越大,则植被重建效果越好;反之,则较差。

5.3.1.2土壤毛管孔隙度变化率

土壤毛管孔隙度变化率的计算如公式(9):

CPCP

Pi0

CPi(9)

CP0

式中:

P—第i种植被重建类型土壤毛管孔隙度变化率,无量纲;

CPi

CPi—第i种植被重建类型土壤毛管孔隙度,无量纲;

CP0—基础对照区土壤毛管孔隙度,无量纲。

值越大,则植被重建效果越好;反之,则较差。

5.3.1.3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变化率

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变化率的计算如公式(10):

6

T/CSF02-2022

NCPNCP

P0i

NCPi(10)

NCP0

式中:

P—第i种植被重建类型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变化率,无量纲;

NCPi

NCPi—第i种植被重建类型土壤非毛管孔隙度,无量纲;

NCP0—基础对照区土壤非毛管孔隙度,无量纲。

值越大,则植被重建效果越好;反之,则较差。

5.3.2土壤肥力

5.3.2.1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的计算如公式(11):

G=AQ

CVCC(11)

式中:

GC—土壤有机质含量,单位为t/a;

2

AVC—植被重建地面积,单位为hm;

2

QC—植被重建地单位面积土壤有机质含量年际变化值,单位为t/(hm·a)。

值越大,则植被重建效果越好;反之,则较差。

5.3.2.2土壤固氮量

土壤固氮量的计算如公式(12):

G=AQ

NVCN(12)

式中:

GN—土壤固氮量,单位为t/a;

7

T/CSF02-2022

2

AVC—植被重建地面积,单位为hm;

2

QN—植被重建地单位面积土壤中全氮含量年际变化值,单位为t/(hm·a)。

GN值越大,则植被重建效果越好;反之,则较差。

5.3.2.3土壤固磷量

土壤固磷量的计算如公式(13):

GA=Q

PVCP(13)

式中:

GP—土壤固磷量,单位为t/a;

—植被重建地面积,单位为hm2;

2

QP—植被重建地单位面积土壤中全磷含量年际变化值,单位为t/(hm·a)。

值越大,则植被重建效果越好;反之,则较差。

5.3.2.4土壤固钾量

土壤固钾量的计算如公式(14):

G=AQ

KVCK(14)

式中:

GK—土壤固钾量,单位为t/a;

—植被重建地面积,单位为hm2;

2

QK—植被重建地土壤中全钾含量年际变化值,单位为t/(hm·a)。

值越大,则植被重建效果越好;反之,则较差。

5.3.3土壤重金属含量

5.3.3.1土壤重金属减少量

土壤重金属减少量的计算如公式(15):

8

T/CSF02-2022

GAMM

MVCkkk0(15)

式中:

G—植被重建地土壤重金属i减少量,单位为kg/a,具体包括Ni、Pb、Cu、Zn、Cr、Cd、Hg和

Mk

As,共计8种,得出8个重金属减少量值;

2

AVC—植被重建地面积,单位为hm;

2

Mk—植被重建地土壤重金属i含量,单位为kg/(hm·a);

M—基础对照区土壤重金属i实测值,单位为kg/(hm2·a)。

k0

值越大,则植被重建效果越好;反之,则较差。

5.3.3.2单因子污染指数

单因子污染指数的计算如公式(16):

PMS

Mkkk(16)

式中:

P—土壤重金属元素k的单因子污染指数,无量纲,与5.3.3.1对应,得出8个单因子污染指数值;

Mk

Mk—植被重建地土壤重金属元素k的实测值,单位为mg/kg;

Sk—金属元素k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单位为mg/kg。

值越小,则植被重建效果越好;反之,则较差。

5.4净化环境

5.4.1滞尘量

植被滞尘量的计算如公式(17):

GAQ

DVCD(17)

式中:

9

T/CSF02-2022

GD—植被滞尘量,单位为t/a;

2

AVC—植被重建地面积,单位为hm;

2

QD—植被重建地单位面积滞尘量,可采用气溶胶发生器等专业仪器直接测定,单位为t/(hm·a)。

值越大,则植被重建效果越好;反之,则较差。

5.4.2大气污染物吸收量

大气污染物吸收量计算如公式(18):

GAQQQ

APVCSO2NOxF(18)

式中:

GAP—大气污染物吸收量,单位为kg/a;

—植被重建地面积,单位为hm2;

2

Q—植被重建地单位面积SO2吸收量,具体测定方法见HJ482,单位为kg/(hm·a);

SO2

Q—植被重建地单位面积氮氧化物吸收量,具体测定方法见HJ479,单位为kg/(hm2·a);

NOx

2

QF—植被重建地单位面积氟化物吸收量,具体测定方法见HJ481,单位为kg/(hm·a)。

值越大,则植被重建效果越好;反之,则较差。

5.4.3负氧离子产生量

5.4.3.1负氧离子浓度

通过仪器测定植被重建地和基础对照区负氧离子浓度,具体测定方法见照LY/T2497。

5.4.3.2负氧离子产生量计算如公式(19):

G5.256105AHQQL

ONVCON0ON(19)

式中:

G—植被负氧离子产生量,单位为个/a;

ON

—植被重建地面积,单位为hm2;

H—植被平均高度,单位为m;

Q—植被重建地负氧离子浓度,单位为个/cm3;

ON

10

T/CSF02-2022

Q—基础对照区负氧离子浓度,单位为个/cm3;

0ON

L—负氧离子寿命,单位为min。

G值越大,则植被重建效果越好;反之,则较差。

ON

6生态效益综合评估

6.1贴近度

6.1.1应首先采用贴近度Ti来表征与矿区最佳恢复状态生态效益的差距。Ti值小者表示植被重建区域

生态效益为优;反之,则为劣。贴近度具体计算方法详见附录C中公式C.8。

6.1.2当采用贴近度值评估露天矿山植被重建生态效益优劣等级时,可参考附录D。

6.2相对近似度

当贴近度值相等时,则应采用相对近似度i来表征与矿区最佳恢复状态生态效益的差距。i值

最小者为优。相对近似度具体计算方法详见附录C中公式C.9。

11

T/CSF02-2022

附录A

(资料性)

地上生物量碳储量测算

指标计算公式和参数说明

n

CCTREE,AB,,t,TREEABt

21

CTREE,AB

i1tt21

C为乔木层地上部分碳储量变化,单位为t/a;i为碳层(1,2,3···n);C

乔木层碳储量TREE,ABTREE,,ABt2

为在t2时间时乔木层地上部分的碳储量,单位为t;C为在t1时间时乔木层地

TREE,,ABt1

上部分的碳储量,单位为t。

n

CCSHRUB,AB,,t,SHRUBABt

21

CSHRUB,AB

i1tt21

为灌木层地上部分碳储量变化,单位为t/a;i为碳层(1,2,3···n);

灌木层碳储量CSHRUB,AB

C为在t2时间时灌木层地上部分的碳储量,单位为t;C为在t1

SHRUB,,ABt2SHRUB,,ABt1

时间时灌木层地上部分的碳储量,单位为t。

n

CCHERB,AB,tHERB,AB,t

21

CHERB,AB

i1tt21

为草本层地上部分碳储量变化,单位为t/a;i为碳层(1,2,3···n);

草本层碳储量CHERB,AB

C为在t2时间时草本层地上部分的碳储量,单位为t;C为在t1时间

HERB,,ABt2HERB,,ABt1

时草本层地上部分的碳储量,单位为t。

注:各部分地上部分的碳储量监测方法见LY/T2253和DB11/T953。

12

T/CSF02-2022

附录B

(资料性)

枯死木和枯落物碳储量测算

指标计算公式和参数说明

CDWDFDWCCTREE,,ABTREEBB

CDW为枯死木碳储量变化,单位为t/a;DFDW为区域枯死木碳储量与活立木生物质

枯死木碳储量

碳储量的比值;CTREE,AB为乔木层地上部分碳储量变化,单位为t/a;CTREE,BB为

乔木层地下部分碳储量变化,单位为t/a。

CLIDFLICCTREE,,ABTREEBB

为枯死木碳储量变化,单位为t/a;DFLI为区域枯落物碳储量与活立木生物质

枯落物碳储量

碳储量的比值;为乔木层地上部分碳储量变化,单位为t/a;为

乔木层地下部分碳储量变化,单位为t/a。

注:各部分的碳储量监测方法见LY/T2253和DB11/T953。

13

T/CSF02-2022

附录C

(资料性)

生态效益综合评估方法

C.1评估流程

C.1.1指标标准化

采用阈值法进行指标标准化。

C.1.1.1极大型指标

极大型指标标准化的计算如公式(C.1):

xminx

yii

i(C.1)

maxximinxi

式中:

yi—指标评估值;

xi—指标实际值。

C.1.1.2极小型指标

极小型指标标准化的计算如公式(C.2):

maxxx

yii

i(C.2)

maxximinxi

式中:

—指标评估值;

—指标实际值。

露天矿山植被重建生态效益评估指标中,单因子污染指数(P)应采用极小型指标进行标准化,

Mk

其他指标均采用极大型指标进行标准化。

C.1.2构建生态效益指标矩阵

不同重建植被重建类型区评估指标标准化后,构成指标矩阵:

14

T/CSF02-2022

Yy(C.3)

ijm33

式中,m—参与评估的植被重建类型数量。

C.1.3确定指标权重

对不同植被重建类型区生态效益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后,根据公式(C.4)计算各评估指标

的熵(Hj),根据公式(C.5)计算出各评估指标的权重(wj)。

m

Hkflnf(其中i1,2,,m;j1,2,,n)

jijij(C.4)

i1

式中:

yij1

f,k(假定yij=0时,yijlnyij=0);

ijmlnm

yij

i1

n—指标数量,为33。

1Hj

w

jn(C.5)

nHj

j1

不同指标的权重组成对角矩阵W。

C.1.4决策矩阵Y′构建

决策矩阵Y′的构建如公式(C.6):

Y''Y*Wy

ijm33(C.6)

C.1.5构建近似理想决策方案

*

把决策矩阵Y′中每列的取值进行比较,以确定其最大值Vk,即近似理想点,构建近似理想决策方

*

案,记为I:

I*(V*,V*,,V*)(y',y',,y')

12ni1maxi2maxm33max(C.7)

C.2生态效益综合评估指标测算

Ti和i的计算如公式(C.8)和公式(C.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