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华师大新版高三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335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题文】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及文字、下令修建“万里长城”的历史人物是:A.秦始皇B.汉高祖C.周武王D.周公2、护国政体时期的克伦威尔()。A.对全国实行军事独裁统治B.同封建专制者毫无差别C.走向了资产阶级的对立面D.同新贵族要求背道而驰3、1945年12月成立的中国纺织建设公司,董事长由国民政府经济部部长兼任,下属85家企业几乎囊括了纺织业的所有部门,享受着低息贷款、低价美棉等政策。1947年公司上交财政及税利达4378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3.2%,并将部分盈利充作军用。该公司A.导致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困难B.使官僚资本的膨胀受到抑制C.促进了国民政府统治的日益稳固D.推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4、《剑桥艺术史》中提及某一画家的作品时说:“(他的画)却表明:在某种意义上,经验超越现状,引向追忆,哪怕仅此而已也罢。尽管他指望观众还能看出更深层的含义。”(正如画家所述)‘那从水闸流出的潺潺水声、柳树、纤细的栏杆,还有砖砌的建筑物,我爱这样的事物只要我能作画我就会不停的描绘这样的地方,绘画对于我来说只不过是表达情感的另一种语言’。”下列作品与该画家的作品风格一致的是A.B.C.D.
5、从“周制微弱”到天下“统于秦”,反映出A.皇帝制的建立B.分封制的衰落C.郡县制的推行D.宗法制的瓦解6、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上的革命”。这里的“商业革命”指()A.生产力迅速发展,商业空前繁荣B.欧洲与世界各地贸易联系加强,世界市场形成C.商业的繁荣促进了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D.商业的繁荣带动生产技术的革新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7、唐代除长安、洛阳的商业最为繁盛以外,____也是“雄富冠天下”。8、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窗口;透过这个窗口,可以看到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封位于汴水(汴河)两岸;汴水北通黄河,南通淮河;长江,因此开封市场上有来自江淮的粮食、沿海各地的水产、辽与西夏的牛羊,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酒、果品、茶、书籍,还有日本的扇子、高丽的磨料、大食(阿拉伯)的香料和珍珠。名闻遐迩的东京相国寺的庙会集市,各地来的商品琳琅满目,大山门内出卖飞禽走兽;第二座山门内出卖各种杂货;广场上出卖家用器物,;近大殿处,出卖老字号名牌产品大殿后、资圣阁前出卖书籍、古玩、
--樊树志《国学十六讲》
(1)根据材料分析开封商业繁荣的原因。以相国寺的庙会集市为例;分析当时集市贸易的特点。
材料二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从20%上升至51%,约克郡的城镇数量由1801年的15个增长到1891的63个。从1820年到1830年,曼彻斯特;伯明翰等主要工业城市的人口增长达40%以上,是增长最快的10年。
--摘编自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材料三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法案正式生效,改革主要包括两项内容:第一,重新分配议席。取消了许多已经衰败的选区(人口大量减少的选区),减少了一些选区的议席;人口增加的郡的议席增多,新兴工业城市得到了65个议席。第二,更改选举资格,扩大选民范围。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工业资产阶级和农村中的富裕农民得到了选举权,选民人数大大增加。
(2)推动英国城市化的原因是什么?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取得了怎样的成果?分析材料二与材料三之间的关系。
材料四世博会上海馆石库门演绎“永远的新天地”石库门住宅脱胎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十九世纪后期;在上海开始出现用传统木结构加砖墙承重建造起来的住宅。由于这类民居的外门选用石料作门框,故称“石库门”。它的出现是一种城市生活的必然。洋场风情的现代化生活,使庭院式大家庭传统生活模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适合单身移民和小家庭居住的石库门弄堂文化。石库门建筑盛行于20世纪20年代,中共“一大”;“二大”都是在这样的石库门建筑里召开的。
(3)透过石库门你能体会出近代上海的哪些特征?任选中共“一大”或“二大”一次会议;解读“石库门演绎‘永远的新天地’”的含义。
材料五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市化发展情况表。
。时间城市化程度最高。
或城市化速度最快地区原因解放初期东北地区____20世纪8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深圳最快____1990年至2000年广东、山东、江苏、浙江、辽宁____2001年至2010年江苏、山东、浙江、广东、北京____(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完成上表。9、西汉初期,丞相有选用官吏、弹劾百官以及执行诛罚的权力。凡有重要的政事,如立新君、立储、封赠、赏罚等事,往往由皇帝委托丞相主持,召集百官集议,集议的结果由丞相领衔上奏于天子,再由皇帝和丞相共同决策定议。这表明西汉初期A.中央集权的程度出现弱化B.官员民主意识非常强烈C.相权承袭秦制并有增益D.官僚政治形态开始显现10、报刊作为一种大众传媒,在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中起了无可替代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民报之产生,当以同治十二年(1873年)在汉口出版之《昭文新报》为最早。此为同治十三年在上海出版之《汇报》,在香港出版之《循环日报》,光绪二年上海出版之《新报》,及光绪十二年在广州出版之《广报》;斯四者皆当时深悉外情者之所为,惜国人尚不知阅报为何事,未为社会所见重耳。迨光绪二十一年,时适中日战后,国人敌忾之心颇盛,强学会之《中外纪闻》与《强学报》,先后刊行于京沪,执笔者皆魁儒硕士,声光炳然。我国人民发表政论,盖自此始。后此《时务报》与《时务日报》等接踵而起,一时报纸,兴也勃焉。——戈公振《中国报学史》材料二若夫新闻事实之报道,世界舆论之趋向,内地国情之调查,政艺学理之发明,言论思想之介绍,茶余酒后之资料,凡全球文明国报馆所应尽之义务,不敢不勉,此则国人以言报国之微志也。——梁启超《时报》发刊词材料三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办《民报》。孙中山后来在《中国之革命》一文中评价说:“《民报》成立,一方为同盟会之喉舌,以宣传正义;一方则力辟当时保皇党劝告开明专制、要求立宪之谬说,使革命主义,如日中天。”——陈玉申《晚清报业史》材料四“武昌革命军兴,清吏张呜歧、龙济光、李准等初负隅自固,讵(表示反问)沪电谣传‘京陷帝崩’四字,港粤各报相率登载,全城人士欢声雷动,张督知人心已去,无可挽救,始仓皇出走,龙、李遂卑辞乞降。使广东省城,得以不流血而获光复者,报纸之力为多焉。”——摘自冯自由《革命逸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析当时国人自办报纸的原因。
(2)据材料二,归纳梁启超认为“报馆所应尽之义务”有哪些?
(3)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报刊对辛亥革命的爆发所起的作用。11、儒学正统地位在汉代确立后,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2、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说:“为了鼓励人们投资,采取了责任有限公司的方式打开了投资的闸门。1901年,世界出现了第一个拥有十亿美元的公司-美国钢铁公司。”导致公司制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蒸汽时代机器的普及。____(判断对错)13、达尔文被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其理论打破了神学的禁锢,把生物学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客观上推动启蒙运动在欧洲大规模展开。____(判断对错)14、明清时期,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____(判断对错)15、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从实践上和理论上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____(判断对错)16、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保留了浓厚的专制残余,君主是实,立宪为虚。____(判断对错)17、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从实践上和理论上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材料题(共2题,共16分)18、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构成统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材料二近代科学技术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的,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现代科学的发展更是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措施,加大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布局未来发展,培养新的竞争优势。——摘编自中国科学院《2010科学发展报告》等材料三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摘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取得的“独特建树”的主要原因。(2)指出材料二中“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世界主要经济体为何要加大科技投入?(10分)(3)怎样理解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如何应对这种“潜在的危险”?(10分)19、(温州市2010年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38)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鸦片战争并没有促使中国人惊醒,中国人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落后。他们拒不承认中国人在军事上的劣势和政治上的衰退,这样他们便让自己继续沉睡了二十年。只有少数一些特别警觉的人认识到需要了解西方这样,对西方的研究可说是踏出了一小步。——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二但中国人认真对民族战争背后的内容做出反应,并相应形成一种社会思潮而波及各个阶层,则无疑开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三中国积弱,非一日矣!上则因循苟且,粉饰虚张;下则蒙昧无知,鲜能远虑。近之辱国丧师,剪藩压境,堂堂华夏不齿于邻邦,文物冠裳被轻于异族。有志之士,能无抚膺!夫以四兆苍生之众,数万里土地之饶,固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乃以庸奴误国,茶毒苍生,一蹶不兴,如斯之极用特集会众以兴中,协贤豪而共济,抒此时艰,奠我中夏。仰诸同志,盍自勉旃!谨定规条,胪列如左: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盖我中华受外国欺凌,已非一日。皆由内外隔绝,上下之情罔通,国体抑损而不知,子民受制而无告。苦厄日深,为害何极!兹特联络中外华人,创兴是会,以申民志而扶国宗。——孙中山《檀香山兴中会章程》(1894年)(1)举例说明“少数一些特别警觉的人认识到需要了解西方”的表现。(2)结合史实说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人如何“认真对民族战争背后的内容做出反应”。(3)概括材料三中孙中山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提出该观点的原因。评卷人得分五、连线题(共2题,共10分)20、(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那场战争貌似一场末日之灾:开战之初以色列的存亡危在旦夕;随后美苏发生核对抗的风险骤增;阿拉伯国家实施石油禁运,世界经济遭受重创。由于和以色列关系太紧密,美国被很多欧洲和阿拉伯盟国孤立。不过,如果放在历史的长镜头下看,1973年战争却是意义重大——为和平打开了大门。安瓦尔·萨达特大胆的渡河一击替在前几次中东战争中屡遭羞辱的阿拉伯人挽回了一些尊严,以色列人也学会了一点:阿拉伯对手不会再像1967年战争那样,一开打就往后适窜,因此有必要争取和平。——《华盛顿邮报》《1973年中东战争的启示》材料二到20世纪70年代早期,核技术已成为未来高效发电方法的首选,比石油或煤炭更加高效(而且更有利于环保)。在石油危机的冲击下,欧共体已经开始了大型核能开发项目——威廉·恩道尔《石油战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3年战争”产生的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人类应用核能的历史,谈谈你对合理使用核能的认识。(9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十八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经历了五年(即1789-1794年)。这次革命如暴风,如骤雨,迅猛异常,摧枯拉朽。革命开始以后,经过了深入和高潮阶段,到雅各宾派专政时期,完成了摧毁和根除封建制度、扫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羁绊的任务,使这次革命成为一次比较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在革命的三个阶段里,人民群众都积极参与,而且一再从危急中把革命挽救过来,进一步推动它向前发展从大资产阶级取得政权,经吉伦特派当政,到雅各宾派专政,革命沿着上升路线,发展到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顶点,达到了历史目的。――摘自李纯武主编《简明世界通史》材料二1814年是延续了25年的大动荡结束的一年。从反对宫廷政变和阶级特权来说,法国革命是政治革命;但这场革命又是军事性的,因为欧洲对它进行了军事干涉。对革命的反动是推翻帝制;它导致了欧洲反法同盟,又给法国引来了代议制度;这是反动的第一阶段。后来,这种反动产生了反对各国人民的神圣同盟和违反宪章的一党政府。这种倒退运动也必定有它的发展和结束。旧制度有大量法律和政治习惯在1789年突然消失,在几年后重又出现,恰如某些河流沉没地下,又在不太远的地方重新冒头,使人们在新的河岸看到同一水流。――摘编自(法)米涅著《法国革命史》材料一和材料二对法国大革命结束的时间界定为什么不同?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1794―1814年间的法国历史中选取一个事例,并说明该事例对认识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评卷人得分六、解答题(共3题,共6分)22、阅读材料;加深对历史上江南经济变化的认识。
材料一松江府“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
苏州府“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
嘉兴府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
湖州府“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
--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
材料二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
--摘编自清末史志资料。
材料三马克思在1853年就预言:“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马克思在这里使用了“暴力”一词,这无疑是侵略的同义词。但他并没有用侵略和被侵略来概括全部中外关系。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说明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阅读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
(2)仔细阅读材料二中的诗歌;结合时代大背景,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
(3)阅读材料三,按照“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的思路,概括19世纪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23、发展海洋经济;维护海洋权益,是当今世界备受关注的热点。
我国古代农业文明发达;缺乏海洋意识;海权观念。16世纪时,英国人认为“航海是谋求国家福利与安全的最重要手段。”美国人马汉于1890年出版了《制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一书,提出了“是否控制海洋决定了国家的兴衰”说。19世纪末20世纪初,严复认识到“吾国开辟以来长置海权与度外,至于今,其敝见矣”。严复还提出海权具有“国振驭远之良策,民收航海之利资”的政治与经济的双重目的。
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严复提出海权思想的原因?用史实说明英国确立海上霸权的过程。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许多被出卖的人们;
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
其中有的无辜被售;也有的是因故出卖:
有的为了可怕的贫穷所迫;逃亡异地;
不复说他们自己的阿提卡语言;远方漂荡;
也有的惨遭奴隶的卑贱境遇;甚至就在。
面临着主人的怪脾气发抖;我都使他们解放。
我使这样的事情普遍流行;调整公理和强权;
协和共处;这样我应允的事都已一一完成。
我制订法律;无贵无贼,一视同仁。
--古希腊某诗人;政治家。
材料二近代以来;作为宪政体制和模式创新(英国)开启了议会“至高无上”的时代,它从根本上解决了民族国家政府建构问题--现在是“议会中的国王”,而不再是王朝政府时“单独的国王”。
--魏建国《宪政模式转型与近代英国崛起》
材料三美国宪法修正历程(节选)
修正案生效日期第十五修正案选举权不能由于种族、肤色、或以前曾服劳役而遭受剥夺。1870年2月3日第十九修正案公民的选举权不因性别而受限。1920年8月18日第二十四修正案禁止因为没有支付人头税而撤销投票权。1964年1月23日--摘编自[美]莫里森等《美利坚共和国的成长》(1)材料一的作者是哪位政治家?他“一一完成”的事对古代雅典有何积极作用?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英国是如何实现由“单独的国王”到“议会中的国王”的。
(3)据材料三;指出美国从哪些方面废除了对选举权的限制。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民主政治发展进程的特点。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A【分析】【解析】略【解析】【答案】A2、A【分析】【分析】克伦威尔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他实行的军事独裁统治,完全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故选A。
【点评】考查克伦威尔的军事独裁统治3、A【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旨在考查准确解读材料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1945年12月成立的中国纺织建设公司,董事长由国民政府经济部部长兼任,下属85家企业几乎囊括了纺织业的所有部门,享受着低息贷款、低价美棉等政策”可知,材料中的“中国纺织建设公司”是官僚资本主义企业,享有种种特权,发展迅速,从而成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大障碍,A正确;B不符合史实;“促进了国民政府统治的日益稳固”是对材料的曲解和误读,排除C;D是1927年开始,不符合材料时间。故选A。【解析】【答案】A4、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浪漫主义美术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尽管他指望观众还能看出更深层的含义”、“绘画对于我来说只不过是表达情感的另一种语言”等可知,材料描述的就是浪漫主义美术风格。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A项,即《自由引导人民》属于浪漫主义,符合题意,正确;B项,即《伏尔加河的纤夫》,属于现实主义,排除;C项,即《日出·印象》,属于印象画派,排除;D项,即《格尔尼卡》,属于现代主义,排除。故选A。【解析】【答案】A5、B【分析】试题分析:“周制微弱”的表现即是西周后期到东周(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频发,这一现象在体制上的原因即是分封制的衰落(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问题),也是秦统一六国的契机,正确答案即为B;其余三项都与题干材料联系不紧密。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解析】【答案】B6、B【分析】略。
【解析】【答案】B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7、略
【分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了唐代著名的商业都会。根据所学可知:唐代商业最为繁荣的城市为长安和洛阳。此外,扬州也“雄富冠天下”。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唐代的商业都会【解析】【答案】扬州8、东北是国家的重工业基地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是改革的中心,经济发展最快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了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开发区,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全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古今中外的城市的发展.考查宋朝开封商业繁荣的原因和集市贸易的特点;英国城市化的原因和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取得的成果以及英国城市化和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关系;近代上海建筑的特征以及上海石库门演绎“永远的新天地”的含义;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原因.涉及的知识有宋朝的商业发展;工业革命;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五计划;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解析】【解答】(1)第一小问原因;依据材料一“开封位于汴水(汴河)两岸,汴水北通黄河,南通淮河;长江”可知其交通便利;根据所学开封是政治中心,加之宗教文化的影响.
第二小问特点;依据材料一“各地来的商品琳琅满目”;“大山门内出卖飞禽走兽;第二座山门内出卖各种杂货;广场上出卖家用器物;近大殿处,出卖老字号名牌产品大殿后、资圣阁前出卖书籍、古玩”分别可以得出其具有商品丰富,种类齐全;商品交易有分区的特点.
(2)第一小问的原因;结合所学可知,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英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的推动.第二小问的成果,依据材料三“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工业资产阶级和农村中的富裕农民得到了选举权,选民人数大大增加”可知,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取得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第三小问的关系,材料二反映的是城市化,材料三反映的是政治民主,二者的关系是相互促进.
(3)第一小问的特征;依据材料四“十九世纪后期”;“20世纪20年代”、“上海”、“石库门住宅脱胎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开始出现用传统木结构加砖墙承重建造起来的住宅”、“洋场风情的现代化生活,使庭院式大家庭传统生活模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适合单身移民和小家庭居住的石库门弄堂文化”可以得出是中西文化交融的城市;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现)代化城市转型;由庭院式大家庭传统生活模式向小家庭生活模式转型.第二小问的解读,结合所学围绕中共“一大”和“二大”及其意义进行说明其含义即可.
(4)本小问的表格中的原因;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经济方针与政策进行回答即可.解放初期东北地区的原因是东北是国家的重工业基地;20世纪8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深圳最快的原因是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是改革的中心,经济发展最快;1990年至2000年广东;山东、江苏、浙江、辽宁的原因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了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开发区,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2001年至2010年江苏、山东、浙江、广东、北京的原因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全国经济进一步发展.
故答案为:
(1)原因:①开封位于汴水两岸;交通便利;②政治中心的影响(开封是北宋的都城);③宗教文化的影响.
特点:①商品丰富;种类齐全;②商品交易有分区.
(2)原因:工业革命.
成果: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取得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关系:城市化推动了政治民主化;民主政体的稳定和发展;又确保和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工业化的进程;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特征:是中西文化交融的城市;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现)代化城市转型;由庭院式大家庭传统生活模式向小家庭生活模式转型.
解读:中共“一大”: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中国革命逐渐走向胜利).或:中共“二大”:1922年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提出了现阶段更为明确的奋斗目标),是革命胜利的重要保障.
(4)完成下表。
。时间城市化程度最高。
或城市化速度最快地区原因解放初期东北地区东北是国家的重工业基地20世纪8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深圳最快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是改革的中心,经济发展最快1990年至2000年广东;山东、江苏;
浙江、辽宁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了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开发区,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2001年至2010年江苏;山东、浙江;
广东、北京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全国经济进一步发展9、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掌握,旨在考查准确解读材料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西汉初期,丞相有选用官吏、弹劾百官以及执行诛罚的权力”、“召集百官集议”、“皇帝和丞相共同决策定议”可以看出,汉承秦制,并且丞相的权力有所增强,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中央集权,排除A;自秦朝以来,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官员不可能存在强烈的民主意识,排除B;秦朝郡县制的实行,官僚政治开始取代了贵族政治,排除D。故选C。【解析】C10、略
【分析】(1)本题考查近代报刊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由材料“皆当时深悉外情者之所为,惜国人尚不知阅报为何事时适中日战后,国人敌忾之心颇盛”,可见近代中国办报的原因是:社会时势的需求(民族危机的加深);外国人办报的影响(外情影响)。(2)本题考查近代报刊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由材料“新闻事实之报道,世界舆论之趋向,内地国情之调查,政艺学理之发明,言论思想之介绍,茶余酒后之资料”,可见,“报馆所应尽之义务”有: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引导舆论。(3)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由材料“《民报》成立力辟当时保皇党劝告开明专制、要求立宪之谬说,使革命主义,如日中天。”和“以不流血而获光复者,报纸之力为多焉”,可见,报刊对辛亥革命的爆发所起的作用有:提供与保皇派展开论战的阵地;宣传民主共和的思想和观念;制造声势,加速革命进程。【解析】(1)原因:社会时势的需求(民族危机的加深);外国人办报的影响(外情影响)。(2)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引导舆论。(3)提供与保皇派展开论战的阵地;宣传民主共和的思想和观念;制造声势,加速革命进程。11、A【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汉武帝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故材料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儒家思想的相关内容。
本题为基础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汉武帝时,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发挥,增加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等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不仅为封建专制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政治上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因而获得“独尊”的地位。【解析】A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2、×【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垄断组织,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析】【解答】根据“1901年;世界出现了第一个拥有十亿美元的公司-美国钢铁公司”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此现象的出现主要因为第二次了工业革命的开展.“蒸汽时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所以题干说法有误.
故答案为:×13、×【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及影响.达尔文的进化论的提出,是人类文明的发展跨出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对宗教神权的统治者进行了挑战,是无神论与有神论的斗争.在世界各地都有神权的影子,他们的神权思想统治人类很久了.所以这是真理挑战,最终在人类历史上确认了人类的起源,并非神的制造.【解析】【解答】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标志着进化论的诞生;主张人是由猿演变来的,打破了上帝创人说,启蒙运动是在17;18世纪,达尔文的进化论在其后,应该是启蒙运动促进了达尔文进化论的出现;
故答案为:×.14、√【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古代商业发展:
①商朝:职业商人和最早货币产生。
②周朝:商业由官府控制(工商食官)
③春秋战国:私商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人主体;商业繁荣;形成了许多著名都会。
④隋唐:长安;洛阳、扬州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商业大都会;对外贸易发达;城市里坊市分开⑤宋朝:对外贸易发达;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打破市坊界限;店铺随处可设,农村中出现草市;打破日中为市限制,出现晓市、夜市。
⑥明清:涌现出许多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如徽商、晋商【解析】【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故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15、√【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中国式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党的建设理论、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等;其思想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解析】【解答】毛泽东从理论和实践上成功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是在土地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探索出了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从而为中国的革命指明了方向.
故答案为:√.16、√【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政体,实际上考查学生结合知识对其特点的理解.【解析】【解答】德意志帝国虽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但是德国的君主与英国不同.德意志帝国的君主权利很大,类似于封建君主,拥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政治家和议员们地位低下.
故答案为:√17、√【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中国式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党的建设理论、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等;其思想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解析】【解答】毛泽东从理论和实践上成功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是在土地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探索出了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从而为中国的革命指明了方向.
故答案为:√.四、材料题(共2题,共16分)18、略
【分析】本题以科技为突破口,大跨度的考察中国古代科技与现代科技的发展与影响。解答此题首先要审题,题目怎么问,然后依据材料和所学内容进行组织答案。第一问,有两个小问古代科技的特点与古代成就的原因,从材料分析可以获得其特点,从所学内容分析可以获得其发展原因。第二问,也有两问科技成果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世界为什么要加大科技投入,强调近代科技的成果,现代科技在社会发展的作用日趋重要,结合所学分析加大科技投入的原因。第三问,同样也是两小问,如何理解动摇人类生存的根基,如何应对潜在的危险。这个从科技的负作用来谈。【解析】【答案】【答案】(1)实用性,继承性,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统治阶级重视农业生产;农耕经济的需要。(2)人类先后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科级成为引领经济、深沪发展的主要动力;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当代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摆脱经济危机。(3)科技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社会、伦理等问题。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下进一步提高科技水平;加强国际合作;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19、略
【分析】(1)注意时间:鸦片战争,再由“少数人认识到需要了解西方”确定应例举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的相关表现作答;(2)可结合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早期维新派及其思想的形成加以分析说明;(3)可从中国积弱的原因、“一蹶不兴”的原因及兴中会成立的目的出发概括孙中山的主要观点,分析其成因时注意结合当时中国的时代背景。【答案】(1)林则徐派人打探西方情报,主持编译《四洲志》、《华事夷言》等书籍;魏源编成《海国图志》,阐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徐继畲的《瀛环志略》系统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政治和风俗等情况。(2)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企业,掀起洋务运动;(2分)民族资本主义兴起,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2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3)观点:统治者守旧和下层蒙昧导致中国积弱;(2分)满清政府贻误国家,荼毒百姓,一蹶不振到极点;(2分)为了振兴中华、维持同体设立兴中会。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不断加深;清政府的统治日益腐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不断高涨;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解析】【答案】五、连线题(共2题,共10分)20、略
【分析】试题分析:(1)材料中的“随后美苏发生核对抗的风险骤增;阿拉伯国家实施石油禁运,世界经济遭受重创。由于和以色列关系太紧密,美国被很多欧洲和阿拉伯盟国孤立。”即是可以归纳出正确的答案。大凡战争负面影响都是主要的,所以从材料中归纳时要偏重于这个点。(2)高端的科学技术总是有两面性的,如果用于战争就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如果合理利用就会造福人类,所以我们必须要合理利用核能。分析这个问题时,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不要能偏重一方面,这也是历史史学研究的重要方式方法。材料中的“到20世纪70年代早期,核技术已成为未来高效发电方法的首选”,就能体现出正确合理的利用核能可以造福人类。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中东战争【解析】【答案】(1)导致国际局势紧张(美国和其他国家关系紧张);引发了“石油危机”;认识到要用和平方式解决争端。(6分)(2)核技术的应用应该以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出发点,防止核能运用于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科学开发和利用核能为人类造福,如核电站的建设和使用;安全使用核能,避免事故发生。(9分)21、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法国大革命的分析与认识。回答第一小问要结合材料“在革命的三个阶段里;人民群众都积极参与”可知,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和对封建制度的破坏程度作为法国革命分期的依据,体现了革命史观;材料“这种倒退运动也必定有它的发展和结束”,以建立资产阶级正常统治秩序为考量,体现了近代化史观。第二小问联系所学的热月党人和督政府结束雅各宾派恐怖政策,或者拿破仑对外战争巩固大革命的成果,加以分析归纳总结。
【解析】材料一从革命史观的角度(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和对封建制度的破坏程度)把法国革命分为三个时期,雅各宾派专政是法国大革命的高潮,故将法国大革命的下限定在1794年热月政变发生、雅各宾派专政终止的节点上;材料二从法国近代化的角度,以建立资产阶级正常统治秩序为考量,故将法国大革命的下限定在181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统治结束的节点上。事例一:热月党人和督政府的对内政策。意义:热月党人结束雅各宾派的恐怖统治,建立资产阶级的正常统治秩序,体现法国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历史规律。事例二:拿破仑的内外政策和对外战争。了解拿破仑的内政,认识其政策如何顺应了巩固大革命成果的客观历史潮流,说明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发展趋势;分析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性质和影响,认识法国大革命的世界意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但要体现按照层次给分的原则。如增加拿破仑第一帝国覆灭后,欧洲战胜国的外交政策,认识法国大革命对欧洲国际关系的影响等。六、解答题(共3题,共6分)22、略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江南经济的变化.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19世纪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双重影响.涉及的知识有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列强入侵对中国的影响;近代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供用苗木合同范本
- 加盟教育协议合同范本
- 与收款合同范本
- 仪器协议合同范本
- 化验用品购销合同范本
- 2024年四川旅游学院引进考试真题
- 2024年省厦门市梧村小学招聘考试真题
-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大单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 买卖物品交易合同范本
- 保温发泡板合同范本
- 《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工效学预防指南 》
- 不同产地筠连红茶风味化学成分差异分析
- DB50 577-2015 汽车整车制造表面涂装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生态安全课件
- 大学英语(西安欧亚学院)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西安欧亚学院
- 人教版高中英语挖掘文本深度学习-选修四-UNIT-2-(答案版)
- 八下冀教版英语单词表
- 2.2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课件 【知识精研】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 餐厅服务人员话术培训
- 【人教版化学】选择性必修2 知识点默写小纸条(答案背诵版)
-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