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沪教版高二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4年沪教版高二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4年沪教版高二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4年沪教版高二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4年沪教版高二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沪教版高二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400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1976年,美国的H.Boyer教授首次将人的生长抑制素释放因子的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并获得表达,此文中的“表达”是指该基因在大肠杆菌()A.能进行DNA复制B.能传递给细菌后代C.能合成生长抑制素释放因子D.能合成人的生长素2、从事养殖业的人员都知道这样一个常识:大多数海产鱼类不能在淡水中生存,因为在淡水中()A.氧浓度较低B.不能维持体内水分平衡C.缺少食用的动、植物D.二氧化碳浓度较高。

3、利用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可生产人类所需的产品.下列选项中能说明目的基因完成表达的是()A.棉花细胞中检测到载体上的标记基因B.山羊乳腺细胞中检测到人的生长激素基因C.大肠杆菌中检测到人的胰岛素基因转录出的mRNAD.酵母菌细胞中提取到人的干扰素4、如图为细胞中某分泌蛋白的加工和运输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分泌蛋白的运输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B.囊泡与高尔基体的融合不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C.在化学成分上,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具有相似性D.分泌蛋白合成越旺盛的细胞,其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快5、某池塘中,某种常年与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在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B.该种于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营养级可能不同C.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D.底栖动物与浮游动物分层现象体现了群落对资源的充分利用6、【题文】如下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①和②的细胞所处的具体内环境部分相同B.人体营养不良时,会使A液增多、C液减少C.③的有氧呼吸产物不能参加体液调节D.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C液中进行7、下列与染色体变异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和染色体数目的改变B.猫叫综合征的患者与正常人相比,第5号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C.两条染色体相互交换片段都属于染色体变异D.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8、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A.与自然发酵相比,人工接种菌种不易被杂菌污染B.较高温度和密闭环境有利于果醋的发酵C.盐的用量、酒的种类和用量、温度等均会影响腐乳风味D.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微生物细胞呼吸产生CO2的场所都是细胞质基质9、研究人员在某海岛上发现多年前单一毛色的老鼠种群演变成了具有黄色、白色和黑色三种毛色的种群.基因A1(黄色)、A2(白色)、A3(黑色)的显隐关系为A1对A2、A3显性,A2对A3显性,且黄色基因纯合会致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黄色老鼠一定是杂合子,黑色老鼠一定是纯合子B.多年前老鼠的单一毛色可能是白色或黑色或黄色C.两只黄色老鼠交配,子代中黄色老鼠概率为D.两只老鼠杂交的子代有三种毛色的可能10、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下图所示。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

A.实验后,a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组的高B.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大于b组的C.a组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ATP大于b组D.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mol·L-1之间11、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使大肠杆菌合成人的蛋白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常用相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处理目的基因和质粒B.DNA连接酶和RNA聚合酶是构建重组质粒必需的工具酶C.可用含抗生素的培养基检测大肠杆菌中是否导入了重组质粒D.导入大肠杆菌的目的基因不一定能成功表达12、将小鼠骨髓瘤细胞与一种B淋巴细胞融合,可使融合的细胞经培养产生单克隆抗体,其依据是()A.B淋巴细胞只有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后才能产生抗体B.B淋巴细胞可以产生抗体,但不能无限增殖C.骨髓瘤细胞可以产生抗体,但不能无限增殖D.骨髓瘤细胞可以无限增殖,但不能产生抗体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3、如图1是科考队调查某弃耕的农田在植被恢复过程中;所经历的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中典型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弃耕的农田在植被恢复过程中所经历的演替属于____演替,随时间的推移,群落中的物种丰富度逐渐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2)图1中,各物种种群密度的调查常用样方法,选取样方的关键是____.在b→c段,物种①逐渐消失,物种②的种群密度逐渐降低到相对稳定,可能的原因是____.三个物种的种间关系为____,同时体现出该群落具有____结构.

(3)科考队对该生态系统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如图2所示.曲线各点中,表示动物种群增长最快的点是____;若d点以后,该动物种群数量一直下降,直至a点对应的种群数量,可能的环境因素有____(最少列举2个).14、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对某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得到如下统计数据:。第一年第二年第五年第八年甲种群449041206710乙种群012032104500请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在着____关系,可能是导致甲种群密度变化的重要因素.而影响甲种群密度变化的其他生物因素可能还有____

(2)甲种群和乙种群作为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为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所需的____.

(3)从甲、乙两个种群的演潜过程,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能力.

(4)甲种群逐渐减少,甚至可能灭绝的情况,给该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是____.

(5)甲种群植物可能灭绝的内在因素是____15、下图是小肠上皮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回答:(1)该图中构成生物膜系统的结构有________(填编号)。膜蛋白A在执行相应功能时需要消耗ATP,该细胞产生ATP的结构主要是________(填编号)。(2)该细胞面向肠腔的一侧形成很多突起,即微绒毛,组成该微绒毛的基本骨架是________。微绒毛不仅可以增加膜面积,还可以增加膜上____的数量,有利于吸收肠腔中的葡萄糖等物质。(3)细胞膜表面还存在催化二糖水解的膜蛋白D,膜蛋白D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来促使双糖水解的。图中的四种膜蛋白功能不同、结构有差异,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母乳中免疫球蛋白的方式是______,这种方式能够体现出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5)作为系统的边界,图中结构④不仅仅是把细胞内外环境分隔开,它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等功能。

16、分)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下图甲表示该动物产生的一个精细胞中有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乙和丙是该精细胞形成过程中的细胞分裂图。据图回答:(1)乙细胞处于_________________期,移向同一极的基因有_______________。(2)丙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细胞中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_。(3)与图甲精细胞同时产生的精细胞还有__________个;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

17、科学家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与大肠杆菌的DNA分子进行重组,并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得以表达.但在进行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需使用特定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便于重组和筛选.已知限制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请据图回答:(1)过程①所需要的酶是____________.(2)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过程中,应用限制酶____________切割质粒,用限制酶____________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载体后形成的黏性末端通过____________原则进行连接.(3)在过程③中一般将受体大肠杆菌用____________进行处理,以增大____________的通透性,使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容易进入受体细胞.(4)将得到的大肠杆菌B涂布在一个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若能够生长的,则说明已导入了____________,反之则没有导入.(5)若是培育转基因植物,则常用____________法,将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中.18、水稻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但在水稻的生育期中,稻瘟病危害水稻的生长发育,导致减产.稻瘟病引起水稻病症主要有褐色病斑型和白点病斑型,采用适宜播种方式可控制感病程度.下表是株高和株型相近的水稻A、B两品种在不同播种方式下的实验结果:。播种方式。

试验编号植株密度(×106株/公顷)褐色病斑型发病程度白点病斑型发病程度单位面积。

产量品种A品种B品种A品种B1单播60﹣++++2单播30﹣++++3混播33+++++4单播06+++﹣+5单播03++﹣++注:“+”的数目越多表示发病程度越高或产量越高;“一”表示未染病.

据题干信息及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抗白点病斑型的水稻是品种____,判断依据是____.

(2)设计1、2两组实验,可探究____.

(3)1、3、4三组相比,第3组产量最高,可能原因是____.

(4)稻瘟病病原体与水稻之间属于____关系.若实验田的水稻被某种鸟大量捕食而明显减少时,该鸟的部分个体会另觅取食地,这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信息,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功能.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鸟的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

____(选填“偏小”或“相等”或“偏大”).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3题,共12分)19、细胞浸浴在组织液中,组织液就是细胞的内环境。20、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所有性状.(判断对错)21、两个种群间的生殖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种群就属于两个物种.(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解答题(共2题,共12分)22、请将下列有关概念图补充完整.

23、生长在水底淤泥的莲藕“出淤泥而不染”;它能从水和淤泥中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并排出代谢物质,而不需要的物质却不会轻易进入莲藕细胞;多细胞的生物要完成生命活动需要细胞间相互交流配合才能完成生命活动.

请结合资料分析细胞膜的基本功能.评卷人得分六、识图作答题(共4题,共32分)2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参观某市市郊建立的以沼气为中心;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的“猪—沼—鱼—肥—果蔬”生态模式时绘出了如下模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构建以沼气为中心的“猪—沼—鱼—肥—果疏”生态模式时所依据的生态学_______,该生态系统最大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2)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_____________,沼气池中有产甲烷菌和不产甲烷菌等微生物,其生态学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__。(3)建立该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对能量的_________________,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与种植单一作物的农田相比,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__________。(4)若农田内有害虫发生,采用何种措施既能保护环境又能有效防治害虫?25、葡萄是一种常见的水果,深受人们喜爱,请根据有关遗传学原理分析回答下列的问题,如图表示利用品种甲(HHRR)和乙(hhrr)通过三种育种方法(Ⅰ~Ⅲ)培育优良品种(hhRR)的过程。(1)利用方法Ⅰ培育优良品种时,获得hR植株常用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这种植株由于高度不育常用_____________诱导单倍体的幼苗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后才能用于生产实践。(2)图中所示的方法Ⅲ称为___________,其原理所利用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____;在三种育种方法(Ⅰ~Ⅲ)中最难获得优良品种(hhRR)的是方法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6分)E为人体消化道中的某种酶,现用固化蛋白质作底物来研究酶E的催化实验:在5支试管内分别加入含有等量酶E但pH值各不相同的缓冲液,每支试管加1块10g的长方体固化蛋白块。将5支试管都置于温度控制在20℃的温水中。实验从加入固化蛋白块时开始并计时。每2分钟测量固化蛋白块的质量一次(假设不考虑相关操作中的误差),所得结果见下表:。固化蛋白块的质量(g)实验开始后的时间(min)pH=2pH=4pH=6pH=8pH=l028.99.810.010.010.047.18.710.010.010.066.07.910.010.010.084.57.010.010.010.0103.06.09.710.010.0120.54.98.99.610.0(1)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_______。(2)酶活性最强时的pH值是________;实验过程中用水浴的目的是________。(3)请设计两种方法改进实验;使实验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

方法一:;方法二:。(4)下图中能正确表示酶E对底物的分解速度和温度关系的是()27、2009年10月,我国自主研发的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安全证书。下图表示该抗虫水稻主要培育流程,据图回答:(1)④过程应用的主要生物技术是______________。(2)杀虫基因(crylA)是人们根据几种Bt毒蛋白的分子结构,设计并人工合成的,这属于________工程技术范畴。(3)组建理想的载体需要对天然的质粒进行改造。下图是天然土壤农杆菌Ti质粒结构示意图(示部分基因及部分限制性内切酶作用位点),据图分析:①工改造时;要使抗虫基因表达,还应插入____________。

②人工改造时用限制酶Ⅱ处理,其目的是:第一,去除质粒上的___________(基因),保证T-DNA进入水稻细胞后不会引起细胞的无限分裂和生长;第二,使质粒带有单一限制酶作用位点,有利于目的基因准确插入。第三,使质粒大小合适,可以提高转化效率等。

③若用限制酶Ⅰ分别切割改造过的理想质粒和带有抗虫基因的DNA分子,并构成重组Ti质粒。分别以含四环素和卡那霉素的培养基培养已成功导入抗虫基因的水稻胚细胞,观察到的细胞生长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4)若限制酶Ⅱ切割DNA分子后形成的粘性末端为则该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是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C【分析】生长抑制素释放因子的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并获得表达,即指大肠杆菌能合成生长抑制素释放因子。【解析】【答案】C2、B【分析】【解答】海水的浓度高;海产鱼类长期适应了高浓度的生活环境,细胞内无机盐浓度与海水浓度是相当的,如在淡水中生活,细胞就会吸水,不能维持体内水分平衡。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要求学生了解渗透压稳态的重要性。3、D【分析】解:A;棉花细胞中检测到载体上的标记基因;说明重组DNA或运载体已经导入受体细胞,但不能说明目的基因已经完成表达,A错误;

B;山羊乳腺细胞中检测到人的生长激素基因;说明目的基因已经导入受体细胞,但不能说明目的基因已经完成表达,B错误;

C;大肠杆菌中检测到人的胰岛素基因转录出的mRNA;说明目的基因已经成功转录,但不能说明目的基因已经完成表达,C错误;

D;酵母菌细胞中提取到人的干扰素;说明目的基因已经完成表达,D正确.

故选:D.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操作步骤,掌握各操作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解析】【答案】D4、B【分析】解:A;分析题图考查;分泌蛋白的运输是以囊泡形式运输,存在膜形态结构的变化,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特点,A正确;

B;囊泡与高尔基体的融合是耗能过程;需要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B错误;

C;由题图可知;内质网与高尔基体膜可以通过囊泡进行转化,说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膜在组成成分和结构上相似,在功能上联系,C正确;

D;分析题图可知;分泌蛋白的运输中高尔基体的囊泡运输的枢纽,因此分泌白合成越旺盛的细胞,其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快,D正确.

故选:B.

本题是对生物膜系统在组成成分;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及生物膜的结构特点的考查;回忆生物膜系统在组成成分、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及生物膜的流动性特点,然后结合题图信息,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对于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的理解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题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利用题图信息和所学的知识进行推理做出判断的能力.【解析】B5、C【分析】解:A;该种鱼在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由于浮游动物也捕食浮游藻类,因此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A正确;

B;根据题干信息“某种常年与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在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可知,该种鱼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营养级可能不同,C正确;

C;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分布;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C错误;

D;底栖动物与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体现了群落对资源的充分利用,D正确。

故选:C。

1;种间关系(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1)互利共生(同生共死):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人体中的有些细菌;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

(2)捕食(此长彼消;此消彼长):如:兔以植物为食;狼以兔为食。

(3)竞争(你死我活):如:大小草履虫;水稻与稗草等。

(4)寄生(寄生者不劳而获):如:人与蛔虫;猪与猪肉绦虫。

2;垂直结构:

(1)概念: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

(2)原因:

①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群落中的光照强度总是随着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不同植物适于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生长。如森林中植物由高到低的分布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地被层。

②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层次提供不同的食物;其次也与不同层次的微环境有关。如森林中动物的分布由高到低为:猫头鹰(森林上层),大山雀(灌木层),鹿;野猪(地面活动),蚯蚓及部分微生物(落叶层和土壤)。

本题考查群落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种间关系的种类及实例,掌握群落的空间结构及意义,能结合题干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解析】C6、A【分析】【解析】略【解析】【答案】A7、C【分析】【解答】解:A;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A正确;

B;猫叫综合征是人类第5号染色体缺失一部分所致;B正确;

C;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相互交换片段属于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相互交换片段属于染色体变异,C错误;

D;染色体结构变异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D正确.

故选:C.

【分析】1、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指细胞内一个或几个染色体发生片段的缺失、增添、倒位或易位等改变.2、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指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增添或缺失的改变.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8、CD【分析】略【解析】CD9、AD【分析】解:A、由于黄色基因纯合会致死,且A1对A3(黑色)显性,A2对A3显性;所以黄色老鼠一定是杂合子,黑色老鼠一定是纯合子,A正确;

B;由于黄色基因纯合会致死;所以多年前老鼠的单一毛色只可能是白色或黑色,B错误;

C、两只黄色老鼠交配,则黄色老鼠都是杂合体,基因型为A1-,所以交配的子代中,A1A1(致死)、A1-(黄色)、(白色或黑色).因此子代中黄色老鼠概率为C错误;

D、如果A1A3与A2A3杂交,则后代中会出现A1A2、A1A3(黄色)、A2A3(白色)、A3A3(黑色)三种毛色;D正确.

故选:AD.

由题意分析可知,老鼠毛色的性状受复等位基因控制,并且A1对A2、A3为显性,A2对A3为显性,因此黄色属的基因型有A1A2、A1A3,A1A1纯合致死;白色鼠的基因型有A2A2、A2A3;黑色鼠的基因型只有A3A3.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首先根据题干信息确定每种表现型对应的基因型,能够利用基因的分离定律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解题关键是“黄色基因纯合会致死”.【解析】AD10、B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的失水与吸水的知识点,考查学生分析数据,理解知识的能力,题目较难。实验前长度/实验后长度的比值为1时,水分进出细胞达到平衡;比值小于1表明细胞吸水,且比值越小花冠吸水越多;比值大于1表明细胞失水,且比值越大,花冠失水越多。【解答】A.据图可推知a组吸水多于b组,因此实验后a组细胞液中溶质浓度低于b组,A错误;B.f组比值大于b组,因此失水量大于b组,B正确;C.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消耗能量,C错误;D.由c组吸水,d组失水知细条细胞液浓度介于0.4~0.5mol﹒L-1之间,D正确。故选BD。【解析】BD11、ACD【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操作步骤的理解,要求学生对相关知识点多记忆。【解答】A.基因工程中;为了使目的基因和质粒连接,一般使用相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处理,A正确;

B.基因工程的工具酶只有限制酶和DNA连接酶;构建重组质粒时必需的工具酶是限制酶和DNA连接酶,B错误;

C.用含抗生素的培养基检测大肠杆菌中是否导入了质粒或重组质粒;是利用了质粒上有标记基因(即抗生素抗性基因),C正确;

D.即使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也不一定能复制;转录、翻译(表达),所以基因工程的最后步骤才是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如果导入就能表达就不需要最后这一步了,D正确。

故选ACD。【解析】ACD12、BD【分析】解:A;B淋巴细胞只有在抗原的刺激下才能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才能产生特异性抗体,A错误;

B;B淋巴细胞的特点能产生特异性抗体;但在体外不能无限繁殖,B正确;

C;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选,C错误;

D;骨髓瘤细胞不能产生专一性抗体;但在体外能无限繁殖,D正确.

故选:BD.

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个B淋巴细胞进行无性繁殖形成的细胞系所产生出的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的抗体.单克隆抗体的优点: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能大量制备.

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动物细胞工程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理解.【解析】BD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3、次生增加随机取样物种②较能耐受弱光条件竞争垂直a温度、水分【分析】【解答】解:(1)弃耕的农田在植被恢复过程中所经历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随时间的推移,群落中的物种丰富度会逐渐增加.

(2)图1中,各物种种群密度的调查常用样方法,选取样方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在b→c段;物种①逐渐消失,物种②的种群密度逐渐降低到相对稳定,可能的原因是物种②较能耐受弱光条件.由图可知三个植物物种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同时体现出该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3)科考队对该生态系统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如图2所示.曲线各点中,表示动物种群增长最快的点是种群数量达到时对应的点;即图中a;若d点以后,该动物种群数量一直下降,直至a点对应的种群数量,可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降低了,可能的环境因素有温度;水分等.

【分析】一;群落演替的概念、特点和标志:

1;概念: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演变现象.

2;特点:群落的演替长期变化累积的体现;群落的演替是有规律的或有序的.

3;标志:在物种组成上发生了(质的)变化;或者一定区域内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逐步替代的过程.

二;群落演替的类型:

1;原生演替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2、次生演替当某个群落受到洪水、火灾或人类活动等因素干扰,该群落中的植被受严重破坏所形成的裸地,称为次生裸地.在次生裸地上开始的生物演替,称为次生演替.14、竞争种内斗争、寄生、捕食等能量和有机物自动调节以甲种群植物为食的其他生物也随之减少,甚至灭绝缺乏有利变异【分析】【解答】(1)由于最初甲的数量很多;而到第八年后变得很少,逐渐被乙种群替代,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种内斗争;寄生、捕食等因素影响甲种群密度变化.

(2)甲种群和乙种群作为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为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所需的能量和有机物及栖息环境.

(3)从甲;乙两个种群的演潜过程;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

(4)甲种群逐渐减少;甚至可能灭绝的情况,这对以甲种群植物为食的其他生物可能因无食物来源而饿死,甚至遭到灭绝的可能.

(5)从进化的角度看;促进生物进化的内因是遗传和变异.甲种群植物可能灭绝的自身内在因素是无有利变异.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甲种群的数量在逐渐减少,第二年和第五年分别为4120和67;乙种群的数量在逐渐增多,第二年和第五年分别为120和3210.根据甲、乙两种群在8年时间内的数量变化规律可知,甲种群逐渐被乙种群替代,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种群数量的变化受环境、种内关系、种间关系和资源的限制.决定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外界因素中以人的作用最为明显.从进化的角度看,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因.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图表,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15、(1)②③④⑤⑥⑥(2)磷脂双分子层(3)降低双糖分解反应的活化能控制四种膜蛋白合成的基因不同(4)胞吞具有一定的流动性(5)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识图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解答】(1)生物膜系统是指由细胞膜、核膜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有膜围绕而成的细胞结构构成,图中②是高尔基体,③是内质网、④是细胞膜、⑤是核膜、⑥是线粒体,故该图中构成生物膜系统的结构有②③④⑤⑥;线粒体是细胞中主要供能的场所,所以膜蛋白A在执行相应功能时需要消耗ATP,产生ATP的结构主要是⑥线粒体。(2)该细胞面向肠腔的一侧形成很多突起即微绒毛,该微绒毛为膜结构,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3)细胞膜上能水解双糖的膜蛋白D为水解酶,酶(膜蛋白D)的催化作用原理为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所以说明膜蛋白D是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促使双糖水解的。图中的四种膜蛋白功能不同、结构有差异,其直接原因是构成这四种膜蛋白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而根本原因是控制形成四种膜蛋白的基因不同。(4)免疫球蛋白为大分子化合物,进入细胞的方式为胞吞,所以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方式是胞吞,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5)作为系统的边界,图中结构④细胞膜不仅仅是把细胞内外环境分隔开,它还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和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等功能。【解析】(1)②③④⑤⑥⑥(2)磷脂双分子层(3)降低双糖分解反应的活化能控制四种膜蛋白合成的基因不同(4)胞吞具有一定的流动性(5)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16、(1)有丝分裂后期A、a、B、b(2)初级精母细胞1:2(3)3Ab、aB、aB【分析】(1)由以上分析可以知道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有丝分裂得到两个相同的子染色体,移向同一极的基因有A、a、B、b。

(2)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因而为初级精母细胞;该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和8个DNA分子,所以细胞中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1:2。

(3)减数分离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共得到四个精细胞,因而同时产生的精细胞还有3个;同一个精原细胞产生四个两两相同的配子,而且配子的基因型相同或互补,因而另外三个配子的基因型为Ab、aB、aB。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细胞分裂图象的识别,要求学生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特点,能正确区分两者,准确辨别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细胞分裂图象辨别的重要依据是同源染色体,要求学生能正确识别同源染色体,判断同源染色体的有无,若有同源染色体,还需判断同源染色体有无特殊行为。​【解析】(1)有丝分裂后期A、a、B、b(2)初级精母细胞1:2(3)3Ab、aB、aB17、(1)逆转录酶(2)ⅠⅡ碱基互补配对(3)CaCl2溶液细胞壁(4)普通质粒或重组质粒(5)农杆菌转化【分析】【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解答】据图分析,①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DNA,通过逆转录获取目的基因的过程,②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过程,此过程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③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过程,受体细胞是微生物,常用一定浓度的钙离子溶液作用于微生物,使其处于感受态.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是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内成功表达的基础.标记基因可以检测重组质粒是否导入受体细胞中。(1)过程①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为逆转录过程,需要逆转录酶参与催化。(2)由题干知限制酶Ⅰ与限制酶Ⅱ切割后留下的黏性末端能黏合在一起,由图示知质粒上有限制酶Ⅰ和限制酶Ⅱ两种酶的识别序列,故应用限制酶Ⅰ切割质粒,用限制酶Ⅱ切割目的基因,形成重组质粒后,GeneⅠ完整,那么切割质粒的切点应在GeneⅡ处,即用限制酶Ⅰ在GeneⅡ处将质粒切开.用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运载体后形成的黏性末端可以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氢键进行连接。(3)过程③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过程,受体细胞是微生物,常用CaCl2溶液进行处理,以增大细胞壁的通透性,使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容易进入受体细胞。(4)根据标记基因的生理功能,可以筛选出含有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质粒上有抗氨苄青霉素基因,若大肠杆菌能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生长,则说明大肠杆菌内导入了质粒(普通质粒或重组质粒),否则没有导入。(5)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是农杆菌转化法。【解析】(1)逆转录酶(2)ⅠⅡ碱基互补配对(3)CaCl2溶液细胞壁(4)普通质粒或重组质粒(5)农杆菌转化18、B4、5水稻都未感染白点病斑型植株密度对品种A水稻感病程度及产量的影响混播后水稻发病程度下降寄生物理信息传递偏大【分析】【解答】(1)根据4;5组小麦单播时未感染白粉病;可判断抗白粉病的小麦品种是B.

(2)设计1;2两组实验;其自变量为植株密度,所以可探究植株密度对B品种小麦感病程度及产量的影响.

(3)1;3、4三组相比;第3组产量最高,原因是混播后小麦感病程度明显下降.

(4)稻瘟病病原体寄生在水稻中;故与水稻之间属于寄生关系.若实验田的水稻被某种鸟大量捕食而明显减少时,该鸟的部分个体会另觅取食地,由于是通过光传递是信息,这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物理信息,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部分标志物脱落,根据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可判断实验所得到数值可能会比实际数值偏大。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混播时,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由于4、5组小麦单播时,未感染白点病,说明4、5组小麦为抗白点病斑的水稻品种;由于1、2组小麦单播时,未感染褐色病斑,说明1、2组小麦为抗褐色病斑的小麦品种.四、判断题(共3题,共12分)19、B【分析】【解答】内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相对于机体的外界环境而言的。机体内的细胞必须通过这个统一的整体才能间接地实现与外界环境的全部物质交换。因此,内环境不具有广义性和狭义性。所以,题干的叙述是错误的。正确的叙述应是:“细胞浸浴在组织液中,则组织液是细胞的直接内环境部分”。

【分析】考查学生对内环境概念的理解、综合分析能力、推理判断能力;学生易把内环境的成分组织液与内环境的概念相混淆,不理解内环境的内涵和外延都是惟一的,认为这种说法是正确的。20、B【分析】【解答】解: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包括: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分析】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豌豆的粒形;②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如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21、A【分析】【解答】解: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因此两个种群间的生殖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种群就属于两个物种.【分析】隔离是指不同种群的生物不能进行基因交流的现象,一般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大多数物种的形成是经过漫长的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五、解答题(共2题,共12分)22、突变基因重组生殖隔离新物种形成【分析】【解答】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物种形成过程中的基本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变化,基因库差别增大,最终出现生殖隔离,标志着新物种的形成.

故答案为:

突变,基因重组生殖隔离;新物种形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23、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交流.【分析】【解答】解:“莲藕能从水和淤泥中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并排出代谢物质,而不需要的物质却不会轻易进入莲藕细胞”体现了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的功能;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需各细胞之间协调配合才能完成生命活动,能体现细胞膜能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故答案为: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交流.

【分析】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六、识图作答题(共4题,共32分)24、(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提高物质和能量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或答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2)水稻和大豆分解有机物,产生沼气

(3)多级(或充分)利用较强

(4)引入害虫天敌防治、激素防治、转基因培育抗虫害农作物等【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生态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解答】(1)构建以沼气为中心的“猪—沼—鱼—肥—果疏”生态模式时所依据的生态学原理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该生态系统最大的优点是提高物质和能量利用率,减轻了环境污染。(2)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故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水稻和大豆。产甲烷菌和不产甲烷菌等微生物属于分解者,其生态学作用主要是分解有机物,产生沼气。(3)建立该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对能量的多级(或充分)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与种植单一作物的农田相比,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4)若农田内有害虫发生,可以采用引入害虫天敌防治、激素防治、转基因培育抗虫害农作物等措施既能保护环境又能有效防治害虫。​【解析】(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提高物质和能量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或答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环境污染)(2)水稻和大豆分解有机物,产生沼气(3)多级(或充分)利用较强(4)引入害虫天敌防治、激素防治、转基因培育抗虫害农作物等25、(1)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或低温(2)诱变育种基因突变III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低频性【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和单倍体育种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及识图能力。

【解答】(1)观察可知,该图是几种育种方法,其中Ⅰ是单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